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情结
论鲁迅乡土小说的农民情结
( 阳师 范 高等 专科 学校 中文 系,湖 北 十 堰 郧
[ 摘
4 20 ) 4 0 0
要] 鲁迅 小说 是 中 国现 代 文 学 中不 可 企 及 的典 范之 作 , 中 一 个 重要 原 因 是 其 作 品 巾所 显 现 的 那种 其
强烈 的“ 乡土 情 结 ” 而 这 种 情 结 又 源 于作 者 对 故 乡、 中 国 农 民深 深 的 爱 。 鲁 迅 的 乡土 小说 是 对 中 国 农 民深 , 对 厚 情 感 的真 挚 流露 , 们 称 鲁迅 这 种情 感 的 流 露 为 “ 民情 结 ” 我 农 。从 其 小说 农 民形 象 的 画 廊 中可 以看 到 有 以精
神 胜 利 法著 名 的 阿 Q, 怀 着 恐 惧 死 去 的 祥 林 嫂 , 背 负生 活 重 担 、 怀 忧 郁 的 闫 土 等 , 他 们 身上 可 以 清 楚 有 有 满 从 地 看 到 一 个 时代 农 民 生 活的 情 景 , 时也 不难 发 现 鲁迅 对造 成他 们灵 魂 灾 难 的 社会 根 源 的 深 层 次 的探 求 。 同 [ 键词 ] 关 乡土 小说 ; 乡土情 结 ; 民情 结 ; 锋 性 ; 抗性 农 先 反 [ 图分 类 号 320 6 中 11.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o 8 6 (0 9 O 一 O 6 一 O 文 10 — O 2 2 0 )5 O 5 4
此 可见 鲁 迅 是 现 代 乡 土 小 说 开 风 气 的 大 师 , 的 他 《 乙 己 》 《 乡 》 都 出现 的 很 早 , 后 来 的 乡 土 孔 、故 等 给
命 家 、 学 家 的 魅 力 。 鲁 迅 对 故 乡 的 爱 , 农 民 的 文 对 爱 全 都 倾 吐 在 字 里 行 间 , 含 在 对 浙 东 故 乡 的 风 饱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摘要】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是其作品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他的小说中,常常描写乡土生活的贫困、苦涩和压抑,勾勒出一个被封建家族道德观念束缚的乡村世界。
乡土情结与现代性冲突的刻画,体现了鲁迅对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认识。
乡土情结对人物命运也具有深远影响,导致了很多角色的悲惨结局。
在表现手法上,鲁迅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将乡土情结展现得淋漓尽致。
乡土情结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困境和人民的疾苦。
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具有深刻的意义,通过对乡土情结的反思,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同时也能体会到乡土情结在鲁迅小说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鲁迅小说、乡土情结、描写乡土生活、现代性冲突、人物命运、表现手法、社会现实、深刻意义、反思、重要性。
1. 引言1.1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是一种深刻的现象,它通过作品展现出作者对乡土生活的关注和对现代性的反思。
在鲁迅的小说中,乡土情结常常被描绘成一种深沉的民族情感,反映着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乡土情结在鲁迅的作品中常常与现代性进行对比,揭示出现代社会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和颠覆。
乡土情结还对人物命运产生重要影响,塑造了许多鲁迅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使他们面对现实的残酷与困惑。
鲁迅在小说中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乡土情结,通过对环境、风俗和人物的描写,深刻展现了乡土情结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方式。
乡土情结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它既是作品的重要主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与探讨。
通过对鲁迅小说中乡土情结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种种含义,以及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
2. 正文2.1 鲁迅小说中对乡土生活的描写鲁迅小说中对乡土生活的描写是其作品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他通过对乡土生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乡村的贫困、落后、饥饿、疾病等残酷的一面。
在《呐喊》中,鲁迅描绘了农民靠卖儿女度日、女人被卖掉变卖的悲惨命运;在《阿Q正传》中,鲁迅通过对阿Q在乡村生活中的种种屈辱和挫折的描写,反映了乡村社会的黑暗和扭曲。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小说深刻描绘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同时
也展现了他对乡土的热爱与思考。
他所写的小说中,乡土情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它
不仅是鲁迅对自己家乡的怀念,更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传承的一种表现。
首先,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体现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传承。
在《故乡》中,他回忆自己在青年时期曾经到一家名叫方村的土地庙(中国传统宗教场所)中去受业,而这
个庙就是献给家族祖先的。
庙里飘荡着沉重的烧香味、老虔婆的讲经声和地砖的冰凉。
这
样的细节描写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同时也透露出鲁迅对保留传统文化的
重视。
其次,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也表现在他对农民群体及其生活状况的关注。
很多鲁迅
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农民,如《药》的老廖和《白光》的王八,他们的生活充满了
贫苦和沉重。
