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张拉计算样表

合集下载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表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表

道岔梁张拉作业施工技术交底
备注:
1、张拉时注意油表和千斤顶需要一一对应;
2、张拉程序:0—10%—20%-50%-100%;
3、张拉伸长量计算公式:100%伸长量+20%伸长量-2*10%伸长量;
4、张拉实测伸长量应控制在设计伸长量的±6,若张拉伸长量小于该范围,则应超张拉,然后加大持荷时间;
5、钢束张拉顺序:一期张拉(N7—N10—N8—N5—N9—N6—N4)——二期张拉(N3—N2—N1),其中,N1、N2为15孔,其余均为17孔。

6、一期钢束张拉应满足湿接缝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均不小于设计值的80%且龄期大于5天后方可进行,二期张拉钢束应满足湿接缝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均不小于设计值且龄期大于10天后方可进行;
7、钢束张拉时应两端对称进行,并尽量保持同步,两端要用对讲机随时保持联络,张拉时现场技术员必须全过程旁站并量测伸长量;
8、张拉设备必须满足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

张拉时,注意其后方不得站人,确保安全;
9、张拉时要注意观察有无滑丝和断丝现象。

若断丝或滑丝超出规范要求,必须更换钢绞线重新张拉,但须确保施工安全;
10、张拉时现场应做好原始记录,并计算张拉伸长量,注意表格填写完整;
11、钢束张拉完成后的24小时内必须完成钢束的压浆。

压浆在冬季进行时,需对搅拌水进行加热,同时在梁端覆盖帆布,在箱内生火炉保温。

7685行;。

预应力张拉计算样表

预应力张拉计算样表

预应力张拉计算样表预应力张拉计算样表1. 引言预应力张拉计算是建造结构中常用的一种设计方法,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以增强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预应力张拉计算样表,以供参考使用。

2. 张拉计算参数2.1 预应力钢束参数在进行预应力张拉计算之前,需要确定预应力钢束的参数,包括钢束的数量、直径、截面积、抗拉强度等。

2.2 结构参数除了钢束参数,还需要考虑结构的几何参数,包括跨度、有效高度、截面形状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预应力设计结果。

3. 预应力计算方法3.1 张拉力计算预应力张拉计算的核心是计算张拉力的大小,这取决于预应力钢束的参数以及结构的几何参数。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张拉力计算公式、杆系模型等。

3.2 应力分析预应力张拉计算还需要进行应力分析,包括提拉段、应力锚段、锚固段等不同段落的应力分析。

通过合理的应力分析,既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预应力效果。

4. 计算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预应力张拉计算方法,本文档提供了一份详细的计算示例,包括具体的计算步骤、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

5. 结论基于以上的张拉计算方法和计算示例,可以得出结论:预应力张拉计算是一种高效、可靠的设计方法,能够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张拉计算示例图纸- 预应力钢束实验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 预应力:一种施加在结构上的初始应力,用于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 预应力钢束:用于传递预应力的钢结构件,通常由优质钢材制成。

通过本文档,读者可以了解预应力张拉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如何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

