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意大利农业研究委员会

合集下载

2018赴泰国、意大利农业考察报告

2018赴泰国、意大利农业考察报告

赴泰国、意大利农业考察报告
赴泰国、意大利农业考察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路明副部长率领的中国农业代表团1999年2月16日至21日参加了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第22届管理大会后,参观了意大利农业部果树研究所和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

1999年2月22日至28日对泰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会见了泰国农业与合作部初契·韩沙瓦部长,与泰国农业与合作部进行了中泰农业合作的工作会谈,双方都期望进一步加强合作,拓宽领域,增进友谊,推动事业的发展。

在泰国期间,访问了农业与合作部的农业局、渔业局、推广局、农业工程处,参观了巴吞他尼水稻研究中心、推广局的组织培养中心、皇家开发培训中心和曼谷农业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考察了曼谷花卉中心有限公司、种花农户,正大集团的生猪拍卖市场等,与正大集团探讨了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的有关问题。

通过考察访问,增加了对这两个国家农业发展、科研教育、推广等有关情况的了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很多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收获与体会
(一)政府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予以强有力的支持,农业为国家稳定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泰王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面积51.4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千万,地势北高南低,海岸红长2600公里。

北部和西部是山区,东北部是呵叻高原。

湄南河纵贯南北,全长1200公里,是全国最重要的灌溉水源和航运干线。

泰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沿海平原为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全文)文章属性•【缔约国】意大利•【条约领域】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经济,环境资源能源,外交,政治•【公布日期】2024.07.28•【条约类别】其他•【签订地点】北京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全文)在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之际,2024年7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同意大利共和国总理梅洛尼在北京举行会谈。

双方一致认为中意关系近年来取得重要合作成果,保持积极发展势头,包括2022年习近平主席同梅洛尼总理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期间成功会晤,以及2023年两国总理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新德里峰会期间成功会见。

中意两国愿秉持历史悠久的丝路精神,维护双边关系发展势头。

传承千年的丝绸之路源自古老的贸易路线,彰显了东西方文明的开放对话、相互了解。

双方愿推动双边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促进和平与合作。

在此背景下,双方重申愿在尊重对方主权和领土完整基础上,加强互信,保持高层交往。

双方愿以灵活形式举办两国总理年度会晤,落实本行动计划,加强各自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各领域合作,密切人文交流,充分释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潜力。

双方对2023年12月7日举行的第24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表示赞赏,此次会晤为增进中欧互信、加强双边合作、密切多边协调配合提供了良好契机,进一步提升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建设性、互惠性、全球性。

双方愿继续推进并深化中欧在战略、经贸、绿色、数字、人文等领域高层对话,秉持开放合作精神,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公共卫生、安全、国际和平与稳定等全球性挑战。

双方将继续支持中欧秉持相互尊重的精神开展人权对话。

双方强调中欧经贸关系向更为确定、可预期、平衡和互利方向发展,为实现此目标,双方将继续致力于为对方企业提供公平营商环境。

双方支持欧盟与中方一道,共同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原则,坚持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开放合作,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处理贸易摩擦。

“国际类病毒及卫星病毒学术研讨会”概况及主要研究进展

“国际类病毒及卫星病毒学术研讨会”概况及主要研究进展
i 矗 绚 镰姆
2 0 1 4 , 4 0 ( 1 ) 2 1 — 2 9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 国 际类病 毒及 卫 星病 毒 学术 研讨 会 ’ ’ 概 况 及 主 要 研 究进 展
卢美光 , 姜 冬梅 , 张志想, 李世访
( 中国农业科学 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北京 1 0 0 1 9 3 )
a n d Ri s k As s e s s me n t ” .“ P l a n t Re s p o n s e s t o Vi r o i d s a n d S a t e l l i t e RNA ’ S I n f e c t i o n s ” .“ Ge n e t i c Di v e r s i t y a n d Re p — l i c a t i o n o f Vi r o i d s ’ ’ a n d“ De t e c t i o n Me t h o d s a n d Co n t r o l o f Vi r o i d s ”.W e h o p e t h a t i t i s h e l p f u l t o t h e r e l a t e d s c i — e n 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 e r s . Ke y wo r d s v i r o i d; s a t e l l i t e RNA s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wo r k s h o p; ma i n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Ab s t r a c t Th e p u r p o s e o f t h i s p a p e r i s t o s h a r e e x p e r i e n c e s o n h o w we h e l d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Wo r k s h o p o n Vi r —

两个意蜂品种及其杂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和杂种优势分析

两个意蜂品种及其杂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和杂种优势分析

两个意蜂品种及其杂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和杂种优势分析张祖芸;余玉生;张学文;杨娟;宋文菲;王艳辉【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两个意蜂品种及其杂交子代间的形态特征差异和杂种优势情况,为进一步探究两个意蜂品系杂交子代的生产性能和杂种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集意大利蜜蜂王浆高产蜂种、美意蜂种及其正交、反交子代4个类型共12群蜜蜂样本,每群测定分析15只,共测定40个形态指标,计算杂种优势率,同时进行相关的因素分析、区辨分析和聚类分析。

【结果】在20个与意蜂体型大小相关的形态特征指标中,王浆高产蜂种有15个指标高于美意蜂种,反交子代中有17个指标高于正交子代;在8个与意蜂体色相关的形态特征指标中,王浆高产蜂种的色度平均值比美意蜂种的高,而反交子代的色度平均值比正交子代的低;在9个与生产力相关的形态特征指标方面,反交子代较正交子代更具杂种优势。

4个类型意蜂品种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因素的总变异系数为53.291%,主要是与体型大小有关的特征指标;区辨分析结果表明,正交子代、反交子代与王浆高产蜂种基本聚在一起,美意蜂种则相对分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反交子代与王浆高产蜂种、美意蜂种聚为一个分支,而正交子代单独为一个分支。

【结论】蜜蜂亲本相同,但杂交组配方法不同,其后代的形态特征指标也存在明显差异。

%[Objective]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eterosis of two varieties of Apis mellifera and their cis-hy-bridization and trans-hybridization offspring were compar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productivity and heterosis of the twovarieties.[Method]Twelve samples of American-Italian hybrid bees, the honeybees of high yield royal jelly breed and their filial generation (cis-hybridization, trans-hybridization) were collected. Forty morphologicalindexes of fifteen bees per group were measured to calculate heterosis rate for factor analysi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Result]In 20 body size-related morphological indicators, 15 indicators of the honeybees of high yield royal jelly bree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American-Italian bees. Seventeen body-related indicators of the trans-hybridization progen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is-hybridization offspring. Among the 8 body color related morphological indicators, average color value of the honeybees of high yield royal jelly bree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merican-Italian bees. Average color value of the trans-hy-bridization progeny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is-hybridization. Among the 9 optimized productivity related indicators, heterosis of the trans-hybrid offspring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is-hybridization offspring.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four types of Italian bee species showed that total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three factors was 53.291%, mainl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indexes of size. Discriminant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is-hybridization offspring, the trans-hybridization progeny and the honey-bees of high yield royal jelly breed were basically in the same group, while the American-Italian bees were relatively separat-ed. Clustering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hybridization progeny, the honeybees of high yield royal jelly breed and the American-Italian bees gathered for a branch, while the cis-hybridization offspring was separate. [Conclusion]Even if the parents are the same, morphological indexes of the offspring are totally different under different hybrid equipping methods.【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5页(P479-483)【关键词】意蜂;正交子代;反交子代;形态特征;杂种优势【作者】张祖芸;余玉生;张学文;杨娟;宋文菲;王艳辉【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93.3【研究意义】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蜜和王浆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且拥有世界约1/8的蜂群。