鲁迅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揭示了农民阶层的苦难和无奈,让人们对农民
的困境倍感同情。
此外,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还体现在他对乡土生活的真实性和细腻的描写之中。
在《祝福》中,鲁迅生动地描绘了乡村景象:天空的湛蓝、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稀疏
的灌木林、稻草堆和一排排拴牛绳,这些描写都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真切感受和真实再现,可以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魅力与震撼。
总的来说,鲁迅是一位关注和热爱乡土的文学大师。
在他的小说中,无论是对传统文化、农民群体还是乡土风光的描写,都充满着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让人们更深
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使其小说具有了深远的思想意义和文化价值。
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Microsoft Word 文档 (2)
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文学院062班黄健滔学号2060411247内容摘要:“乡土文学”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较为突出的一个文学现象,它的兴起与中国悠久的农业文化历史及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大变迁的背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作为“乡土文学”的先行者,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创作的25篇现代小说中,被认为以故乡为背景的就占了11篇之多。
鲁迅以其自身独特的生活体验,对中国文化的深入领悟以及对中国社会的深入解剖,并且一贯以启蒙作为自己的创作目的作风,以此形成了其独特的创作艺术风格,把艺术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在这些乡土小说中,体现出鲁迅深厚而复杂的乡土情结。
它不仅超出了以往知识分子中所包含的乡土意识,与同时代其他“乡土文学”的作家相比,也很不一样。
研究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这对于研究鲁迅,探索中国现代文明的进程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鲁迅小说乡土情结乡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乡土情结更是中国人自古至今难以释去的情怀。
这种情怀,从根本上源自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农耕型文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业历史的大国,长期以土地作为主要联系的生产方式,形成中国人复杂而又稳定的心理、思维方式、风俗民情。
“乡土”、“田园”作为其物质和精神的寄托,一直延续在中国人的情感之中。
但是近现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农业经济及在此基础形成的农业文化。
虽然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的文明进程,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给中国带来的更多的却是无穷无尽的灾难。
在这种大变迁的社会背景下,导致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乡土文学”的兴起。
对于这一源头,应该追溯到鲁迅所创作的现代小说中。
其早期的名作中多取材于他的故乡绍兴,更重要的是,在其一共写过的25篇现代小说中,以故乡为背景的就占了11篇之多,如《孔乙己》、《社戏》、《故乡》、《阿Q正传》、《风波》、《祝福》等。
作为新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泰斗”,中国最有傲骨的“精神界之战士”,鲁迅如此大量地引用故乡作为小说的创作背景,这是一个十分让人关注的地方。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深受乡土情结的影响。
乡土情结在鲁迅的小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现在他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对乡村生活的描写以及对乡土人民的呼吁中。
鲁迅小说中对乡土情结的体现,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乡土世界,引起人们对乡土生活的反思和关注。
乡土情结对鲁迅小说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它不仅让作品更具现实意义,也让读者更加关注和了解乡土人民的生活状态。
乡土情结的现实意义在于唤起人们对乡土生活的关注和保护,促使社会更加关注农村人民的生活和发展。
乡土情结在鲁迅的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思考乡土人民的生存境遇。
【关键词】鲁迅小说、乡土情结、民生问题、封建礼教、乡村生活、乡土人民、影响、现实意义。
1. 引言1.1 鲁迅小说的背景鲁迅,原名周樟寿,生于1881年,逝世于1936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杰出代表。
鲁迅的成名作品《狂人日记》于1918年发表,标志着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同时也开启了鲁迅的文学创作生涯。
鲁迅的小说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
鲁迅成长于中国晚清时期,身历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动荡和变革,这一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激烈和深刻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鲁迅的文学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冲击和影响,他通过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并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和思考。
