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分析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中国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它不仅体现了语言和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神,更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指引。
同时,在现代社会中,人文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当代意义,因此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分别进行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精神,它包括了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道德准则等多个方面。
一方面,从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人文精神就是关注人的自我修养和品德塑造的思想体系。
例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就是中国儒家的代表思想之一,倡导天下为公、人民至上的道德理念。
另一方面,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人文精神则是在表现和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强调人的内心感受和精神追求。
例如,《红楼梦》就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作品之一,通过对人性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观感和对人性的关怀。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诠释了人的意义,关注人的精神追求和品德塑造,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人文精神的当代意义人文精神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了物质,经济利益成为了人们追逐的目标,这导致了信仰文化的减弱和人情地义的淡薄。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人文精神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
首先,人文精神的真正意义在于人的内心感受和精神追求。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和精神世界,重视自我修养和品德塑造。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的获得内心的安宁和精神的富足。
其次,人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互动是人文精神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人文精神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信仰,唤起了人们对于感情和人情的关注。
在当代社会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冷漠,人们往往忽略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等重要的情感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中的“文”以人为本,“人”以“文”为本性或自性,它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身心灵的诸关系合乎中庸和平的协调,以教化天下,并由此而诞生出礼乐文化、人伦文化、仁爱文化、人神文化、自然文化和生生文化等。
所谓人文精神,是人性——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
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是“天人合一”,其特点是“内在与超越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道德与宗教的结合”。
她强调以民为本,重人文远鬼神而有别于重自然的希腊文化;她肯定个人的心性向善,把人放在一个伦理的人际关系中来定位。
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所讲的“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中,强调人对宗族的国家的义务。
儒家思想是几千年来统治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其实就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从来以人为核心,中国有着自己特殊的人文主义传统。
以人为本,孜孜不倦于现实人伦和理想社会的建构,始终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现在所谓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等概念不完全相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彖传》。
“贲卦彖传”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
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
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由以上的解释可见,“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与“天文”一词对举为文的。
“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
具体地说,“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的精神1、“人文精神。
炎黄时代已有其萌芽,以后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人文精神,又有创造性发展。
其特征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有理想的人。
因而古代的人文精神特别重视礼仪,提倡德治,追求社会的和睦相处,并最终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世界。
这些人文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勤俭治家治国等传统美德。
2、“自然精神。
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
《老子》一书提出的“道法自然,是中国传文化中“自然精神的出发点,强调要如实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的主观想象。
而《庄子》一书则强调人们应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提出了保护生态平衡的卓越思想。
3、“奇偶精神。
我们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创立了“阴和“阳这个哲学概念。
当人们用这两个概念来解释自然和人事变化的时候,又在数字方面归纳出“奇“偶概念。
例如从“无音、“五色“五味中的“五看事物的构成与变化。
唐代后,中医又受“八卦说的影响。
奇与偶的离合,成为古代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
于是相生相克、安危、动静、盈缺、尊卑、知行等相对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孔子的“中庸说、老子的“抑损举补理论等,都是这种“奇偶变化的理论说明。
宋儒所说的“一分为二,也是奇偶的结合。
观察“一,要看到它自身的“二;最后又归结为“一,这时人们对于某事物才有了真切的认识。
4、“会通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内个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这种不断吸纳并完善的特质,就是“会通精神。
例如,西汉时期,儒、法走向了结合。
以后,儒、道又走向了兼容,并吸取了佛学的精华。
这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
因此,(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
"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一:1、“人文”精神。
