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城市环境规划中的水环境保护规划
城市规划:嘉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规划:嘉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cc5fea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a.png)
根据1994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远景规划范围,编制嘉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依托⾃然⽔⾻架,建⽴绿⾊⽣态空间以⼀⼼、三环、三楔、三园、七带和众多⼤⼩不等的城市公园共同构成嘉兴独特的⽣态绿地络结构。
⼀⼼:指南湖、西南湖组合形成的城市绿⼼。
三环:沿环城河建设的环城绿带是嘉兴古城格局原外城边界;沿中环红线外侧各控制20⽶绿带形成城市景观⼤道;沿外环河控制300-500⽶绿带为城市的外围⽣态环。
三园:指南湖风景名胜公园、相家荡公园和穆湖溪公园。
三楔:指城市东、南、西北向规划控制3⽚楔⼊城市中⼼区的绿楔。
七带:沿城市七⼤放射⽔系两岸布置进深30⽶以上绿带。
⼆、优化城市空间环境,创造特⾊园林景观规划突出体现绿化的⽣态性与⽂化性,通过绿地与⽔系的有机结合,形成城、⽔、绿相互交融的园林景观。
营造⼤型⽣态基质:保护和恢复城市3⽚绿|考试|⼤|楔的⽣态环境,严格实施城市外环绿带建设,通过河道和道路与郊外⽥园及城市内部绿地相互融通,向城市导⼊绿⾊⾃然景观和清新⽓流。
建⽴绿⾊廊道络:依托城市“⼆环、三湖、七放射”⽔⾻架,构筑各具特⾊的绿化景观带;结合⽔系建设城市道路,通过绿化处理,形成通畅的绿⾊景观廊道。
设置特⾊城市⽚区:利⽤河道将城市划分为九个⽚区,通过绿化体现各个⽚区的园林景观特⾊。
控制河道界⾯景观:包括绿线、蓝线控制。
通过修复岸线、植树造林、拆除建筑、破墙还绿、限制建筑⾼度等⽅法进⾏控制,绿地率达40%以上。
组建历史景观轴:以⼦城为核⼼,形成南湖——⼦城——穆湖溪古城和运河历史景观带。
三、重视⽣态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态建设:按⽣态学原则,结合城市外围⽥园风光,并在城市内部(在绿楔、绿带、公园内,沿着修复的河、湖、湿地和滨⽔岸线)绿予⾃然⽣物若⼲⽚⾃然环境。
⽣态种植:以种植树⽊为主,⼤量采⽤乡⼟树种,重视⽣物多样性,强调地被和空间⽣态群落合理配置。
⽣态效益:在满⾜城市绿地主要功能的同时,引⼊经济价值⾼的⽣物,使绿地和⽔资源获得叠加效益。
嘉兴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初步探讨
![嘉兴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初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f17d64d2e3f5727a5e96226.png)
嘉兴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初步探讨何晓壮陈杭(嘉兴市水文站)摘要: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在生态需水量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的分析和探讨,根据嘉兴市水文特点,来确定嘉兴市生态需水量的概念、类型及计算方法。
通过简单的分析初步估算嘉兴市可利用水资源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
关键词: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确定方法嘉兴市当前世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急剧上升,同时对水资源的破坏也日趋严重。
河流断流或干涸、湖泊萎缩、环境严重污染等,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如何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生态、资源、环境能够协调发展,并逐步恢复生态系统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于是生态环境需水问题逐渐被重视,对其研究也顺应开展起来。
嘉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属杭嘉湖平原经济发达地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水污染和地面沉降严重困扰着每一位嘉兴人。
市委市政府根据形势提出了建设生态嘉兴的目标。
其中建设生态嘉兴的核心内容就是——水的研究。
如何来摸清嘉兴市水资源的家底,如何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如何在最大程度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实现最大程度的保护水资源。
这是建设生态嘉兴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如果我们清楚了保证合理的生态环境所需的最小水量,我们也就知道了所能开发利用的最大水量。
本文就对嘉兴市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初步探讨。
1、概念的确定关于生态环境需水量(Water Required for Ecology and Environment)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概念。
其理论研究,国外始于二十世纪40年代,由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为避免河流生态系统退化,规定需保持河流最小生态流量,也是最早生态环境需水流量的概念。
英国、澳大利亚等国80年代起接受河流生态流量的概念,并广泛开展研究;亚洲、南美洲等国家目前逐步接受或尚未接受这一概念。
国内对生态环境需水问题是近几年刚刚开始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水资源问题专家在《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中,将广义生态环境用水定义为“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用的水,包括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都是生态环境用水”,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定义“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
杭嘉湖区域水利综合规划
