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https://img.taocdn.com/s3/m/3e8ee713f5335a8103d22012.png)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测试要点:1、实验目的: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2、实验原理: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和入射线相应的折射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
3、实验器材:玻璃砖、白纸三张、木板、大头针四枚、图钉四枚、量角器、三角板(或直尺)、铅笔。
4、实验步骤:①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
②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并过O点画出界面aa'的法线NN',如图所示。
③把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个长边跟aa'对齐,并画出玻璃砖的另一个长边bb'。
④在AO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
⑤在玻璃砖的bb'一侧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3,用眼睛观察调整视线,要使P3能同时挡住P1和P2的像。
⑥同样地在玻璃砖的bb'一侧再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4,使P4能挡住P3本身和P1与P2的像。
⑦记下P3和P4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P3和P4引直线O'B与bb'交于O'点,连接O与O',OO'就是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角i=∠AON,折射角r=∠O'ON'。
⑧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的度数。
⑨从三角函数表中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记入自己设计的表格里。
⑩用上面的方法分别求出入射角是30°,45°,60°时的折射角,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把这些数据记在表格里。
⑾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值。
比较一下,看它们是否接近一个常数,求出几次实验中所测的平均值,这就是玻璃的折射率。
5、重要注意事项:①玻璃砖要厚。
②入射角应在30°到60°之间。
③大头针的间距应较大些。
④玻璃砖的折射面要画准。
⑤大头针要插得竖直。
6、误差及分析;①入射光线、出射光线确定的准确性,要求入射侧、出射侧所插两枚大头针间距宜大点。
高三物理高考实验备考专题: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高三物理高考实验备考专题:测定玻璃的折射率](https://img.taocdn.com/s3/m/1888209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6.png)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目的]1、验证光的折射定律;2、学习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方法;3、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插针法确定光路的基本原理。
当后两枚大头针与前两枚大头针在玻璃中的虚像处于同一视线上时,四枚大头针处于同一光路上。
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跟入射光线相对应的折射光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sini/sinr[实验器材]矩形玻璃砖1块、8开白纸1张、大头针4枚、三角板1副、量角器1只、平整松软木板(与8开纸大小相当)1块、铅笔。
[实验步骤]1、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在纸上画一条直线aa',从aa'上某点画出aa'的法线•NN',•并画出一条射线•OA表示入射光线,∠AON为入射角。
2、沿OA线插入两枚大头针 P1、P2。
3、把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条长边沿着aa'直线,•画出玻璃砖的另一长边。
4、在bb'侧插入第三根大头针P3,并移动P3,使得沿P3通过玻璃砖望过去,•P3挡住P1、P2的像。
5、插入第4根大头针P4,使得P4 挡住P1、P2、P3的像。
6、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点。
7、拨去所有的大头针,拿掉玻璃砖,并且连接OO'。
则∠O'ON'为折射角。
8、用量角器量出∠AON和∠O'ON',利用折射率公式算出折射率。
9、分别求出当入射角是30°、45°、60°、75°时的折射率,求出平均值。
[注意事项]1、先在白纸上画一直线作为玻璃砖的界面, 再画玻璃砖的另一界面时,对齐玻璃砖的另一长边,用大头针确定两点,并以此两点画直线bb'作为玻璃砖的这一界面。
不能用铅笔直接靠着玻璃砖画,以免损伤玻璃砖的光学表面。
2、大头针间距应该尽可能大一些,以减少误差;选择玻璃砖,宽度应该选用h较大的玻璃砖,(至少大于2.5厘米为最好)以减小确定光路方向时出现的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实验15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15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https://img.taocdn.com/s3/m/843c4d40f242336c1eb95e42.png)
第十五章
实验15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对应演练
-17-
(1)在图上画出对应的光路。
(2)为了测出三棱镜玻璃材料的折射率,若以AB为分界面,需要测量
的量是
,在图上标出它们。
(3)三棱镜玻璃材料折射率的计算公式是n=
。
(4)若在描绘三棱镜轮廓的过程中,放置三棱镜的位置发生了微小的
平移(移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底边仍重合),
第十五章
实验15 -
六、误差分析 1.入射光线、出射光线确定的准确性造成误差,故在入射侧和出 射侧所插两枚大头针的间距应大一些。 2.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测量造成误差。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可以 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
第十五章
实验15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必备知识
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第十五章
实验15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对应演练
-19-
3.(2018·内蒙古松山月考)某同学用圆柱形玻璃砖做测定玻璃折射
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
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圆柱形玻璃砖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 像被P2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一侧相继又插上两枚大头针P3、 P4,使P3挡住P1、P2的像,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 头针位置和圆柱形玻璃砖的边界如图甲所示。
