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概述(一)
儿童文学的创作
![儿童文学的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bc9428f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6.png)
儿童文学的创作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通过文字为儿童提供知识、乐趣和道德教育。
它不仅丰富孩子们的想象世界,还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因此,创作儿童文学需要作者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儿童心理的深刻理解。
本文将探讨儿童文学创作的几个关键要素。
了解儿童心理儿童文学的首要任务是吸引儿童读者。
为此,作者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兴趣。
幼儿期的孩子们喜欢简单、重复的故事结构,而学龄前儿童则开始对复杂情节和角色产生兴趣。
作者应针对目标年龄段设计故事内容和风格,确保作品既能吸引孩子,又能与他们的认知水平相匹配。
寓教于乐儿童文学作品往往承载着教育的使命。
通过有趣的故事传递道德观念、生活智慧和社会规范,是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目标。
作者应在保证故事趣味性的同时,巧妙地将教育元素融入其中,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正面信息。
想象力的培养儿童文学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沃土。
创作者应利用无限的创意,构建独特的故事世界,创造各种奇幻的角色和场景。
这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还能鼓励他们思考和探索未知领域。
语言的选择儿童文学的语言应当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以适应儿童的阅读习惯。
同时,适当的重复和押韵可以增加文本的吸引力,帮助儿童记忆新词汇和句型。
文化元素的融入在儿童文学创作中融入本国及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有助于拓宽儿童的视野,增进他们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这不仅能教育孩子欣赏不同的文化传统,还能促进他们的全球意识和包容性思维的发展。
结语儿童文学的创作是一项既富有挑战性又极具意义的工作。
它要求作者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对儿童心理的敏感洞察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精心构思的故事,儿童文学不仅能够娱乐孩子,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他们,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造力、同情心和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儿童文学概述
![儿童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9ef25c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6.png)
儿童文学概述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是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文学形式。
它涵盖了多种文学体裁,包括童话、寓言、儿童小说以及儿童诗歌等。
儿童文学不仅仅是为儿童提供娱乐,更是一种教育性的媒介,通过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传递给孩子们众多的启示和教益。
本文将简要概述儿童文学的背景、特点及其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儿童文学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
在古代,许多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都被传诵给儿童听,以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
然而,正式的儿童文学产生较晚。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教育制度的普及和儿童读物市场的出现,儿童文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
此后,儿童文学逐渐发展壮大,并被越来越多的作家和教育家重视和创作。
儿童文学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的语言风格通常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作者会用简单明亮的词汇和清晰的句子结构来表达。
这样的写作风格更适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并能够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
其次,儿童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常常富有想象力和奇幻色彩。
通过悬念、冲突和解决的过程,儿童文学能够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思维方式。
再次,儿童文学注重塑造鲜明的角色形象。
作者通过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包括勇敢的英雄、智慧的导师和善良的朋友,来展示不同的品质和价值观。
这些角色可以成为儿童的榜样,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思考。
最后,儿童文学的主题通常与儿童的成长体验相关。
它能够探索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面临的问题,如友谊、责任、勇气和自我认同等。
儿童文学对儿童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开阔儿童的眼界。
通过接触众多不同的故事和世界,儿童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不同背景和不同价值观,促进他们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其次,儿童文学能够培养儿童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阅读关于友谊和合作的故事,能让儿童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并从中领悟到友谊的重要性。
此外,儿童文学还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阅读奇幻故事,儿童能够构建自己独特的想象世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文学乐园:儿童文学作品解读与创作
![幼儿园大班文学乐园:儿童文学作品解读与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734e66d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0.png)
幼儿园大班文学乐园:儿童文学作品解读与创作在幼儿园大班的文学乐园里,儿童文学作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帮助孩子们开阔视野、培养想象力、情感和语言能力的利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与创作,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引导孩子们走进文学的世界。
一、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1. 剧情分析在解读儿童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从剧情入手。
剧情是整个故事的骨架,通过分析主要角色的成长经历、经历的挫折和收获,可以引导孩子们理解生活中的坎坷和成功,并从中获得启示。
2. 语言和情感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但饱含深意。
通过解读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3. 主题探讨每个作品都有其独特的主题,比如友情、勇气、诚实等。
引导孩子们通过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塑造来探讨这些主题,有助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1. 激发想象力在儿童文学的创作过程中,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给予一些开放式的题材,或者启发性的情节,来引导孩子们进行创作。