![杭嘉湖区域水利综合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0e0bc50284ac850ac02421d.png)
附件杭嘉湖区域水利综合规划文本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水利厅— 1 —二○一五年二月2目录前言 (7)第一章规划总则 (7)第一条指导思想 (7)第二条规划原则 (8)第三条规划依据 (8)第四条规划范围 (8)第五条规划定位 (9)第六条规划期限 (9)第二章概况 (9)第七条区域概况 (9)第八条治理成效 (10)第九条存在问题 (10)第十条发展需求 (11)第十一条重点保障区域 (12)第三章规划目标 (13)第十二条总体目标 (13)第十三条规划目标 (13)第十四条远景展望 (13)第十五条约束性指标 (13)第十六条规划预期性指标 (14)第四章规划布局 (15)第十七条苕溪及长兴平原 (15)— 3 —第十八条杭嘉湖东部平原 (15)第五章防洪减灾 (15)第十九条防洪工程 (15)第二十条区域防洪调度 (17)第六章水资源保障 (18)第二十一条供水保障 (18)第二十二条用水总量控制 (19)第七章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 (19)第二十三条水功能区划 (19)第二十四条水资源保护 (19)第二十五条河道生态基流 (20)第二十六条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20)第二十七条水环境治理 (20)第二十八条水土保持 (21)第二十九条纳污总量 (21)第八章综合管理 (21)第三十条总体要求 (21)第三十一条管理体制与机制 (22)第三十二条防汛防台抗旱管理 (22)第三十三条水资源管理 (23)第三十四条水生态管理 (24)第三十五条水域岸线管理 (24)第三十六条涉水事务管理 (24)第九章规划体系 (25)第三十七条规划协调 (25)第三十八条防洪规划 (25)4第三十九条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 (25)第四十条圩区规划 (25)第四十一条航运规划 (26)第十章规划工程 (26)第四十二条规划工程 (26)第四十三条规划实施意见 (27)第十一章附则 (28)第四十四条规划的组成与效力 (28)第四十五条规划的实施和解释 (28)附表:规划工程汇总表 (30)附图:附图1 杭嘉湖区域行政区划图 (33)附图2 杭嘉湖区域水系及测站位置示意图 (35)附图3 杭嘉湖区域分区定位图 (37)附图4 杭嘉湖区域规划工程布置示意图 (39)附图5 杭嘉湖区域重要保护对象分布及规划防洪标准示意图 (41)附图6 杭嘉湖区域重要保障对象水资源配置布局示意图 (43)附图7 杭嘉湖区域水质保护目标及重点水功能区监测断面分布图 (45)附图8 杭嘉湖区域规划防洪控制断面分布图 (47)附图9 杭嘉湖区域规划水位/生态流量控制断面分布图 (49)附图10 杭嘉湖区域规划水质控制断面分布图 (51)— 5 —前言杭嘉湖区域是著名的江南水乡,水利建设历史悠久。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嘉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嘉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a9ad608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b.png)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嘉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31•【字号】浙政函〔2024〕42号•【施行日期】2024.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嘉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浙政函〔2024〕42号嘉兴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批准《嘉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规划》。
《规划》是嘉兴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守好“红色根脉”,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
二、筑牢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嘉兴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10.7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90.7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525.05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61.9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003倍以内。
严格“三条控制线”管控,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灾害风险重点防控等安全保障空间,严格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等管控,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发挥“全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的门户”功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先行示范。
深度参与杭州都市圈建设,联动湖州市共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实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夯实“浙北粮仓”农业生产基础。
守护水乡特色生态空间,保护市域南部沿湾生态带和北部湿地生态带。
嘉兴市水环境状况及河道整治与管理
![嘉兴市水环境状况及河道整治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cf1addc1c708a1284a44b6.png)
水质污染严重 ,使 该市成 为资源 型缺水 与水 质 型缺水 并存 的地 区。
导致河水有 毒 物质 和有机 物 含量增 多 ,对 水质 影响 很大 , 鱼类大量死 亡 ,水 草 、杂草 生 长 旺盛 ,腐 烂后 淤 积 河底 , 污染水体 。
收 稿 日期 :20 -42 0 7 -0 0
法占 , 河 缩小河 道断 面 ,形成 “ 瓶颈 ” ,降低 了河道 流速 ,
加剧河 道淤积 。
2 3 填占河道现象严重 .
