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心所

合集下载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济群法师在人类历史中,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在关心一个问题:宇宙人生的差别现象如何生起,其本根为何?对于这个问题,中外哲学史上异说纷呈,兹归纳为四类:一曰唯物:以物质为世界本根。

古希腊泰勒斯以“水”为不变本体,能生万物。

德谟克里特以“原子”为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可分,不生不灭,由此原子构成万物。

印度顺世外道以“四大极微”是实,是常,不可分,能生粗色。

二曰唯心:以精神为世界本根。

如德国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以单子为充满宇宙的客观精神,由单子有贵贱不同,分别形成上帝、人及动物的灵魂。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经验论,以为物是观念的集合,观念是被人的心灵感知的,于心外并无独立存在的物质。

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客观存在的宇宙精神,在最初阶段,绝对精神作为纯粹思维、纯粹概念存在,然后把自己外在化为自然界,建立自己的认识对象,后来又扬弃自然界,回复到自身,作为精神、思维而存在。

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表象”,以为世界一切都是意志的表现和产物。

三曰唯神:是以神为世界本根。

如印度婆罗门教的“大梵天”,以为由“梵天”等创造一切,主宰一切。

四曰唯理:是以理体为世界本根。

如柏拉图以“理念”为客观永恒的真实世界,由此派生现象世界,现象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幻影、模仿、分有。

老子的“道”以为,道无形无相,先天地生,由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佛家的“真如缘起”,由离言绝相的真如,从体起用,产生万物。

这四种观点,按一般说法可概括为两类:一曰唯物,一曰唯心。

其中,唯神、唯理都属唯心范畴。

哲学分类中,唯识学属于唯心一系。

在唯识经论中,唯识有时也称唯心,但与西哲所说的唯心,不论在内容、范围或说明方法上都有着很大不同。

本文将依唯识各种经论,看看唯识学是怎样说明唯心义的。

一、什么叫唯识唯识,梵语摩恒剌多,汉译曰唯,是简别义。

梵语毗若底,汉译曰“识”,是了别义。

《成唯识论》卷七说: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八识与心所对应关系表

八识与心所对应关系表















恶见
身见


边见
邪见
见取见
戒禁取见
随烦恼(20)
小随烦恼(10)
忿



















中随烦恼(2)
无惭


无愧


大随烦恼(8)
不信



懈怠

六七放逸五 Nhomakorabea六

惛沈



掉举



失念



不正知



散乱



不定心所(4)








八识心王各自对应心所数统计
34心所
51心所
18心所
5心所
八识与心所对应关系表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心所
八识
前五识
第六识
第七识
第八识
五遍行(5)





作意



















别境(5)

八识五十一心所

八识五十一心所

八識五十一心所佛法把心分為八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我們平常能見色聞聲等,是前面五個識的作用,這譬如門口招徠客貨的人;第六意識由前五識所引起,活動的力量最強,這譬如接收客貨入棧的專使;第七末那識,“末那”譯為“意”,意就是思量,它堅固執住第八識為我,恒常思量,為煩惱的根本,這譬如完全憑主觀來收受貨物的人;第八阿賴耶識,譯為藏識,我們有生以來,所經過的千萬事情,都能不忘,學習技能工巧,而能辦成,都是這藏識的作用。

它能含藏一切種子,這譬如大棧房,一切大小、好壞、淨汙等物,無不藏入。

這第八識原是真妄和合,為諸識的根本,力用很大,人生的六道流轉,就是由六識的造業,而由它去受報。

這八個識,也叫做八個心王。

另有五十一個為心所有的各種思想現象,叫做五十一個心所。

其中五個是起心動念的必經步驟,叫做“遍行心所”——觸(接觸)、作意(注意)、受(感受)、想(想像)、思(思維),這五個是連貫的;五個是各有各的境界,並不連貫,叫做“別境心所”——欲(欲望)、勝解(認為)、念(記憶)、定(專注)、慧(判斷),有十一個“善心所”是作一切善事、自利利人的依據——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有六個是“根本煩惱心所”,是一切煩惱的總根——貪、嗔、癡、慢、疑、惡見;有二十個是“隨煩惱心所”,是隨根本煩惱而起的——忿、恨、惱、覆、誑、謅、驕、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不靜)、失正念、不正知(謬解)、散亂;有四個是“不定心所”,是善惡並不固定的——悔、眠、尋(尋求)、伺(伺察)。

十八界─心物結合的世間壹、前言佛陀將宇宙萬有的事物,歸納為色、心二法,也就是物質現象與精神活動。

但是眾生根器不同,迷悟的程度也有差別,所以對於心法不能瞭解的人,佛陀為他說五蘊──色、受、想、行、識;對色法認識不清楚的人,則為他說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對色、心二法都不明白的人,則為他說十八界──生理方面的六根、物理方面的六塵與心理方面的六識。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个人收集整理 -ZQ
网上同修根据《五位百法表》和玄奘大师地《八识规矩颂》,整理成地一张《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八 识 心 相应心

所个数
相应心所法
前五识: 眼耳鼻舌
遍行 别境善ຫໍສະໝຸດ 根本烦恼 (贪 瞋痴)中随烦恼 大随烦恼


第六识:
遍行 别境

根本烦恼
小随烦恼 中随烦恼 大随烦恼
意识
第七识: 末那识
别境()
欲、胜解、念、定、慧

善 ()
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本烦恼()
贪、嗔、痴(无明)、慢、疑、恶见(不正见)

心所()
小随烦恼()
忿、恨、覆、诳、谄、骄、害、嫉、悭、恼
随烦恼()
中随烦恼()
无惭、无愧

大随烦恼()
昏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
不 定()
悔、眠、寻、伺

色法()
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
1/2
个人收集整理 -ZQ
心 不 相 应 行 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传、

