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景观生态学__考试

景观生态学__考试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景观的理解:①景观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组成,具有异质性;②景观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与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其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关性和地域性;③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生存环境;④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有尺度性;⑤景观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表现为综合性。

景观分类:Naveh开放建筑文化Forman自然经营人工2.“景观”与“土地”、“环境”区别与联系:○1景观:土地的具体一部分,是土地的外延从属,更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涵义;强调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具有异质性;存在形式为实体。

特点:空间异质性地域性可辩识性可重复性功能一致性尺度性多功能性。

○2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关注土地的肥力、产权关系、经济价值;均质性地块单元。

○3环境: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存在形式有实体和非实体形式。

3.生态学:指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发生发展的进化规律与调控生态平衡机理的科学。

生态系统:存在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功能单位。

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的学科。

核心主题:景观空间格局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格局、过程与变化的影响尺度和干扰对景观的作用。

研究范畴:○1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2景观功能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体现在能量、物质和生物有机体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运动过程中。

○3景观动态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包括景观结构单元的组成成分、多样性、形状和空间格局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能量、物质和生物在分布与运动方面的差异。

4.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1生态系统理论○2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3异质种群理论○4景观连接度和渗透理论○5等级理论和景观复杂性○6地域分异理论及生物控制论应用领域:国土整治、资源开发、自然保护、环境治理、区域规划、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自然保护区设计5.景观生态学主要特点;○1强调异质性,重视尺度性,高度综合性○2景观综合、空间结构、宏观动态、区域建设、应用实践○3景观生态学强调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6.景观生态学的展望:○1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与范式研究○2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美国系统学派:主要进行景观生态系统研究,把景观生态研究建立在现代科学和系统生态学基础上,侧重于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稳定性的研究,形成了从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景观功能研究、景观动态预测、指导景观控制和管理和一系列方法,从而奠定了景观生态系统学的基础。

景观生态学考试.doc

景观生态学考试.doc

1.景观、景观生态学的定义景观的定义:① 景观由不同空间单位镶嵌组成,具有异制性② 景观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与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其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关性和地域性③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生存环境④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有尺度性⑤景观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表现为综合性。

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2.景观与土地、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不仅有外延上的从属关系,而且景观更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涵义;土地概念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关注的是土地的肥力,土地的产权关系、土地的经济价值等,景观概念则更强调景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做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景观具有更大的内涵。

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既可以实体形式存在,也可以非实体形式存在。

景观则是指构成我们周围环境的实体部分,二者不可混淆。

3.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之间的差异① 景观是作为一个异质性系统来定义并进行研究的,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维持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重点之一;生态系统生态学是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同质性系统来定义并加以研究的。

②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兴趣是在与景观镶嵌体的空间格局,而生态系统研究则强调垂直格局,即能量、水分、养分在生态系统垂直断面上的运动与分配。

③ 景观生态学考虑整个景观中的所有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能量和物种在景观斑块见的交换。

④ 景观生态学除了研究自然系统外,还更多的考虑经营管理状态下的系统,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是其重要的研究课题。

⑤ 只有在景观生态学中,一些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才能得到合理的研究。

⑥ 景观生态学重视地貌过程、干扰以及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着重研究地貌过程和干扰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起的作用。

园林学科生态学复习大纲

园林学科生态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生态学基础一、生态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1 历史:1866年关于生物有机体与其外部世界亦即广义的生存条件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德国动物学家E.Haeckel)。

——局限于对动物的研究1889年涉及所有生物有机体关系的变化,涉及各种生物自身以及他们和其他生物如何在一起共同生活(E.Haeckel )。

——对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类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1971年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界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而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E.P. Odum)。

——将人类包括在内1980年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马世骏)。

——增添新含义2 生态学的含义:关于生命系统与其生存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新含义:• ①研究生物有机体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扩展到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②人类是生命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 ③人类不仅具有生物的基本属性,也具有特有的社会属性。

• ④不仅要揭示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和机理,还要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3 生命系统层次:基因、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4 生态学层次: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5 生物类群:植物、动物、昆虫、微生物6 应用生态学:城市、农业、森林、草地、环境、恢复生态学二、生物与环境1 环境的定义:某一特定生物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它包括在一定空间内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2 生境的定义: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即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

如海洋森林湿地3 环境因子相关定义:环境因子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生物的环境因素按性质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大类。

非生物因子:气候因子(阳光、温度、湿度、降雨、风、气压、雷电等),营养因子,水因子,土壤、地形和地理因子,海洋地理因子,大气成分,自然灾变,地质条件等。

生物因子: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其他生物产生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人和整个人类的作用和影响。

景观生态学考试

景观生态学考试

景观生态学考试第一篇:景观生态学考试名词解释:1.种群的结构遭到破坏和使资源、干扰:是使生态系统、群落或基质的有效性或物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任何相对离散的事件。