炎黄时代已有其萌芽,以后孔子继承了商周的的人文精神,又有创造性发发展。
其特征是重视人的的道德修养,主张通过自身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尚的、有理想的人。
因而古古代的人文精神特别重视礼礼仪,提倡德治,追求社会会的和睦相处,并最终建立立一个“天下为公”的世界界。
这些人文精神培育了中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坚忍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残、勤俭治家治国等传统美美德。
2、“自然”精神神。
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同的方面探讨了人与自然的的关系,即“天人”关系。
《老子》一书提出的“道道法自然”,是中国传文化化中“自然”精神的出发点点,强调要如实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的主观想象。
而《庄子》一书则强调人人们应当尊重自然,爱护自自然,提出了保护生态平衡衡的卓越思想。
3、“奇奇偶”精神。
我们的祖先在在劳动实践中创立了“阴”和“阳”这个哲学概念。
当人们用这两个概念来解解释自然和人事变化的时候候,又在数字方面归纳出“奇”“偶”概念。
例如从从“无音”、“五色”“五五味”中的“五”看事物的的构成与变化。
唐代后,中中医又受“八卦”说的影响响。
奇与偶的离合,成为为古代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著特征。
于是相生相克、安安危、动静、盈缺、尊卑、、知行等相对的概念便应运运而生。
孔子的“中庸”说说、老子的“抑损举补”理理论等,都是这种“奇偶”变化的理论说明。
宋儒所所说的“一分为二”,也是是奇偶的结合。
观察“一”,要看到它自身的“二”;最后又归结为“一”,,这时人们对于某事物才有有了真切的认识。
4、“会通”精神。
中国传统文文化是国内个民族人民共同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这种种不断吸纳并完善的特质,,就是“会通”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教育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教育实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珍贵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为中国教育实践提供了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本文将聚焦于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并阐述这些精神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仁爱精神“仁者爱人”,作为儒家文化中核心价值观之一,“仁爱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强调了个体之间的和谐、整体之间的协调、人与自然间的契合。
仁爱精神的核心在于关注他人的需求与情感,尊重他人的独立性与尊严。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把仁爱精神运用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
教师要以“仁”的态度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学生之间也应该培养“仁爱”之心,关注他人的感受和中心,形成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
学校应该关注家庭和社会的需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让校园文化融入到城市文化中,使社会更好地理解、支持、信任和关注学校。
二、礼仪观念“礼仪之邦”是中国古代文化与传统道德的核心体现。
“礼”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承载了尊重、感恩、敬畏等不同的价值理念。
礼仪文化独特的特征是强调规范化的行为举止、崇尚正义和道德,以及强调亲人和朋友之间的感情、交往和关系。
礼仪文化具有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质,能够容纳各个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并能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在教育实践中,礼制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能力,塑造一个阳光、积极、正能量的校园氛围。
在“以理及学之亚圣,窃师而从之”的传统后继起见,教师应该传导“礼”的精神与理念,引导学生培养对自己、他人和家庭、社会不同关系的礼仪意识和观念,以形成有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良好教育氛围。
三、合理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治家必由之道,治国则有以立”,自古以来被誉为一种具有很高价值的人文精神。
中庸之道体现了中国古代道德哲学的核心价值理念,认为一切事物都应该存在于自己应有的位置上,这是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
中国文化之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之人文精神摘要: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强调人在天地万物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了人本主义精神,讲究“重天道”和“法自然”,又崇尚“人道”,重视礼乐教化。
以独特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与人文思维体现中国千百年来的灿烂的东方文化。
关键字:中国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人文思维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
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上,人文精神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注重人的精神生活,使人不受神、物的支配,凸显人的自我价值;二是强调礼乐教化,讲究人文教育,反对武力和权力的压制。
“以人为本”的观念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天人合一”的思想则体现了它的精髓。
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就是“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人文思维。
现就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与人文思维三方面来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一、以人为本中国古代有民本主义。
“民本”实际上是相对于“君本”而提出的,而最早阐述这一观点的,正是儒家经典和儒家的创始人。
如《尚书》上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这就明确道出了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巩固了,国家才能稳定。
再如《尚书》中还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一句,就是警告地上的君王要充分尊重民意,如孟子所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其意思是说,民心所向,连上天都不能违背,作为上天儿子的地上的君王,自然要以民心所向作为执政合法性的依据了。
“执政为民”是中国民本主义思想的核心,儒家的创始人之一孟子对这核心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孟子认为,君王不能只追求个人的享受,不能“独乐”,而应该“与民同乐”。
那些终日只知自己享受、不顾民之疾苦的达官贵人们,在孟子看来只是“禽兽”。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内容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内容引言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精髓,涵盖了广泛的思想、道德、伦理、美学等方面。
它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独特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华人文精神以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1. 和谐与和平中华人文精神强调和谐与和平的价值观念。
