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供暖基本知识课件

供暖基本知识课件

编辑ppt
2.锅炉的工作过程(1)燃料的燃烧过程 编辑ppt
**
SHL型锅炉1-上锅筒;2-下锅筒;3-对流管束;4-炉膛;5-侧墙水冷; 6-侧水冷壁上集箱;7-侧水冷壁下集箱;8-前水冷壁;9-后墙水冷壁;10-前水冷壁下集箱;11-后水冷壁下集箱;12-下降管;13-链条炉排;14-加煤斗;15-风仓;16-蒸汽过热器;17-省煤器;18-空气预热器;19-烟窗及防渣管;20-二次风管
编辑ppt
三、锅炉基本特性的表示 1.蒸发量、供热量编辑ppt
2.蒸汽(或热水)参数
锅炉产生蒸汽的参数,是指锅炉出口处蒸汽的额定压力(表压力)和温度。对生产饱和蒸汽的锅炉来说,一般只标明蒸汽压力;对生产过热蒸汽(或热水)的锅炉,则需标明压力和蒸汽(或热水)温度。供热锅炉的容量、参数,既要满足生产工艺上对蒸汽的要求,又要便于锅炉房的设计,锅炉配套设备的供应以及锅炉本身的标准化,因而要求有一定的锅炉参数系列。如表9-6所示。
2.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式双管系统
系统的供水和回水干管都敷设在底层散热器下面。在设有地下室的建筑物中或在平屋顶建筑棚下难以布置供水干管的场合,常采用下供下回式系统。
编辑ppt
2.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式双管系统 编辑ppt
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式系统
编辑ppt
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式系统 编辑ppt
3.机械循环下供上回式(倒流式)供暖系统
编辑ppt
一、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1. 系统工作原只有散热器中心和锅炉中心之间这段高度内的水柱密度差。如果取供水温度95℃,回水70℃;则每m高差可产生的作用压力为:
编辑ppt
起循环作用的只有散热器中心和锅炉中心之间这段高度内的水柱密度
2.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形式

供热工程全套ppt课件

供热工程全套ppt课件

下几部分进行计算。
Q'
Q1'.j
Q' 1.x
Q2'
Q3'
围护结构的基 本耗热量
围护结构的附 加耗热量
冷风渗透耗热量 冷风侵入耗热量
第二节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供暖控制对象:室内温度(干球温度) 空调控制对象:温度、相对适度、风速、洁净度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
式中
q ' aK F (tn
修正系数
2 1 / 或 (2 3 ) / 21
0.09~0.19 0.20~0.39 0.40~0.69 0.70~0.99
0.86 0.93 0.96 0.98
两向非匀质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值,再用下式确
定:
1
1
K
R0 Rn R p j Rw
W/ m2·℃
划分地带法
非保温地面的传热系数和热阻
1—楼梯间及竖井热压分 布线
2—各层外窗热压分布线
理论热压
Pr (hz h )( w n')g
热压作用原理图
曲线1—楼梯间及竖井热压分布线; 曲线2—各层外窗热压分布线
式中 Kt ——理论热压,Pa
冬季建筑物的内、外温度不同,由于空气的密度差, 室外空气在底层一些楼层的门窗缝隙进入,通过建筑 物内部楼梯间等竖直贯通通道上升,然后在顶层一些 楼层的门窗缝隙排出。这种引起空气流动的压力称为 热压。
二、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t w
围护结构的热惰性原理
不保证天数的原则 三、温差修正系数
计算与大气不直接接触的外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q ' K F (tn th )a
a
tn th
tn

供热工程PPT课件

供热工程PPT课件

案例二:某工业园区分布式供热项目
总结词
满足工业特殊需求,灵活性高,高效稳定
详细描述
针对工业园区的特殊需求,该项目采用分布式供热系统,为园区内的各个工厂提供定制化的热能解决 方案。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特殊要求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案例三:某住宅小区分户供热项目
通过调节供热设备的运行 参数、启停时间和热量分 配等手段,实现热量输出 的调度。
调度优化
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预报 ,预测用户需求和室外气 温变化,提前进行调度计 划的制定和调整。
供热系统维护与检修
维护与检修计划
制定定期维护与检修计划 ,包括设备检查、清洗、 润滑和维修等,确保设备 正常运行。
故障处理
热力站设计
换热器选择
根据用户用热参数和供热介质,选择 合适的换热器。
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热力站的控制系统,包括温度、 压力、流量等控制回路,保证供热质 量和节能运行。
03
供热系统运行与管理
供热系统运行
供热系统运行原则
运行监控
确保供热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满足用户需求,同时降低能耗和环 境污染。
高效锅炉技术
采用高效锅炉设备,提高热能转换 效率,降低能耗。
环保技术应用
烟气处理技术
对排放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减 少对大气的污染。
噪声控制技术
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降低设备 运行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废弃物处理技术
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 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清洁能源利用
太阳能供热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为供热 系统提供补充能源。
热网设计