2.象,景观生态学和变化,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以景观为研究对功能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3.物质,景观过程:景观生态流(能量,素之间的流动形式)的表现形物种和其它信息在景观要式。

4.学过程的拓扑作用或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单元之间的拓扑作用。

5.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空间异质性:生态学过程和格复杂性。

6.景观要素组成和空间结构上的景观空间异质性:景观尺度上变异性和复杂性。

7.分由于受两侧生态系统的共同边际(缘)效应:斑块边缘部影响和交互作用而表现出与斑块内部不同的生态学特性和功能的现象。

8.景观在空间结构,景观多样性:是指不同类型的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功能机制和时9.境的非线性代表区域。

斑块: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同质性,具有相对和功能单元。

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10.生态学原理,景观生态规划:是运用景观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生态经济学及其它生态功能的完整性,从景观内在特征,自然资源的条件出发,以及实际的社会经济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通过对原有景观要素整或构建合理的景观格局,观整体功能最优,使景调自然过程的协调发展。

达到人活动与11.的结构,尺度效应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有不同功能及其动态变化在不:是指生态学系统的表现,应。

也会产生不同的尺度效12.景观要素内部及其之间的能量景观过程的基本功能:是指和物质流动,互作用。

以及景观要素的相13.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在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是作用的结果。

14.狭长地带,廊道:是不同于两侧本底的或带状斑块。

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15.连通性最好,本底:是景观中范围最大,景观性质,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填空:1.貌因素,气候因素,土壤因素,景观形成的因素包括:地质地植被因素,干扰。

云南大学景观生态期末复习大纲

云南大学景观生态期末复习大纲

生态景观设计的本质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景观设计。

生态景观设计的三个理念是设计结合自然、结合地方性设计、和谐健康的设计。

景观整治区是在景观已经被破坏,或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景观质量的下降的区域,以及人类产业活动与景观环境之间不协调与不和谐的区域,依据景观科学理论所进行的景观整治与规划。

城市热岛效会与城市干岛效应、闷岛效应、湿岛效应和混浊岛效应等同时产生,这些效应加剧了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在通常的河流保护或滨河地带开发中,当河岸植被宽度大于30m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温度、增加河流生物食物供应、有效过滤污染物。

当宽度大于80m-100m时,能较好地控制沉积物及土壤元素流失。

乡村景观区别于其他景观的关键在于乡村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

城市生态公园的技术体系规划应遵循影响最小化原则、全局和全周期原则的基本原则。

表层土是位于自然土壤最上部的10-25cm的土层,含有丰富的养分和微生物,支持着植物70%以上的根部生理活动。

随着现代城市高层建筑大批崛起,屋顶花园和无土栽培的新技术成为“空中农业”发展的基础。

过渡带(生态交错带)是指由生存方式和栖息环境互不相同的微生物、植物、昆虫、动物等共同组成的生活空间,是不同生态体系衔接、过渡的中间地带。

生态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对物种与生态系统、生态与自然过程、文化与行为健康三个核心进行规划设计。

景观保护区是自然景观条件较好,对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意义、游憩景观价值等的景观区域。

城市人口流包括常住人口流和走动人口流。

白色农业是指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它包括生物工程中的“发酵工程”以及“酶工程”。

乡村廊道必须担负起自然景观与城市相互连接的桥梁,保障城市一区域景观格局中生物过程的完整。

飘积形态是指风力、水力、重力、气体膨胀力与化学腐蚀力等自然力作用于自然景观而形成的特殊形态。

城市生态公园的技术体系规划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影响最小化原则、全局和全周期原则。

景观生态学纲要

景观生态学纲要

景观生态学授课结构安排一、景观生态学及发展进程(2)二、景观组分(4)1. 斑块(Patch)(2)2. 廊道(Corridor)(1)3. 基质(Matrix)(1)三、景观整体结构(1)四、景观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法则(2)五、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4)六、景观生态学数量分析方法(3)参考书目Forman RTT等,景观生态学,肖笃宁等译,科学出版社,1990傅伯杰等编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1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Zev Naveh等,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应用,李团胜等译,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第一章景观生态学及其发展进程第一节景观及景观生态学1. 景观(Landscape)*Forman: 景观是指一组以相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地表区域。

景观组分:景观内部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被称为景观组分。

Naveh: 景观是地理圈与生物圈和人类圈综合为一体,是人类生存空间内可见的客体。

Wiens: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具有异质性或镶嵌性的空间单元。

2.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Forman: 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宏观生态学分支学科。

Naveh: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一门中间学科,是对人类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论研究的新兴学科。

*景观结构(landscape structure):景观组分的数量构成及空间组合与分布特征,其中景观组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又被称为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景观功能(landscape function):景观对自身内部及其他相关生命系统生存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撑作用;*景观动态(landscape dynamic):景观在各种内外部驱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和功能的时间变化过程与特征。