鲁迅小说的背景是中国乡村社会,这也是他对乡土情结进行深刻探索和表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乡土情结贯穿于鲁迅的各部作品中,成为他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通过对乡土情结的表达,鲁迅展现了对乡土人民的关怀和呼吁,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和矛盾。
在鲁迅的小说中,乡土情结不仅是一种审美情感,更是一种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1.2 乡土情结的重要性乡土情结在鲁迅小说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他的小说作品以批判社会现实为主题,同时也表现出了浓郁的乡土情结。
鲁迅的乡土情结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鲁迅的小说中描写了乡村的自然景色和乡愁情怀。
在他的小说《故乡》中,通过对乡土的描写,展现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小说中主人公李维桢离开故乡北京去上海留学,他对故乡的探望和思念让他陷入了一种疑惑和痛苦中。
小说通过对北京的各个地方、历史和文化的描写,揭示了主人公对乡土的情感纽带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鲁迅的小说中展现了乡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小说《药》中,鲁迅描写了一个乡村中药店的故事,通过主人公满福的行为和乡亲们的互动,展示了一个农村社会的真实面貌。
小说中的各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故事,他们之间既有亲情、友情,也有权力和金钱利益的纠葛。
通过对这些人际关系的描写,鲁迅让读者看到了乡村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情冷暖。
鲁迅的小说中体现了浓厚的乡土情结。
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乡愁情怀的描写,以及对乡村社会中人际关系和压迫的展示,他展现了对乡土的眷恋、对乡村社会的关注和对农民命运的思考。
鲁迅的乡土情结不仅丰富了他的作品内容,同时也体现出他对中国乡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摘要】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是其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他的作品中,乡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残酷和压迫。
乡土情结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颠覆。
这种情结源自于鲁迅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关怀。
乡土情结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农村生活方式。
在鲁迅的小说中,乡土情结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鲁迅对中国社会的深刻担忧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乡土情结是鲁迅小说中不可忽视的主题,体现了鲁迅的人文关怀和对中国社会的犀利观察。
【关键词】关键词:鲁迅小说、乡土情结、社会批判、历史渊源、影响、现代意义、人文关怀、深刻观察、中国社会1. 引言1.1 鲁迅小说的背景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鲁迅的小说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
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文化传统受到挑战。
鲁迅深受这一时代的影响,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疾苦,决心以文学来揭露和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
鲁迅的小说作品中,乡土情结是一条重要的主题线索。
他通过对乡土生活的描写和批判,表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旧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在鲁迅笔下,乡土形象往往是贫困、愚昧、压迫和矛盾交织的。
通过对乡土情结的描写,鲁迅展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担忧和对现实社会的关怀,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反思。
乡土情结在鲁迅的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命题之一。
1.2 乡土情结的重要性乡土情结是鲁迅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它反映了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的态度。
乡土情结承载着鲁迅对家园、乡土、乡愁的热爱和思考,是他情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
在鲁迅笔下,乡土情结贯穿于他的各种作品之中,成为他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乡土情结体现了鲁迅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文关怀的表达。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1. 引言1.1 鲁迅小说中乡土情结的重要性鲁迅小说中乡土情结的重要性在于其深刻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状况,揭示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利益冲突和阶级斗争。
通过对乡土生活的真实写照,鲁迅展现了农民阶层的贫困和艰辛,以及地主阶层的剥削和残暴。
乡土社会的残酷现实在鲁迅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使人们看到了农村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鲁迅巧妙地运用多种表达手法,如写实主义描写、讽刺写法等,将乡土情结深刻地融入到小说中,使作品更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乡土情结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动力。
