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小说男性形象研究

合集下载

男性形象残缺——对张洁、陈染小说的解读

男性形象残缺——对张洁、陈染小说的解读

男性形象残缺——对张洁、陈染小说的解读
周玉
【期刊名称】《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0(030)005
【摘要】解读张洁和陈染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男性形象的残缺.在女性写作中,解构男权中心的文化传统,重建女性自我是一普遍特质.但是在这之中男性以残缺的、物的形象出现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周玉
【作者单位】十堰市柳林中学,湖北,十堰,44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埃勒克特拉”之殇——试比较张洁与陈染小说中的“恋父情结” [J], 陈冬云
2.女性的困境和抉择以茄志鹃、张洁、陈染小说为例看女性形象 [J], 阮素丹
3.褒扬与贬抑——论张洁小说男性形象的塑造 [J], 张丽明
4.残缺的“七宝金身”——苏青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解读 [J], 袁筱青
5.残缺的“七宝金身”——苏青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解读 [J], 袁筱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圣洁的理想到痛苦的失望

从圣洁的理想到痛苦的失望

从圣洁的理想到痛苦的失望张洁小说婚恋主题所显示的情爱观走向及其创作风格的嬗变,已成为张洁小说创作中最重要的,也是特别耐人寻味的现象。

当然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关于这种现象,近十年来,已有学者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研究,成果也很多。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婚恋主题入手,以解读张洁每个阶段的代表作品为线索,对张洁不同时期的婚恋主题的展示进行比较,从而在整体上分析其情爱观的变化,并力图挖掘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

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情爱观:由爱到恨的走向”。

这部分采取解读文本的方法,按照作品出现的先后顺序,重点分析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无字》、《知在》等作品的婚恋主题与男性形象,概括了张洁小说婚恋主题三个阶段的特征与变化。

第二部分:“风格嬗变:自我的迷失”。

随着爱情理想的丧失,张洁的创作风格也发生了从纯情到肆虐,由唯美到审丑的变化。

张洁风格的迷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崇高与浪漫的迷失,二是真诚与简洁的消逝,三是优美与宁静的丧失。

第三部分:“张洁现象与女性文学:无望的救赎”。

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文坛,在爱情秋千架下迷失了自我的女作家,并非只有张洁,但张洁无疑具有突出的代表性。

总体说来,女性文学经婚恋主题显示的情爱观,最终都是落脚到对理想、崇高的消解,对爱情的怀疑和否定,从而走向世俗。

这种状况的出现,与社会转型后,文学处于浮躁状态和日渐世俗化的现实生活,都有密切关系。

从而也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

结语:新时代的女性文学,脱离了泛政治意识形态而走向多元化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它毕竟还有一份社会责任。

从这个层面说,批评张洁现象也意在呼唤女性文学人文精神的回归与新的崛起。

沉溺·背叛·超越

沉溺·背叛·超越

沉溺·背叛·超越在我国,女性文学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近一百个年头。

而关于女性文学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也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丰厚的发展历程。

可以说,就我国目前女性文学研究的现状而言,研究者们的切入角度、使用理论、研究手法都极其丰富,并形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研究模式与研究体系。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严密”中,我们却发现了其无意或是刻意的“留白”: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女性言说下的女性形象、女性意识、女性境遇以及女性作家写作手法、叙事风格等的研究如火如荼,而关于其中男性形象的探索却甚少触及。

而作为我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旗手与开拓者,张洁的创作与时代同步。

从前期的古典唯美,到中期的犀利泼辣,再到后期的平淡冲和,张洁的作品序列指向的不仅是作为言说个体的作家的风格转变,更是在此之下以其为代表的新时期女作家群的女性意识、女性主体的生成与成长。

可是,与我国女性文学研究相似,在对张洁及其文本的研究中,亦出现了男性形象研究的“留白”问题。

然而,作为女性观望男性世界的“缩影”,女性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本身极具研究价值。

