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多糖含量
速溶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操作规程
![速溶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63666ff84254b35eefd3463.png)
速溶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操作规程1目的为了规范检测的操作过程,确保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可靠性,特制定此操作规程。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速溶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本规程等效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3 原理速溶茶是茶叶高浓缩生产的一种饮料制品,因此速溶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同茶叶多酚类物质一样也能与亚铁离子形成紫蓝色络合物,从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4 仪器和用具4.1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4.2 分光光度仪4.3 25 mL的容量瓶4.4 1mL的移液管4.5 250mL的烧杯4.6 电子天平:感量0.1g5 试剂和溶液所用试剂应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
5.1 酒石酸亚铁溶液: 称取1g (准确至0.0001g) 硫酸亚铁和5g(准确至 0.0001g)酒石酸钾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溶液应避光,低温保存,有效期一个月)。
5.2 pH7.5磷酸盐缓冲液:5.2.1 1/15 mol/L磷酸氢二钠:称取23.9 g磷酸氢二钠,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L。
5.2.2 1/15 mol/L磷酸二氢钾:称取经110℃烘干2小时的磷酸二氢钾9.08g,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L。
取上述1/15 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85 mL和1/15 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5 mL混合均匀。
6 操作方法称取0.5g的速溶茶粉试样,于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本实验水均为纯净水或蒸馏水,根据试样的特性,溶解时加入25℃的水或热水),待试样充分溶解后,定溶至250mL,充分混合均匀。
准确吸取上述试液1mL,注入25mL的容量瓶中,加水4mL 和酒石酸亚铁溶液5mL,待充分混合后,再加pH7.5的缓冲液(4.2)至刻度,用10mm比色杯,在波长540nm处,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A)。
7 结果计算计算方法和公式速溶茶中茶多酚的含量,以干态质量百分率表示,按下式计算:A×1.957×2L1茶多酚(%)=──────×─────×100100 L2×M×m式中: L1--试液的总量(mL)L2--测定时的用液量(mL)M--试样的质量(g)m--试样干物质含量百分率(%)A--试样的吸光度8 结果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8.1 使用的方法8.2 测定的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8.3本规程中未规定的或另加的操作8.4试样的产品名称、规格、批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植物多糖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植物多糖含量测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de7ae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1.pn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植物多糖含量测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植物多糖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对于植物的生长、代谢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测量溶液中吸收或透射光的强度来确定样品中多糖的含量。
在测定植物多糖含量时,可以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然后根据已知标准曲线或者专门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多糖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并且对于一些常见的植物多糖,如葡萄糖、木糖等,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植物多糖含量测定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植物生物化学研究和食品工业中的质量控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茶多糖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
![茶多糖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bf051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a.png)
茶多糖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
张子玉;汪东风;范明昊;吴姝;裴登邑;汪曙晖
【期刊名称】《食品安全导刊》
【年(卷),期】2022()24
【摘要】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es,TPS)是茶叶中的一种杂多糖复合物,有降血糖等功能,有关其应用的报道日益增多,但目前没有快速检测方法。
本文比较了应用分光比色法时茶叶样品中TPS的两种提取方法,即水提法和80%乙醇清洗水提法,并同时用D-无水葡萄糖标准品和采用茶叶原料提取并纯化的TPS作为标准品,进行检测对照,得到校正系数1.95,进而得到一种准确、快速地测定茶叶样品中TPS含量的苯酚-硫酸法。
【总页数】6页(P81-86)
【作者】张子玉;汪东风;范明昊;吴姝;裴登邑;汪曙晖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脱毒茶粕残留茶皂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较
2.十二烷基多糖苷合成体系中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3.速溶普洱茶中水分、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的建立
4.中药巴戟天中多糖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5.岩藻多糖原料药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凌云白毫茶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凌云白毫茶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5228f3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d.png)