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不仅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启示,而且对于中国文学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正文2.1 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与冲突在鲁迅的小说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之一。
在他的作品中,往往描绘了农民身受地主压迫和剥削的现实境遇。
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使他们沦为贫困的一部分,无法摆脱恶劣的生活状况。
农民在地主的统治下,经常面临着无法获得应有的权利和待遇的困境,生活在贫困和苦难中。
在鲁迅小说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体现为地主横行乡里,剥削农民的劳动成果,导致贫困和不公平的分配。
农民受尽欺凌和压迫,他们的劳动被剥削,生活无法得到改善,无法摆脱贫困的困境。
地主以高压手段剥削农民,使得农民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备受摧残和煎熬。
鲁迅通过小说中对农民与地主之间矛盾的描写,真实再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不公平现象。
他提倡革命,呼吁农民起来抵抗剥削和压迫,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这是一个关于农民与地主矛盾与冲突的内容,总字数达到了2000字的要求。
】2.2 乡土生活的真实写照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体现了对乡土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他的作品中,乡村生活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一幅真实、生动的乡土画卷。
鲁迅笔下的乡土生活既有贫困、艰辛,又有朴素、真诚。
他描绘了农民们辛勤劳动的场景,描述了他们忍受饥饿、寒冷的艰辛生活。
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作者:杜太平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0年第11期鲁迅的乡土文学作品反映的都是绍兴一带农村和小集镇的生活,《社戏》《故乡》《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等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浓烈的乡土情结。
作者依据故乡生活的经历“复制”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俗画、风景画和灰色的世态人情画。
一.鲁迅的乡土情结体现在对家乡民俗的描写上《社戏》是鲁迅小说中唯一从正面宣泄乡土恋情的一篇。
浙东一带乡村之间分为一个一个的“社”,每社均有庙。
社庙大多临河而建,前面有一片空地,对面临河筑一戏台,供长期演戏之用。
丰收后的农闲季节各社出钱请戏班子演戏,称为“社戏”,极为热闹。
“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
”平桥村有机会成了我的乐土。
“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是到赵庄去看戏。
”这些细节是鲁迅少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写照,勾勒出了鲁迅梦中的故乡。
《祝福》中写道,旧历年的年底,鲁镇的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祝福”。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
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祭祀时很慎重,“拜的只限于男人”。
“祝福”真实地再现了浙东的民俗及妇女地位的低贱。
祥林嫂被婆婆像卖牲口一样卖到贺家坳,同时也体现了当地的婚姻包办、买卖的民俗。
鲁迅文章中所描绘的民俗画,不仅成为人物的典型环境,而且成为一个社会的缩影。
《孔乙己》中曲尺形柜台的不同格局和长衫帮、短衣帮不同的喝酒方式,不仅反映了浙东小镇酒店的乡土风韵,而且充分显示了农村贫富两个阶级的对立。
还有《祝福》中捐门槛习俗的细节描写等,若非少年时代耳濡目染,很难凭空构造出这样的生活环境。
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深地“刻”在鲁迅的记忆中。
二.鲁迅的乡土情结体现在环境描写上《社戏》中对看戏途中夜景的描绘:水网纵横,港汊交通;孩子们的谈笑声,潺潺的流水声,宛转悠扬的笛声;飞一般的白篷航船,星点的渔火,起伏的连山,碧绿的豆麦田,水草的清香,民间社戏。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其小说作品以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而著称。
在鲁迅的小说中,乡土情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他通过对乡土生活的描写和对乡土人物的塑造,展现了对乡土情感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鲁迅的小说中,乡土情结贯穿始终,他通过对乡土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对农村生活的深刻关注和对农民命运的深沉怜悯。
在《呐喊》中,鲁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农村的景象,描述了农民的辛苦劳作和贫困生活。
在《风筝》中,他以一个小学生的视角,展现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乡土情感的深厚。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对乡土生活的描写充满了真实感和力量感,他不仅关注了农村人民的生存现状,还关注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从而体现了作者对乡土的深情眷恋。
除了对乡土生活的描写,鲁迅在其小说中对乡土人物的塑造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通过对农民、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等不同角色的塑造,展现了对乡土人物丰富多样的理解和刻画。
在《孔乙己》中,鲁迅通过对一个街头酒肉摊的老汉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生存的乡土小人物的形象。