赴泰国意大利农业考察报告

赴泰国意大利农业考察报告

赴泰国意大利农业考察报告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赴泰国、意大利农业考察报告赴泰国、意大利农业考察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路明副部长率领的中国农业代表团1999年2月16日至21日参加了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第22届管理大会后,参观了意大利农业部果树研究所和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

1999年2月22日至28日对泰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会见了泰国农业与合作部初契·韩沙瓦部长,与泰国农业与合作部进行了中泰农业合作的工作会谈,双方都期望进一步加强合作,拓宽领域,增进友谊,推动事业的发展。

在泰国期间,访问了农业与合作部的农业局、渔业局、推广局、农业工程处,参观了巴吞他尼水稻研究中心、推广局的组织培养中心、皇家开发培训中心和曼谷农业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考察了曼谷花卉中心有限公司、种花农户,正大集团的生猪拍卖市场等,与正大集团探讨了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的有关问题。

通过考察访问,增加了对这两个国家农业发展、科研教育、推广等有关情况的了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很多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收获与体会(一)政府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予以强有力的支持,农业为国家稳定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泰王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千万,地势北高南低,海岸红长2600公里。

北部和西部是山区,东北部是呵叻高原。

湄南河纵贯南北,全长1200公里,是全国最重要的灌溉水源和航运干线。

泰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沿海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一年分为旱季(3至5月)、雨季(6至10月)和凉季(11月至次年2月),月平均气温22---28℃,以4月份最热。

年均降水量mm。

全国耕地面积约为20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9%,有各种热带常绿乔木,是世界主要的柚木生产国,内河和泰国湾盛产各种鱼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泰国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国。

以种植稻谷为主,后来逐渐发展起了橡胶、甘蔗、烟草、木薯和玉米种植业。

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介绍及目录)

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介绍及目录)

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介绍及目录)
注:项目名称都有超链接,在联网状态下,摁住ctrl点选项目名称可查看详细信息
在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中,以权威性和五百万元人民币巨额奖金而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出现空缺。

据知,这是该奖项自2000设立并颁发以来的首次空缺。

与此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继2002度和2003年度分别评出一项后,此次再度空缺。

但“东边不亮西边亮”,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已连续六年空缺的尴尬局面终于被打破,材料领域的两项成果“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和“高性能炭/炭航空制
动材料的制备技术”,分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其他国家科技奖项则各有所属:28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6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28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瑞士医药专家丹尼尔·魏思乐、美国物理学专家肯·金特、意大利环保专家科拉多·科利尼、美国信息管理专家张汝京、日本工业设计专家荣久庵宪司等五人,则被授予2004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目录
二等奖
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目录
一等奖
二等奖
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04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人选及其情况:。

【什么是国家实验室】中国国家实验室有几个

【什么是国家实验室】中国国家实验室有几个

【什么是国家实验室】中国国家实验室有几个一、国家实验室的缘起与发展回顾国家实验室缘起于欧洲,起因是发端于18世纪中叶,并于19世纪席卷欧洲、北美乃至整个世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早期的国家实验室包括英国于1842年建立的“国家化学实验室”(LGC),于1900年建立的“国家物理实验室”(NPL)以及美国于1901年建立的国立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

建立这些实验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此后,为促进本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欧洲一些国家也陆续创建了一批综合性国立科研机构,如1911年德国建立的“威廉皇家协会”(“马普学会”的前身),1923年意大利建立的“国家研究委员会”等。

但总的说来,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各国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支持较为有限,这一时期的国家实验室制度体系还基本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导致国家实验室影响力迅速提升以及日后飞速发展的起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期间最富盛名的国家实验室是美国政府于1943年秘密组建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由该实验室研制的两枚原子弹以其前所未有的摧毁性力量提前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不仅如此,以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大体量、积聚世界顶级科学家、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也延续至今。

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

国家实验室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包括军事实力)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已被普遍认知,扶持与新建这类新型国立研究机构也被纳入国家战略考量。

这一期间美、苏二国国家实验室在国际政治、军事与科技等领域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以核技术与空间科学领域为例,前苏联于1949年成功引爆了原子弹,具体负责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包括于1943年组建的前苏联科学院原子能科学研究所(即2号实验室),而美国对此作出的回应是于1952年组建了另一家研制核武器的国家实验室――劳伦斯利弗莫(LLNL)国家实验室,该实验室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即扩张至3000人。