第十五章
实验15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对应演练
-20-
(1)在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量出玻璃砖折射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要求
在图上标出)。
(3)写出计算折射率的公式n=
高考物理实验方法插针法测玻璃折射率含解析
![高考物理实验方法插针法测玻璃折射率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4b57a3caaedd3382c4d38a.png)
高考物理实验方法:插针法测玻璃折射率【目的和要求】应用折射定律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加深对折射定律的理解。
【仪器和器材】玻璃砖(J2506型),钢直尺,大头针,量角器或圆规,图板,图钉或透明胶带,白纸或坐标纸。
【实验方法】1.插针将一张八开的白纸或坐标统,平铺在绘图板上,用图钉或透明胶带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纸中央。
取一枚大头针,紧贴玻璃砖上底面AE的中点附近,垂直插牢在图板上。
插针点为O点,取第二枚大头针,垂直插在O点左上方的O1点。
实验者的眼睛在玻璃砖下底面< /SPAN>CD的下方,沿水平方向透过玻璃砖观察插在O、O1点处的大头针,移动观察位置,使两枚大头针位于一直线上。
然后在玻璃砖下底面CD的下方,沿着O1O的方向再在点O2、O3处插两枚大头针,观察者应看到插在O1、O、O2、O3的四枚大头针在一直线上。
拔下大头针,标好插针点O1、O、O2、O3。
笔尖贴紧玻璃砖画下它的轮廓线AECD,如图5.1-1所示。
2.作图取走玻璃砖,连直线O1O、O2O3,延长O3O2交DC边干O′,连OO′。
过点O作AE的垂线NN′,则O1O为入射光线,OO′为折射光线,ON为法线,∠O1ON为入射角i,∠O′ON′为折射角i′,如图5.1-2所示。
3.测量计算根据图5.1-2,有两种计算折射率的方法。
(1)用量角器在图5.1-2上量出入射角i 及折射角i′,代入折射定律公式 n =sini /sini′ 计算出折射率n 。
(2)如图5.1-2所示,延长OO′,以O 为圆心,R (大于100毫米)为半径作圆,分别与入射光线O1O 交于P ,与折射光线OO′的延长线交于P′。
过PP′作NN′的垂线,垂足分别为BB′,刚sini =PB /R sini′=P′B′/R n =sini /sini′=PB /P′B′ 用钢直尺测出PB 及P′B′,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出折射率。
根据图5.1-2,用上述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列在表中。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https://img.taocdn.com/s3/m/95b5d80a6c85ec3a87c2c589.png)
谢谢观看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河北昌黎一中
刘红菊
【实验目的】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
要确定通过玻璃的折 射光线,是通过插针 法找出和入射光线 OA对应的折射光线 O’B,就可以求出折 射光线OO’和折射角 γ 。再根据折射定律 就可以计算出玻璃的 折射率。 由折射率公式:n= sin
sin i r
视深法:原理:利用视深公式n=h/h′
方法:在一盛水的烧杯底部放一粒绿豆,在水面上方吊 一根针,如图所示。调节针的位置,直到针尖在水中的像
与看到的绿豆重合,测出针尖距水面距离即为杯中水的视 深h′,再测出水的实际深度h ,则水的折射率n=h/h′
误差分析:Leabharlann 1、甲、乙两同学用插针法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分别得到如图所示的A、B两种实验记录, 其中虚线框表示玻璃砖的实际位置,带箭头的直 线是甲、乙同学分别作出的入射、折射、出射光 甲 路,则_______图测得的折射率比较准确;误差 小 较大的图测得的折射率偏_______(填“大”或 “小”).
2、三位学生在测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 (1)第一位学生在纸上正确画出了玻璃砖的 两个折射面aa'和bb'.因不慎碰动了玻璃砖, 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一点(如图),以后 的操作都正确无误,并仍以aa'和bb'为折射 面画出了光路图,这样测出的折射率n的值 不变 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 或“不变”) (2)第二位学生为了避免笔尖触划玻璃砖的 折射面,画出的aa'和bb'都比实际的折射面 向外侧平移了一些(如图)以后的操作都正 确无误,并仍以aa'和bb'为折射面画出了光 路图,这样测出的折射率n的值将 偏小 _______. (3)第三位学生的操作和所画的光路图都正确 无误,只是所用的玻璃砖的两个折射面不平 行(如图).用这块玻璃砖测出的折射率n 不变 的值将__________.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https://img.taocdn.com/s3/m/a2c23fc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a.png)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实验原理: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AO对应的出射光线O′B,确定出O′点,画出折射光线OO′,然后测量出角θ1和θ2,代入公式计算玻璃的折射率.2.实验器材:白纸、图钉、大头针、直尺、铅笔、量角器、平木板、长方形玻璃砖.3.实验过程:(1)铺白纸、画线.①如图所示,将白纸用图钉按在平木板上,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M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②把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条长边bb′.(2)插针与测量.①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的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依次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1、P2的像及P3,记下P3、P4的位置.②移去玻璃砖,连接P3、P4并延长交bb′于O′,连接OO′即为折射光线,入射角θ1=∠AOM,折射角θ2=∠O′ON.③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将数据填入表格中.④改变入射角θ1,重复实验步骤,列表记录相关测量数据.4.数据处理:计算每次的折射率n,求出平均值n.5.注意事项(1)玻璃砖应选用厚度、宽度较大的.(2)大头针要插得竖直,且间隔要大些.(3)入射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在15°~75°之间.(4)玻璃砖的折射面要画准,不能用玻璃砖界面代替直尺画界线.(5)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和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1.用三棱镜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一侧插入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如图所示.