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血栓与止血检测
合集下载
诊断学止血与血栓性疾病的检查
五、凝血时间(CT)
它与出血时间不同(BT),主要是测定内源性凝血途径中各种凝血因子是否缺乏,功能是否正常,或者是否有抗凝物质增多。
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是指血液离开血管,在体外发生凝固的时间。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正常范围玻璃管法:4~12min;塑料管法:10~19min;硅管法: 15~32min。临床意义凝血时间延长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各型血友病;获得性(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重症肝病、维生素K缺乏等;纤溶蛋白溶解活力增强:纤溶亢凝血时间缩短高凝状态:DIC早期血栓性疾病
三、血小板计数 (PLT)
01
(125~350)×109/L。PLT< 50 ×109/ L常有自发出血倾向。
参考区间
02
下限<50×109/L上限≥1000×109/L。
危急值
危险!
血小板计数临床意义
血小板数量随时间和生理状态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午后略高于早晨;春季较冬季低;平原居民较高原居民低;月经前减低,月经后增高;妊娠中晚期增高,分娩后减低;运动、饱餐后增高,休息后恢复;静脉血血小板计数比毛细血管血高10%。
四、血块收缩试验(CRT)
四、血块收缩试验(CRT)
参考值定性法:30—60min开始收缩,24小时收缩完全血浆定量法:>40% 全血定量法:48%--60%临床意义血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1)血小板功能缺陷,收缩蛋白作用减弱,使血块收缩受限,如血小板无力症等。(2)血小板数量减少,使血块收缩作用减弱,当血小板数小于50x10^9/L时,血块收缩明显减退,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3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4)红细胞增多症时,由于血块内红细胞多,体积大,影响血块收缩。
血栓与止血检测
靶向治疗
02
研究并应用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药物,如单克隆抗体、小分子
抑制剂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免疫疗法
03
探索并应用免疫疗法,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来预防和治疗血
栓性疾病。
预防血栓性疾病的策略
01
02
03
健康生活方式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 烟限酒等,降低血栓形成 的风险。
早期筛查与预防
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 和预防性治疗,如对家族 遗传性血栓形成疾病的患 者进行早期干预。
普及知识
加强公众对血栓性疾病的 认识和预防意识,提高自 我保护能力。
THANKS.
生物标志物检测
研究并应用新的生物标志物,如微小RNA、蛋白质等,用于早期 发现血栓形成和止血异常。
影像学技术
发展新型影像学技术,如超声、MRI等,提高对血栓和止血过程的 可视化程度,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精准医疗
01
根据个体基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
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诊断动脉血栓性疾病
通过检测血小板活性、凝血酶和纤溶酶等指标,有助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脑卒中等动脉血栓性疾病。
监测抗凝治疗的效果
监测华法林抗凝效果
通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凝血酶原时间(PT),评 估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果,预防血栓形成。
监测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效果
通过监测抗Xa因子活性,评估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的效果 ,预防血栓形成。
当血管损伤后,凝血酶原被激活为凝 血酶,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 白,与血小板共同作用形成凝块。
血栓形成的过程
血栓与止血检测-PPT课件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
P305
复习
纤溶系统
几乎在凝血开始的同时,纤维蛋白溶解 系统也被激活。
纤溶活性检测
筛选试验:
1、D-二聚体定性试验(D-D) 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性试验(FDP)
诊断试验:
1、D-二聚体定量试验(D-D) 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量试验(FDP)
D-二聚体测定(D-dimer,D-D)
子(TF或组织凝血活酶),观察血浆的 凝固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
【参考值】
① PT秒数:直接测定的时间
【参考值】 (12±1)s (超过对照 3s 以上为异 常)
② PT比值(PTR) :待测血浆PT/对照PT
【参考值】 PTR : 1.0±0.05
③国际正常化比值(INR): INR=PTRISI (ISI=国际敏感指数)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DPs)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降解 产物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s)。FDPs对血液凝固和血小 板的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临床意义】纤溶活性增强的筛选、确 诊试验。
1、原发性纤溶
2、继发性纤溶:DIC、恶性肿瘤、急性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肺血栓栓塞、深静 脉血栓形成、心、肝、肾疾病,溶栓治 疗等所致的继发性纤溶亢进时FDP含量 升高。
第七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下述4项为血管和血小板异常出血性疾病的检查:
出血象:
束臂试验
出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
初筛试验
血块收缩试验
下述4项为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检查:
凝血象:
APTT PT
初筛试验
Fg
TT
一、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一)一期止血缺陷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血栓与止血检测PPT教案