预应力钢束张拉计算表格

预应力钢束张拉计算表格

渡槽
跨L1、L2) σ con张拉力 F(KN) 2326.86 2326.86 2908.57 2908.57 2326.86 理论伸长值计算(一 端计)(mm) 11.6 11.7 11.6 11.6 11.6 116.0 117.0 116.0 116.0 116.0
0.1σ con张拉力 F(KN) 232.686 232.686 290.857 290.857 232.686 F平(KN) 229.735 227.499 284.546 284.333 228.03
渡槽
跨L3) σ con张拉力 F(KN) 2326.86 2326.86 2908.57 2908.57 2326.86 理论伸长值计算(一 端计)(mm) 11.6 11.7 11.7 11.6 11.6 116.0 117.0 117.0 116.0 116.0
0.1σ con张拉力 F(KN) 232.686 232.686 290.857 290.857 232.686 F平(KN) 229.734 227.498 284.544 284.331 228.029
F平(KN) 0.1σ con σ con 2297.35 2274.99 2845.46 2843.33 2280.3
计算说明: 1、控制锚下张拉应力按设计要求为:σ con=0.75fpk=0.75×1860=1395MPa。 2、控制张拉力:F12 =12×σ con×A=12×1395×139=2326.86KN;F15 =15×σ con×A=15×1395×139=2908.57KN。 3、平均张拉力计算:F平=F×[1-e-(kl+μ θ )]/(kl+μ θ );式中k为孔道阻力系数,μ 曲线摩擦系数,计算中取k=0.0015,μ =0.17, 计算截面取跨中截面; 4、伸长值计算式:Δ l=(F平 ×l)/(n×A×Ep)。 标定应力计算表 千斤顶 油压表读数 张拉力(KN) 05036压力表读数(MPa) 05037压力表读数(MPa) 编号 G1 0.1σ con σ con G2 0.1σ con σ con 2326.86 34.73 34.3 G3 0.1σ con σ con 290.857 4.6 4.37 2908.57 43.34 42.85 G4 0.1σ con σ con 290.857 4.6 4.37 2908.57 43.34 42.85 G5 0.1σ con σ con 232.686 3.74 3.52 2326.86 34.73 34.3

预应力张拉计算(自动计算表)

预应力张拉计算(自动计算表)

2.6
2137370
2139941
10.5
2142513
2151762
2.6
2161011
2163811
11.4
2166610
2170108
1.0
2173605
2176626
12.3
2179646
2183164
1.0
2186683
2210740
97.9
2234798
2238405
1.0
2242013
0.008597
0.991440
2135383
0.020790
0.979425
2118788
0.008597
0.991440
2137082
0.002403
0.997600
2142223
0.008597
0.991440
2160720
0.002588
0.997416
2166318
0.003223
0.996782
第一联、第六联-F3c
股数:12
弹性模量(N/mm²):EP=195000
管道摩擦系数:μ=0.2
kl+μθ
e-(kl+μθ)
起点力 (N)
/
/
P
0.000605
0.999396
2249856
0.002888
0.997117
2248496
0.003223
0.996782
2242013
0.025065
切线角度 (rad)
θ
0 0 0.014992378 0 0.014992378 0 0.014992378 0 0.039985492 0 0.039985492 0 0.039985492 0 0.039985492 0 0.014992378 0 0.014992378 0 0.014992378 0 0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表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表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表关键信息1、预应力张拉力计算的目的和适用范围2、计算所依据的规范和标准3、计算所涉及的材料参数4、计算方法和公式5、计算结果的精度要求6、计算结果的验证和审核程序7、责任与义务8、协议的变更和终止条件9、争议解决方式11 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预应力张拉力计算的相关要求和流程,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要。

111 适用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涉及预应力结构的各类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桥梁、建筑、水利等领域中预应力构件的张拉力计算。

12 依据的规范和标准在进行预应力张拉力计算时,应遵循以下规范和标准:121 具体规范和标准名称 1122 具体规范和标准名称 2123 其他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13 材料参数131 预应力钢筋的规格、强度等级和弹性模量。

132 锚具的类型和性能参数。

133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弹性模量。

14 计算方法和公式141 采用的张拉力计算方法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并明确所使用的具体公式。

142 考虑预应力损失的计算,包括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损失、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损失、混凝土的弹性压缩损失、预应力钢筋的松弛损失等。

15 计算结果的精度要求151 预应力张拉力的计算结果应精确到规定的小数位数,一般为具体小数位数。

152 对于重要的工程项目,应进行多次计算并对比结果,以确保精度满足要求。

16 计算结果的验证和审核程序161 计算完成后,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人员进行验证。

162 验证内容包括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公式的应用是否正确、参数的取值是否合理等。

163 审核人员应对验证结果进行审核,并签署审核意见。

17 责任与义务171 计算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本协议的要求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172 审核人员应认真履行审核职责,确保计算结果符合工程要求。