其形象的高大与否折射出女性心中“男子汉”梦想的根深蒂固与否,以及在此之下女性所处的主体阶段。

而女性对其的态度的变化更是折射出其面对整个男性世界、男权制的态度的变化。

就此,本文试图以点及面,以女性主义为理论支撑,以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典型代表——张洁为研究对象,以其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为切入角度,试探索张洁小说中男性形象从“男子汉”到“小男人”再到“个人”的阶段性特质和嬗变过程,与在此之下,以张洁为代表的新时期女作家面对男权从“沉溺”到“背叛”再到“超越”的主体姿态,以及从“花木兰”到“女人”再到“自己”的主体成长。

男性形象残缺——对张洁、陈染小说的解读

男性形象残缺——对张洁、陈染小说的解读

情 爱 与 婚 姻 的 历 程 。 在 她 的 书 写 中 , 性 的 残 缺 男
是 一 步 步 地 凸 现 的 , 性 “ ” 身 份 逐 渐 深 化 和 男 物 的
稳 固。
《 , 不 能 忘 记 的 》 塑 造 了 一 个 老 干 部 形 爱 是 中 象 ,他 ” 责 任 、 义 和 阶 级 情 谊 的化 身 。 他 与 母 “ 是 道 亲 见 面 时 :他 们 面 对 面 地 站 着 , 上 带 着 凄 厉 甚 “ 脸
“ 服 还 未 穿 旧 , 们 就 互 相 看 透 了 ” ] 白 复 山 衣 他 口。 看 重 的 是 老 丈 人 金 字 招 牌 , 他 在事 业 上 铺 路 。 为 这 里 的 男 人 使 女 性 失 却 了 对 爱 情 的 憧 憬 , 无 望 在
在 以女 性 为 叙 述 主 体 、 性 作 为 历 史 缺 席 者 男
的 灌 木 丛 , 呢 , 看 着 我 。[ 此 时 , 是 承 载 着 他 却 ” ] 他
社 会 道 德 规 范 的 物 , 谓 的 高 大 形 象 不 过 是 道 义 所 责 任垒起 的虚 幌 。 女 性 渴 求 的 心 灵 沟 通 精 神 相 融 的 爱 情 在 现 实 面 前 被 剥 离 。 当男 性 无 法 在 对 等 的 位 置 上 承 担 其
不容忽视的事实。
[ 关键 词 ] 缺 ;缺 席者 ; 场 ; 理底 蕴 残 退 心
[ o 1 . 9 9 j i n 1 0 —6 7 . 0 0 0 . 1 d l 0 3 6 /.s . 0 8 0 2 2 1 . 5 0 5 l s [ 中图 分 类 号" 2 6 7 1 0 . 1 [ 献标 识码 " 文 I A [ 文章 编 号 ] 0 8 6 7 ( 0 0 O 一 O 6 一 O 10 - 02 2 1 )5 0 0 3

张洁小说中对人性的探讨

张洁小说中对人性的探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张洁的长篇 小 说 《 重的 翅膀 》 中篇小 说 《 沉 和 方舟 》
中, 有两 段 几 乎 完 全 一 样 的 话 : 无 产 阶 级 不 但 要 解 放 全 人 “
类, 还要解放无产 阶级 自己。这个 ‘ 解放 ’ 不仅意味着物质上 的解放 , 更意味着精神上 的解放 , 每一个人成 为完 善的人 , 使 未来 的世界应该是人 的精 神更加 完善 的世界 。 这段 话 的反 ” 复出现, 表明张洁对 精神 上的解放 有着 执着 的追 求 , 的问 人 题是她思考 的中心 , 她追求人 的独立 、 的尊 严、 的价值 , 人 人 希望每一个人成为完善的人 , 而现实世 界却为人 的全 面发 然 展设置了多少 障碍啊 , 中国的封建文化从 来是漠视人 的发展 的。马克思说 :人类就像分裂成许多种的动物群 , “ 决定他们
社会就其广义的意义来 说 , 精神 的动物世 界 , 是 是被分 裂 的 人类世界 , 它和有差别 的人类世界恰恰相反。 ” 人道主义 , 是我 国现代文学 的一个 基本 主题。 自从 “ 五 四” 新文学 革命 以来 , 几千年 的封建 历史是一部 “ 人” 吃 的历 史。中华人 民共和 国成立 以后 , 阶级斗 争的主题 延续下 来 ,

