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1教学提纲
消化性溃疡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消化性溃疡的概念、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 掌握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2. 技能目标:- 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评估、诊断和护理。
- 学会进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疾病的关注和关爱,提高护理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1.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2.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1.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评估和诊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什么是消化性溃疡?它有哪些常见症状?2. 引导学生了解消化性溃疡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讲授(60分钟)1. 消化性溃疡的概念、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讲解消化性溃疡的定义和特点。
- 分析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药物刺激等。
- 介绍消化性溃疡的分类,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 阐述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如上腹疼痛、反酸、烧心等。
- 概述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
2.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讲解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评估,包括病史、症状、体征等。
- 介绍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诊断,如疼痛、营养不良、焦虑等。
- 阐述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如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
- 强调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教育,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指导。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并进行点评。
四、小结与作业(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消化性溃疡的最新治疗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讨论、作业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消化性溃疡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护理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疾病的关注和关爱。
教案消化性溃疡范文
教案消化性溃疡范文教案:消化性溃疡一、教案背景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上发生的溃疡,其特点是反复发作、长期纠缠。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本教案旨在通过讲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增强学生对该疾病的了解和预防意识。
二、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熟悉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掌握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技能目标:-能够提供针对消化性溃疡的合理生活方式建议;-能够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三、教学内容1.病因和发病机制:-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类固醇抗炎药物使用;-精神因素等。
2.临床表现:-胃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
3.常见并发症:-消化道出血;-穿孔;-梗阻等。
4.诊断方法:-临床症状和体征;-幽门螺杆菌检测;-胃镜检查等。
5.治疗原则:-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
6.预防方法:-控制精神压力;-避免过度劳累等。
四、教学活动1.列举常见的引发消化性溃疡的原因,并分组讨论各组引发溃疡的原因。
2.分组讨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并由每组进行汇报。
3.按照患者就诊的流程,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医生和患者,模拟进行消化性溃疡的诊断。
4.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就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进行讨论,并向班级展示自己的答案。
五、评估方式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的表现进行评分。
2.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消化性溃疡预防措施的练习题。
六、教学资源1.进行小组讨论的教学资料。
2.消化性溃疡预防措施的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消化性溃疡相关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旨在提高学生对该疾病的了解和预防意识。
但教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比如可以再增加一些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评估方式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如增加实际操作评估等,以更好地考察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的掌握程度。
消化性溃疡教案
消化性溃疡教案教案标题:消化性溃疡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 掌握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1. 消化性溃疡的定义和病因。
2. 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诊断方法。
3. 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1. 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白板和马克笔。
2. 视频或图片资料,展示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3. 消化性溃疡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消化性溃疡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消化性溃疡,并了解他们对该疾病的了解程度。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病因和症状,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2. 介绍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方法,如内镜检查和呼气试验等。