*景观组分(landscape elements):构成景观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被称为景观组分*斑块(patch):一个与周围环境不同的相对均质性非线性区域。

景观生态学-考试范围

景观生态学-考试范围

景观生态学考试资料整理建立和谐社会要人之间的和谐,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1. 景观 *Forman: 景观是指一组以相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地表区域。

景观组分:景观内部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被称为景观组分。

*Naveh: 景观是地理圈与生物圈和人类圈综合为一体,是人类生存空间内可见的客体。

*Wiens: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具有异质性或镶嵌性的空间单元。

2. 景观生态学*Forman: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宏观生态学分支学科。

*Naveh: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一门中间学科,是对人类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论研究的新兴学科。

*景观结构:景观组分的数量构成及空间组合与分布特征,其中景观组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又被称为景观格局*景观功能:景观对自身内部及其他相关生命系统生存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撑作用;*景观动态:景观在各种内外部驱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和功能的时间变化过程与特征。

*景观组分:构成景观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被称为景观组分*斑块:一个与周围环境不同的相对均质性非线性区域。

*廊道:不同与两侧相邻土地的一种特殊的带状要素类型。

*基质:景观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

*网络:是指一个相互连接的廊道系统。

*异质性(heterogeneity):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

与异质性相反的景观特征被称为均质性(homogeneity)3. 景观生态学的学科特点1)宏观学科特色 2)异质性 3)强调时空分异 4)注重人为活动4.景观的界定原则1)景观是一组生态系统的聚合体;2)各生态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之间的生态流密切了解在一起(相互影响);3)具有特定的气候和地貌类型特征; 4)具有特定的干扰和动态驱动机制。

*干扰(disturbance):一种明显改变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过程的事件。

干扰具有以下特点:1)干扰是一种突发性非连续事件;2)干扰一般对景观格局具有强烈改造作用;3)干扰可能会中断景观中一些甚至全部生态过程;4)干扰具有强烈尺度效应;5)干扰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的。

大学《景观生态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景观生态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景观生态学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道5分,共30分)1、斑块2、基质3、景观格局4、景观功能5、景观稳定性6、景观多样性参考答案:1、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2、基质:基质也称为本底,是景观中范围最大、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3、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4、景观功能:景观功能是指景观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能量流、养分流和物种流从一种景观元素迁移到另外一个景观元素。

通过大量的“流”,一种景观元素可以对另外一种景观元素施加控制作用。

5、景观稳定性:是景观的各种参数的长期变化呈现水平状态,或是在水平线上下摆动的幅度和周期性具有统计特征。

6、景观多样性:通常是指景观单元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反映景观的复杂程度。

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

二、简答题(每道10分,共50分)1、斑块类型及特点2、基质的主要特征3、试述景观的异质性及景观异质性的测度方法4、景观的一般功能5、景观变化及研究意义参考答案:1、斑块类型及特点干扰斑块: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最短、消失最快的斑块类型。

残存斑块:与干扰斑块类似,具有较高的周转率,消失较快环境资源斑块:存留时间长、周转率低引进斑块:分为:种植斑块:人维护、存留时间长;聚居地:受人干扰的景观中最显著并无处不在的景观成分之一2、基质的主要特征基质是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是景观中的背景地域。

特征:1 面积大,一般采用相对面积作为定义基质的第一条标准:通常基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积。

相对面积是指本底面积占景观总面积的比例。

相对面积大小决定本底对整个景观的控制程度。

2 连通性高,连通性是指单位面积景观被分割的块数,是确认基质的第二个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考试大纲

《园林景观设计》考试大纲

《园林景观设计》考试大纲第一篇:《园林景观设计》考试大纲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园林景观设计》考试大纲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一、考试目的:考核学生对园林景观设计所涉及的各种规范、概念的识记程度,对相关设计原理的理解水平,以及理论分析水平。

二、考试范围:指定教材以及课堂讲解所涉及的内容。

三、考试内容与重点:建筑小环境概述第一节建筑环境与建筑小环境1、识记:“环境的协调”“建筑小环境”的概念2、理解建筑小环境的特点、作用、发展前景及现今一些建筑小环境设计的缺陷。

3、识记建筑小环境是由表象、关系、性质等三方面组成。

并理解三个组成部分的概念,识记建筑小环境的环境构成要素。

第二节建筑小环境设计原则1、理解视觉的涵义,以及如何从距离、视野、景观、停留空间、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来满足人们对建筑小环境视觉的需求。

2、识记小环境边界有几种处理手段。

理解小环境内部空间层次、视觉层次的设计。

4、理解不同类型的户外活动与空间的关系。

几种社会距离以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4、理解如何通过坐的空间、行走的空间、听的空间、看的空间等局部空间设计以使建筑小环境空间更加完美化。