及其分型的指标之一。 2.增高 见于①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脑血栓形成等;②肾脏疾病:急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③其他: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糖尿病、大手术后等。
熟悉
四、血小板的常用检验
(一)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和血小板分 布宽度测定
熟悉
一)正常参考值: (100-300)×109/L
纤溶亢进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FDPs D-D
结果判断
N
N 纤溶活性正常,临床
症状可能与纤溶症无
关
+ - 原发性纤溶
DIC
疾病
- + 继发性纤溶
DIC
+ + 继发性纤溶
DIC和溶栓治疗后
血栓和止血检查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vWD
过敏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
BT Plt BT Plt BT Plt BT Plt
掌握
(四)血块收缩试验 (clot retraction test,CRT)
血块收缩率(%)=[血清(m1)/ 全血(m1)×(100%―Hct %)]×100%。
【参考值】65.8%±11.0%。 【临床意义】 1.血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ITP、低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多发 性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等。 2.血块收缩过度 见于先天 性和凝血因子XIII缺乏症等。
掌握
三)血小板的异常形态
了解
(二)血小板粘附试验 (platelet adhesion test ,PAdT)
【参考值】玻璃柱法:62.5%±8.61% (瑞金医院); 玻璃球旋转法:34.9%±5.95%(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
心绞痛、脑血栓形成等;②肾脏疾病:急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③其他: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糖尿病、大手术后等。
熟悉
四、血小板的常用检验
(一)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和血小板分 布宽度测定
熟悉
一)正常参考值: (100-300)×109/L
纤溶亢进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FDPs D-D
结果判断
N
N 纤溶活性正常,临床
症状可能与纤溶症无
关
+ - 原发性纤溶
DIC
疾病
- + 继发性纤溶
DIC
+ + 继发性纤溶
DIC和溶栓治疗后
血栓和止血检查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vWD
过敏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
BT Plt BT Plt BT Plt BT Plt
掌握
(四)血块收缩试验 (clot retraction test,CRT)
血块收缩率(%)=[血清(m1)/ 全血(m1)×(100%―Hct %)]×100%。
【参考值】65.8%±11.0%。 【临床意义】 1.血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ITP、低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多发 性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等。 2.血块收缩过度 见于先天 性和凝血因子XIII缺乏症等。
掌握
三)血小板的异常形态
了解
(二)血小板粘附试验 (platelet adhesion test ,PAdT)
【参考值】玻璃柱法:62.5%±8.61% (瑞金医院); 玻璃球旋转法:34.9%±5.95%(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
诊断学 血栓与止血检测
(依赖vitK因子:因子Ⅱ 、Ⅶ 、Ⅸ 、Ⅹ )
爱吃酒,死
三、抗凝系统
细胞抗凝作用
体液抗凝作用: P305 1、抗凝血酶AT-Ⅲ :可灭活活化的凝血因子。
(Ⅱ、Ⅻ、Ⅺ、Ⅸ、Ⅹ等)
AT-Ⅲ :体内最主要的生理抗凝物质。
2、蛋白C和蛋白S系统。
-
11
四、纤溶系统 P306
纤溶:纤溶酶原(PLG)被特异性激活物转化为纤 溶酶(PL),继而降解纤维蛋白(原)。
-
19
2.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束臂试验,CRT) 主要反映毛细血管结构和功能,也与血小板质和量有关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RT)
[原理] 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有赖于毛细血管的结构、功能和血小板 质和量的正常,也与血浆vWF等有关。当这些因素有缺陷时, 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就受到破坏。
[方法] 在上臂给静脉及毛细血管外加“标准压力”、增加血负荷, 观察前臂一定范围内皮肤出血点的数量。
③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
三条途径两个系统
外源性凝血途径: TF与FⅦ结合直至激活FX 的过 程,是体内凝血的主要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从FⅫ激活,FⅪa激活,到 Ⅸa-Ⅷa-Ca2+-PF3复合物形成后激活FX的过程。
凝血共同途径:从FX被激活至纤维蛋白形成。
外源性凝血系统:外源性凝血途径+共同途径
内源性凝血系统:内源性凝血途径+共同途径
一、止血机制 二、凝血机制 三、抗凝系统 四、纤溶系统
-
3
一. 止血机制:
血管壁结构和功能
要素
血小板质量和数量
凝血因子活性
1. Hemorrhage (Bleeding)
诊断学血栓与止血检测
筛检试验 血小板计数 血块收缩试验 诊断试验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 血小板黏附试验 血小板聚集试验 血小板P选择素测定 血小板促凝活性测定 血浆血栓烷B2测定
筛检试验
血块退缩试验clot retraction test; CRT
原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血凝块
血小板 血栓收缩蛋白
纤维蛋白网 收缩
意 义 外源性途径的筛选试验
延长: 1 因子Ⅰ Ⅱ V Ⅶ X缺乏 2 严重纤维蛋白原降低尤其<1g/L时 3 Vitk缺乏症 严重肝病 4 纤溶亢进如DIC后期 5 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加;如 SLE 6 口服抗凝剂的首选监测指标:INR 2 02 5
缩短:高凝状态;如DIC早期 心梗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小板功能