可以给他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让他们自行推演故事的发展。
2. 培养表达能力通过创作作品,孩子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文字、绘画等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3. 鼓励共享在创作的过程中,鼓励孩子们共享自己的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共享,他们可以得到他人的认可和鼓励,也可以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和交流,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三、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大班文学乐园中,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创作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深入探讨作品的内容,引导孩子们理解生活、表达情感和思考价值观,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自己的潜能。
总结回顾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与创作。
儿童文学创作
![儿童文学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4e23f04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f.png)
儿童文学创作儿童文学是指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作品,它是以儿童为主要对象并符合儿童认知水平和审美需求的文学形式。
儿童文学的创作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创作,在教育儿童、培养情感、陶冶性情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儿童文学创作的首要任务之一。
对于学前儿童而言,他们的阅读热情主要是通过饱满的情节、有趣的人物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来激发的。
因此,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应注重丰富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例如,在绘本中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插图和简洁幽默的文字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促进儿童思维发展儿童文学的创作应能够促进儿童思维发展。
儿童的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他们的思维活动主要以感性认识和直观联想为主。
因此,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应注意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叙事方式,以便更好地引导儿童进行思考和联想。
例如,可以通过巧妙的设定和细腻的描写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让他们主动思考故事中的问题和情节。
三、表达儿童情感儿童文学创作还应注重表达儿童情感,满足他们心理需要。
儿童处于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情感丰富而敏感。
因此,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要关注儿童情感的表达,通过真实的情感描写和细腻的感受,引发儿童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例如,可以通过故事情节中的冲突与解决、友谊与爱的呈现来表达儿童内心的喜怒哀乐,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增强对作品的认同感。
四、塑造儿童的良好价值观儿童文学创作有助于塑造儿童的良好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儿童应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因此,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应注重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通过故事情节中的正面人物形象和正确的行为准则,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使他们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得到道德教育和人生启示。
五、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儿童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
通过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全版.ppt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全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a09f36a45177232f60a2ee.png)
(2)古代儿童文学常常直接是儿童教 育的工具,并以儿童识字、启蒙所用的教 材面目出现,而现代儿童文学首先是为适 应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满足他们的审美 情感需要。
课件
在不排斥古典意义儿童文学的前提下, 从广义的角度考察的儿童文学表现为以下 四种存在状态:
1.被儿童占为己有的“儿童文学” 2.“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 3.“自我表现”的儿童文学 4.儿童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
课件
广义的儿童文学和狭义的儿童文学:
通常所说的儿童文学是就广义而言的, 指幼儿文学、儿童文学(童年文学)、少年 文学的总称。狭义的儿童文学专指童年文 学。在这里,我们以广义的儿童文学为讨 论对象。
课件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和现代意义
上的儿童文学 :
(1)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指那些 并不是专门为儿童创作,但其作品适合儿 童阅读。它们往往来源于民间文学、成人 文学领域,是弥补儿童精神需要的一种补 偿式文学。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指专为 儿童创作的一种自觉的、独立的文学门类。
课件
(2)作者对其读者对象似乎并未明显 地加以考虑,但现已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 作品,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 险记》、佩罗的童话集等。
(3)图画书和浅显易懂的故事。 (4)优秀的成人读物改写本,如德· 拉马雷的《圣经故事集》。 (5)各种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
课件
所以我们讨论儿童文学,一般不局限 于狭义的儿童文学,而是着眼于广义;不 局限于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而是兼容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课件
(一)性别差异
儿童读者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其文 学阅读兴趣和能力会显示出性别差异。
(二)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与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 力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儿童文学创作
![儿童文学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3df7e59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2.png)
儿童文学创作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文字表达情感、观点和创造力。
