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3a7311581b6bd97f19eaec.png)
篇一:》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第三节九年级第7周侯瑞教学目标1. 感受和领会苏州评弹的风格特点。
2. 通过赏析,激发学生对说唱音乐及中国曲艺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认识说唱音乐的基本形式、基本特征,通过方言、乐器、演唱形式等音乐要素,认识说唱艺术。
2. 让学生清晰地听出曲种的最主要特征并加以记忆。
教学难点:1. 通过方言、乐器、演唱形式等音乐要素辨认说唱音乐。
2.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总结归纳我国说唱音乐的特点。
教材分析苏州评弹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
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
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
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
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
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发展,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
近40多年来,评弹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传统书目得到整理提高,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书目陆续涌现,中篇和短篇等新的演出形式日臻完善。
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
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
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曲调为能演唱不同风格内容的〔书调〕,同时也吸收许多曲牌及民歌小调,如〔费伽调〕、〔乱鸡啼〕等。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首评弹开篇。
唱词是毛泽东于1957年所写的追念革命烈士杨开慧、柳直荀的旧体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由赵开生用评弹曲调编曲。
唱词融合了蒋调、陈调的传统唱腔旋律,并吸收戏曲的板腔变化手法而构成。
“我失骄杨君失柳”节奏自由,带有吟诵特点的旋律。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大幅度跳动的旋律进行,情绪激动。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1ae87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2.png)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一、教学内容分析1957年春节,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中学语文教师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1933年听见丈夫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惊梦》。
毛泽东同年5月21日回信并写了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为赠。
正式发表时,题词改为“赠李淑一”,后又改为“答李淑一”。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诗人抒发的革命情怀。
2、体会作者的表现手法。
3、感受作者的创作心境。
三、教学重难点1、展开想象,学习双关和引用神话的写法。
2、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1、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2、师:同学们,课前让大家预习了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词。
通过预习大家对这首词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介绍一下这首词的背景资料?﹙指学生介绍文中出现的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杨开慧:毛泽东的妻子1930年被反动派杀害。
李淑一: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老师。
柳直荀:李淑一的丈夫,毛泽东的老战友1932年牺牲。
杨开慧和李淑一是老同学、好朋友,经杨开慧介绍李淑一、柳直荀二人结为夫妻。
吴刚、嫦娥是两个神话中的人物。
﹚2、了解词的特点,“蝶恋花”是词牌名,一般分为上下两阕又叫上下两片,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
3、抽查学生读书情况,学生评价朗读。
4、指学生汇报:杨柳君报伏虎答重霄九轻飏忠魂骄等词的意思。
(在孩子汇报到杨、柳二字时相机板书“一语双关”。
)答:毛泽东该李淑一的回信。
杨柳:双关,既指杨开慧柳直荀,也指他们的灵魂像杨花柳絮一样。
报:传来了。
伏虎:革命胜利。
重霄九:九重天的意思,古人认为九重天是天的最高处。
轻飏:轻轻飞扬。
忠魂:杨柳二人忠于党和革命的灵魂。
5、指导孩子用连词成句的方法说说这首词大概意思是什么?(师评价,不完整的补充。
)教学过程导入: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走进这首词、走近毛泽东,感受伟人的豁达胸襟。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3 蝶恋花 答李淑一|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3 蝶恋花 答李淑一|](https://img.taocdn.com/s3/m/c961e737a0116c175e0e4870.png)
(3)小组汇报
师点拨:“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忽报人间曾伏虎”这两句大家理解有困难,现在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个理解词意的快速通道。
(4)谁能流利地说说整首词的意思?
2.初步感知诗情
四、体会意境,升华诗情
1.过渡:
读了李淑一的词,你有什么感受?(悲伤、难过)如果你的朋友给你写这样的信,你会怎么做?(安慰她)那么毛泽东是怎样安慰李淑一的?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2.指名汇报
(1)从第一句中体会到:他们的灵魂飘到了天的最高处——天堂。
(2)从第二、三句“嫦娥”“吴刚”热情招待中体会到神仙对烈士的崇敬,作者借神话来安慰李淑一,并表达他对英烈的赞美。
(3)“忠魂”在这里仅仅指的是杨开慧、柳直荀吗?(不是,指的是千千万万为革命献身的英烈的灵魂)
(4)从第四句烈士的忠魂听到革命胜利的消息,激动的泪化作“倾盆雨”,体会到英烈的激动的心情。
民乐县寄宿制学校集体备课教案
科 目
语文
年 级
六年级
主 备 人
教学课题
蝶恋花答李淑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诗歌,背诵诗歌,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查找资料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和诗歌内容的理解,并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情感。
3.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激发学生对一代伟人的崇敬之情与热爱之情。
3.交流资料:说说对词人毛泽东的了解。
4.对这首词,你想知道什么?