凌云白毫茶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廖献就;覃凤英;蒙娴;周海明;徐丽琳;黄锁义【期刊名称】《广东化工》【年(卷),期】2016(043)024【摘要】为了提取凌云白毫茶中的多糖和对多糖进行含量测定,我们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凌云白毫茶多糖,利用苯酚-硫酸法显色和葡萄糖标准液来绘制标准曲线,采用722 N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凌云白毫茶多糖的含量,回归方程为y=7.3625x-0.0247,相关系数r2=0.9931,平均回收率98.78%,RSD为0.54%(n=5),提取凌云白毫茶的多糖含量为6.2%.本实验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以作为凌云白毫茶多糖含量的提取和检测的优选方法.【总页数】2页(P33-34)【作者】廖献就;覃凤英;蒙娴;周海明;徐丽琳;黄锁义【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广西高校右江流域特色民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广西高校右江流域特色民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百色5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相关文献】1.普洱茶茶多糖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J], 王伟华;韩占江;陈晓静2.普洱茶及其提取物中茶多糖含量测定的研究 [J], 徐咏全;李丽维;李长文3.云南丽江产白雪茶多糖的分离提取与含量测定 [J], 林春榕;左绍远;汪祖芳;何建4.五指山绿茶茶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J], 缑鸿达;陈丽珍;任芯;王春良;翟锐锐5.武当道茶茶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J], 镇卫国;张红梅;杨晓丰;官守涛;赵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茶叶中 糖类物质的测定
![茶叶中 糖类物质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47711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8.png)
茶叶中糖类物质的测定
茶叶中的糖类物质包括单糖、寡糖、多糖及少量其他糖类,这些糖类物质对于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是茶汤的主要甜味成分。
为了测定茶叶中的糖类物质,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下面介绍其中两种常用的方法。
方法一:重量测定法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和常见的方法。
首先,称量一定量的茶叶,然后将其放入烘干箱中,在一定温度下烘干一段时间。
之后再次称量茶叶,如果重量减轻,则说明茶叶中含有挥发性成分,如糖分。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准确度相对较低,只能作为初步判断茶叶中是否含有糖类物质的方法。
方法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比较准确和灵敏的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茶叶中的各种糖类物质。
该方法通常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RI)或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
样品前处理:将茶叶粉碎并过筛,然后用水或其他适当的溶剂提取茶叶中的糖类物质。
色谱条件:选择适当的色谱柱和流动相,将提取液注入色谱柱中进行分离。
检测和定量:通过检测器检测分离后的糖类物质,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其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糖类物质时,需要进行前处理和衍生化处理,操作相对繁琐,但是准确度较高,可以用于科研和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茶叶中的糖类物质,如比色法、化学滴定法、气相色谱法、气质联用、离子色谱法、凝胶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红茶_绿茶_茯茶的茶末中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红茶_绿茶_茯茶的茶末中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c783809581b6bd97f19ea96.png)
第26卷第3期喀什师范学院学报V ol.26No.3 2005年5月Jour nal of K ashgar T eachers College M ay2005红茶、绿茶、茯茶的茶末中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库尔班 吾斯曼,陈爱香,王晓丹(喀什师范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系,新疆,喀什844007)摘 要:采用苯酚 硫酸法,以葡萄糖作为标准品,对茶中多糖进行提取和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在85下3%碳酸钠溶液中提取可得最大值,多糖含量可达3%~8%.表明采取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简单、可靠.关键词:红茶;绿茶;茯茶;多糖测定;苯酚硫酸法中图分类号:O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432X(2005)03 0057 02多糖类物质是生命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是由多个单糖或其衍生物聚合而成的大分子活性化合物[1].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发现多糖复杂的生物活性和功能,可以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合成,调节细胞的生长,提高生物体的免疫力,具有抗肿瘤、抗癌和抗爱滋病(AIDS)等功效.又因多糖毒性极小,所以对多糖类物质的研究将成为继蛋白质和核酸之后的探索生命奥妙的第三里程碑.茶具有抗菌解毒、抗御原子能辐射、增强微血管的弹性、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力等功效.现代药理学表明,适量饮茶可以消脂减肥、美容健身.茶叶中的化学成分近400种,主要含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鞣酸、儿茶酸、硅酸、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氟、碘、锰、铜、锌、硒、锗、镁等多种矿物质.研究表明:茶中含的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力、降血压、减慢心率、增加冠脉流量、抗凝血、抗血栓和耐缺氧的作用.近年来发现茶多糖能治疗糖尿病,因此引起人们对它的进一步关注[2].本文中将红茶茶末、绿茶茶末、茯茶茶末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水以及不同浓度的酸、碱介质中提取,得到最佳提取茶多糖的环境.用苯酚 硫酸法显色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茶多糖的含量.1 实验材料与仪器1.1 仪器及试剂原料:市场中零售红茶、绿茶、茯茶,用研钵研成细末后备用.试剂:6%苯酚溶液、无水乙醇、乙醚、正丁醇、吡啶、苯胺、浓硫酸、氯仿、盐酸溶液(浓度1%,3%,5%)、碳酸钠溶液(浓度1%,3%,5%)、氢氧化钠溶液(浓度1%,3%, 5%);实验中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蒸馏水.仪器:754型分光光度计、三用恒温水浴槽.1.2 实验方法1.2.1 茶多糖的提取分别准确称取适量红茶茶末、绿茶茶末、茯茶茶末于分析天平若干份以备用.茶末分别于75、85、95的水中恒温加热1h,冷却至室温,过滤,在清液中加入3倍于其体积的无水乙醇,醇析3h后将所得的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抽滤,干燥即得粗茶多糖.将茶末分别置于最佳温度下的不同质量分数(浓度1%、3%、5%)的盐酸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按前述方法提取茶多糖.1.2.2 茶多糖含量的测定取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标准品37.5mg,置于25ml 容量瓶中定容;然后将此溶液稀释为0.3mg/ml,精密吸取0.3mg/ml标准样品溶液0,0.2,0.4,0.6,0.8,1.0,1. 2ml,加蒸馏水至2ml;再加入6%苯酚试剂1ml,浓硫酸6 ml,用蒸馏水定容,混匀.置沸水中加热15min,取出冷却至室温,于754型分光光度计在490nm处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A= 1.3234V+0.2348(r=0. 