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暖宝宝化学组成和发热原理设计实验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暖宝宝自发热秘密的探究及化学组成测定
摘要
设计并进行了对暖宝宝发热原理的探究与化学组成的测定。鉴定暖宝宝反应物、产物,再又原电池模拟反应进行原理,最后进行各组分含量测定。
关键词:暖宝宝发热原理,暖宝宝各组分含量,Fe ,NaCl ,C,蛭石
引言
“暖宝宝”自发热袋成为冬日的流行,它可以30-50度持续发热6-12小时,我们设计了该实验探究它的发热原理以及组成成份。
1.产品概述
目前,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自发热产品,暖宝宝为片状贴剂,在使用时,去掉外袋,让无纺布袋暴露在空气里,氧气通过透气膜进入里面,暖宝宝开始持续低温发热(58o C)。由于携带方便,发热持久稳定,暖宝宝成为取暖驱寒,热敷理疗的时尚用品。
2.实验部分
2.1实验试剂
暖宝宝,硫酸,盐酸,NaOH,K2Cr2O7 , Na2CO3,苯,K3Fe(CN)6,KSCN,AgNO3,SnCl2,酚酞,甲基橙,硫磷混酸,二苯胺磺酸钠,铁片、碳棒、澄清石灰水,树脂。
2.2实验仪器
G4砂芯漏斗,布氏漏斗,交换柱,250mL容量瓶,移液管,锥形瓶,酸式滴定管,酒精灯,酒精喷灯,干锅,泥三角,石棉网,电流表,定量滤纸。
2.3实验方法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水的烧杯
2.3.2产品鉴定
实验操作现象解释
产物取产物观察部分变红褐色,凝结成大块固体,微硬
不松散反应产生Fe2O3,消耗水
Fe2O3取产品加NaOH,过
滤得滤液,滴加
KSCN 有大量不溶物
无明显现象
产物大部分不溶
于碱
滤液无Fe3+
取产品加HCL,过滤得滤液加KSCN血红色产物中有Fe2O3
溶于酸后可能
Mg2+、Al3+
滴NaOH
过滤得沉
淀,加热
灰绿色沉淀,后沉淀部分
消失,变棕黄色
红褐色沉淀加热变红棕色
固体
NaCl同反应物鉴定含NaCl C同反应物鉴定含C
2.3.3模拟暖宝宝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
原电池模拟原理如图使
用碳棒
和铁片
组成原
电池,
接电流
表
○2中NaCl作电解
质
V=0.55V
在该原电池中电
解质是必不可少
的
○2中蒸馏水
V=0.01V
自制暖宝宝按组分含量测定的结果取活性
炭、还原铁粉、蛭石加入盛NaCl
溶液的烧杯中模拟暖宝宝
手触无明显升温水量过多,暖宝宝
样品均匀细腻,水
含量少,升温明显
2.3.4组分含量测定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
活性炭称取样品,80o C下H2SO4溶解。抽滤得滤饼,烘干称重
酒精喷灯灼烧1.5h恒重,称量M样品=4.0134g
M滤饼=1.3200g
M1=M2=0.6822g
滤饼为活性炭和蛭石
C+O2=CO2
蛭石
NaCl称取样品,水溶解,过滤得滤液M样品=0.4002g得NaCl溶液
OH-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PH试纸检验交换终点)C HCl=0.001234mol/L
V1=0.710ml
V2=0.800ml
吸附能力OH- Cl-定量置换OH- OH-+H+=H2O HCl标定淋洗液 V 3 =25.22mL 灼烧碳离子交换法K2Cr2O7滴定Fe3+ 3.实验结论与数据处理 由暖宝宝反应物:C、Fe、NaCl ,产物:C、Fe2O3、NaCl,可组成原电池氧化还原反应得: 3.1暖宝宝组分 活性炭(15.89%)、还原铁粉(37.87%)、蛭石(17.00%)、NaCl(6.81%)、水 3.2暖宝宝发热原理 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负极:Fe-2e-=Fe2+ 正极:O2 + 2H2O + 4e-=4OH- 总反应:2Fe + O2 + 2H2O=2Fe(OH)2 4Fe(OH)2 + 2H2O + O2=4Fe(OH)3↓ 2Fe(OH)3 ==== Fe2O3+3H2O 使用蛭石来保温。通过透气膜的透氧速率控制放热的时间和温度。 4.现象分析与讨论 A实验方案讨论 1.碳和蛭石的测定失败方案 高温酸溶,过滤,得沉淀加NaOH除硅酸。过滤,称沉淀即为C的质量。 失败原因:未掌握蛭石性质,取蛭石于过量NaOH溶液和HCl溶液中,加热,蛭石不溶。得到数据实为活性炭和蛭石的质量。 改进方案:(1)加浓HNO3与C反应(舍,不易操作且产生NO、NO2) (2)加热消耗碳以质量差计算含量。 2.测定NaCl失败方案 用AgNO3测量Cl-方案:成本过高 重量法:取样品水溶后滤液加AgNO3沉淀,称量沉淀计算NaCl质量 舍去原因:Cl-含量过少,多次过滤、转移、称量造成损失,误差太大。 改进方案,离子交换法:阴离子交换柱Cl-定量交换OH-,再滴定测得OH- 测定电导率法:测NaCl电导率,与标准曲线对比得C NaCl,简洁易行,由于时 间不够未进行 3. K2Cr2O7滴定Fe2+法失败两次 第一次,由于估计铁粉含量过低,加入的掩蔽剂(硫磷混酸H3PO4+Fe3+=Fe(HPO4)2-)量不足,Fe3+黄色影响滴定终点颜色突变的观察,导致滴定失败。 第二次,滴定时,指示剂在滴定过程中被消耗,滴定终点没有颜色突变,现象为:无色→淡绿→深绿→棕绿(不变),失败。 改进方案,滴定前加足量掩蔽剂,滴定接近终点时补加指示剂,实验成功。 4.K2Cr2O7滴定Fe2+法注意事项 酸度控制在HCl介质中反应,过酸时Cl-消耗K2Cr2O7;酸度过低甲基橙褪色慢 还原剂SnCl2还原甲基橙到无色,用甲基橙指示Fe3+还原终点 掩蔽剂硫磷混酸:生成的Fe3+呈黄色,H3PO4与Fe3+生成无色Fe(HPO4)2-;降低Fe3+/ Fe2+电位,滴定突越增大,减少误差 若选用NH4F F-与Fe3+生成无色FeF3,但是F-也与Fe2+配位,因此舍去。 B现象讨论 1.鉴定铁粉:只能证明样品有铁元素,不能证明一定为铁粉。 检验Fe2+、不存在Fe3+以证明溶液中的铁均来自酸化的铁粉,反应物中没有FeO或Fe2O3。 煮沸溶液、液面覆盖苯,均为保证Fe2+未被氧化,但事实证明,氧化反应迅速,用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