引领国际生物入侵研究的“中国梦”——记国际知名入侵生物学家万方浩研究员

引领国际生物入侵研究的“中国梦”——记国际知名入侵生物学家万方浩研究员

通信作者:王晶.封面人物编者按:此为«世界农业»编辑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外农业研究中心合作的农业 走出去 风云人物系列报道第二篇(第一篇请参见2017年11月刊),本次将介绍中国入侵生物学开创者与奠基人万方浩研究员.万方浩,男,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研究员,全国农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及 973计划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领域指南编制专家和专项咨询专家组专家㊁国际生物入侵学术团体(I C B I )负责人㊁ 一带一路 国际植物保护联盟负责人.长期从事生物入侵与有害生物生物防治研究,中国入侵生物学学科开创者与奠基人;带领团队阐明了重大入侵生物传入定殖㊁扩散扩张与暴发成灾的生态过程与机制,构筑了生物入侵 早期预警㊁检测识别㊁阻截监控 3道防线;开创性地提出了入侵生物学的学科框架与体系㊁研究范畴与重点;编著了生物入侵从基础理论到防控技术㊁方法与管理的系列专著与教材,创建了中国新型学科 入侵生物学.获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奖22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一位和第三位);发表论文600余篇(S C I 源150余篇),编著专著2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和软件著作权16项.引领国际生物入侵研究的 中国梦记国际知名入侵生物学家万方浩研究员㊀周忠实1㊀王㊀晶2(1 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外农业研究中心植物保护研究室㊀北京100081;2 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外农业研究中心办公室㊀北京100081)摘要:中国是全球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入侵物种遍布中国,涉及几乎所有生态系统,每年造成上千亿元的经济损失.中国的生物入侵研究近20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在以万方浩为代表的植物保护科学家的努力下,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阐明了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机理和成灾机制,构建了外来生物入侵的防控技术与方法管理体系.本文主要从国际合作的角度,介绍了万方浩在引进天敌防治生物入侵以及构建生物入侵技术防线方面的科研成就和成效,以及他在 一带一路 背景下,在建立植物保护国际创新合作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关键词:天敌;生物入侵;国际合作;植物保护D O I :10 13856/jc n 11G1097/s 2018 02 031㊀㊀在中国,只要谈起生物入侵,大家就一定会提到 万方浩 这个名字.他是中国入侵生物学这门702 WorldAgriculture2018郾02(总466)新型学科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主导编著了«入侵生物学»和«生物入侵»系列丛书等12部专著和教材,从生物入侵理论㊁技术方法和管理等不同角度阐释了生物入侵这个学科概念和理论体系.其研究成果在«科学»上联合发表,并两次受邀在«昆虫学年评»上发表综述论文.从事生物入侵领域研究近30年来,他先后主持了7个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与加拿大㊁澳大利亚㊁德国㊁丹麦㊁瑞士㊁以色列㊁意大利及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等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重大入侵物种预警㊁检测与防控等领域开展了合作研究与联合攻关.缘起国际合作㊀生物防治成效凸显早在20世纪90年代,万方浩刚刚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就与加拿大杂草防治专家彼得 哈里斯(P e t e rH a r r i s )教授申报了由加拿大农业部资助的一项关于外来杂草生物防治的合作研究.这个项目成为中国生物入侵领域的第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也正是这次合作让万方浩认识到,中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治要想成功,必须通过国际合作途径,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尽快在国内建立起现代生物防治理论和技术体系.也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到入侵物种的原产地去实地考察研究,引进入侵物种的天敌昆虫,实现有效治理.从评估引进生物防治天敌的潜在风险入手,万方浩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引进生物防治天敌的风险过滤理论和评估模式;建立了生物防治天敌风险的定量评价㊁风险 收益比较分析与风险控制的决策技术;规范了引进生物防治天敌的筛选标准与程序,修正了生物防治天敌的寄主专一性评价方法.这不但丰富和拓展了国际入侵物种传统生物防治的理论㊁技术与方法,而且为世界各国之间引进天敌昆虫,控制外来入侵物种提供了风险评价标准与方法.基于上述提出的理论㊁技术和方法,万方浩和他的研究团队对从国外引进的8种豚草和空心莲子草食植性昆虫进行了严格的风险评估,筛选出2种豚草天敌昆虫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与1种空心莲子草天敌昆虫莲草直胸跳甲,并建立了这3种天敌昆虫的简易规模化生产技术和野外早春助增及夏季助迁的释放技术.该技术成果已在中国亚热带11个省份进行推广应用累计211 33万h m 2,有效地阻止了豚草和空心莲子草的蔓延危害,折合经济效益18 75亿元.欧盟豚草治理项目首席科学家㊁瑞士弗里堡大学海因茨 穆勒 谢勒(H e i n z M ül l e r GS c h är e r )教授认为,豚草生物防治在中国的成功,将成为全世界利用天敌昆虫治理豚草的经典案例和范本.应穆勒 谢勒教授邀请,万方浩团队自2015年开始与其合作,截至2017年,已经在中国完成了豚草天敌广聚萤叶甲对欧洲8种向日葵的安全性评价,证实了其对欧洲向日葵的安全性,为欧洲的生物防治开辟了新路径.2015年,在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的支持下,万方浩和以色列共同执行了 中以利用寄生蜂持续防控温室蔬菜烟粉虱的关键技术研发 项目.烟粉虱等刺吸式害虫因能传播植物病毒病㊁具有极强的抗药性等特点,已经在中国大范围扩散危害.项目研发了蒙氏桨角蚜小蜂㊁海氏桨角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3种烟粉虱优势寄生蜂的工厂化生产技术,创新了天敌昆虫组合释放技术及增强天敌控害能力的生态调控技术,在京津冀露地区推广应用累计86万h m 2,降低了温室蔬菜上烟粉虱的发生水平,单位面积收益提高60%以上,共减少损失24 6亿元.目前,这些技术已被转移至合作方以色列,用于约600h m 2的设施蔬菜烟粉虱的生物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控制效果.引领创新㊀构筑生物入侵防火墙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㊁国际旅游业与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入侵生物在各国之间不断传入扩散,新疫情不断突发,已入侵种频繁暴发成灾,潜在入侵物种截获频次急剧增加,给世界各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也给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影响.美国的958种濒危物种中,约有400种是由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所致,其他国家或地区,外来生物入侵导致了超过80%的物种面临濒危.在中国,生物入侵每年给中国造成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以上.万方浩敏感地意识到,生物入侵极有可能成为影响中国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入侵生物早期预警㊁检测监测㊁紧急处理和防治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已迫在眉睫.2002年以来,在国家 973 计划和科学技术部基础性工作专项等重大项目的资助下,万方浩带802 WorldAgriculture2018郾02(总466)领科研团队对外来入侵物种传入路径㊁外来入侵物种预警㊁检测与监控技术等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同时,借助欧盟合作项目 欧亚外来入侵生物检测㊁监测㊁紧急处理和防治技术交流(2007 2009) ,在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先进的检测㊁监测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基于这些项目的研究,创建了入侵生物的早期认定与定量风险评估技术,评估并确证了中国农业入侵生物共有640余种,明确了其中100余种入侵生物传入途径㊁适生区域㊁扩散传播危害的风险,为制定中国进出境检疫名录及管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创新了近100种入侵生物快速分子检测技术,研发了实蝇㊁粉虱㊁蓟马和介壳虫4个类群600余种昆虫D N A条形码识别诊断技术;创建了入侵生物远程无人实时监测技术及一体化信息分析与展示平台,实现了对100余种入侵生物的系统监控.这些检测与监控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应对生物入侵事件快速反应能力与紧急处理效率.针对入侵物种的扩散路径与特点,建立了苹果蠹蛾等20余种重要入侵生物扩散阻击与拦截技术体系与应用模式,从而构筑了生物入侵 早期预警㊁检测识别㊁阻截监控 3道技术防线,为中国行业部门生物入侵防控与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助力 一带一路 ,打造植保科技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以来,农业对外合作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作用日益凸显.万方浩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结果总结出,生物入侵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做好生物入侵的跨国研究与科学防范,是维护中国大国形象,保障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生物生态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2016年1月,万方浩被中国农业科学院任命为海外农业研究中心植物保护研究室主任,这让他找到了开展植保外交,加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政策互通和协同研究的平台.利用他发起建立的国际入侵生物学大会(2009,福州;2013,青岛;2017,杭州)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会议,他起草了«长春宣言»,倡议成立了 一带一路 国际植物保护联盟,提出了 关口外移,源头监控,技术共享,联防联控 的合作原则,并筹划建立了 一带一路 跨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大数据平台.针对6大经济走廊的地域特点,与肯尼亚㊁巴基斯坦㊁哈萨克斯坦㊁老挝㊁缅甸㊁瑞士㊁澳大利亚㊁新西兰等国家签署合作备忘录,拟建立10余个海外联合实验室,助力 一带一路 建设.万方浩也深知,引领学科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他与浙江大学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㊁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以及美国堪萨斯大学㊁德国联邦库恩研究所㊁捷克科学院㊁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等国内外单位合作,构建了生物入侵基础研究的分子平台,提出了I A S1000计划,即完成对1000种入侵生物的全基因组测序.由万方浩作为总设计师的 生物入侵:中国方案 ,又称 4E行动 ①,也向国际社会公布.根据方案设计,将开展1000种外来入侵生物的早期预防预警㊁800种外来入侵生物早期监测与快速检测㊁100种外来入侵生物的早期根除与阻截,以及100种外来入侵生物的区域减灾与全程控制.这是中国领衔全球生物入侵研究,在国家舞台发出 中国声音 所迈出的一大步.结语作为入侵生物学的学科奠基人,万方浩深知,只有后续有人,科研成果才能得以延续,生物入侵研究事业才能发扬光大.在他的悉心栽培下,他所指导的众多弟子中,有5人次先后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㊁科学技术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㊁国家 万人计划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等称号.万方浩带领着这个充满活力的团队,在实现生物入侵跨国治理和联合攻关,构筑生物入侵共同防范的 长城 这条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①㊀4E指E a r l y w a r n i n g&p r e v e n t i o n㊁E a r l y m o n i t o r i n g&r a p i dd e t e c t i o n㊁E a r l y e r a d i c a t i o n&b l o c k i n g和E n t i r e m i t i g a t i o n,即早期预防预警,早期监测和快速检测,早期根除和阻截,以及区域减灾和全程控制.(责任编辑㊀刘晓婧㊀段丽君)902WorldAgriculture2018郾02(总466)。