9992),式中V为葡萄糖体积,A为吸光度.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茶多糖37.5mg,定容于25ml容量瓶中,浓度为1.5mg/ml,摇匀,作为储备液.收稿日期:2005 03 02作者简介:库尔班 吾斯曼(1966 ),男(维吾尔族),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植物有效成分分析与维吾尔族药理学研究.吸取多糖储备液0.2ml,加蒸馏水至2ml,按测定标准曲线的方法测其吸光度,按f =W/CD 计算换算因子,其中:W 为多糖含量(ug ),C 为多糖液中葡萄糖的浓度(ug/ml),D 为多糖的稀释倍数.做平行实验3次,求其平均值,测得f=0.3,R SD=1.30.测茶多糖时,精密吸取样品液1ml,按测定标准曲线方法测其吸光度;按茶多糖含量测定方法配制样品液,吸取0.6ml 样品液、0.4ml 葡萄糖液,加水至2ml,再加6%苯酚1ml 、浓硫酸5ml,沸水浴15min,按测定标准曲线方法测其吸光度定多糖含量,多糖含量=CDf/W =7.75%.称取1g 样品,按多糖含量测定方法配制样品液,加入40mg 葡萄多糖,测定多糖含量,换算回收率为99.9%.2 结果与讨论2.1 提取茶多糖的影响因素2.1.1 温度对茶多糖提取的影响在不同温度时提取多糖,见表1.表1 不同温度下浸提多糖的质量分数温度/%砖茶/%红茶/%绿茶/%750.62% 1.06%0.87%850.86% 1.26%0.93%950.60%1.21%1.08%可见在提取多糖所得的质量分数在不同温度下有所不同.笔者选用在85 浸提多糖,常理应该是温度越高,产率越高,但茶多糖在暴沸的水中会溶解.故笔者采用85 为最佳提取温度.2.1.2 介质与介质浓度对多糖提取的影响不同介质及介质浓度对茶多糖的提取的影响见表2.表2 不同介质提取多糖的质量分数介质介质质量分数砖茶/%红茶/%绿茶/%盐酸溶液1 3.20 3.19 3.073 3.54 3.42 3.375 3.89 3.74 4.68碳酸钠溶液1 6.83 5.988.5737.06 6.548.6257.21 6.788.78氢氧化钠溶液1 6.38 5.727.5637.06 6.838.1257.497.348.43在此主要考察85 时不同浓度、不同介质对茶多糖提取的影响.从表2不难发现碱性介质对提取影响较大.在此我们采用3%碳酸钠溶液作为浸提介质.2.2 多糖含量的测定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测得茶多糖含量及回收率:f=0.3,RSD=1.30;红茶、绿茶、砖茶的茶末中多糖含量分别为6.54%、8.62%、7.75%;回收率为99.9%.3 结 论3.1 由于地域的差异,在我区90 就已达到水沸状态,故采用85 作为提取温度,在此温度下茶多糖的提取达到最大值.3.2 多种酸、碱的测试,发现在质量分数为3%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提多糖为最佳条件,而且减小了碱性溶液对多糖结构和药效的影响.3.3 茶叶在生产、加工、买卖中,大多数茶末都被废弃扔掉,若经加工处理,提取有价值的咖啡碱、茶多酚、茶多糖等,则是很好的利用原料.通过对茶多糖的提取后所剩的茶渣可经过发酵糖化作用,其酶解产物为葡萄糖,在工业加工中可再利用.同时为合理利用我国的茶叶资源,发展以科学技术为背景的茶叶深加工产业,实现茶叶产品的高附加值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参考文献:[1]王钟民,吴凛成,李小定.葡萄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2,25(2):57 58.[2]田光辉,孟春玲,刘有芳.茶树中茶多糖含量测定及提取研究[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2,20(2):69 72.[3]哈森其木格,贺峰噶.芥菜多糖的研究(!)∀∀∀芥菜多糖的分离和研究[J].化学世界,1994,(12):439 440.[4]夏尔宁,陈琼华.黑木耳多糖的分离、纯化和鉴定[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8,20(6):614 617.[5]贾薇,唐庆九.硫酸苯酚法测定云芝多糖含量的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1999,(8):24.[6]李玲.多糖的分离纯化与分析[J].新疆工学院学报,1996,17(2):128 132.Analysis of Contents of Polysaccharide in Three Tea Powder Kurbanjiang Osm an,CHEN Ai xiang,WANG Xiao dan(Department of L ife and Env ironmental,K ashg ar T eachers College,Kashgar 844007,Xinjiang,China)Abstract:T o extract and analyze the contents of polysacchar ide in thr ee tea ing phenol sulfur ic acid and U V spectr a to determine the polysaccharide in 490nm.T 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 had a good linearity in the rang e of 10~80 g.ml 1,A=1.3234V +0.2348,r=0.9993.T he average adds t he kind recovery r ate 99.9%(n=5),RSD=1.30%.U nder 85 and 3%sodium carbonate solut ion can get the bigg est value the contents of po lysaccharide in three tea power can amount to 3%~8%.Con clusion:T he method is simple rapid and with a g ood r eproducibility and can be used quantitive analysis method for this pr epara tion.Key words:Black tea;Green tea;Brick tea;Polysaccharide;Phenol sulfuric acid58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
五指山绿茶茶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五指山绿茶茶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13a54c35022aaea998f0fac.png)
五指山绿茶茶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作者:缑鸿达陈丽珍任芯王春良翟锐锐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27期摘要:目的研究五指山绿茶茶多糖的提取工艺与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茶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硫酸法;采用水浸提法,以茶多糖提取得率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对茶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多糖含量测定的线性回归方程为C=6.637 6A-7.249 89,r=0.999 1,线性范围为10.040~100.40μg/mL。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5倍量的水,90 ℃提取3次,每次180 min。
结论为五指山绿茶提供了稳定可行的茶多糖提取工艺,准确可靠的茶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关键词:五指山绿茶茶多糖提取含量测定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c)-0255-02五指山绿茶,由于长年生长于云雾里,清香持久,醇香甘甜,养肺润喉,提神醒脑,去除疲劳,防止感冒、解毒通肠等功效。
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es,TPS)是茶叶中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随原料的老嫩、茶树品种、采摘季节与制作工艺的不同有所差别,一般老叶比嫩叶含量高。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防治糖尿病、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功能,同时在抗氧化和增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也较显著,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天然资源[1-2]。