这一价值观根植于儒家思想,强调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中华人文精神中,追求社会稳定、家庭幸福以及个体内心宁静都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目标。
这种追求和平与和谐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并成为现代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石。
2. 仁爱与道德仁爱与道德是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社会公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行为被视为个体修身养性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华人文精神倡导个体要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注重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爱与道德。
3. 尊重与包容尊重与包容是中华人文精神对待多元文化和不同观点的态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国家,因此尊重和包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中华人文精神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个体的权利和尊严,承认每个群体和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4. 学问与智慧学问与智慧是中华人文精神对知识追求和智慧思考的关注。
中国古代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中华人文精神强调个体要有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通过学问与智慧来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
在中华人文精神中,追求真理、尊重科学、崇尚智慧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追求。
5. 美与艺术美与艺术是中华人文精神对美学追求和艺术创造的重视。
中国传统文化中,美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境界,艺术则是表达美的媒介。
中华人文精神倡导个体要欣赏美、创造美,并通过艺术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悟。
描写中华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的作文
描写中华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的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和优秀的传统美德,那就像一面镶嵌着璀璨宝石的宝镜,历经岁月的冲刷仍然熠熠生辉。
我们中华儿女就是在这些优秀文化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
首先,中国的人文精神蕴含着谦逊有礼、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在我们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中,就处处可以看到这些美德的体现。
比如每天上学放学时,我们都会主动向老师问好,用礼貌的语言表达对长辈的尊重。
在家里,我们也会乖乖地帮助父母做家务,体贴照顾小一点的弟弟妹妹。
祖父母生病时,我们更是会悉心照料,把他们当成掌上明珠般呵护。
这礼贤下士、老吾老以及老人孺子的传统美德就像金子般熠熠生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其次,勤劳勤恳、吃苦耐劳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祖先就是靠着极大的勤劳和坚韧不拔才开垦出家乡的万顷良田,才建造出雄伟壮丽的长城和宫殿。
在我们小朋友身边,也随处可见这种勤劳美德的实践。
很多同学每天要从很远的地方赶来上学,途中需步行几个小时,但从来没有因此而抱怨过。
课余时间,他们也会自觉地帮家里做农活或者干家务劳动。
古人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只有经历了苦难磨炼,我们才能锤炼出坚韧不拔的品格,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好青年。
再次,中华民族也一直秉承着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古往今来,中华文化中处处彰显着"和而不同"的胸怀,包容了各民族的语言风情。
就在我们身边,也随处可见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同学,但大家总是亲如手足地相处在一起。
上街游玩时,也常常会看到外国友人和我们亲切地打着招呼,互帮互助。
这种有容乃大、交往有礼、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就像暖阳一般洒向大地,温润着我们的心田。
再者,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勤于求知、勇于探索的精神。
我们祖先很早就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科技,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
而就在现代,中国航天员也勇攀科学高峰,先后踏足了天宫这个太空家园。
儒学的人文精神(一)
儒学的人文精神(一)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中的“文”以人为本位,“人”以“文”为本性或自性,它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自身心灵的诸关系合乎中节的协调,以教化天下,并由此而开出礼乐文化、人伦文化、仁爱文化、人神文化、自然文化和生生文化等。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
人文精神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
它不仅仅是道德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忧患精神。
儒学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对于国家生存和人民生命的关怀,是对个体和整个人类生命存在的命运、未来变化的责任和使命意识的表征。
中国忧患意识之所以孕育,基于宗教的人文化、圣王的分裂和士的自我觉醒。
孔子讲“士志于道”,士作为道德价值理念的维护者,肩负起拯救社会无序的宏愿,激发起无限忧道忧民的悲情。
“君子忧道不忧贫”,这种忧道的积极入世品格,使忧世悯民精神得以提升,而与仁相融合。
孟子继承孔子,提出“忧患”的概念,认为人的生命存在,事业兴败,国家存亡,都与有否忧患意识相关联。
忧国忧民之心是责任意识、承担意识得以生发的活水,是以自我关怀和群体关怀的博文情怀,与民同忧同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以百姓忧乐为自己的忧乐,百姓也会以国王的忧乐为自己的忧乐,和普天下人同忧同乐,就可以达到圣王的境界。
《周易》是忧患之作,孔子韦编三绝,为之作《传》,就是要使人懂得知危则戒惧,才能平安无危;知平安无危则偷安,就会倾危。
这就是要居安思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总之,儒学的忧患精神是对国家民族关怀的博大情怀;是面临危难、困境而不屈服、不畏难的积极参与、敢负责任的精神;是救民族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而敢于牺牲奉献的精神;是居安思危、处兴思亡的辩证理性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历史演变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精深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形态,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一个方面。
它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人本价值的精神特质,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的重要特质之一。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可以用“仁爱、和谐、儒雅、宽容、自律”等词汇概括。