2009年8月时事政治

2009年8月时事政治

一、国内部分:1. 8月1日上午,寓意“国泰民安之火”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圣火火种在泰山之巅成功采集。

据了解,由泰山之巅采集的圣火火种,将于8月16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点燃“如意”火炬,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火炬传递。

10月15日,济南市进行最后一站的火炬接力传递。

10月16日,十一运会开幕。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8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正不断扩大覆盖面,到年底将有超过12亿公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会在“十一”之前启动,使我国农民在60岁以后能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此外,2009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已落实到位,调整后的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200元,月人均增加110元。

3. 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一周年之际,首个全国“全民健身日”8月8日在北京启动。

全国各地以各种形式、富有当地特色的健身活动来庆祝“全民健身日”的到来。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8月8日设立为“全民健身日”。

“全民健身日”的启动仪式8日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当日成了全民健身的海洋,由33996人共同表演的太极拳展示活动,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见上图,金硕摄)。

来自世界各地、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公园内自发组织起健身活动。

当晚,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在“鸟巢”上演,再次引发人们对体育的热情。

4. 8月8日下午,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正式开工建设。

这是世界首个连片开发、并网运行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将达1200多亿元,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

5. 唱响红色经典,讴歌爱国情怀。

“记忆·情深——王昆从事革命文艺工作70周年师生演唱会”8月9日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观看演出。

菌种保藏中心

菌种保藏中心

美国典型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网址:ATCC 主要从事农业、遗传学、应用微生物、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菌种保藏方法、医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病理学、普通微生物学、分类学、食品科学等的研究。

该中心保藏有藻类111株,细菌和抗生素16865株,细胞和杂合细胞4300株,丝状真菌和酵母46000株,植物组织79株,种子600株,原生动物1800株,动物病毒、衣原体和病原体2189株,植物病毒1563种。

另外,该中心还提供菌种的分离、鉴定及保藏服务。

该中心保藏的菌种可出售。

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gricultural Culture Collection of China(ACCC)网址:ACCC是中国国家级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专门机构,负责全国农业微生物菌种的收集、鉴定、评价、保藏、供应及国际交流任务. 库藏菌种2490株,其中细菌1004株,放线菌69株,丝状真菌355株,酵母菌124株,食用菌582.法国国家历史自然博物馆——Algotheque du实验室菌种保藏中心 Algotheque du Laboratoire de Cryptogamie, Muse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ALCP)网址: www.wdcm.nig.ac.jp/CCINFO/CCINFO.xml?792ALCP隶属于法国国家历史自然博物馆,主要从事于工业微生物学,应用微生物学,微生物系统分类学,培养和保藏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以及藻类等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保藏工作。

保藏有藻类600种、细菌200种。

该中心保藏的菌种可出售。

台湾生物资源保存及研究中心(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 Bioresources Collection and ResearchCenter(BCRC) 网址:.tw/BCRC主要从事农业、应用微生物、细胞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菌种保藏方法、工业微生物、食品科学、发酵、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甜瓜分离物的基因组及其侵染性克隆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甜瓜分离物的基因组及其侵染性克隆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甜瓜分离物的基因组及其侵染性克隆作者:刘莉铭彭斌康保珊吴会杰刘茜古勤生来源:《中国瓜菜》2023年第12期摘要:病毒侵染性克隆是病毒与寄主互作研究的有力工具,分析了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甜瓜分离物CH-87的基因组序列和分子变异,构建了具有侵染性的全长cDNA克隆。

结果显示,CH-87分离物基因组全长为9592 nt,与其他分离物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和多聚蛋白氨基酸的序列一致性平均值分别为91.42%、96.45%。

基于CP 蛋白和多聚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CH-87分离物与美国的BL-67南瓜分离物亲缘关系最近,与中国的CN∶Lc∶17丝瓜分离物亲缘关系次之,均聚于亚组Ⅴ中。