三、预防和治疗方法(20分钟)1. 分享消化性溃疡的预防方法,包括饮食调理、减少压力、戒烟限酒等。
2. 介绍消化性溃疡的常用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3.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预防和治疗方法的重要性和效果。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2. 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五、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10分钟)1. 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性。
2. 分享健康饮食、适当运动和良好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六、小结和反馈(5分钟)1. 总结消化性溃疡的要点和重点。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经验。
2.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报告,提高他们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消化性溃疡预防和治疗方法的应用能力。
消化性溃疡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护理专业大三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2. 使学生掌握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用药指导。
3. 培养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疾病防治的职业信心和职业道德感。
教学重点:1. 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
2.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3.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用药指导。
教学难点:1.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2.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及用药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消化系统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消化性溃疡?它有哪些临床表现?二、讲授新课1. 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而造成的溃疡。
- 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黏膜防御力量减弱、非甾体消炎药、胃酸与胃蛋白酶分泌过多、精神、神经及内分泌因素等。
- 发病机制:致溃疡的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等)与黏膜的保护因子(黏液分泌、前列腺素等)失去平衡。
2.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临床表现:上腹疼痛、反酸、烧心等。
- 并发症:消化道大量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
3.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用药指导- 护理诊断:疼痛、营养失调、焦虑等。
-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疼痛程度、出血情况等。
-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
- 用药指导:遵医嘱给予抗酸药、抑酸药、抗幽门螺杆菌药物等。
-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情绪。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要点。
2.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小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要点。
2.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消化性溃疡的最新治疗方法。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课堂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对消化性溃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消化性溃疡教学-文档资料103页
㈠ 症状
1. 上腹疼痛
① 部位 剑突下中上腹,可偏左或偏右 ② 性质 钝、灼、胀、剧痛或饥饿不适 ③ 程度 轻、中度持续性痛 ④节律性 DU 饥饿痛(疼痛发生在两餐之间),持
续不减至下餐进食后缓解;午夜痛 GU 餐后痛(餐后约1h发生,经1-2h后逐
渐缓解,至下餐进食后再重复) ⑤影响因素 加重:精神因素、服NSAID
2019/11/30
22
2.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的致病机制
①系统作用:抑制环氧合酶,导致胃肠粘膜生理性 前列腺素E合成不足。
②局部作用:NSAID可透过细胞膜弥散到粘膜上皮 细胞内,细胞内高浓度NSAID产生细胞毒而损害 胃粘膜屏障。
3. 胃酸和胃蛋白酶
胃酸的增高是溃疡形成的直接原因 无酸,无溃疡(no acid, no ulcer)
2019/11/30
21
2. 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NSAID)长期应用,50%-60%患 者可能出现胃粘膜糜烂,10%-25%患者可能发生 溃疡。长期摄入NSAID可诱发消化性溃疡,妨碍 溃疡愈合,增加溃疡复发率和出血穿孔率。
NSAID所致溃疡以胃溃疡为主,溃疡发生危险性 与服NSAID种类、剂量、疗程长短有关外,还与 高龄、同时服用抗凝药、Hp感染、吸烟及糖皮质 激素等有关。
2019/11/30
42
2. 幽门管溃疡
与DU相似,餐后腹痛多见 胃酸分泌一般较高 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 易出现呕吐 易发生幽门梗阻、出血和穿孔
2019/11/30
44
2019/11/30
45
3. 球后溃疡
发生于球部远段十二指肠的溃疡,多发生 在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
似DU,午夜痛和背痛多见 易发生出血 药物疗效差 X线和胃镜检查易漏诊
消化性溃疡教学
除去危险因素:HP感染、服用NSAID、吸烟等,溃疡 复发频繁,应排除胃泌素瘤
预防重点对象:有并发症的溃疡或难治性溃疡、高龄或 伴有严重疾病者
预防溃疡复发的措施:一个疗程后,用H2RA或奥美拉 唑10mg/d,每周2~3次维持治疗,采用自我调节方式, 间歇给药,以减少复发,预防并发症。维持治疗3~6个 月或更长
➢ 病理区别良、恶性溃疡
送HP检测
直接征象:溃疡龛影—可确诊 间接征象:激惹、局部压痛、变形、胃大弯侧
痉挛性切迹-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胃溃疡X线
部 胃钡胃 光 体餐体 整 小造小 , 弯影弯 并 龛切溃 出 影面疡 现 ,观 项 口示 圈 征
。。
胃溃疡X线
胃体后壁溃疡: 钡餐造影正面观 示龛影周围粘膜 纹呈广泛均匀地 纠集,且愈近龛 影粘膜纹愈细。
修复愈合,一般需4若穿孔后壁与胰、肝、横结肠粘连称为穿透性溃疡 幽门狭窄→幽门梗阻 恶变(1%以下)
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慢性过程(数年至数十年) 周期性发作,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常有季节性 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
疼痛原因:
组织学检查
4.胃液分析