第二章建筑小环境的设计第一节功能分析1、识记小环境空间根据功能需求的分类,识记物质需求的小环境、精神需求的小环境、精神需求的小环境的特点。

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第二节类型分析和设计1、识记居住区公共绿地的分类;居住区公共绿地的功能分区以及公共绿地的平面布局。

2、掌握居住区小环境中不同功能分区的设计方式。

3、理解校园建筑小环境的特点,掌握校园建筑小环境的设计方式。

4、人们对商业步行街的要求是什么,商业步行街有几种布局形式,如何从“行”“坐”“看”几种空间形式来设计商业步行街。

5、识记街道景观的构成,理解几种步行系统的特点及设计要点,理解两种交通广场的设计方式。

6、识记老年人、中青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对环境的要求。

掌握三种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所需要的小环境的设计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景观生态学复习提纲

景观生态学复习提纲

景观生态学复习提纲农林专业景观生态考试复习重点的问题《景观生态学》复习提纲1、景观、景观要素、景观组分的概念2、景观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3、景观的组成结构成分,斑块、廊道、基质的概念4、景观生态学的概念、研究的内容及其研究特点5、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学之间的差异6、斑块的类型、斑块的数量化特征、环境资源斑块的特性7、岛屿生物学理论的内涵8、斑块粒度的生态学意义(或面积和物种数量、能量间的关系)9、边缘类型、何为边缘效应?斑块密度的生态意义?10、廊道的类型和功能。

11、人工廊道、自然廊道效益12、景观连通性、连接度的概念。

13、基质的判定标准。

14、什么是基质的孔隙度或孔性,有何生态意义?15、什么是景观边界?景观边界的生态功能16、什么是生态交错带?是举出几种常见的生态交错带类型.17、景观结构形成的自然要素有那些?18、景观空间格局有哪些基本类型?什么是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的关键点如何确定?19、Forman“理想景观格局模式”的中心思想及其优点20、景观异质性的概念。

异质性类型有哪两种?21、景观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22、景观生态过程的基本动力有哪些?景观要素之间能量、物质、物种的流动依靠哪些媒介物?23、动物在景观内的运动方式?24、景观要素之间的无机流主要有哪几种?25、景观中关键点的确定途径?26、景观具有哪些方面的功能?27、景观阻力的影响因素28、景观稳定性的概念和判断标准。

29、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及空间模式30、景观变化的判别31、述颌状空间变化模式的优点32、干扰的概念和类型。

33、干扰与景观异质性的关系。

34、干扰和景观破碎化的关系。

35、干扰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36、简述影响干扰发生及效应的因素?37、人类干扰和影响景观的方式38、人类活动对景观影响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39、什么是景观尺度,有那些基本类型。

什么是景观粒度,什么是尺度效应?40、景观结构的尺度效应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完整版)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景观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用背)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

(未知)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景观生态学复习大纲2

景观生态学复习大纲2

第一章1、什么是景观?是反映内陆地形、地貌或景色的,或是反映某一地理区域的综合地形特征。

狭义景观和区域即指的宏观景观;广义景观则包括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2、什么是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关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无论在哪一个生态学组织层次上,结构和功能都是相辅相成的。

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

同时,景观功能的改变可导致其结构的变化。

3、格局空间格局,广义的讲,它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

4、空间粒度指景观中最小可辨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

5、时间粒度指某一现象或事件发生的频率或时间间隔。

6、空间异质性指的是某种生态学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

7、生态学干扰的构成?生态学干扰是由3个方面构成:系统、事件和尺度域。

8、斑块—廊道—基底模式?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

斑块可以是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或居民区等。

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

廊道包括农田见的防风林带、河流、道路、峡谷及输电线路等。

必须指出,在实际研究中,要确切地区分斑块、廊道和基底有时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必要的。

第二章1、影响景观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空间格局的成因可分为以下3种:非生物的、生物的和人为的。

2、常见的景观斑块类型残留斑块、干扰斑块、环境资源斑块、人为引入斑块除了以上4种,还另外讨论了其他两种,即再生斑块和短生斑块。

3、为什么说在某些情况下几个小保护区比一个大保护区具有更多的物种?多个小区往往具有如下优越性:增加景观生境异质性,降低种内和种间竞争,减少某些疾病、干扰和外来种的传播,以及给边缘种提供更多的生境。