()
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无为()
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
2/2
遍行
别境 (慧)
根本烦恼 (贪、痴、慢、
大随烦恼
我见)
第八识:
遍行
阿赖耶识
,转传于此,方便诸位!
源于玄奘大师 《八识规矩颂》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八识规矩浅说》全文-古籍

《八识规矩浅说》全文-古籍

八识规矩浅说续藏经八识规矩浅说清行舟说虚舟禅师注八识规矩颂小序性一而已。

又言相何也。

性内也。

相外也。

相不言外之境。

而言内之识。

则相亦内也。

外境触之而不动。

豁达为空者。

犹易托之。

而内识之所留。

细微流注。

发不及知。

虽深造之后。

常致叹於习气之难除。

命根之未断。

斯言性之家。

不可不加察也。

然而端言相者。

往往逐流末而骛焉。

力徒困於算沙计。

或穷於钻纸。

曷思古人着唯识之论。

谓是诸相者。

宜有乎。

宜无乎。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则欲期无相。

於相求之乎。

抑於性求之乎。

求之於相。

缘八识而有百法。

求之於性。

转八识而为四智。

世之逐相者多失之。

而见性者。

又未尝过。

相而问焉而为之。

通则分帜而争之。

终不可止。

斯重叹矣。

虚舟禅师。

宗嗣福严。

而仍研精教典。

取唐奘师八识规矩颂。

特为之注。

注所言相。

非能与人殊。

而引而发之。

终归於性。

使览者知悟。

施子易修。

徐子敬可读。

而美之梓之以传。

噫其有裨也夫。

康熙十一年端阳后十日矩李王庭题八识颂注自叙昔庆喜婆心。

欲人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遂造瑜伽师地论。

以发明相宗法门。

文广义幽。

后天亲虞末学难窥要领。

遂汇瑜伽之文。

述三十颂。

目曰唯识三十论。

论成而后。

护法诸师各出所见。

以解释此论。

当时累帙积轴。

不胜其烦。

玄奘法师同诸师。

约其词理精粹者。

束为十卷。

曰成唯识。

后窥基法师。

又见成唯识十卷。

学者难得其宗旨。

乃请奘师。

集此要义。

将八识分为四韵。

每一韵颂以十二句。

将五十一心所。

各派本识会下。

条理不紊。

因称规矩。

然论虽十卷。

义尽于此四十八句。

明此数句。

而奘师之提纲由我举手。

天亲弥勒不一网收尽耶。

但明此数句者。

诸家即各有。

悟处不无。

自是门庭。

其能以相归性。

以悟转识。

如卢行者。

知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转名言无实性者几人哉。

余初读鲁庵之补注。

后观憨山之通说。

未尝不服其见高。

第欲离心意识参。

绝凡圣路学。

则南行之五十三。

安得不输于末后弥勒之弹指耶。

故得力是省力。

省力是得力。

解之者不欲其深。

而欲其浅。

至于由浅而深。

是悟之者之事。

非解之者之事也。

论善恶业及人生观中人生目的意义价值

论善恶业及人生观中人生目的意义价值

论善恶业及人生观中人生目的意义价值经文:【佛告阿難.夜摩兜率.乃至色無色界.一切諸天.依何而住.阿難白言.不可思議業力所致.】阿難答得非常好:『不可思議業力所致』.業是什麼意思?古大德給它下了一個定義,「造作」名業.正如佛在經典上所說得,無量劫來所造得罪業雖多、雖重,不怕,怕得是不能夠真心悔改,真誠心悔改,從今而後斷惡修善,決定能夠彌補.人只要肯回頭,真正回頭、徹底回頭,就與佛心相應,就能得到諸佛菩薩得加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有分,這是「不可思議業力所致」.因此我們造業,佛在經典上把它分為三大類,第一個是身業,身體得動作;第二是言語;第三是念頭.我們真正講修行,修得是什麼?無非是把錯誤得办法、看法修正過來,錯誤得說法、錯誤得作法,能夠把這四個方面修正過來,這叫真正修行,不再造惡業了.在中國,印光法師是菩薩再來得,他老人家大慈大悲,為現代人奠定因果教育得基礎,善惡心行得標準他沒有用佛法,他用《了凡四訓》,用《感應篇》,這特别有道理,真正是契機契理.這些著作基本上中國人寫得,不是從印度翻譯過來得,提出這樣得教學,深深符合中國人得民族感情,非常容易同意,印祖一生極力提倡.造善就叫善業,造惡就叫做惡業.善業有生善果得力量,惡業有生惡果得作用,因此稱之為業力.阿難在此地講「不思議業力」,佛門裡頭有一首偈子說:「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免.」