化工生产公用工程ppt课件-2供热系统

化工生产公用工程ppt课件-2供热系统
热力工程所使用的水蒸汽为饱和水蒸汽。 一般在180℃以下比较合适,利用水蒸汽冷凝放出的潜热。
原因:一是饱和蒸汽有恒定的温度; 二是它有较大的给热系数。
2、水蒸汽用作驱动汽轮机(蒸汽透平) 化工生产如果有条件回收富余的高位能,生产中高压蒸汽, 为例提高热能的利用率,通常用来驱动汽轮机(蒸汽透平) ,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或驱动压缩机等大功率设备。蒸 汽在汽轮机内作功后仍具有一定的压力,通过管路送给热 用户作力热源。
1、 发电机输出电功率计算 由水蒸汽焓熵图(h-s图)查得:在 P1,t1条件下,蒸汽焓为:h1=3075kJ/kg, 在P2,t2条件下,焓值为:h2=2735kJ/kg,绝热焓降至焓值为h绝 =2590kJ/kg,则有效焓降为:△h=h1-h2=340kJ/kg,绝热焓降为:△hi绝=h1 -h绝=485kJ/kg,此时该透平内效率为: η内=△h/△h绝=70% 输出的电功率为 N=ΔhQ1η管η机η联η电/3.6=4728.8kW 2、电动机输入功率计算 由于驱动两台压缩机的透平功率N1,N2分别为 3450kW,1345kW,电 动机需要的电功率为 N'=(N1+N2)/[(1-η变) (1-η增) η电动 ]=5147kW 3、 二者功率差
5) 启动加热炉 烘炉 升温 热用户并入循环回路。
2、开车
1
)检查安全控制
2) 确认最大启动粘度。
3) 冷启动开车
A.开启循环泵并且检查膨胀罐液位。
B.开启加热炉,导热油主体温度达到105℃,边加热边排气。
C.注意系统压力情况,一旦出现低压就排气,同时注意从膨胀罐补加
导热油。
4) 热启动开车
A.确定关断的原因,并排除造成关断的因素。
系统运行停止时,全部熔盐将流回熔盐槽中。 熔盐加热系统将熔融状态的熔盐通过循环泵输送给加热炉

热力网与供热详解课件

热力网与供热详解课件
教训吸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施工难度大、资金短缺等,需要吸取教训,加 强协调和管理。
THANKS。
规划
制定规划方案,包括管网的走向、连接方式、材料选择等,确保供热的可靠性和 效率。
热力网的设备与器材选用
设备
选择合适的换热器、泵、阀门等设备,以满足供热需求和节能要求。
器材
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防腐材料等器材,以确保管道的安全和长期使用。
03
热力网的运行与管理
热力网的运行流程与监控
1 2 3
热力网运行流程
06
案例分析:某市热力网改造项 目
项目背景与目标
城市发展与老旧管网改造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老旧的供热管网逐渐暴露出效率低、能源浪 费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造。
政策推动与环保需求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对老旧供热管网进行改造,以减少能源消 耗和环境污染。
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改造某市老旧的供热管网,提高供热效率,满足市民冬 季供暖需求,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技术升级
引入先进的供热技术,提高供热效 率。
能源回收
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减少能源浪费 。
03
02
系统优化
优化供热系统的布局和结构,提高 系统的运行效率。
智能化管理
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供热的 智能化水平。
04
05
热力网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热力网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01
高效节能技术
02
分布式能源技术
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热力网正向高效、节能、环保方向 发展。例如,采用先进的热网控制系 统,提高热网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 消耗。
供热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供热系统介绍ppt课件