景观生态学考试资料

景观生态学考试资料

景观: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三种理解:1,美学上的意义,作为美学上的概念,与"风景"同义,景观作为审美对象,是风景诗.风景画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对象;2,地理学上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3,景观生态学上认为景观是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集合,一个景观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功能上互相有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个生态系统的聚合.景观生态学:控制某一地区不同空间单元的自然----生物的关系.特征:1,生态系统的聚合2,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和相互影响3,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4,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对应景观要素:指景观的各组成单元(各生态系统)景观异质性:指在一个景观区域的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景观格局:一般指景观成分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类型,数目,空间配置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规划管理景观结构:指不同景观要素这间的空间关系(包括能量,物质和物种分配与各种生态系统的形状,大小,数目,各类和构图关系景观功能:指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流,物质流和物种流景观变化:指景观在结构与功能上随时间的变化景观管理: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特征,对其综合分析,提出景观利用管理的最优化方案,包括:1,景观生态分类;2,景观生态评价;3,景观生态规划设计;4,景观规划设计的实施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1,景观结构和功能原理;2,生物多样性原理;3,物质流动原理;4,营养再分配原理;5,能量流动原理;6,景观变化原理;7,景观稳定性原理景观要素的基本类型:斑块,走廊,本底斑块: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本底)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性地表区域走廊: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本底: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斑块按起源分:干扰斑块,残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入斑块干扰斑块:本底内各种局部干扰形成的斑块,分为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特性:1,具有高周转率,持续时间短,消失较快2,由长期持续干扰形成的干扰斑块,稳定性强残余斑块:由于斑块周围的地块受到干扰而形成的,分为自然的与人为的特性:1,高周转率2,长期干扰也可以形成残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起源于环境的异质性,由环境资源异质性导致产生的斑块(沙漠中的绿洲,森林中的沼泽地)特性:1,周转率低;2,较稳定引入斑块:人为的向一块土地引入有机体,就造成引入斑块,属人为干扰.一种是种植斑块,另一种是聚居地,后者存在时间长聚居地特性:1,聚居地的生态结构取决于代替后来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类型益处2,聚居地高度人文化,其成功与否取决于人类的管理活动和持久性斑块的大小(采伐区大小)一方面影响到能量和营养的分配,另一方面影响到数量岛屿生物地理学:S=CAS=f(+生境多样性,±干扰,+面积,-隔离,+年龄,"+"表正相关,"-"表负相关)S:种数 A:面积 C:常数(0.25-0.30)斑块的形状:形状系数D=D:形状系数 L:斑块周块长度 A:斑块面积比值D=1,则斑块为圆形,D越大说明该斑块周边越发达生态学意义:对生物的散布和觅食具有重要作用边缘:任何两个生态系统相邻处均形成一个过渡带,称之为边缘.分为固有边绷和诱导边缘,该过渡性表现在:由一种环境条件组合过渡为另一种环境条件组合,由一类动植物组合过渡为另一类动植物组合,不仅包括两个生态系统内部的成分,并且包括独特的成分环境资源上的差异造成的边缘称为固有边缘天然干扰或人为干扰(包括人为引入)造成的边缘称为诱导边缘,该过渡显著,是短期现象,由于植被的发育,到一定时期边缘消失影响边缘宽度范围因子:1,太阳角起的作用很大,向赤道方向的边缘宽度超过向北极方向的宽度2,温带地区边缘和宽度超过热带3,主风干燥作用大,主风方向的边缘宽度超过其他方向4,斑块和本底在垂直结构上差异越大,边缘宽度越大边缘种:指仅生存于或主要生存于边缘的种,而内部种则相反走廊:是两边均与本底有显著区别的狭带状土地,既可能是一条孤立的带,也可能与属于某种植被类型的斑块相连走廊作用:运输,保护,资源和观赏走廊按起源可分为:干扰走廊,残余走廊,环境资源走廊和种植走廊本底:是占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强,对景观和功能起的作用最大的景观要素,影响物质流,能量流本底的判定:1,面积的大小(50%以上)2,连通性;3,对景观动态的控制能力区分本底与斑块的三条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和动态控制作用本底的孔隙度:单位本底面积上的斑块数目的多少与斑块大小无关,是景观斑块密度的量度孔性的生态意义:1,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本底中不同斑块的隔离程度,而隔离程度影响到动植物的基因交换,并进一步影响到它们的遗传分化2,可以说明边缘效应,而边缘多少与动植物的分布和生存有一定关系,孔性