儿童文学创作是指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作品,它以简洁明快、生动有趣的语言和故事情节吸引儿童读者的注意力。
儿童文学的创作不仅要有精心构思的故事,还需有图画和插图作为视觉补充,以增强儿童的阅读体验。
一、儿童文学的特点儿童文学的创作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简明易懂:儿童文学创作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让孩子们能够轻松理解故事。
2.生动有趣:儿童文学需要通过有趣的人物、丰富的情节和幽默的对话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教育性质:儿童文学创作应当融入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因素,教会儿童理解友谊、勇敢、正直等美德。
4.注重视觉效果:儿童文学作品通常需要配以精美的图画和插图,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二、创作儿童文学的步骤1.寻找灵感:儿童文学的创作来源可以是你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在观察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有趣事物。
2.构思故事:思考一个能够引发儿童兴趣的故事情节,并明确故事的主题与目的。
3.确定人物:创作者应确定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角色,包括主人公、反派和其他次要角色。
4.编写故事:用简练的语言编写故事,保证情节紧凑、有趣,同时避免用词过于晦涩难懂。
5.增加插图:在适当的位置增加插图,辅助儿童理解故事情节。
6.审校修改:反复审读并修改文本,确保语句通顺、流畅,没有低级错误。
7.出版与分享:将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出版,并与更多的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作品。
三、儿童文学创作的意义1.培养阅读兴趣:通过有趣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儿童文学创作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
2.启发思维: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儿童的思考能力和观察力,启迪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塑造品格:儿童文学创作中经常融入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教育,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品质和行为规范。
4.促进家庭亲子关系:儿童文学的阅读可以成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桥梁,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
儿童文学概述
![儿童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85eec5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6.png)
儿童文学概述儿童文学是一种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形式,以儿童为阅读对象,通常包括童话、儿童小说、绘本等。
它的目的是为儿童提供趣味性的阅读材料,引导他们阅读,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并传达正面的价值观念。
本文将对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特点进行概述。
一、历史发展儿童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童谣和童话故事。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已开始为儿童创作文学作品。
例如,希腊古代寓言作家伊索的寓言故事以其简洁明快的文字风格,深受当时的儿童喜爱。
而著名的童话故事《灰姑娘》、《小红帽》等,也是儿童文学的经典。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文学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领域。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儿童文学的重要作品。
比如,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和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集,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些作品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特点1. 平衡文字和插图:儿童文学作品多数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结合文字和插图,以吸引儿童读者的注意力。
绘本是其中一种形式,图画与文字相结合,通过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插图,为儿童创造了视觉上的享受。
2. 简洁明快的语言:儿童文学倾向于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子,以便于儿童理解与理解。
这种语言风格使得儿童文学作品易于阅读,也有助于培养儿童对文学的兴趣。
3. 寓教于乐: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富有教育意义,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传递正面的价值观。
例如,许多童话故事都包含着道德教育的内容,让儿童在娱乐中学习。
4. 儿童为中心:儿童文学的创作要以儿童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心理特点。
作者需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思考和表达,以便于与读者建立起情感共鸣。
三、儿童文学的意义儿童文学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首先,儿童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和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阅读丰富多彩的故事,儿童可以拓展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能力。
其次,儿童文学有助于儿童的情感发展。
儿童文学概述
![儿童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f09044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e.png)
儿童文学概述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作品。
它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包括童话故事、儿童小说、儿童诗歌等,旨在传达正能量、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本文将对儿童文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概述。
一、儿童文学的起源儿童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在古代,大人们通过口头传统将神话传说和故事讲给儿童听,这就是儿童文学最早的形式。
随着文字的发明和书籍的普及,人们开始将这些故事写成文字,并专门为儿童创作儿童文学作品。
二、儿童文学的发展儿童文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
在古代,儿童文学以道德教育为主要目的,旨在传承优秀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儿童文学开始注重儿童的心理成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有趣,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更为贴近。
现代儿童文学在20世纪得到长足发展,世界各地的作家们纷纷创作了众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以儿童为主角,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儿童的内心世界,给予儿童以启示和鼓励。