其中,“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它体现在人们对亲人、爱人、友人、同事、邻居、乡亲等人际关系上。
中国文化中很重要一个思想是“天下为公”,这种思想旨在实现人类内部的和谐共存。
而“和谐”则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关键因素,□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中国文化的“儒雅”特质则体现在个人自律、金玉良言、克己复礼等方面。
中国古代有很多诗词歌赋描绘了这一点。
而宽容,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个人文精神,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尽量多地融入个体差异,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宽松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和事业。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从唐代开始,渐渐地形成了唐人派和宋人派文化,各有特点。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又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革——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等不同的思想体系开始融合或者同步运用。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思潮的变革,传统中国文化的一些特征经过消解和替代,但其核心价值却始终保持不变。
现代中国人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以寻找能够为当代社会服务的价值。
三、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状况现今的中国是一个发展迅速的现代化国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但依然存在着普遍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政府为了传承发掘传统文化,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同时,爱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人士通过书法、绘画、舞蹈、音乐、古典文学、民俗文化等诸多形式,向世界介绍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使得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入人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
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人文精神,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1.崇尚礼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崇尚礼仪,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先生”,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称呼,更是一种文明、尊重和谦让的表达。
另外,中国人也很注重风俗习惯,比如行礼、表示谢意、客气待人、家庭教育等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2.尊重仁义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强调仁义,即“仁者无敌”,意思是人应该以仁义为准则,不能被金钱、物质或权力诱惑,而要坚持正义。
传统文化中还提倡“四海一家”的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关系要和谐,尊重彼此,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3.推崇学术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高的地位,历史上许多大家都把学问当作最重要的事业。
比如,孔子曾说“在学问上,君子之行无所不在”,即君子应当遍布世界,学习各地的文化。
另外,著名的《论语》也提倡“学而时习之”,强调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才能不断进步。
二、人文精神在当今中国的影响1.影响教育人文精神对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在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提出了诸多思想理念,如重视学术、尊重仁义、勤奋好学等,都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思想道德。
另外,孩子们也要通过学习古代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来了解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2.影响思想人文精神也影响了当今中国的思想。
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更加重视“慈悲为怀”这一理念,而且这一理念不仅仅限于对待家人、朋友或邻居,还要扩大到对待整个社会。
另外,中国政府也不断努力建立一个公正、宽容、有序的法治体系,以促进公平正义。
三、总结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既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来源,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它不仅体现在教育、思想方面,也体现在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上,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多年来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人文主义概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要从最根本处入手才能把握它的总体方向,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人文精神。
(一)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可以说是它最主要的和最鲜明的一个特征。
那么所谓人文精神呢,我想它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根本,当然我们还需要说明一下的就是这儿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间的人文精神,跟现代社会特别是西方社会常常讲的人文主义或者人本主义,等等的概念,应该说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呢,它也有相同之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讲现在西方的人文主义或者人本主义跟中国的传统的人文精神也有相联系地方,从某一个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从它的发展来看,也吸收了中国的这种传统的人文精神,把它发展起来的。
因为这个在西方来讲,它的人本主义或者是人文主义是从近代开始提出来的,那么当时在西方近代提出来这个主义的时候,就是针对于西方中世纪的以神为本的,因为在西方中世纪神权超过世俗的王权,一切都要以神的意志为根本的这样一个情况。
这样一种文化或者说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西方的中世纪主义称之为神文主义或者神本主义,凡是不符合神的上帝的思想的文化的都要受到宗教裁判所的裁判,甚至于被处死。
所以西方在进行近代向近代社会迈进的时候,在思想文化上面也进行了一次革命,最初呢,就有它宗教内部的革命,然后又有整个社会的启蒙运动,而在这个启蒙运动中间,那么西方在迈向近代,它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吸取营养,一个就是从西方的传统文化中间,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化中间去吸取它的营养,另外一方面,它是向东方的文明中间来吸取它的营养,因为当时西方宗教改革之后,有一批天主教的传教士来到东方,其中也有来到中国的,那么在这一批传教士中间他们把中国的这些当时流行的理学,以及中国传统的儒家的思想等等这些经典也传回到了欧洲,那么欧洲的这些启蒙思想家看到了中国的这种文化,他们感觉到这是一个以道德为本的,以人的自我提升为主的,这样一种文化。