张洁小 说 中的“ 人道 主 义”
好》 写了人的尊严 ;忏悔》 《 写人 的价值 ; 爱 , 《 是不 能忘记 的》 则写人的感情 ;方 舟》 《 提示 恶劣 环境 对人 的精 神 的种种 压 抑 ; 祖母 绿》 《 则是表现作 家理解人性 、 崇尚人性 的典 范之作 。
张洁的一些 小说 直接 表现 了传 统 意识 对人 性 的扼 杀。
之 间 关 系 的 不是 平 等 , 是 法 律 所 固定 的 不 平 等 … .. 建 而 .封

从精神寻父到文化杀夫——论张洁文本中男性形象的互文性

从精神寻父到文化杀夫——论张洁文本中男性形象的互文性

Fr m e k n a h ri p rtt l Hu b n n Cu t r o S e i g F t e S ii o Ki s a d i lu e n l
— —
on M e SI tr—t xu l y i h n i ’ o k n’ n e e t ai n Z a g J e SW r s t

女性文 学研 究 ・
从 精 神 寻 父 到 文 化 杀 夫
论 张洁 文本 中男 性 形 象 的互 文 性
王 金 霞
( 滨州学院 , 山东 滨州 260) 5 6 3
[ 摘要] “ 互文性” 理论认 为, 任何审 美物 象承 载的 审美意 蕴都能跨越 单一 文本 的界 限 , 其前其后 的文本 在 中找 到投射 的影子 , 并借 助其他文本获得意义增殖 。也就是 说 , 一切 艺术形 象都 具有承 前启后 、 前后 对接 和相 互 渗透 的功 能。张洁文本 中的 男性形 象, 共同铸 成 了一个异形 同构 、 互指 涉的人 物艺术 画廊 。这 多个人物之 间存 相
b n n c h r n o e a p c . a d i u u ei n s e t Ke r s s e i g f t e n s i t i u b n n c l r ;mae i g ;i tr txu i y wo d : e k n h r i p r ;k l h s a d i u t e a i l u l ma e n e — ta t e l y
有一种 内 的互文互证性 , 某个侧 面折射 出新时期 以来 中国女性文 学从精神寻 父到文化杀 夫的嬗 变轨迹 。 在 从
[ 关键词 ] 精神 寻父 ; 文化 杀夫; 男性形 象; 互文性

_无字_男神镜像的创生与颠覆_张建伟

_无字_男神镜像的创生与颠覆_张建伟

不负责任的无赖丈夫白复山和流氓魏经理等一批令 人失望的男人,彰显了张洁对理想男人的渴望开始 转化为失望、痛苦、无奈与不甘。张洁和她笔下的女 主人公毫不掩饰对这些令她们失望的男人的鄙夷、 奚落甚至 诅 咒。 同 时,张 洁 的 内 心 也 是 矛 盾、迷 惑 的,她越是狠力地批判男人,就越是渴望有一个好男 人来依傍,她 无 法 超 越 这 种 心 理 屏 障,总 是 心 存 幻 想,不住地念叨“好男人都上哪儿去了”。当张洁不 得不直面并书写女人悲惨的生存现状时,结果她只 能用颤抖的声音无奈而又近乎绝望地哀叹: “你将格 外地不幸,因为你是女人。”
153
让其在家庭生活中、政治舞台上丢尽人出尽丑,以表 达内心不可抑制的憎恨与厌恶的宣泄。”[8]
张洁不仅写人性表层和理性控制下的思维与言 行,更检视人性的深层,检视那不为人知的内宇宙, 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审视那些连男人自己也未觉察到 的阴暗的潜意识。《上火》、《红蘑菇》、《她吸的是带 薄荷味的 香 烟》等 作 品,呈 现 出 的 便 是 这 种“恶 之 花”式的嘲讽与诅咒。《红蘑菇》中的吉尔冬曾经是 张洁早期创作中倾心呼唤的人物,而婚后吉尔冬真 面目暴露,使梦白看清了自己婚姻的本质,也看透了 男人的 本 质,恰 似 迷 人 外 表 下 散 发 毒 汁 的“红 蘑 菇”。张洁一反清丽的笔调,用大量的充满火药味的 词语来形容男人及他们的关系,诸如“仇恨”、“留有 后手”、“歹毒”、“暗算”、“卑微、卑鄙、卑劣、卑下”、 “穷凶极恶”、“胡搅蛮缠”、“无能与无耻”等等,字里 行间充满了对吉尔冬的蔑视与嘲讽。如果把这篇小 说与《无字》以及张洁 1990 年代的随笔散文对比阅 读,就能充分地理解张洁在不同时期对男人的认识 与失望程度。
152
点、一位、一 丝、一 毫 地 品 味 生 活 的 全 方 位 男人,实在世上少有,恐怕也是“五百年才 能出一个”[3]( 第一部,P284) 。