嘉兴市土地资 源紧缺 ,人 多地少 ,侵 占河道便 作为 取 得土地的途径 ,围垦 自然 滞洪 的洼地 、断 头河道 ,用 于开 发区建设或耕作 ,或建 立新 居 民区。一 些位 于城市 和发达
个地 区的水资 源状况 ,即水 多水少 的情况 ,对 本 地
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 十分重 要 的作 用。据 《 兴市水 资 源 嘉
公报》统 计 ,嘉兴 本 地产水 量 多年平 均 值为 2 。2 m , 06 亿 3 丰水年可达 2 7亿 ,自产 水人 均 占有 量不 到全省 人 均 的 1 。据嘉兴市 中远期规划 ,需水量 应为 3 亿 一4 1 3 0 0亿 m ,。 3 a 由此可知 ,嘉兴将成为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 区。
关键词 :水环境 ;河道整治 ;管理措施 ;嘉兴
中 图 分类 号 :X 2 5 文 献标 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X (07 0.040 087 1 2O )507-2
1 嘉兴市水环境 概况
嘉兴市地处 杭嘉湖平 原 ,河 网密布 ,是典 型的 江南水
设施 不全等 ,致使部分区域水灾防御能力薄弱 。
嘉兴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嘉兴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cc68d03186bceb19e8bb15.png)
嘉兴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令第25号《嘉兴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经五届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原《嘉兴市区饮用地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嘉政办发[2000]122号)同时废止。
市长:陈德荣二○○三年十二月十二日嘉兴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嘉兴市区饮用水源,保障人民群众身临其境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结合市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嘉兴市市区(包括秀城区、秀洲区和嘉兴经济开发区)范围内饮用地表水源的保护和污染防治。
所称饮用水源是指供生活饮用的江河、湖泊等地表水资源。
第三条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设定及污染防治规划,应与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控制保护区人口规模、城市(村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相衔接,使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饮用水源保护协调发展。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和嘉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对本地域饮用水源水质负责,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发展规划,组织开展饮用水源保护科学研究和清洁生产,推广应用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技术,并采取具体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第五条市、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履行以下职责:(一)贯彻国家有关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针政策,组织实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二)会同有关部门拟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方案;(三)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四)负责饮用水源保护监视、监测和管理;(五)查处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事故和环境违法行为;(六)履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职责。
第六条市、区有关管理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环保部门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市规划、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管理,纠正并查处违法用地行为,优先安排饮用水源保护工程用地;(二)市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合理调度水资源,做好水土保持和河道保洁、水体流量的维护工作,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筑施工污水、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置和河道沿线绿化,其中自来水供水单位负责一级保护区内水体清理和保洁工作;(四)市水务集团公司受市政府委托负责城市污水的收集管理及管网建设;(五)市农业经济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控制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等生产污染;(六)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卫生质量的监督管理;(七)市公安管理部门负责剧毒、危险品运输和使用的安全管理;(八)市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船舶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九)市计划、经贸、财政、工商、旅游等管理部门应按照饮用水源保护要求,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项目布局,落实饮用水源保护资金及各项政策;(十)市、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协助做好保护区内河道水体日常保洁清理的监督管理。
嘉兴城市中水利用可行性探讨
![嘉兴城市中水利用可行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45a84d2d15abe23482f4de1.png)
据资料显示 : 04年嘉兴市水资源总量 9 0 地下水的过量开采 ,地面沉降已给嘉兴造成 8 亿 20 .2 5 亿立方米,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的 4 % ,其 中 元的损失 , 00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 了 《 3 20 关于杭 地表水资源量 64 . 亿立方米。总用水量 2 . 亿立 嘉湖 地 区地 下水 管 理 的通 知》 62 ,已明 确要 求 到 方米,其中农业 l. 亿立方米 ,工业 39亿立方 2 1 , 98 . 00年 杭嘉湖地区全 面禁采地下水。嘉兴 已成
关键词:嘉兴市;中水利用;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X 4 13
A su s n o h a iit fRe li e ae iz t n i ix n t Dic si n t eFe sbl yo cam d W trUtl ai n Ja ig Ci o i i o y
维普资讯
嘉 兴学 院学报 Jun lfJ x gU i rt or i i n e i ao an v sy
第1卷 期2 7 月 9 第l 0 年1 0 ‘ I9 o 2 71 v_ . 0。 o 1N 1 O … … .
嘉兴城市中水利用可行性探讨
w trru ea dp it u ec n io f e li dwae e s smauei ixn . a n u eru ed sre ae e s n onso tt o dt no came trruei tr Jaigae -a dt st s ee vs h i r n  ̄ h h e
戚 玉丽 ,何 升华
(. 1 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 院;2 浙江嘉兴中房建筑设计研究院 , . 浙江嘉兴 340 ) 10 1
摘 要 :针对 嘉兴城 市水环 境的主要 问题 ,就 中水利 用的可行性 作 了探 讨和分析 ,指 出中水利 用在 嘉兴
嘉兴市南湖保护条例
![嘉兴市南湖保护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49c9ac3aff00bed5b9f31d37.png)
---------------------------------------------------------------范文最新推荐------------------------------------------------------嘉兴市南湖保护条例《嘉兴市南湖保护条例》结合嘉兴南湖保护实际,分为总则、规划和建设、管理和利用、法律责任、附则等5章,共32条和1个附件。