供热系统介绍ppt课件
降低,以增大系统的作用压力。如果锅炉中 心与底层散热器中心垂直距离较小,宜采用 单管上供下回式,最好是单管垂直串联。
• (3)膨胀水箱宜设置在供水总立管顶部,据 顶300~500mm。系统的供回水干管沿水流方 向设向下坡,坡度为0.5%~1%,散热器支管 坡度为1~2%。便于排气。
23
散热器供暖系统
道使用寿命长,便于进行供热调节。 • 蒸汽供暖系统:蒸汽的密度小,产生的
水静压力小。蒸汽的热惰性小,升温快。 热媒流量小,节省管材,所需散热面积 小,设备投资小。
12
散热器供暖系统
• 1、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 按驱动水的循环动力不同: • 重力(自然)循环系统、机械循环系统
13
散热器供暖系统
• 按供回水方式不同分为:单管系统(单 管顺流、单管跨越)、双管系统;
• 2、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 靠水泵的动力使水在系统中循环。特点
是管径小、升温快,但耗费电能,维修 量大。
24
散热器供暖系统
• 上供下回式垂直双 管系统
• 适用条件:室温有 调节要求的建筑。
• 特点:是最常用的 双管系统做法。排 气方便;室温可调 节;易产生垂直失 调。
25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垂直双管下供上回 式
• 适用条件:高温水、 室温有调节要求的 建筑。
• 特点:有利于减轻 垂直失调;排气方 便;散热器传热系 数小,所需散热器 面积大。
26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垂直双管下供下回式系统 • 适用条件:室温有调节要
求且顶棚不能敷设干管的 建筑。 • 特点:减轻垂直失调;建 筑物顶棚下无干管,比较 美观。下供下回式系统还 可以分层施工,分期投入 使用,便于冬季施工。 • 排气不便。 系统的排气可 通过在顶层散热器设放气 阀或设置空气管来集中排 气。

供热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供热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确保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
监测和调整供热系统的参 数
处理供热系统的故障和问 题
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和节 能效果
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和环 保
提供优质的供热服务,满 足用户需求
供热系统的节能减排措施
提高热源效 率:采用高 效锅炉、热 泵等设备, 提高热源效

优化管网设 计:合理设 计管网布局, 减少热损失
加强保温措 施:对供热 管道、设备 进行保温处 理,减少热
太阳能: 清洁、可 再生,但 受天气影 响较大
地热:清 洁、可再 生,但受 地域限制 较大
热媒的选择和输送
热媒类型:蒸汽、热水、热油等
热媒选择原则: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
热媒输送方式:管道输送、直接输送、间 接输送等
热媒输送系统:热源、热媒、热用户、热 网等
热媒输送过程中的问题:热损失、压力损 失、流量损失等
基本原理: 通过热源产 生热能,通 过热媒传输 到用户端, 实现热量的 传递和交换。
流程:热源 产生热能→ 热媒传输→ 用户端接收 热量→热量 交换→用户 端使用热量。
热源:包括 锅炉、热泵、 太阳能等。
热媒:包括 热水、蒸汽、
热油等。
用户端:包 括住宅、商 业、工业等 各类建筑。
热量交换: 包括散热器、 地暖、风机 盘管等设备。
热用户:使用热能的终端用户,如住宅、办公楼等。
供热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按照热源分类:燃煤供热系统、燃气供热系统、电供热系统等 按照热媒分类:热水供热系统、蒸汽供热系统、热风供热系统等 按照供热方式分类:集中供热系统、分散供热系统等 特点: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智能化控制等
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供热系统概述 热网和换热站 供热安全与环保

供热系统安全运行与调节PPT30页课件

供热系统安全运行与调节PPT30页课件
四热力网的调节
概 述供热调节的基本原理热水供暖系统集中供热调节方法
第一节 概 述
初调节供热调节(运行调节)
2.初调节的目的就是在供热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之前,把各用户的实际流量调整到与设计流量基本相符。主要是解决:热力工况的水平失调。3.调节方式在各热用户入口处,用流量调节装置进行调节,如手动流量调节阀、平衡阀、调节阀等。
4.集中供热调节的方法⑴质调节:改变网路的供水温度⑵量调节:改变网路的循环水量⑶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把供暖期按室外温度分成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流量不变,改变网路供水温度。⑷质量--流量调节:根据供暖系统热负荷的变化,同时调节循环水量和供回水温度。⑸间歇调节:改变每天的供暖小时数⑹热量调节:热量计量调节
热用户
用户不热的原因分析1 管径设计不合理,某些部位管径太细2 某些部件管径阻力太大,如阀门未完全打开3 系统中有杂物堵塞4 管道坡度方向不对等原因使系统中的空气无法排尽
5 系统大量失水6 系统定压过低、造成不满水运行7 循环水泵扬程、流量不够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己眷恋了。
谢谢大家
五.热力站
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各设备的性能及作用
热力站运行前的准备
供热系统的泵站与热力站运行前的检查1.泵站、热力站内所有阀门应开关灵活无泄漏,附件齐全可靠,换热器、除污器经清洗无堵塞。2.泵站、热力站电气系统安全可靠。3.泵站、热力站仪表齐全、准确。4.热力站水处理及补水设备正常。水泵投入运行前,其出口阀门应处于关闭状态,并检查是否注满水;启动前必须先盘车,空负荷运行应正常。

