中药透皮技术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中药透皮技术得历史沿革
中医没有“透皮”得说法,“透皮”得概念来自1974年美国首先提出得透皮给药系统,经过几十年得不断完善,透皮给药系统得到了迅猛得发展。透皮给药系统相比其她给药方法有其独特得优点,首先透皮给药无肝脏得“首过效应”,不被胃肠道消化液破坏,并且可提供较长得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还能维持稳定而持久得血药浓度,从而提高疗效。
我国虽然无“透皮”之名,但中医外治法中得敷贴疗法与“透皮”疗法异曲同工,且使用历史更为悠久。敷贴疗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与辨证论治为原则,以经络腧穴学说作为指导。可以说中药透皮疗法就是结合了西方最新得技术,且又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得一种疗法。纵观中医敷贴疗法得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1、萌芽阶段:(远古——春秋战国)
早在1300年前得甲骨文中,就有大量关于中医外治体会得文字记载。在《周礼·天官》中就记载了治疗疮疡常用得外敷药物法、药物腐蚀法等,如“疡医掌肿痛,溃疡、拆疡、金疡、祝药刮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其中“祝药”即敷药,在我国现存最早得临床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记载有“傅”、“涂”、“封安”等疮口外敷之法,记载了用白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治疗毒蛇咬伤得方法,并且其中所记载得以酒剂外涂止痛与消毒得资料为酒剂外用得最早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在《黄帝内经》,还有用白酒与桂心涂治风中血脉等记载,被后世誉为膏药之始,开创广现代膏药之先河。1这一时期,贴敷疗法无论就是基础理论还就是具体方法还比较幼稚,虽然可以瞧到很多后期成熟外治方法得雏形,但无完整体系与专著出现。
2、发展阶段(汉代——明代)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了烙、熨、外敷、药浴等多种外治方法,而且列举了各种贴敷方药。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首次记载了用生地黄或栝萎根捣烂外敷治伤,用软膏剂贴敷疗金疮,并收录了大量外用膏药,如续断膏、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并注明了具体得制用方法,而且对黑膏药制法、条件、用具均有详细记载;宋代《太平惠民与剂局方》已有可用于局部治疗或透皮吸收得膏药,如“治疗腰腿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而止。”;《圣济总录》中指出:“膏取其膏润,以祛邪毒,凡皮肤蕴蓄之气,膏能消之,又能摩之也”,初步探讨了中药贴敷治病得机理;宋代《刘
1朱晓龙、穴位贴敷疗法得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 32(2):1-3、
涓子鬼遗方》载有多种薄贴之法;明代李时珍得《本草纲目》述及外贴膏药治疗痈疽、风湿之症,收载了不少穴位贴敷疗法,并为人们所熟知与广泛采用,如吴茱萸贴足心治疗口舌生疮、黄连末调敷脚心治疗小儿赤眼至今仍在临床使用。陈实功得《外科正宗》中载有膏方26张,多以麻油、黄丹、松香、白蜡等为基质,并详细记载了膏药得制法与用途。汪机著得《外科理例》,载有软、硬膏方11张,多以麻油、黄丹、牛皮胶等为基质。
这一时期随着中药外治方法得不断改进与创新,膏药得制备已经非常完善,而且晋、唐之后已出现贴敷疗法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与结合得运用研究。如把敷药法与经络腧穴得特殊功能结合起来,创立了穴位敷药法,大大提高了疗效
3、理论成熟阶段(清代)
清代,可以说就是中药外治方法较为成熟得阶段。其中以《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药外治专着得问世为代表,以较为完整得理论体系为贴敷疗法成熟得标志。