173 若因计算错误或审核不严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相关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Pz(KN) 188.1956361
计算结果
总伸长量(mm) ΔL= 两端总伸长量(mm) ΔL=
输入已知数据 (注意单位)
L1(m) 0.65
θ(rad) 0
NK(KN) = Ay(mm2)= Eg(MPa)=
k= μ=
kx 0.000975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边跨)
张拉钢绞线对称布置,故以下所有梁板计算时均考虑半幅计算 195.3
140
198300
0.0015 0.17
分段输入各段参数
N2分段一
e (kx)
0.999025475
Pபைடு நூலகம்(KN)
Pz(KN)
N2分段二
L2(m) 6.623
θ(rad) 0
kx
e (kx )
0.0099345 0.990114684
Pq(KN) 195.3
Pz(KN) 193.3693978
L3(m) 3.927
Pq(KN)
Pz(KN)
0.087266461 0.020725798 0.979487505 192.9073145 188.9503042
L4(m) 2.663
θ(rad) 0
kx
0.0039945
N1分段四
e (kx)
Pq(KN)
Pz(KN)
0.996013467 188.9503042 188.1970476
Pz(KN)
kx 0.014952
N1分段二
e (kx )
0.985159226
Pq(KN) 195.3
Pz(KN) 192.4015969
L3(m) 3.927
N1分段三

预应力张拉计算(25m)

预应力张拉计算(25m)

2、钢束中的各分段长度计算: 使用公式:L=2π R×θ /2π =θ R 钢束 编号 N1 分段名称 L L 3、摩擦影响参数计算: 钢束 编号 T1 T2 θ (角度) 0 0 θ (弧度) 0.000000 0.000000 R 0 0 分段长度 (cm) 357.0 707.0 总长度 (cm) 357.0 707
中跨箱梁后张法预应力钢束伸长量计算
1、参与预应力分配的有效钢束长度计算: 使用公式:中跨箱梁N1、N2、N3钢束的计算长度为从张拉端至跨中的长度,即:Li=设计钢束 长度/2-一端工作长度+一端千斤顶长度31cm+一端锚垫板厚度7cm 中跨箱梁参与预应力分配的有效钢束长度计算: 钢束 编号 N1 N2 设计钢束长度 一端工作长度 (cm) (cm) 760.0 1460.0 30.0 30.0 一端千斤顶长度 (cm) 0.0 0.0 一端锚垫板厚度 钢束计算长度(cm) (cm) 7.0 7.0 357.0 707.0
分段名称 L L
θ (角度) 0 0
θ (弧度) 0.000000 0.000000
kx+μ θ 0.005355 0.010605
1-e-(kx+μ θ ) 0.005341 0.010549
4、钢束理论伸Βιβλιοθήκη 值计算:使用公式: 钢束 编号 N1
ΔL =
PP·L
(1-e-(kx+μθ))
×
Ay·Eg
kx+μθ
总伸长量Δ L(cm) 5.09 10.06
分段名称 L1 L2
分段伸长量Δ Li(cm) 2.55 5.03
5、钢束伸长值允许波动范围(±6%):
钢束 编号 T1 T2
伸长值下限Δ lmin (cm) 4.79 9.46