接种试验显示,CH-87分离物的克隆具有侵染性,能系统侵染甜瓜、黄瓜、西瓜和西葫芦,经接种产生的病毒后代也具有侵染性。

关键词: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甜瓜分离物;基因组;侵染性克隆中图分类号:S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871(2023)12-009-07The genome and infectious clone of 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 melon isolateLIU Liming1,2, PENG Bin1, KANG Baoshan1,2, WU Huijie1,2, LIU Xi1,2,GU Qinsheng1,2(1.Henan Key Laboratory of Fruit and Cucurbit Biology/Zhengzhou Fruit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engzhou 450009, Henan, China; 2. Zhongyuan Research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Xinxiang 453500, Henan,China)Abstract: Viral infectious clone is a powerful tool for study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irus and host. In this study, the genome sequence of 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 (ZYMV) melon isolate CH-87 was cloned and analyzed, and its full-length cDNA clone was constr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ome of isolate CH-87 was 9592 nt in length, and the average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 identities between CH-87 and other isolates were 91.42% and 96.45%,respectivly. Phylogenetic analysis based on CP and polyprotein amino acid sequences showed that CH-87 was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isolate BL-67 from The United States, followed by isolateCN∶Lc∶17 from China, and they all clustered in subgroup Ⅴ. The inoculation showed that the infectious clone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and it could systematically infect melon,cucumber, watermelon and zucchini. The progeny produced from the clone was infectious by mechanical inoculation.Key words: 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 Melon isolate; Genome; Infectious clone小西葫蘆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属于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通过蚜虫、机械接触和种子进行传播,主要侵染甜瓜、黄瓜、西瓜、西葫芦等瓜类作物,引起植株生长缓慢、矮化、花叶、蕨叶、新叶变小、果实畸形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瓜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樱桃矮化砧木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樱桃矮化砧木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樱桃矮化砧木应用需注意的问题作者:黄贞光齐希梁刘聪利李明宋露露李玉红来源:《果农之友》2020年第01期所有农林作物品种的引种到推广都应遵循引种—生产试验—区域试验—推广的程序,樱桃矮化砧木的引种和推广理所应当按以上的程序进行,但国内有些单位在樱桃矮化砧木从引种到推广一步到位,因而出了一些问题,给一些种植户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下面笔者就樱桃矮化砧木的引种和推广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1 国外樱桃矮化砧木研究和应用概况20世纪60年代以前世界各地的樱桃生产国基本都采用马扎德(Mazzard ,属一种甜樱桃)、马哈利(Mahaleb ,一种李属植物)和酸樱桃(P.cerasus)作甜樱桃的砧木,它们的嫁接树生长旺盛,树高达10 米,甚至更高。

株行距5~8 米,1 公顷约种300株,种后需8~10年才能进入丰产期。

由于树体高大,给采收、喷药、修剪等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人工工资快速上涨,迫切需要一种能早结果、能控制树冠大小的樱桃砧木,因而欧美很多国家都开展樱桃矮化砧木的选育研究,先后培育出一批樱桃矮化砧木新品种。

考特(Colt)是英国东茂林试验站用甜樱桃和中国樱桃杂交育成的世界第一个甜樱桃半矮化砧,但在美国和意大利的对比试验中并没有矮化作用。

世界育成的樱桃砧木的矮化作用,根据其嫁接苗的生长势与标准砧马扎德的嫁接苗进行比较,其生长量约为马扎德嫁接苗50%的为矮化砧;约为马扎德嫁接苗60%~70%的为半矮化砧;生长量为马扎德嫁接苗80%以上的为半乔化类型;不足马扎德嫁接苗生长量30%的砧木类型基本无生产价值。

所以选用樱桃砧木并不是越矮越好。

德国是世界上选育樱桃矮化砧木最多、最有成效的国家,选育出吉塞拉(GiSelA)系列、Pi-ku系列和Weiroot系列,其中吉塞拉5号和6号在世界上推广面积最大。

意大利选出CAB 系、美国选出MXM系、比利时选出GM系、法国选出SL64等等。

《新华文摘》唯一转载的世界大学排行榜 世界大学及科研机构竞争力排名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科学

《新华文摘》唯一转载的世界大学排行榜 世界大学及科研机构竞争力排名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科学

Vol. 18 No.4Dec.2020第4期2020年12月评价与管理Evaluation & Management•学术论文•《新华文摘》唯一转载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也界穴学及科研訓初堯爭门從各:国际化初野疋的E 国科学邱均平 赵蓉英 马瑞敏 牛培源 程 妮 李爱群(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编者的话:"金平果”排行榜(亦称“中评榜”)箸名评价品牌包括“四大评价报告”,其中,“世界大学及学科评价报告"是从2005年开始的〉《科学时报》(现为《中国科学报》)25)6年3月20EIA5—A8用四个版的篇幅进行了详细报道:记者王莉萍、张其瑶,实习记者魏沛在A5版"特别关注”栏目发表述评:"中国科研需要一个刺激的排行榜,”在A8版"特别关注"栏目刊整“在世界坐标系内给中国大学定位”的文章 在A5—A8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授权发 布:“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前300名+中国大学)”、"世界科研机构(含大学)学科竞争力排行榜(前30名+中国机 构)” □《新华文摘》2007(12):5—31页全丈转载:“世界大学及科研机构竞争力排名: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科学”,得到国 内外教育界、科学界、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2015年,为了适应全国"双■一流建设的需要.这个评价报告改名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报告”,一直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至今已有14年了:这充分表明“金平果”世界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排行榜起步较早、影响很大,被认为是五大评价体系中"最靠谱”的排行榜之一;今天,本刊 把20()6年的世界大学及学科评价报告重新刊登出来,与现在的评价报告相比较,完全可以说明中国大学及学科的进步很 快,在国际上的彩响越来越大,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差距正在缩小;另一方面,实践证明当时的评价理念、评价方法、评价结果都是正确的,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科学时报》编者按:利用ESI (美国出版的《基本科学指标》)作为原始数据来源,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对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得到《世界 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科研机构(包括大学、研究院所)分22个学科的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和《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分指标排行榜》等29个排行榜。