美到丑的衰变—张洁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美到丑的衰变—张洁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作者: 张宁
作者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版物刊名: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页码: 74-75页
主题词: 男性形象 完美 丑陋 衰变
摘要:本文主要以张洁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从上世纪70年代末《爱,是不能忘记的》中完美的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男性,到80年代《方舟》中丑陋的现实生活中的男性,再到世纪末大彻大悟之后拥有社会历史积淀的复杂男性形象。

挖掘出在作者成长、成熟的过程中,时塑造的男性形象经历了一个由美到丑的历程,在爱情与婚姻以及生活中男性的雌化和男性形象的凋谢。

男性神话的解构——女性文学视角中的张洁早期小说

男性神话的解构——女性文学视角中的张洁早期小说

男性神话的解构——女性文学视角中的张洁早期小说
郭晓莹
【期刊名称】《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22)003
【摘要】张洁步入文坛并非高擎着女性主义大旗而创作,但女作家天生的性别意识、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在作品中不知不觉地涌现出来,张洁早期小说是对男性为中心的
男性神话的解构.张洁的小说让我们重新思考在新的社会形态中,妇女解放更深层面
上的问题.
【总页数】4页(P96-99)
【作者】郭晓莹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男性话语中的女性视角——浅析张洁小说写作的叙事特点
2.论女性文学中"母亲
神话"的颠覆与解构3.《三个折不断的女人》中"男性神话"的解构4.解构神话:受众视角中的网络文学——一项关于网络文学观念与阅读的实证研究5.男性研究视角
下《蝴蝶君》中的性别解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女性视角看张洁作品中男性形象情感的嬗变

从女性视角看张洁作品中男性形象情感的嬗变

从女性视角看张洁作品中男性形象情感的嬗变
岳娟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2(000)023
【摘要】张洁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坛上最引人注目、最富争议的女作家之一。

她的创作以个人生命体验为基础,不同时期的创作轨迹就是她的生命轨迹。

本文从女性文学视角来分析张洁对作品中男性形象从渴望到寻找到失望的情感的嬗变过程。

这一方面标志着对男性神话的消解,另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女性意识。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岳娟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942
【相关文献】
1.双重文化下自我认同的嬗变轨迹——当代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作品中男性形象解读
2.男性形象视角下吉本芭娜娜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研究
3.呼唤、拷问、仇视——张洁对作品中男性形象情感的嬗变
4.美到丑的衰变——张洁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5.对情感世界中“另一半”的审视与重构——当代女性作家笔下男性形象嬗变轨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女性视角看张洁作品中男性形象情感的嬗变

从女性视角看张洁作品中男性形象情感的嬗变

作者: 岳娟
作者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15-16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3期
主题词: 女性视角;男性形象;情感嬗变
摘要:张洁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坛上最引人注目、最富争议的女作家之一。