第四章蒸汽供热系统ppt课件

第四章蒸汽供热系统ppt课件

11.02.2020
24

1-外壳;2-波纹盒;3-锥形阀;4-阀孔
构造:过滤器、锥形阀、波纹管、 校正螺丝、外壳。
波纹管内有少量易蒸发液体(如 酒精)。
工作原理:当饱和温度的凝结水 →疏水器→凝水温度>液体蒸发温 度→波纹管内的液体瞬时蒸发→ 蒸汽的压力增高→波纹管沿轴线 伸长→带动阀芯→关闭凝水通路, 防止蒸汽逸出。当凝水温度↓,波 纹管自动收缩,锥形阀打开,凝 水排出。
200)0 L
11.02.2020
29
⑶其他并联环路的水力计算
按平均比摩阻选择管径,管内流速≯最大允许流速: 蒸汽、水同向流动:30m/s 蒸汽、水逆向流动:20m/s ⑷并联支路节点压力不平衡率一般控制在25%以内。 ⑸考虑凝结水和空气的影响,蒸汽干管始端管径在
50mm以上时,末端管径不小于32mm; 蒸汽干管始端管径在50mm以下时,末端管径不小于
表压0.2MPa蒸汽,r=2164kJ/kg
水:靠温度降低放出热量,无相变。
Q G 水 c ( t1 t2 ) G 水 q 显
130/70℃热水供热,q显=251.2kJ/kg
11.02.2020
2
③散热设备面积小
蒸汽在散热设备的热媒平均温度为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热水在散热设备内的热媒平均温度为进、出口水温平均值。
凝结水。如图4-3(a)所示。
①如进入散热器的蒸汽流量正好全部满足冷凝要求,则凝 结水沿散热器壁呈膜状向下流动,内部全充满蒸汽,如图 4-3(b)、 图4-3′(a)所示。
②如果进入散热器的蒸汽量小于给定热负荷对应的数量, 则下部积聚未被排走的空气,如图4-3′(b)所示。
③如果进入散热器的蒸汽量少或凝结水排除不畅,则散热 器内的凝结水位将升高,如图4-3′(c)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垂直双管中供式系 统
• 适用条件:顶层供 水干管无法敷设或 边施工边使用的建 筑或“品”字形建 筑。
• 特点:可解决一般 供水干管挡窗问题; 对扩建有利;排气 不便。
28
散热器供暖系统
• 上供下回式垂直单 管顺流式系统
• 上供下回式垂直单 管跨越式系统
• 适用条件:一般多 层建筑。
7
供热系统的组成
• 热源:热电厂、区域锅炉房、地热等 • 热网:管道系统 • 热用户:供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
生产工艺 • 供暖为主。
8
供暖系统的组成
• 从建筑物入口开始,系统由管道、散热 设备和附件组成,室外管网输送的热媒 在管道及散热设备中流动,实现向室内 供应热量,以维持室内需要的温度。
允许使用
住宅、医院、幼 不超过95℃的热水 儿园、托儿所
办公楼、学校、 不超过95℃的热水 不超过110℃
展览馆
的热水
车站、食堂、商 不超过110℃的热水 高压蒸汽 业建筑
俱乐部、影剧院 不超过110℃的热水 不超过130℃
或低压蒸汽
的热水
11
散热器供暖系统
• 三、供暖系统的分类 • 按热媒不同分: • 热水供暖系统:卫生条件好、节能,管
米的三层以下有室 温调节要求的建筑。 • 特点:易产生垂直 失调。室温可调节。
21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单户式 • 适用条件:作用半径小于20米的单户单
层建筑。
22
散热器供暖系统
• 重力循环系统设计要求 • (1)一般只适用于单幢建筑物,其作用半径
不宜超过50m。 • (2)通常采用上供下回式,锅炉位置应尽量
进行循环的供暖系统。 • 优点: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没有噪声,
不耗电能。 • 缺点:升温慢,系统作用压力小,管径
大,初投资高。
19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单管上供下回式(最常用的系统形式) • 适用条件:作用半径不超过50米的多层
建筑。
20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双管上供下回式 • 适用条件: • 作用半径不超过50
道使用寿命长,便于进行供热调节。 • 蒸汽供暖系统:蒸汽的密度小,产生的
水静压力小。蒸汽的热惰性小,升温快。 热媒流量小,节省管材,所需散热面积 小,设备投资小。
12
散热器供暖系统
• 1、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 按驱动水的循环动力不同: • 重力(自然)循环系统、机械循环系统
13
散热器供暖系统
• 按供回水方式不同分为:单管系统(单 管顺流、单管跨越)、双管系统;
• 按管道敷设方式不同分为:垂直式系统、 水平式系统。
14
散热器供暖系统
• 按水温不同来分: • 低温水供暖系统(<=100℃)、高温水
供暖系统(>100℃) 。
15
散热器供暖系统
• 按并联环路长度不同来分: • 同程式系统、异程式系统。
16
散热器供暖系统
• 2、蒸汽供暖系统 • 根据供汽压力不同分为: • (1)高压蒸汽供暖系统,压力高于
5
热泵供热
• 热泵供热包括设置热泵站,以站内大型 地源或水源热泵机组作为冷热源,通过 管网把冷热媒输送到用户,以及在建筑 物内设小型热泵机组供热。
6
分户燃气壁挂炉供热
• 由燃气壁挂炉、室内供热管道和散热设 备组成。散热设备可以采用散热器或地 板辐射采暖系统作为末端装置。壁挂炉 一般装在厨房或阳台的墙上,燃料采用 天然气。一户一个供暖系统,分户控制、 分户管理。
0.07Mpa(70kPa,7m水柱); • (2)低压蒸汽供暖系统,压力等于或
低于0.07Mpa; • (3)真空蒸汽供暖系统,压力低于大
气压力。
17
散热器供暖系统
• 按照回水动力不同: • (1)重力回水蒸汽供暖系统;靠坡
度。 • (2)机械回水蒸汽供暖系统。靠水
泵。
18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四、各类供暖系统的形式和特点 • 1、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是靠水的密度差
降低,以增大系统的作用压力。如果锅炉中 心与底层散热器中心垂直距离较小,宜采用 单管上供下回式,最好是单管垂直串联。
• (3)膨胀水箱宜设置在供水总立管顶部,据 顶300~500mm。系统的供回水干管沿水流方 向设向下坡,坡度为0.5%~1%,散热器支管 坡度为1~2%。便于排气。
23
散热器供暖系统
• 散热器供暖系统、地板供暖系统。
9
散热器供暖系统
• 一、供暖系统的热媒及其选择 • 热水和蒸汽。 • 民用建筑:宜采用热水作热媒。 • 工业建筑:如果只有供暖用热或以供暖
为主,宜采用高温水做热媒,以工艺用 蒸汽为主时,可用蒸汽做热媒。
10
散热器供暖系统
• 二、居住及公用建筑热媒的使用