条例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依法保护、合理利用的思路,对南湖从水域到沿岸陆域,从环境到资源,从预防治理到管控整治,都规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努力实现对南湖的全面、立体保护。
这是小编推荐的嘉兴市南湖保护条例,一起来看看吧。
嘉兴市南湖保护条例(2018年12月29日嘉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通过 2018年3月30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南湖的环境和资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南湖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南湖的范围包括南湖核心区域和西南湖区域。
南湖核心区域为南湖路、南溪西路、海盐塘路、凌公塘路、花园路、沪杭铁路所围合的区域;西南湖区域为沪杭铁路、中环南路、放鹤洲路、梅湾历史文化街区沿湖所围合的区域。
具体图示见附件。
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南湖范围的界标。
1 / 25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界标。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对南湖保护实行统一领导,建立南湖保护协调机制。
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南湖管理机构负责南湖的建设、利用和有关管理工作。
南湖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同做好南湖保护工作。
第五条发展和改革、公安、财政、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园林市政、交通运输、水利、渔业、文物、旅游、宗教等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南湖保护工作。
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负责南湖保护的执法巡查和行政处罚工作。
嘉兴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嘉兴海绵城市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0843b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3.png)
嘉兴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介绍嘉兴市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东部,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嘉兴面临着严重的城市水logging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嘉兴市决定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嘉兴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
目标嘉兴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使城市能够灵活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和水logging的威胁。
此外,海绵城市还致力于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以及保护自然资源。
原则嘉兴海绵城市建设方案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性原则: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排水系统等不同领域的方案整合在一起,实现多种功能的统一。
2.自然性原则:充分利用自然系统,如湖泊、河流和湿地,以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
3.积极性原则: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水logging和气候变化的挑战,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
4.市民参与原则:鼓励市民参与城市规划和管理,使城市建设更具可持续性和民主性。
具体措施1.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嘉兴市的规划中,将增加自然湿地、湖泊和绿地的面积,以增加城市的水资源和空气质量。
同时,将推广绿色建筑,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嘉兴市还将建设雨水花园和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
2. 智慧排水系统嘉兴市将建设智慧排水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监测城市的水logging情况。
系统将自动调整水位、排放水logging,以确保城市的排水系统能够应对极端天气事件。
3. 水资源管理嘉兴市将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法规,并加大对非法取水和水污染的打击力度。
同时,嘉兴将积极开展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开展雨水回收和再利用项目,以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4. 废水处理嘉兴市将建设更先进的废水处理厂,提高废水的处理能力和水质标准。
同时,嘉兴市还将推广家庭和企业的废水处理设备,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量。
5. 教育和宣传嘉兴市将加强公众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嘉兴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嘉兴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ed51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5.png)
嘉兴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原创版)目录一、嘉兴水资源现状概述二、水资源总量分析1.降雨量2.地表径流3.地下水三、水质状况分析1.河流水质2.湖泊水质3.地下水水质四、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措施1.节约用水2.水污染防治3.水资源保护五、结论与建议正文一、嘉兴水资源现状概述嘉兴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水资源。
嘉兴市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水系发达,为我国南方典型的水乡城市。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嘉兴市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水资源总量分析1.降雨量嘉兴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100-1200 毫米,其中 60% 以上的降雨集中在 5-9 月份。
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降雨量波动较大,旱涝不均,对水资源总量产生一定影响。
2.地表径流嘉兴市地表径流主要来自降雨,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 60-70 亿立方米。
地表径流受降雨量和地貌特征影响,年内分配不均,易发生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
3.地下水嘉兴市地下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 15-20 亿立方米。
地下水是嘉兴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影响。
三、水质状况分析1.河流水质嘉兴市河流水质总体良好,但部分河流受到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影响,水质较差。
近年来,通过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河流水质有所改善。
2.湖泊水质嘉兴市湖泊众多,湖泊水质总体较好。
但部分湖泊受到水体富营养化和生态破坏的影响,水质较差。
为保护湖泊水资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水域管理、调整产业结构等。
3.地下水水质嘉兴市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地下水受到污染,水质较差。
地下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
为防治地下水污染,政府采取了严格控制污染源、加强地下水监测等措施。
四、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措施1.节约用水政府通过制定节水政策、推广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宣传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