预应力筋两端张拉伸长值计算表

预应力筋两端张拉伸长值计算表

10%张拉
20%张拉
100%张拉
备注
预应力砼T梁中跨N1、N2、N3、N4张拉力与油表读数计算表
10%张拉 20%张拉
附表1第五页
100%张拉
备注
钢绞线的公 每束钢绞线 每束钢绞线截面 控制张拉力 张拉控制应力 钢束 称面积Ap 油表读数 油表读数 油表读数 面积 A=n× A F=δ × A/1000 数量n p δ (MPa) 编号 2 2 y=0.021731F*0.1 y=0.021731F*0.2 y=0.021731F+1.1 (KN) (根) (mm ) (mm ) +1.144249 (MPa) +1.144249(MPa) 44249 (MPa) N1 N2 N3 N4 140 140 140 140 7 7 7 5 980 980 980 700 1388.926 1389.692 1391.627 1393.014 1361.15 1361.90 1363.79 975.11 4.10 4.10 4.11 3.26 7.06 7.06 7.07 5.38 30.72 30.74 30.78 22.33
预应力砼T梁中跨N1、N2、N3、N4张拉力与油表读数计算表
10%张拉 20%张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附表1第四页
100%张拉
钢绞线的公 每束钢绞线 每束钢绞线截面 控制张拉力 张拉控制应力 钢束 称面积Ap 面积A=n× Ap F=δ × A/1000 油表读数 油表读数 油表读数 数量n δ (MPa) 编号 2 2 y=0.021705F*0.1 y=0.021705F*0.2 y=0.021705F(KN) (根) (mm ) (mm ) -0.99528 (MPa) -0.99528 (MPa) 0.99528 (MPa) N1 N2 N3 N4 140 140 140 140 7 7 7 5 980 980 980 700 1388.926 1389.692 1391.627 1393.014 1361.15 1361.90 1363.79 975.11 1.96 1.96 1.96 1.12 4.91 4.92 4.92 3.24 28.55 28.56 28.61 20.17

预应力张拉计算表

预应力张拉计算表

预应力张拉计算表
序号张拉断面预应力杆径张拉力计算值(MPa)
1 A1 d1 F1 σ1
2 A2 d2 F2 σ2
3 A3 d3 F3 σ3
4 A4 d4 F4 σ4
5 A5 d5 F5 σ5
说明:
- 张拉断面:预应力张拉所选用的断面形状,如圆形、矩形等。

- 预应力杆径:预应力张拉所选用的钢筋直径。

- 张拉力:预应力材料在钢筋张拉上用来产生预应力的力的大小。

- 计算值:根据相关公式及计算方法得出的张拉计算值。

- σ:计算值代表的是预应力张拉所选用杆材的应力值。

在进行预应力张拉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计算,上述表格中的内容仅为示例。

预应力张拉计算的基本步骤如下:
1. 确定预应力杆的张拉断面形状和尺寸。

2. 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杆的直径。

3. 计算预应力杆的张拉力,可以根据杆的应力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4. 根据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计算出预应力杆的应力值。

5. 将计算结果填写到预应力张拉计算表中,便于整理、比对和记录。

预应力张拉计算表的使用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进行预应力张拉设
计和计算工作,确保所选用的预应力杆满足工程要求和安全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程中,预应力张拉计算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混凝土强度、预应力钢筋的超张强度等,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
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调整。

以上是关于预应力张拉计算表的简要介绍和示例,希望能够对你有
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回归方程:y=0.0217x+0.1775 1.87 156.24
相关系数:R2=1.0000 3.57
2
390.6
8.65
781.2
回归方程:y=0.0220x+0.5439 78.12 2.26 156.24
相关系数:R =0.9999 3.98
2
390.6
9.14
781.2
压力表编号:09.09.23.3631 781.2 78.12
油表读数 (MPa)
20% 20%
油表读数 (MPa)
2
50% 50%
油表读数 (MPa)
100% 100%
回归方程:y=0.0219x+1.8157 78.12 3.53 156.24
相关系数:R =0.9999 5.24 390.6 10.37 781.2
压力表编号:10.08.18.4833 781.2 压力表编号:2014.4.120 781.2 78.12
象骨港二桥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压力表读数计算表
施工单位:核工业长沙中南建设工程集团公司 张拉力 单股张拉 力(KN) 股数 总张拉力 (KN) 10% 千斤顶编号:1# 195.3 千斤顶编号:1# 195.3 千斤顶编号:2# 195.3 千斤顶编号:2# 195.3 计算: 4 4 4 4 压力表编号:2014.4.106 781.2 10%
回归方程:y=0.0221x+2.0496 3.78 复核: 156.24
相关系数:R =1.0000 5.50 390.6 10.68 781.2 日期:
应力钢绞线张拉压力表读数计算表
张拉力 100%
油表读数 (MPa)
程:y=0.0219x+1.8157

