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4ee25b2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8.png)
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 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是各国、各地区经济融为统一的、 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3.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 势。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 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新的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1.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Hale Waihona Puke 1、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什么是世界多极化?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对 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 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 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 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1)世界政治力量分化组合 为多极化格局勾勒了 基本框 架
(2)大国间关系的调整 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奠 定了基础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 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说:新中国成立后就 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 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这一主张得到了印度方面的积极响应。经过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非国家所接受。
中国走和平与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的提出
2004年4月24日, 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 上发表演讲指出: “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同亚洲各国共创 亚洲振兴的新局面, 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 高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毛概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和平外交政策
![毛概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和平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c69c839551e79b89680226f3.png)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与发展 • 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 发展模式多样化 • 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 国际和平环境 •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反对霸权主义
霸权主义是对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它是引发国际局 势动荡不安的重要根源,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 邓小平明确指出:发达国家欺侮落后国家的政策没有 变,“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总是欺侮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 发展中国家,经常干预这些国家为摆脱控制、发展经济、 争取政治独立与自主所作的努力。” 我国既坚决反对超级大国在世界各地区的争夺和支持、 纵容一些国家的地区霸权主义行为,彻底消除由它们的争 夺而引起的地区冲突和动乱。又反对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 特别是核军备竞赛,主张全面禁止并彻底销毁核武器、化 学武器、太空武器。我们主张大量裁减常规军备,超级大 国应率先裁减核武器和常规武器。自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 议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反对霸权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
江泽民:
•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 题,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 期; • 要正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维护世界 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 •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 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 •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 结与合作; • 努力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 好合作关系。
•
和互主 和 平不权 平 共干和 共 处涉领 处 。内土 五 政完项 、整原 平、则 等互互 互不相 利侵尊 、犯重 、
• :
自义度自人非事独 主,,主民曲务立 地不坚地的直时自 处拿持决根,,主 理原实定本从根, 一则事自利中据就 切作求己益国问是 国交是的出人题在 际易,立发民本处 事,伸场,和身理 务独张和独世的国 。立正态立界是际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bc89d78af8c75fbfc77db2ff.png)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 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世界政治格局:在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 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 状态。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世界格局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 合各国人民利益。
(1)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优点:参见教材274页
(2)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曲折、 复杂的演变过程:参见教材275页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3、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 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新秩序 第五,提出了处理党际关系的新原则 第六,提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途径 第七,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特别在社会主义
国家出现动乱的严重情况下,高瞻远瞩地确定了冷静观察、 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
2、江泽民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 ➢正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维护世界和平; ➢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 ➢努力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战后政治格局演变三阶段: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
两极化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
第三节段,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 多极化
提问: 1.你认为目前的世界格局是 怎样的?理由是什么? 世界多极化定义:参见教材274页
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0e570f6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8.png)
教学要点、难点:1、和平与发展是 当今时代旳主题;2、新时期我国独 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旳落实与创新 及其对我国和平崛起旳指导意义;3、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旳道路。
教课时间:6课时
教学内容
❖ 一、国际形势旳发展及特点 ❖ 二、独立自主旳和平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旳发展及特点
结论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旳主题,是世 界多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克制战争原 因不断增长旳合力作用旳成果
问题讨论
为何说和平与发展仍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 前还未处理旳两大问题?