GU:胃酸分泌正常或低于正常 DU:部分DU胃酸分泌↑ 对PU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不大 主要用于胃泌素瘤的辅助诊断:
胃酸、胃泌素同时↑ BAO>15mmol/h MAO>60mmol/h BAO/MAO>60%
5.血清胃泌素测定
血清胃泌素一般与胃酸分泌成反比,胃酸低,胃泌素高; 胃酸高,胃泌素低 胃泌素瘤时,两者同时升高,胃泌素>200pg/ml PU时血清胃泌素稍高,无诊断意义
4.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消化性溃疡说课稿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说的课程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病理学基础》中常见疾病:消化性溃疡。
主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课程内容•二、课程目标•三、教法学法•四、教学过程•五、课堂小结一、课程定位,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知识巩固五个步骤加以阐述的。
1、本课的内容、地位、作用《消化性溃疡》是《病理学基础》第六章第六节内容,消化性溃疡是一个常见病,以中青年多见,本节内容包括消化溃疡定义、分类、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与预防要点,学习该疾病的基础知识,对于认识、预防该疾病,健康生活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确定依据:根据大纲要求及学生学习特点。
(1)知识目标:掌握消化道溃疡的定义,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表现。
(2)能力目标:鉴别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3)情感目标:通过提高对消化溃疡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提高对该疾病的预防重视。
重点: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理变化、临床表现。
难点: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鉴别三、教学方法教法以复习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
学法课堂讨论、教师分析讲解、分层合作逐步完成学习任务板书用多媒体作成课件来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直接产生感性的认识,使学生较全面、较深入地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完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我在本节当中采用下面的教学模式:通过复习导入新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详解——引导学生练习——教师归纳总结复习消化系统的组成,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通过小组成员的分析,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协商、交流,结合解剖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问题的答案,从而完成了对消化性溃疡有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最后小结及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堂小结1、小结:把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再总结一遍,加深印象。
2、课堂反馈:再通过临床病例,让学生自由讨论,能把消化性溃疡的相关内容给展示处理3、制作表格,将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鉴别出来。
消化性溃疡教案要点
消化性溃疡教案要点教案课程名称:内科学授课教师:___教授时间:2008年1月教案(一)授课内容(章节):消化性溃疡授课方式:大课授课时数:2学时授课对象:2005年级(系)临床医学5、6、7、18班授课时间:2008年4月10日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2.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原理。
3.熟悉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
授课内容(要点):一、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1.重点讲授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特别是多年来研究的情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该菌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2.非甾体抗炎药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另一因素,也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因素。
3.胃酸和胃蛋白酶对消化性溃疡形成的作用机理是直接对黏膜自身消化作用。
4.其他因素:吸烟、急性应激、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等。
二、重点讲授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1.慢性过程。
2.周期性发作。
3.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
4.主要症状及体征。
三、重点讲授各种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的特殊临床表现。
四、消化性溃疡的实验室和重要检查:1.胃镜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可直接观察、摄像、组织活检及HP检测。
2.X线钡餐检查。
五、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主要与胃癌及胃泌素瘤鉴别,讲明该种疾病的主要特点。
六、重点讲授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1.出血。
2.穿孔。
3.幽门梗阻。
4.癌变。
七、重点讲授消化性溃疡的治疗:1.内科治疗的主要方法,主要的制酸药物,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主要方案,主要是三联疗法。
NSAID溃疡的治疗和预防。
2.掌握外科手术指征。
分配时间:1.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20分钟。
2.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18分钟。
3.各种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的特殊临床表现:7分钟。
4.消化性溃疡的实验室和重要检查:5分钟。
5.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0分钟。
6.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5分钟。
7.消化性溃疡的治疗:15分钟。
消化性溃疡教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
2、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
3、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难点:1、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
2、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鉴别。
思考题
1、消化性溃疡腹痛的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3、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有哪些?