在《药》中,他以一个乡村医生的形象,展现了一个勇敢、善良的乡土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体现了鲁迅对乡土人物的关注,也展现了他对乡土文化和生活的理解和尊重,从而表达了对乡土情结的深刻思考和热爱。
乡土情结不仅仅是鲁迅在小说中的一个主题,也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一种态度。
在鲁迅的小说中,乡土情结不仅仅是对农村生活的关注和对乡土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一种追忆和怀念。
在《白痴》中,鲁迅通过对传统文化和乡土价值观的批判,展现了其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思考。
在《风筝》中,他用一个小学生的视角,展现了对传统乡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向往和怀念,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眷恋和对乡土情感的热爱。
这种对传统文化和乡土价值观念的追忆和怀念,体现了鲁迅对乡土情结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小说作品以其犀利的笔触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而著称。
鲁迅的小说中常常充满了乡土情结,他对农村与乡土环境的描写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这种乡土情结既是鲁迅自身身世与成长背景的体现,也是对中国社会现状的鞭笞与批判。
本文将从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入手,探讨鲁迅的乡土情结对其创作风格和思想的影响。
鲁迅的乡土情结首先可以从他自身的身世和成长背景来解读。
鲁迅生于山东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
他的父母亲都是位农民,因此他对农村生活和乡土风情有着亲身体验。
这种亲身体验使得他在描写农村人物和乡土环境时更加深入和真实。
无论是《呐喊》中的《孔乙己》,还是《狂人日记》中的《草莓》等,鲁迅都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揭示了普通农民在困境下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扭曲。
鲁迅的乡土情结也是对中国社会现状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在鲁迅的作品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反思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鲁迅通过以乡土情结为基础的笔触,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封建压迫、愚昧无知以及中外文化冲突等种种问题。
这种批判性的写作风格使得鲁迅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性,对于更广泛的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鲁迅的乡土情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
鲁迅的作品通常简洁而犀利,以直白的语言揭示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这种写作风格的形成与他对农村生活和乡土环境的深入了解有着密切的联系。
鲁迅通过对农村人物的细腻描写,透露出他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能力。
他以词语简练的形式表达人物的苦难和冲突,使得读者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共鸣。
这种写作风格的形成无疑使得鲁迅的作品更加贴近人民,更加质朴真实。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如官僚腐败、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农民的痛苦,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乡土的情感。
在鲁迅的小说中,乡土情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它体现了鲁迅在情感上对乡土的珍视和思考,同时也折射出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
鲁迅的小说中有很多描绘乡土生活的内容,如《风波》、《藤野先生》、《背影》等。
这些小说在描写人物、情节和细节上都非常生动,让人感受到了鲁迅对于乡土生活的深刻认识。
在鲁迅的小说中,对于乡土的热爱和珍视常常表现为对于自然的歌颂和对于乡村风物的细致刻画。
他在《故事新编》中写道:“阳光还抹在山坡的道路,怀家窝里水波潋滟,他掀开被子,伸出手来,是暖和滑润的。
”这种对于乡村生活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表现了他对于乡土生活的所见所感。
鲁迅的小说中也不乏对于乡村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的探讨。
如《莎菲女士的日记》就是一篇讽刺当时乡村社会的富贵恶行的小说。
在这篇小说中,莎菲女士出卖自己的体面,追求富贵,却最终落了个不幸的结局。
这篇小说由于揭露了贪污腐败的现象,让当时的读者看到了一个面对贪污腐败的乡村社会。
鲁迅的小说中也有许多展现了农民生活的实际情况,如《故乡》中所描绘的贫苦农民家庭,以及《药》中所描绘的农民与医生的关系等。
这些描写不仅让读者对于农民群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表现了他对于农村生活的深刻思考。
总之,鲁迅的小说中的乡土情结表现在了作品的各个方面。
他对于乡土生活的关注和珍视,让人深刻感受到了他对于故土的热爱和思考。
同时他也展现了当时中国乡村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至今仍然存在。
鲁迅的小说教导我们珍视故土,关注农民问题,助力农村的发展,为实现美好社会而努力。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鲁迅,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之一,他的文学作品以其挖掘中国现实的深度和对人性的深刻揭露而著称。
在鲁迅的小说中,他经常表现对乡土的关注和追忆,对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的描写,展现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土地的深沉感情和关怀。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鲁迅的乡土情结从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开始。