佛家一般講,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因此我們常常聽古德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愚痴,造作得時候,他疏忽大意,造作種種惡業,果報現前得時候,他可怕了,這個時候可怕也沒用處,也無濟於事.Wc菩薩聰明,果報現前,逆來順受,菩薩怕因,永遠不再造惡因,因此他才能夠不受惡報.這個情况我們學佛不能不重視,一定要了解其中得道理,要認清因果報應得事實真相.這些例子太多太多了,《太上感應篇》跟《文昌帝君陰騭文》得註解、《安士全書》裡面,幾乎每一條之下都引用非常多得例子來做證明.《無量壽經》上講得善惡標準,跟《十善業道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跟印祖所講得《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完全相同,我們不能疏忽.業障現前得時候,念經沒有用,念經消不了業障,要依照經典得理論、方法修正自己得思想、見解、言行,這才管用,這樣才能消業障.諸位一定要明白得,決定不是說業障現前,念幾部經,求佛菩薩保佑,這是迷信,經是佛菩薩講得,你再念回去給他聽,哪有這種道理!佛菩薩會聽他講得經嗎?不可能得情况!佛菩薩看到你依教奉行,确实回頭是岸,那歡喜;因此你在佛菩薩面前念經,佛菩薩搖頭,你搞錯了!一定要明理,一定要依教奉行.因此佛在經上常常叮嚀、囑咐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演确实是要做到、表演,《無量壽經》所講得道理、所有得教訓,我們都能在日常生活當中表演出來,全把它做到,這個佛歡喜!有人向你請教,你能夠把它說得非常清晰、說得非常透徹,叫那個聽得人斷疑生信,也能夠向你學習,這個佛才真正歡喜.因此千萬不能造惡業,惡業這個業習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面永遠不會消逝,什麼時候遇緣它就起現行,起現行确实是果報現前.從事上來講,現代得社會病在什麼地点?最嚴重得病在哪裡?現在社會普遍失去聖賢教誨,全世界教育再發達,科技得教育、工商教育、經貿得教育,人學了這些東西,他有能力在社會上競爭,競爭再提升确实是鬥爭,鬥爭再提升,那不就變成戰爭了?因此這種發展得趨勢到最後,那确实是一般宗教裡面講得世界末日.這個世界非常危險,天災人禍哪一天沒有?次數一年比一年增加,傷害一次比一次嚴重,特别可怕!於是我們曉得,今天社會大眾身口意三業都不善,這還得了嗎?我們從這個地点省悟過來,在這個時代最大得好事、真正得善業,是提倡倫理道德教育,是要發揚光大宗教神聖得教學,這個功德第一大.你做成功了,無量無邊得功德;做不成功,也像衛仲達那一小卷一樣,決定抵得過你無量劫來所造得惡業,我們深深相信,一絲毫不明白沒有.上一個星期天居士林開林友大會,李木源居士邀請我參加,我想在座有很多同修也曾參與這個大會,他邀我講幾句話,我跟林友們提出三樁情况:第一個是人一辈子得目得,第二個是人一辈子得意義,第三個是人一辈子得價值.你看看這個社會上,我們同修也不免,每天追求財富,天天想發財,忙得不亦樂乎,難道你來到這個世間,目得是來發財得嗎?這個目得不是确实.縱然你得財富确实發了,你得到億萬,成了億萬富翁,你有沒有想到,你死了以後一文都帶不去,全都落空了,你有再多得產業,全部都要給別人.假如人一辈子以這個為目標,那真是愚痴到了極處,比不上澳洲土著.澳洲土著他們人一辈子得目標是什麼?快樂,他們追求幸福快樂,這還能講得過去. 佛菩薩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他們生活得目標是什麼?給諸位說,「學習」.生生世世在學習,學确实是覺,我們這才曉得人一辈子最正確得目標方向是求覺悟,不斷把自己得覺性向上提升,這個目標純正.我們有沒有確定自己得方向目標?人一辈子得意義何在?意義确实是要和一切眾生和睦相處,儒家講「仁者無敵」.你在一生當中,心裡面對一切人、一切眾生沒有絲毫怨恨得念頭,你這一生過得有意義;你還有冤家對頭,那就非常糟糕.怎樣才能做到這個境地?必須要有相當得覺悟,你才有能力化敵為友.末後我們講到人一辈子價值何在?在佛法裡面講人一辈子真正得價值,确实是在「弘法利生,續佛慧命」,這個價值是真實得,決定不落空,這是真實功德,不會隨我們死亡而消滅.我們一定要認真努力把它做好,才能真正做到「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否則得話,我們每天念迴向偈,念得冷汗直冒.「願以此功德」,我們拿什麼功德?功德在哪裡?天天在念「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拿什麼功德?業因果報得理跟事,我們決定要深信不疑.【佛語阿難.不思議業.汝可知耶.汝身果報.不可思議.】我們就看這兩句,這是世尊給我們說明什麼叫『不思議業』,哪些是「不思議業」.一開端佛徵問阿難尊者,叫著阿難尊者問他:「你知不明白?」