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节选)》

合集下载

等待戈多(节选)

等待戈多(节选)

等待戈多(节选)文/李振林[导学新概念]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

它兴起于法国,20世纪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贝克特等剧作家的剧作。

这些作家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

这些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

这些作品逐渐地获得社会承认,并被不少国家竞相上演。

在法国戏剧影响下,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从事这种新戏剧创作的剧作家。

60年代初,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给这一流派定名为荒诞派戏剧。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一部经典性作品。

全剧共两幕,只有一个场景和六个人物。

戈多是“焦点人物”。

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未露面。

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什么等他,都是一个个谜。

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象征西方当代人的某种精神状态,西方社会的某些特征。

自读本文,要把诵读作为重要环节,揣摩剧中人的语言,体会它表达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把握全剧的中心,初步鉴赏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色。

[资料显示屏]贝克特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主要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并且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

贝克特的作品大多写人生在凄凉、荒诞的世界里是多么短暂和无意义。

他的代表作《等待戈多》主要写两个瘪三在荒凉的乡间土路上无聊地等待戈多的情景,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都未作交代。

贝克特像其他荒诞派作家一样,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荒诞、残酷、不可思议,剧中的世界是乡间的荒野和光秃的树,人物是瘪三、奴隶和奴隶主。

这些人物的言语和行动都跟客观世界一样无聊和不可思议,包括幸运儿胡言乱语的长篇独白在内。

西方有的评论家认为,这部剧本“揭示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它是荒诞派戏剧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一)》,第128页、129页]荒诞派戏剧家则进一步对人生的荒诞性表示强烈的反感和深刻的讽刺,为了揭示世界的不合理性,存在的无依据、无理由,人命贱如蝼蚁、微不足道,他们不仅借助语言,而且借助各种舞台手段去表现,使荒诞性本身戏剧化。

第3单元 戏剧 13 等待戈多(节选)

第3单元 戏剧 13 等待戈多(节选)

2.本文中的“戈多”究竟是什么? 【点拨】解答此题,要在理解剧情、把握人物的基础上,再 联系荒诞派戏剧的特点,参考有关的评论进行分析。如英国剧评 家马丁埃斯林在《论荒诞派戏剧》中曾就此评说道:“这部剧作 的主体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 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 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时间,一件东西,一 个人或是死亡。”
其一,升华主题,就是写作过程中丰富和深化主旨内涵,提
高主旨意义。其二,含蓄现美。象征和含蓄是分不开的。象征给
予人们的启示意义,不在于形象本身,而在于形象所暗示的意义,
即黑格尔所说的“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
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适宜用象征手法呢? 一种情况是,生活里有些事情比较复杂而又有深刻的意义,
冈、弗拉季米尔以及其他人物,都是性格模糊、身份不清的人物,
他们动作机械,说话语无伦次,象征着人类的某种生存状态。至
于戈多究竟代表了什么,作者贝克特说:“我要是知道,我早就在
戏里说出来了。”其实,戈多只不过是某种期待的象征罢了,读者 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解释。此外,剧中单调、重复 的场景与情节,则象征着生活的停滞、枯燥、烦琐与乏味。整部
对于“戈多”,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①从剧中两个流浪汉梦呓般的对话中时时出现的“期待”、 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他们想改变这种处境的一种希望,一种寄
“祈祷”、“乞求”、“救世主”、“得救”等词语,可以看出戈
托物。但是他们对戈多是谁,谁也不清楚,戈多也始终没有来,
这就说明这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希望。 ②既然是虚无缥缈的希望,又不可实现,但两个流浪汉都在 苦苦等待,这反映了西方社会中沦落为社会底层的一群人希望改 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扩展开来说,这也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13课 等待戈多(节选)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13课 等待戈多(节选)

该剧于1953年在巴黎初演时就获 得了巨大的成功,仅在巴黎就连演 了三百多场。该剧的支持者与反对 者曾因对此剧毁誉褒贬争持不下, 在休息厅里大打出手。在巴黎的咖 啡馆、洒吧间和街头巷尾,到处议 论这出戏。1957年,旧金山实验剧 团为圣昆廷监狱的1400名罪犯演出 时,仅几分钟,就吸引住了这些世 界上最粗鲁的观众,并且在心灵深 处受到了震惊。据说,从此以后, 剧中的台词、角色,都成了圣昆廷 特有的语言。两个熟人见面打招呼, 一个问:你在干什么?另一个则回 答:我在等待戈多。 1969年,主要 因为此剧,贝克特获得了诺贝尔文 学奖。
语言
人物形象 个性鲜明
; http://www.99dyw.co/ 九九电影网 mqx37jop / 九九电影网 mqx37jop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color]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color]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color]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color]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color]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color]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color]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color] 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color]天堂网2014