适宜使用

3—蒸汽汽轮机

4—发电机 5—热用户

6—给水泵
3
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
• 以区域大锅炉房内的热水锅炉或蒸汽锅 炉提供高温水或蒸汽,经二次换热后, 进行较大范围供热的系统。
4
局部锅炉房分散供热
• 由小区内的锅炉房直接生产低温热水, 供小区内几栋建筑物用热;锅炉设在单 个建筑物内,供应该栋建筑物用热;
• 2、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 靠水泵的动力使水在系统中循环。特点
是管径小、升温快,但耗费电能,维修 量大。
24
散热器供暖系统
• 上供下回式垂直双 管系统
• 适用条件:室温有 调节要求的建筑。
• 特点:是最常用的 双管系统做法。排 气方便;室温可调 节;易产生垂直失 调。
25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垂直双管下供上回 式
• 适用条件:高温水、 室温有调节要求的 建筑。
• 特点:有利于减轻 垂直失调;排气方 便;散热器传热系 数小,所需散热器 面积大。
26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垂直双管下供下回式系统 • 适用条件:室温有调节要
求且顶棚不能敷设干管的 建筑。 • 特点:减轻垂直失调;建 筑物顶棚下无干管,比较 美观。下供下回式系统还 可以分层施工,分期投入 使用,便于冬季施工。 • 排气不便。 系统的排气可 通过在顶层散热器设放气 阀或设置空气管来集中排 气。
供热系统
1
供热方式
பைடு நூலகம்• 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热电厂)集中供 热和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
• 分散供热:小区锅炉房(局部锅炉房) 供热、楼栋式锅炉供热、热泵机组或直 燃机冷热机组供热和分户供热等。
2
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
• 以热电厂为一次热源的供热系统;由热 电厂同时供电和供热,又称为热电联产。

1—锅炉 2—过热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