嘉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嘉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34b752bbc850ad02df804102.png)
嘉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嘉兴市人民政府文件嘉政发〔 2004 〕 92 号关于同意实施嘉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批复市建设局:你局《关于要求批准实施(嘉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请示》 (嘉建办〔 2004 〕 137 号)收悉。
根据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的审议意见,经市政府研究,原则同意《嘉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请你局加强宣传,认真贯彻执行。
嘉兴市人民政府二00 四年十一月十一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第二章用地分类及适建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1 )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 ? ? ? ? ? ? ? ? ? ? ? ? ? ? ? ? ? ? ? (13 ) 第四章建筑间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 第五章建筑退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 第六章建筑高度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 第七章建筑外部环境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30 ) 第八章绿地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 第九章城市道路、停车场?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 第十章市政公用设施及管线综合? ? ? ? ? ? ? ? ? ? ? ? ? ? ? ? ? ?(44 ) 第十一章附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 ) 附录一计算规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3 ) 附录二名词解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 ) 附录三建筑间距图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62 ) 第一章总则1第一条为加强嘉兴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嘉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规定。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若干意见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若干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c7fcc51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0.png)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2.29•【字号】嘉政发[2007]122号•【施行日期】2007.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嘉政发〔2007〕122号)南湖区、秀洲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从2003年我市提出市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已基本建成了以南湖为绿心,以环城河、外环河、中环路为绿带,以南湖风景名胜公园、湘家荡公园和东、南、西3片楔形绿化为绿肺,以新塍塘、苏州塘、长水塘等8条水系为绿廊,集“水、绿、文”为一体的水都绿城,并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去年以来,又继续开展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活动,为改善人居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绿化档次不高,园林精品较少。
为推进市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明确目标定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园林绿化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园林绿化事业,紧紧围绕全面建设“水都绿城、生态嘉兴”这一目标,以提升城市绿化品位为重点,在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力争到2010年,在市区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层次丰富、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初步建成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空气清新、环境宜人、人与自然和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园林城市。
二、切实加强领导,落实绿化责任制1.市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增强园林绿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做好园林绿化的计划、部署、检查和落实工作。
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导则
![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04497d5428ea81c759f5784a.png)
目录第一章总则 0第二章术语 (2)2.1基础名词 (3)2.2技术名词 (3)2.3雨水综合处置模式名词 (4)第三章雨水综合处置系统 (5)3.1一般规定 (6)3.2系统选型 (7)第四章分类指引 (8)4.1工程分类 (9)4.2建设工程分类 (9)4.3建设工程分类指引 (9)4.4考核指标 (11)第五章设计指引 (11)5.1规划设计指引 (12)5.2雨水生态削污及入渗系统 (13)5.3雨水调蓄排放系统 (13)5.4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14)附录A 植草浅沟 (16)附录B 下凹式绿地 (19)附录C 雨水花园 (21)附录D 生态树池 (23)附录E 雨水塘 (25)附录F 雨水湿地 (25)附录G 渗透管 (20)附录H 低影响技术建议采用的植物配置及养护措施 (22)附录I 旧城区范围图 (24)第一章总则精品文档. 1.1 为保护嘉兴水环境,减轻城市防洪压力,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规范嘉兴市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及绿道等雨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制定本规划设计导则。
1.2本导则是嘉兴市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及绿道等雨水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审批及行业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自本导则批准公布之日起,嘉兴市区范围内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规划、设计及实施,均应按照本导则内容及相关规范、标准进行。
1.3 导则目标通过嘉兴市区新建及改建区域的低影响开发雨水工程建设,实现建设后区域雨水径流污染负荷不大于建设前、建设区域内年均雨水径流外排量和峰值流量不大于建设前,全面实现削减开发建设区块因雨水径流导致的面源污染、保障建设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的防洪与排水安全、增加可用水资源量的目标,改善嘉兴市的水环境现状。
嘉兴市地理环境
![嘉兴市地理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7dd56b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7.png)
嘉兴市地理环境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
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丰富资源和生态保障。