粤教版语文必修5同步教学课件:13等待戈多(节选)

粤教版语文必修5同步教学课件:13等待戈多(节选)
荣幸儿背的布袋,里面装的竟是沙土;两个流浪汉在苦苦等待,但又
说不清为何要等待。
自主预习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合作探究
积累与运用
在布景设计上,空荡荡的舞台上只有一棵树,灯光突明突暗,使观众
的注意力旁无所顾,始终集中在几个人物身上,荒谬悲惨的人生画
面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整个剧本与传统戏剧不同,既没有开场、起伏、高潮、结局的戏
看,简直使观众倒胃口。
自主预习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合作探究
积累与运用
然而,恰恰是这种荒谬的艺术情势,表现了荒谬的现实。从人物形
象上看,两个流浪汉已被社会挤压为“非人”的可怜虫,只是按动物的
本能生活,完全丧失了人性,因此他们毫无可以辨认的个性,两人可
互换角色而丝毫不影响演出效果,他们成了西方工业社会这部大机
和期待是无望的。戈多应是人们正在等待的某种希望,但这种希望
老是不来,或者说,老是答应要到明天才来……于是希望也就慢慢
变成了无望。
剧中的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的整个心思与全部活动就是等
待戈多的到来。他们认为,只要戈多来了,他们就“得救了”,就能摆
脱自己的悲惨处境。然而,戈多始终没有来——他其实是现实生活
自主预习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合作探究
积累与运用
范例展示
狗的出走
忽然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狗全都消失了。一开始,人类还不以
为然,但没过多久,人类就开始恐慌了:某些地方警察失去了警犬,再
也无法侦破毒品案,毒品泛滥成灾;主人们失去了看门狗,入室盗窃
频繁,居民们叫苦连天;一些爱好宠物的精神脆弱的人失去了爱犬,
然、悲伤。
自主预习
问题导学

第3单元戏剧13等待戈多节选

第3单元戏剧13等待戈多节选
禧 嘻嘻
8
3.词语积累 ①心血来潮:形容心里突然产生某种念头。 ②万劫不复:佛教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整个过程为一劫, 后用“万劫不复”表示永远不能恢复,一般作贬义词用。 ③趁热打铁:比喻抓紧时机行动,毫不拖延。 【忏悔 懊悔】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懊悔:做错了事或者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例:①假如有一天,父母们因为终于等不及而撒手而去,我 们是否会因为我们的慵懒而充满无尽的__懊__悔____呢?有一位作
5
临,第一幕结束。第二幕开始时是次日黄昏,场景与第一幕相同, 只是光秃秃的树上多了四五片叶子,两个流浪汉在等着戈多的到 来。他们等来的还是波卓和幸运儿,只是波卓变成了瞎子,幸运 儿变成了哑巴。主仆两人走了以后,小男孩又来了,他告诉他们: 戈多今天晚上不来了,明天晚上准来。两个流浪汉扯下裤带子又 打算上吊自杀,不料裤带子断了,自杀未成,他们呆呆地站着不 动,全剧终止。
用象征手法写作文
作为荒诞戏剧,《等待戈多》具有高度的象征性。爱斯特拉
冈、弗拉季米尔以及其他人物,都是性格模糊、身份不清的人物,
他们动作机械,说话语无伦次,象征着人类的某种生存状态。至
于戈多究竟代表了什么,作者贝克特说:“我要是知道,我早就在
戏里说出来了。”其实,戈多只不过是某种期待的象征罢了,读者
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解释。此外,剧中单调、重复
22
6
1.字音识记
症.结( zhēnɡ ) 窥.视( kuī ) 祈.祷( qí ) 唾.沫( tuò )
嬉.笑( xī ) 堕.落( duò) 咀嚼.( jué) 咧.嘴( liě )
鸨.母( bǎo ) 忿.怒( fèn ) 瘸.腿( qué)
7
2.字形识别

第三单元13等待戈多(节选)

第三单元13等待戈多(节选)

第三单元13等待戈多(节选)(1)《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是个两幕剧。

主要人物是衣衫褴褛、浑身发臭的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

他们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

第二天,他们又在原地等待戈多。

戈多是谁?干什么的?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靠梦呓般的对话和无聊的动作消磨时光。

他们渴望戈多的到来能改变他们的处境。

但戈多始终没来,接连两个晚上都是一个小男孩——戈多的使者前来传讯:“戈多先生今晚不来了,明天准来。

”他们绝望了,两次上吊都未能如愿。

他们只好继续等待,永无休止地等待。

[应用角度](2)戈多到底是什么呢?戈多是一种希望,戈多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戈多还是人们在迷茫中前行的信念……戈多其实从未离开过我们,他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只是我们匆匆于人世,忙碌于琐碎,因此,“众里寻他千百度”,竟然不知道戈多就在我们身边。