1 粘附功能adhesion function
指血小板具有粘附于血管内皮下胶原及其他
异物表面的能力
需要物质
GPIbⅨ vWF III型胶原 纤维结合蛋白Fn
2 聚集功能aggregation function
指活化后的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连接
的特性
参加因素
GPIIb/IIIa
正常血管壁抗血栓形成能力
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前列环素PGI2 扩张血管 抑制plt功能 纤溶酶原激活物PA
激活纤溶酶 清除小凝块 血栓调节素thrombomodulin TM
参与蛋白C系统的抗凝作用 肝素或类肝素物质 具有多种抗凝活性
创伤 炎症 中毒 缺氧
管壁抗凝作用 病理性血栓形成
一 筛检试验 出血时间 束臂试验 二 诊断试验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测定 6酮前列腺素F1α测定 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原测定
收缩压+舒张压÷2
实验诊断学--血栓与止血检查概述(ppt 62页)
• (3)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异常。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止血、凝血与纤溶机制 血管壁的检测 血小板的检测(功能) 凝血因子检测 抗凝血功能检测 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血栓形成的检测
• 一、血小板粘附试验 • 二、血小板聚集试验 • 三、血块收缩试验
止血、凝血与纤溶机制 血管壁的检测 血小板的检测 凝血因子检测 抗凝血功能检测 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血栓形成的检测
• (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 • (二)凝血酶时间(TT) • (三)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3P) • (四)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 (五)D二聚体检测(DD)
• 将血浆置于pH4.5的醋酸溶液中,使优 球蛋白沉淀。加凝血酶促凝。37℃下观察 凝块完全溶解的时间。
• a.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 b.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异常 • c.凝血因子缺乏 • d.抗凝物质过多 • e.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止血、凝血与纤溶机制 血管壁的检测 血小板的检测 凝血因子检测 抗凝血功能检测 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血栓形成的检测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止血、凝血与纤溶机制 血管壁的检测 血小板的检测 凝血因子检测 抗凝血功能检测 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血栓形成的检测
• 一、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 测定
• 二、血浆肝素定量
参考值
• 108.5%±5.3%
•
3.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时
•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粘附率下降;
PF3 释放缺陷)。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止血、凝血与纤溶机制 血管壁的检测 血小板的检测(功能) 凝血因子检测 抗凝血功能检测 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血栓形成的检测
• 一、血小板粘附试验 • 二、血小板聚集试验 • 三、血块收缩试验
止血、凝血与纤溶机制 血管壁的检测 血小板的检测 凝血因子检测 抗凝血功能检测 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血栓形成的检测
• (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 • (二)凝血酶时间(TT) • (三)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3P) • (四)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 (五)D二聚体检测(DD)
• 将血浆置于pH4.5的醋酸溶液中,使优 球蛋白沉淀。加凝血酶促凝。37℃下观察 凝块完全溶解的时间。
• a.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 b.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异常 • c.凝血因子缺乏 • d.抗凝物质过多 • e.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止血、凝血与纤溶机制 血管壁的检测 血小板的检测 凝血因子检测 抗凝血功能检测 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血栓形成的检测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止血、凝血与纤溶机制 血管壁的检测 血小板的检测 凝血因子检测 抗凝血功能检测 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血栓形成的检测
• 一、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 测定
• 二、血浆肝素定量
参考值
• 108.5%±5.3%
•
3.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时
•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粘附率下降;
PF3 释放缺陷)。
《血栓与止血检测》课件
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活化等是止血机制的关键步骤。
止血检测的方法和应用
常见方法
常用的止血检测方法包括凝血时间、止血时间和红 细胞计数等。
应用领域
止血检测在手术、创伤和出血性疾病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
总结和讨论
1 掌握关键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全面掌握血栓与止血的关键知识和技术。
2 深入讨论
血栓检测的方法和技术
1
技术进展
2
近年来,血栓检测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包括ELISA、流式细胞仪等。
3
常见方法
血栓检测常用方法包括凝血时间检测和D二聚体术为血 栓检测带来了新的突破。
止血的过程和机制
1 止血的目的
止血是为了阻止大出血和恢复血管的完整性。
2 止血机制
血栓的定义和形成过程
1 什么是血栓?