低说明本底中的环境受斑块影响少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是种内所有遗传变异信息的总和,蕴藏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里物种多样性:指以种为单位的生命有机体的复杂多样化景观多样性:即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六大原素:1,生境的丧失和破碎化;2,引入物种;3,动植物的过量利用;4,土壤,水和大气污染;5,全球气候变暖;6,工业化和农业与林业景观多样性的描述指标:1,丰富度或相对丰富度;2,多样性指数;3,相对分块性----威纳指数;4,景观均匀性;5,景观优势度1-E;6,相对分块性景观多样性:指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向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景观空间格局:指形状,大小不同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Forman划分的景观结构类型:1,分散的斑块景观2,网状景观3,交错景观4,棋盘状景观景观分布格局常见的形式:1,均匀分布格局2,聚集分布3,线状分布4,平行分布5,特色组合景观要素的格局是非随机的,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规则式均匀格局:指某一特定景观类型要素间的间距相一致2,聚集格局:原野,农田多聚集在村庄附近3,线状格局:干旱地区流沙分布的耕地4,平行格局:山地的山顶植被很特殊,相互平行分布土地评价: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对土地性状进行估计的过程,它包括对地形,土壤,植被,气候和土地其它方向的调查研究以及对调查资料的分析说明,以便按照适合于评价目的的方式,确定并比较有希望的土地利用种类.土地评价的基础:是土地利用和土地之间的比较.土地评价的核心就在于评价每一种土地利用的要求和限制因素,并且与不同地区土地特性进行比较,即:要在一个地区为不同土地类型的各种利用适应性做出评价景观生态与自然保护区设计:作用:1,保护,恢复,发展,利用自然资源2,监测自然科学和生态系统3,保护自然历史产物4,保护人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景观动态是指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分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两个方面的影响景观稳定性:景观参数的长期变化呈水平状态并且在其水平上上下波动和周期性具有统计特征,称稳定感染:景观形成和变化的驱动因子:1,自然驱动因子2,人为驱动因子干扰按来源分:1,自然干扰 2,人为干扰按功能分:1,内部干扰(相对静止的小规模干扰)2,外部干扰(短期的大规模干扰)按形成机制分:1,物理干扰(土壤锓蚀,土地沙化)2,化学干扰(土地污染,水体污染,酸雨)3,生物干扰(病虫害,外来物种入侵)按干扰传播特征分:1,局部干扰 2,跨边界干扰干扰的两个假说:景观中水分,养分的运动:1,水平运动表现在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动物人类的空气交换2,垂直运动,蒸腾作用3,景观结构中水分,养分的运动(生态交错带,过滤屏障)景观生态规划原则:1,自然优先原则;2,持续性原则;3,针对性原则;4,多样性原则;5,综合原则(多学科知识的结合,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人类价值取向的结合的特点)土地定义:地球表面一个区域,该区域的特点包括它垂直向上和向下生物圈的所有相当稳定的属性,即包括大气,土壤,下伏地质,水文,植物和动物种群以及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的结果,上述属性对于人对土地的利用的现在和将来都会给予重要的影响.土地属性分类:1,按照土地固有性质进行的属性分类2,按照土地的镶嵌的特性,采取临近单元逐步合并的方式进行的景观途径分类3,按土地的生产潜力进行土地能力分类土地景观分类: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出发,考虑到景观要素的相互作用,采取相逆合并的步骤划分土地单元的方法.分类:地池类,土地型,土地组土地能力:土地的生产潜力,是土地对植物进行物质生产的保证程序,是土地固有的潜力生态指标体系:1,气候条件;2,土壤条件;3,水资源条件;4,立地条件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类型和特征:原理:对地物光谱特征和湿度特征记录,然后通过计算机分析类型:1,根据遥感器所接受光谱范围分类:可见光遥感,红外线遥感,微波遥感2,根据传感器功能和不同地磁波来源分: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3,根据飞行器高度速度分:航空遥感,航天遥感特征:1,增大观测范围;2,提供大范围的瞬间静态图像应用:1,景观类型划分;2,景观空间格局及动态变化GIS的目标:1,实现资源信息的科学管理,提供信息服务2,实现资源信息的综合分析,研究3,进行各种资源的综合评价4,提供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方案GIS的特点:1,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所有的地理要素,要按经度和纬度或特定的坐标,进行严格的空间定位2,将数据进行数字化,标准化,满足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需要3,多维结构GIS的功能:基本功能:1,数据输入,存储,编辑;2,操作运算;3,数据查询,检索;4,应用分析;5,数据显示,结果输出;6,数据更新应用功能:1,量化与统计;2,预测与计算;3,规划与管理;4,辅助决策GIS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1,在景观要素类型划分中的应用2,在景观单元数量关系及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不同景观之间的距离,连通质,环度3,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园林景观生态学考试大纲