5.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二、初读诗词,了解信息,介绍背景
1.自由读诗பைடு நூலகம்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词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abf02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e.png)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前言《蝶恋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经典作品,它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和她的爱情故事。
这篇文章被广泛地用于中学语文教育中,作为一篇优秀的文言文阅读材料。
本文将针对李淑一老师的教学案例,对《蝶恋花》的教学进行探讨。
教学目标1.了解《蝶恋花》的背景和作者;2.理解《蝶恋花》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课前导入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1.播放与《蝶恋花》相关的音乐,如《蝶恋花》古筝曲等;2.展示与《蝶恋花》相关的图片,如古代女子的服饰、古代园林等;3.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知道《蝶恋花》是什么故事吗?”“你们喜欢看古代小说吗?”等。
课堂教学第一部分:了解《蝶恋花》的背景和作者1.介绍《蝶恋花》的作者——柳永,让学生了解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介绍《蝶恋花》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
第二部分:理解《蝶恋花》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1.分析《蝶恋花》的主要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发展线和情节转折点;2.分析《蝶恋花》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第三部分: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1.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难点;2.分析《蝶恋花》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语,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第四部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1.分析《蝶恋花》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点;2.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让学生自己发表对《蝶恋花》的感受和评价。
课后作业1.阅读《蝶恋花》全文,并写出自己的读后感;2.分析《蝶恋花》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语,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3.了解其他古代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蝶恋花》的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3.体验式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文化和文学氛围。
最新音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最新音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cbfc8565ce0508763213e1.png)
最新音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知道我国南北有代表的两种说唱音乐——南方弹词的主要特点。
2、感受体验两个唱段中所表现的革命家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音乐感受。
教学难点: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齐唱《门前情思大碗茶》。
这首歌曲具有北方鼓词的特点,它和南方弹词并列为我国南北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说唱剧种。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曲子《蝶恋花、答李淑一》。
二、听赏《蝶恋花答李淑一》(学生活动)思考1——音乐特点;思考2——情感体现。
(教师讲解)1、音乐背景题目中的李淑一原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的语文老师,其丈夫柳直荀1932年在湖北战役中牺牲。
杨开慧是毛泽东夫人,1930年为革命牺牲,时年29岁。
1957年春节,李淑一向毛泽东贺年,信中附了一首她1933年写的怀念柳直荀烈士的词。
同年5月11日,毛泽东回信,并以这首词作答。
这首词为毛泽东1957年写成,他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追思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表达了革命者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
1958年他弹词演员赵开生为这首词谱曲。
2、音乐特点《蝶恋花、答李淑一》是解放后弹词开篇的优秀作品之一。
唱腔优美抒情、细腻委婉,既保留了苏州弹词音乐的特点,又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
3、情感体现音乐抒发了作者对烈士崇敬缅怀之情,揭示了革命者的博大胸怀,最后一句“泪飞顿作倾盆雨”铿锵有力,表现出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
4、讨论该怎样的情感来歌唱这首曲子?5、学唱师带领学生反复歌唱至熟练掌握。
三、总结课程结束,学生走出教室。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667a1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6.png)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首中国古代的纯音乐曲目,由古琴演奏。
它是古琴曲《鹿鸣》的续曲,也是古琴四大名曲之一。
该曲的演奏要求较高,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琴技和音乐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份关于《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教案,介绍了该曲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
一、教学目标1.了解《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特点和背景知识;2.掌握曲目的基本演奏技巧;3.通过音乐表达传达曲目中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特点和背景知识;2.曲目的基本演奏技巧;3.音乐表达和情感传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演奏部分简单的古琴曲进行热身,增强学生的乐感和对古琴音乐的兴趣。
2.知识讲解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及音乐特点,包括曲调、音阶、节奏等方面。
结合诗词解析曲目中的情感和意境。
3.基本演奏技巧讲解依序介绍古琴演奏中的基本技巧,包括指法、弹拨、音色控制等,重点讲解该曲中的一些特殊技巧和难点。
4.示范演奏演奏者进行示范演奏,展示曲目的整体效果。
同时,讲述自己在演奏中的情感表达和理解。
5.学生演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分组进行演奏,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提升演奏水平。
6.音乐表达和情感传达引导学生通过演奏活动,理解曲目的情感表达,引导他们在演奏中发现和传达曲目中的情感和意境。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在演奏中的进步和表现,提出改进建议,以便进一步提高演奏水平。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判断他们在课堂中的进步和积极性;2.听取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感受;3.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包括技巧的掌握程度、情感的表达以及整体演奏的效果。
