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发射机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小型通信系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班级:2013电信专
学号:8
姓名:朱硕
指导教师:桂静宜、艾青
设计时间:2015年6月28日—2015年7月10日
设计地点:K2高频实验室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学生姓名:朱硕专业班级:2013电信专
指导教师:桂静宜、艾青工作部门:电气学院
一、课题名称:小型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二、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对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及配置有全面的了解。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体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本课程设计,熟悉基本通信系统单元的设计方法和工作原理,尤其是调频和解调原理。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例如组成系统、调试、查阅资料、绘图、编写说明书等;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内容
利用通信原理和高频电子线路的相关知识,来完成对输入的语音信号的调频,然后通过解调利用耳机接收该语音信号。
四、设计要求
1、发射机功率P A≥100mW,负载电阻RL=75Ω
2、开阔地传播距离S>100m
3、发射机工作频率f c=88MHz~108MHz
4、调频信号幅度ULm=1V时,最大频偏Δfm=20kHz
5、接收机工作频率f c’=88MHz~108MHz
6、输出平均功率Po=0.25W(负载电阻R8Ω)
7、接收灵敏度γ=10μV
五、设计进度表
六、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内容至少包括封面、正文、附录三部分。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统一格式,字体工整规范。
1、封面
封面包括“《小型通信系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学号以及完成日期等。
2、正文
正文是实践设计报告的主体,具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课程设计题目;
(2)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3)设计过程(包括方案论证、设计原理、创新点以及采用的新技术等);
(4)硬件系统框图与说明;
(5)软件PCB的制作流程与说明;
(6)课程设计总结(包括自己的收获与体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技术实现技巧和创新点;作品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设想等);
3.附录
附录1:电路原理图
附录2:生成PCB图
附录3:使用元器件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
附录4:参考文献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备注:成绩等级:优(90分~100分)、良(80分~89分)、中(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八、参考书目
1、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南利平.《通信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二部分调频发射器的设计与制作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1设计任务
利用通信原理和高频电子线路的相关知识,来完成对输入的语音信号的调频,然后通过解调利用耳机接收该语音信号。
1.2实际要求
制作接收频率在88-108MHz的简易调频麦克风发射器,要求:
1)发射机功率P A≥100mW,负载电阻RL=75Ω
2)开阔地传播距离S>100m
3)发射机工作频率f c=88MHz~108MHz
4)调频信号幅度ULm=1V时,最大频偏Δfm=20kHz
5)接收机工作频率f c’=88MHz~108MHz
6)输出平均功率Po=0.25W(负载电阻R8Ω)
7)接收灵敏度γ=10μV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2.1 方案一:
采用集成元件来设计制作调频发射机,由于集成芯片内已集成调频等电路便于设计制作的调试,但是设计制作成本较高。
2.2 方案二:
采用分离元件来设计制作调频发射机,这样可以更好的掌握调频设计的原理等,而且设计成本低。
2.3 综合本组情况,本组采用方案二即采用分离元件来设计制作调频发射机。
三、设计原理
3.1 调频原理:
频率调制又称调频(FM),它是使高频振荡信号的频率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瞬时频率变化的大小与调制信号成线性关系),而振幅保持恒定的一种调制方式。本文着重讨论了调频发射的实现电路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实现电路,使用直接调频法对信号进行调制,末级使用高频功率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确保信号达到可以发射的足够的功率。
3.1.1线性调频基本原理
在现代无线电系统尤其是在通信、遥测、调频广播和电视(伴音)中,调频技
术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对其原理进行基本介绍。
假设 g ( t )为归一化的调制信号,则有理想调频波的表达式:
00()cos[()]FM c e t A t g d ωωττθ=+∆⎰+ (1.1)
其中: c ω为载波角频率,ω∆为最大角频偏,0θ 为初始相角。设调制信号的角频率为m ω,则调频波的调制指数(Modulation Index)为:/m βωω=∆。
当调制信号为 f ( t )时,调相波的表达式为:
00()cos[()]PM c P e t A t m f t ωθ=++ (1.2)
可以看出,调相波和调频波有相似之处。如果 f ( t )满足()()t
f t
g d ττ=⎰则上式即为调频波。根据调频波和调相波之间存在的关系,可将调制信号先积分后再对载波进行调相即得 FM 信号;将调制信号先微分后再对载波进行调频即得 PM 信号。
理论和实践表明,当调频信号的最大角频偏ω∆和最大调制角频率m ω都远小于载频c ω时,能够产生近似理想的调频波。我们将/1c ωω∆<<和/1m c ωω<<称 为线性调频(严格地讲,应为准线性调频)的实现条件。根据上述条件,对于宽带调频而言,就要相应提高载波频率。
从理论上讲,调频信号的频谱为无限宽。对于宽带调频信号,由 Bessel 函数可知,调频信号的绝大部分能量包含在有限的频谱中。有效带宽通常按照 n = β+ 1(β为调制指数)计算。根据此原则,FM 信号的有效带宽为:
2()m B f f =∆+ (1.3)
其中,/2f ωπ∆=∆为 FM 信号的最大调制频偏;/2m m f ωπ=为调制信号的频率,对于二元 PCM 信号,m f 为其码速率的 1/2,在窄带调频(NBFM)时,由于1β<<,所以带宽 B 取2m f ;对于窄带调相(NBPM),由于1β>>,所以带宽取2f ∆。以上原则通常称作卡森(Carson)准则。
另外,在调频过程中,调频信号的总功率等于未调载波的功率,所以信号 的总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都不变。但载波和边频之间的功率分配受调频影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