园林景观生态学考试大纲

景观: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景观要素:组成景观的生态系统,也称为景观成分。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景观结构:研究景观的组成与空间格局特征。

生态流:是指物质、能量、生物有机体、信息、价值等在景观要素间的交换与流动过程,是各种景观生态学过程的具体体现。

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单位或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粒度:空间粒度是指景观中最小可辩识的单位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

时间粒度是某一现象在时间上发生(或取样)的频率或时间间隔.幅度:是指研究对象在空间上涉及的范围(空间幅度)、时间上持续的长度(时间幅度)。

空间异质性: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非线性的,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或生态系统。

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基底:通常是在景观中分布面积最大、连接程度最高,并且在功能上对景观的动态起着控制作用的背景结构。

边缘:是指景观要素间的过渡带。

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景观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反映了景观的复杂程度.斑块多样性:是指景观中斑块的数量、大小、形状等方面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格局多样性:指景观要素类型空间分布格局的多样性、各景观要素类型之间以及斑块与斑块之间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关系.景观异质性:是指在景观中对一个物种或更高级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在空间上或在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或强度。

景观变化:也称景观动态。

是指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景观稳定性:是景观的各种参数的长期变化呈现水平状态,或是在水平线上下摆动的幅度和周期性具有统计特征。

景观功能:景观功能是指景观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能量流、养分流和物种流从一种景观元素迁移到另外一个景观元素。

景观生态学考试复习.docx

景观生态学考试复习.docx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的I•办调发展。

2、种群:特定时间内栖息于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群3、生物群落:是有一些生活在一定地理区域和自然环境里各种生物种群所组成的集合群4、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生命物质5、生态平衡:如果生态系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协调,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下,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最初稳定状态。

6、生态平衡的三个方面:结构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输入输出物质数量上的平衡。

7、生态学的一般规律:相互依存丁•相互制约规律,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输出动态平衡规律,相互适应与相互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8、景观的定义: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的形式重复出现,貝有高度空间异质性。

9、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英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

10、不同学科对景观的理解:美学中:人对各种地表景象的综合直观感受。

地理学中:地球表面可见景象的综合,是出各个简单的地域单元组成的复杂的地域系统,是地球表面地貌、土壤、气候等门然耍素以及人文因了组成的地理综合体。

生态学中:空间上,相邻功能上,相关发生上,冇一定特点的生态系统的聚合。

11、系统的定义:指由若干个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

12、系统论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关联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系统论的基木原则是整体性。

13、景观生态学中的系统论思想:综合整体性、冇机关联性、动态性、冇序性和目的性。

14、高层次的行为动态表现为:大尺度、低频率、慢速度15、低层次的行为动态表现为:小尺度、高频率、快速度16、生物约束:对于某一等级上的生态系统,它受低一等级水平上组分行为约束。

17、环境约束:对于某一等级上的生态系统,它受高一等级水平上的约束,包含生态系统所必须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条件。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提纲1、景观、景观要素、景观组分的概念景观:是指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互相作用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异质性区域,其空间尺度在数公里到数十公里范畴。

景观要素:是指构成景观最基本的、相对均质的土地生态要素或单元或称景观单元、景观空间单元.如景观中的马尾松林、栓皮栎林、樟树林等每一片森林、每一条河流、每一块农田等。

景观要素或景观单元普通可根据其生态学或自然地理学性质分为不同类型(或称其为景观组分)景观组分:构成景观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是生态学和自然地理学性质各异,而形态特性和空间分布特性相似的景观要素2、景观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a.美学概念——b.地理学概念——洪堡德c.生态学概念——特罗尔3、景观的构成构造成分,斑块、廊道、基质的概念景观构造成分:生态学和自然地理学上性质各异而形态特性和空间分布特性相似的景观要素。

景观构造成分是对景观要素从空间构造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考察时的重新划分.斑块:一种与周边环境不同的相对均质性非线性区域基质:景观镶嵌体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运用类型廊道:不同于两侧相邻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带状要素类型4、景观生态学的概念、研究的内容及其研究特点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景观构造、功效、变化及其规划与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内容:①景观构造、功效和景观变化②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③景观生态保护与管理④景观生态监测和预警特点:①强调异质性②重视尺度在硕士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作用③整体性和系统性④综合性和宏观性⑤人类主导性5、斑块的类型、斑块的数量化特性干扰斑块:由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局部性干扰造成的小面积斑块(斑块周转率高、稳定性差)残存斑块:由于周边受到干扰而本身未受干扰所形成的斑块(留存时间短,斑块周转率高)环境资源斑块:由于环境资源的空间异质性或镶嵌分布而形成的斑块引进斑块:人为活动将某些生物引入某一地区而形成的斑块【种植斑块(:人为引入植物栽种所形成的斑块(斑块中物种动态和斑块周转率重要取决于人类的维护管理);聚居斑块:原有生态系统消失,引入以人为主体的生物种类所形成的斑块(以人为主体、在景观中所起的作用最大、具典型的不稳定性)短生斑块和更新斑块【短生斑块:由于环境条件短暂波动或动植物活动引发的、持续期很短的斑块,也称短命斑块;更新斑块:先前受到干扰而遭到破坏的地段上再次出现的生态系统,在形式上与残存斑块类似,但含有不同于残存斑块的来源机制】斑块的大小、形状、数量和空间组合关系是斑块的重要特性。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1.景观生态学一.名词解说景观:是一个由不一样土地单元镶嵌构成,拥有显然视觉特点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地区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斑块:是外观上不一样于四周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地区。