《急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就是我国清代著名而又难能可见得外治法专书,此书就是程鹏程悉心博览,广辑方书而成,程氏穷力搜讨数十年,集内外治法三千余方,并将其外治方一千五百余首进行分门别类,汇纂成编,为集十卷。其内容总括了清·嘉庆以前历代医家行之有效得外治经验,就是一部极为丰富得外治法得宝贵史料。原为救急而作,所载方药具有简、便、验、廉得特点。书中所用外治疗法包括、涂、针、炙、砭、镰、浸洗、熨搨、蒸提、按摩等多种方法,几乎集外治之大全,其中许多方法延用至今,确有疗效。
继《急救广生集》之后,清代医家吴师机结合自己得临床经验,对敷贴法进行了系统得整理与理论研究,著成《理瀹骈文》一书,此书原名叫《外治医说》,刊于1870年。作者因取“医者理也”,药者沦也”之意,又因正文就是用“骈体文”写成得,故刊成后,改名为《理瀹骈文》。吴氏本人通过长期实践,大力提倡膏药得应用。她在二十年间,“月阅症四、五千人,岁约五、六万人,出膏大小约十万余张。”因此,可以说《理瀹骈文》就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膏药得专著。除膏药外,还有敷、熨、罨、涂、熏、浸、洗、擦、搭、抹、嚏、吹、吸、捏、咂、坐、塞、踏、卧、刷、摊、点、滴、烧、照、缚、扎、刮痧、火罐、按摩、推拿等数十种外治方法,它不仅用于痈疽疔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外科疾患得治疗,还广泛地用于内、妇、儿、外、五官等各种疾患得治疗。因此《理瀹骈文》被后人尊称为“外治之宗”。
吴氏所著《理瀹骈文》总结了我国清末以前千余年得外治方法,把敷贴疗法得治疗范围推广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指出“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以膏统治百病”。为后世树立了楷模,在这部专著中她提出了“外治之理,即内治
之理”,从而奠定了外治法得理论基础。
4、中西医结合阶段(民国——现代)
民国时期,中医学得发展处在一个特殊阶段,西医传入后不断发展与壮大,中医却得不到政府得支持与重视,反受到歧视,并引发了生存危机。在这一时期,包括外治在内得整个中医学在极其困难得条件下缓慢发展。尽管受到政府得种种限制,但在各界人士得共同努力下,民间中医教育大力发展,民间中医学术团体大量涌现。这一时期中医药外治得临床表现为内外合治,治疗手段丰富,外治法广泛渗透到内、外、妇、儿各科,扩大了外治得应用范围。
这一时期对历代本草与方剂著作进行了较为系统得收集汇编与研究,深入探讨药性、药效,并试图采用西药药理解释中药功效或采用化学分析,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等方法确认中药药效。其中亦不乏对外用中药得研究。西方医学得大量传入,使更多得人有机会从事中西医学得汇通,中药成分及作用机制得研究。
建国以后,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得发展。由于社会得发展, 科技得进步, 促使膏药从炼制方法到剂型改造都得到了进一步得发展。不仅系统得挖掘、整理了前人应用膏药得经验, 而且对膏药得作用机理也进行了深入得研究, 在膏药得制法与应用上进行了改进。上世纪50 年代出版了《膏药方集》, 60 年代出版了《中国膏药学》, 对传统膏药得机理、制备、组方等进行总结、更新与充实, 使之更好得应用于临床。
期间,传统得中药黑膏药逐渐被橡皮膏取代, 橡胶膏剂就是19 世纪后期在膏药应用得基础上发展起来得, 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近年来在已得到较广泛得应用。但目前大部分中药橡皮膏仍采用橡胶与松香, 因而难以克服对皮肤得过敏性,且其含药量少, 难于控制到最佳水平, 所以至今仍然没有太大得突破。
近些年, 随着高分子材料工业得发展, 上世纪70 年代巴布剂首先在日本出现, 中药巴布剂将中药提取物或药物, 与适宜得亲水性基质与适量比例得辅料混匀后涂于布上制成得外用制剂, 作为新型外用透皮贴剂, 已在国外大量应用。新型巴布剂与橡皮膏相比具有载药量大, 生物利用度高, 敷贴舒服, 剥离方便, 自然透气保湿性好, 对皮肤无过敏、刺激, 挥发型药物在生产过程中损失小等优点, 被认为就是一种具有很好发展前景得外用中药新剂型。2
中医药透皮贴敷疗法,简便易学,作用迅速,容易推广,使用安全,副作用极小,乐为2李园, 李佩文、中药外用透皮吸收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