人文精神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早在炎黄时代就已蕴含“人文”精神的萌芽。经过夏、商、周,到春秋末期,“人文”精神才以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形式出现。这要归功于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他继续商、周“人文”精神,又有创造性的发展。孔子以后,不仅在儒家学派,而且在其他学派和各个学科领域里,“人文”精神又有新的发展和创造。
人与自然之天"合一"的中心是"顺自然"(这里"自然"一词的含义,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自然界的"本然"法则与状态)。道家思想中强调顺自然,这是人们所熟之的。如《老子》书中就明确说过这样的话: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正是《老子》书中的这句话,长期以来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被看成是一种消极被动、因循等待的思想。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 文化的含义比较宽泛。文化是有思想的人创造的。有系统的思想理论被称为观念文化,这是各种文化形态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观念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也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而且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其中就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之“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可说是它的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现在所谓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等概念不完全相同。从生养人与万物来讲,当然天地是其根本,然而从治理人与万物来讲,则人是能动的,操有主动权。就这方面说,人在天地万物之中可说是处于一种核心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把人的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注重人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等,正是由对人在天地万物中这种能动、主动的核心地位的确认而确立起来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王晓熙思想政治教育学号:201071561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重要凝聚力。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华,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内容包罗万象,非常丰富,笔者择其要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染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人文精神。
《周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应像天体那样努力向上,决不停止。
“天地之大德日生”,它表现了天地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和“刚健有为”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并以此激励着数以千万计的志士仁人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终身奋斗。
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都体现了这种精神。
司马迁也正是以这种精神不断激励自己,才有了不朽的历史篇章《史记》。
近代民主思想的先驱者梁启超、李大钊,他们都不仅以自己的作品更以他们的人生践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鼓励中华儿女敬业进取、百折不挠、不断向前的奋进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在民族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宝贵财富,它涵盖了数千年的历史和思想成果,体现着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
在这些文化传统中,人文精神是其中最为独特,并且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的本质和意义、人类关系的探究,是爱、尊重、平等、宽容、礼仪、道德、智慧、思想、艺术等多元素的相互渗透和综合体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渗透在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对人的关怀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对人的关怀,这要从孔子的“仁”开始说起。
孔子认为,仁就是“人之所不能已”,是道德生活的最高境界。
这里的仁不仅仅是关心他人,而是出自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正的同情心、善意和友爱。
从孔子的“仁”中,我们看到人文主义的精神。
除了孔子的“仁”,还有达人所说的“人心”,也有“厚德载物”这样一句古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都是表达着“关怀他人”的一种深刻内涵。
重视礼教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之轮一直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古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礼仪之轮在先,义之存焉”,即只有遵循礼仪,才能使人们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
礼仪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规范,成为构建社会秩序的基石。
而礼仪的内涵远远不止于此,它还代表着人们的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和人类的尊严。
宽容包容人文精神体现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宽容包容。
中国传统文化中,总是把宽容包容作为品德评价的标准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哲学思想。
从儒家文化到道家文化,都强调了“宽宏大量”的道德特质。
人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指的就是宽容包容。
林则徐在为圆明园遗失文物而写的《圆明园别志》中,说过一句话:“欲抚巨泽,须以容器。
”这也是宽容包容的一种体现。
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依旧有很大的意义。
目前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道德社会等各方面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观念和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一些文明的衰落和价值观念的混乱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中国式现代化中人文精神的描述
我国式现代化中人文精神的描述一、概述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渗透在我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它包含了对人的关爱、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以及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在我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文精神既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现代社会的需要。