教学的内容及时间安排
1、消化性溃疡的概述:定义,发病率,流行病学(10分钟)
6、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要点及主要鉴别疾病(20分钟)
7.、消化性溃疡的治疗(30分钟)
①一般治疗
②药物治疗:适用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制酸剂主要用于胃溃疡的药物;主要用于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其它方法
8、并发病的诊断及治疗(5分钟)
9.、预后:复发率,病死率,死亡原因、预防(10分钟)
小结(10分钟)
教研室
主任签字
年月日
2、熟悉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3、了解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发病情况、鉴别诊断、辅助检查和预防。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方法:采取精讲法、互动式讲解、对比讲解、问题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病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补充新进展,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强调重点内容,结束前进行小结。
2、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原理(20分钟)
3、病理:好发部位和溃疡的病理特点(20分钟)
4、临床表现:介绍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临床特点(40分钟)
①症状:疼痛部位、性质、规律性;其它胃肠道疾病症状;阐述清楚本病临床表现的典型规律性
②体征
③特征性溃疡,球后溃疡、幽门管溃疡
5、辅助检查:胃液分析、便隐血试验,X线及胃镜检查(30分钟)
教案首页(消化性溃疡)
【讲述】
【幻灯显示】
【讲述】
【幻灯显示】
【讲述】
【幻灯显示】
【讲述】
(一)一般治疗
①避免发病与复发诱因。
②禁用非甾体抗炎药。
③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时可用安定药等。
④戒酒及戒烟。
(二)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药物:
①H2受体拮抗剂
②质子泵抑制剂(PPI)
保护胃黏膜药物:
(三)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目前推荐以PPI或胶体铋为基础加上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治疗方案。
(四)其他因素:
①吸烟。②遗传。③急性应激。④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四.病理
(一)好发部位:
胃溃疡多位于与泌酸区毗邻的胃小弯侧及幽门前区,有时也可发生在小弯上端或贲门,偶见于大弯,亦可位于幽门管。十
教与学的互动能活跃课堂气氛
积极思考、理解记忆
积极思考、理解记忆
讲课重点
二指肠溃疡多位于球部,前壁较后壁常见,偶位于球部以下十二指肠乳头以上,称球后溃疡。
请写出
1.诊断及诊断依据;2.如果药物治疗,请写出治疗方案。
积极思考、理解
作好课堂笔记。
讲解过程中配合提问,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
【讲述】
【幻灯显示】
三.病因及发病机理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
(1)幽门螺杆菌-胃泌素-胃酸学说。(2)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学说。(3)幽门螺
讲课重点
【讲述】
【幻灯显示】
【讲述】
【幻灯显示】
【讲述】
【幻灯显示】
杆菌感染减少十二指肠碳酸氢盐分泌,从而导致黏膜屏障削弱是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的重要机制。
记忆
【讲述】
③节律性:溃疡疼痛与胃酸刺激有关,临
教案消化性溃疡
教案消化性溃疡教案主题:消化性溃疡教学目标:1. 了解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 掌握预防和管理消化性溃疡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视频资料: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症状3. 案例研究:真实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个案分析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消化性溃疡的概念和背后的病理生理过程。
2. 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你知道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是什么吗?”知识讲解(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详细介绍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症状。
2. 通过图表和图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病理生理过程。
视频观看(10分钟):1. 播放与消化性溃疡相关的视频资料。
2. 观看视频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录关键信息。
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发真实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案例研究。
2. 学生小组讨论案例,并回答相关问题。
3.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和解决方案。
预防和管理(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预防和管理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包括饮食、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
2. 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管理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性。