她的创作以个人生命体验为基础,不同时期的创作轨迹就是她的生命轨迹。

本文从女性文学视角来分析张洁对作品中男性形象从渴望到寻找到失望的情感的嬗变过程。

这一方面标志着对男性神话的消解,另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女性意识。

从仰望到俯瞰——论张洁小说对男性形象的塑造

从仰望到俯瞰——论张洁小说对男性形象的塑造
在 张洁潜层 意识里 的渴 望 , 这 种心 理场形 成 了巨大能 的 时
“ 男人 没有 一个可 以被 称为 ‘ 伟大 的情人 ’ ,……他们在 自已
种价值 。他 们希望 把她并 入 自己 的生 存 ,而 不是希 望把 生存浪 费在 她 身上 。相 反 对 女 人而 言 ,爱 就 是 为主 人放 弃 一切 。 《 祖母 绿 》是张洁 从 另一种角 度来 审视两性 之 间的感情 ,她全
摘要 :张洁将 个体 情感 体验 不 可遏 制地溶 入到 了文 本 角 色 中。恋 父— — 审 父— — 弃 父成 为贯 穿她精神 世 界 的一
务 主线 。这条 主线 不仅 左右 了张洁 的个人 生 活 ,也 深刻 地体 现在 对她 文 本 中男性 形 象的 塑造上 。 关键 词 :塑造 ;男性 ;恋 父情 结 ;逃 离
潜在 的心理结 构 、张洁 的 “ 父情结 ”足通 过史本 中 “ 夫少 恋 老 ( )绝决的逃 离 二

与 曾令儿不 同 , 《 方舟 》中 的女 性们 则义无 反顾地选 择了
“ 恋母 情 结所 致 。 对 于从 小 失去 父爱 的女 性 ,存 个体 生命 逃离 家庭 。她们宁 可过 着飘摇 的生活 ,承 受孤苦与 歧视 ,也不

度 让她痴 狂 的心态 ,她 的创 作心理 也开 始逐步 发生转 变 ,这
( )母性的关 照 一 走 出 《 ,是 不能 忘记 的》 ,张洁 一反 “ 爱 女儿 情态 在
种改变 主要表现在 三点 。
情 ”这个愈 久弥新的 占老 话题增添 了异样的色彩 。

祖母绿 中以母性 的光辉关 照着 渐 已弱 化 的男 性 。曾令儿这 位纯 朴 的渔家女 儿有着 如 同圣女般 的形象 ,为 了心 中崇 高的爱

从女性视角看张洁作品中男性形象情感的嬗变

从女性视角看张洁作品中男性形象情感的嬗变

WENJIAOZILIAO 2012年8月号中旬刊在当代中国重要的女作家中,张洁可以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坛上最引人注目、最富争议的女作家之一。

她的作品跨度之大,风格之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如一位论者所言,张洁的小说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两极世界:“温柔的和尖刻的、纤细的和豪放的、简约的和絮叨的、优美的和丑陋的、古典主义式的和现代主义式的、写实的和象征的、崇高的和荒诞的、理想的和冷峻的、洒脱的和拘谨的、超越的宁静和偏激的宣泄、理性的剖析和非理性的堆叠……”①。

也许正是这些内在的矛盾因素导致张洁与主导意识形态之间一直处于复杂的状态。

因此研究女性文学绝对不能绕过张洁。

在新时期初期,女性文学中的爱情理想经历了首轮从高扬到消退的剧烈变革。

新时期的女性对真挚爱情也经历了从渴望到绝望的痛苦的历程。

起初的女性创作并没有一开始就触及爱情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主题。

但在80年代伊始,人到中年的张洁写下了《爱,是不能忘记的》这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女性爱情小说的正式开端,这部具有一定情感冲击力的作品的出现使整个文坛为之一动。

之后是《沉重的翅膀》、《方舟》、《祖母绿》,直到《无字》,张洁以个人生命体验为基础,可以说不同时期的创作轨迹就是她的生命轨迹,她一直在寻找着那刻骨铭心的爱,也在寻找着心目中的真正的“男子汉”。

可是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到后期创作的《无字》,我们不难发现她从“爱是不能忘记的”走到了“爱是不能指望的”的无奈之中;从对理想的爱情的憧憬走到了对爱的无望乃至绝望之中,那些极具男性特质的外表,又兼有坚毅、刚强的内在品质的“男子汉”形象已轰然坍塌。

一、渴望和寻找(建构)理想中的男子汉在《爱,是不能忘记的》这部作品中,作家以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爱情、婚姻伦理的质询激起了整个社会的强烈共鸣。

中年女作家钟雨与老干部之间魂牵梦萦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激发了读者对中国婚姻质量普遍低下的现状的反思,对纯净美好的爱情境界产生了无限的向往。