以下将从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域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介绍嘉兴市的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嘉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北部,东临上海,南接杭州,地处长江入海口南岸。
地势东高西低,整体呈东南朝北的倾斜状。
这种地理位置使得嘉兴市成为长三角经济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气候特点:嘉兴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量充沛。
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农作物生长,是稻米之乡,也是优质水果的主要产地。
水域资源:嘉兴市地处江浙沪三角地带,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如钱塘江、苏嘉湖等。
这些水域资源丰富,为嘉兴市的渔业、水产业和旅游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生态环境:嘉兴市注重生态保护,建设了多个城市绿地和生态公园,如南湖、烟波浩渺的西湖等。
城市绿化率较高,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总体来说,嘉兴市地理环境优越,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水域资源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人民的生活增添了宜居的色彩。
嘉兴 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嘉兴 海绵城市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274d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16.png)
嘉兴海绵城市实施方案嘉兴市位于浙江省北部,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水环境恶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嘉兴市决定实施海绵城市建设,以提高城市的抗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一、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2025年前,建成一批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初步形成以海绵理念为引领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实现城市内涝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城市景观和品质得到提升。
二、海绵城市建设重点任务。
1. 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通过加强城市水体治理,改善城市河道、湖泊水质。
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率。
推动雨水资源化利用,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设施,实现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净化利用。
2. 提高城市抗洪排涝能力。
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提高排水管网的覆盖率和排水能力。
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湿地、蓄滞洪区等设施,增加城市的雨水渗透和蓄滞能力。
修复湿地,增加城市的自然蓄水空间。
3. 优化城市绿地布局。
加大城市绿地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
建设生态廊道,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推动建筑绿化,提高建筑物的绿化率。
注重打造生态景观,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
4. 推动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
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海绵城市的理念,将海绵城市的要求融入城市各项规划中。
在城市建设中,注重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推动海绵城市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
三、海绵城市建设保障措施。
1. 加大财政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需求。
通过政府引导基金、PPP模式等多种途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2. 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
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确保海绵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3. 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嘉兴市水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
![嘉兴市水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43e1fd5b9f3f90f76c61b3b.png)
%" 水环境管理问题
水环境的管理范围包括规划管理、 建设管理、水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管理 等。由于水环境管理涉及领域广泛, 目 前的多部门管理造成大家都有责任、 大 家又都可以不负责任的局面。
三、 整治水环境的对策与措施
首先是要解决涝水出路问题, 使涝 水进得来出得去, 出得快, 从根本上解 决嘉兴的洪涝问题。就杭嘉湖平原而 言, 应从规划上就给涝水以出路。在第
嘉 兴 陆 域 面 积 !"#$%& ,地 势 平
’
石臼漾水厂、海宁双喜桥水厂、桐乡果 园桥水厂、嘉善水厂等 $ 个水厂取水口 上游作为监测断面,全年期 4 个取水口 为劣于!类水体,一个为!类水体。 入境水质:入境水质 " 类水体占
坦, 西南高东北低, 高程差仅 ()!& , 河 道水流坡降很小,洪涝灾害发生频率 高, 遇涝灾年份滞水时间长。 陆域范围 内有水面积 !**%&’,水面率 +,"- , 河 道 总 长 达 ./!0 多 万 %& , 河 网 密 度 这些河湖荡为区域内水的 !/$%& 1 %& 。
!"水污染问题
嘉兴市的水污染历史并不长, 但其 污染发展的速度和污染的严重程度却十 分惊人。!/ 世纪 (/ 年代, 市域内水体以 到 #/ 年代初, !、 "类为主体, !、 "类 水体也还占到嘉兴市水体的一半以上。 到本世纪初, 市域内几乎找不到!、 "类 水体, 连#类水体也不到 !/2, 大量河道 水体为$类和劣于$类。水质监测资料 表明,嘉兴市水体污染主要以有机污染 和氨氮污染为主。其污染源主要来自三 个方面: 一是工业污水, 特别是印染、 化 工、 织造业排放污水; 二是城市生活污水
嘉兴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7年修订)
![嘉兴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7年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4156450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6.png)
嘉兴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7年修订)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7年修订)公布文件第一章总则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突出田园水乡的生态优势和城乡统筹特色,协调城乡空间布局。
重视嘉兴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强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彰显嘉兴在长三角地区人文、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特色,实现嘉兴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嘉兴市域:指嘉兴市所辖五县(市)两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嘉善县、平湖市、海盐县、海宁市、桐乡市、南湖区、秀洲区,面积为4223.46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包括南湖区、秀洲区两区全部所辖行政区域,面积为986.7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包括南湖区的建设街道、南湖街道、新兴街道、新嘉街道、解放街道、东栅街道、长水街道、城南街道(部分)、七星街道、余新镇(部分)、大桥镇(部分)。