为了对茶叶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并将其应用到食品、医药等多种领域。
因此,在茶叶中分离并提取茶多粮,提高产品的质量,茶叶是一种传统的天然生物资源将其进行综合利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该实验着重研究探讨了影响茶叶中茶多糖提取得率的多种因素,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期为茶叶资源的深度加工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供试原料绿茶(市购于海南五指山市茶叶市场)。
将茶叶在40 ℃烘箱中干燥,用粉碎机粉碎后过60目筛,得到茶叶细粉末,密封保存备用。
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综述
![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60073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a.png)
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综述多糖含量是指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中的多糖类化合物的含量,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包括光学法、化学法和生物学法等。
下面就这些方法进行综述。
光学法是一种常用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它通过检测样品在特定波长下对光的吸收、散射或透过性来确定多糖的含量。
常用的光学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等。
紫外可见光谱法是通过研究样品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特性来确定多糖的含量。
红外光谱法则是通过测量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来分析多糖的含量。
荧光光谱法是测定样品在激发光照射后发出的荧光来确定多糖的含量。
这些光学法具有测定速度快、无需破坏样品、不受样品组分限制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无法区分不同种类的多糖。
化学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化学法通过与特定试剂发生反应来测量多糖的含量。
常用的化学法包括酚酸法、显色剂法和酶法等。
酚酸法是利用多糖与酚酸发生酯化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形成有色的酯,然后通过比色法或分光光度法测定酯的颜色强度来确定多糖的含量。
显色剂法是利用多糖与特定显色剂发生复杂化学反应,在特定条件下产生有色的络合物,然后通过比色法测定络合物的颜色强度来测定多糖的含量。
酶法则是利用特定酶对多糖进行降解,并测定产生的底物或产物的含量来确定多糖的含量。
化学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的优点,但也存在某些试剂对部分多糖不敏感、需要处理大量样本等限制。
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光学法、化学法和生物学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测定的目的和实验室的设备条件来决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和改进也将不断推进,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杞明目袋泡茶中多糖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杞明目袋泡茶中多糖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b7f5774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3.png)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杞明目袋泡茶中多糖的含量
庞来祥;赵美峰;郭涛;寻园;雍跃文
【期刊名称】《现代中医药》
【年(卷),期】2011(31)6
【摘要】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杞明目袋泡茶中总多糖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UV-2401(PC)S紫外分光光度计。
设空白组,以葡萄糖为对照品,其在482 nm时有最大吸收值。
结果葡萄糖在0.02~0.10 m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1),平均回收率为97.53%,RSD=2.25%。
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枸杞明目袋泡茶中多糖的质量控制。
【总页数】2页(P75-76)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养肝明目袋泡茶;多糖;含量测定
【作者】庞来祥;赵美峰;郭涛;寻园;雍跃文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宁夏乐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27.2
【相关文献】
1.不同等级枸杞中枸杞多糖的含量测定与比较 [J], 陈开娟
2.比色法测定枸杞袋泡茶中总黄酮含量 [J], 陈林
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杞中多糖含量 [J], 张锦文
4.不同枸杞叶片和果实中枸杞多糖含量的测定 [J], 金哲峰;逄坤宇;张晶;刘艳翔;高
远军;郝菲菲;李春成
5.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型枸杞酒中的枸杞多糖含量 [J], 韩秋珍;罗珮妍;凌育昕;罗小宝;周芳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茶叶中茶多糖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茶叶中茶多糖的提取和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725a38aa00b52acec7cab8.png)
116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12月Tlogy科技分析与检测茶多糖富含灰分、果胶、蛋白质以及矿物质元素等,茶多糖作为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其营养丰富,应用价值广泛。
研究发现,茶多糖在调节免疫力、抗血栓、降血脂血糖等方面均有巨大的用途,对于治疗糖尿病有特殊功效。
目前,相关领域专家致力于茶多糖的提取及测定方法研究,挖掘茶多糖更大的应用价值。
1 茶多糖提取及测定方法研究 意义我国茶叶生产量较高,一些高端茶叶的销路比较好,但那些中低端茶叶因为没有销路,而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同时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粗枝叶和茶叶灰末等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大多没有被合理利用,因此,从中低档茶叶中提取茶叶多糖,有利于解决中低端滞销茶叶及其副产品的再利用问题,发挥其在保健、食品、医药等诸多领域的应用价值。
茶多糖是茶叶中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之一,目前我国针对茶多糖还没有具体的标准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其他植物多糖的检测方法来测定茶叶中茶多糖含量[1]。
从茶叶当中提取茶多糖,有利于提高茶叶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茶多糖的应用价值十分广泛,其具有良好的药理效果,茶多糖的药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摄入适量的茶多糖,有利于保护人体心血管系统,茶多糖具有良好的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它能够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其次,茶多糖具有良好的抗凝血及抗血栓作用;最后,茶多糖还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的功效。
