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语文(通用)大一轮复习作业:作文审题练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审题练1 任务驱动型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若没有日历的提示,一些传统佳节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诸如“寒食节”“重阳节”“腊八节”,其起源、内涵、习俗早被淡忘。而“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得到不少人的热捧;像11月11日“双十一”,5月17日“吃货节”等人造节日,也已成为大众购物消费的狂欢节。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我们需要节日?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节日?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审题:
审题提示(1)我们需要的节日,是要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的;(2)节日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3)对于国外的流行节日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态度。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本著名谐星北原武,离开家乡到东京打拼后,他的母亲就开始不断地跟他要钱,即使在他潦倒的时候。这让北原武很不理解,他也因此很少回家。
母亲去世后,他回家奔丧。他在母亲留给他的遗物中,看到一本数字高达数千万日元的存折和一封信。信上写道:“所有的孩子之中,我最担心的就是你。我担心你不会存钱,将来会没有钱养老,所以才一直催你寄钱给我。其实你大哥给我的已经够用了。你给我的钱,我都帮你存起来了。现在我走了,把所有的钱还给你。”
看完信,他哭倒在地。
这个故事很快在网上传播开来,人们对它的评论也不一而足,目前还在继续中……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情,就北原武母亲的做法,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审题:
审题提示(1)严厉是奋斗的驱动力;(2)索取也是一种付出;(3)爱之深就要为之计深远;
(4)儿行千里母担忧;(5)看似苛刻却是爱;(6)道是无情却有情;(7)换一种方式或许更好;
(8)鞭策和爱同样重要;(9)真爱总在不言中;(10)人生有多少事可以重来?
近些年来,不少人对传统节日被冷落、西洋节日受热捧的现象忧心忡忡,甚至贴上西方文化渗透或国人数典忘祖的标签,对其口诛笔伐。可是,我们真的需要担心吗?从“圣诞”传入中国开始,就一半冷一半热,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热衷于圣诞节的年轻人没有数典忘祖,冷眼看待圣诞节的忠厚人也没能拒之于国门之外。倒是在看待“圣诞”的内涵变化中,凸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近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文化的繁荣,国人似乎对圣诞节的态度越来越“宽容”,圣诞节日趋中国化的实质,与其说是崇洋媚外,不如说是我们的年轻人自主改造外来节日的一场运动。在一些西方媒体看来,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虽然在中国愈来愈受欢迎,但也越来越有中国特色,与西方侧重家庭团聚和宗教氛围的圣诞主旨相去甚远。“中国式圣诞”往往被视为狂欢节,其主要形式是广场喧嚣、逛街购物和赠礼问候,概而言之,就是“玩”。一个“玩”字足以凸显当下国人对圣诞节的宽容态度:在这个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大背景下,不能御圣诞节于国门之外,可不就是需要“玩”吗?而且,这些年轻人也对圣诞节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用玻璃纸包装的苹果成为常见的圣诞礼物,这是因为“苹果”在普通话中与“平安夜”谐音;很多人在这个欢乐的日子里外出会友,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和家人呆在一起。从“拿来主义”、盲目排外到沦为政治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再到中国化的改造,圣诞节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而其中凸显的是国人文化自信心的不断增强。近些年,随着对文化发展的重视,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力、自信心的不断增强,人们更加重视民族的传统节日,并把一些“洋节”进行中国化的改造,这些都显示了中国人的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一方面,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过好自己的“中国节”;另一方面,也要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洋节,引导年轻人购物有度、狂欢有度,更多的是学习圣诞节的宗教、历史与传统意义,合家团聚。让自己在“中国式圣诞”里“玩”出自己的特色和风采。
作文审题练2 新材料作文
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
审题提示阅读漫画材料,首先要注意两类人:一类是天上飞的两个获得“高考加分”的考生,另一类是地上跑的两个大汗淋漓的考生。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这两类人的命运和待遇截然不同。接着,我们通过追问寻找答案:同样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观察漫画不难发现,两位考生获得加分腾空而起,靠的是权力和金钱。至此,漫画的寓意已经非常明显:从表面上看,这幅漫画反映了高考加分的不公平现象;深层剖析,它反映的是权力腐败和金钱万能的社会现实。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遏制权力腐败。(2)维护公平正义。(3)做到资源共享。(4)加强舆论监督。
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
审题提示材料由四幅漫画组成,漫画的主角都是同一个人,区别是人物处在不同的环境里且想法各不相同。这四幅漫画又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三幅表示“不错”的漫画为一个整体,最后一幅漫画独立。具体分析可知,前三幅漫画中的“一辈子活在树上”“一辈子活在坑里”“一辈子活在水里”都是人物自己的选择,是“不错”的;而最后一幅漫画中的“一辈子只能活在父母期望里”则是人物所不能接受的。据此,可从三个角度分析立意:①从前三幅漫画的角度看,可以写只要自己乐意,在任何地方、任何岗位上都会获得幸福。②从最后一幅漫画的角度看,可以写父母过高的期望给孩子带来的压力,或者更深入一点去写期望和目标会压垮人这类的立意。③也可以利用材料的对比性来综合立意: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活在别人的期望里是最痛苦的;要主宰自己的命运。
根据《2016年宁夏银川中考加分政策》,凡来银川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家的子女可降低一个分数段参加录取,每个分数段为10分。说实话,这样颇具“地方特色”的中考加分,恐怕会让许多人不淡定,因为对有钱投资的企业家的“富二代”来说,他们或许占尽了加分政策的便宜。
银川相关部门出台此加分政策的初衷,是为了鼓励企业家多来银川投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细想想,凭什么将地方经济的发展与中考政策挂钩?中考加分,不管是政策类还是鼓励类,加分的初衷都是为了优待特定人群,弥补中招制度的某些缺陷,背后蕴含了教育公平,但在分数决定升学的事实面前,一些加分项目反而有可能为考场外的较量打开“豁口”。
加分本身没错,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这是契合教育规律的事。深究起来,琳琅满目的加分政策的初心恰恰是为了弥补“一根分数线到底”的野蛮与不公平,也为不少特长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但是,加分政策一旦被玩坏,有比没有更叫人愤懑。任性加分,让人不淡定。打着教育公平的旗号,却又在教育公平上“薅羊毛”,跑偏的地方加分政策在制造舆论槽点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公平隐忧。在代际公平的路上,五花八门的加分政策确实该清理门户了,中考加分政策“瘦身”后,“不拘一格选人才”之路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