三、儿童文学的重要作用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儿童文学可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儿童可以增加对文字的认识和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其次,儿童文学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丰富想象和奇幻故事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帮助他们建立丰富多样的思维模式。
此外,儿童文学还可以传递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德观念,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向儿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结起来,儿童文学作为一种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形式,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深远的影响力。
它不仅能够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还能够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儿童文学在儿童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以上就是对儿童文学的概述。
儿童文学研究4篇
![儿童文学研究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30e16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4.png)
儿童文学研究(4篇)第一篇:学生儿童文学阅读兴趣激发策略《语文课程标准》中,学生的阅读文类被明确指定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散文、古诗等。
这意味着儿童文学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
但是目前,受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冲击,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地去阅读儿童文学作品。
教师该如何带领学生走进儿童文学的世界,让学生爱上儿童文学呢?通过几年的儿童文学教学课题实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激发兴趣,感知阅读有了儿童文学阅读兴趣,小学生就会像采蜜的蜜蜂一样,努力寻找阅读机会,从阅读中得到阅读满足,进而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对待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低年级主要采用故事悬念法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把孩子们带入一个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
二、创造条件,促进阅读1上好〃三课〃。
(1)读物推荐课:为学生推荐好的书目,做到好书共享。
(2)读书方法指导课:教师根据本年段学生的特点,向学生推荐不同的阅读方法。
(3)读书笔记交流课:针对学生在读书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经老师的批阅后,班级整理成册,让学生享受到阅读成功的喜悦。
2.建立班级图书角。
建议学生把自己的书放在图书角,大家交换阅读,安排专人管理图书,定期在班级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阅读能力。
3.开放学校图书室。
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图书进行分类,并下发到各个班级,供学生阅读,真正发挥图书室为学生的儿童文学阅读服务的作用。
4.借助网络辅助阅读。
鼓励学生多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优化学校的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保证阅读时间。
每星期我们都要求语文教师安排一节课进行儿童文学阅读指导,这样,既能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6.营造家庭环境。
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形成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三、授之以渔,学会阅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儿童文学作品创作
![儿童文学作品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eacf7f1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1.png)
儿童文学作品创作儿童文学作品创作一直是文学创作者们关注的重要领域。
儿童文学作品以其纯真、活泼的特点,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儿童文学作品创作的一些关键要素,包括主题选择、语言表达和故事情节的设计。
一、主题选择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选择应该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创作者可以选择与儿童生活相关的主题,如家庭、友谊、成长等。
此外,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主题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对于幼儿,可以选择简单明了的主题,如动物、自然等;而对于青少年读者,则可以选择更加复杂的主题,如人性、社会问题等。
二、语言表达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应该简洁明了,符合儿童的理解能力。
创作者应该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而是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文本内容。
此外,语言表达还应该注重形象生动的描写,以便引起儿童读者的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生动的形容词和比喻手法来描绘人物形象和场景,使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
三、故事情节设计儿童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设计应该紧凑有趣,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的想象力。
创作者可以通过设置引人入胜的冲突和悬念,使故事更具吸引力。
此外,故事情节的发展应该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例如,可以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和解决问题的经历,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文化背景的融入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还应该融入适当的文化背景,以丰富作品的内涵。
创作者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地域特色的背景和人物形象,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还可以通过故事情节的设计,传递一些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以培养儿童的文化素养。
五、与读者的互动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还应该注重与读者的互动。
创作者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问题和谜题,引导读者思考和参与故事情节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与读者相关的情节,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六、审校和修改在完成儿童文学作品的初稿后,创作者应该进行审校和修改工作,以确保作品的质量。
创作者可以邀请一些儿童读者或专业编辑进行审阅,并根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
儿童文学研究读懂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研究读懂儿童文学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620db2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f.png)