(1)在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在图上标出它们.(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如图所示,画出通过P 1、P 2的入射光线,交AC 面于O ,画出通过P 3、P 4的出射光线交AB 面于O ′,则光线OO ′就是入射光线P 1P 2在三棱镜中的折射光线.(2)在所画的图上注明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画出虚线部分,用量角器量出θ1和θ2(或用直尺测出线段EF 、OE 、GH 、OG 的长度).(3)根据折射率的定义可知n =sin θ1sin θ2⎝⎛ 或因为sin θ1=EF OE , sin θ2=GH OG ,则n =EF OE GH OG =⎭⎫EF ·OG OE ·GH . 答案:(1)见解析 (2)θ1和θ2(或线段EF 、OE 、GH 、OG 的长度) (3)n =sin θ1sin θ2⎝⎛⎭⎫或n =EF ·OG OE ·GH 2.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经正确的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P 1、P 2和P 3、P 4,如图所示.(1)在坐标线上画出完整的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2)对你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求出该玻璃的折射率n =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1)过P 1、P 2作直线与玻璃砖长表面交于O 点,过O 点作长表面的垂线EF ,即为过O 点的法线;过P 3、P 4作直线与玻璃砖短表面交于O ′点,过O ′点作短表面的垂线MN ,即为过O ′点的法线;连接O 、O ′两点;从P 1到P 4在三段线段上依次标出方向.如图所示.(2)根据图可知sin θ1=222+22=22 sin θ2=112+1.752=465 根据折射率公式得n =sin θ1sin θ2=22465=1308=1.4 答案:(1)见解析 (2)1.43.(2016·福建晋江联考)在“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所插四枚大头针的位置,aa ′为事先确定好的玻璃砖的其中一平行边,bb ′为准确操作时应画出的玻璃砖的另一平行边.(1)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些,bb ′移到图中虚线①位置,而在作光路图时aa ′不变,则所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若所使用的玻璃砖的bb ′边与aa ′不平行(如图虚线②所示),其他操作无误,则所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1)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些,bb ′移到图中虚线①位置,而在作光路图时aa ′不变,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测量得到的入射角没有变化,而折射角偏小,根据折射率公式n=sin i sin r可知,所测得的折射率将偏大.(2)测折射率时,只要操作正确,与玻璃砖形状无关.所以若所使用的玻璃砖的bb′边与aa′不平行,其他操作无误,则所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答案:(1)偏大(2)不变课时规范训练[基础巩固题组]1.(多选)已知介质对某单色光的临界角为θ,则()A.该介质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为1 sin θB.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为c sin θ(c为真空中光速) C.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是真空中波长的sin θ倍D.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率是真空中的1 sin θ解析:选ABC.介质对该单色光的临界角为θ,它的折射率n=1sin θ,A正确;此单色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cn=c sin θ,B正确;波长λ=vf=c sin θc/λ0=λ0sin θ,C正确;光的频率是由光源决定的,与介质无关,D错误.2.如图,一束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b,波长分别为λa、λb,该玻璃对单色光a、b的折射率分别为n a、n b,则()A.λa<λb,n a>n bB.λa>λb,n a<n bC.λa<λb,n a<n bD.λa>λb,n a>n b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在入射角相同的情况下,光线a的偏折程度小于光线b的偏折程度,因此光线a的折射率小于光线b的折射率,故选项A、D错误;由于折射率越大频率越高,因此光线a的频率小于光线b的频率,由c=λν可知光线a的波长大于光线b的波长,选项B正确.3.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n.如图甲所示,O是圆心,MN是法线,AO、BO分别表示某次测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该同学测得多组入射角i 和折射角r,作出sin i-sin r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https://img.taocdn.com/s3/m/9dec67daad51f01dc281f18b.png)
透过玻璃砖看, 大头针挡住P 【解析】 (1)透过玻璃砖看,P3大头针挡住 1、 解析】 透过玻璃砖看 P2两枚大头针的像. 两枚大头针的像.
(2) sin∠EOD DE 6 ∠ n= = = = =1.5 sin∠BOC CB 4 ∠
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他的实验方法和操 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作步骤正确无误, 作步骤正确无误,但他处理实验记录时发现玻璃砖的两个 光学面aa′与 不平行 如图所示, 不平行, ) 光学面 与bb′不平行,如图所示,则( A.AO与O′B两条直线平行 . 与 两条直线平行 B.AO与O′B两条直线不平行 . 与 两条直线不平行 C.他测出的折射率偏大 . 变化4 变化 D.他测出的折射率不受影响 .
三、实验器材 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四枚、 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四枚、图钉四 量角器、三角板(或直尺 铅笔. 或直尺)、 枚、量角器、三角板 或直尺 、铅笔. 四、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 .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 代表两种介质的 .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代表两种介质的 界面, 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 界面,过aa′上的一点 画出界面的法线 上的一点 画出界面的法线NN′, , 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 作为入射光线. 并画一条线段 作为入射光线 3.把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 .把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 个长边跟aa′对齐 对齐, 个长边跟 对齐,并画出玻璃砖的另一长边 bb′.