盲目的人们啊,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实自己的心灵,才能够时刻准备着,积极迎接“戈多”的到来,并且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应用角度]“等待与追求”“希望与幻想”“奋斗与信念”等。

(1)戈多是信念。

对于人的渺小,古今同感。

但现代人对于机器文明的强势,内心愈感脆弱,信念的火焰更为缥缈了。

诚然,人只是一根苇草,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具有万事万物无所比拟的精神力量。

“人只是火花,被信念从今天送往明天。

”只要信念不息,火花就不会灭。

“戈多”的归来也就为时不远了。

戈多是理想。

“少年的梦想是风的梦想,青春的思念是长长的思念。

”这是北欧海员远航时所唱的歌谣,当我们踏上人生征程之时,也应想想,自己是否已准备好要去实现理想。

人如果没有理想,便将陷于无边的空虚与等待中。

与其让生命白白流逝,我们为何不现在就树立理想,去迎接“戈多”的到来呢?(节选自《戈多来了……》)(2)戈多来临。

我知道我的生活已经按照第一天的模式重复了一百次,但他们告诉我远远不够,那还凑不足一个学年啊!所以我要继续积攒,直到攒够了三年,换得一次化龙的惊雷。

第13课 等待戈多(节选)

第13课 等待戈多(节选)

它的着落竟是身心幻灭。
所以,再后来,你明白了有些事情不可强求,也明白了有些事 情不能随遇而安,有些事情不需要被了解。现在再看它,就这
样静静地看着它飘落,或许是离它最近的距离。
或许雪就是一个舞者,天地之间便是它的舞台,它的存在,积 淀了太过深沉的浪漫情怀,以至于它并不希望被了解。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是个两幕剧。主要人物是 衣衫褴褛、浑身发臭的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他 们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第二天,他们 又在原地等待戈多。戈多是谁?干什么?连他们自己也不清 楚。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靠梦呓般的对话和无聊的 动作消磨时光。他们渴望戈多的到来能改变他们的处境。但 戈多始终没来,
诞派戏剧则几乎没有完整复杂的戏剧情节,没有完整的戏剧
程式。 (2)戏剧场面、舞台形象的不同。荒诞派戏剧不关心是否具有 现实生活的真实,强调象征意义。 (3)戏剧语言与人物表演不同。荒诞派戏剧采用了一种支离破 碎的戏剧语言,表明对传统戏剧语言的反叛。
一、写法归纳
1.准确运用动词
文中准确地使用了动词,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 例如“爱斯特拉冈使尽平生之力,终于把一只靴子脱下。他往
程式,也没有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
、事件在杂乱无章中看不出任何进展和变化。两个主人公重 复、无聊的动作,语无伦次的对白,缺乏逻辑上的连贯性。
③故事发生的环境相当模糊,一条路,一棵树,道具如靴子 、帽子都非常简单。荒诞派戏剧家认为客观环境都是非本质 的,于是他们有意识地剥去它们,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抽象,
团结力求上进的形象,并赋予它人格化的内涵,然后从中提
炼出“倔强挺立”“向上发展”“不屈不挠”等性格品质, 再由此联想开去,揭示主题的。

第三单元 第13课 等待戈多(节选)

第三单元  第13课  等待戈多(节选)

参考答案:弗拉季米尔脱帽子、向帽内窥视的动作和爱斯特 拉冈脱靴子的动作一样,毫无意义,这也是对现实的隐喻,人们 因为无聊,不断地重复毫无意义的事情。
5.爱斯特拉冈脱下靴子时一系列的动作说明了什么? [对应考点:分析动作描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反衬出了人物的可悲命运,生存已无立锥之地。
4.为什么安排弗拉季米尔脱帽子、向帽内窥视的细节? [对应考点:分析细节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背景回放 一个时代的“失望之音” 《等待戈多》 写于 1952 年。 20 世纪 50 年代的西方, “二战” 中骇人听闻的法西斯暴行,原子弹在日本爆炸,600 万犹太人被 屠杀,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产生根本的怀疑。现代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大了贫富差距。 整个西方经济萧条,社会混乱,道德沦丧,人们思想苦闷,精神 空虚,对未来失去信心。作者力图通过本剧反映这一“社会真 实”,弹出“一个时代的失望之音”。 《等待戈多》就是这样一部 反传统、反理性的剧作。

填 辨 一
辨 律的。
[ 明大意]
《等待戈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非理性的世界。剧本 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 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苦闷、焦虑、悲观、绝望的 心态。

2024年《等待戈多(节选)》教案设计

2024年《等待戈多(节选)》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等待戈多(节选)》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提升学生对现代戏剧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文本解析:《等待戈多(节选)》的背景、情节、人物、对白分析。