总结和讨论(5分钟):1. 总结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消化性溃疡的小论文,包括病因、症状、预防和管理方法。
2. 提醒学生按时提交作业。
评估:1. 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表现进行评估。
2. 评估学生在小论文中对消化性溃疡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备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难易程度。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内科学》消化性溃疡病一
《内科学》消化性溃疡病一、概念消化性溃疡病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与胃液的消化作用有关的慢性溃疡,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互,故名。
溃疡是指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者而言,故不同于糜烂。
溃疡是指粘膜缺损超过粘膜下层,不同于炎症和糜烂。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其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
是人类的常见病。
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各为独立的疾病,但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有共同之处。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一)幽门螺杆菌感染近些年来大量研究充分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1.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感染率高,DU为9%~100%,GU为80%~90%。
同样Hp感染者中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性亦显著增加。
2.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明显降低溃疡复发率。
3.HP感染改变了粘膜侵袭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的平衡(二)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所致。
(三)药物一些药物对胃十二指肠粘膜具有损伤作用,其中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最为显著。
NSAID通过抑制胃粘膜的PGE的产生,使胃粘膜血流量减少,胃粘膜代谢出现障碍,而导致的胃粘膜损伤。
其引起的溃疡称为NSAID相关性溃疡。
(四)遗传因素(五)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六)应激和心理因素(七)吸烟还有粘膜和粘液,这些保护的因子,在溃疡病形成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胃溃疡。
攻御因子和防御因子平衡的失调,是发生消化性溃疡病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三、病理改变溃疡为单个或多个,直径多小于10mm。
溃疡深者可累及胃壁肌层甚至浆膜层,溃破血管时引起出血,穿破浆膜层时引起穿孔。
溃疡愈合时周围粘膜炎症,水肿消退,粘膜重建,其下肉芽组织纤维化转变为瘢痕,周围粘膜向其集中。
四、临床表现(一)消化性溃疡的特点(1)病史长,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
消化性溃疡教学设计(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消化性溃疡教学设计消化性溃疡教学设计XXXXXX2018.7.12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第一节消化性溃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消化性溃疡的病变特征。
2.用所学知识对临床病例进行尝试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合作探讨,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增进友谊的意识。
让学生感受到消化性溃疡与我们身体健康的利害关系,提高学生研究病理学的兴趣,为学好卫生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主动研究。
教学重点:1.消化性溃疡的病变特点。
2.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教学难点: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交流、启发、演示教学步骤:1,激趣导入2,新课教学3.巩固应用4.归纳总结5.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以前有没有胃疼过?请谈谈当时的感受。
(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生1:饥饿时,上腹部痛苦悲伤。
生2:吃了食物后,腹痛加剧。
师:这些都是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那么何谓消化性溃疡?有何结果?二.新课讲授一.)概念:(引导、分析、讨论、获得)消化性溃疡:是以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及管壁的慢性破坏性病变为主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多见于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十二指肠溃疡占70%,胃溃疡占25%.复合性溃疡占5%。
病因:1.胃酸、胃蛋白酶的自我消化作用。
2.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3.黏膜屏障功能破坏。
二.)病理变化(多媒体图片教学讲授法)1.胃溃疡肉眼观1)部位:胃小弯接近幽门部,尤以胃窦处最常见。
