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多酚氧化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及其性质研究设计性实验方案

题目: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设计性实验方案

系(部)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班级:生物科学102班

小组成员:韩春、高有湖、高彩云

指导教师:张喜峰

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及其性质研究设计性实

验方案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及人体必需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有“地下苹果”之美称”。我国各省均有种植,种植面积广,产量居世界前列,但加工利用水平却远落后于国外。鲜切马铃薯是一种新型的马铃薯初加工制品,因食用方便、快捷而备受消费者青睐。马铃薯切分后呼吸作用和各种衰老代谢反应加剧,品质迅速下降;另外,由于切分造成的机械伤导致细胞破裂,切分表面木质化或褐变,极易失鲜失重,从而降低了其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

马铃薯中的多酚氧化酶(PPO)鲜切以后催化底物氧化聚合,导致褐变。目前,马铃薯抗褐变方法主要集中在微波、烫漂、蒸汽处理及驱逐或隔氧等物理方法和应用柠檬酸、亚硫酸盐等抗氧化剂的化学方法,而其他抗氧化剂的研究较少。为深入研究鲜切马铃薯抗褐变技术措施,探讨马铃薯中PPO酶学特性,笔者系统研究了切分马铃薯中PPO酶活特性,分析了几种常用防腐、防褐抑制剂对切分马铃薯PPO的抑制效果及贮运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马铃薯加工中褐变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材料与仪器:

马铃薯(农生院试验田);邻苯二酚、抗坏血酸、VC、柠檬酸等均为分析纯。三.仪器与设备:

722s可见分光光度计、高速冷冻离心机、移液枪、水浴锅等。

四.实验原理:

马铃薯PPO酶学特性与防褐剂的筛选。马铃薯切分后,测定不同pH值(4、6、7、8、9)和温度(10-50℃)下PPO活力;通过高温(60-100℃)处理,确定PPO 热稳定性。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定不同底物浓度下PPO活性,经米氏方程回归分析,确定PPO酶促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抗坏血酸、NaHSO4 柠檬酸、壳聚糖、苯甲酸钠、山梨酸钾、EDTA—Na2、丙酸钙、CaCI2,、PVPP等确定马铃薯PPO较合适的防褐剂和防腐剂,选用较为有效的试剂进行L9(3)4正交试验,通过马铃薯丝褐变度确定复合保鲜剂的优化组合。

五.实验步骤:

(1)粗酶液制备:

马铃薯去皮后称取5 g,加5 ml的0.03 mol/L磷酸缓冲液,研磨后,在4 ℃下6000

r/min离心10 min,沉淀经缓冲液重悬后再次离心。所得上清液定容至50 ml即得粗

酶液。

(2) PPO酶活的测定:

反应体系0. 1 mol/L磷酸缓冲液(pH值7. 0) 2 ml、0. 5 mol/L邻苯二酚1 ml、PPO 粗酶液0.5ml。以缓冲液为对照,在420 nm下加入酶液后,每2min记录1次OD值,以OD值变化0. 001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3)温度对马铃薯PPO活性的影响:

(4)pH值对马铃薯PPO 活性的影响:

(5)不同试剂多PPO影响:

参考文献:

来源:

[1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67-6 作者:刘静等阅读次数: 481 [ 2 ]刘普幸,李筱琳.层次分析法在生态预警中的应用———以酒泉绿洲为。例[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18 (5) : 15 - 18.

[ 3]章家恩,骆世明.农业生态安全及其生态管理对策探讨[ J ].生态学杂志, 2004, 23 (6) : 59 - 62.

[ 4 ]孙凡,李天云,黄轲,等.重庆市生态安全评价与检测预警研究———理论与指标体系[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7 (6) : 757 -762

[ 5 ]赵焕巨,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三农”务政策(如土地使用政策、业生产资料与农产品[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1 - 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