秀洲区的嘉北街道、塘汇街道、新城街道、高照街道、王店镇(部分)、王江泾镇(部分),面积为257.29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1、城市发展目标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统一全市城市发展目标与各类规划指标。
以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为总目标,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建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上海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度融入长三角城市分工体系,加快建设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长三角高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基地和江南水乡典范城市。
2、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对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战略,以众多中小企业为创新创业主体,全面构建创新环境,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第一方略,以产业的制高点来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与沪杭同城战略:抓住上海大都市区及杭州都市区建设等机遇,以基础设施对接互联、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区域要素自由流通、基本公共服务互通共享、生态环境共治共保为导向,主动融入沪杭,争取规划共编、机制共建、改革共推,实现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关联发展,切实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嘉兴市十三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
![嘉兴市十三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c7bd424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1.png)
嘉兴市十三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嘉兴市十三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项目包括:
1. 嘉兴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包括嘉兴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和3号线的建设,以提升城市交通运输能力和便捷性。
2. 嘉兴市新区建设项目:包括嘉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湖经济开发区等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展。
3. 嘉兴市港口建设项目:包括嘉兴港口的扩建和升级改造,以提升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
4. 嘉兴市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包括嘉兴市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项目,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资源。
5. 嘉兴市教育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嘉兴市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设施的建设和改扩建,以满足教育需求和提高教育质量。
6. 嘉兴市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嘉兴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7. 嘉兴市医疗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嘉兴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设施的建设和改扩建,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健康保障能力。
8. 嘉兴市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嘉兴市旅游景区、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以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提升旅游体验。
以上是嘉兴市十三五规划中的一些重大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将有助于嘉兴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
嘉兴市城镇排水管理办法
![嘉兴市城镇排水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c06d0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a.png)
嘉兴市城镇排水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0.25•【字号】嘉兴市人民政府令第50号•【施行日期】2019.03.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防汛抗旱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令(第50号)《嘉兴市城镇排水管理办法》已经八届市人民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代市长胡海峰2018年10月25日嘉兴市城镇排水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城镇排水管理,防治城镇水污染,保障排水安全,提升水环境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嘉兴市城市及建制镇规划范围内的排水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排水,是指向排水设施排放雨水、污水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排水设施,是指排放、接纳、输送、处理、再生利用雨水和污水的设施,包括管道、窨井、沟(河)渠、泵站等。
排水设施包括公共排水设施和自建排水设施两部分。
公共排水设施是指供公众使用的排水设施;自建排水设施是指由单位或者个人自行建设的、供本区域或个人专用的排水设施。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市城镇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全市城镇排水管理工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城镇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城镇排水及其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环保部门负责对排入水体的水质进行监测,依法进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和管理。
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对未按规定排水、未按规定办理排水许可以及危害公共排水设施安全等行为的查处。
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水利、卫生计生和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城镇排水相关管理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做好辖区内的城镇排水管理工作,对尚未建立业主委员会的居民住宅小区(居民住宅楼)的排水及其设施进行管理。
第五条市、县(市、区)城镇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编制排水专项规划。
新建、改建、扩建排水设施,应当分别设置雨水、污水管道,并明显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兴市城市环境规划中的水环境保护规划
【摘要】在城市环境管理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城市水环境规划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
城市水环境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城市水
环境改善和水资源优化配臵为目标,以水质改善,水生态修
复,水生态及生态景观建设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
由于嘉兴市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洪