预应力张拉计算表

预应力张拉计算表

算表
⊿Lz=⊿L1+⊿L2
μ -孔道摩阻系数

工作长度:千斤顶工作长度350mm+工具锚工作长度50mm+锚固回缩6mm=406mm
设备 千斤顶 油表编号 自编号 编 号 NO:01 3551 DH1111112 NO:02 3559 DH1111116 NO:01 3551 DH1111112 NO:02 3559 DH1111116 NO:01 3551 DH1111112 NO:02 3559 DH1111116 NO:03 2391 DH1111111 NO:04 2592 DH1111118 NO:03 2391 DH1111111 NO:04 2592 DH1111118 NO:03 2391 DH1111111 NO:04 2592 DH1111118 NO:03 2391 DH1111111 NO:04 2592 DH1111118 NO:03 2391 DH1111111 NO:04 2592 DH1111118 NO:01 3551 DH1111112 NO:02 3559 DH1111116 NO:01 3551 DH1111112 NO:02 3559 DH1111116 NO:01 3551 DH1111112 NO:02 3559 DH1111116 NO:03 2391 DH1111111 NO:04 2592 DH1111118
e
⊿L-理论伸长值(mm)
2.718282
k
0.0015
μ
0.18
Ap-钢束截面积(mm2)
Pp-平均张拉力(N)
L-钢束长度(mm)
张拉 钢束 钢束长度 千斤顶工作 钢束规格 顺序 编号 L-mm 长度mm 406 1 N1 13*15.20 108100 406 406 2 N2 13*15.20 109400 406 406 3 N3 13*15.20 110800 406 406 7 N4 11*15.20 94800 406 406 12 N5 7*15.20 18100 406 406 11 N6 11*15.20 20100 406 406 10 N7 9*15.20 21200 406 406 8 N8 9*15.20 18500 406 406 4 N9 13*15.20 21800 406 406 5 N10 13*15.20 24300 406 406 6 N11 13*15.20 26800 406 406 9 N12 11*15.20 42000 406

预应力张拉计算表

预应力张拉计算表

本表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011版本编制
P(1 - e-( kxμθ) ) P 1521021.68 N P kx μθ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
ΔL
PP L 275.79 mm AE p
计算使用公式
张拉力计算 PP
P(1 - e -( kxμθ) ) kx μθ
延伸量计算 Δ L

PP L AE p
成果输出
计算步0
成果输出
预应力筋张拉端张拉力(N)
筋理论伸长量计算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
钢绞线数量(孔道钢束数量n) 平弯角度+竖弯角度(度)
8 8 预用力筋平均张拉力(N) 0.0015 0.17 两端理论伸长量(mm) 1860 0.75 一端理论伸长量(mm) 140 1.982
1562400 管道成型方式 预埋铁皮管道 1521021.68 预埋钢管 抽芯成型孔道 275.79 预埋金属波纹管 0.0015 预埋塑料波纹管 0.0015 137.90 0.0010 0.0015 k 0.0030
摩擦系数表
μ (值) 钢丝束、钢绞线 0.35 0.25 0.55 0.20-0.25 0.14-0.17 螺纹钢筋 0.4 0.6 0.5 0.45
p σ k A n 1562400
N
孔道摩擦系数(k) 预应力筋与孔道摩擦系数(μ ) 抗拉强度标准值(fpk) 张拉控制应力 钢绞线截面积(mm ) 钢绞线弹性模量(N/mm2)
2
两端同时张拉,x取至跨中位置即x=20.125 m 平弯角度+竖弯角度=8度= 0.13963 rad