2)形状:圆形或椭圆形3)数目:多为单个4)大小:直径2.5cm以内5)皱襞:呈放射状6)边缘:整齐,状似刀切7)底部:平坦2.十二指肠溃疡的特性: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形态与胃溃疡相似,直径多在1cm以内。
3.镜下观(四层)溃疡的结构。
(多媒体讲授)1)炎性渗出层(2)坏死组织层(3)肉芽组织层(4)瘢痕层三.)病理临床表现(识记)1.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胃溃疡:进食0.5—2小时(饱痛)十二指肠溃疡:午夜时或饥饿、空腹时疼痛,进食后疼痛缓解。
消化性溃疡知识教案
消化性溃疡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 掌握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 了解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保健措施。
二、教学内容1. 消化性溃疡的定义: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上发生的慢性溃疡。
2.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主要包括胃酸过多、胃黏膜保护机制减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因素。
3.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感、反酸等,部分患者可无症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加深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促进学生思考。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消化性溃疡基本知识的掌握。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消化性溃疡诊断和治疗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消化系统疾病相关教材。
2. 课件: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等知识点。
3. 案例资料:典型消化性溃疡病例。
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文章、研究成果等。
六、教学内容1.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胃镜检查、胃黏膜活检等方法进行诊断。
2.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如抗酸药、胃黏膜保护剂、抗生素等),手术治疗(如胃大部切除术等)。
3. 并发症及处理:了解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及相应处理方法。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并发症处理。
2. 演示法:通过胃镜检查、手术治疗等演示,直观展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过程。
3. 模拟操作法:模拟胃镜检查、手术治疗等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消化性溃疡诊断、治疗及并发症处理的理解。
2. 模拟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在模拟操作中的技能掌握和临床判断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评估能力。
西医内科学教学大纲-消化性溃疡
西医内科学教学大纲:消化性溃疡
[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并发症、治疗原则与治疗措施。
2.熟悉鉴别诊断。
3.了解发病机制、病理改变。
[教学内容]
1.概述:概念、流行病学。
2.病因、发病机制与病理:胃酸及胃蛋白酶增多、精神神经因素、胃粘膜屏障降低因素、幽门螺杆菌、内分泌因素等。
溃疡的好发部位与病理学特点。
3.临床表现:重点介绍上腹部疼痛的临床特点。
特殊类型溃疡的定义及临床特点。
4.实验室与其他检查:Hp检测、胃液分析、胃镜及活组织检查、X线检查、粪便隐血检查等。
5.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6.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强调主要诊断依据。
(2)鉴别诊断:胃癌、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泌素瘤等。
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的鉴别。
7.治疗: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根除Hp、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
药物治疗原则。
(3)并发症的处理。
8.预防。
[教学方式]
典型病例床边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方维丽写在课前的话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
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那么,这些因素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一、消化性溃疡的概念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指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慢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疾病之一,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或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之为消化性溃疡。
主要包括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