和平与发展仍未处理
❖ 从和平旳角度看,虽然世界大战有可能防止, 但造成战争旳原因依然存在;
❖ 从经济发展旳角度看,国与国之间旳差距越 拉越大。
❖ 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旳分析 ❖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旳新判断
毛泽东对二战后国际形势旳分析
❖ 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和毛泽东 在看待战争与和平旳关系上,基本上都是持 “两点论”旳。
❖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早期,要点强调战争旳 危险,强调战争引起革命旳观点。提出备战 备荒,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旳主题 ❖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波折中发展 ❖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旳道路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旳主题
时代主题 ❖ 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应世界基本特征并
对世界形势旳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意 义旳问题,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 展进程中需要处理旳主要问题。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旳主题
❖ 建设友好世界旳关键和主要目旳:实现世界旳持久 和平与共同繁华。
❖ 友好世界与友好社会:两者相互联络,不可分割。 只有逐渐建立起友好社会,使中国繁华、稳定、强 大,才干有效推动友好世界旳建立,推动友好世界 旳建立是构建友好社会在国际领域旳延伸;也只有 世界不断走向友好,中国才干更快更加好地构建友 好社会。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9426b1090975f46526d3e19c.png)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着重使学生了当今国际形势发展的特点,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正确性。
主要知识点·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特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重点与难点·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和时代主题·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正确性本章教学课件·第十三章本章典型案例·中国外交:告诉世界和平与和谐本章思考与讨论题及参考书目☆ 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特点(一)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邓小平认为:“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2、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加快、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把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开放。
经济全球化不是主观人为推动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不仅加剧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市场和资源方面的竞争,也加剧着一些国家内部的贫富矛盾,引发社会冲突。
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世界,是不可能长期安宁的。
3、世界政治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邓小平指出:“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
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
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时代的主题。
1 .时代主题的转换(1)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60 年代的国际生活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
毛邓三课件 十三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毛邓三课件 十三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6df0934bcf84b9d528ea7aed.png)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 互利、和平共处。
1953年,周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时, 首次系统地提出发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经过1955年万隆会议为许多亚 洲国家所接受。 图为周总理在万隆会议
(3)60年代的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 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同时, 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坚持睦邻友好,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 完整,维护世界的进步与和平。
2、毛泽东对战后世界主题的认识:
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 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
战争危险。
两手准备:
一方面做应对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准备,提出备战
备荒,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另一方面坚定不移
地反对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
应战之准备:
(一)中国的崛起 1、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发展: 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
1971年10月25日, 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 压倒多数票通过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 合国内一 切合法权 利的提案。
图为中国代表乔冠 华(左)、黄华 开怀大笑。
2、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建设成就
“我们仅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不仅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 的落后面貌,而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我国的经济 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
(2)冷静观察、稳定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
(3)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江泽民时代的发展:努力推进国际合作
2001年江泽民 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发言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30e07ac9d5bbfd0a79567334.png)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2007.3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47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 中国和所 有第三世界国家的 命运是共同的。中 国永远不会称霸, 永远不会欺负别人, 永远站在第三世界 一边。”
2007.3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48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三、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2007.3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39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 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 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 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
——邓小平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 中国要维 护自己国家的利益、 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同样认为,社 会主义国家不能侵 犯别国的利益、主 权和领土。”
2007.3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53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通过对话协商 解决国家之间 存在的分歧和 争端
2007.3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54
※我国的周 边环境呈现 出良好的和 平态势。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中美、中 欧、中日关 系近年来总 体上保持了 发展的势头。
2007.3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31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经济全球 化有利有 弊,利害 并存,对 经济全球 化的实质 要有清醒 的认识 。
2007.3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32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3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3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8099aedba26925c52cc5bfc8.png)
③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 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 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和平与发展两个重大课题,都没有解决。
(3)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依据
①从世界各种矛盾,特别是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 来看:
②抑制世界战争的因素不断增长,维护世界和平, 避免世界战争成为可能。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或主要表现 (3)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4)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5)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 己,又以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主要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 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 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走 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 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
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
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
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我国目前外交工作的布局:
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 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13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3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9ca779c35fbfc77da269b14b.png)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世界上的大国强国,尤其是美国,都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抢占新的国际格局制高点的突破口。
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都在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调整,实质是增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和作用,谋求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夺21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经济力量是国家实力的基础。
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
因此,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摆在优先地位。
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归根到底,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实现腾飞。
中国要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发挥大国作用,必须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ac86c742be1e650e52ea9982.png)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1-2、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整体设计——美国
车身——韩国
发动机——德国
车底盘——英国
电子产品——日本
座椅和内饰——马来西亚和中国
方向盘和电线——墨西哥
面向欧洲市场的组装——波兰和意大利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影响的积极方面
拉丁美洲 其它发展中国家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不允许任何外国的干涉,中国自己也决不称霸。
世界在变化,不是一两个大国所能管住的。 各国人民应管各国人民的事情,不允许任何外 国人的干涉。 而且,即使中国将来物质发展起来了,也 永远不称霸,不做超级大国,不干涉别国的内 政,不搞强加于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 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
其他已知核武国家 印度(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40-50枚 巴基斯坦(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30-52枚 朝鲜(已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1-10枚
[2]1945年 [3]1949年 [4]1952年 [5]1960年 [6]1964年
[7]1974年 [8]1998年 [9]2006年
[10]未知
未正式宣称拥有的核武国家 以色列75-200 枚
中国的崛起, 是和平的崛起,是 依靠自己的力量来 发展自己。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 辰110周年的会议上提出:
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就 要坚持走和平崛起 的发展道路。
祈祷和平
江泽民参加西雅图亚 太经合会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2)促进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1 发展问题是制约世界经济振兴和繁荣的症结所在 2 南北关系现状使解决发展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3 发展问题是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问题
第十三章 -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b46e4ce6aaea998fcd220e73.png)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3)20世纪60年代“两个 拳头打人”
当时既反美帝又反苏 联,还反各国反动派,周 边形成反华包围圈。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 “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 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 的美好追求。
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 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的全球化。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江泽民参加西雅图亚太经合会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世界大战既 有可能发生
世界大战也 有可能防止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1
( ) 两 点 论
(2)70年代毛泽东提出 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 世界划分的战略理论。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如何建设和谐世界 第一,推动建立和平、 稳定、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第二,支持和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 快发展,努力减少和消除贫困。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第三,树立新安全观,建立 集体安全机制。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22911ff904a1b0717fd5dd80.png)
基本概念
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 政治多极化 经济民族主义 地区经济集团化 综合国力 和平与发展 国际经济旧秩序与国际经济新秩序 和平发展道路与和平崛起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 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取代战 争与革命成为世界新的主题。 二战后世界大战没有发生,世界和平总 体上得到维持。这归因于世界范围内和 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是造成当前世界发 展问题日益严峻的主要原因。
经典论述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 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 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3年版,第105页。
战争的含义
战争是指不同集团或国家为了某种经济和政 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武装斗争,即“从私 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 级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 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 高斗争形式”。——《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
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基本形式
地区经济集团化是全球化的前奏。 贸易优惠:相互减免关税、提供贸易信贷、通关 优惠、金融优惠等;CEPA、东盟 贸易自由区:相互取消主要关税;北美自由贸易 协定 关税同盟:内部取消关税,对外建立统一关税; 西非经济共同体 经济同盟: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统一; 统一大市场:经济要素内部自由流动;欧盟 完全经济统一:财政、经济要素、货币、政策均 统一;
战后和平运动的三次高潮
第一次: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中期。面对冷战遏制政策和新的 世界战争危险,世界和平力量迅速团结和积聚起来,形成强大和 平攻势。先后在1949、1950、1952、1955年召开了四届“世 界人民和平大会”;1952年在北京召开了“亚洲及太平洋区域 和平会议”;1955年起,“禁止原子弹、氢弹和争取世界裁军 大会”每年都在东京举行。还出现三次大规模和平签名运动,并 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 第二次: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以反对美国侵越战争为中 心,在世界各国兴起后,美国内也蓬勃发展,最终被迫撤军。 第三次:80年代,以反对美苏军备竞赛为中心。到70年代末, 美苏拥有核弹头达5万枚,约占全世界97%,足以把地球毁灭20 次,使世界上每个人头上顶着3吨炸弹过日子。因此世界人民的 和平运动向纵深发展,声势浩大、反核要求强烈、矛头直指美苏。 1986年“国际和平年”,全球掀起和平纪念活动,得到100多 个国家的政府、250多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联合国的积极支
第13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13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c196c9e3aeaad1f346933f57.png)
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 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 社会的重视。
32
什么是战争?