血栓是血液在血管内部形成并阻塞血液流动 的固体块。
2 形成过程
血栓的形成包括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激活 和纤维蛋白生成等多个步骤。
血栓的危害和相关疾病
1 血栓的危害
血栓可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形 成等严重健康问题。
2 相关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与血栓形成和 血栓相关疾病风险密切相关。
我们将进行深入的讨论,共同探讨血栓和止血领域的研究前沿和未来发展。
《血栓与止血检测》PPT 课件
这个PPT课件将介绍血栓和止血的关键概念和技术。我们将深入探讨血栓的形 成过程、危害和检测方法,以及止血的过程、机制和检测应用。
课程介绍
1 了解血栓与止血
血栓和止血是人体中关键的生理过程,对人 体健康至关重要。
2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全面了解血栓的形成和 危害,以及止血的过程和检测方法。
止血检测的方法和应用
常见方法
常用的止血检测方法包括凝血时间、止血时间和红 细胞计数等。
应用领域
止血检测在手术、创伤和出血性疾病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
总结和讨论
1 掌握关键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全面掌握血栓与止血的关键知识和技术。
2 深入讨论
血栓检测的方法和技术
1
技术进展
2
近年来,血栓检测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包括ELISA、流式细胞仪等。
3
常见方法
血栓检测常用方法包括凝血时间检测和D二聚体术为血 栓检测带来了新的突破。
止血的过程和机制
1 止血的目的
止血是为了阻止大出血和恢复血管的完整性。
2 止血机制
血栓的定义和形成过程
1 什么是血栓?
血栓是血液在血管内部形成并阻塞血液流动 的固体块。
2 形成过程
血栓的形成包括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激活 和纤维蛋白生成等多个步骤。
血栓的危害和相关疾病
1 血栓的危害
血栓可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形 成等严重健康问题。
2 相关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与血栓形成和 血栓相关疾病风险密切相关。
我们将进行深入的讨论,共同探讨血栓和止血领域的研究前沿和未来发展。
《血栓与止血检测》PPT 课件
这个PPT课件将介绍血栓和止血的关键概念和技术。我们将深入探讨血栓的形 成过程、危害和检测方法,以及止血的过程、机制和检测应用。
课程介绍
1 了解血栓与止血
血栓和止血是人体中关键的生理过程,对人 体健康至关重要。
2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全面了解血栓的形成和 危害,以及止血的过程和检测方法。
诊断学-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PPT
2 参考值 < 5mg/L
3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原发纤溶、DIC、恶性肿瘤、肝 脏(肾脏)疾病、肺梗死、溶栓治疗、 白血病、移植排斥反应
四 血浆D-二聚体(DD)测定 1 原理 受检血浆+DD抗体 2 参考值 凝集法阴性;ELISA <200μg /L 3 临床意义 ① DD是纤溶酶作用于交联纤维蛋
1 定义
被检血浆+TF(组织凝血活酶)+Ca2+后血 液凝固所需时间
2 原理
TF
凝血酶原
凝血酶
凝块形成
Ⅶ
Ca2+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主要是检查外原性凝血途径是否有异常的筛选试验。同 时也可检查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Ⅴ、Ⅹ是否有异常
3 参考值 11~13s,与正常对照 >3s以上才有临床意义
4 临床意义
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 止血检测
第一节 止血、凝血和 纤溶机制
一 血管壁的作用
血管损伤后,血管的止血机制表现为
1 血管收缩
(1)作用 血流变慢或受阻、血小板粘附
、聚集 (2)机制
①神经反射 ②血管活性物质 内皮素、血管紧张素
、TXA2、5 -HT
2 血小板的激活
血小板粘附、聚集 由vWF介导
3 凝血系统的活化
3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
(1)Ⅷ 、 Ⅸ、 Ⅺ 明显缺乏( 血友病A、B ,因子Ⅺ缺乏症)
(2凝血酶原、Leabharlann 子Ⅴ、因子Ⅹ减少:严重肝 损害(3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严重肝损害、 纤维 蛋白原缺乏症
(4)应用肝素、口服抗凝药物等 (5)纤溶亢进:FDP增多 (6)循环血中抗凝物质增多
CT缩短见于 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
③内外源性凝血启动,进一步加速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收缩蛋白 使纤维蛋白收缩,血栓坚固,止血完善。
3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原发纤溶、DIC、恶性肿瘤、肝 脏(肾脏)疾病、肺梗死、溶栓治疗、 白血病、移植排斥反应
四 血浆D-二聚体(DD)测定 1 原理 受检血浆+DD抗体 2 参考值 凝集法阴性;ELISA <200μg /L 3 临床意义 ① DD是纤溶酶作用于交联纤维蛋
1 定义
被检血浆+TF(组织凝血活酶)+Ca2+后血 液凝固所需时间
2 原理
TF
凝血酶原
凝血酶
凝块形成
Ⅶ
Ca2+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主要是检查外原性凝血途径是否有异常的筛选试验。同 时也可检查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Ⅴ、Ⅹ是否有异常
3 参考值 11~13s,与正常对照 >3s以上才有临床意义
4 临床意义