此外,也可发生于食管下段、小肠、胃肠吻合口及附近肠袢,以及异位胃黏膜。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多发性疾病,但在不同的国家、地方的患病率可存在不同的差异,通常认为,在人群中约10%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占国内胃镜检查人群的 10.33%-32.58%,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两者之比约为3:1。
本病好发于男性,其比例为2-5:1。
发病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
我国南方发病率高于北方,近年来,中老年溃疡患者的比率呈增高趋势。
俗话说,胃病要靠七分养,三分治。
而健康人的胃病发生与哪些侵害因素有关?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哪些?二、病因和发病机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衡的综合结果。
侵袭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非甾体类抗炎药,胃酸和胃蛋白酶,吸烟、饮酒等。
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包括:粘液、碳酸氢盐屏障、黏膜血流量、黏膜上皮细胞再生更新、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等。
关于溃疡病的主导发病机制,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变迁,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胃酸是发生溃疡的必须条件。
因此,1910年,有学者提出无酸、无溃疡的设想。
到了1983年,Warren和Marshall首先从人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后,这一理论逐渐受到挑战。
近年来,胃肠病学界盛行的溃疡并的病因是幽门螺杆菌。
因此又提出了无HP、无溃疡的论点。
Warren和Marshall也因此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到了1990年,有Tarnawski 提出了一个溃疡愈合质量的一个概念。
近年来,强化黏膜防御被作为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一个新途径。
(一)、Hp感染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消化性溃疡的最常见的一个病因。
95%以上的消化性溃疡与这两者有关。
大量研究证明,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
规范化试验证实,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Hp感染率超过90%,而80%—90%的胃溃疡患者也存在Hp感染。
Hp感染可使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危险性增加1.79倍。
若合并NSAIDs应用时,Hp感染将使罹患溃疡的风险增加3.53倍。
1、Hp特点幽门螺杆菌属革兰氏染色阳性菌,微需氧菌。
在光镜下呈S型,螺旋状。
电镜下,菌体表面光滑,有4—6条带鞘的鞭毛。
含有丰富的尿素酶。
是检测幽门螺杆菌的试验基础。
空泡毒素A和细胞毒相关基因A是Hp的主要毒力标志。
2、Hp致病机制Hp凭借其黏附因子与黏膜表面的黏附因子受体结合,在胃型黏膜,包括胃黏膜,尤其是幽门线黏膜和伴有胃上皮化生的十二指肠黏膜上定植。
凭借其毒力因子的作用,诱发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
损害黏膜的防御、修复机制。
同时,通过增加胃泌素的分泌,形成高酸环境,增加了侵袭因素。
此两者在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发生中各有侧重。
3、Hp致病相关的学说一共有四个学说,各学说之间可相互补充。
包括漏雨的屋顶学说、胃泌素相关学说、胃上皮化生学说、介质冲洗学说。
⑴、漏雨的屋顶学说。
Hp感染引起的炎症胃黏膜比喻为漏雨的屋顶,无雨,也就是无胃酸,仅是暂时的一个干燥,而根除Hp相当于修好屋顶,房屋不易漏雨,而溃疡不易复发,许多研究显示,溃疡自然病程复发率超过70%,而HP根除以后,溃疡的复发率明显降低。
⑵、胃泌素相关学说。
是指Hp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使胃窦部PH增高,胃窦黏膜反馈性的释放胃泌素,提高胃泌素水平。
从而在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临床工作中,十二指肠溃疡几乎总伴有Hp感染,若能真正根除Hp,溃疡几乎均可之余。
⑶、胃上皮化生学说。
Hp一般只定植在胃上皮细胞,但在十二指肠内存在胃上皮化生的情况下,Hp则能定植于该处,并引起黏膜损伤,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
⑷、介质冲洗学说。
Hp感染可导致多种炎性介质的释放,这些炎性介质被胃排空至十二指肠,而导致相关黏膜损伤。
这个学说也解释了为什么Hp主要存在于胃窦,却可以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
根除Hp的疗效体现在Hp被根除后,溃疡往往无须抑酸治疗也可自行愈合。
联合使用根除Hp疗法,可有效提高抗溃疡效果,减少溃疡复发。
另外,有研究发现,对初次使用 NSAIDs 的患者,根除Hp,有助于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根除Hp的长期效果,还包括,阻断胃黏膜炎症、萎缩、化生的序贯病变,并最终减少胃癌的发生。
(二)、非甾体类抗炎药有些药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损伤作用,其中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为代表,目前NSAIDs和Hp已被公认为互相独立的消化性溃疡危险因素,在无Hp感染,无NSAIDs服用史的个体,发生消化性溃疡,终究是少见的。
中国人服用NSAIDs的主要原因,有统计表明,在50%左右都是用于抗风湿治疗,其他的应用包括止痛、抗凝治疗,以及治疗感冒发热等。
有些药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损伤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药物是()?A.非甾体类抗炎药B.抗感染药C.解热镇痛药D.抗病毒药正确答案:A解析:有些药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损伤作用,其中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为代表。
