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一部分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一部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能够了解和掌握:1.道家名称的来源以及“道德”的概念。2.先秦时期道家的主要思想以及代表人物。3.魏晋时期玄学对道家思想的发展贡献。4.汉末道教的发展及其与道家的关系。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主要是讲道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道家思想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应该有很深的影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以往我们对这个问题注意的还不够。虽然我们经常讲儒、释、道,但通常我们的脑子里面,特别是现代人的脑子里面,更多的是“儒”和“佛”,“道”相对来说看得比较轻一些。这其中原因很多,道家思想本身也确实比较复杂。
这里我们先谈谈道家名称的来源。在先秦,道家的名称即道家学派的名称还没有形成,因为道不像儒那样是一个职业,它就是一种思想理论或者一个概念。到了汉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总结先秦各种学术流派的时候提到先秦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个主要的学术流派,
其中“道德”家又简称为道家,从此以后才有了“道家”这样一个名称。
为什么道家被称为“道德”呢?《史记》中《老子韩非列传》里面提到老子,说老子是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字聃,修道德,学问以自隐无名为务。孔子还曾经去拜访过他。后来老子看到周已经衰亡了,就想往西边去,经过函谷关的时候,碰到当时守门的官吏叫尹喜的,他跟老子说,你现在就要归隐了,能不能给我留下一点文字啊?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后人就称之为《道德经》。老子这一派也就被称为道德家,简称道家。
首先我们对“道德”这个概念稍微作一点说明。这个“道德”跟我们现代人理解的“道德”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现代人讲的“道德”,就是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或伦理。但是先秦的时候老子讲“道德”,恰恰是为了否定这些东西。
日常生活中,按照伦理关系所做出的道德行为,在老子看来只是“仁义”、“孝慈”。那老子的“道德”又是什么意思呢?它强调的恰恰是事物本然的状态,因为“仁义”、“孝慈”都是我们
人为提倡的,人为地根据社会关系建立起来的。例如,要求作为父亲应该慈,作为子女就应该孝,所谓父慈子孝;君要仁,君仁臣才可以讲忠。这些东西在道家看来都是人为的,所以他们称之为仁义礼智,也就是对人本性的改造。用儒家荀子的话来讲,就叫做“化性起伪”,即改变本来的性,用人为规定的礼仪来规范,“仁义”这些东西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而道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强调顺从人的本性才是最重要的。“道”就是属于整个天地万物的共同的自然本性。那么“德”呢?就是指每个个体从道那里得到的天然本性。道德的“德”也就是得到的“得”,德者得也。得之于哪儿呢?得之于天道。老子强调要尊重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自然的、天然的本性,实际上就是以此来批评,或批判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教的规范。
在先秦时期,道德和仁义可以说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可是后来道德仁义融合成了一个概念。现在人们讲道德就是讲仁义这一套,这一点我们要了解。下面我们再讲道家的道德这个概念时就心中有数了。
先秦的道家我们可以称之为原始道家。原始道家到战国时已经有很大的发展。从战国中期开始,实际上就进入了一个中国学术大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各家学术都有一个分裂同时又互相整合的过程,形成了一个非常繁荣的学术氛围。
我们看韩非子,他是战国末年的人,曾给秦始皇统一天下出过很多主意,但是最后被李斯--他的同门师兄给杀掉了。韩非写过《显学篇》,他认为先秦时的显学主要指两家,一个是儒家,一个是墨家。而儒家又分为八个不同的学派,这从荀子的书里也可以看到,有君子儒,有小人儒,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等等。
韩非子《显学篇》里没有提到道家。但是,我们可以从另外一部文献--收录在《庄子》里的《天下篇》中了解许多当时道家的情况。《天下篇》叙述了先秦各种不同思想和学术发展的情况,提到道家时已经把它分成三个派别,哪三个派别呢?
一派就是彭蒙、田骈和慎到,他们都是先秦非常重要的思想家。以前有人把他们归到道家学派里,有的则把他们放到名家学派里。《天下篇》
里讲这一派的主张是“齐万物以为首”,“弃知去己”,“莫之是,莫之非”。这确实是道家的一个特色。《庄子》里面就讲了国之难治,就是因为老百姓的智慧太开放了,所以一定要去其智才可以治理好国家。老子也有“绝圣弃智”这样的说法,意思与“弃知去己”差不多。
而“莫之是,莫之非”也是道家相对主义的一种说法。《庄子》里有一篇文章叫《齐物论》,就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强调是非很难定论。什么叫是?什么叫非?站在我的立场上看这个是是,那个是非,而站在你的立场上看,可能恰巧相反,这无论找谁来评判都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如果你找一个同意你意见的人来评判,那么这个人的是非观不就是你的是非观吗?如果你找一个同意他的意见的人来评判,那这个人所持的又是他的是非观了。如果你找一个既不同意你也不认可他的观点的人来评判,那这个人又该怎么判断呢?对他而言,你们两个都不对,所以根本没法判断。
《天下篇》里提到的道家第二派就是关尹、老聃。老聃就是刚才讲的,司马迁提到的李耳。他出函谷关的时候,就是关尹要求他留下文字
的,所以就把这两人算做一派了。《天下篇》称这一派的主张是“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老子非常强调谦卑,让人们学习水的品格,因为水都是从高处往下流的。还让人们学习无为、无名,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的事物,去改变它们的本性。这跟我们现在看到的《老子》里面的观点是相吻合的,所以《天下篇》这样说是有根据的。
第三派就提到庄周了,庄周就是庄子。《天下篇》说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这个说法跟前面的“莫之是,莫之非”有相通的地方。
“莫之是,莫之非”,就是没法定论是非。“不谴是非”就是根本不谈论是非的问题。这在庄子的思想里是很突出的。庄子曾讲到,有些东西你讨论它干什么呢?所谓“六合之内,论而不议”。六合就是天地东南西北,对于六合之内的事情论而不议,就是说你知道它是这样的或那样的就完了,而不要议论为什么它是这个样子,又怎么会变成那个样子。六合之外呢?就是存而不论,你不要论它,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也无需议论,所以也可以说是“不谴是非”这种精神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