儿童文学研究读懂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研究:读懂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作品,旨在满足儿童的审美需求、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儿童的情感认知能力。
作为一门研究领域,儿童文学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儿童文学作品,从而能够更好地与孩子们进行沟通和交流。
一、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儿童文学作品有着独特的特点,这也是研究儿童文学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首先,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简单明了,符合儿童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其次,儿童文学作品注重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价值观,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传递正面的信息。
此外,儿童文学作品还倾向于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和应对能力。
二、儿童文学作品的分类儿童文学作品涵盖了多种类型,如童话、寓言、小说、诗歌等。
每一种类型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特点,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和理解。
童话是最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品类型,它通过奇幻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来吸引和引导儿童的阅读。
寓言则常常以动物为主角,通过寓意和隐喻来传递道德教育的信息。
小说和诗歌则在更高的层次上探讨了更为复杂的主题和人生问题。
三、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要读懂儿童文学作品,我们需要采用一些解读方法和策略。
首先,要注意作品的情节和结构,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其次,要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特点和角色转变,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所传递的信息。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来深入挖掘作者的用意和思想。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站在儿童的角度来理解作品,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四、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与价值儿童文学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理解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的深远影响。
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儿童的情感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和研究儿童文学作品,儿童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发展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同时,作为成年人,我们也应当通过儿童文学研究来引导儿童的阅读,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儿童文学研究
![儿童文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7792bb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7.png)
儿童文学研究
儿童文学指的是专门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的研究包括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接受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首先,儿童文学研究关注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
这涉及到作家的创作思路、创作意图以及如何通过文字、图画等方式将故事或者主题传达给儿童读者。
同时,儿童文学的创作还需要考虑到儿童读者的特点和需求,例如语言简单、情节生动、形象立体等。
研究者通过分析作家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其次,儿童文学研究关注儿童文学作品的传播与接受。
儿童文学作品的传播渠道多样,包括出版、推荐、图书馆借阅等。
通过了解儿童文学作品的传播途径和机制,研究者可以探讨作品如何影响到儿童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儿童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程度和评价,有助于评估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
最后,儿童文学研究也关注儿童文学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儿童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向儿童传递正能量和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儿童可以培养情感、认知和语言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因此,深入研究儿童文学对儿童的影响,有助于指导和改进儿童文学创作,提高作品的教育性和艺术性。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研究是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接
受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领域。
它不仅关注作品的质量和创新,还关注作品对儿童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开展深入的儿童文学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文学的魅力,推动儿童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儿童文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儿童文学中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探讨…
![儿童文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儿童文学中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42f562fa58da0116c1749f3.png)
儿童文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2、儿童文学中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探讨3、儿童文学翻译的创译研究4、儿童文学有声读物呈现方式研究5、英国自然环境与英国儿童文学展读全文总字数:21793 字篇一: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摘要:文章以甘肃省儿童文学作家张琳为例,其作品中诸多的创作都以追寻本真和语言的优美独特最为突出,充满了故事共情感和语言美感。
其美学意义的叙述风格和生动有趣代入感强的感情共鸣,都体现出其作品中对儿童文学本真写作和儿童精神成长的研究。
关键词:张琳;儿童文学;精神成长;语言美学一、张琳儿童文学的创作概述儿童文学创作不仅是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有趣的故事情节,更是要在作品中呈现一个能够引导儿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从而在孩童时期这个初步独立阅读成形最重要的年龄段,影响和培养他们价值观的形成。
作者的作品多以长篇幻想小说为主,《飞向石头小镇》《第99颗露珠》《腰刀的歌》《拇指橘子林》《谁的翅膀在飞》等,以关注儿童精神成长和情感共鸣感为故事主线,或以现实为基础,或以童话为形式,意在挖掘儿童内心的诉求,用追寻“真善美”的故事主体达到影响和培养儿童精神成长的目的。