目前NSAIDs和Hp已被公认为互相独立的消化性溃疡危险因素,在无Hp感染,无NSAIDs 服用史的个体,发生消化性溃疡,终究是少见的。
故,药物因素主要是非甾体类抗炎药。
在全世界超过三千万人,每天都在应用NSAIDs类药物。
据统计,每1000张处方中,有278张处方为NSAIDs类药物。
其中还不包括非处方药。
在国内销量仅次于抗感染药,位居第二位。
NSAIDs胃肠道黏膜损害,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问题。
NSAIDs引起的胃肠损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有超过45%的患者可以由上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烧心、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痛等;有20%-30%可以在内镜或X线上见到黏膜病损;有症状的溃疡占到2.5-4.5%;严重的胃肠道并发症包括溃疡出血、穿孔和梗阻。
NSAIDs相关溃疡,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溃疡大;②多发;③胃溃疡明显多余十二指肠溃疡;④有一部分表现为无痛性溃疡;⑤有超过80%的患者有严重NSAIDs相关胃肠道并发症,这些患者以前都没有胃肠道的症状。
NSAIDs损伤胃肠黏膜的机制包括,局部直接作用和系统作用,NSAIDs药物具有弱酸性的化学性质,溶解后可以释放氢离子,破坏胃黏膜屏障。
传统的NSAIDs药物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对胃肠道黏膜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后,可以导致胃黏膜的微循环障碍,最终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NSAIDs溃疡多发生于胃窦部、升结肠和乙状结肠,少数可以见于小肠。
(三)、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性溃疡被定义为由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壁的自身消化而引起,胃酸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损害因素。
许多十二指肠溃疡都存在基础酸分泌,夜间酸分泌、最大酸分泌、十二指肠酸负荷等增高的情况。
无酸的情况下罕见溃疡的发生,胃蛋白酶的活性受胃酸分泌的制约。
在胃溃疡患者基础酸分泌和最大酸分泌均与正常人相似,甚至低于正常。
目前认为,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损害作用,一般只有在正常黏膜防御、修复功能遭受破坏时才发生。
(四)、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主要包括胃排空过速、排空延缓和十二指肠液反流。
胃排空过速,可使十二指肠球部酸负荷显著增加,而促进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
而胃排空过缓,可以通过胃窦局部张力增加,胃泌水平升高,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另外,十二指肠液,像胆汁、胰液等对胃黏膜产生损害,也可以在胃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五)、环境和生活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在环境和生活因素中,相同药物治疗条件下,长期吸烟者溃疡愈合率较不吸烟者显著降低。
吸烟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另外烟草中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减低,导致胆汁反流,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
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像暴饮暴食,或不规则进食,咖啡、浓茶、烈酒、辛辣食物,饮食过快、太凉,不规则等不良的饮食习惯,都可能是本病发生的相关因素。
在精神因素中,根据现代的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观点,消化性溃疡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
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过分焦虑,可直接导致胃酸分泌失调、胃黏膜屏障削弱。
遗传因素争论比较多,尽管如此,在同卵双胎同胞中,确实发现溃疡发病一致性高于一卵双胎,而消化性溃疡也是一些遗传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饮食和生活不规律,造成胃防御功能降低,是得胃病的主要原因。
然而,消化性溃疡在胃镜及光镜下的病理学表现是什么?三、病理学(一)、部位胃溃疡可发生于胃内任何部位,但大多发生于胃窦小弯与胃角附近。
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球部、前壁常见。
数目,消化性溃疡大多为单发,少数可以为两个或更多,称为多发性溃疡。
单发溃疡,其中胃溃疡占25%,十二指肠溃疡占70%,复合溃疡约5%。
大小,十二指肠溃疡的直径一般小于1个厘米,胃溃疡的直径一般小于 2.5厘米。
(二)、深度浅者仅超过黏膜肌层,深的可以贯穿肌层甚至浆膜层。
溃疡形态,典型的胃溃疡呈类圆形,深而壁硬,在贲门部较深,可以做浅橛状,溃疡边缘常有增厚,而充血水肿,溃疡基底光滑、清洁,表面覆以纤维素膜或脓性膜,而呈灰白或灰黄色。
(三)、在显微镜下的表现慢性溃疡底部自表层至深层可分为四层:1、渗出层,少量炎性渗出物(中性粒细胞、纤维素);2、坏死层,无结构的坏死组织;三,新鲜的肉芽组织层,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四,陈旧的肉芽组织瘢痕层,大量胶原纤维、少数纤维细胞,见下图。
胃溃疡在显微镜下表现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与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切忌空腹上班和空腹就寝。
在短时间内(2~4周)使溃疡愈合达疤痕期并不困难,而关键是防止溃疡复发。
溃疡反复发作危害更大。
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烟、酒、辛辣、浓茶、咖啡及某些药物的刺激,对溃疡的愈合及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