ACD
变化6: 变化 :误操作的影响
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 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 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 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 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 、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 别如图甲、乙和丙所示,其中甲、 别如图甲、乙和丙所示,其中甲、丙两同学用的是矩形 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 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 正确,且均以aa′、 为界面画光路图 为界面画光路图, 正确,且均以 、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三同学测 _? 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
高考物理考点专题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高考物理考点专题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https://img.taocdn.com/s3/m/7c20e0eddd3383c4bb4cd283.png)
专题 68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实验原理
1
如实验原理图甲所示,当光线 AO1 以一定的入射角 θ 穿 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通过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 AO1 对1 应 的出射光线 O2B,从而求出折射光线 O1 O2 和折射角 θ2 ,再根
据 或 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n sin 1 sin 2
7
(3)某学生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在他画出的 垂线 AB上竖直插上了 P1、P2 两枚大头针,但在半圆柱形玻璃 砖右侧的区域内,不管眼睛放在何处,都无法透过半圆柱形 玻璃砖同时看到 P1、P2 的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sin
可 1
2
知图象应为直线,如实验原理图乙所示,其斜率为折射率。
(3)“单位圆”法确定 sin θ1、sin θ ,计算折射率
n。
2
以入射点 O 为圆心,以一定的长度 R 为半径画圆,交入
射光线 OA于 E 点,交折射光线 OO′于 E′点,过 E 作 NN′的
5
垂线 EH,过 E′作 NN′的垂线 E′H′。如实验原理图丙所示,
原创3:实验十四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原创3:实验十四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https://img.taocdn.com/s3/m/0efac6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0.png)
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________(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
测量。
[解析]
(1)由折射率公式可得 n=ssiinn
90°-θ1 90°-θ2
=ccooss
θ1 θ2
(2)玻璃砖的宽度越大,出射光线的侧移量越大,玻璃砖中
折射光线的误差越小,所以应选用宽度大的玻璃砖来测量。
[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os (1)cos
(3)光斜射入两底面平行的玻璃砖一个表面,折射光线会从另一个 表面平行原入射光线射出玻璃砖。图中两条平行光线入射,P1P2 左边的光线会从梯形玻璃砖另一底面平行射出,且通过 B;而光 线 P1P2 将由梯形玻璃砖侧面出射,方向为 P3 和 A 的连线。
答案:(1)见解析图 (2)1.51 (3)A
2.(2012·浙江高考)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经 正确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如图实-14-8甲所示。
图实-14-8
(1)在下图中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2)对你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和计算,求
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保留3位
有效数字);
图实-14-9
(3)为了观测光在玻璃砖不同表面的折射现象,某同学做了
答案:光学 d e
6.如图实-14-14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 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 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1、P2确定入射光线,并 让入射光线过圆心O,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 分)另一侧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3,使P3挡住P1、 图实-14-14 P2的像,连接OP3,图中MN为分界面,虚线半圆与玻璃砖对 称,B、C分别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圆的交点,AB、CD 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于A、D点。
尺测出EH、E′H′的长度就可以求出n。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https://img.taocdn.com/s3/m/a83529c00508763231121295.png)
18. 如图所示,几位同学在做“摇绳发电”实验:把一条长导线 的两端连在一个灵敏电流计的两个接线柱上,形成闭合回路。两 个同学迅速摇动AB这段“绳”。假设图中情景发生在赤道,地 磁场方向与地面平行,由南指向北。图中摇“绳”同学是沿东西 站立的,甲同学站在西边,手握导线的A点,乙同学站在东边, 手握导线的B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绳”摇到最高点时,“绳”中电流最大 B.当“绳”摇到最低点时,“绳”受到的安培力最大 C.当“绳”向下运动时,“绳”中电流从A流向B D.在摇“绳”过程中,A点电势总是比B点电势高
14.如图所示,将一个半圆形玻璃砖置于空气 中,当一束单色光入射到玻璃砖的圆心O 时,下 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O
O
O
O
A
B
C
D
14.一束单色光由玻璃斜射向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长一定变长 B.频率一定变小 C.传播速度一定变小 D.一定发生全反射现象 17.图1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 置在x=1cm处的质元,Q是平衡位置在x=4cm处的质元。 图2为质元Q的振动图像。则 A.t=0.3s时,质元Q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 B.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 C.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 D.t=0.7s时,质元P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用“插针法”测定透明半圆柱玻璃砖的折射率,O为玻璃截 面的圆心,使入射光线跟玻璃砖平面垂直,如图5所示四个 图中P1、P2、P3、P4是四个学生实验插针的结果 1)在所示的四个图中肯定把针插错了位置的是 2)在这四个图中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定折射率的是