作者近年的儿童文学作品主要以长篇幻想童话和小说为主,其中多以儿童的生活和成长为主要载体,写作特点也是以优美空灵的语言特色和主人公的精神成长为主,并以多维度的视角去体会和挖掘儿童内心深处的所想和诉求。
二、张琳儿童文学的特色(一)坚持本真及情感延伸的创作特色作者的作品中,不仅涵盖了追寻情感共鸣,更有一种坚持本真的书写。
不管是在儿童的世界,或者以成人的视角去体会儿童世界的感受,作者都在故事架构及叙述视角各个方面展现坚持本真这一特色,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还有人与自然、人与物之间的情感描写,都是一种坚持最本真的写作。
人与物之间的情感延伸在《腰刀的歌》这部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部作品讲述了保安族少年马小龙的成长故事,从马小龙对保安腰刀的制作感兴趣开始,通过长辈的帮助,同伴的协作,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第一把腰刀,而通过腰刀制作过程中延伸出的曲折故事,来讲述马小龙是如何获得了成长,也找到了自己要追寻的梦想。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c4547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4.png)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儿童文学是指专门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文学体裁。
儿童文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其独立的存在和发展主要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美国家。
本文将从儿童文学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儿童文学的定义儿童文学是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体裁,是通过文字和图像表达儿童成长、教育和娱乐等方面的内容。
它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心理、兴趣和需求,通过语言的艺术表达方式,给予儿童启迪和满足。
二、儿童文学的分类儿童文学可以按照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
按照内容分为现实主义作品和幻想作品。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以真实和可信的故事情节展现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成长经历,如《草房子》、《兄弟们》等;幻想作品则以想象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来吸引儿童的兴趣,如《小王子》、《哈利·波特》等。
按照形式分为文学和图画书。
文学作品主要通过文字来表达情节和思想,如小说、诗歌、散文等形式;而图画书则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组合来传达信息,如绘本、漫画、图画小说等形式。
三、儿童文学的特点1.内容易于理解和接受。
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情节简洁明了,便于儿童理解和接受。
2.符合儿童心理和兴趣。
儿童文学作品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发展特点,以儿童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创作,引发儿童的共鸣和兴趣。
3.以故事为主轴。
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以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精心编排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来传达思想和价值观。
4.强调教育和培养价值观。
儿童文学作品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启发儿童的思考、培养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四、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儿童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称为寓言,如古希腊的《伊索寓言》。
然而,儿童文学的独立存在和发展主要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美国家。
18世纪末,由于教育以及增加了儿童读者群体,儿童文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体裁。
欧美国家的作家,如安徒生、克里斯滕森、霍夫曼等,开始创作大量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
儿童文学概述
![儿童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0051b8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e.png)
儿童文学概述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读者群体所创作的文学作品。
在这个广阔的文学领域中,包含了各种形式的文字作品,如童话故事、儿童小说、儿童诗歌以及儿童戏剧等。
儿童文学旨在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思维发展。
本文将对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特点以及重要作品进行综述。
一、历史发展儿童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民间故事的传承和神话传说的创造。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儿童文学传统,如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20世纪以来,儿童文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
二、特点儿童文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幽默风趣:儿童喜欢欢乐和幽默的故事情节,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开心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简明易懂:儿童文学的文字通常简洁明了,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让孩子们理解和记忆。
3. 鼓励想象:儿童文学经常运用奇幻和幻想元素,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正能量:儿童文学注重传递积极的价值观,通过作品中的角色和情节,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5. 教育功能:儿童文学旨在教育儿童,帮助他们认识世界、了解自己、培养爱心和友善的品质。
三、重要作品儿童文学领域涌现出了许多经典和重要的作品。
下面介绍几本具有代表性的作品:1. 《安徒生童话》:世界著名的童话集合,包含了《丑小鸭》、《小人鱼》等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为世界儿童带来欢乐,也带给他们关于勇气、友谊和成长的启示。
2. 《小王子》: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代表作,以诗意的语言和想象力丰富的故事,告诉了读者关于爱、友谊和人生的真谛。
3. 《哈利·波特》系列:英国作家J.K.罗琳的创作,通过年轻巫师哈利·波特的冒险故事,打开了一个魔法世界的门,引领了全球儿童文学的新潮流。
4. 《百变星君》系列:中国作家黑龙江创作的魔幻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小天天的成长历程和奇幻世界的冒险,带给读者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勇气。
这些作品不仅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儿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儿童文学作品的表达与创作
![儿童文学作品的表达与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8db5a70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5.png)
儿童文学作品的表达与创作1. 引言儿童文学是一门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通过文字来传达故事和情感,为孩子们提供了有趣且有意义的阅读体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儿童文学作品的表达和创作,了解这一领域的特点和影响。