张洁《无字》主要人物形象介绍

张洁《无字》主要人物形象介绍

张洁《无字》主要人物形象介绍(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张洁《无字》主要人物形象介绍【导语】:《无字》是张洁创作的一部小说,刻画了很多的人物,本店铺来介绍墨荷,叶莲子,吴为等人的形象分析。

张洁作品中“老夫少妻”模式分析

张洁作品中“老夫少妻”模式分析

张洁作品中“老夫少妻”模式分析摘要本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析出张洁小说中隐含的创作心理是“恋父情结”。

在这种强烈的“情结”支配下,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不自觉地形成了“老夫少妻”模式,这既是作家潜意识中早期“恋父情结”的投射,也是其集体无意识的体现。

关键词:张洁老夫少妻模式恋父情结集体无意识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当我们阅读张洁的小说《无字》(第一部)时,会很自然地把它和她的另一部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联系起来,进而发现其作品中有一个“老夫少妻”模式。

其实,何止这两部作品,张洁的作品可以构成这样一个情节模式的系列:散文《拾麦穗》已形成这个情节模式的雏形,不过它还是童话形态,一个无意识的幻化;到了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时,这种模式则从童话形态走入现实生活,但却已把爱情的实现寄托在未来的天国;而在《波西米亚花瓶》、《七巧板》中,作者则把这种天国的爱情拉到现实中来,实现了两对老夫少妻的美满婚姻;甚至像《沉重的翅膀》这类改革题材的作品也无法抹掉这种爱情理想的追求;到了《无字》,苦恋式的追求终于克服了种种障碍,在生活中得以实现。

老夫少妻的婚姻追求似乎成为一片挥之不去的彩云,笼罩着张洁的创作。

在张洁那里,正常年龄的组合,不是同床异梦,就是视若仇敌,而老夫少妻倒成了理想的婚姻模式。

不论实现也好,未实现也罢,老夫少妻成为了张洁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

为什么张洁的小说会形成这样一个“顽强”的情节模式呢?本文将从作家的深层心理中去寻求答案。

一恋父情结的投射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析张洁的作品时,我们便发现了一种潜意识支配下的创作心理,一个潜在的张洁,一个永远走不出“恋父情结”的女作家。

综观张洁的作品,无一不显示着一个强大的心理结构——“俄狄浦斯情结”。

简单说,“俄狄浦斯情结”源于男孩同父亲争夺母亲的爱的无意识倾向。

“一个男孩身上单纯,而又实在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内容就是对其父亲的矛盾态度和对母亲的一种纯粹爱慕的对象关系。

谈女作家笔下男性形象的困1

谈女作家笔下男性形象的困1

谈女作家笔下男性形象的困境摘要:研究女作家笔下男性形象的困境,有助于我们认识女性笔下男性困境叙述的现实意义,并为当前社会上男性走出现实困境提供启示。

从叙事途径上,女作家笔下男性在家庭与社会地位和思想情感上都存在着困窘和尴尬。

首先,女性作家笔下男性在外部世界的作用与价值——建功立业与光宗耀祖,遭受质疑。

其次,随着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的转型,传统社会中男人体力上的优势与人格上的权威在逐步失去,现代知识女性在社会、事业上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显示出女性作为人的价值所在。

此外,男性个体的情感因外部环境压迫和自身能力的局限而表现出这样那样的无奈。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凡俗还是荣耀,男性外在的坚强和无所不能在女性眼中掩饰不住虚弱与苍白而逐渐瓦解,甚至分崩离析。

关键词:女作家;作品;男性形象;困境;地位;情感前言对于中国女性作家笔下男性的困境这个话题目前少有研究涉及。

董慧芳考察了当代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演变,分析张洁的《方舟》、铁凝的《对面》、陈染的《私人生活》、卫慧的《愈夜愈美丽》这些分属不同时期、风格各异的作品中男性形象演变,找到新时期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脉络(董慧芳,2005)。

李仕芬以男性叙述下的女性传奇为题,剖析严歌苓的小说《倒淌河》,集中讨论了作者如何通过男主角阿夏的叙述,突出阿尕这个女性角色(李仕芬,2003)。

曹书文论述了海峡两岸女作家笔下男性形象的文化意蕴(曹书文,2002),认为女性对男性的审视实际上也是对自我的解剖,她们在消解男权意识之后方可重建女性的自我与话语空间。