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往常表此刻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摆列状况,构造,和界限特点等方面。

廊道:是指不一样于双侧基质的狭长地带,能够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因素种类,如广阔的草原、荒漠6.7.8.9.10. 等景观异质性:景观因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许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因素及其属性在空间散布上的不平均性和复杂性。

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景观多样性:指由不一样种类的景观因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构造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反应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内缘比;斑块内部与外侧边沿带的面积之比.网络:网络往常由结点和连结廊道构成散布在基质上扰乱:系统中一个有时发生的不行预知的事件,是在不一样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用背〕景观破裂化:是指因为自然或人为因素的扰乱所致使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调、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势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景观连结度:是描绘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结和连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因素之间的流动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一样斑块上散布的总和景观生态分类:依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互换形式的差别以及反应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别,依照必定的原那么、依照、指标,把一系列互相差别、各具特点的景观生态种类进行个体区分和种类合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散布规律、演替方向。

〔未知〕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地区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态剖析、综合和评论的根基上,成立地区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构造和模式。

景观生态复习资料考试

景观生态复习资料考试

1、景观生态学的主体来源: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地理学、系统论、控制论等多个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形成的综合学科。

主体来源于地理学的景观学和生物学的生态学。

2、景观: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3、景观的基本特征:(1)是一个生态学系统:不同生态系统间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物种交换而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一个整体。

(2)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景观不仅具有特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而且与特定地域文化特征相对应。

(3)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是由异质性生态系统镶嵌而成的。

(4)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人类和动物均需要2种以上景观要素才能生存与发展。

(5)具有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重价值:具有生物生产力和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具有美学价值和教育、科研等价值。

4、景观要素:组成景观的生态系统,也称为景观成分。

景观与景观要素区别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

景观强调异质性,景观要素强调同一单元均质性。

当尺度发生变化时,它们的地位发生变化。

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之间通过什么途径发生相互作用?-----景观流的相互作用5、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6、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1)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研究景观的组成与空间格局特征。

(2)景观功能(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拓扑作用):研究景观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

(3)景观动态(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及其机理。

(4)景观规划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景观的开发、管理及规划。

通过分析景观结构、功能、动态特征,提出景观开发利用、管理的最优方案。

7、景观生态学的特点:(1)整体观和系统观;(2)异质性和尺度性;(3)综合性和宏观性;(4)目的性和实践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景观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1.等级理论
2.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物种-面积”关系,均衡理论、聚合种群理论)
3.复合种群持续生存的必要条件
4.渗透理论(临界阈现象,渗透阈值0.5928)
5.源-汇系统理论(“源”种群与“汇”种群,源斑块与汇斑块)
6.尺度的定义和表达
第三章景观结构
1.斑块(概念,起源)
2.残存斑块和干扰斑块之间的相似之处
3.大斑块的生态学意义,小斑块的生态学意义
4.斑块形状(内缘比概念)
5.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意义
6.廊道(概念、起源、连接度)
7.基质(概念、判定标准、孔隙度概念及生态学意义)
8.景观的空间格局(主要的格局:镶嵌格局、带状格局、交替格局、散斑格局、散点格局、点阵格局、网状格局)
9.景观对比度概念
10网络概念
11 边缘效应
12 生态交错带
第四章景观生态过程
1.干扰(概念,性质,生态学意义:与景观异质性、破碎化、景观稳定性、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2.景观连接度与连通性
3.景观中物种的运动方式、动物的主动运动方式
4.狭管效应
第五章景观动态变化
1.景观稳定性概念
2.用来描述景观变化的三个参数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
4.抵抗力稳定性(概念、产生原因)
5.恢复力稳定性(概念、产生原因、与抵抗力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6.景观变化的判断标准
7.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空间过程
8.景观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9.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
第六章景观生态分类与规划
1.根据人类影响强度的景观分类
2.景观生态规划(概念)
3.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4.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
第七章城市生态系统与景观生态规划
1.城市生态系统概念
2.热岛效应的概念
3.城市水污染的种类
4.城市化过程(概念及表现)
5.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6.城市景观特点
7.环境敏感区包括哪四个敏感区
8.城市生态绿地规划的原则
9.屋顶绿化植物选择原则与栽植方式
10.气态污染物主要有哪几种?
11.生态公园
12.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景观战略
第八章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1.生物多样性概念
2.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三方面?
3.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4.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5.景观多样性概念
6.景观多样性包括哪三个方面?
7.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格局多样性的概念
8.自然保护区的设计的原则
第九章景观生态学与全球变化
1.森林景观的破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2.湿地景观的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农业景观的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4城市景观的发展对区域和全球环境带来的影响
第十章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1.何为3S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