思考4:做“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时 ⑴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b 和cd后,不慎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b方向平移 了一些,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将_____; ⑵乙同学为了避免笔尖接触玻璃面,画出的ab、 cd间距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则他测出的折射率 将_____; ⑶丙同学所画的界面cd与实际的界面不重合, 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将_____。
玻璃折射率的测定-物理实验报告
![玻璃折射率的测定-物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017eb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c.png)
玻璃折射率的测定-物理实验报告玻璃折射率的测定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法。
2、加深对折射率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当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i 与折射角r 之间满足折射定律:n = sin i / sin r ,其中 n 为玻璃的折射率。
通过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就可以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三、实验器材一块长方形玻璃砖、白纸、大头针四枚、铅笔、直尺、量角器。
四、实验步骤1、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把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用铅笔在玻璃砖的一侧画出边界线 AB。
2、在线段 AB 上间隔适当距离插上两枚大头针 P1 和 P2 。
3、眼睛在玻璃砖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 P1 和 P2 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 P1 的像被 P2 的像挡住。
4、在眼睛这一侧再插上两枚大头针 P3 和 P4 ,使 P3 挡住 P1 和 P2 的像,P4 挡住 P3 及 P1 和 P2 的像。
5、移去玻璃砖,分别过 P3 和 P4 作直线与玻璃砖的边界线交于 O1 和 O2 两点,连接 O1O2 即为入射光线在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
6、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 i 和折射角 r 。
7、改变入射角,重复上述步骤多次,测量多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数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次数|入射角 i (度)|折射角 r (度)| sin i | sinr | n = sin i / sin r ||||||||| 1 | 30 | 18 | 050 | 031 | 161 || 2 | 40 | 25 | 064 | 042 | 152 || 3 | 50 | 30 | 077 | 050 | 154 || 4 | 60 | 35 | 087 | 057 | 153 || 5 | 70 | 40 | 094 | 064 | 147 |计算每次测量得到的折射率 n 的平均值:n =(161 + 152 + 154 + 153 + 147)/5 ≈ 153六、实验误差分析1、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存在误差,可能是量角器的精度不够或者读数不准确。
实验十七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十七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https://img.taocdn.com/s3/m/63b652a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e.png)
第十四章光学实验十七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往年考查较少,新高考该内容作为必考后,考查重要性增强,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2023年高考中广东T11,海南T14均在实验题中进行了考查,预计2025年高考中会加大对该实验的考查力度.1.实验目的会用插针法确定玻璃的折射率,掌握光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方法.2.实验原理如图所示,abcd为一个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根据n=sinθ1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sinθ23.实验器材木板、白纸、玻璃砖、大头针、图钉、刻度尺、量角器、铅笔.4.实验步骤(1)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过aa'上的一点O1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直线AO1作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把长方体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个长边与aa'对齐.用直尺轻靠在玻璃砖的另一长边,按住直尺不动.将玻璃砖取下,画出直线bb',bb'代表玻璃砖的另一边.(3)在直线AO1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2挡住P1的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及P1、P2的像,记下P3、P4的位置.(4)连接P3、P4,交bb'于点O2,连接O1O2,O1O2就代表了沿AO1方向入射的光线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入射角θ1=∠AO1N,折射角θ2=∠O2O1N'.5.数据分析(1)计算法: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θ1和sinθ2.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sinθ1sinθ2,并取[1]平均值.(2)图像法:改变不同的入射角θ1,测出不同的折射角θ2,作出sinθ1-sinθ2的图像,由n=sinθ1sinθ2可知图像应是过[2]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其斜率为折射率.(3)“单位圆”法: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一定的长度R为半径画圆,交入射光线AO于E点,交折射光线OO'于E'点,过E作NN'的垂线EH,过E'作NN'的垂线E'H',如图所示,sinθ1=EHOE ,sinθ2=E'H'OE',OE=OE'=R,则n=sinθ1sinθ2=EHE'H'.只要用刻度尺量出EH、E'H'的长度就可以求出n.6.注意事项(1)所用玻璃砖要厚一些.(2)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P1与P2间、P3与P4间要有适当的间隔,不宜太近.(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位置都不能改变.(4)操作时不能用手触摸玻璃砖光洁的光学面,更不能用玻璃砖代替直尺画线,以免划伤玻璃砖表面.(5)实验时入射角不能太小(接近0°),否则会使测量误差增大;入射角也不能太大(接近90°),否则不易观察到P1、P2的像.7.误差分析(1)入射光线、出射光线确定的准确性造成误差,故入射侧、出射侧所插两枚大头针间距应大一些.(2)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测量造成误差,故入射角适当大些,以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命题点1教材基础实验1.