因此,她们对男性的书写决非可有可无,而是重塑女性自身的关键之所在。

李仕芬论述女作家小说中的男性角色,认为男性在成熟的过程中,反而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对自己的能力、特长怀疑之余,自然亦无法建立起自我的价值感(李仕芬,1998)。

因为存在着性别体验的差异,女作家在塑造异性形象和塑造同性形象存在很大错位空间。

但这种异性对象书写在“旁观者清”的意义上存在参考价值。

呼唤、拷问、仇视——张洁对作品中男性形象情感的嬗变

呼唤、拷问、仇视——张洁对作品中男性形象情感的嬗变

呼唤、拷问、仇视——张洁对作品中男性形象情感的嬗变王爱华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3)005
【摘要】张洁的许多作品被人们认为是女性文学的重要读本.男性主题成为近年来研究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性别主题.在张洁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作者从对理想的男子汉的呼唤到对现实中的男人的失望鄙夷乃至诅咒仇视的态度的嬗变.这一方面标志着文本对男性神话的消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者一定的女性意识.
【总页数】3页(P68-70)
【作者】王爱华
【作者单位】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从女性视角看张洁作品中男性形象情感的嬗变 [J], 岳娟
2.爱的呼唤与咏叹——论张洁以爱为主题小说的深刻性及其嬗变 [J], 席明
3.美到丑的衰变——张洁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J], 张宁
4.对情感世界中“另一半”的审视与重构——当代女性作家笔下男性形象嬗变轨迹[J], 宋小梅
5.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嬗变 [J], 李大鹏;王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洁小说男性形象研究
中国历来的文化传统都是以男性为中心,张洁的女性文学的创作,试图打破男性为中心的传统,对男权中心进行大胆的解构。

从作者笔下的一系列的男性形象及男性形象的变化,让我们发现,作家张洁由
最初的对理想男性的赞扬到后来的贬抑,深受到当时文学潮流的影响,作者毫不留情地批判和揭开了男性虚伪的面纱,他们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品缺失了对男性的真切的生命体悟,使男性不是一种空缺,就是一种生活的道具,因此也就造成了男女形象的失衡。

张洁的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男性形象,既有事业型和慈父型男性,又有忘恩负义、空虚无能和抛妻弃子型男性,张洁对笔下的男性形象的书写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从这些男性身上我们可以读出张洁小说中男性形象的书写轨迹,从理想爱情的建构到男性神话的颠覆,挖
掘出张洁小说男性形象的文化内涵。

张洁的作品不论是审美还是审丑,期望还是绝望、都体现了她所创造出的一种写作风格:生命的写作。

这也使她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特色。

她以前总是以个人的生命体验为源泉来进行创作的张洁,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完善、追求创新,
但是由于作家自身生活经历的变化而造成她的世界观的变化。

张洁对婚姻伦理的描写,是其他女作家难以企及的,张洁的作品大都体现了
对理想的爱情、婚姻、以及人生的思考。

建构了一批自尊、自信、自强的女性。

张洁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的变化也是有一定的过程的,由早期的完美、伟岸、自立的男子汉形象到后来的猥琐、狭隘、卑微的男性的嬗变。

张洁的信仰热情真诚,她的情感纯洁真挚,她的思维通透明
亮,她运用的叙述方式均衡和谐,她的语言温柔感怀。

这些特色造就了张洁小说的早期写作模式。

张洁用她那柔美细腻的情感和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蕴,构造了神圣的精神领域和古典的理想国度。

但是,让人无法相信的是,张洁的作品以往给我们的印象是古典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竟然能够达到彻底地与自己内心对真诚与诗情的呼唤背道而驰,迅速地进入冰冷的现实主义,并转为现实主义。

不再有热情与真诚,纯洁与真挚,平衡与稳健。

后期作品主要彰显出的风格是,对世界的极端与失望、转型的眼光、对现代人生的把握、作品的抽象及由审美转向审丑的创作的心态的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