本文将对我国式现代化中的人文精神进行描述和分析。
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1. 尊重传统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传统,人们对于先贤的敬重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尊崇在我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这种对于传统的尊重体现了我国人固守传统的品质和传承文化的责任感。
2.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的培养,不仅关注个人的物质需求,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强调人的情感、道德、智慧的提升。
3. 社会和谐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和谐,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倡导大公无私、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追求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我国式现代化中的人文精神1. 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在我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文精神并不是停留在封建旧观念上的继承,而是保持着传统文化的活力,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焕发诞辰机。
2. 尊重多样性我国式现代化中的人文精神也在尊重多样性的同时强调整体性,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同时强调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整体性。
3. 追寻自我的价值在我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们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追求自我的内心满足和超越。
这种追寻自我价值的精神体现了现代人对于精神需求的重视,也是我国式现代化中的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
四、我国式现代化中的人文精神的实践1. 敬重传统文化在我国式现代化中,人们敬重传统文化,并通过各种方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例如举办文化节、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等。
2. 关注公共文化服务我国式现代化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各种文化设施,提供给人们更多的文化休闲活动,并对人们进行文化教育和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摘要】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人文本、天人合一和人文思维三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人文色彩对现代西方的人文主义或者人本主义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人文思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以人文本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早在西周时期,中国的典籍里就有“人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这样一种思想。
所谓最灵就是最有灵性的,最贵就是最重要的,万物中间哪一个东西最重要呢,就是人。
所以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说法,“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1],天地是万物之母,而人则是万物之灵。
不仅如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还被认为是直接参与到天地的变化中间去的。
如果没有人参与的话,那么这个天地的万物也是无序的。
所以天地跟人并列为三,称为天地人三才。
而且在天地人这三者中间,人是最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
人生下来就会有欲望,因此就要去追求,如果追求不到,就会发生争斗,一旦发生争斗这个社会就混乱了。
所以君主们,为了避免社会的混乱,就不得不制定礼仪,把人分成不同的等级。
然后根据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对社会的需求来分配给他一定的物质,这样就使欲与物之间的这种需求和供给达到一种平衡。
但是礼对人欲必然是一个约束,它必须靠制度和习俗来维护,如果人人都没有尊重伦理礼仪的自觉,那么这个群体肯定是不会稳定的。
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把人的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和超越放在了首位,注重人的伦理精神的养成,而这一点正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华之所在。
对照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文一词的解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人文这个词,从现在能够查到的资料看,最初出现在《周易》里。
《周易》的贲卦里是这样说的:“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试析传统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试析传统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传统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仁政德治的民本精神、和而不同的处事原则等,具有强调人的核心地位,追求和谐的价值目标,运用礼教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特点。
标签:传统人文精神;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人文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化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它是一个多层次的思想体系,以人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普遍意识,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财富。
一、传统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传统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讲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它包含诸多要素,主要是根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与此相对应的传统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仁政德治的民本精神、和而不同的处事原则。
(一)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传统人文精神以“天人合一”作为哲学思考的立足点,主张遵循天道和人道,“天人合一”思想提倡自然万物是人类存身立命的基础,破坏自然就是等同于自毁家园。
但它把“人”作为整个自然界的核心来考虑的,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应该效法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仁爱、友善与和谐,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追求平等的社会理想,培养真善美合一的自然情怀,将人生的意义和最高理想都体现在社会生活中,是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也是传统人文思想的最重要内容。
因此,儒学以“仁”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道德体系,包括从个人修养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