五、教学延伸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练习曲目的演奏,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比较,互相学习和提高。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在演奏中发现和传达曲目中的情感。
同时,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让他们在课堂中充分参与和发挥。
蝶恋花·答李淑一-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1b25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3.png)
蝶恋花·答李淑一-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民歌《蝶恋花》的发源及其文化背景。
2.学习《蝶恋花》的旋律、节奏和唱法。
3.掌握《蝶恋花》的歌词,理解其中的情感并表现出来。
4.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蝶恋花》的旋律、节奏、唱法和歌词。
2.教学难点:理解古代民歌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并表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蝶恋花》的背景和流传情况,引起学生对这首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唱《蝶恋花》(20分钟)
1.学生听一遍《蝶恋花》的旋律,跟着唱一遍。
2.教师分组指导学生进行轻声练声和发音练习。
3.学生学唱整首歌曲。
3. 学习歌词和情感表达(20分钟)
1.教师讲解歌词并让学生跟唱。
2.教师要求学生理解歌词中表达的情感,并采用合适的表现手法进行演唱。
4. 评估和总结(15分钟)
教师请学生表演,并给予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同时请学生总结今天的课程,体会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式
采用独唱、合唱、合声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
1.优点:教学方法丰富,帮助学生掌握了《蝶恋花》的唱法和歌词。
2.缺点: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难以准确描述古代民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3.改进措施: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并融入相关历史、文学知识,提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d845d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e.png)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教案:《蝶恋花答李淑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李清照和她的作品《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与故事情节;2.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3.通过本篇诗歌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与故事情节;2.理解诗歌中的表达情感和意境;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含义与意境;2.通过朗读,表达出诗歌中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李清照和《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与故事情节;2.抒情法:通过朗读和演唱,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3.对比法:将诗歌与其他古代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其特点和意义。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和她的作品《蝶恋花答李淑一》;2.鼓励学生分享对诗歌的印象和感受。
Step 2 学习诗歌的背景与故事情节1.讲解唐代女诗人李清照的背景和作品创作环境;2.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故事情节:诗歌是李清照答覆好友李淑一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李清照对友谊的思念和珍视。
Step 3 分析诗歌的含义与意境1.请一个学生朗读诗歌;2.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并与李清照的生活背景联系起来。
Step 4 全班朗读1.全班齐读诗歌,体会诗歌中的韵律和节奏;2.教师引导学生用表演的方式朗读诗歌,表达出诗歌中的情感。
Step 5 对比分析其他古代诗歌1.选择几首与《蝶恋花答李淑一》主题相近的古代诗歌,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做简单比较;2.学生代表性地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分析,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作业布置1.复习背景知识,复述课堂内容;2.书写对诗歌《蝶恋花答李淑一》的个人感受和理解。
七、板书设计1.标题:《蝶恋花答李淑一》2.背景与故事情节3.诗歌分析与意境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李清照和她的作品《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与故事情节,理解了诗歌中的表达情感和意境。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5c7f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d.png)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
3.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包括作曲家、创作背景等。
2. 播放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音乐的美妙之处。
探究:1. 引导学生分析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作品的曲调、节奏、速度等特点。
可以通过讨论、听力练习等方式进行。
2. 分组让学生自由探索乐曲中的旋律和和声,并尝试演奏一小段乐曲。
3. 引导学生分析乐曲中的情感表达,如快乐、伤感等,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这首音乐作品的感受。
表达: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段乐曲进行合奏或合唱,并指导他们进行排练和演练。
2.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展示个人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可以加入个人独奏或即兴演奏等元素。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探究和表达环节中的学习成果,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2. 引导学生对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作品进行整体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拓展: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类似风格或主题的音乐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表演。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成果。