[2023安徽芜湖二模]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平行玻璃砖,a和a'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a)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插上大头针P3,使其挡住P2、P1的像;接着插上大头针P4,使其挡住P3以及P2和P1的像,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这样大头针P1、P2就确定了射入玻璃砖的光线.(1)根据以上信息,请在图(a)中画出光路图.(2)正确作出光路图后,测量a分界面上的入射角i和折射角r.多次改变入射角,测得多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了如图(b)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玻璃的折射率n= 1.5(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如图(c)所示,在实验过程中画出界面a后,不小心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些,导致界面a'画到图中虚线位置,而在作光路图时界面a仍为开始所画的,则所测得的折射率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如图所示解析(2)根据折射定律n=sinisinr ,所以sin r=1n·sin i,根据图像得1n=0.40.6,解得n=1.5.(3)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画出界面a后,不小心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些,导致界面a'画到图中虚线位置,而在作光路图时界面a仍为开始所画的,入射角i不变,但折射角r偏小,则所测得的折射率将偏大.命题点2创新设计实验2.[2023海南]如图所示,在用激光测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玻璃砖与光屏P平行放置,从另一侧用激光笔以一定角度照射,此时在光屏上的S1处有激光点,移走玻璃砖,光点移到S2处.(1)请在图中画出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完整的光路图;(2)已经测出AB=l1,OA=l2,S1S2=l3,则折射率n=l1√(l1-l3)2+l22(l1-l3)√l12+l22(用l1、l2、l3表示);(3)若改用宽度比ab更小的玻璃砖做实验,则S1S2间的距离会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如图所示解析 (1)穿过平行玻璃砖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过S 1作BS 2的平行线,交ad 于C 点,连接OC .(2)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入射角的正弦值sin i =l 1√l 12+l 22,折射角的正弦值sin r =l 1-l 3√(l 1-l 3)2+l 22,根据折射定律n =sinisinr=l 1√(l 1-l 3)2+l 22(l 1-l 3)√l 12+l 22.(3)若玻璃砖的宽度变小,ad 边与两条光线的交点距离变小,即BC 变小,则S 1S 2间的距离也会变小.1.[2024北京丰台区开学考试]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光线与玻璃砖表面aa'和bb'分别交于O 点和P 点,他以O 点为圆心、线段OP 长度为半径作圆,该圆与入射光线交于A 点.过A 点和P 点作法线NN'的垂线,垂足分别为B 点和Q 点,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A )A.n =ABPQB.n =OBOQC.n =PQOAD.n =ABOP解析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有n =sin∠AOB sin∠POQ=ABR PQ R=AB PQ,故选A.2.如图甲所示,在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先在白纸上放好截面是正三角形ABC 的三棱镜,并确定AB 和AC 界面的位置,然后在棱镜的左侧画出一条直线,并在线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 1和P 2,再从棱镜的右侧观察P 1和P 2的像.(1)此后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BD .A.插上大头针P 3,使P 3挡住P 2的像B.插上大头针P 3,使P 3挡住P 1、P 2的像C.插上大头针P 4,使P 4挡住P 3的像D.插上大头针P 4,使P 4挡住P 1、P 2的像和P 3(2)正确完成上述操作后,在纸上标出大头针P 3、P 4的位置(图中已标出).为测量该种玻璃的折射率,两位同学分别用圆规及刻度尺作出了完整光路和若干条辅助线,如图乙、丙所示.能够仅通过测量ED 、FG 的长度便可正确计算出折射率的是图 丙 (选填“乙”或“丙”),所测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为n=EDFG(用代表线段长度的字母ED、FG表示).解析(1)此后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1、P2的像和P3.故B、D正确.(2)能够仅通过测量ED、FG的长度便可正确计算出折射率的是题图丙,n=sinθ1sinθ2=EDODFGOG=EDFG.3.[2023湖北八校联考模拟]在用“插针法”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1)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其实验光路图如图1所示,对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为减小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小一些B.为减小测量误差,P1和P2的连线与玻璃砖界面法线的夹角应适当取大一些C.为减小误差,应当选用宽度较大的玻璃砖完成实验D.实验中玻璃砖在纸上的位置不可移动,可用玻璃砖代替尺子画出边界线以固定玻璃砖在纸上的位置(2)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一侧平移了少许,如图2所示,他随后实验测得的折射率不变(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bb'仍然与aa'平行),如图3所示,他随后实验测得的折射率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1)为减小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大一些,A错误;P1和P2的连线与玻璃砖界面法线的夹角适当大一些,折射现象更明显,误差较小,B正确;宽度较大的玻璃砖,光在玻璃砖中的路程长,入射点与出射点距离较大,确定角度较准确,误差较小,C 正确;不可用玻璃砖代替尺子,应沿玻璃砖描点后,用尺子画出玻璃砖界面,D错误.(2)如图甲分析,测量的入射角与折射角没有误差,测得的折射率不变.图甲图乙(3)如图乙分析,入射角不受影响,当折射角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时,根据n=sinisinr,可知测得的折射率偏小.4.[实验装置创新]通过动手做实验可让学生们提高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图所示,一个学生用广口瓶和刻度尺测定水的折射率,请填写下述实验步骤中的空白.(1)用刻度尺测出广口瓶瓶口内径d.(2)在瓶内装满水.(3)将刻度尺沿瓶口边缘竖直插入水中.(4)沿广口瓶边缘向水中刻度尺正面看去,若恰能看到刻度尺的0刻度(即图中A点),同时看到水面上B点刻度的像B'恰与A点的像重合,如图,水面与直尺的C点相平,则∠OAC和∠OB'C(或∠OBC)分别等于入射角和折射角.(5)读出AC和AB(或BC)的长度.(6)由题中所给条件和前面步骤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水的折射率n=√d2+AC2d2+(AB-AC)2(或√d2+AC2d2+BC2).解析(4)从A点发出的光线经折射后进入眼睛,所以∠OAC等于入射角,∠OB'C(或∠OBC)等于折射角.(5)若水面与直尺C点相平,读出AC和AB(或AC和BC)的长度.(6)设从A点发出的光线射到水面时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根据数学知识得sin i=d√d2+AC2,sin r=d√d2+B'C2,则折射率为n=sinrsini,根据对称性有B'C=BC,联立得n=√d2+AC2d2+(AB-AC)2或√d2+AC2d2+BC2.。