后来,儒家将仁、义并称,“仁义”是内在的约束,“礼”是外在的规范,儒家特别推崇“礼”,他们以“仁义”作为“礼”的精髓和实质,更加强调“礼”作为社会伦理规范对个体道德情感的塑造作用,儒家的这种价值取向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贵德、尚义、明礼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王晓熙思想政治教育学号:201071561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重要凝聚力。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华,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内容包罗万象,非常丰富,笔者择其要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染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人文精神。
《周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应像天体那样努力向上,决不停止。
“天地之大德日生”,它表现了天地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和“刚健有为”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并以此激励着数以千万计的志士仁人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终身奋斗。
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都体现了这种精神。
司马迁也正是以这种精神不断激励自己,才有了不朽的历史篇章《史记》。
近代民主思想的先驱者梁启超、李大钊,他们都不仅以自己的作品更以他们的人生践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鼓励中华儿女敬业进取、百折不挠、不断向前的奋进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在民族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与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与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了几千年的智慧和思考。
在这个世界上,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和人文精神而闻名。
审美观是指人们对美的认知和追求,而人文精神则是指关注人类尊严、价值和意义的思想传统。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与人文精神,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强调内外兼修,即追求外在的美与内在的美的统一。
这一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学说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的美德与道德品质被认为是美的体现。
一个人的外在美只有建立在内在美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持久。
这种审美观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品德和道德的重视,强调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行对于美的追求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还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常通过山水诗、画等艺术形式来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追求。
他们认为自然是美的源泉,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这种审美观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之情,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当代社会,这种审美观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推动了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责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被视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强调个体的价值和尊严。
这种人文精神体现在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中,强调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规范和道德准则。
这种精神也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亲情。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关系,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互助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还强调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常被视为社会的精英,他们通过学习和修养来提升自己的人格和智慧。
这种精神体现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强调了知识和才能对于人的成长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这种精神也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学问和学术的推崇,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常常被视为学问的楷模和榜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与人文精神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
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为其渊薮;如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则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
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释氏之典籍〔1〕与统绪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语,转引自元刘谧着《三教平心论》),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结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之一是:观念上的"和而不同"〔2〕和实践中的整体会通。
具体地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释、道三家,还是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虽有其各自不同的探究领域、表述方法和理论特征,然却又都是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析。
这也就是说,人们既需要分析地研究三家、三科、三学各自的特点,更需要会通地把握三家、三科、三学的共同精神。
此外,如果说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等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整体,那么对于这个文化整体来讲,其中的任何一家、一科、一学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这一文化整体的特性将发生变异,或者说它已不再是原来那个文化整体了;而对于其中的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来讲,则都是这一文化整体中的一家、一科、一学,且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又都体现着这一文化整体的整体特性。