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究和表达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评价学生对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1. 可以结合音乐史知识,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尝试以蝶恋花答李淑一为灵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351ad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68.png)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词在怀念亲人的情怀中蕴含的丰富的内容。
2、理解词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二、教学重点:词人奇特的想象和典故在词中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怀亲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相统一。
四、教学过程(一)背景介绍:1、杨开慧(1901-1930),乳名霞,字云锦,湖南长沙县清泰都(乡)人,毛泽东恩师杨昌济之女。
毛泽东的夫人,1901年9月26日生于长沙东乡板仓。
1913年到长沙读书,1918年随父杨昌济到北京1920年回湘读书,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同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当任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
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
大革命失败后,回到家乡板仓,坚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被政府反动派逮捕,遭受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
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
”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
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这时,杨母找到蔡元培等,请他们发电报保释。
军阀何键接电后,马上下令行刑,并回复蔡元培等诡称接到电报前已经处决。
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被杀害。
此时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2、本词写作背景1957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1933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
毛泽东5月11日回信,寄上他的这首《蝶恋花》,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去处的问题。
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ee8b0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e.png)
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教案目标:通过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首诗的背景故事及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老师向学生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诗的背景。
讲解诗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的爱情故事,并解释诗名的意义。
2. 提问学生:你们听过李清照吗?你们对她有什么了解?第二步:分析诗词(15分钟)1. 老师逐句解读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隐含意义和情感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的情感状态是怎样的,她对丈夫的思念、关切和爱意是怎样表达的。
第三步:诗词欣赏(15分钟)1. 老师播放《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并分享一些与诗词配乐的图片。
2. 学生自由欣赏诗词音乐,用心灵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感受诗词给人带来的美好与感动。
第四步:情感抒发(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诗词进行情感抒发。
可以通过朗读、表演、创作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情感感受。
2. 每组展示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并进行互动交流。
第五步:总结(5分钟)1. 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2. 提醒学生在平时多欣赏、学习和创作诗词,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拓展活动:1. 学生可选择其他李清照的诗词进行研究和欣赏,了解更多诗人的才华和情感表达方式。
2.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他们创作一首自己的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可以鼓励学生用韵脚、平仄等技巧来练习诗词创作。
3. 推荐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或是其他古代文人的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蝶恋花_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_答李淑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16678c680203d8ce2f24f2.png)
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学习目标:1、会写1个生字,会认5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用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抒发的革命者博大的胸怀和高尚情操。
3、学习双关和引用神话的写法。
4、能背诵诗歌教学重难点:品味重点词句,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播放录音听着那饱含激情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嫦娥跳忠魂舞,吴刚捧出桂花酒来款待烈士们的场景。
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那让泪化作倾盆大雨般的感人场面。
这节课,我们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师板题,学生齐读课题)2、交流资料:对毛泽东都有哪些了解?毛泽东:字,润之。
国际共产主义卓越的伟大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再读课题)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4、简介:词牌名:用来规定词的格式,就是规定词句子的多少和句子的长短。
(一般没有含义)标题:又叫题目,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如:《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标题;《卜算子咏梅》中“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标题。
那么,现在你知道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了吗?意思呢?如果不知道,自读54页小资料上的写作背景。
了解了题目,我们走进课文,学习字词。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读这首词。
二、导学探究:(一)、一读:自由读,扫清字词:学生先自由试读诗歌,划出生字词,多音字。
教师板书重点词语,多音字易混字及需要注意的读音。
1、易错字:强调:“泽”,下面是两横,不能写出三横;“柳”,右面的一撇一竖,不能丢掉一撇;“袖”,衣字旁,不能写出示字旁。
2、正音字:轻飏(yáng)重霄九(chóng)曾伏虎(céng)倾盆雨(qīng)3、多音字:(重、曾)(二)、二读:多样读,熟读成诵:1、教师范读,学生划分节拍。
《蝶恋花.答李淑一》-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7068b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6.png)