阿難沒有回答,佛也不盼望他回答.佛接著就說:『汝身果報,不可思議』.下面接著說:【眾生業報,亦不可思議.】果報是指過去所造得一切善惡業,感得得結果跟回報,這裡面是相宗所說得「引業」、「滿業」.引業感得得是果,滿業所感得是報.引、引導,引導你到哪一道去投胎.我們大伙儿現在都在人道,都得得是人身,這個業是共同得,是什麼業?佛給我們講得五戒十善業,過去我們曾經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得功德引導我們到世間得這個果、得這個身,身是果報.雖然我們人人基本上一個人身,但是這一生當中,你享受得不相同,貧富貴賤不一樣,這個不一樣是另外一種果報,是什麼果報?你所造得善、不善業,這在相宗裡面稱為滿業.我們得引業不錯,引導我們到人間來,滿業不行,過去生中造得善太少,惡太多,因此我們這一生生活非常不如意.不然而一個人不如意,大多數人都不如意,諺語所謂:「世間事不如人意常八九」,能夠滿意得只一二樁情况,不滿意得情况要佔十之八九,這什麼缘故?分明告訴我們,過去生中所做得善少惡多,這非常有道理.唯識經論裡面告訴我們,六道凡夫起心動念離不開八識五十一心所,五十一心所,心所确实是心裡起用.惡心所二十六個,善心所只有十一個,由此可知,我們起心動念确信是善少惡多,善得力量弱,惡得力量強大.果報現前得時候,佛在經上常講,「強者先牽」,力量強得先受報,那我們是惡得力量強,先受不善得果報,道理在此地.我們不是沒有善業,善得力量弱.明白得這個道理,明白得事實真相,我們有沒有辦法把我們那個善業提早來報?行,只要你明白得就行.如何提早?把你得善業,要明白業因它要沒有緣不起現行,你努力培養善得緣,你有善得因加上善得緣,善得果報就現前.這個道理與事實,《了凡四訓》裡面就顯示出來了,雲谷禪師教導了凡先生得,全然得原理就在此地;《俞淨意遇灶神記》,灶神爺點化他,原理原則也在此地.有沒有效應?有,效應太明顯了,尤其是俞淨意得效應超過袁了凡.因此命運是自己鑄造得,命運自己能够改造,你只要明白得這裡頭得原理原則,明白得改造得方法,我們能够把過去生中造作一切不善業得果報中止.諸位要明白消滅是不可能得,能够把它止住,能够把過去生中造得少分善業提早,讓它形成這個報應,這個方法是斷惡修善.真正覺悟了,讓我們得心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裡面,處事待人接物,修正成純淨、純善,這樣你就把你過去生中造得那些少分善變成大善,能够把過去生中累積那些惡統統蓋覆住,不是做不到.他明白有個道理,來害我得人,這個人性本善,《三字經》上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一點都沒有錯.為什麼現在變成不善?他迷惑了,迷得什麼?把他那個本善迷了,這個迷不是永遠得迷,是暫時得迷,他還會覺悟得,那又为必怪他?为必起怨恨心?为必起報復心?起怨恨、報復确信錯誤,害誰?害自己,不是害他,害自己.自己起了三毒煩惱,三毒煩惱起來之後,果報在哪裡?三途地獄,你不是自己害自己嗎?假如對於這些逆緣惡境不起一個念頭,真正做到不動心、不起念、不分別、不執著,你自己境地连忙就提升,《金剛經》佛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忍辱是成就得不二法門,世出世法都不例外.你將來有多大得成就,就看你有多大得忍耐.細心觀察一個人在境地裡面,善緣、順境生歡喜,覺得驕傲,覺得非常了不起,這不能成就;逆境、惡緣常常還有怨恨心,常常表現著不滿意,這人不能成就.世法、佛法都不例外.今天得學校我沒有進去過,不明白變成什麼樣子.常常聽說學生打老師,常常聽到老師說現在學生不聽話,這怎麼得了!兒女不聽父母得話,學生不聽老師得話,這是社會動亂、天災人禍得根源.果跟報本來是一體得,假如細細得去分,諺語常講「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們今天所遭遇得一切境地,基本上過去生中造作得因跟現前得緣所結合產生得果報,幾個人在一切時、一切處能夠想到這個問題;果然能想到、能觀察到,縱然遇到極不如意得情况,怨天尤人得念頭沒有了,為什麼?明白自作自受,你會非常安稳得順受,這個帳了了、結了,你會非常快樂,欠人得錢還了,欠人得命也了了,他怎麼不自在、不快樂?假如迷惑顛倒,不了解事實真相,怨天尤人,那好了,受果報又造惡因,這個麻煩大了,將來得苦報比現在還要嚴重,這實在是鑄成大錯特錯.『不可思議』是說明這樁情况得因非常深非常深,緣特别複雜.我們今天用得心不一樣,是要利益眾生,是要幫助眾生阿賴耶識裡頭種下佛得種子.現在你們穿得t恤,新加坡是熱帶地區,這些年輕人穿得,前面背後那個團案基本上妖魔鬼怪,看了多嚇人!我們能够t恤印上阿彌陀佛得像,印上「南無阿彌陀佛」,你在街上走一圈,就度了好多好多人.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這裡頭基本上「不思議業」,造得不可思議得善業,常常存這個心,利益一切眾生.。