主题探讨:生存困境、人性探索、等待与希望。

艺术特色:荒诞性、象征性、语言风格。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文本进行深入解析,阐述主题和艺术特色。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戏剧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等待戈多(节选)》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2 教学难点对《等待戈多(节选)》荒诞性、象征性的理解和把握。

学生对现代戏剧的欣赏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教材《等待戈多(节选)》。

PPT课件。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相关音频资料)。

3.2 课前准备教师对《等待戈多(节选)》进行深入研究,掌握文本细节和背景知识。

学生预习《等待戈多(节选)》,了解剧情和人物关系。

四、教学过程4.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等待戈多(节选)》的片段,引起学生兴趣。

简要介绍《等待戈多(节选)》的作者和背景。

4.2 文本解析分段讲解剧情,解析人物性格和动机。

分析对白,探讨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4.3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等待戈多(节选)》所探讨的主题,如生存困境、人性探索等。

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等待戈多(节选)》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强调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5.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等待戈多(节选)》的读后感,深入分析文本的主题和艺术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现代戏剧作品,提升对现代戏剧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6.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021年整理〗《等待戈多》剧本节选

〖2021年整理〗《等待戈多》剧本节选

《等待戈多》剧本节选(可根据需要让学生演其中的片断)第一幕乡间一条路。

一棵树。

黄昏。

爱斯特拉冈坐在一个低土墩上脱靴子。

他两手使劲往下拉,直喘气。

他停止脱靴子,显出精疲力竭的样子,歇了会儿,又开始往下拉。

如前。

弗拉季米尔上。

爱斯特拉冈(又一次泄气)毫无办法。

弗拉季米尔(叉开两腿,迈着僵硬的、小小的步子前进)我开始拿定主意。

我这一辈子老是拿不定主意,老是说,弗拉季米尔,要理智些,你还不曾什么都试过哩。

于是我又继续奋斗。

(他沉思起来,咀嚼着“奋斗”两字。

向爱斯特拉冈)哦,你又来啦。

爱斯特拉冈是吗?弗拉季米尔看见你回来我很高兴,我还以为你一去再也不回来啦。

爱斯特拉冈我也一样。

弗拉季米尔终于又在一块儿啦!我们应该好好庆祝一番。

可是怎样庆祝呢?(他思索着)起来,让我拥抱你一下。

爱斯特拉冈(没好气地)不,这会儿不成。

弗拉季米尔(伤了自尊心,冷冷地)允不允许我问一下,大人阁下昨天晚上是在哪儿过夜的?爱斯特拉冈在一条沟里。

弗拉季米尔(羡慕地)一条沟里!哪儿?爱斯特拉冈(未作手势)那边。

弗拉季米尔他们没揍你?爱斯特拉冈揍我?他们当然揍了我。

弗拉季米尔还是同一帮人?爱斯特拉冈同一帮人?我不知道。

弗拉季米尔我只要一想起……这么些年来……要不是有我照顾……你会在什么地方……?(果断地)这会儿,你早就成一堆枯骨啦—毫无疑问。

爱斯特拉冈那又怎么样呢?弗拉季米尔光一个人,是怎么也受不了的。

(略停。

兴高采烈地)另一方面,这会儿泄气也不管用了,这是我要说的。

我们早想到这一点就好了,在世界还年轻的时候,在九十年代。

爱斯特拉冈啊,别哕嗦啦,帮我把这混账玩艺儿脱下来。

弗拉季米尔手拉着手从巴黎塔①顶上跳下来,这是首先该做的。

那时候我们还很体面。

现在已经太晚啦。

他们甚至不会放我们上去哩。

(爱斯特拉冈使劲拉靴子)你在干嘛?(注释:①巴黎塔]指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原高300米,1959年装上电视天线后为32021 爱斯特拉冈脱靴子。

你难道从来没脱过靴子?弗拉季米尔靴子每天都要脱,难道还要我来告诉你?你干嘛不好好听我说话?爱斯特拉冈(无力地)帮帮我!弗拉季米尔你脚疼?爱斯特拉冈脚疼!他还要知道我是不是脚疼!弗拉季米尔(愤怒地)好像只有你一个人受痛苦。

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_《等待戈多(节选)》阅读练习3

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_《等待戈多(节选)》阅读练习3

《等待戈多(节选)》阅读练习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弗拉季米尔(伤了自尊心,冷冷地)允不允许我问一下,大人阁下昨天晚上是在哪儿过夜的?爱斯特拉冈在一条沟里。