蝶恋花.答李淑一本教案是针对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的课程而设计,主要内容是《蝶恋花》中的一首歌曲——《蝶恋花.答李淑一》。
学习目标1.能够理解并掌握《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基本情况和歌词;2.能够准确、流利地演唱这首歌曲;3.能够理解并掌握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和风格。
教学内容1. 《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基本情况和歌词•作曲者:王祖贤•演唱者:林子祥•曲风:华语流行歌曲•歌词如下:蝶恋花.答李淑一作曲:王祖贤词:林夕演唱:林子祥在浓烈的夜里,我看见一双眼睛,谁也割断了这么美好,伤口没有感觉,到底是谁太冷酷,才能对你如此冷漠(如此残忍)。
这世界围了一个圈,反方向的时光它却没有左转,满片银杏树落了一地黄金,一千零一夜,怎能重来。
我想着你,我的情郎,或许你已不在人间漫游,你曾经的诺言托付我照顾,无端坠锁,奈何断了知更路。
2. 演唱《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师可以播放原唱版本,引导学生跟唱,注意发音、节奏和情感的表达,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3. 音乐特点和风格•这首歌曲的曲调缓慢,情感深沉,旋律优美,听起来非常舒服;•吉他和钢琴的伴奏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听众深陷其中的感觉;•歌词表达了爱情的苦涩和无奈,通过音乐的表现,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情感。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放映林子祥演唱的《蝶恋花.答李淑一》MV视频,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简要介绍作曲者和演唱者的背景。
2. 学习歌曲让学生在听的同时,跟唱歌曲。
老师可以适当地带领学生一起练习,以达到统一的效果。
3. 深入理解通过分析这首歌曲的歌词,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含义和情感,以及它所表达的爱情主题。
然后结合歌曲的旋律、节奏等方面的特点,进一步为学生深入探究歌曲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4. 练唱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多次练习唱歌,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表现能力。
可以利用教学录音,让学生听自己的演唱效果,发掘和解决演唱上的问题。
5. 展示让一部分学生上台演唱这首歌曲,让全班同学进行投票,选出最佳演唱者。
蝶恋花 答李淑一 教案
![蝶恋花 答李淑一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761d88240c844769eaee6a.png)
第四单元教案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诗歌,背诵诗歌;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查找资料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和诗歌内容的理解,并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情感。
3、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激发学生对一代伟人的崇敬之情与热爱之情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我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
教学难点诗歌的朗读。
教法朗读-质疑-探究—感悟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生命”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蝶恋花答李淑一》,你发现课题与以往的课题有什么不同?2.师:它是我们今天新接触的一种文学形式,叫词。
对词你有哪些了解?3.交流资料:说说对词人毛泽东的了解。
4.对这首词,你想知道什么?5.出示目标:(指名读)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词并背诵这首词。
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二、初读诗词,了解信息,介绍背景1.自由读诗, 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词2.词中人物介绍3.两位烈士,由此想到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缅怀、敬仰和赞颂。
三、再读诗词,品味词义,体会诗情1.再读诗词,小组合作说诗意。
(1)自由朗读,借助书中的小资料和工具书尝试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自学)(2)哪些词句不理解,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忙解决。
(小组合作)(3)小组汇报师点拨:“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忽报人间曾伏虎”这两句大家理解有困难,现在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个理解词意的快速通道。
(4)谁能流利地说说整首词的意思?2.初步感知诗情四、体会意境,升华诗情1.过渡:读了李淑一的词,你有什么感受?(悲伤、难过)如果你的朋友给你写这样的信,你会怎么做?(安慰她)那么毛泽东是怎样安慰李淑一的?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2.指名汇报(1)从第一句中体会到:他们的灵魂飘到了天的最高处——天堂。
蝶恋花﹒答李淑一-湘文艺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湘文艺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87346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a.png)
蝶恋花﹒答李淑一-湘文艺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在中学音乐教育中,作曲家与音乐家的创作作品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素材。
本教案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是现代著名女作曲家黄自流所作,是我国著名古筝曲目之一。
该曲音乐旋律自由流畅,表现了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和深刻领悟,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品。
本教案将该曲作为教学素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典音乐文化,拓宽音乐审美视野,提高音乐素养水平。
二、教学目标1.了解《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创作背景及意义;2.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3.学会欣赏与演奏古筝曲《蝶恋花﹒答李淑一》;4.提高音乐审美素养水平,增强音乐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古筝曲目《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将自身情感体悟转化为音乐表现,并通过演奏技巧将其呈现给观众。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学习曲目基础知识在学习古筝曲目《蝶恋花﹒答李淑一》之前,学生需要了解该曲的创作背景及乐曲的大致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分享作曲家黄自流的简介,了解她的音乐生涯和创作风格。
•分享《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创作背景及音乐意义,引导学生了解该曲的文化内涵。
•分享《蝶恋花﹒答李淑一》的乐曲结构及创作要点,帮助学生掌握曲目的音乐元素。
2. 学习演奏技巧学生需要掌握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并且在学习古筝曲目《蝶恋花﹒答李淑一》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演奏技巧:•弹指:学会指尖的细微控制,使弦与指尖之间的距离得到准确的掌握。
•筝身控制:掌握筝身的控制力度,保证音色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节奏掌握:学会在演奏中准确地掌握乐曲的节奏,保证音乐的节奏感。