.略述法相义2..

.略述法相义2..

六位心所遍行有五。

别境有五。

善有十一。

烦恼有六。

随烦恼有二十。

不定有四。

谓之六位五十一心所也。

遍行五者。

一作意。

谓能惊心为性。

于所缘境引心为业。

谓此警觉应起心种。

引令起境。

故名作意。

虽此亦能引心所。

心是主故。

但说引心。

二触。

谓三和。

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

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谓根境识更相随顺。

故名三和。

解依彼生。

令彼和合。

故说为彼。

三和合位皆有顺生心所功能说名变异。

触假彼起。

故名分别。

三受。

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

起爱为业。

能起合·离·非二欲故。

四想。

谓于境取像为性。

施设种种名言为业。

言施设者安立之异名。

此中安立取像异名。

谓此是青。

非非青等作此分齐而取共相。

名为安立。

由陛此像便起名言。

此是青等。

性类众多故名种种。

五思。

谓令心造作为性。

于善品等役心为业。

善等之因即善恶境。

由了此境相故。

思作诸业起善恶等事。

亦令心所造作。

以心胜故。

但说作心。

问。

何故此五名遍行耶。

答。

一切心中定可得故。

此五心所具四一切。

谓一切性·及地·时·俱。

一切性者。

三性之处皆得起故。

一切地者。

有寻等三地皆有故。

一切时者。

或一切有心皆有。

或无始不断。

或缘一切境。

故总言时。

一切俱者。

定俱生故。

别境五者。

一欲。

谓于所乐境希望为性。

勤依为业。

所乐谓欲观境。

于一切事欲观察者有希望故。

若不欲观随因·境势任运缘者。

即全无欲。

二胜解。

谓于决定境印持为性。

不可引转为业。

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

由此异缘不能引转。

三念。

谓于会受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定依为业。

谓数忆持会所受境令不忘失。

能引定故。

四定。

谓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

智依为业。

谓观德·失。

俱非境中。

由定令专注不散。

依斯便有决择智生。

心专注言显所欲住即能住。

非唯一境。

不尔见道历观诸谛。

前后境别应无等持。

五慧。

谓于所观境简择为性。

断疑为业。

谓观德·失。

心所有法―― 遍行

心所有法―― 遍行

(二)受之業用 (5-1) -起愛
• 直解云:「起於欲合、欲離、欲不合不離 之愛,以為業用。」是說「受」心所之疏 作用是「起愛」,(「愛」之一字,實亦 包括不愛、非愛非不愛在內)。
(二)受之業用 (5-2) -欲合之愛
•(1)欲合之愛—— 當我們領納順境時, 會生起貪染之心、喜悅之情緒與愉快之感 受(樂受、喜受),遂想要與它永遠和合。 此「欲合之愛」,即由樂受、喜受所生起。
(一)作意之體性-警覺心種,令 起現行。
•今「作意」心所之親作用為何?曰:「警覺心種, 令起現行。」謂作意是一種非常敏銳的心理作用, 它雖然尚在種子位(潛伏位),即能警覺應起心 王、心所的種子,令起現行! •喻如多人,同住在一寮房裡,夜晚有小偷進來, 其中有一人,警覺性最高,一發覺小偷進來,他 雖還躺在床上,即能喚醒他人起床,今「作意」 亦爾,其種子即能警覺心王、心所之種子,令起 現行!以上說其體性。以下再說其業用,即「引 現起心,趣所緣境。」謂作意又能引導這些已起 現行的心王、心所,趣向所緣的境界!
何謂遍行-遍四一切
•「遍」是周遍,「行」是巡行,謂作意等五種 心所,無遠弗屆,到處都能去,所謂「遍四一 切,名為遍行。」四一切為何?即: 1.一切性——遍於善、惡、無記三性。 2.一切地——遍於三界九地。 3.一切時——遍於有漏、無漏、世、出世時。 4.一切心—— 謂八識之生,必與俱故; • 與諸心所亦相應故。
(二)受之業用 (5-3) -欲離之愛
•(2)欲離之愛—— 當我們領納違境時, 會生起憎惡之心、憂愁之情緒與逼迫之感 受(苦受、憂受),遂想要與它遠離。此 「欲離之愛」,即由苦受、憂受所生起。
(二)受之業用 (5-4) -欲不合不 離之愛
•(3)欲不合不離之愛—— 當我們領納非 順非違境時,即無法激起昂揚、興奮的心 理,也不能引生悲傷、憎惡的情緒,只是 生起一種平平淡淡的感受(捨受),既不 想與它和合,也不想與它捨離。此「欲不 合不離之愛」,即由捨受所生起。

四部宗义要略

四部宗义要略

四部宗义要略》(敦珠宁波车)小乘◇毘婆沙部声闻乘中,毘婆沙部说一切所知可分为五类,即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

此五类法中,初色法者,若于缘一事物时,其由极微所组成之粗色能被破坏,令粗色概念失坏;或经理智分析,令粗色概念失坏,则此色法是为世俗谛性相。

若粗色法虽坏,而其概念不失,此则为胜义谛性相。

此如《阿毘达磨俱舍论》(释分别圣道果人品第六)云——若破无彼智由智除余尔俗谛如瓶水异此名真谛毘婆沙师云:自胜义而言,世俗虽无自性,然却为谛所有。

以彼宗遍许一切法为谛实有故。

【释】毘婆沙(Vaibhasika)即说一切有部。

许一切法三世实有。

于色法,如瓶,经分析后知其本质为土,故(瓶)的概念即受破坏,如是说瓶虽谛实有(实有瓶的存在),但其实体则仅为世俗谛定义下的实有。

然而如极微、心识等,既不受破坏,亦能经得起理智分析而其概念不失坏,此即被认为是实体有,即胜义谛定义下的实有。

二者心法,指能缘外境之前五识,及意识。

【释】前五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

所缘外境,相应为色、声、香、味、触。

前五识与意识,为六识聚。

此即不许有第七末那识及第八阿赖耶识。

三者指受、想等五十一心所法,与心王(即心法)同时攀缘外境。

当诸根(如眼)缘外境时,心及心所具所缘平等、伺察平等、时平等、所依平等,事平等五者。

如是,则了悟外境之心识、能知外境差别之心所,遂同时生起,亦同时对外境了别。

是故,除能明证外境之心识及心所外,别无所谓本觉。

【释】此谓心所法与心识同时起五种功能,如是解释心所法的机理。

此即攀缘同一外境;攀缘时起同样的行相;攀缘时无先后分别;藉相同的根(器官)来攀缘;对外境的实体同一认识。

这种说法与唯识宗不同。

以五平等故,心及心所便非刹那生灭不可,否则即成相违。

亦即于攀缘时心及心所生起(活动),然而其作用则相续,前一攀缘心及心所即行止灭,刹那由另一心识心所来代替。

由是毘婆沙部便不能承认有本觉,即不能承认有本来清净心,盖若刹那生灭,此本来心识亦必生灭,生灭即不能说是本来。

八识五十一心所

八识五十一心所

八識五十一心所佛法把心分為八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我們平常能見色聞聲等,是前面五個識的作用,這譬如門口招徠客貨的人;第六意識由前五識所引起,活動的力量最強,這譬如接收客貨入棧的專使;第七末那識,“末那”譯為“意”,意就是思量,它堅固執住第八識為我,恒常思量,為煩惱的根本,這譬如完全憑主觀來收受貨物的人;第八阿賴耶識,譯為藏識,我們有生以來,所經過的千萬事情,都能不忘,學習技能工巧,而能辦成,都是這藏識的作用。

它能含藏一切種子,這譬如大棧房,一切大小、好壞、淨汙等物,無不藏入。

這第八識原是真妄和合,為諸識的根本,力用很大,人生的六道流轉,就是由六識的造業,而由它去受報。

這八個識,也叫做八個心王。

另有五十一個為心所有的各種思想現象,叫做五十一個心所。

其中五個是起心動念的必經步驟,叫做“遍行心所”——觸(接觸)、作意(注意)、受(感受)、想(想像)、思(思維),這五個是連貫的;五個是各有各的境界,並不連貫,叫做“別境心所”——欲(欲望)、勝解(認為)、念(記憶)、定(專注)、慧(判斷),有十一個“善心所”是作一切善事、自利利人的依據——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有六個是“根本煩惱心所”,是一切煩惱的總根——貪、嗔、癡、慢、疑、惡見;有二十個是“隨煩惱心所”,是隨根本煩惱而起的——忿、恨、惱、覆、誑、謅、驕、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不靜)、失正念、不正知(謬解)、散亂;有四個是“不定心所”,是善惡並不固定的——悔、眠、尋(尋求)、伺(伺察)。