他的成长经历发生在中国北方的河北,那里是一个古老的、充满了传统文化气息的乡村。
他的《故乡》一文中,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乡土生活的回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他的小说中,鲁迅常常以一种怀旧的情感去描述乡村的风物人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乡土情结。
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还表现在他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描写。
在他的小说中,常常可以看到对农民的描写和对农村生活的刻画。
《风波》中,他以河北农村的贫困农民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家庭的艰辛生活、乡村的落后状况,以及封建社会的黑暗一面。
他对农民的描写和对乡土的关注,表现了他对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的深刻关怀和思考。
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还体现在他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土地的抒发情感。
在他的小说《野草》中,他描写了北方荒凉贫瘠的土地,展现了他对土地的眷恋和对土地的悲凉之情。
他以一种激烈的笔触和悲壮的情感,表达了对土地的深切眷恋和对土地的悲伤之情。
鲁迅的小说中充满了对乡土的关怀和深浓的乡土情结。
他以一种独特的眼光和激烈的笔触,描绘了中国乡村的风物人情,展现了他对土地的深切眷恋和对农民命运的深刻关怀。
他通过小说,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土地的热爱和传统文化的呵护之情。
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是鲁迅深深的中国情结和对中国土地的深刻眷恋的真实写照。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第一个提出“乡土文学”概念的人。
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指出:“蹇先艾叙述过贵州,斐文中关心着榆关。
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之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
但这又非如勃兰兑斯(G·Broandes)所说的…侨民文学‟,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眩耀他的眼界。
许钦文自名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为《故乡》,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不过在还未开手来写乡土文学之前,他却已被故乡所放逐,生活驱逐他到异地去了,他只好回忆…父亲的花园‟,而且是不存在的花园,因为回忆故乡的已不存在的事物,是比明明存在,而只有自己不能接近的事物较为舒适,也更能自慰的……”。
“看王鲁彦的一部分作品的题材和笔致,似乎也是乡土文学的作家,但那心情和许钦文是极其两样的。
”①“鲁迅在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编小说三集时,把入选的蹇先艾、许钦文、王鲁彦、黎锦明等,称为乡土文学作家。
他是最早概括这现代文学史上重要文学现象的人。
”②鲁迅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乡土文学”的含义,而且在自己创作中实践着。
因此有人把鲁迅称为最早的乡土作家,认为他“于乡土文学发韧,作为领路者,使新作家的笔,从教条观念拘束中脱出,贴近土地,挹取滋养,新文学的发展,进入一新的领域”。
③由此可见鲁迅是现代乡土小说开风气的大师,他的《孔乙己》、《风波》、《故乡》等都出现得很早,给后来的乡土作家建立了规范,由于鲁迅作品的思想、艺术高深完美。
所以成为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在创作中所显现的那种较之其他乡土作家更为强烈的“乡土情结”,而这种“情结”又源于作者对中国农民深深的“爱”上。
可以说,鲁迅的乡土文学创作是对中国农村、农民深厚情感的文字表现。
论鲁迅小说中_民俗情结_的文化韵味
论鲁迅小说中_民俗情结_的文化韵味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他的小说中充满了浓郁的民俗情结,使得他的小说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
首先,在鲁迅小说中,民俗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表现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故事新编》里,他千变万化的使用各种民俗,如神话、谚语、歌谣、民间故事等,使得每一个故事都显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例如,在《家》中,他使用民俗来表达人类对家庭、友谊和爱情的渴望,使读者能够真正体会到那种温馨而又难以忘怀的家园情怀;而在《狂人日记》中,他使用民俗来塑造出张爱玲形象,把她奇特而又不可复制的性格展现出来。
其次,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情结也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蒂,其中有许多传统的文化观念,如“天人合一”、“天道酬勤”以及“尊师重教”等。
这些文化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鲁迅小说中,可以说是鲁迅小说最显著的文化特色之一。
例如,在《彷徨》中,通过让主人公回忆自己少年时代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把“天人合一”、“尊师重教”等精神深刻地展现出来,以此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在《故事新编》中,鲁迅也使用这些文化观念,如“天道酬勤”,使得每个故事都显得更有意义。
最后,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情结还表现出中国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在《彷徨》中,他把主人公所具有的智慧和勇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此体现出中国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例如,在《故事新编》中,他将中国民族的智慧和勇气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得每个故事都显得更加生动而充满智慧。