3. 学习表现技巧学生需要在演奏中学习如何将自身情感体悟转化为音乐表现,并通过演奏技巧将其呈现出来。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引导学生练习表现技巧:•感受音乐:边听边感受,了解乐曲表达的情感内容,准确把握音乐的意境和节奏。
蝶恋花·答李淑一-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3a984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f.png)
蝶恋花·答李淑一 -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和音乐的特点和文化背景;2.学会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曲调和词句;3.分析曲调和词句的结合,掌握歌曲的表现手法。
学习内容了解古诗和音乐古代诗歌和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诗歌讲究格律、押韵,意境深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音乐方面,古代乐曲根据音乐理论和器乐性质进行创作,音乐家们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新的形式和风格。
《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曲调和词句《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首流传了很久的民歌,曲调轻快明快,刚柔相济,十分动听。
词句表达了对朋友的问候和祝福,语言简练而含蕴。
分析曲调和词句的结合歌曲的表现手法是通过曲调和歌词的结合来完成的。
《蝶恋花·答李淑一》以词为主,曲为辅,旋律轻松愉悦,与歌词互相交映,使歌曲更富有表现力。
同时,歌曲的节奏和音量的变化也在表现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学习过程1.首先,通过学生讨论来激发学生对古诗和音乐的兴趣。
教师坐在学生中间,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从意境、格律、押韵等方面来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
2.教师放《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让学生听一遍,感受旋律与词语的结合。
3.教师唱一遍歌词,要求学生考虑歌词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诗歌与音乐的结合是如何体现的。
4.教师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自由跟唱,感受音乐的节奏与变化。
5.让学生回到座位上,说说学到了什么,感受还怎样。
如果有人提出疑问,则由老师和其他学生来进行讨论,共同解决疑惑。
学习总结1.通过学习古诗和音乐,学生能够对古代诗歌的特点和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2.学习唱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和词语之间的协调。
3.通过讨论和思考,学生能够对歌曲的表现手法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蝶恋花 答李淑一(苏州弹词)-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
![蝶恋花 答李淑一(苏州弹词)-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e5e7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b.png)
蝶恋花答李淑一(苏州弹词)-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州弹词的历史和发展;2.了解《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古典音乐的曲调和歌词,掌握音乐鉴赏的技巧;3.学习演唱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4.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授课内容是:1.苏州弹词的历史和发展;2.《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古典音乐的曲调和歌词;3.音乐鉴赏的技巧;4.演唱技巧和表演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播放苏州弹词的音乐和视频,介绍苏州弹词的历史和发展;2.准备《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音乐的曲调和歌词;3.准备演唱示范,并准备教学录音。
2. 导入新课打开课程,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目的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苏州弹词的历史和发展在引入苏州弹词的历史和发展之前,可以播放苏州弹词的音乐和视频,让学生熟悉这种传统艺术形式。
介绍苏州弹词的历史和发展,可以讲述以下内容:苏州弹词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明代白兔山的曲坛,其发展历程几乎与苏州城的历史一样长。
苏州弹词以其美妙动听的曲调、优美的词章、细腻的表演、高超的唱腔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而蜚声海内外。
在专业演唱和广泛传唱中形成了苏州弹词在艺术中的较高地位。
4. 《蝶恋花答李淑一》曲调和歌词本课程的目标是掌握《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古典音乐的曲调和歌词,教师可以利用PPT、演唱录音等方式引导学生一起体验和领会这首音乐的魅力。
下面是《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歌词:蝶恋花,愁谷里,晚照西斜;孤鸿影,断云中,相期千载。
苍茫古木,清幽宝泉,鸣弦悠扬,引清江飞渡;云霞明灭,岁月如梭,明月照流沙,归来续绝。
5. 音乐鉴赏通过对《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古典音乐的鉴赏,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古典音乐,并提高他们对古典音乐的鉴别能力。
在进行音乐鉴赏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节奏、速度、音色等;2.音乐的情感表达:音乐是有情感的艺术形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曲调和歌词表达出音乐的情感;3.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生可以通过了解音乐的背景和历史,更好地理解音乐。
《蝶恋花》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蝶恋花》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166b0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a.png)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蝶恋花·答李淑一》。
(2)理解诗歌的背景,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修辞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革命家的英勇献身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释义和背景知识。
2. 诗歌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情感把握。
3. 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含蓄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2. 诗歌韵律的感悟和运用。
3. 诗歌情感的体会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手段,营造诗歌所描述的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诗歌的美。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逐步揭示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4. 欣赏教学法:指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杨开慧的照片,简要介绍其背景。