十八界─心物結合的世間壹、前言佛陀將宇宙萬有的事物,歸納為色、心二法,也就是物質現象與精神活動。

但是眾生根器不同,迷悟的程度也有差別,所以對於心法不能瞭解的人,佛陀為他說五蘊──色、受、想、行、識;對色法認識不清楚的人,則為他說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對色、心二法都不明白的人,則為他說十八界──生理方面的六根、物理方面的六塵與心理方面的六識。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人的身体是由物质的四大假合而成的。

概括来说,人的色身可依功能分作六大部份,就是眼根(视觉器官)、耳根(听觉器官)、鼻根(嗅觉器官)、舌根(味觉器官)、身根(四肢躯体)和意根(脑及神经系统)了。

这六根都是由四大种,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本身没有精神生命,待众生死后,物质的器官躯体,便会朽坏、散灭、转化,再成为新的物体。

物质的四大,就是这样不断地形成、毁坏、再形成、再毁坏了。

能使六根发挥功能的,不是没有精神力的四大本身,却是心识的力量。

否则人体的六根,只会是一堆废料,没有生命活力可言,犹如一只无桨的船,难有自发的活动了。

心识在眼根发挥功能的,叫做眼识。

它使人能通过视觉器官,观察到世间各种事物。

在耳根发挥功能的,叫耳识。

它使人能通过听觉器官,收听到世间各种声音。

在鼻根发挥功能的,叫做鼻识。

它使人能通过嗅觉器官,感受到各种气味。

在舌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舌识。

它使人能通过味觉器官,尝到世间各种食物的味道。

在身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身识。

它使四肢躯体能在世间接触外境,作种种活动,又使内脏肺腑,发挥维持色身生命的功能。

在意根发挥功能的,叫做意识。

它使整个神经系统能发挥功用,让整个色身,能通过此系统,由心识指挥,在世间动身发语,造种种业。

没有了心识这六种功能,生命力便不能藉色身在世间活动,过物质的生活,吸取物质世界生活的经验,却只如无情木石一样而已。

心识既有上述的六种功能,为什么不能离六根而存,独自活于世上呢?心识的活动力,确是不需根身的存在,也能发挥的。

但是若离六根,生命体经历的只是纯粹精神界的活动,再不是物质世间的生活了。

色身存在的需要与否,定于生命体从前的业力与修行境界。

若由业力所牵,要以色身续命,那么,它便难舍色身而存了。

但是,无沦生命体以何种色身出现于世,心识永随不舍。

否则生命体便没有生命力可言,再不能称为生命体了。

愚昧无知的众生,难知根与识的分别。

但是,以锻炼身心,成就智慧、力量、解脱为事业的佛弟子,却必要知道心识的结构及其特异功能,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行止的因由,认清心识的潜能。

欧阳竟无-佛法非宗教非哲学

欧阳竟无-佛法非宗教非哲学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佛法为今时所必需今日承贵会邀请。

来此与诸位讲演佛法。

此是鄙人最愿意事。

但是鄙人没有学问。

今日祗将我对於佛法一点意思说出,与大家共同研究而已。

今日讲演题目。

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

而为今时所必需。

内中意义,向後再说。

先将佛法名词解释一过。

何谓佛。

何谓法。

何谓佛法。

按佛家有所谓三宝者,一佛宝,二法宝,三僧宝。

佛宝指人,法宝指事,僧者众多弟子义,宝者,有用有益之义,言此三者,能利益有情,故称为宝。

已得无上正等菩提的人,是称为佛。

法则范围最广,凡一切真假事理,有为无为,都包在内。

但包含既如此其广,岂不有散乱无章之弊耶。

不然,此法是指瑜伽所得的。

瑜伽者,相应义,以其於事於理,如如相应,不增不减。

恰到好处,故称为法。

此法为正觉者之所证,此法为求觉者之所依,所以称为佛法。

宗教哲学二字,原系西洋名词,释过中国来,勉强比附在佛法上面。

但彼二者,意义既各殊,范围又极隘,如何能包含得此最广大的佛法。

正名定辞,所以宗教哲学二名都用不著。

佛法就是佛法,佛法就称佛法。

次言义,云何说佛法非宗教耶。

答,世界所有宗教,其内容必具四个条件,而佛法都与之相反,故说佛法非宗教。

何者为四,第一,凡宗教,皆崇仰一神或多数神,及其开创彼教之教主,此之神与教主,号为神圣不可侵犯,而有无上威权,能主宰赏罚一切人物,人但当依赖他。

而佛法则否,昔者佛入涅盘时,以四依教弟子。

所谓四依者,(一)者依法不依人,(二)者依义不依语,(三)者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四)者依智不依识。

所谓依法不依人者,即是但当依持正法,苟於法不合,则虽是佛亦在所不从。

禅宗祖师,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语,而云我若见时,一棒打死,与狗子吃。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前之诸佛,但为吾之导师善友,绝无所谓权威赏罚之可言。

是故在宗教,则不免屈抑人之个性,增长人之惰性。

而在佛法中,绝无有此。

至於神我梵天,种种谬谈,则更早已破斥之,为人所共悉,此即不赘。

第二,凡一种宗教,必有其所守之圣经,此之圣经,但当信从,不许讨论,一以自固其教义,一以把持人之信心,而在佛法,则大异此。

少林寺公开机锋辩禅三道辩题

少林寺公开机锋辩禅三道辩题

2008年07月11日11:22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郑州七月十一日电(记者李志全)继网上发“英雄帖”邀海内外精英“机锋辩禅”后,少林寺再度在其官方网站公开“二〇〇八年机锋辨禅”三道辩题,方丈释永信则留下玄机,称祝福各位有缘人,增长智慧,如意吉祥。