2. 对话与情感表达儿童文学作品常常通过对话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通过对话,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他们的情绪变化。
例如,当一个角色感到快乐或伤心时,作者可以通过对话展示他们的情感状态,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此外,正是通过语言和对话,儿童文学作品还可以传达各种价值观。
例如,通过展示人物之间的友谊、互助和团队合作,作品可以教育孩子们关于友善和仁爱的重要性。
这些对话还可以通过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展示道德和伦理的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3. 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儿童文学作品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作家可以通过创造奇幻的世界、神奇的生物或不可思议的事件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这些故事可以帮助孩子们发展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并鼓励他们去探索和发现新事物。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通常会使用生动的形容词和形象的描写来展示故事中的人物、地点和事件。
通过丰富的描述,作者可以在读者的心中栩栩如生地呈现出一个个独特的形象。
这样的创作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形象感知和思维能力。
4. 语言和文化的表达儿童文学作品也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化的表达帮助孩子们了解世界的多样性。
对于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孩子们来说,通过阅读来自其他地方的儿童文学作品,他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节日、习俗和价值观。
这样的体验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包容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此外,儿童文学作品还可以通过以不同语言写作来传递多元化。
在一个多语言的社会中,作者可以使用多种语言创作儿童文学作品,为不同语言背景的孩子们提供阅读和尝试理解的机会。
这样的多元化不仅丰富了儿童文学作品的形式,还促进了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儿童文学的创作
![儿童文学的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fe5a0f3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b.png)
“自觉”的儿童文学作家群
教育型:以一种教育者的责任心来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如: 陈伯吹、贺宜
社会使命型
强调社会使命,突出教育责任
娱乐型
强调以儿童兴趣为中心,投儿童心理之所好,将 儿童文学看作是娱乐儿童的文学。
“自发”的儿童文学作家群 童心型
一、儿童文学的创作过程
2.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在 感受、体验和理解生活的基础上,运用形象思维 ,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概括、加工、提炼,并 经由艺术家主观审美情感的灌注,孕育并完成特 定审美意象体系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这个过程也 就是积累素材,开掘提炼生活,确定立意的过程 。
一、儿童文学的创作过程
1.深入生活,了解熟悉研究儿童 首先,深入生活就是要不断地确定和扩展对儿童 生活的敏感程度,对儿童生活应该有特别深入的 体验,有特别强烈的感受,有特别幽微的洞悉。
其次,深入生活熟悉了解儿童,仅仅了解和观察 还是不够的,还要研究他们,蹲下身子从儿童的 角度去看世界,然后站起来,对他们的生活进行 分析、集中、概括,把握他们的思想感情、内心 世界、生活情趣、爱好,以及语言、动作的特点 等。
具有儿童般天性或是有着强烈儿童般精神气质的 作家
儿童崇拜型
将儿童状态的自由与儿童世界的纯洁作为一种人 生理想与社会理想来描绘
童年回忆型
以童年为母题
• 忽然,下起了雨, • 雨点儿又急又大, • 打在脸颊上, • 又疼,又麻。 • 人们都在跑, • 这时,我才想起了家, • 想起了妈妈。 • 望着雨天,我想起了 • 妈妈最喜欢 • 带雨的花。
一、儿童文学的创作过程
艺术传达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项内容是提炼主题。 第二项内容是设计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概述(一)1996年和1997年对于中国儿童文学来说是不平凡的年份:香港回归、党的15大召开、中国足球作着世纪末最后的冲刺……这些社会大背景下的各种因素,都在对中国的儿童文学产生着影响。
从总体上看,它与90年代以来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倾向变化不大,仍以平静、淡泊的现实主义创作为基本宗旨,不张扬,不火爆,但在一些局部上,却在酝酿着可能改变整个中国儿童文学面貌的变化。
如《花季·雨季》的畅销预示了儿童文学彻底商品化的时代即将到来,又如科幻文学在沉寂十几年后开始复苏,再如一直不太为人所知的“大幻想文学”在一些作家和评论家大力鼓吹下在中国萌芽并逐渐形成一个渐来渐高的声音,等等。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对这两年的儿童文学进行一次浮光掠影的巡礼。
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同成人文学相比,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仍然非常薄弱,全国专门发表儿童文学评论的刊物仅有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儿童文学研究》一家,真正从事儿童文学评论的评论者加起来不超过30人。
理论文章发表之后仅在圈子内有些反响。
可以说中国的儿童文学评论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但是,经过为数不多的儿童文学评论家们颇带悲壮色彩的努力,这两年的儿童文学理论确实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绩。
首先,对于近年来的儿童文学研究的评估,有研究者认为:“与当代儿童文学研究原有的基础相比,今天儿童文学研究的学术根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加强。
”“我们的理论话题正在摆脱贫乏单一的状态,而变得有点丰富、有点新鲜、有点趣味。
审美、视角、空间、神秘、母题、叙事式、游戏性……这些至少是被熔铸了新的思考的理论概念开始频繁地出现于我们的理性思维中。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研究因此而显示出某种深层思维品质的转换和整体思维空间的拓展。
”“在国外儿童文学理论界的直接对话和交流还相对缺乏的今天,上述理论走势却与当代国外儿童文学研究趋向形成某种暗合和呼应关系。
”〔1〕对于当前儿童文学评论的“广告”倾向,有论者认为:“提起儿童文学评论,常可听到一些微词。
比如,人们把某些作品评论戏称为‘广告’,这话中所含的轻蔑嘲讽之意是不言而喻的。
”“广告不能一概而论,它作为一种宣传手段,不仅经济市场需要,文化市场也同样需要。
给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做做‘广告’有何不可?尤其是在声光影视媒体的勃兴使得儿童书籍失去往日独步文化市场的优势的今天,及时迅速地向人们介绍、评论儿童文学作品,实在是非常必要的。
”〔2〕新潮理论被引入儿童文学给中国的儿童文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开拓了儿童文学评论家们的视野,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评论者文风不正,将堆砌词语与新潮理论相等同,正如袁丽娟所说:“某些新潮理论未曾让人喝彩首先是文风上的失误造成的。
这些理论总以一种貌似横空出世、大气磅礴的语言态势冲击论坛。
它带给读者的常常是一种奇幻、神秘的感觉。
”“深深沉醉孤立于大众之外的语码体系,爱做生涩语句的堆砌和文学游戏,是某些新潮理论文风不健全的又一表现。
”“无节制地模仿和引用西方理论,借西洋概念来提升学术地位似乎成了一种时尚。
”“某些新潮理论不时地制造各种文艺热点,把儿童文学本来并不复杂而且远远不可能复杂的创作规律变得过分复杂起来。
”“对新时期儿童文学缺少整体把握,批评视角过偏过狭,导致了新潮儿童文学理论严重的战略失误。