(2)分享毛泽东为杨开慧所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故事。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读音和韵律。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的字词释义和背景知识。
(2)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解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修辞等。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九上音乐 第五单元《欣赏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九上音乐 第五单元《欣赏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5f1aaa4a7302768f99394a.png)
b.速度、力度有何特点?
c.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d.歌唱时的发音咬字有何特点?
2.作品处理:
a.伴奏乐器琵琶和三弦的图;
b.速度及力度时,示范演唱第三句唱词“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感受明显的感觉到速度变慢了
启发学生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情感?
c.作品的情绪:这首歌是毛泽东于1957年写成的,他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精神相结合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追思两位烈士,表达了革命者高尚的情操和精神境界。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第五单元曲苑寻珍
第二课时蝶恋花·答李淑一
讲课人
教学目标
1.对我国曲艺音乐产生兴趣,乐于了解其历史发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聆听《蝶恋花答李淑一》、《重整河山待后生》,知道我国南方弹词与北方鼓词的主要特点;感受体验两首唱段中所体现的革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
3.艺术家“骆玉笙”
骆玉笙(1914.8.31—2002.5.5),艺名小彩舞,创立了以字正腔圆、声音甜美、委婉抒情、韵味醇厚为特色的“骆派”京韵,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的新生面,达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高峰。
4.京韵大鼓知识介绍:
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一带,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发展至今大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唱腔音乐显得很高亢、激越;演唱形式是一人站唱、自击鼓板,伴奏乐器以三弦、四胡为主。
整个唱腔优美抒情、细腻委婉,即保留了苏州弹词音乐的特点,又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
d.歌曲的发音咬字时,“我失骄杨君失柳”、“泪飞顿作倾盆雨”,尤其是“我、失、柳、泪、顿、作、倾”这几个字的发音与普通话的区别之处,了解其大致的流行区域;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520f3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1.png)
《蝶恋花答李淑⼀》教案《蝶恋花答李淑⼀》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诗词鉴赏步骤,明要—品语⾔—赏意象—悟情志。
⽅法与过程:诵读、想象、⽐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烈⼠⽣命的壮丽和品格的崇⾼,体会词⼈深沉⽽炽热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语。
郭沫若评《蝶恋花·答李淑⼀》“不⽤说这⾥丝毫也没有旧式词⼈的那种之⾳,⽽使苏东坡、⾟弃疾的豪⽓也望尘却步。
这⾥使⽤着浪漫主义的极夸⼤的⼿法把现实主义的主题衬托得⾮常⾃然⽣动、深刻动⼈。
这真可以说是古今的绝唱。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鉴赏这⾸“古今的绝唱”。
鉴赏步骤:明要—品语⾔—赏意象—悟情志。
⼆、明要。
因为是赠答词,故须先理清赠答双⽅的关系,知⼈论世。
书本第⼆页注释①。
杨李为同窗好友,⽑柳为早年战友,杨之⽗与柳之⽗、李之⽗⼜是⾄交。
⽑泽东与李淑⼀既是同志,也是亲⼈。
战争年代,⽑失其妻,李失其夫,⼈⽣不幸,何其相似!因此,本词⼜为悼亡词。
三、诵读。
李淑⼀《菩萨蛮惊梦》。
把握情感基调:本词以写实的⼿法,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离愁与伤感。
情感缠绵悱恻,哀婉动⼈。
⽑泽东读其信,咏其词,同命相惜。
“满衫清泪滋”,触发了⽑早年的情思,慨然成章,于是作《蝶恋花》⼀⾸,回答“征⼈何处觅”。
⽑泽东《蝶恋花答李淑⼀》。
把握情感基调:深沉炽热,慷慨豪迈。
⾃读—师读—齐读—个别读—听评弹。
四、品语⾔—赏意象—悟情志。
知识要点:品语⾔。
品味关键、传神的字词,⼀般可从字词的本义⼊⼿,品味其在诗境中的深层含义。
赏意象。
把诗⼈选择的特定意象放回到历史空间的坐标上,理解其所具有的多元性和时代性。
悟情志。
从四个⽅⾯⼊⼿。
⼀悟情感类型;⼆悟情感起伏;三悟情感⾼潮;四悟寄情技法。
对⼥⼦称呼本应⽤“娇”字,作者却⽤“骄”字,旨在赋予杨柳什么样的新意? 骄—马⾼⼤健壮貌—坚贞不屈貌。
杨花柳絮,洁⽩轻盈,美则美矣,却并⾮刚劲强健之物。
当年推荐杨昌济(杨开彗之⽗)去北⼤任教的章⼠曾问“骄杨”当作何解?⽑说:“⼥⼦为⾰命⽽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1930 年,军阀何键到处搜杀共产党⼈及其家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重点字词意思,理解诗句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体会诗人抒发的革命情怀和思想感情。
展开想象,学习双关和引用神话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交流,体会诗歌意思,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领悟作者对两位烈士的怀念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忆江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这是一首词,你知道词是什么吗?
生根据资料进行回答。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由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所写的词,
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
解题:蝶恋花是词牌名,答李淑一是标题,意思是答复李淑一。
关于毛泽东,你了解多少?请简略介绍。
二、检查预习
字音:读准读通。
同学们,通过预习,你能正确读出课文吗?请特别注意突出表示的字词。
指名学生读课文。
其余学生仔细听,听后评价字音,和节奏停顿。
学生朗读。

进行评价:好的地方,不足的地方。
理解意思,读出节奏。
在这首词中,你读懂了哪些句子的意思,能通过理解重点字词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吗?
指名抓重点字词理解句意。
生:在第X句中,我知道了XX的意思,就是——,这句话的意思是——。
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吗?
生读理解的句子。
老师评价:在他的朗读中,老师发现他不仅能正确、流利
地读,还做到了有节奏、有停顿。
你们能像他这样读吗?
指导学生读书句子。
刚才我们理解了这首词的意思,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
全班齐读全文。
三、想象画面,体味诗境
孩子们,请闭上你的眼睛,用耳朵,用心仔细的聆听,在老师的朗诵声中,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老师配乐朗读,学生听进行想象。
好,睁开你的眼睛,你能将刚才想到的画面,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吗?
指名回答
生:从题目“蝶恋花”中,我仿佛看到了许多的蝴蝶围绕着鲜花翩翩起舞,不愿离去,十分留恋的样子。
师:真好,蝶恋花这个词牌,一般是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内容,表达人的情感的。
你能带着你想象的画面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吗?