记者今日登陆少林寺网站看到,三道辩题被置于醒目位置,首度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

其一为,“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其二是,宗下有云:“不思而知,落第二头;思而知之,落第三手”。

如何才能是第一机?其三是,“不空如来藏是空还是不空?”并公布了少林问禅的相关流程。

组织者称,辩题是礼请禅宗高人精心拟定的。

释永信则在前言中写到:“少林问禅,问谁?谁问?为何问?问什么?”他说,《少林问禅》,同邀有缘之士,问道少林,悟道少林;《机锋辩禅》,随请海内外禅师大德,辩佛法,证禅理;《高峰禅会》,共请当代智者,契入禅境,体验禅心。

这无疑为今次机锋辨禅活动留下玄机。

据了解,嵩山少林寺在历史上先后传承过以跋陀为代表的小乘禅法、以达摩为代表的大乘禅法,以法如为代表的北宗禅法、以福裕为代表的曹洞禅法。

在宋、金时期,少林寺还短期流行过临济禅法。

这是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特别表现。

释永信称,禅是佛门同道的生命功课,也是俗世志士的智慧修行。

“但愿烦恼疑惑求道人,共发慈悲喜舍菩提心!”名为“戊子年少林问禅之‘机锋辩禅’活动”由中国嵩山少林寺主办、中华佛教在线承办,于本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在禅宗祖庭河南登封少林寺举行。

此前,少林寺开通了网络报名系统,邀海内外高僧大德、佛学院僧众、大众居士、佛教学者、社会贤达踊跃报名,参与机锋辩禅。

<<空性修禅次第>>第一次第.无我禅修所谓无我禅修,即是为了净除所有轮回的根源、烦恼的根本、痛苦的根源,以及一切我们认为“我”、“我的”、“我想”、“我要”的我执概念的一种禅修。

观修无我,是所有三乘法教,共同的修持方法,所以我们以它作为第一个禅修次第。

在佛教传统中,我们就仅仅在世俗层次上设定有一个“自我”,来当作过去世与未来世的一个基础,也就是因果和业力的基础。

佛教心理学

佛教心理学

宗教是治心的,尤其是佛学本来就是“心智科学”,佛学中的心理学内容需要从佛法基本的起缘知识、五蕴知识开始了解,而后需要去理解唯识学方面的很多理论。

在唯识理论中和佛法的五蕴概念中,对心、思维的种种功能、过程,都有非常具体细致的说明。

分析心的自身各部分为分“识”,而分析心的活动的各种要素称为“心所法”。

在八十九心中最简单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只是一种纯粹的感觉,于对象上并无任何复杂的反应。

如果我们详细地审察,则它们最少还包括有七种心所法在内:一、触(近人译为感觉,即器官和对象的感触);二、受(由对象所激起的感情);三、想(构成意象作用,即于对象而造成概念);四、思(意旨,即欲取或避于对象);五、心一境性(近人译为精神集中);六、命(心理的寿命或内存的生力);七、作意(注意于所缘的对象)。

各派论师不但重视心法,而且都同样地很重视心所法的分析。

“心所”,是心所有法的略称,即是心的附属物。

佛经把身心所存在的现象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

在阿毗达摩中通常用色法、心法及心所法三种来包括它们。

色法属于色蕴,心法属于识蕴,心所法则包括受、想、行三蕴。

根据上座部,行蕴有五十法,再加受想二法,共有五十二个心所法。

这里面有二十五个是善心所,十四个不善心所,十三个是通一切善恶心的心所。

它们的善恶或不善不恶是根据它们所相应的心来说的,即与善心相应的为善心所,与不善心相应的为不善心所,与无记心相应的无记心所。

八识和五十一心所,是佛法对于心理现象的说明,而且尚是提纲挈领的大要,假使仔细分析更是无量无尽。

专研究这方面的叫法相宗,也叫唯识宗,对人的认知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人有两套心理认知系统,一是内外相关的觉知系统;二是内在自缘觉知系统。

唯识学把重心放在内在觉知系统上,它立“唯识无境”义,以区分两套认知系统,彰明自宗旨意。

唯识学认为,凡夫的认知定式泥于遍计所执之思维方法,并且分不清识与根的认知差别。

在凡夫心态上认知活动无法达到主体自身认知能力的转化,因而也就无法最终觉知意识的深层结构、功能原理。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人的身体是由物质的四大假合而成的。

概括来说,人的色身可依功能分作六大部份,就是眼根(视觉器官)、耳根(听觉器官)、鼻根(嗅觉器官)、舌根(味觉器官)、身根(四肢躯体)和意根(脑及神经系统)了。

这六根都是由四大种,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本身没有精神生命,待众生死后,物质的器官躯体,便会朽坏、散灭、转化,再成为新的物体。

物质的四大,就是这样不断地形成、毁坏、再形成、再毁坏了。

能使六根发挥功能的,不是没有精神力的四大本身,却是心识的力量。

否则人体的六根,只会是一堆废料,没有生命活力可言,犹如一只无桨的船,难有自发的活动了。

心识在眼根发挥功能的,叫做眼识。

它使人能通过视觉器官,观察到世间各种事物。

在耳根发挥功能的,叫耳识。

它使人能通过听觉器官,收听到世间各种声音。

在鼻根发挥功能的,叫做鼻识。

它使人能通过嗅觉器官,感受到各种气味。

在舌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舌识。

它使人能通过味觉器官,尝到世间各种食物的味道。

在身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身识。

它使四肢躯体能在世间接触外境,作种种活动,又使内脏肺腑,发挥维持色身生命的功能。

在意根发挥功能的,叫做意识。

它使整个神经系统能发挥功用,让整个色身,能通过此系统,由心识指挥,在世间动身发语,造种种业。

没有了心识这六种功能,生命力便不能藉色身在世间活动,过物质的生活,吸取物质世界生活的经验,却只如无情木石一样而已。

心识既有上述的六种功能,为什么不能离六根而存,独自活于世上呢?心识的活动力,确是不需根身的存在,也能发挥的。

但是若离六根,生命体经历的只是纯粹精神界的活动,再不是物质世间的生活了。

色身存在的需要与否,定于生命体从前的业力与修行境界。

若由业力所牵,要以色身续命,那么,它便难舍色身而存了。

但是,无沦生命体以何种色身出现于世,心识永随不舍。

否则生命体便没有生命力可言,再不能称为生命体了。

愚昧无知的众生,难知根与识的分别。

但是,以锻炼身心,成就智慧、力量、解脱为事业的佛弟子,却必要知道心识的结构及其特异功能,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行止的因由,认清心识的潜能。