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 止血检测
第一节 止血、凝血和 纤溶机制
一 血管壁的作用
血管损伤后,血管的止血机制表现为
1 血管收缩
(1)作用 血流变慢或受阻、血小板粘附
、聚集 (2)机制
①神经反射 ②血管活性物质 内皮素、血管紧张素
、TXA2、5 -HT
2 血小板的激活
血小板粘附、聚集 由vWF介导
3 凝血系统的活化
3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
(1)Ⅷ 、 Ⅸ、 Ⅺ 明显缺乏( 血友病A、B ,因子Ⅺ缺乏症)
(2凝血酶原、Leabharlann 子Ⅴ、因子Ⅹ减少:严重肝 损害(3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严重肝损害、 纤维 蛋白原缺乏症
(4)应用肝素、口服抗凝药物等 (5)纤溶亢进:FDP增多 (6)循环血中抗凝物质增多
CT缩短见于 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
③内外源性凝血启动,进一步加速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收缩蛋白 使纤维蛋白收缩,血栓坚固,止血完善。
3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_诊断学(十三五_第9版)
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Wit K 缺乏、纤溶亢进、DIC、使用抗凝药物等; ➢ PT缩短 血液高凝状态,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 ➢ PTR及INR 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国人INR2.0-2.5为宜,一般不要>3)。
诊断学(第9版)
二、诊 断 试 验
(一)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测定 1、原理
15/36
诊断学(第9版)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测
二、诊断试验 ➢ 血浆凝血因子Ⅷ、Ⅸ、Ⅺ、Ⅻ促凝活性测定(自学) ➢ 血浆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测定(自学) ➢ 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测定 ➢ 血浆因子ⅩⅢ定性试验(自学) ➢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测定(自学)
诊断学(第9版)
一、筛 检 试 验
诊断学(第9版)
二、诊 断 试 验
(一)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
1、原理 受检血浆加入鱼精蛋白溶液,如果血浆中存在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FM)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复合物,则鱼精蛋白使其解离析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自行聚合成肉眼可见的纤维状 物,此则为阳性反应结果。本试验常用于DIC筛查,特异性强,敏感性差。 2、参考值 阴性 3、临床意义 ➢ 阳性 见于继发性纤溶症(如DIC的早、中期)及恶性肿瘤、上消化道出血、外科大手术后、败血
诊断学(第9版)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
二、诊断试验 ➢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测定(自学) ➢ 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测定(自学) ➢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活性(PAI-1:A)测定(自学) ➢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 ➢ 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测定(自学)
期高血压病、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口服避孕药、晚期妊娠、高脂血症、抗 原抗体反应、人工心脏和瓣膜移植术等; ➢ 减低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肝硬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诊断学(第9版)
二、诊 断 试 验
(一)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测定 1、原理
15/36
诊断学(第9版)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测
二、诊断试验 ➢ 血浆凝血因子Ⅷ、Ⅸ、Ⅺ、Ⅻ促凝活性测定(自学) ➢ 血浆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测定(自学) ➢ 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测定 ➢ 血浆因子ⅩⅢ定性试验(自学) ➢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测定(自学)
诊断学(第9版)
一、筛 检 试 验
诊断学(第9版)
二、诊 断 试 验
(一)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
1、原理 受检血浆加入鱼精蛋白溶液,如果血浆中存在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FM)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复合物,则鱼精蛋白使其解离析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自行聚合成肉眼可见的纤维状 物,此则为阳性反应结果。本试验常用于DIC筛查,特异性强,敏感性差。 2、参考值 阴性 3、临床意义 ➢ 阳性 见于继发性纤溶症(如DIC的早、中期)及恶性肿瘤、上消化道出血、外科大手术后、败血