卡那塔:情洒孔孟之乡——意大利专家助推山东邹城走农业科技发展之路

卡那塔:情洒孔孟之乡——意大利专家助推山东邹城走农业科技发展之路
国 .但 是 长 期 以来 .由 于 品 种 杂 . 模 小 .商 品 性 和 抗 病 性 的 交 流 指 导 。 办 了近 千 人 参 加 的 科 技 大 课 . 场 示 范 了意 规 举 现
低 .在 产量 和质 量上 与欧美 发达 国家相 比存 在着 较大 差距 。 大 利核桃 的栽 培管理 技 术 . 带来 了欧 美国 家核 桃产 业发展 的 经过 多方 考察 论证 . 土壤 、降雨 、日照 、气 温等 方面 综合 新 理 念 、 新 技 术 。 从 分析 . 山东 省邹城 市 石墙镇被 专 家认定 为最 适宜栽 培核 桃 的 20 年 3 , 03 月 邹城 市核 桃研 究所 应卡 那塔 博士邀 请 , 组
万元 . 工 3 投 O多 万 个 , 建 环 山路 6 公 里 , 桥 涵 9 座 . 修 O多 建 3
3 种不 同种 植模 式 的核 桃 园农庄 以及 山 区核桃 生产 的发展 情
建护 林房 7 个 .打岩 石深井 3 4 O余 眼 ,发展 名优核 桃 4 余 况 .与 意 方 达 成 了 建 设 ” 意 核 桃 示 范 园 ” 的 合 作 意 向 。 万 中 亩, 建立 了山东省 引进 国外 名优 核桃 示范 园。经过 省政 府考 20 年 8 03 月 卡 那塔 博 士一行 4人来 示范 园进 行考察 洽 察调 研 .于 2 0 0 0年 5月批 准建设 为省 级引 智示 范园 。2 0 谈 ,计 划投 资 2 0万 欧元 .建设 占地 1 亩 的 中意核桃 示 02 0 5
到 了 各 级 党 委 、 府 的 大 力 支 持 , 城 市 把 核 桃 园 建 设 作 为 习 。 训学 习期 间 . 员们在 意大 利国 家研 究委 员会 实验 室 政 邹 培 团
全市 山区 开发 的 ” 号 工程 ” 投 巨资搞 建设 . 后投 资 1 0 进行 了 系统学 习 , 一 , 先 0 0 参观 了当地农 产 品加工 企业 , 考察 了当 地

我国与主要国家农业生产效率比较

我国与主要国家农业生产效率比较

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期我国与主要国家农业生产效率比较兰聪荣(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70)摘要:运用静态和动态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2003年、2015年中国与土地资源相仿的发达国家、人少地多的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的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用水效率及变化情况,明确了中国的位置,并给出未来中国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用水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用水效率0 引言农业现代化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强调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是动态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现代化的内涵较单一,主要体现为生产功能,20世纪80年代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有所扩展,涵盖生态与资源可持续等内容。

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与水资源利用率是当前衡量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指标之一。

由于资源禀赋及发展条件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

通过对比中国与主要国家农业生产效率状况,找出差距,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的选择笔者从代表性、可比性角度出发,选取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10个发达国家,俄罗斯、巴西和印度3个金砖国家。

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3国人少地多,土地资源颇丰,2015年人均耕地在0.474~1.94 hm2/人;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新西兰7国土地资源稀缺,2015年人均耕地在0.03~0.15 hm2/人;10国中,以色列、荷兰不但土地资源贫乏,而且淡水资源尤为稀缺,两国人均可再生淡水资源分别为91 m3、652 m3,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015年主要国家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情况国家人均耕地(m2/人)人均可再生淡水资源(m3)中国866.67 2 062荷兰606.67 652以色列360 91日本333.33 3 379韩国286.67 1 278德国 1 453.33 1 321意大利 1 086.67 3 002美国 4 886.67 8 844澳大利亚19 400 20 933新西兰 1 286.67 72 510加拿大12 166.67 80 202俄罗斯8 546.6729 982巴西 3 846.67 27 721印度 1 193.33 1 1181.2 研究方法农业土地产出率是反映一国土地产出水平的指标,其计算方式为:农业土地产出率=一产增加值/(耕地面积+多年生作物面积)。

赵春江院士: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赵春江院士: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为探究我国智慧农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任务与政策,本文基于系统工程学视角,阐释了智慧农业的概念与内涵,介绍了国外智慧农业相关战略布局与行动计划,分析了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特点以及与国际上的差距,提出了我国智慧农业未来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与政策建议。

美、德、英、日等国在农业传感器、农业大数据智能、农业智能装备等智慧农业科技领域占据国际前沿;中国在政策引领与规模经营趋势下,常用环境类农业传感器、农业遥感技术、农业无人机、农机北斗导航、农业大数据与智能算法等智慧农业技术研发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产品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发展智慧农业是“十四五”时期乃至2035年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农田地块细碎化、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智慧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政策体系与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未来智慧农业的发展亟须在技术攻关、应用示范、政策试验和社会试验等方面共同发力。

赵春江院士: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编辑|刘伟鹏|封面故事|Agriculture30 | Grand Garden of Science年将颠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2015年,日本启动了“基于智能机械+智能IT 的下一代农林水产业创造技术”项目,核心内容是“信息化技术+智能化装备”。

2017年,欧洲农机工业学会提出了“农业4.0 (Farming4.0)”计划,强调智慧农业是未来欧洲农业发展的方向。

2018年,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和美国医学科学院联合发布《面向2030年的食品和农业科学突破》报告,重点突出了传感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农业与食品信息化。

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NSTC)在“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计划”中,将农业作为人工智能优先应用发展的第10个领域,资助农业人工智能科技的中长期研发;美国农业部“2018—2022年战略规划”中,突出了农业人工智能、自|封面故事|装备等技术将实现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的转型升级;数字化技术将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和把握农业生产对象及其与各生产要素、环境要素、技术措施等的相互作用关系。

世界科研院所分学科排名

世界科研院所分学科排名

42.40
UNIV
CALIF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USA
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 Switerzland
2
BERKELEY
85.75
17 ETH ZURICH
工学院
40.89
俄罗斯科学院
RUSSIA
美国罗特格斯州立大 USA
3
RUSSIAN ACAD SCI
71.65
18 RUTGERS STATE UNIV
Rank
Institution
Chinese Name
TOTAL Country
SCORE
Rank
Institution
1
HARVARD UNIV
哈佛大学
USA
100.00
16 SCRIPPS RES INST
2
UNIV TEXAS
德克萨斯大学
USA
67.93
17 COLUMBIA UNIV
奥尔胡斯大学
Chinese Name
加州 Scripps 研究所 哥伦比亚大学 欧洲分子生物研究室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 矶分校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 斯) 剑桥大学
波士顿大学
美国密歇根大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 利分校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 多伦多大学
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 疗中心 BURNHAM 研究所
Country
257 台湾清华大学,260 兰州大学,280 香港中文大学,289 中山大学,314 厦门大学,327 香港大学,344 山东大学,384 武汉大学,501 四川大学,543 天津大学,546 香港城市大
学,700 湖南大学,703 香港浸会大学
3
4 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共 1445 个)

农业土壤固碳减排与气候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农业土壤固碳减排与气候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农业土壤固碳减排与气候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统计,全球农业减排的技术潜力高达每年5500-6000 Mt CO2 当量,其中90%来自减少土壤CO2释放(即土壤固碳)。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农业土壤固碳减排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热点之一。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已经受到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

为了交流农业土壤固碳减排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与技术途径,促进中外在农业土壤固碳减排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在科技部、农业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与领导下,拟于2010年6月27-30日在北京召开“农业土壤固碳减排与气候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in Agriculture)。

一、会议主要议题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土壤固碳和减排为中心议题,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开展研讨:(1)不同管理措施下农业土壤碳库演变与固碳潜力;(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库演变与固碳潜力;(3)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组分、有机碳的稳定性与农田生产力;(4)农业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影响因素;(5)农业土壤固碳减排的技术对策与政策。