八识规矩纂释

八识规矩纂释

八识规矩纂释此规矩纂释者以古解。

单用论文。

故学者难入。

今时有证义.集解。

亦互有出入。

故学者犹难取裁。

今此纂以古补注为主。

互取二家及本论释文。

融成一贯而参以直解。

详略相因递相发明。

但专境量。

以心所行相已备于百法纂中。

故此不重出。

颇省繁厌。

然字有本全非己意。

妄窃为己见也。

此乃侍者广益初入唯识法门。

老人教以研穷下手处。

使探讨一过便见稳当。

若字字经心则见解不谬。

故精心参考以备遗忘。

非为呈之大方也。

天启壬戌夏日七十七翁憨山老人手批八识规矩颂明匡山五乳广益纂释八识者。

一眼识。

二耳识。

三鼻识。

四舌识。

五身识。

六意识。

七末那识。

八阿赖耶识。

前六从依得名。

第七相应立号。

第八功能受称。

如百法中解。

规矩者。

初玄奘大师糅成唯识论就。

窥基法师乃奘师弟子。

因见本论十卷文广义幽。

遂请奘师集此要义名集施颂。

集诸法义惠施众生。

将八个识分为四章。

每章作颂一十二句。

将五十一心所各派本识位下。

有多寡之不同。

条然不紊故称规矩。

然论虽十卷。

其义尽此四十八句包括无遗。

可谓最简最要。

为一大藏教之关钥。

不唯讲者不明难通教纲。

即参禅之士若不明此亦不知自心起灭头数。

所谓佛法之精髓也。

良以一真法界圆明妙心。

本无一物了无身心世界之相。

又何有根境对待妄想分别之缘影乎。

原此心境皆因无明不觉。

迷此一真法界。

不生不灭真心与生灭和合变为阿赖耶识。

依此识变起见.相二分。

故见为心。

相为境。

故缘尘分别好丑取舍者。

皆妄识耳。

若了心境唯识则分别不生。

一心圆明永离诸相矣。

今以未悟一心。

故须先了唯识心境。

则生灭心行当下消亡。

一心可入耳。

此颂大纲单举八识心王缘境之时。

境有好丑故心所从之执取。

起憎爱取舍。

故作善作恶。

善恶为因故感苦乐二报为果。

然此八识心王本无善恶。

而能造业者乃五十一心所助成心王以造善恶之业。

则业力牵引受苦受乐。

众生生死之法唯此而已。

此中开列八识。

各具心所多寡之不同。

造业有强弱之不一。

分别皎然。

使学者究心了知起灭下落。

易于调治耳。

以众生日用见闻觉知不离心境。

其能缘之心具有三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所法--計51個(5+5+11+6+20+4=51)
--------------
一。

遍行--計5個【觸5678. 作意5678. 受5678. 想5678. 思5678.】二。

別境--計5個【欲56. 勝解56. 念56. 定56. 慧567.】
三。

善心所--計11個【信56.. 慚56. 愧56. 無貪56. 無瞋56. 無癡56.精進56 輕安56. 不放逸56. 行捨56. 不害56.】
四。

煩惱--計6個【貪567. 瞋56. 痴567. 慢67. 疑6. 惡見67.】
五。

隨煩惱--計20個【忿6. 恨6. 惱6. 覆6. 誑6. 諂6. 憍6. 害6. 嫉6. 慳6. 無慚56. 無愧56. 不信567. 懈怠567. 放逸567. 昏沉567. 掉舉567. 失念
567. 不正知567. 散亂567.】
六。

不定--計4個【睡眠6. 悔或惡作6. 尋6. 伺6.】註: 數字代表其相應之
第幾識。

5=前五
五十一心所法
行蕴心所法的部份,总共有五十一项,它包含一切心的思维活动及模式,还有正、负面情绪。

我们的个性,就是不断变动的行蕴及心念组合,虽然我们并不把行蕴当成“自我”,却有把个性视为自我的倾向,而且我们对自己的个性,通常有很强的认同感,当我们的个性被批评时,我们会情绪地以为“自我”被批评,因此对行蕴的执着是强大而不易察觉的。

然而,假使我们冷静仔细地,检视组成个性的一切,会发觉它们比身体更不可捉摸,均非单一、独立及不变的,所以都不是所谓的“自我”。

我们必须对这五十一个心所法,一一进行分析,否则“无我”这个次第,将不会有很大的成效。

心所法总共分六大类,五十一个细项:
A:五遍行1、触2、作意3、受4、想5、思
B:五别境1、欲2、胜解3、念4、定5、慧
C:十一善1、信2、惭3、愧4、无贪5、无嗔
6、无痴7、精进8、轻安9、不放逸10、行舍11、不害D:六根本烦恼1、贪2、嗔3、痴4、慢5、疑6、恶见
E:二十随烦恼1、忿2、恨3、覆4、恼5、嫉6、悭
7、诳8、谄9、憍10、害11、无惭12、无愧13、击沉14、掉举15、不信16、懈怠17、放逸18、失念19、散乱20、不正知
F:四不定1、悔2、眠3、寻4、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