涝,洪水,干旱,水污染等等的问题日益严重。
针对嘉兴市
水环境的现状,提出了整治对策和措施。
【关键字】嘉兴市水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1前言
嘉兴市是优质水十分紧缺的地区,目前人们大多饮用桶装水。
在市域范围内水质连年持续恶化,且在短时期内难以恢复的情况下,嘉兴市社会经济却仍然要保持高速增长,这个矛盾已经显露多年,并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更加突出,因此,在境外寻求符合标准的清洁水源并加以引入,是非常必要的。
2嘉兴水环境现状分析
2.1地形地貌
嘉兴地处杭嘉湖东部平原,位于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区域内河网纵横,地势平坦,除沿杭州湾有绝少量的低丘外,平原占了99%,地势从西南向东北略倾斜,平均高程3.7 米,最低的仅2.8米。
自西南至东北70公里长度,地面高程仅2 米之差。
全市河道总长1.38万公里,0.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荡有67个,水面率8%,常水位时蓄水量约为5.0亿方左右。
全市20.8万公顷耕地中有5万公顷是高低不平、田地相间的“箱子田”,既怕旱又怕涝。
有12万公顷的低洼圩区常受洪涝灾害.
2.2水资源情况
2.2.1水系情况
嘉兴城的护城河:由北丽桥至西丽桥(运河主航道),再由西丽桥到濠股(秀水河),接西南湖到南门(新开运河),形成了一个大的水的包围圈,将嘉兴城环抱于其中。
海盐塘、长水塘、杭州塘、新塍塘、平湖塘、嘉善塘、长纤塘、苏州塘(运河),八大水系以嘉兴城为心脏,呈放射状布局。
2.2.2年降雨量及水来源
全市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194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730毫米,年最少降雨量不到767毫米。
本地自产水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9.86亿立方米,全市人均自产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88立方米。
除本地降雨产水外,我市主要承受西部山区湖州、杭州方面来水及太湖来水,经过我市东排入黄浦江、南排入钱塘江,外来洪水对我市影响极大。
近年来,过境客水量的增多及外排出路受阻,使我市已成为一个“排水走廊”和“囤水池”,增加了我市防汛的压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污染较严重,水质性缺水的矛盾日益突出。
2.2.3水资源问题引起的危机
2005年嘉兴市再遭水危机,从6月27日起,该市秀洲区新塍镇因取水口河水遭受来自上游外省污水的严重污染,镇自来水厂不得不停止供水,致使3万居民在炎炎夏日面临没水喝、没水洗衣洗澡的窘境,10多万亩农田因无水灌溉而无法如期插秧,更为严重的是污水继续下流,嘉兴50万居民饮用水的安全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10多万亩水产养殖面临生存危机。
另外,由于嘉兴当前生活和工业用水主要来自河网取水和地下水开采,地下水多年来的过度开采已导致大面积地面沉降。
3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洪涝与干旱
3.1.1洪涝
由于嘉兴所处地理位臵为洪水走廊,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高。
20世纪90年代,洪灾的频率几乎是两年一遇,经济损失惨重。
除了梅汛期本地降雨量集中之外,造成洪灾频发最主要的原因是外来入境水量大,常年入境水量为60亿m3左右,1999年高达80亿m3。
由于市域境内地势平坦,河道比降小,上游涝水来得快,走得慢,涝水在境内滞留时间长。
由于涝水没有快捷的外排通道,迫使区域防洪采取圩区围堤、城市筑防的被动办法,也因此形成非良性的蓄水调洪水域。
3.1.2干旱
嘉兴市还存在旱灾问题。
由于杭嘉湖地区降雨量有典型的梅雨和台风雨双峰型雨季特征,时空分布很不均匀,一旦遇到空梅和少台风的年份,降雨量就明显减少,西部外来水也相应减少,旱情就十分严重。
1967年和1978年是两个典型的旱灾年,嘉兴站最低水位分别为吴淞(下同)1.99m和2.14m,京杭运河部分河道干涸。
近10多年中分别有1990年、1994年、2000年嘉兴站水位2.22m、2.18m和2.33m 的记录,相应有1.33万~4.16万公顷农田受旱,市区大部分河道水质发黑发臭,南门水厂因此被迫关停,民丰纸厂等企业也因此部分停产。
市域内大量的中小河道近20年未疏浚,河床抬高达lm以上,使嘉兴站水位降至吴淞2.1~2.4m之间时,嘉兴南部县(市、区)就会有不少中小河道断水干涸,这更加重了局部旱情的发生。
3.2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3.2.1水污染问题
水质监测资料表明,嘉兴市水体污染主要以有机污染和氨氮污染为主,其污染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工业污水,特别是印染、化工、织造业排放污水;二是城市生活污水和三产废水直排入河;三是农业面源污染。
另外,多年来积淀在河道内的污染物已成为再生污染源,加上新增污染物,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
3.2.3地下水开采问题
嘉兴市深层地下水属封闭性承压水,是维持嘉兴现有地貌的一种生态水,不可长期大量取用。
近10多年来,由于地表水污染,导致各地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
嘉兴市有大大小小的深井供水厂338座,年
取深层地下水1亿m3左右,使地面沉降的速度和范围进一步加大。
嘉兴城区沉降中心沉降量累计已达836mm,成为杭嘉湖平原一级巨型沉降漏斗的中心。
就整个杭嘉湖平原而言,南浔至余杭一线以东,沉降相对急剧,年沉降率大于30mm的分布面积达402km2,大于50mm 的分布面积为64km2。
3.2.4涉水涉河建筑及其控制问题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河道成了城市、集镇和开发区的排污通道,河道两岸的建筑物控制和河岸及河床的整治,从规划到建设都远远落后于城市道路和城市建设的速度,最突出的问题是沿河建筑物的控制问题。
城市河道的功能不仅仅是防洪,还要考虑引水、排水、蓄水和提水的功能,以及河道两岸绿地的公共性、共享性功能,而目前河道两岸的建筑由于缺乏统筹规划,致使河道功能的整体效能难以发挥。
3.2.5水环境管理问题
水环境管理长期处于“多家管水”状态,相应的管水部门有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和城市建设部门等,其管理职责互为交叉。
水环境管理的职能交叉、分工不明确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造成实际工作中资源的浪费。
3.2.6水环境监测方法的环境监测标准化技术方面的问题
制订水环境监测方法的环境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是成立得较晚(2005年成立),二是其成员仍是以环保系统为主。
因此,水环境标准的制修订没能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仍是环保和
水利系统各自为政,分别制定各自的行业标准,未能形成合力统一制定国家标准。
4处理水资源紧缺的方案
4.1太湖取水工程。
太湖取水工程总投资约8亿元,工程建成后两地近期取水总量每天将达65万吨。
嘉善县太浦河取水工程已确定了取水口选址和“两口一站”取水方案,确保用水安全性。
该取水工程在2008年10月全面完工并投入运行,太湖水经过太浦河和管网流向嘉善千家万户。
此外,根据桐乡市给水专项规划,2010年全市需水量为45万吨/日,2020年将达到60万吨/日。
桐乡市太湖取水工程计划分两期建设,每期取水规模为30万吨/日。
4提出的看法
首先是要解决涝水出路问题,使涝水进得来,出得去,出得快,从根本上解决嘉兴的洪涝问题。
就杭嘉湖平原而言,应从规划上就给涝水以出路。
在第二轮治理太湖流域防洪工程规划中,应考虑使涝水尽量少进嘉兴区域,增加嘉兴区域涝水外排能力。
具体办法是:在杭州三堡至七堡增设350m3/s的排涝枢纽,将杭州、余杭的涝水就地外排钱塘江,减少嘉兴南部涝水压力;同时在太湖南线设排涝枢纽,使德清、湖州东部平原的涝水北排入太湖,减少西部涝水对嘉兴的压力;增加嘉兴涝水外排能力的布局主要是增设长山闸、南台头闸两个水利枢纽的电排功能,改低潮自然排水为全天候排水,同时在平湖独山东
侧新设外排水利工程枢纽。
其次是沟通南排、东泄的汇水河道,加速涝水汇集外排速度,使涝水快速排出。
这里涉及行洪、排涝的二类河道24条344km,三类河道39条423km,需要对这些河道进行疏浚,提高其汇水能力。
第三是重点地区的圩区和城防工程应合理规划。
主要是特别低洼的嘉兴北部地区和城市、集镇的城防工程,这些都属于区域防洪工程,区域防洪工程应适可而止,不可无限制地把大量蓄洪水域围掉,加大自身的防洪压力。
第四是对中小河网全面进行清淤。
近20年来,积淀于河床的淤泥有近3亿m3,应及时进行清淤,提高这些河流的引排水功能。
同时彻底清除河道自身的再生污染源,恢复河道的纳污功能。
第五是引入优质水供城乡居民生活饮用,彻底封闭对地下水的开采,全面遏制地面沉降。
第六是污水处理工程。
鉴于现有河道已丧失纳污能力,凡城市集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及三产污水必须进入污水收集管网,经集中处理后排放。
5结尾
浙江省嘉兴市地处江南水乡,水给嘉兴带来了灵气,也给嘉兴带来了各种灾难。
为兴水利,避水害,嘉兴人民在治水上倾注了大量的智慧和心血。
随着嘉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如何以良好的水环境促进和保障嘉兴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
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