”〔3〕关于女性在儿童文学研究中的作用,一些论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曹文轩在汤锐的《现代儿童文学本体论》一书的书评中写道:“一位女性只要她愿意去构建一种体系,且又得到了良好的知识武装,那么她在理性上所显示出的力量,足以使那些在逻辑中进行智力游戏,在构建大规模体系之中获得理智快感的男性感到震惊并觉得望尘莫及。
”〔4〕这两年发表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论文还有:孙建江探析“文革”前中国儿童文学游戏品格的论文《时代的应允与制约》〔5〕、肖显志对经济转型期儿童文学创作思考的论文《冲撞、挣扎与作家理想化的努力》〔6〕、彭懿的研究幻想文学的一系列论文《幻想时间》〔7〕、《儿童文学中的鬼魂》〔8〕、刘绪源的《明天的研究向哪里深化》〔9〕等等。
一系列儿童文学理论专着的出版,是这两年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又一道风景。
班马的《前艺术思想——中国当代少年文学艺术论》〔10〕全书55万字,是他做了五年的一件工程。
该书承载丰厚,纵深涉及,力陈新论,构成系统框架,是90年代以来班马儿童文学艺术思考和理论思想的一次全面表达,也是观测和探究文革后新生代少儿文学的探索行为、思维面、精神力、新构建度的一次全面接触。
班马在该着中呈现了一套初步的少儿文学艺术自身美学系统。
汤锐的《现代儿童文学本体论》〔11〕是一部有关现代儿童文学之本质、功能、美学特征、创作机制等基本问题的理论专着。
作者突破了以往仅以儿童(读者)为单一逻辑支点的封闭式的儿童文学理论框架,而努力以“成人—儿童”双逻辑支点为基础,建构全新的、开放式的现代儿童文学理论体系;尤其本书着重探索了成人与儿童两种不同的审美意识相互协调、双向交流的机制和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我国儿童文学界一系列长期争论未决的理论难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儿童文学创作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彭懿的《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12〕是国内第一部幻想文学理论研究专着,该书以生动优美的诗化语言对欧美等国的现代幻想文学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扫描,并对经典作家作品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这本理论专着的意义是深远的,它预示了下个世纪文学的新空间,为拥有想像才华的中国作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和可供参照的文本。
更为可贵的是作者的努力并没有仅止于理论研究层面,还将它与出版社的出版行为相结合,在他的大力倡导下,江西21世纪出版社正式将“大幻想文学”作为一个品牌树立起来,并开始策划与出版中国作家创作的幻想文学丛书。
这两年出版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著作还有方卫平的《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13〕、吴其南的《转型期儿童文学思潮史》〔14〕、刘绪源的《儿童文学三大母题》〔15〕、朱自强的《儿童文学的本质》〔16〕、竺洪波的《智慧的觉醒》〔17〕、黄云生的《人之初文学解析》〔18〕等等。
儿童小说的创作与研究16岁女中学生写的长篇小说《花季·雨季》〔19〕在当前儿童小说发行量大都只有几千册的萧条背景下,却爆出了发行数达数十万册的冷门。
这是近年儿童文学领域里出现的一个非常引入深思的现象。
评论家们认为,“无论从小说创作的技巧,还是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来衡量,《花季·雨季》都还算不上十分成熟的作品,它难免留有一个中学生初创时期的稚嫩和缺陷。
”〔20〕但是,它却取得了成功,虽然它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但是,这一现象也暴露出了当前的儿童文学界评论与创作脱节,评论家评论观念陈旧,作家创作跟不上变化多端的时代等诸多问题。
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21〕在1995年大红大紫之后,仍然余热不减,是这两年儿童小说评论中颇受关注的热点。
这两部书分别以贾里和贾梅这两个90年代的少年为主人公,叙写他们和他们身边的伙伴们的生活故事。
这些故事生动、有趣,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少年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看到了今天孩子们有滋有味的成长历程,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艺术魅力。
研究者们认为:“这两部作品的最成功之处,在于最恰到好处地均衡了‘现实’与‘可能’之间的摇摆度。
”〔22〕动物小说是儿童小说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动物小说进行研究的论文也有不少。
其中曹文轩的《动物小说:人间的延伸》高屋建瓴地对动物小说进行了阐述。
他指出:“通过实践,小说家们发现,许多人间主题倘若还放在人间那种司空见惯的情景中表现时,却出人意料且又不可思议地得到了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的揭示。
”“动物小说的创造必将是无休止的。
”〔23〕在动物小说的创作方面,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在这两年再次掀起了一个高潮:1997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一次性买断他未来十年动物小说的独家出版权,这在当今作家中实属罕见。
对沈石溪动物小说的研究自然是评论界的一个热点,并引起了争议。
王泉根认为“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能够经得起文学史的检验,我把它视为独特而自足的文本。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大面积地切入生命,生命文化意识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与之唱反调的是吴其南,王泉根在文中提到“在吴其南看来,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不值一提,其一是沈氏作品的主题意蕴‘总体上只能在通俗文学的话语系统内操作’,跳不出‘写义仆、写贤君,写有野心的奋斗者,写不被理解的英雄’;其二是艺术上的不足,‘其中最主要的,最缺乏感性的深度’,因而‘不耐读’。
”〔24〕以写“赤色小子”系列闻名的张品成1997年奉献给读者的是一部更为精彩的长篇小说《北斗当空》〔25〕,它再现了60多年前红军少谍队小战士那段悲壮而又艰难困苦的历史往事,让人们再度领略了往昔的峥嵘与跋涉,作品也更显成熟。
新生代作家儿童小说的崛起是这两年儿童文学创作中引人注目的风景。
其中上海的青年作者与辽宁作家的作品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上海的作者是清一色的女性:萧萍、张洁、谢倩霓、殷健灵、王蔚等等。
辽宁的作家是清一色的男性:董恒波、车培晶、肖显志、薛涛、老臣等等,以至于有人认为在我国的儿童文学创作中存在着“男性的北方”和“女性的南方”的地域倾向。
一些过去鲜有人尝试的少年武侠小说这两年开始频频出现。
比如葛冰的少年武侠小说(如《吃爷》〔26〕充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派。
刀光剑影,铁骨柔肠,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且构思精巧,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儿童文学精品。
童话的创作与研究这两年的童话创作与研究不温不火。
周锐、冰波、张秋生、北董、李满园、庄大伟等80年代就已开始创作的童话作家们仍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着童话写作。
一些更为年轻的作家也叩开了童话世界的大门,活跃在儿童文学文坛上,他们是:黎去秀、杨鹏、葛竞、张弘、李志伟、安武林等等。
在童话学的研究方面,有研究者就童话峰岭结构的规律指出:“希腊神话、《一千零一夜》与安徒生童话在世界童话史上,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峰岭,从结构学上看,它们形成了古代西方——中世纪东方——现代西方的童话峰岭曲线结构格局,这条规律起伏的曲线就是世界童话发展的内在机制,剖析这条曲线的成因,就会预知世界童话发展的未来。
”“已成的世界童话峰岭波状结构表明,童话峰岭出现的机遇不独属西方,也独属东方,幸运之神总是有规律地在东西方之间交叉穿梭,现在,她已将曲线未来的运动趋势指向东方。
”〔27〕也有研究者从意象的角度对童话进行研究。
杨佃青认为:“童话意象作为童话的基本附件,作为童话的‘词语’,它的生成与个性有可能对童话整体的形态与特性有重大影响,那么以童话意象为切入点对童话进行研究,就有可能对童话的文体特征有新的发现。
”〔28〕在作家作品研究方面,陈模就童话界的“郑渊洁现象”进行了阐述。
他指出“郑渊洁是我国青年童话作家一个出色的代表。
有人说他是童话创作热闹派的首领,其中不无贬义,”“更多的人则认为,郑渊洁的童话异军突起,别具一格,从题材内容到写作方法,都是非常新颖的,其特色是幻想相当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