虽然茶多糖具有如此多的药理效果,但是由于茶多糖提取技术还比较落后,人们只能依靠饮茶来摄入茶多糖,但这样摄入的茶多糖量是非常小的,难以达到良好的药理效果。
目前的茶多糖提取工艺流程多,难度大,花费成本比较高。
研究茶多糖提取及测定方法,有利于提高茶叶的综合利用价值,优化提取方法,提高提取率,节省提取成本,更好的发挥茶多糖的药理功效。
2 茶叶中茶多糖的提取方法本文所提出的茶多糖提取方法工艺如下:采集茶叶,对其进行粉碎、脱脂等预处理—水浴提取—Sevage 法脱蛋白—去除小分子杂质—沉淀称量。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cfbace6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6f.png)
Comparison of Two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ea Products 作者: 梁光纤[1];王华[1]
作者机构: [1]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出版物刊名: 化工管理
页码: 50-51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7期
主题词: 茶多酚;酒石酸亚铁比色法;福林酚比色法;分光光度法
摘要:本研究采用福林酚比色法(GB/T 8313—2018)和酒石酸亚铁比色法(GB/T 21733—2008)分别测定了红茶、油茶粉、奶茶和绿茶饮料中茶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红茶、油茶粉中的茶多酚含量高出福林酚比色法的40%以上;在奶茶的茶多酚含量测定中,福林酚比色法结果高于酒石酸亚铁;另外,两种方法在测定绿茶饮料含量上,结果相较于其他样品差别不大.两种方法在测定不同样品茶多酚含量时不能相互通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菊龙饮中灵芝多糖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菊龙饮中灵芝多糖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2e356654312b3169a451a4ea.png)
Ab ta t D tr n to ft ec n e to u L n " nb lrvoe p c p o o ty wa sr c e e mia in o h o tn fJ o gYi yu ta ilts e 仃o h t me r s r p re . eme h d s o dg o ie rrlt n hp i h a g f1 ~ 5  ̄ / t ea ie e o td Th t o h we o dl a ea i s i nt er n eo 0 0 g ml har lt n o wi v
表 l方法 的精 密度符 合要求 。 ,
衰 l 样 品含量测定结果 ( )
4 线性 关 系考察 取 盐 酸头 孢他美 酯 约 lO , 5ml Omg 置 0 量瓶 中 ,
加 乙腈 溶 解 ( — 2 ) 超 声溶 解 , 稀 释 至刻 度 , 9 0, 并 摇 匀 , l , 1ml 取 ml置 0 量瓶 申 , 流 动相 稀 释 至刻度 , 加 摇匀 。精 密量 取 l 2 3 4 5 6 7 8 9 1m1 , , , , , , , , ,0 分别 置 1 ml 0 量瓶 中 , 加流 动相 稀释 至刻度 , 匀 , 们 2 # 摇 进 01 测定 。以 峰 面积 X( v s 为 横 坐 标 , 量 浓 度 Y .) 质
维普资讯
黑 龙 江医 药
H i nJ n d aJunl 11 O 1 20 e o gi g L a Mei loraV0.5N . 0 2 c 为 05 。 .4
后 研 细 , 细 粉 适 量 ( 当 于 盐 酸 头 孢 他 美 酯 取 相
六堡茶中茶多糖的含量测定分析
![六堡茶中茶多糖的含量测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fd97a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e.png)
I FOOD INDUSTRY I 139六堡茶中茶多糖的含量测定分析文 吴巧妮 潘敏清* 何姗珊 李君 陈婵梧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2.3.2.1苯酚-硫酸法标准曲线的配制精密吸取0.00、0.10、0.20、0.40、0.60、0.80、1.00mL0.1mg/mL 葡萄糖标准溶液(相当于0.000mg ,0.010m g ,0.020m g ,0.040m g ,0.060mg ,0.080mg ,0.100mg 葡萄糖)于7支10mL 比色管中,用水定容至1mL ,再依次加入1mL5%苯酚溶液及5mL 浓硫酸,每个试剂加入后都应充分混匀。
用涡流均匀器混匀后放置5min 后,置于100℃水浴下加热15min ,取出放冷。
以0管为参比,以葡萄糖含量(mg )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3.2.2蒽酮-硫酸法标准曲线的配制精密吸取0.00、0.10、0.20、0.40、0.60、0.80、1.00mL0.1mg/mL 葡萄糖标准溶液(相当于0.000mg ,0.010m g ,0.020m g ,0.040m g ,0.060mg ,0.080mg ,0.100mg 葡萄糖)于7支10mL 比色管中,用水定容至1mL ,分别加入0.2%蒽酮溶液3mL ,摇匀后置于100℃水浴下加热10min ,取出冷却,以0管为参比,以葡萄糖含量(mg )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3.3测定波长的确定2.3.3.1苯酚-硫酸法波长的确定精密移取0.1mg/mL 葡萄糖标准溶液1.0mL 及样品茶多糖溶液1.0mL ,分别置于10mL 比色管中,按2.3.2.1自“用水定容至1mL ……”起进行操作,测定。
以试剂空白和样品空白为参比,于400-700nm 间进行扫描,取两者最大吸收波长。
1.前言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中国六大茶之一,主要分为湖南黑茶、广西六堡茶、安徽古黟安茶、云南普洱茶等。
粗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和测定的分析
![粗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和测定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c7063180eb6294dc886cb2.png)
粗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和测定的分析茶多糖是一类从茶叶提取出来的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一种酸性糖蛋白,具有降血脂、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辐射、降血压、抗血凝、抗血等功效,是一种极具应用和开发前景的天然产物,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等领域。
在茶叶的种植和加工生产过程中,大量粗老枝叶和茶叶灰末等副产品常被丢弃,另外由于人们在茶叶消费时追求茶叶的档次,使得中低档茶叶滞销而挤压,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
如果能从其中提取茶多糖作为保健食品的功能因子,则可变废为宝,为粗茶和中低档茶的综合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本试验通过对粗老茶叶中的茶多糖的提取与测定,为粗茶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1实验部分1.1仪器和试剂仪器: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学仪器),KQ-500VDB双频数控超声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超纯水机(南京易普易达科学发展有限公司);电子天平(赛多利斯利科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等。
试剂:无水乙醇,蒽酮,浓硫酸,葡萄糖,丙酮,无水乙醚等,所用的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1.2茶多糖的提取1.2.1工艺流程粗老茶叶-烘干-研磨-温水浸提-过滤-浓缩-乙醇沉淀-静置-离心-无水乙醇、丙酮、无水乙醚交替洗涤-烘干-茶多糖粗成品。