实验十七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十七测量玻璃的折射率](https://img.taocdn.com/s3/m/a51f972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b.png)
目 录 CONTENT
01 立足“四层”·夯基础 02 着眼“四翼”·探考点
立足“四层”·夯基础
目录
一、实验目的 会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掌握光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 定方法。
目录
二、实验原理
甲 三、实验器材 白纸、图钉、大头针、长方体玻璃砖、直尺、铅笔、量角器、木板。
目录
【典例2】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了测量截面为正三角形的三棱镜玻璃折射率, 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左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 右侧观察到P1的像和P2的像,当P1的像恰好被P2的像挡住时,插上大头针P3和 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 三棱镜轮廓如图所示。 (1)画出对应的光路。 解析 (1)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目录
(1)在用此仪器测量液体的折射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头针P3插在M位置时液体的折射率值大于插在N位置时液体的折射率值 B.大头针P3插在M位置时液体的折射率值小于插在N位置时液体的折射率值 C.可能有一种液体,在EK部分能观察到大头针P1、P2的像 D.可能有一种液体,在KC部分观察不到大头针P1、P2的像
目录
(4)沿广口瓶边缘向水中刻度尺正面看去,若恰能看到刻度尺的0
刻度(即图中A点),同时看到水面上B点刻度的像B'恰与A点的像相
重合。如图,若水面恰与直尺的C点相平析 (4)从A点发出的光线经折射后进入眼睛,所以∠OAC等于入
射角,∠OBC等于折射角。
答案 (4) ∠OAC ∠OB'C或∠OBC
目录
着眼“四翼”·探考点
目录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插针法课件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插针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784da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0.png)
数据记录
实验过程中需要准确记 录每个插针的折射角, 以便后续数据处理和计
算。
04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记录
实验数据
记录实验过程中测得的所 有数据,包括插针法测得 的折射率、观察到的折射 现象等。
实验环境参数
记录实验时的温度、湿度 、气压等环境参数,以便 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
实验操作步骤
可使用白色或黑色屏幕,以便更好地 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
测量工具
量角器
用于测量折射角。
直尺
用于测量插针在玻璃砖表面上的投影长度。
望远镜或放大镜
用于更精确地观察插针和折射光线。
03 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流程
调整光源角度
使光线垂直照射在玻璃板上, 确保光线与玻璃表面完全接触 。
观察折射现象
观察插针在光源照射下的折射 现象,并记录折射角。
准备实验器材
包括玻璃板、插针、光源、屏 幕、测量尺等。
插针操作
将插针插入玻璃板中,确保插 针与玻璃表面平行,并固定好 位置。
数据处理
根据折射角计算玻璃折射率。
实验操作要点
确保插针与玻璃表面平行
这是保证实验准确性的关键,可以使用测量 尺等工具辅助调整。
观察折射现象
需要仔细观察插针在光源照射下的折射现象 ,并准确记录折射角。
射率。
步骤四
重复实验多次,求取平均值, 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02 实验器材与材料
玻璃砖
选取透明度高的玻璃 砖,确保光线能够顺 利透过。
确保玻璃砖的表面光 滑、平整,以减小误 差。
玻璃砖应具有足够的 尺寸,以便于插针和 测量。
插针
选择足够硬且不易变形的金属 针作为插针。
光在玻璃折射实验报告
![光在玻璃折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c8bad5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b.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2. 掌握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法;3. 学会使用量角器、白纸、大头针等实验器材。
二、实验原理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n_1 \sin i = n_2 \sin r \]其中,\( n_1 \) 和 \( n_2 \) 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i \) 为入射角,\( r \) 为折射角。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通过在白纸上插入大头针,调整大头针的位置,使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共面,并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然后根据斯涅尔定律计算玻璃的折射率。
三、实验器材1. 白纸一张;2. 图钉若干;3. 大头针四枚;4. 三角板一副;5. 量角器一个;6. 平整松软木板一块(与白纸大小相当);7. 铅笔一支;8. 长方形玻璃砖一块。
四、实验步骤1. 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用图钉按住白纸,使其平整。
2. 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作为玻璃砖与白纸的界面,标记为 \( aa' \)。
3. 从 \( aa' \) 上的一点 \( O \) 画出界面的法线 \( NN' \),并画出一条线段 \( AO \) 作为入射光线,\( AON \) 为入射角。
4. 沿 \( AO \) 线插入两枚大头针 \( P_1 \) 和 \( P_2 \)。
5. 将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条长边沿着 \( aa' \) 直线,画出玻璃砖的另一长边。
6. 在 \( bb' \) 侧插入第三枚大头针 \( P_3 \),并移动 \( P_3 \),使得沿\( P_3 \) 通过玻璃砖望过去,\( P_3 \) 挡住 \( P_1 \) 和 \( P_2 \) 的像。
7. 插入第四枚大头针 \( P_4 \),使得 \( P_4 \) 挡住 \( P_1 \)、\( P_2 \) 和 \( P_3 \) 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H (2)由图中关系 sin θ1= OE ,
E′H′ sin θ2= OE′ , OE = OE′ =R 则
n=
sin sin
θθ12=
EH E′H′
.只要用刻度尺测出
EH、
E′H′的长度就可以求出 n.
一块玻璃砖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 表面是镀银的(光线不能通过此表面).现要测 定此玻璃的折射率,给定的器材还有:白纸、 铅笔、大头针4枚(P1、P2、P3、P4)、带有刻度 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
(2)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题图中通过作 图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玻璃中的入射角θ1与 折射角θ2,简要写出作图步骤______________.
(3)写出用θ1、θ2表示的折射率公式n=________.
▪ 【解析】 (1)在bb′一侧观察P1、P2(经bb′折 射,aa′反射,再经bb′折射)的像,在适当的 位置插上P3,使得P3与P1、P2的像在一条直 线上,即让P3挡住P1、P2的像;再插上P4, 让它挡住P2(或P1)的像和P3.P3、P4的位置如上 图所示.