生读句子。
从“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句话中,我看到了漫天飞舞的杨花和柳絮,飘扬直上,飞到天的最高处。
生:我从词中的3、4、5、6句中,仿佛看到了天上的吴刚很恭敬地捧了桂花酿的酒来款待英魂,嫦娥也为他们跳起
了舞的画面。
从最后两句中,我仿佛看到了英魂泪水倾盆而下的情景。
小结过渡: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让我们伴随着这些画面,走进文中的意境之中。
全班齐读。
过渡:那么,作者要借这首词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
三、品读句子,感悟情感
请大家回到文中,将那些你感受最深的字词圈出来,将你体会到的感情用一、两个词批注下来。
板书:情。
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巡视、点拔。
请将你的自学结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启发。
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检查,了解情况。
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交流一句,一人主要发言,其余同学进行补充,然后小组齐读或带领全班读。
一组:1、2句。
生:老师读“我失骄杨……直上重霄九”这两句时,从两个“失”字,我读出了他心里的悲痛。
师:同学们,诗人失去他挚爱的妻子和战友,心里的悲痛无以复加。
孩子,你有亲人永远地离开你或是远离你这样的情感经历吗?当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生借助生活经验体会悲伤的感受。
你能把这种悲痛的心情读出来吗?
我还从这一句的“骄杨”这个词,我感到毛泽东为杨开慧感到骄傲。
师:是啊,失去了妻子,毛泽东悲痛伤心,而杨开慧为革命不惜牺牲生命,又让他感到骄傲敬仰。
他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一个“骄”瞬间将悲痛之意化作了敬仰之情。
请你读这句子。
师:读句子“女子为革命……不骄”,女生读——“我失骄杨君失柳”。
师:好一句“女子为……”,男生读——“我失……”。
师:是啊,“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全班读——“我失……”。
师:这一句中,杨柳这个词还有特殊的意味,你们知道吗?
指导学生回顾旧知关于“双关”的知识。
师:这两行,把诗人既悲痛又骄傲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一起来读——“我失……,
杨柳……”。
二组:3、4、5、6句。
生:我从词中的3、4、5、6句中,一个“捧”和“舞”表达了神仙对英烈们的尊敬之情。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读句子。
师:这四句,作者借用神话的写法,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把英雄的伟大表现出来。
指导朗读这四句话。
三组:7、8句。
生:在最后两句中,我感受到了英烈看到人间取得革命的胜利时激动得泪如雨下的情景。
特别是“泪飞”和“倾盆雨”,泪水就像倾盆大雨一样流下来。
师问:为什么?
生:因为听到了革命胜利的消息,烈士们感到非常激动,他们的血没有白流,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打败了敌人,建立了新中国。
他们的心愿得以实现,可以放心了。
所以他们的泪水飞流直下,像下大雨一样。
师:这是什么样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生:这是夸张,更好地表现出了他们激动的心情。
同学们,毛泽东这首词,是为了答复李淑一而作。
李淑一曾写《菩萨蛮·惊梦》。
师配乐朗诵《菩萨蛮·惊梦》。
师:读了李淑一的这首词,你能感受到她是什么样的心情吗?
生:伤心、悲伤、悲痛……
师:失去消息六年的丈夫最后传来的,却是牺牲的消息,这让人怎么能不悲痛欲绝呢?李淑一半夜惊醒,泪湿衣襟。
毛泽东看了李淑一的词,他这样回复她,全班齐读。
师:在这两首词中,都写到了同一事物,是什么呢?生答:“泪”。
李淑一写到:“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请女生读这两句话。
毛泽东写到:“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
师:这两种泪,一样吗?
生回答:不一样。
李淑一的泪中,全是悲伤,哀愁。
生:毛泽东词中的泪水,有喜悦,有激动……
师:蝶恋花中的泪,是谁的泪?是怎样的泪?
学生进行思考,根据全文内容进行回答。
这是诗人毛泽东的泪,因为他思念妻子,想到妻子和那些牺牲的先烈们,他也很悲痛。
除此这外,他也是激动的泪水,经过多少苦难,流了多少鲜血,才换来今天革命的胜利。
教师引读:“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
是神仙的泪。
为人间的胜利高兴而流泪。
教师引读:“忽报人间曾伏虎”——生:“泪飞顿作倾盆雨”。
是那些活着的革命者以及中国的老百姓。
他们因为看到了革命成功而喜极而泣。
老百姓们感激革命者为他们创造美好的生活而流下感恩的泪。
教师引读:“忽报人间曾伏虎”——生“泪飞顿作倾盆
雨”。
教师小结。
一个“泪”字,流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表达了多少人的感情,它是对逝去亲人最深切思念的体现,它是对心中激情最痛快地倾泄,它是对心愿得以实现的告慰,它是对革命胜利最直接的赞颂,这泪,如倾盆大雨,飞洒人间。
全班齐读:“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四、学法指导,情感升华
同学们,刚才在大家丰富的想象中,我们走进了诗人所描绘的意境,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我们学习诗词的学习方法。
,在这首词中,诗人还运用了“双关”和“神话”写作手法,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真切。
就让我们在这音乐声中,再次走进《蝶恋花·答李淑一》,全班感情朗读。
四、总结拓展,练习写字和背诵
相信大家此时心情不能平复,请大家拿出书写单,按照书写的要求,把词填写完整。
投影显示书写单。
书写反馈。
师生共评。
布置课后阅读: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和苏轼的《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