1.2.2具体步骤称取10 g粗茶,60 度干燥2 h,磨碎过40-50目筛,温水浸提(80 度 ,80 min, 3次),过滤,减压浓缩,沉淀剂,95%乙醇沉淀,离心(4000 r/min,10 min)得沉淀物,用无水乙醇、丙酮、无水乙醚交替搅拌洗涤2次干燥(60 度, 4 h),得粗茶多糖,称量。
1.3蒽酮-硫酸试液的配制称取0.30 g蒽酮,加100 mL浓硫酸,置于棕色试剂瓶中,摇匀后置于冰箱中。
1.4标准曲线的绘制称取无水葡萄糖标准品适量,加蒸馏水配成1.008 mg/mL的标准溶液。
精密移取标准溶液1.0. 2.0. 4.0. 6.0. 8.0. 10.0 mL分别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各加水至刻度,摇匀。
峨眉山粗老茶中茶多糖的含量测定
![峨眉山粗老茶中茶多糖的含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6e62160d998fcc22bdd10d22.png)
峨眉山粗老茶中茶多糖的含量测定【摘要】目的提取峨眉山粗老茶中茶多糖并测定其含量。
方法采用水提醇析法提取茶多糖;蒽酮-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糖含量;Sevage法除蛋白;由换算因子计算茶多糖含量。
结果峨眉山粗老茶中茶多糖平均含量为4.23%,RSD=2.12%,加样回收率 99.2%,RSD为1.82%。
结论不同品种中,峨眉山粗老茶中茶多糖含量较高。
【关键词】峨眉山粗老茶茶多糖提取茶多糖(Tea po1ysaccharides,简称TPS)是茶叶中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
近年来文献报道,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压、耐缺氧及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癌、抗氧化等多方面的生物学功能。
峨眉山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丰富的茶叶资源著称。
据报道[1],茶叶越粗老,多糖含量越高。
目前市场上粗老茶(茶树修剪下的枝叶,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枝叶和灰末等副产品,品质较劣的茶叶)利用率较低,若从其中提取茶多糖则可变废为宝,能为中低档茶叶的综合利用开辟一条新途径。
1 材料与仪器1.1 材料粗老茶(购自峨眉山市售散装等外茶叶或采于峨眉山报国寺周边的茶树老叶)。
1.2 试剂实验中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蒽酮-硫酸试液配制方法将0.667 1 g蒽酮溶于200 ml浓硫酸,置于棕色瓶中冷藏备用。
1.4 仪器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KQ22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2.1 含量测定2.1.1 茶叶多糖的提取与精制称取40目干燥茶叶粉末20 g,置索氏提取器中,100 ml石油醚(沸程60~90℃)90℃水浴回流脱脂1 h,过滤,挥干溶剂,200 ml 80%乙醇90℃水浴回流1 h,重复2次。
双层滤布过滤,滤渣加400 ml蒸馏水,沸水浴回流提取1 h,间歇搅拌,重复1次,合并两次滤液,离心分离(4 000 r・min-1,10 min),真空浓缩(50℃,0.09 MPa)至20 ml。
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多糖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多糖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7ddd9c4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e.png)
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多糖含量1绪论1.1 茶多糖的结构与功能茶多糖是茶叶中极具开发价值的一种生理活性物质,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并结合有大量的矿质元素,称为茶叶多糖复合物,简称为茶叶多糖或茶多糖(T ea Polysaccharide)。
其是蛋白部分主要由约20种常见的氨基酸组成,糖的部分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等,矿质元素主要由钙、镁、铁、锰等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如稀土元素等组成。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及减慢心率、耐缺氧的作用,同时茶多糖在抗凝血、防血栓形成、保护血相和增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方面均有明显效果[1]。
1.2 茶多糖测定的现状茶叶中多糖含量的测定对于提取茶多糖所用原料的选择及茶多糖提取工艺提取率高低的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汪东风等[2]研究表明对同一品种的红茶和绿茶,均为六级茶,茶多糖的含量,红茶为0.85%±0.10%,绿茶为1.41%±0.06%,但该研究是以葡萄糖作标准曲线,而实际上如王丁剐[3]、汪东风[4]等报道,茶多糖是由阿拉伯糖、核糖、木糖、甘露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等组成的杂多糖,其具体的单糖组成与茶叶的品种有关。
而不同的单糖与蒽酮—硫酸试剂显色情况不同,不同单糖标准曲线的斜率不同,因而仅采用葡萄糖做标准的测定结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结果比实际含量偏低。
1.3 本文研究内容本文用精制茶多糖测得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然后将经前处理除杂后的茶样用水提取,蒽酮一硫酸法比色测定,对江西婺源不同茶场茶叶中多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其它产地、品种的茶叶进行了比较。
2 实验部分2.1 实验仪器与材料2.1.1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水浴锅,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箱,离心沉淀机;2.1.2实验试剂蒽酮、浓硫酸、无水乙醇、丙酮、乙醚、氯仿、正丁醇,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2.1.3 实验原料江西婺源红碎茶、绿茶、分宜绿茶、福建安澳乌龙茶。
茶叶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多糖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697c0fb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a.png)
茶叶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傅博强;谢明勇;聂少平;周鹏;王远兴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01(022)011
【摘要】茶样经80%乙醇回流除去单糖、双糖、低聚糖、茶多酚、氨基酸等杂质后用水提取,蒽酮-硫酸法比色测定.用精制茶多糖测得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对江西婺源不同茶场茶叶中多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其它产地、品种的茶叶多糖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此测定方法简便,供试液在4h内显色稳定,重现性较好,平均回收率为99.2%±1.80%,RSD=1.82%(n=3).江西婺源绿茶中多糖含量在4.17%~6.35%之间,CTC红碎茶多糖含量为3.10%~3.53%,其含量与茶叶品种、等级、生长海拔高度、产地有关.
【总页数】5页(P69-73)
【作者】傅博强;谢明勇;聂少平;周鹏;王远兴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功能食品与营养保健研究所,;南昌大学功能食品与营养保健研究所,;南昌大学功能食品与营养保健研究所,;南昌大学功能食品与营养保健研究所,;南昌大学功能食品与营养保健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7
【相关文献】
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长白槐木根、茎、叶中多糖含量 [J], 宁德利;阮洪生;韩承伟;殷奎德
2.不同甘薯品种茎叶中多糖含量的测定分析 [J], 赵珊;张聪;冯俊彦;李曦;雷欣宇;仲伶俐;周虹;黄世群;罗玲;谭文芳