(2)①如图实-13-5所示,甲同学利用插针法确定入射光线和
折射光线后,测得的入射角不受
影响,但测得的折射角比真实值偏大,
因此测得的折射率偏小. ②乙同学虽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但
图实-13-5
所画边界线与玻璃砖重合,测得的折射率与玻璃砖的形状无
关,因此所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不变.
③如图实-13-6所示,丙同学用插针法确定的光线的出射点 若恰在A点,则测得的折射率不变.若在bA之间则偏小,若 在b′A之间则偏大.
并在圆周上插上大头针P3,使P3正好挡住P1、P2的像,同学们通 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根据P3 所插的位置,就可直接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回答下列问题:
(1)若∠AOF=30°,OP3与OC的夹角为30°,则P3处所对应的折 射率的值为________. (2)图中P3、P4两位置__________处所对应的折射率大. (3)作AO的延长线交圆周于K,K处所对应的折射率值应为 ________.
[解析] (1)根据折射定律n=
题中θ1=60°,θ2=
∠AOF=30°,所以n=
≈1.73.
(2)图中P4对应的入射角大于P3所对应的入射角,所以P4对应 的折射率大.
(3)因A、O、K在一条直线上,入射角等于折射角,所以K处
对应的折射率应为1.
[答案] (1)1.73 (2)P4 (3)1
3.单位圆法:在不使用量角器的情况下,可以 用单位圆法.(1)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一定长 度R为半径画圆,交入射光线OA于E点,交折射 光线OO′于E′点,过E作NN′的垂线EH,过 E′作NN′的垂线E′H′.如右图所示.
(1)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 的操作步骤如下: a.用图钉将记录光路的白纸固定在平板上; b.手拿玻璃砖的毛面或棱,将其轻放在白纸上; c.用铅笔环绕玻璃砖画出边界aa′和bb′; d.在aa′上选择一点O作为不同入射角的入射光线的共同入 射点,画出入射角i分别为0°、30°、45°的入射光线;
(2)①过 P1、P2 作直线与 bb′交于 O; ②过 P3、P4 作直线与 bb′交于 O′; ③利用刻度尺找到 OO′的中点 M; ④过 O 点作 bb′的垂线 CD,过 M 点作 bb′的 垂线与 aa′相交于 N,如上图所示,连接 ON; ⑤∠P1OD=θ1,∠CON=θ2. (3)由折射率的定义可得 n=ssiinn θθ12.
▪ (1)在本题的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
▪ (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 量是____,在图上标出它们;
▪ (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________.
▪ 【解析】 (1)如右图所示,画出通过P1、P2 的入射光线,交AC面于O,画出通过P3、P4的 出射光线交AB面于O′.则光线OO′就是入射光 线P1P2在三棱镜中的折射光线.
(2)在所画的图上注明入射角 θ1 和折射角 θ2,并 画出虚线部分,用量角器量出 θ1 和 θ2(或用直尺 测出线段 EF 、 OE 、 GH 、 OG 的长度).
(3)n=ssiinn
θθ12;(或因为
sin
θ1=
EF OE
,sin
θ2=
GH OG
,
则
n=
EF/OE GH/OG
=
EF·OG OE·GH
▪ 用三棱镜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 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一侧插入两枚大 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 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 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 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 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如图所示.
[答案] (1)①cde ②见解析 (2)①偏小 ②不变 ③可能偏小、可能偏大、可能不变
图实-13-6
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的光 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一圆 盘上,过其圆心O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BC、EF,在半径OA上, 垂直盘面插下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P1、P2位置不变,每次 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 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 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 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 域观察P1、P2的像,
(6)移去玻璃砖,拔去大头针,由大头针P3、P4的针孔位置确 定出射光线O′B及出射点O′,连接O、O′得线段OO′, 则OO′即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
(7)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θ1和 sinθ2. (8)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 记录下每次的入射角θ1和 折射角θ2.
)
e.用“插针法”分别得到各条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
观察时着重看大头针针帽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取下玻璃砖、
大头针,连接各针孔,发现所画折射光线中有两条相交,
量出各个折射角r;f.按公式分来自计算取三个值的算术平均值.
①以上步骤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是________; ②应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 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 如图实- 13-4甲、乙和丙所示,其中甲、丙两同学用的是 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 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
图实- 13-4
①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 大”、“偏小”或“不变”); ②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 大”、“偏小”或“不变”); ③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
[解析] (1)①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是cde.②c中应先画出一条 直线,把玻璃砖的一边与其重合,再使直尺与玻璃砖的界面 对齐,移开玻璃砖后再画边界线;d中入射角要取0°以外的 三组数据;e中大头针要竖直插牢,观察时看针脚是否在同 一条直线上.
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 相互平行的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上画出直线 aa′和bb′,aa′表示镀银的玻璃表面,bb′ 表示另一表面,如上图所示.然后,在白纸上 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位置如图).用P1、 P2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
(1)为了测量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P3、 P4?试在题图中标出P3、P4的位置.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插针法
(1)如图所示,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并取aa′上的一点O为入射
点,作过O的法线NN′.
(3)画出直线AO作为入射光线,并在AO上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
(4)在白纸上放上玻璃砖,使其中一个长边与直线aa′对齐,并画
出另一条长边的对齐线bb′. (5)通过玻璃砖观察并调整视 线方向,使P1的像被P2挡住, 然后在观察一侧插上大头针 P3,使P3同时挡住P2、P1 的像,再插上P4挡住P3及 P2、P1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