预应力钢绞线初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表

预应力钢绞线初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表

中交一公局海威公司遂平制梁场
32m预应力箱梁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书
一、根据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附录G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的计算公式:
平均张拉力 Pp=p(1-e-(kx+μθ))/(kx+μθ)
二、根据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2.8.3-1公式:
理论伸长量ΔL=Pp*L/(Ap*Ep)
`
三、根据设计图纸通桥(2008)2322-II-006预应力筋位置图(二),对钢绞线理论伸长值采用分段计算,最后求和的方法,复核图纸设计的伸长量(按图纸设计参数计算),结果与图纸设计一致。

按照此计算方法,我们引入公式Pz=Pe-(kx+μθ),即前一线段的终点力作为下一段的起点力,依次类推,计算平均张拉力Pp.对于既有平弯又有竖弯的孔道,应分别计算;在平弯里线段是斜线或直线的,在竖弯里是圆弧的线段,应按圆弧计算。

千斤顶的工作长度现场量测,取值67cm.这一段的理论伸长量由于在啦叭口外,我们可认为力在传递过程中不变,即k,μ均取为0,张拉力取锚外控制力进行计算。

各束预应力筋分段见下表:
附:
1、预初张拉理论伸长值计算表
2、终张拉理论伸长值计算表。

预应力张拉应力计算

预应力张拉应力计算

一、控制张拉力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力表说明:1.例如5φj15.24指该钢绞线束由5根公称直径为15.24mm的单根钢绞线组成;若使用OVM型锚具则通常表示为OVM15-5;2.单根钢绞线的公称截面积一般为140mm2;3.1t相当于10KN,张拉千斤顶的吨位可由控制张拉力换算出;4.千斤顶驱动油泵的油表读数换算:钢绞线束的控制张拉力(N)/千斤顶油缸活塞面积(mm2);二、张拉伸长值计算1.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即︱(△L实-△L理)/△L理︱<6% 2.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公式:单端理论伸长值△L=(Pp×L)/(Ap×Ep)①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如下: Pp= P(1-e-(κχ+μθ))/(κχ+μθ)式中:P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在没有超张拉的情况下一般计算为:钢绞线--1395MPa×140mm2=195300N;若有超张拉则乘以其系数;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一般为单端长度;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见下表;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见下表;系数k及μ值表孔道成型方式 k μ钢丝束、钢绞线、光面钢筋带肋钢筋精轧螺纹钢筋预埋铁皮管道 0.0030 0.35 0.40 --- 抽芯成型孔道 0.0015 0.55 0.60 --- 预埋金属螺旋管道 0.0015 0.20~0.25 --- 0.50②L——预应力筋的单端长度(mm),即总长的一半;③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钢绞线为140 mm2;④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钢绞线为195×103N/mm2;以上计算所得△L为单端理论伸长值,整束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为:△L理=2△L 3.实测伸长值的计算:△L实=△L总-(△L初实-△L初理)-△L锚塞回缩式中:△L总——张拉达到控制应力时测得的总伸长量;△L初实——张拉达到初应力(控制应力的10%~15%)时测得的实际伸长量;△L初理——初应力以下的推算理论伸长量(一般为△L理×10%);△L锚塞回缩——千斤顶退顶时锚具夹片的回缩量;注:①(△L初实-△L初理)所得值为钢绞线由松弛到紧张、产生应力前的伸长量,此部分不能计入实测伸长值部分;②△L总、△L初实、△L锚塞回缩均为两端张拉所测值之和。