3.木棉叶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J], 杜婷婷;范超君;毕和平
4.不同加工方法的棠梨叶中总多糖含量测定 [J], 王少杰;张岭苓;徐凌川;刘玉红;蒋海强
5.不同采收期刺五加叶中多糖含量测定 [J], 张崇禧;黄建军;施威;高笑一;丛登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茶叶中糖类物质分析方法综述
![茶叶中糖类物质分析方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e95a23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c.png)
茶叶中糖类物质分析方法综述Abstract:Accordingtoalmostallliteraturesrelatingtocarbohydratesdeterminationsince1907,carbohydratesinteaandtheirdeterminationswereintroduced.Thosemethodsforcarbohydratesdetermination,especiallythosemainmethodssuchaschemicalanalysis,gaschromatography(GC),ionexchangechromatography(IEC),gelpermeationchromatography(GPC),highperformanceliguidchromatography(HPLC),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andmassspectrum(MS)weresystematicallyreviewed.Basedontheabove,astandardmethod,carbohydratesinteadeterminedbyHPLCwasadvised.Keywords:Tea;Carbohydrates;Analyze;Determination;Method;HPLC第33卷第5期2007年9月中国测试技术CHINAMEASUREMENTTECHNOLOGYVol.33No.5Sept.20071引言糖类物质是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类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形成,不仅是动植物的能源(贮能材料如糖元)和燃料,也是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在生物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除蛋白和核酸之外的又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茶叶中的糖类物质占干物质的20%-25%,除构成细胞壁的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外,还有部分游离糖、结合态糖脂,蛋白糖等,是茶叶品质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降糖袋泡茶总多糖的含量测定研究
![降糖袋泡茶总多糖的含量测定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8d0daca7e21af45b207a83f.png)
叶、葛根等中药饮片购自重庆桐君阁饮片有限责任公司,打粉后 于绿茶混合自制成袋泡茶);D-无水葡萄糖标准品 (中国药品生 物制品鉴定所,110833-201707)。 1.2 方法和结果
1.2.1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 105益 干燥至恒重 D-无水葡萄糖 100mg 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 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即得 1.000mg/ml 的葡萄糖溶液。精密移取 此溶液 1.0、2.0、4.0、6.0、8.0ml 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溶 解并稀释至刻度,即得 0.01、0.02、0.04、0.06、0.08mg/ml 的葡萄糖 标准品溶液。分别精密量取 2.0ml 各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至 15ml 具塞试管中,沿着各试管壁缓慢加入 5.0ml 冷的蒽酮-硫酸 试剂,摇匀后盖紧振摇,沸水浴中加热 10min,取出流水冷却 30min,另取 2.0ml 蒸馏水,加蒽酮-硫酸试剂,同上操作作为空白 对照,在 62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 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精密量取样品溶液 2.0ml 至 15ml 具塞试管中,照“1.2.1”项
基金项目:2016年度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PK-PD联合分析方法应用于黄芪治疗心力衰竭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项目编号 “KJ1601327”) 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任凌燕 (1978-),女,土家族,重庆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及工业毒物检测分析。
1.2.5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分别精密量取 2.0ml 各浓度的 葡萄糖标准溶液至 15ml 具塞试管中,按“1.2.1”项标准曲线绘制 的方法绘制标准曲线。Y=14.234x-0.0044,相关系数为 0.9991,葡 萄糖在 0.01-0.08mg/ml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绪论1.1 茶多糖的结构与功能茶多糖是茶叶中极具开发价值的一种生理活性物质,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并结合有大量的矿质元素,称为茶叶多糖复合物,简称为茶叶多糖或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e)。
其是蛋白部分主要由约20种常见的氨基酸组成,糖的部分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等,矿质元素主要由钙、镁、铁、锰等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如稀土元素等组成。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及减慢心率、耐缺氧的作用,同时茶多糖在抗凝血、防血栓形成、保护血相和增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方面均有明显效果[1]。
1.2 茶多糖测定的现状茶叶中多糖含量的测定对于提取茶多糖所用原料的选择及茶多糖提取工艺提取率高低的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汪东风等[2]研究表明对同一品种的红茶和绿茶,均为六级茶,茶多糖的含量,红茶为0.85%±0.10%,绿茶为1.41%±0.06%,但该研究是以葡萄糖作标准曲线,而实际上如王丁剐[3]、汪东风[4]等报道,茶多糖是由阿拉伯糖、核糖、木糖、甘露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等组成的杂多糖,其具体的单糖组成与茶叶的品种有关。
而不同的单糖与蒽酮—硫酸试剂显色情况不同,不同单糖标准曲线的斜率不同,因而仅采用葡萄糖做标准的测定结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结果比实际含量偏低。
1.3 本文研究内容本文用精制茶多糖测得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然后将经前处理除杂后的茶样用水提取,蒽酮一硫酸法比色测定,对江西婺源不同茶场茶叶中多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其它产地、品种的茶叶进行了比较。
2 实验部分2.1 实验仪器与材料2.1.1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水浴锅,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箱,离心沉淀机;2.1.2实验试剂蒽酮、浓硫酸、无水乙醇、丙酮、乙醚、氯仿、正丁醇,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2.1.3 实验原料江西婺源红碎茶、绿茶、分宜绿茶、福建安澳乌龙茶。