弗拉季米尔 (羡慕地)一条沟里!哪儿?爱斯特拉冈 (未作手势)那边。

弗拉季米尔他们没揍你?爱斯特拉冈揍我?他们当然揍了我。

……爱斯特拉冈走到台中,停住脚步,背朝观众。

爱斯特拉冈美丽的地方。

(他转身走到台前方,停住脚步,脸朝观众)妙极了的景色。

(他转向弗拉季米尔)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干嘛不能?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爱斯特拉冈啊!(略停)你肯定是这儿吗?弗拉季米尔什么?爱斯特拉冈我们等的地方。

弗拉季米尔他说在树旁边。

(他们望着树)你还看见别的树吗?爱斯特拉冈这是什么树?弗拉季米尔我不知道。

一棵柳树。

爱斯特拉冈树叶呢?弗拉季米尔准是棵枯树。

爱斯特拉冈看不见垂枝。

弗拉季米尔或许还不到季节。

爱斯特拉冈看上去简直像灌木。

弗拉季米尔像丛林。

爱斯特拉冈像灌木。

弗拉季米尔像——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暗示咱们走错地方了。

爱斯特拉冈他应该到这儿啦。

弗拉季米尔他并没说定他准来。

爱斯特拉冈万一他不来呢?弗拉季米尔咱们明天再来。

爱斯特拉冈然后,后天再来。

弗拉季米尔可能。

爱斯特拉冈老这样下去。

弗拉季米尔问题是——爱斯特拉冈直等到他来了为止。

弗拉季米尔你说话真是不留情。

爱斯特拉冈咱们昨天也来过了。

弗拉季米尔不,你弄错了。

爱斯特拉冈咱们昨天干什么啦?弗拉季米尔咱们昨天干什么啦?爱斯特拉冈对了。

弗拉季米尔怎么……(愤怒地)只要有你在场,就什么也肯定不了。

爱斯特拉冈照我看来,咱们昨天来过这儿。

弗拉季米尔 (举目四望)你认得出这地方?爱斯特拉冈我并没这么说。

弗拉季米尔嗯?爱斯特拉冈认不认得出没什么关系。

弗拉季米尔完全一样……那树……(转向观众)那沼地。

爱斯特拉冈你肯定是在今天晚上?弗拉季米尔什么?爱斯特拉冈是在今天晚上等他?弗拉季米尔他说是星期六。

等待戈多(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

等待戈多(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

《等待戈多(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待戈多》的背景和主题,把握剧本的结构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现代戏剧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剧本概述:《等待戈多》是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一部代表作,创作于1952年。

剧本通过描述两个流浪汉在荒野中等待一个名为“戈多”的人物,展现了一种绝望而又荒诞的生活状态。

2. 剧本结构:剧本分为三幕,每幕都重复着等待戈多的情景,但每一次的等待都有所不同,展现了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戏剧的张力。

3. 剧本风格:贝克特的剧本语言简练而富有象征意义,角色之间的对话常常没有明确的含义,需要观众进行解读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剧本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意图,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文本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剧本文本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探讨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戏剧的主题。

3. 小组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等待戈多》剧本文本。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剧本文本和相关的图片或图表。

3. 教学PPT:包括剧本概述、作者简介、剧本结构和风格等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剧本的背景和作者塞缪尔·贝克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剧本:学生阅读剧本节选部分,注意理解角色的对话和情节的发展。

3. 剧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剧本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探讨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戏剧的主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剧本中的象征意义和荒诞性,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剧本的重要性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戏剧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问答中的积极性,评估他们对剧本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等待戈多(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

等待戈多(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

《等待戈多(节选)》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等待戈多》的背景及作者贝克特;(2)分析戏剧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及艺术特色;(3)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等待戈多》与其他戏剧作品的异同;(3)实践表演技巧,增强对戏剧艺术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戏剧艺术的热爱;(2)感悟人生哲理,提高人生境界;(3)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等待戈多》的主题及艺术特色;(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3)掌握戏剧的基本知识及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等待戈多》中的象征手法及荒诞性;(2)探讨作者对人生、命运、希望的探讨;(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戏剧作品进行独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贝克特及《等待戈多》的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戏剧的主题及现实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剧情及人物关系;(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标注重要句子、段落;(3)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象征手法及荒诞性。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2)比较《等待戈多》与其他戏剧作品的异同;(3)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表演实践:(1)分组进行戏剧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戏剧艺术;(2)评价表演效果,引导学生关注表演技巧;(3)深入分析戏剧艺术的特点及魅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2)评估学生在讨论、表演中的表现及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笔记,关注重要句子、段落的标注;(2)评估学生对文本的象征手法及荒诞性的理解。