唯其如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管是研究那一家、那一科、那一学,我认为,首先是要把握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精神之所在,否则将难入其堂奥,难得其精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可说是它的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现在所谓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等概念不完全相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彖传》。
"贲卦彖传"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3〕魏王弼对此解释说:"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文也。
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
"〔4〕唐孔颖达补充解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者,言圣人当观视天文,刚柔交错,相饰成文,以察四时变化。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5〕宋程颐的解释则是:"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
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
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6〕由以上各家的解释可见,"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与"天文"一词对举为文的。
"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
具体地说,"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
这里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一是人们所讲的"人文精神"一语,无疑与上述"人文"一词有关,抑或是其词源。
但"人文精神"一语的涵义,又显然要比《周易·彖传》中"人文"一词的涵义丰富得多。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出现和展开显然要比"人文"一词的出现早得多,《周易·彖传》的面世不会早于战国末,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远则可以追求至中国文化的源头,近也至少可以推溯到殷末周初。
中国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
如《尚书·泰誓》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
"〔7〕《孝经》中则借孔子的名义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8〕这句话中的"性"字,是"生"的意思。
宋人邢昺解释说:"性,生也。
言天地之所生,惟人最贵也。
""夫称贵者,是殊异可重之名。
"〔9〕其实,在《孝经》面世之前,荀子也已提出了人最为天下贵的观点了。
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10〕荀子用比较的方法,从现象上说明了为什么天地万物中人最为贵的道理。
其后,在《礼记·礼运》篇中,人们又进一步对人之所以异于万物的道理作了理论上的说明。
如说:"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11〕这句话中"鬼神之会"的意思,是指形体与精神的会合。
如唐孔颖达解释说:"鬼谓形体,神谓精灵。
《祭义》云:"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体精灵相会,然后物生,故云"鬼神之会"。
"〔12〕以后,汉儒、宋儒如董仲舒、周敦颐、邵雍、朱熹等,也都不断地发挥这些思想。
〔13〕正是有见于此,中国古代思想家们认为,人虽是天地所生万物之一,然可与天地并列为三。
如,《老子》书中就有所谓"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或作"人"字)居其一焉"的说法,把人与道、天、地并列。
不过,在《老子》书中,道还是最贵的。
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4〕与《老子》相比,荀子对人在天地中的地位强调得更为突出,论述得也更为明晰。
他尝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能参。
"〔15〕这里的"参"字就是"叁(三)"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以其能治天时地财而用之,因而与天地并列为三。
对此,荀子又进一步解释说:"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16〕"分"是分位的意思。
在荀子看来,"明分"(确定每个人的分位)是"使群"(充分发挥人类整体力量)、"役物"(合理利用天时地财)的根本,所以他所谓的"人有其治"的"治",也正是指人的"辨物"、"治人"的"明分"能力。
同样的意思在《礼记·中庸》也有表达,其文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17〕按照传统的解释,"至诚"是圣人之德。
《孟子》和《中庸》中都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中庸》作"诚之者"),人之道也"。
这也就是说,人以其至诚而辨明人、物之性,尽其人、物之用,参与天地生养万物的活动,因而与天地并列为三。
〔18〕汉儒董仲舒继承荀子思想,亦极言人与天地并为万物之根本。
如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
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
"〔19〕"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
"〔20〕"唯人独能偶天地。
"〔21〕"唯人道为可以参天。
"〔22〕从荀子、《中庸》和董仲舒等人的论述中,应当说都蕴涵着这样一层意思,即在天地人三者中,人处于一种能动的主动的地位。
从生养人与万物来讲,当然天地是其根本,然而从治理人与万物来讲,则人是能动的,操有主动权。
就这方面说,人在天地万物之中可说是处于一种核心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把人的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注重人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等,正是由对人在天地万物中这种能动、主动的核心地位的确认而确立起来的。
由此,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即:一是高扬君权师教淡化神权,宗教绝对神圣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一是高扬明道正谊节制物欲,人格自我完善的观念广泛深入人心。
这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包含着一种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的现代理性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人文精神,根植于远古的原始文化之中。
人们常把"天人合一"视作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而考其起源,则与中国原始文化中的自然(天地)崇拜,以天地为生物之本;以及祖先崇拜,以先祖为监临人世的上帝(此亦为天,天命之天)等观念,不能说毫无关系。
由此可见,"天人合一"中"天"的含义是合自然之天与天命(先祖上帝)之天而言的。
以后,宋明理学讲的天理之天,即是自然之天与天命之天的统合体。
人与自然之天"合一"的中心是"顺自然"(这里"自然"一词的含义,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自然界的"本然"法则与状态)。
道家思想中强调顺自然,这是人们所熟之的。
如《老子》书中就明确说过这样的话:"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23〕也正是《老子》书中的这句话,长期以来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被看成是一种消极被动、因循等待的思想。
其实,《老子》道家顺自然而不敢为(无为)的思想,有其相当积极合理的一面,这在以后的道家著作中有着充分的展开。
如在《淮南子》一书,对道家的无为思想就有相当积极合理的论述。
如说:"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
"〔24〕"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