预应力张拉计算表

预应力张拉计算表
7-7Φ 5(控制应力1302MPA)纵向预应力钢束张拉计算表 千斤顶编号 钢绞线类型 张拉力 分级张拉力(KN) 压力表校准方程 分级压力表读数(MPa) 千斤顶编号 钢绞线类型 张拉力 分级张拉力(KN) 压力表校准方程 分级压力表读数(MPa) 千斤顶编号 钢绞线类型 张拉力 分级张拉力(KN) 压力表校准方程 分级压力表读数(MPa) 千斤顶编号 钢绞线类型 张拉力 分级张拉力(KN) 压力表校准方程 分级压力表读数(MPa) 3.4
y=0.19+0.01316x 3.6 7 10.5 13.9 17.3 20.8 24.2 27.6 31.1 34.5 油表编号 3519
YCW400B(0711)
单根直径15.2mm,面积139m㎡,7-7Φ 5 F=Ay×σ con×7=139×1302×7=1266.846KN
30% 380.1 40% 506.7 50% 633.4 60% 760.1 70% 886.8 80% 90% 100% 1013.5 1140.2 1266.8
y=-0.04+0.01312x 6.8 10.2 13.6 17.1 20.5 23.9 27.3 30.7 34.2
说明: 1、本表适用于下列预应力钢束张拉:F1,F2,F3,F4,F5,F6,F7,F8,F9,F10 2、张拉时按双向对称进行张拉,千斤顶分配按现场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 编制: 复核: 2007/10/30
YCW400B(0710)
单根直径15.2mm,面积139m㎡,7-7Φ 5 F=Ay×σ con×7=139×1302×7=1266.846KN
30% 380.1 40% 506.7 50% 633.4 60% 760.1 70% 886.8 80% 90% 100% 1013.5 1140.2 1266.8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分段计算表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分段计算表

0.0632 0.0203 ###### ######### ########### ###########
0.0000 0.0021 ###### ######### ########### ###########
△L(mm)
72.10 20.60 9.50
总伸长量(mm)
204.40
设计值(mm)
0.0000 0.0136 ###### ######### ########### ###########
168.20
设计值(mm)
167.12
对比
△L(mm)
17.50 4.60 62.00 0.646%
计算:
复核:
监理工程师:
桥宽7.5m,跨径30m预应力小箱梁张拉理论伸长值计算表
本工程项目预应力钢绞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采购
曲线 1.8951 0.0632 0.0186 ###### ######### ########### ########### 12.90
直线1 0.4930 0.0000 0.0007 ###### ######### ########### ###########
总伸长量(mm)
169.00
设计值(mm)
计算公式
1
△L=(Pp×L)/(Ap×Ep)
2
Pp=Pq×(1-e-(kx+μθ)/(kx+μθ)
3 Pz=Pq×e-(kx+μθ)
4
Ap=139mm2
Ep=195000MPa
K=0.0015
μ=0.2
桥宽7.5m,跨径30m预应力小箱梁张拉理论伸长值计算表
分段
X(m)
直线2 9.8463 曲线 4.0842 直线1 0.9470 总伸长量(mm)