3. 课程总结:(2)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课件《等待戈多(节选)》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课件《等待戈多(节选)》
奋”,并且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
2.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 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20 世纪 50 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 演了贝克特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剧作家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 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这些作品呈现 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后来逐渐地获得社会 承认,并被不少国家竞相上演。在法国戏剧影响下,其他国家也
【以致 以至】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
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以至:连词,A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
B很用深在下而半形句成话的的开结头果,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 例:②由于他没有把所学的一个个词语________整篇整篇以的至
文章背下来,________考以试致时一个字也不会写。
等待戈多(节选)
1.知人论世
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生于爱尔兰都柏
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耳闻目睹人民被奴
特在创作上打破了传统戏剧的陈规,使剧本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
役的惨状。为了表现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贝克
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结尾是开端的重复,终点又回到起点, 可以周而复始地演下去。布景、道具极为简单,如一片荒原,一
3.《等待戈多》
第一幕开始时正值黄昏时分,在一条荒凉的乡间小路旁有一 棵光秃秃的树,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正在等待一 个名叫戈多的人。他们一边说着语无伦次的废话,一边做着机械 无聊的动作。等了多时,戈多没有来,却来了陌生人波卓和他的 仆人幸运儿。波卓在他们面前大吃大喝,大发议论,肆意嘲弄和 折磨幸运儿,然后用绳子牵着幸运儿要到奴隶市场去卖掉。两个

2024年《等待戈多(节选)》教案设计

2024年《等待戈多(节选)》教案设计

2024年《等待戈多(节选)》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等待戈多》的背景信息和作者贝克特。

2. 培养学生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贝克特及其作品《等待戈多》。

2. 分析《等待戈多》在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地位。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贝克特的生平介绍及其作品《等待戈多》的简介。

2. 学生阅读《等待戈多》节选,了解故事背景。

3. 学生分享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和看法。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贝克特及《等待戈多》的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和兴趣。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分析并理解《等待戈多》中主要人物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人物性格、动机和行为的深入思考。

【教学内容】1. 分析《等待戈多》中主要人物维克多和艾斯特的性格特点。

2. 探讨维克多和艾斯特的动机和行为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等待戈多》节选,关注维克多和艾斯特的对话和行为。

2. 学生分组讨论维克多和艾斯特的性格特点及其动机。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展开讨论。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维克多和艾斯特性格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人物动机和行为对故事情节影响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理解《等待戈多》的主题。

2. 培养学生对人生、命运和希望的思考。

【教学内容】1. 探讨《等待戈多》中的主题,如人生意义、命运和希望。

2. 分析作品中对这些主题的描绘和表达。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等待戈多》节选,关注作品中的主题元素。

2. 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人生意义、命运和希望等主题。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展开讨论。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等待戈多》主题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作品主题描绘和表达的分析能力。

第四章:戏剧元素分析1. 让学生了解并分析《等待戈多》中的戏剧元素。

2. 培养学生对戏剧文学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12等待戈多(节选)①

12等待戈多(节选)①

12等待戈多(节选)①
12 等待戈多(节选)①
萨缪尔·贝克特
课文练习注释:①选自《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三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施咸荣译。

本文是其第一幕。

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生于爱尔兰,1937年定居巴黎,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

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戈多》共两幕,写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

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他们莫名其妙地等了一天,最后被告知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

可是第二天戈多依然没有来,他们只好继续等待下去。

本剧表现现代文明中人们精神上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第一幕
<P
1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024年《等待戈多(节选)》教案设计

2024年《等待戈多(节选)》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课文简介《等待戈多(节选)》是法国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的代表作,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人类面对无意义等待的困境。

本节选部分主要描绘了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戈多并未出现,他们陷入无尽的等待之中。

1.2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探讨。

(3)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教学重难点(1)理解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色。

(2)分析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二、教学方法2.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2 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内涵。

2.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贝克特及其荒诞派戏剧,引发学生对《等待戈多(节选)》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3 问题解答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3.4 小组讨论(1)课文中的两个流浪汉形象有何特点?(2)他们等待戈多的过程反映了什么?(3)如何看待这种无意义的等待?四、课堂练习4.1 课文理解题(1)请简述课文情节。

(2)请概括两个流浪汉的形象特点。

4.2 思考题(1)谈谈你对荒诞派戏剧的理解。

(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无意义等待的看法。

五、课后作业5.1 阅读延伸推荐学生阅读贝克特的另一部作品《快乐的日子》,加深对荒诞派戏剧的理解。

5.3 话剧表演组织学生分组表演《等待戈多(节选)》,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评价6.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

6.2 同伴评价6.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包括论文质量、话剧表演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了解需方荒诞戏剧的概况以及《等待戈多》在戏剧历史上的重大影响。

廖决萨缪尔.贝克特。

2、领会全剧的基本内容,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其所表现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本文所体现的深刻人生哲理。