所谓战争…就一定伴随着双方的死亡伤病和痛苦
草菅人命的杀戮 永无止境的憎恨 不可治愈的痛苦 这就是
战 争!
33
34
35
29
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
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
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 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科学认识和准 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 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30
1985年,邓小平指出:“现在 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 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 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 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结合起来。
67
♣ 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 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 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68
“中国和所有第三世 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 的。中国永远不会称 霸,永远不会欺负别 人,永远站在第三世 界一边。” 1974年邓小平在 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 议上阐述毛泽东三个 世界划分理论.
20
联合国总部南侧的著名雕塑“打结的手枪”,这是人类 反战思想的一件精品,代表了全人类的和平愿望 。
21
法国
美国
瑞士
全 球 掀 起 反 战 浪 潮
韩国
22
♣ 毛泽东: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有可能爆发;
♣ 毛泽东: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
♣ 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cfa9254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4.png)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1 邓小平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第一;确立不结盟原则 第二;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28字战略方针 冷静观察 稳住阵脚 沉着应付 韬光养晦 有所作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是第一个 中间地带;欧洲 北美加拿大 大洋 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日本也属 于第二个中间地带
3 三个世界划分战略 美国 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
日本 欧洲 澳大利亚 加拿大是第 二世界 咱们是第三世界 第三世 界人口很多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 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 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 问题是国际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
2 两个中间地带战略思想 第一阶段;中间地带战略思想 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
地带;这里有欧 亚 非三洲的许多 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 半殖民地 国家 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 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
第二阶段;两个中间地带战略思 想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 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 代的主题;掌握中国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 方针 和政策;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和作用的分 析;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坚持反对霸权 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和平发展的道路;和 谐世界的内涵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战略 问题
第三;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指和平与发展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政治理论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政治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00100cb6137ee06eff9181e.png)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1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关系:(1)①和平问题,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
②发展问题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经济关系不平等的问题。
(2)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和平是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如果没有世界和平,那么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都无法发展。
(3)发展又是和平的最根本的保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和平就会失去基础。
其中,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
3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体(1)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由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国际局势总体已趋向缓和,因而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但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人类仍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
所以,和平问题是事关人类的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发展是当今两大问题的核心。
(2)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
由于长期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不公正、不合理造成南北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发展中国家迫切希望改变贫穷和落后,发达国家也需要在发展。
所以,我们应当从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发展问题。
(3)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和平是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如果没有世界和平,那么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都无法发展。
发展又是和平的最根本的保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和平就会失去基础。
其中,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
4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理解)⑴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
⑵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2db0ac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a.png)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三大外交 方针: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另起炉灶:
就是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 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 而是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 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就是指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
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 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 发展同其它友好国 家的关系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 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3毛泽东还根据战后国际形势提出了一系列 著名论断
毛泽东其它关于外交关系的论断:
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的主张
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 ……
2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1邓小平对时代主题新判断提出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形 势的发展变化指出;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出现 了重要变化;和平因素增长超出战争因素增长; 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 环境是可能的
二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 折中发展
1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什么是世界多极化 2世界走向多极化的依据
①世界多极化是战后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 结果
②美国无力独霸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两大阵营对立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
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走向多极化
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 界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 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主张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 公正合 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确立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 ;开创党的 对外工作新局面
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fc92b683d4d8d15abe234e96.png)
第十三章