二、会议资助和支持单位科技部,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三、会议主办和承办单位研讨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中国土壤学会主办,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具体承办。

四、会议语言、时间和地点1.会议语言:英语2.会议时间和地点时间:2010年6月27-30日地点:北京(中国农业学院或友谊宾馆)五、组织机构1.会议组织委员会名单主席:Rattan Lal 教授(美国前土壤学会主席,美国土壤固碳研究中心主任,俄核俄州大学教授)国际学术组织委员David Powsol 教授(英国洛桑试验站)Richter, Daniel教授(美国Duke 大学地学与环境学院)Jennifer Dungait博士(英国北Wyke研究中心)Yasuhito SHIRATO 研究员(日本农业环境研究所)Paul Voroney教授(加拿大Guelph大学)Miko . Kirschbaum教授(新西兰土地保育所)Wendy Wang 教授(美国Maryland大学)Keith Paustian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Dick Warren教授(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Stephan Ogle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州NMQTKFTD大学)Rich Conant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Paul Rasmussen教授(美国农业部哥伦比亚高原保护研究中心)Phil Brookes教授(英国洛桑试验站)Ranjan Bhattacharyya教授(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Peter Smith教授(英国Aberdeen大学)Alessandro Piccolo教授(意大利di Napoli Federico大学)Yingping Wang 教授(澳大利亚,CSIRO Marine and Atmospheric Research)国内学术组织委员徐明岗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潘根兴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林启美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蔡祖聪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吴金水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张旭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蔡典雄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黄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玉娥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宋长青主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秘书处秘书长:杨鹏成员:张文菊,孙楠,段英华,张会民,包耀贤,张继宗、姜昊六、会议预期成果会议将出版论文集(论文格式参考“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预计收录约50篇论文,并刻录成光盘。

林业重要国际组织

林业重要国际组织

林业重要国际组织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组织网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成立于1965年,是联合国系统主要的无偿援助机构之一,其宗旨是通过提供无偿援助资金帮助受援国提高本国能力建设和消除贫困以达到人类持续发展的目的。

该机构总部设在纽约,在世界17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34个代表处(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负责与驻在国政府联系、审报和监督实施驻在国提交开发计划署的无偿援助项目。

UNDP的领导和决策机构为管理理事会,负责分配资金、审批项目和监督实施。

秘书处和咨询局是设在总部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落实管理理事会的决定。

UNDP的资金根据援助需要由秘书处提出数额后请成员国自愿认捐,主要由发达国家提供,资金主要用于发展中国家。

其援助项目主要用于能力建设、技术支持、投资前可行性研究等,项目领域主要在扶贫、环保、妇女参与和市场化改革等方面。

我国于1979年正式接受UNDP的无偿援助资金。

根据有关规定,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是归口管理UNDP项目的国内审批机构。

UNDP援华项目5年为一个周期,自1979年以来,已执行了5个周期。

国家林业局同UNDP的合作始于1979年,重点是争取无偿援助项目。

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受无偿援助项目15个,总金额1634万美元。

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组织网址:联合国粮农组织是联合国系统负责农林事务的专门机构,成立于1945年10月,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现有180个成员国。

其宗旨是:“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标准;改进粮农产品的有效生产和分配;改善农村人口状况,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保证人类免于饥饿。

”为此,FAO的主要职责是:信息搜集、分析和传播;向成员国提供政策和计划咨询服务;充当中立论坛,促进国际合作;向成员国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

FAO的主要机构有:成员国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是大会的执行机构;日常工作机构为秘书处。

FAO林业机构主要有:林业委员会、杨树委员会、亚太林业委员会。

皮埃蒙特牛——一个落户于中国的优秀肉牛品种

皮埃蒙特牛——一个落户于中国的优秀肉牛品种

江、 甘肃 、 建 、 福 陕西 等地 开 展 了杂 交
改 良工 作 . 得 了较 好 的 杂 交 改 良 效 取 果 , 交 改 良实 验 证 明 . 埃 蒙 特 牛 杂 皮 在 我 国 具 有 很 好 的 适 应 性 . 在 全 国 现 已经 有 1 2个 省 市 具 有 皮 埃 蒙 特 牛 纯
外 形 特 点
I 肤 色
皮埃 蒙 特 牛 在 毛 色 上 具 有 明显 的年龄 和性别特 征 。 牛为乳 黄色 . 犊 成 年 时 毛 色 发 生 了 变 化 :公 牛 体 表 为 白
焦色 ( 或称晕 色 ) 即颈部 为黑 色 . , 其余
部 位 为 白 色 : 牛 为 白色 . 无 论 犊 牛 母 但 还是 成年 牛都 具 有一 些 共 同 的特 征 . 即 在 蹄 端 、 自然 口裂 周 围 和 尾 帚 等 处
和 冻精 的形 式 把该 牛 引进 我 国 . 点 重 在 河 南 南 阳 地 区 开 展 皮 埃 蒙 特 牛 纯
种 的胚 胎移 植 工作 . 以后 分 别 在 黑 龙
2 肌 肉形 状
我 国黄 牛 与其 相 比 . 但全 身 肌 肉度 不
皮 埃 蒙 特 牛 最 著 名 的 特 点 是 双 特 别 差 。而 且 后 躯 呈 现 明 显 的 短 尻 、
而生 产 肌 肉的饲 料 效 的肌 肉轮廓 : 从背 侧 可见 到 宽 阔而 平 不易 沉积 脂 肪 . 率要 高 于生 产脂 肪 的 效率 . 相对 于 其 坦 的背 侧肌 肉 . 是 极 为理 想 的产 肉 这 其 体 型 ( 4 。以 南 阳 黄 牛 为 例 ( 3 . 他 品种 牛来 说 . 整体 饲 料 转化 率 更 图 ) 图 )
维普资讯
园 /斤 拣2 00 品6 5 0 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意大利农业研究委员会
科技合作协议
本协议由翟虎渠院长代表的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CAAS),和Giuseppe D’Ascenzo主席代表的总部位于意大利罗马纳泽那里街82号的农业研究委员会(以下简称CRA)共同执行。

以下称CAAS 和CRA为双方。

鉴于CAAS是一个归口农业部管理,着眼于解决农业系统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从事农业领域基础、应用和开发研究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
鉴于CRA 是一个归口意大利农业、食品和林业政策部,在农业、食品、农用工业、渔业和林业所有领域具有整体能力的研究机构;
鉴于CAAS和CRA 在包括作物研究、植物营养、植物育种、遗传学和基因学、植物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动物养殖、兽医学、环境资源、气象学、生物能学、土壤学和土壤保护、农业工程学和农业经济学等宽泛的,以下称为“农业科学和技术”领域具有共同的兴趣;
鉴于意识到飞速增长的科学知识及其对双边和国际合作的推动作用;
鉴于CAAS和CRA 有意向通过建立一个双赢的、富有成效的合作伙伴关系,拓宽双方在许多共同感兴趣的领域的科技合作;
鉴于这样的合作,以及对合作成果的运用将对中国和意大利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第十二届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2006-2009科技合作执行草案;
根据中国农业部和意大利农业、食品和林业政策部签订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鉴于双方有意向建立一个执行全面合作的正式合作框架,这将有力的加强双方的科技合作。