3、理解节选部分中的戏剧语言、环境妙穴、情节结构的荒诞特点。

荒诞派戏剧和传统戏剧的差别。

教学方法了解内容,设计问题讨论是较合适的教学方法,问题可以是: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教学过程一、导入语从《大话西游》中的著名台词导入1、唐僧被牛魔王抓住要被绞死了,这时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唐僧扬声高叫: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了。

(语言的无理和荒诞)2、“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语言的无意义)3、“你真的想要吗?如果你真的想要的话,你就说嘛,虽然你深情地看着我,但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你真的想要吗?那就给你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语无伦次)其实有很多事情在其表面的荒诞之下,内里却有着令人信服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我们就来欣赏一出真正的荒诞剧《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一剧,1959年在巴黎上演,主要是因为此剧作者贝格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但是我们用传统的审美眼光看待该剧时,它又是那样的不可理解,甚至是难以卒读。

难怪许多有经验的理论家和观众都对此迷惑不解。

据说一个演员在演完《等待戈多》之后怒气冲冲地说:我根本不知道演的是什么意思。

这真是一个谜,又不是一个谜。

让我们打开书本。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朗读剧本说明部分,一生扮埃斯特拉冈,一生扮弗拉基米尔。

三、归纳与提要1、埃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说了些什么?明确:一会儿谈昨天在哪儿过夜,一会儿讲两个贼的事情,一会儿说到《福音书》的地图,一会儿又说到英国人在妓院里的故事,还有试着上吊,还有关于脚疼等,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2、他们在等待一个叫戈多的人,他们糊涂到连自己苦苦等待的戈多是谁都不知道。

埃斯特拉冈一出场就是使劲地脱靴子,往靴子内瞧,倒靴子,摸靴子;弗拉基米尔是脱帽子,抖帽子,窥帽子,戴上又摘下帽子,全是些无聊动作。

3、这两个人物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两个形象你有哪些感受?示例:作为两个流浪汉,他们卑微、低贱,属于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

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只会做脱靴子、摘帽子的无聊动作,说些支离破碎、莫名其妙的梦呓之言。

第二天见面时头一天的事情都不记得了,并却连自己苦苦等待的戈多究竟是谁都不知道。

他们毫无可以识别的个性特征,更不是以往我们在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中见到的那种典型人物或典型形象。

他们只是一种平面人物,或类型形象,是作者眼中西方社会人们精神状态的象征性符号,或者是在西方社会这部大机器下完全失去了人性与个性的人的荒诞的生存状态的写照。

示例:从人物形象上看,两个流浪汉既已成为被社会积压为“非人”的可怜虫,只是按动物的本能生活,完全丧失了人性,因此他们毫无可以识别的个性,两人可互换角色而丝毫不影响演出效果,他们成了西方工业社会这部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是西方人在20世纪思想情感的代表符号。

他们那疯疯癫癫的支离破碎的语言,都源于人物绝望、恐怖的内心。

在这种荒诞的外形下隐藏于内心的痛苦与绝望就更深沉、更强烈,他是现代社会中不少人心理特征的真实写照。

我想西方不少观众觉得剧中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甚至觉得就是他们自己。

两个流浪汉的苦苦等待,使他们联想到自己在失望中等待,在等待中绝望的心态。

四、重点解读1、剧中有一个重要人物——戈多,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示例:戈多究竟指什么?从剧中两个流浪汉梦呓般的对话中出现的“期望”“祈祷”“乞求”“救世主”“得救”等词语,可以看出,戈多其实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他们想改变处境这种希望的一种寄托物。

但是,他们对戈多是谁也不清楚,戈多也始终没有来,这就说明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不可实现的希望。

示例: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示例: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直渺不可见的希望,或者直接理解为来了后叫人大失所望的明天。

人类正是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憧憬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示例:始终未出现的戈多在剧中居重要地位,对他的等待是贯穿全剧的中心线索。

但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剧中只有些模糊的暗示。

对此,西方评论界众说不一。

有的人认为他是巴尔扎克早期戏剧中的一位神秘人物,有的人认为他是上帝,还有的人认为他是“虚无”或“死亡”。

有人曾就此问贝克特本人,贝克特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戈多给剧作增加了很多神秘色彩。

2、研讨“等待”教师点拨:有人认为,《等待戈多》的中心,不在于戈多这个人物,而在于“等待”。

英国剧评家马丁埃斯林在《论荒诞派戏剧》中曾就此评说道:“这部剧作的主体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

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时间,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

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

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的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逝本身。

”所以我们说,这出戏的主体即“等待”。

关于“等待”我们大家可能还有着自己的感悟,老师很希望你能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对学生的讨论持鼓励的态度,只要有理就行)示例:这种等待具有多种含义:它意味着碌碌无为的人生——这种虚无的等待的积累,距噢无限的日常琐碎动作的季节反复,即人生;它象征着虚无飘渺的希望。