1、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所向;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互相交织和互相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力量增强,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估计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单选题1.1953年12月,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领导人是()A.毛泽东 ( )B.邓小平 ( )C.刘少奇 ( )D.周恩来(√)2.按照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国属于()A.第一世界 ( )B.第二世界 ( )C.介于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 ( )D.第三世界(√)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A.和平与发展(√)B.改革与开放 ( )C.战争与革命 ( )D.民主与法制 ( )4.和平问题是指()A.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合作 ( )B.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C.在全世界消除一切战争 ( )D.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和平共处 ( )5.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A.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B.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 ( )C.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 )D.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 )6.经济全球化是()A.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 (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 (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 ( )D.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7.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A.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 )B.主权国家 ( )C.跨国公司(√)D.世界贸易组织 ( )8.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A.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 )B.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C.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 ( )D.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9.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西方国家的“西化”与“分化”政策 ( )D.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 )10.当前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A.朝着全球化发展 ( )B.朝着多极化发展(√)C.朝着一极化发展 ( )D.朝着区域联盟发展 ( )11.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和谐世界 ( )B.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C.真正的不结盟 (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A.友好和平,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 )B.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C.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 )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 )13.发达国家把各种不合理的规则强加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甚至通过各种手段,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事端和动乱,侵犯他们的主权,破坏和阻挠发展中国家的和平和建设。
由此可见()A.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经改变 ( )B.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全面崩溃的时期不会太远 ( )C.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D.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根本不可能改变 ( )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A.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 )B.国家主权平等(√)C.领土完整 ( )D.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 )二、多选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真正的不结盟” (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他提出()A.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B.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C.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D.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3.我国外交工作的总体布局是()A.多边是舞台 (√)B.周边是首要 (√)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大国是关键 (√)4.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B.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D.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努力发展同各类国家的关系 (√)5.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历史大变动时期。
邓小平对中国外交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其核心是:()A.冷静观察,沉着应付 (√)B.决不当头 ( )C.有所作为 (√)D.韬光养晦 (√)6.我国的周边外交政策是()A.富邻 (√)B.友邻 ( )C.睦邻 (√)D.安邻 (√)7.我们同各国各地区的政党和政治组织发展交流和合作的原则是()A.完全平等 (√)B.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C.互相尊重 (√)D.独立自主 (√)8.胡锦涛指出,和谐世界应该是()A.公正的世界 (√)B.和睦的世界 (√)C.包容的世界 (√)D.民主的世界 (√)三.辨析题1.在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和平问题是南北问题,发展问题是东西问题。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
邓小平指出“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
这里的“东西问题”指的是美国和苏联两大超级大国之间以及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间的关系问题。
(2)发展问题是指世界各种类型的国家所面临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这是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国家都还未解决的一个问题。
邓小平指出“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这里的南北问题指的是世界经济中发展中国家(即南方国家)与发达国家(即北方国家)的关系问题。
2.独立自主就是关起门来搞建设。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
每个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依靠自己的力量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赋予独立自主以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提出了真正的不结盟,即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
中国珍视自己的独立自主,也尊重他国人民的独立自主和道路选择。
(2)我国坚持独立自主,也积极争取国际支援,发展国际合作,把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与尽量争取外援,加强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原则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
(3)关起门来搞建设的实质是闭关自守,因此我们决不能把独立自主和关起门来搞建设混为一谈。
3.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答案:本命题错误。
(1)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
但恐怖主义并不是威胁实际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2)无论是冷战时期还是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都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祟,世界始终不得安宁,冷战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更加猖獗,这也是促使全球范围的恐怖主义活动进一步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要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一贯纲领。
(3)在“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新情况下,我们有恐反恐,有霸反霸,不因为我们坚决主张反恐而改变反霸立场,不能用一种现象掩盖另一种现象。
四、简答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答案: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1)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向背,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2)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加,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3)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4)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5)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则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2.为什么说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基础?答案: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因此,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反,单极独霸则是和平与发展的大碍。
五、论述1.如何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答案:(1)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就是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就是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而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就是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谋求霸权。
(2)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但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第二,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努力发展同各类国家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对外关系时,既要坚决维护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又要注意维护世界和平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紧密结合起来。
2.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答案: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多年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努力同各国一道实践建立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