预应力混凝土T梁张拉力与油表读数计算表

预应力混凝土T梁张拉力与油表读数计算表

14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40 140
5 5 5
700 700 700
1395 1395 1395
976.5 976.5 976.5
预应力混凝土T梁连续 、 钢束张拉力与油表读数计算表 预应力混凝土 梁连续N4、N5钢束张拉力与油表读数计算表 梁连续
10%张拉力 每束钢绞线 钢绞线的公 每束钢绞 张拉控制 控制张拉力F= 截面面积 钢束 称面积Ap 线数量n 应力δ δ×A/1000 A=n×Ap 编号 (Mpa) (根) (KN) (mm2) 2 (mm ) N1 N2 N3 油表读数 p=0.2205F× 0.1+2.0164 (Mpa) 23.55 23.55 23.55 20%张拉力 油表读数 p=0.2205F× 0.2+2.0164 (Mpa) 45.08 45.08 45.08 100%张拉力 油表读数 p=0.2205F+2.0164 (Mpa) 217.33 217.33 217.33 YDQ260-160 型、压力表 编号201 备注
140 140 140
8 8 8
1120 1120 1120
1395 1395 1395
1562.4 1562.4 1562.4
预应力混凝土T梁中孔主梁 、 、 钢束张拉力与油表读数计算表 预应力混凝土 梁中孔主梁N1、N2、N3钢束张拉力与油表读数计算表 梁中孔主梁
10%张拉力 每束钢绞线 钢绞线的公 每束钢绞 张拉控制 控制张拉力F= 截面面积 钢束 称面积Ap 油表读数 线数量n 应力δ δ×A/1000 A=n×Ap 编号 p=0.0272F× (Mpa) (根) (KN) (mm2) (mm2) 0.1+1.55(Mpa) N1 N2 N3 140 140 140 8 8 8 1120 1120 1120 1395 1395 1395 1562.4 1562.4 1562.4 5.80 5.80 5.80 20%张拉力 油表读数 p=0.0272F× 0.2+1.55(Mpa) 10.05 10.05 10.05 100%张拉力 油表读数 p=0.0272F+1.55 (Mpa) 44.05 44.05 44.05 YDC2000D200型、压力 表编号201 备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张拉计算表
金仙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70级Øs15.2mm钢绞 线标称抗拉强度 单根钢绞线截面积 千斤顶编号 线性回归方程 千斤顶编号 线性回归方程 每束钢绞线根数 千斤顶、油表编号 268#、YL10180978 237#、YL10180960 钢绞线理论伸长量 N1 6 张拉 阶段% σK P= P= 1860 Mpa 140 mm2 268# 0.035824 237# 0.036136 锚下控制应力σ com 每根钢绞线控制力 压力表编号 F + 0.04348 = 0.72 fpk =
张拉 千斤顶、油表编号 阶段% 268#、YL10180978σ K 237#、YL10180960 千斤顶编号 线性回归方程 千斤顶编号 线性回归方程 N2
##### Mpa ##### Mpa YL10180978 = ##### Mpa
压力表编号 F 0.71087
YL10180960 = ##### Mpa
##### Mpa ##### Mpa N3 64.4 mm 允许误差%
N1实际允许伸长范围mm N2实际允许伸长范围mm N3实际允许伸长范围mm
K3+810.5小桥
270级Øs15.2mm钢绞 线标称抗拉强度 单根钢绞线截面积 千斤顶编号 线性回归方程 千斤顶编号 线性回归方程 N1 每束钢绞线根数 4 P= P= 1860 Mpa 140 mm2 268# 0.035824 237# 0.036136 锚下控制应力σ com 每根钢绞线控制力 压力表编号 F + 0.04348 = 0.75 fpk =
1339 × 140 =
YL10180978 = 40.34 Mpa YL10180960 0.71087 = 39.94 Mpa
压力表编号 F -
每束控制力F 1124.9 KN 10 4.03 3.99 64.6 mm 60.7 60.6 60.5 ~ ~ ~ 20 8.07 7.99 N2 50 20.17 19.97 64.5 mm 68.5 68.4 68.3 100 单位
1395 × 140 =
YL10180978 = ##### Mpa
压力表编号 F 0.71087
YL10180960 = ##### Mpa
每束控制力F 781.2 KN 10 2.80 2.75 268# P= 0.035824 237# P= 0.036136 20 5.61 5.50 压力表编号 F + 0.04348 50 14.01 13.76 100 单位
N2
每束钢绞线根数
3
每束控制力F 585.9 KN 10 2.10 2.05 64.6 mm 60.7 60.6 60.5 150t ≥ ~ ~ ~ 20 4.21 4.09 N2 50 10.52 10.23 64.5 mm 68.5 68.4 68.3 112.5 t 100 单位
张拉 千斤顶、油表编号阶段% σK 268#、YL10180978 237#、YL10180960 钢绞线理论伸长量 N1 N1实际允许伸长范围mm N2实际允许伸长范围mm N3实际允许伸长范围mm 千斤顶选用YCW-150
##### Mpa ##### Mpa N3 64.4 mm 允许误差%
注:1.金仙桥为t梁,3束钢绞线,每束6根钢绞线 2.小桥为13m空心板,4束钢绞线,n13根、n24根钢绞线
1339.2 Mpa 187.49 KN
允许误差% 6
1395 195.3
Mpa KN
允许误差%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