诊断学(第9版)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
二、诊断试验 ➢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测定(自学) ➢ 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测定(自学) ➢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活性(PAI-1:A)测定(自学) ➢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 ➢ 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测定(自学)
期高血压病、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口服避孕药、晚期妊娠、高脂血症、抗 原抗体反应、人工心脏和瓣膜移植术等; ➢ 减低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肝硬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PPT课件
2023/12/31
[参考值] 5cm直径圆圈内新出血点的数目,男性少
于5个,女性及儿童少于10个。
2023/12/31
[临床意义] 1、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的病理情况见于: 1)毛细血管壁有异常,见于过敏性紫癜等。 2)血小板减少,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 3)血小板功能不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等。 4)血管性血友病等。
2023/12/31
三、凝血因子检测
▲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参考值] 2~4g/L [临床意义]纤维蛋白原减少见于:
1.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 2.严重肝损伤。 3.DIC等。
2023/12/31
纤维蛋白原增高: 见于糖尿病,大手术后,急性感染等血
栓前状态。
2023/12/31
四 、纤溶活性检测
管性血友病、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 可使用出血时间测定器检测出血时间,但不作 为常规检查。
2023/12/31
2、停止使用凝血时间测定玻片法,无条件地 区用全血凝固时间(CT,试管法)测定替代,有 条件地区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手术前做PLT、APTT、PT、TT、纤维蛋 白原测定。
1.凝血酶原时间 11--13秒超过正常对照3秒为异常。
2023/12/31
2.凝血酶原对比值 (prothrombin ratio PTR) PTR=被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S)/正
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S),参考值为 1.0±0.05。
2023/12/31
3.国际标准化比值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即
time,APTT) 本试验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
子有无异常。 [参考值]
[参考值] 5cm直径圆圈内新出血点的数目,男性少
于5个,女性及儿童少于10个。
2023/12/31
[临床意义] 1、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的病理情况见于: 1)毛细血管壁有异常,见于过敏性紫癜等。 2)血小板减少,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 3)血小板功能不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等。 4)血管性血友病等。
2023/12/31
三、凝血因子检测
▲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参考值] 2~4g/L [临床意义]纤维蛋白原减少见于:
1.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 2.严重肝损伤。 3.DIC等。
2023/12/31
纤维蛋白原增高: 见于糖尿病,大手术后,急性感染等血
栓前状态。
2023/12/31
四 、纤溶活性检测
管性血友病、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 可使用出血时间测定器检测出血时间,但不作 为常规检查。
2023/12/31
2、停止使用凝血时间测定玻片法,无条件地 区用全血凝固时间(CT,试管法)测定替代,有 条件地区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手术前做PLT、APTT、PT、TT、纤维蛋 白原测定。
1.凝血酶原时间 11--13秒超过正常对照3秒为异常。
2023/12/31
2.凝血酶原对比值 (prothrombin ratio PTR) PTR=被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S)/正
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S),参考值为 1.0±0.05。
2023/12/31
3.国际标准化比值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即
time,APTT) 本试验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
子有无异常。 [参考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