因此,协议双方CAAS和CRA同意以下条款:
第一条目的
1. 双方将依照此协议和两国的法律和法规,在此农业科技合作协议的框架下鼓
励、发展和推动双方的合作。

第二条原则
1. 在此合作协议框架下的合作将在以下原则的基础上执行:
•共同、平等的贡献和利益;
•通过双方研究人员互访,共享对方的研究和技术开发规划、项目和设备的有关信息;
•及时交流与双方合作可能有关的信息;
•推动知识型社会建设以促进双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依照此协议的附件1,保护知识产权。

第三条合作形式
1. 在此协议框架下的合作包括:
•各种形式的会议,包括专家们就农业科技总体的或某一特定领域的论题展开讨论和交流信息,以及确定可能可以合作承担的研究和开发规划和项目;
•交流与农业研究和发展有关的活动、政策、实践、法律和法规等相关信息;
•双方农业科技有关领域的科学家、技术人员、专家的互访和交流;
•执行由联合委员会依据本协议第五条,并依照双方的法律和法规确定的合作项目和规划;
•执行由联合委员会依据本协议第五条,并依照双方的法律和法规确定的农业科技领域的其他形式的合作。

第四条执行程序
1.在此协议下提出的合作细节和程序的执行安排,必须由双方共同确定。

2.在双方科技合作活动的执行中,每一方都必须委派特定的研究所来直接执行双
方的科技合作活动或提供直接支持。

3.已经开始执行,但到本协议生效时还没有完成的,不在其他特定协议的框架下,
而得到双方鼓励、发展和推动的科技合作行为,应该从本协议生效时起并入本协议框架下。

第五条联合委员会
1.为了确保有效的执行此协议,双方应该成立一个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以下简
称委员会),联合委员会应由双方的官方代表组成,并且由双方代表共同担任联合主席。

联合委员会还应建立由双方认可的议事程序。

2.联合委员会的功能:
•交换科技政策方面信息;
•回顾和讨论协议范围内的合作活动和任务;
•对双方执行协议给予建议, 主要包括确定和建议合作活动并推动其实施;
•起草年度报告, 主要介绍双方合作活动的情况, 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协议的成效性; 报告应当递交于中国农业部和意大利农业、食品和林业政策部,并用英文撰写。

3.联合委员会的决定应征得双方的同意。

4.参加联合委员会会议人员的费用例如旅差费和住宿费应由各自所属方承担,会议的其他费用由主办方承担。

5. 根据双方商定,联合委员会应在中国和意大利定期轮流举行会面。

建议一年一
次。

第六条经费
1.协议的执行应当建立在双方已有配套经费和相应法律法规基础上。

2.协议内合作活动所需经费应由双方商定解决。

3.对于特定的合作计划,一方向另一方参与人员提供资助时,项目资助所涉及的资金、经费和其他资助都应根据各自国家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享受个税和关税豁免。

第七条信息和知识产权
1.双方可通过常用方式向公众发布直接来自于项目的非专利科技信息。

2.合作项目中产生和引进的知识产权和其他专利应遵照协议附件1的规定执行。

第八条分歧处理
1.对协议解释和执行所涉及的所有问题和分歧都应由双方协商解决。

第九条附件
1.附件1知识产权是协议的组成部分。

第十条生效和终止
1.在双方完成协议生效所需履行的国内程序后,协议方可生效。

双方完成各自所
需履行程序后,应书面通知对方。

2.协议期为五年,到期后将继续生效,除非双方终止合同。

3.在第一个五年期末,或之后的其他时间,其中一方可通过至少提前六个月书面
通知另一方的方式终止协议。

4.双方可以每五年对项目及其影响予以评估,双方应当积极推动对方的评估工
作,评估方应当告知对方评估结果。

5.协议可按照双方书面达成的一致意见进行修正,并依照第一段中提及的程序执
行,除非双方另有说明。

6.终止协议不应当损害在终止时间还没有完全完成的协议合作项目,也不应该影
响任何遵照该协议附件的特定权益。

本协议由被授权人,在2006年11月22日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农业研究委员会签署缔结,一式两份,特此为证。

中国农业科学院意大利农业研究委员会
翟虎渠博士
院长Vincenzo Pilo博士
院长
附件 1
知识产权实施原则
1.定义
在本协议中知识产权的具体解释遵照1967年7月14日斯德哥尔摩关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第2条
2.双方直接合作活动涉及的知识产权
A.除非双方特殊约定,以下条款适用于知识产权,不包括协议内合作活动双方涉及的版权和其他相关权利
a. 双方对各自的知识产权享有全部拥有权,如果知识产权由双方合作产生,
同时各自对工作的权属不能明确鉴定,双方将共同拥有该知识产权;
b. 拥有知识产权的一方应同意另一方在任何直接相关的合作项目活动中享有
使用权。

这一使用权应当是完全免费。

B. 除非双方特殊约定,以下条款适用于双方的版权和相关权益
a. 如果一方通过杂志、文章、报告、书籍、磁带和软件等形式,发表协议内
合作活动或与之相关活动的科技数据、信息或结果,发布方应当尽力为另一方获取非排他的、不可撤消的、完全免费的许可证,以便在具有版权保护的国家翻译、再版和向公众传播这些工作信息。

b. B.a.段提及的具有版权的公共传播品应标注作者姓名,除非作者申明放弃署
名。

同时应当对各方的合作支持明确致谢。

C. 除非双方特别约定,以下条款适用于双方的未公开信息
a. 当双方进行直接相关合作活动需要交流必要信息时,各方应当明确哪些是
不愿意公开的信息;
b. 为了协议执行的特定目的,接受信息的一方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可以将未
公开信息同相关机构和机构成员交流;
c. 在对方预先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另一方可更广泛的传播这些未公开信息,而
非局限于3. b.准许的范围。

双方应当合作制定预先书面同意函申请程序,以便更广泛的交流信息,双方应当确保该同意函遵照各自的法律法规;
d. 根据C.a,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信息提供方要求对方保护其私密性和优先权,协议范围内发生的,来自会议、研讨会、人员承担任务和设备使用的信息都应保密。

e. 如果一方意识到有可能无法满足2.C条所规定的分发限定条件时,应立即告知对方,双方共同协商制定合适的行动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