2.2 实验方法2.2.1 实验原理选用精致茶多糖测得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然后将经前处理后的茶样用水提取,蒽酮—硫酸法比色测定,对不同茶场茶叶中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
2.2.2 茶叶多糖的提取与精制[5、6]称取已干燥的40目茶叶粉末20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石油醚(沸程60ºC一90ºC)lOOml,90ºC 回流提取1h脱脂,抽滤,滤渣挥干溶剂后.加80%乙醇200ml,90ºC水浴回流lh,重复提1次,双层滤布过滤,滤渣加400ml蒸馏水,沸水浴回流提取1h,间歇搅拌。
双层滤布过滤,滤渣加200ml蒸馏水,沸水浴再回流提取1 h,间歇搅拌,过滤,合并两次滤液,离心分离(400Or/min,10min),真空浓缩(60ºC ,50r/min,真空度0. 095Mpa)至20ml,Sevage法除蛋白,反复进行三次至无蛋白层,然后用流动自来水透析48h,蒸馏水透析24h,透析液中加人无水乙醇使乙醇浓度达80%,于4ºC冰箱中过夜醇沉,再离心分离(400Or/min,10min),沉淀依次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各洗两次,真空干燥(45ºC,0.095Mpa)至恒重,即得精制茶多糖。
称重,计算得率,备用。
2.2.3 标准曲线的绘制[7、8]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105ºC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标准品0.2508g,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成1.O03mg/ml的标准溶液,然后分别提取2.5ml、5ml、lOml、15ml、20ml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配成系列标准溶液。
蒽酮一硫酸试液的配制称取0.33g蒽酮,加100ml浓硫酸,置于棕色瓶中,混合摇匀置于冰箱中(现配现用)。
吸光度的测定分别准确移取lml系列标准溶液于具塞试管中.以lml蒸馏水作空白,每管再加入4ml 蒽酮—硫酸试液,立即摇匀,置于冰水浴中,然后一起置于沸水浴中加热7min.之后用流动自来水迅速冷至室温,放置10min后,于62Onm处测定吸光度。
以吸光度(A)对葡萄糖浓度(C)作回归处理,得回归方程:C=-0.00253+0.317A,r=0.9993。
2.2.4 换算因子的测定精密称取45ºC真空干燥至恒重的精制茶多糖10mg,置于25m1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90ºC水浴加热.超声1min增溶.摇匀,制得茶多糖贮备液.蒽酮一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吸光度(A),由回归方程求出此精制茶多糖贮备液中葡萄糖浓度,测得其葡萄糖含量,按下式计算换算因子。
因茶多糖干燥后溶解性降低.故按,一份直接加蒸馏水溶解(复水性好),定容,比色,测定多糖含量, 另一份真空干燥至恒重,称得精制茶多糖的干重,由二者计算平均换算因子。
换算因子f=W/(C·D) (1—1)式中:W为称取多糖的重量(mg),C为精制茶多糖贮备液中葡萄糖浓度(mg/m1),D为多糖的稀释因素。
再按上法测定婺源红碎茶、分宜绿茶、福建安溪乌龙茶的换算因子f。
2.2.5 样品中茶多糖含量测定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40目茶粉1g,加80%乙醇40ml,95ºC水浴回流l h,趁热抽滤,滤渣用80%热乙醇洗涤(10ml x 2)。
蒸干溶剂后,滤渣连同滤纸置于烧瓶中,加100ml蒸馏水,100ºC水浴浸提1h,趁热过滤,滤渣用热蒸馏水洗涤(1Omlx2),合并滤液,离心分(4OOOr/min,10min),上清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茶多糖含量测定精密吸取所得样品溶液lml于具塞试管中,按照,由回归方程计算供试液中葡萄糖浓度(C),按下式计算样品中茶多糖含量。
多糖含量(%)=C·D·f/W×100 (1—2)式中:C为供试液中葡萄糖浓度(mg/m1),D为多糖的稀释因素,f为换算因子,w为供试茶样的重量(g)。
2.2.6 重现性试验精密称取4份40目江西婺潭大鄣山五级绿茶粉各1g,按照,分别置于具塞试管中,按照,计算茶叶多糖含量。
2.2.7 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按,按照,每隔1h测定1次,连续4h考察其稳定性。
2.2.8 加样回收率测定精密称取4份40目江西婺源大鄣山五级绿茶粉各1g,加入精制茶叶多糖约20mg,按,据,该绿茶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5.23%,计算回收率。
2.2.9 不同茶叶中多糖含量的比较精密称取粉碎成40目的各种茶样1g,各3份,按,测定吸光度(A),从回归方程中计算供试液中葡萄糖浓度(C),据式(1—1)和式(1—2)计算出样品中多糖的含量。
2.3 实验结果(1)精制茶多糖的得率以40目江西婺源大鄣山五级绿茶粉20g制得精制茶多糖3.623±0.849g 得率为18.1%±O.4%(n=2)。
(2)换算因子:对江西婺源大鄣山五级绿茶.将真空干燥的多糖溶于水,测得换算因子f=4.269;利用等体积多糖提取液,醇沉洗涤后,一份直接加蒸馏水溶解,另一份真空干燥至恒重,测得换算因子f=4.267,则f=4.268。
其它茶叶的换算因子f见表1表1 不同茶叶品种的换算因子茶叶品种婺源红碎茶婺源绿茶分宜绿茶福建安溪乌龙换算因子f 3.961 4.268 4.220 4.272(3)重现性:以江西婺源大鄣山五级绿茶为样品测定茶多糖含量,检验此测定方法的重现性,结果见表2,RSD=1.69%:表2 茶多糖含量测定重现性试验结果样品号 1 2 3 4 多糖含量(%) 5.28 5.33 5.13 5.19(4)稳定性测定结果见表3表3 茶多糖含量测定稳定性试验结果时间(h) 0 1 2 3 4吸光度(A) 0.402 0.404 0.402 0.400 0.4O1(5)加样回收率:以江西婺源大鄣山五级绿茶为样品测定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4。
表4 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n=3)取样量(g) 原含量(mg)加样量(mg)吸光度(A)测定量(mg)回收率(%)平均回收率(%)RSD(%)1.025 52.46 19.7 0.540 71.98 99.11.0030 52.48 18.2 0.527 70.21 99.4 99.2±1.801.82 1.0121 52.96 20.2 0.550 73.36 101(6)不同茶叶中多糖含量的比较:测定所采集的茶叶样品中多糖含量的结果见表5表5 不同茶叶中多糖含量的比较(n=3)产地品种等级海拔(m) 含量(%) RSD(%)婺源古坦红碎茶(CTC)统4003.529±0.0511.43婺源段莘红碎茶(CTC)统8003.098±0.0481.53婺源鄣山车炒青绿茶三级400 4.618±0.1423.08婺源鄣山车炒青绿茶五级400 5.233±0.0881.69婺源浙源绿茶特级800 6.351±0.1842.90婺源段莘青山炒青绿茶三级8004.174±0.0713.11婺源大鄣山顶绿茶特级16005.139±0.1112.17婺源(市售) 绿茶五级5.514±0.0581.05江西分宜绿茶茶末4.600±0.1082.34福建安溪乌龙茶三级7.023±0.0430.623 总结童小群等[8]研究发现用蒽酮比色法测定茶叶中的可溶性糖时,茶叶可溶性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半胱氨酸会产生干扰,生成棕褐色的络合物,此外,茶多酚与蒽酮一硫酸试剂反应后在620nm处也有吸收。
若直接测定,提取液与蒽酮—硫酸反应显色后为棕褐色,测定结果偏高。
在茶叶提取液中加人一定数量的饱和碱式醋酸铅可除去这两种物质,多余的碱式醋酸铅用饱和Na2SO4沉淀除去。
故采用此法测定总糖。
但我们采用此法测定时发现,由于过滤时滤纸及加醋酸铅生成的沉淀会吸附一部分多糖,致使测定结果偏低,回收率也较低;干抗物质不易完全除去,费时,重现性也不好;而且测定结果为总糖。
本实验多糖的含量测定的原理是先用80%乙醇回流提取以除击单糖、双糖、低聚糖、甙类、生物碱、茶多酚、氨基酸及醇溶性蛋白等干扰性成分,从而不必用饱和碱式醋酸铅除去杂质,然后用水提取其中所含的可溶性多糖。
多糖类成分与硫酸起反应,脱水生成羟甲基糖醛,其与蒽酮缩合成蓝色化台物,其颜色深浅与糖的浓度成正比。
经本实验发现,此法简便,且供试液在4h内显色稳定,重现性较好。
资料表明,江西婺源绿茶中多糖含量在4.17%~6.35%之间,两种CTC红碎茶多糖含量分别为3.10%和3.53%。
福建安溪三级乌龙茶中多糖含量为7.02%。
汪东风等[2]测定某同一品种的六级红茶、绿茶和乌龙茶的荼多糖含量.红茶为0. 85%±0.l0%,绿茶为1.43%±O.06%,乌龙茶为2.6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