示例:为什么要等?即人是虚无飘渺的不可实现的希望,但是两个流浪汉却在苦苦“等待”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两个流浪汉是被西方现代工业社会挤压扁了的“非人”,他们永远无休止地等待那虚无飘渺的不可实向的改变自己处境的希望,这反映了西方沦落为社会底层的一群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

扩展开来说,这也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不少人心理特征的写照。

剧中人物对于“戈多”的“等待”,显然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

这其实是人类所共同具有的一种体验。

示例:我们已经知道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戈多似乎能够给人以希望,给生活以意义,但直到戏剧结束他也没有出场。

他会来吗?他们的等待会有结果吗?显然,这只是一种无望且又无可奈何的等待,说他无望,是因为戈多根本就不存在,他只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编织出来的幻象;说它无可奈何,是因为处于绝望境地中的人们除了等待,已别无他法来维系他们苟活的生命。

等待固然虚妄。

但也惟有等待了。

等待已成为他们的生命状态。

五、比较探究教师点拨:我们在此之前看过许多戏,也读过不少剧本,如《雷雨》《茶馆》等,我们也知道戏剧有三大要素,即:戏剧要有曲折的情节和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的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其中人物的语言要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体现人物的性格。

这一类戏剧我们成为传统戏剧,而对于《等待戈多》却是反传统的,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荒诞性。

试通过比较分析其荒诞性的具体表现。

示例:传统戏剧一般都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有比较具体的社会属性。

如《茶馆》中的中众多人物,他们生活的时代在他们身上有鲜明的烙印。

再看<《等待戈多》,人物只有两个,在他们身上并没有体现生命社会属性,人物也缺乏独特的个性。

他们实际上是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象征而存在的。

象征着人类生活的单调、困窘和无价值。

示例:传统戏剧一般比较注重对客观环境的反映和烘托,如《雷雨》中既有工人罢工的社会环境,又有雷雨到来前后的自然环境的烘托。

而《等待戈多》大家可以看到,故事发生的环境相当模糊,一条路,一棵树,道具如靴子、帽子、皮鞭等等都非常简单。

荒诞派戏剧家认为客观环境都是非本质的,于是他们有意识的剥去他们,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抽象,因此道具只是成为直喻社会存在的一个符号。

这些都象征着人类旅程的沉重和毫无意义。

示例:本文的语言形式和传统的戏剧语言有很大不同,传统的戏剧语言,如《屈原》犹如一篇散文诗。

《雷雨》激烈而充满感情的人物对话,《茶馆》中各行各业,三教九流,各有各的鲜明的人物语言。

而本文的语言确实很难和读者进行沟通。

语无伦次,缺乏前因后果的逻辑联系,在阅读时给大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这正是荒诞派戏剧的特点所作。

原本语言是人交流沟通的工具。

而荒诞派剧作家却认为,社会是荒诞不经的,人与人,人与社会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人与人之间根本就无法交流,人物间语言根本就是多余的,理性的逻辑清楚的语言只能成为掩饰世界的本质,所以本文的语言就体现出以下特点:语言支离破碎,语无伦次,让人莫名其妙,人物与人物之间构不成对话。

如狄狄和戈戈之间关于忏悔的对话始终没有更加明显。

但是人物的语言在这种荒诞性的表现形式下却体现了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

比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甚至是绝望,对前途的渺茫,对过去的无所适从等等,都能使读者感受到。

示例:欠缺逻辑的剧情。

整个剧本与传统戏剧不同,既没有开场、起伏、高潮、结局的戏剧程式,也没有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事件在杂乱无章中看不出任何进展和变化。

两个主人公重复、无聊的动作,语无伦次的对白,也表示不出逻辑上的连贯性。

话题常常是开了头却没有结局,胡言乱语中突然还会冒出一句至理名言,给人以强烈的突兀感,幕启时两个流浪汉已等了许多天,幕终时他们还要等待下去,舞台上似乎什么也没发生,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只有无边的等待。

示例:其次,凋敝的舞台形象,幕布一拉开,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派凋敝凄惨的景象:黄昏的暮霭,荒野中的小路,光秃秃的枯树,两个衣衫褴褛、神态恍惚的流浪汉,这些直接呈现给观众的舞台形象,渲染了全剧荒原般的气氛,另一方面,因其完全不同于传统戏剧的场面而被追加了象征意义,使作者的内在的思想转化为视觉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示例:思想意义的荒诞,反映了西方现代社会的荒诞现实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戈戈和狄狄衣衫褴褛、言行鄙俗,思想混乱。

剧作家描述这样的行踪破碎的人物,目的在于集中地反映人类的卑贱状态,强调人的异化与毫无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