总之,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情结表现出浓郁的文化韵味,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深厚根蒂以及中国民族智慧和勇气。
他的小说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而且也深深吸引着众多读者,让他们能够在小说中感受到浓郁的文化韵味。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而他的小说中自然而然地流露着乡土情结。
鲁迅在他的小说中通过对乡土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乡土生活的深厚感情,并且对乡土生活的描写中也透露出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
下面就以《狂人日记》和《呐喊》中的乡土情结为例,来进行论述。
首先来看《狂人日记》中所表现的乡土情结。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一个疯狂的主人公的视角来展现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在小说中,疯狂的主人公对家乡及其人文环境有着深刻的感情。
主人公在日记中不断表达对故乡和故土的眷恋和思念,对故土的描写中充满了对乡土生活的真挚情感和深刻关怀。
主人公对故土的描述中,不仅表现出了对乡土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同时也展现了对乡土生活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的深刻领悟。
在小说中,疯狂的主人公虽然对故土的描写中难免带有扭曲和变异的感受,但隐含其中的对乡土生活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的深刻理解却是深刻独到的。
其次来看《呐喊》中所表现的乡土情结。
《呐喊》是鲁迅的另一部代表作,小说中描绘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在小说中,鲁迅以犀利的笔触描绘了中国晚清到民国时期社会上下层人士的生活和处境。
在小说中,鲁迅对乡土生活的描写中,表达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乡土生活的深切感情。
在小说中,乡土生活中的各种人文环境和社会现实得到了充分而深刻的表现,并且通过对乡土生活的描写,鲁迅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乡土生活的深刻鉴赏和领悟。
在小说中,鲁迅以敏锐而犀利的笔触,揭露了乡土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和苦难,并且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批判。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鲁迅小说中对乡土的描绘往往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在《狂人日记》中,作者对乡土的表现侧重于农民的困苦和无奈,他们被压迫在封建社会的底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小说中,作者刻画了一幅幅令人心酸的画面:农民们因为付不出高额的租税而被官府逼迫,他们处于赤贫之中,甚至连最基本的衣食都不能自给自足。
这种悲剧性的描绘,表现出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封建社会的愤懑,以及对乡土的深切眷恋。
鲁迅小说中对乡土的描绘还带有一种意识形态的色彩。
在《阿Q正传》中,作者通过对小城乡村生活的描写,呈现了一个被压迫和愚昧的社会形象。
在这个小城乡村里,传统习俗和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举止往往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和限制。
对乡土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封建制度的批判。
作者通过对小城乡村的描写,将孙猴子式的阿Q置身于愚昧的乡土社会中,让人们看到了封建社会所代表的黑暗和扭曲,表达了对乡土现实的失望和不满。
鲁迅小说中对乡土的表现还展现出一种文化自信和地域认同。
在《药》中,作者通过对乡土生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对乡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小说中描述了一个关于草药的故事,文中赞扬了广东的良好的气候和土地,以及农民智慧。
通过这些描写,作者传达了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呼吁人们应当保护好乡土文化,并避免文化的流失和断裂。
这种对乡土的文化自信和地域认同也是鲁迅小说中乡土情结的一个重要表现。
鲁迅小说中对乡土情结的表现还体现了作家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在《呐喊》中,作者通过对小城乡村的描写,展现了对乡土的爱恨交织。
作家对小城乡村的生活和人文风俗有着浓厚的情感,他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乡土的丑陋和堕落。
小说中的情节往往是充满了痛苦和挣扎的,作者对乡土的眷恋和对社会的失望在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是他独特而深刻的创作主题之一,表现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乡土生活的深情追忆和批判。
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不仅反映出他对于乡土文化的热爱和对于乡土生活的关注,也揭示出他对于乡土社会的历史局限和文化沉积的深刻认识。
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首先表现在他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和重视上。
在《阿Q正传》中,鲁迅以完美的语言画笔,真实地刻画了一个福建小镇的市井文化和农村文化。
这种乡土文化深植于人民的心中,是他们的精神食粮,是他们的生命支撑。
而这种文化也在阿Q 的个性中得到了巨大的体现,他对待尊严和虚荣的态度,对于历史文化的无知,体现了一个半文盲平民所能展现出来的文化底蕴。
鲁迅对于这种文化的塑造,既不妄加评判,又表现出对于本土文化的内外化把握,重在情感传达。
其次,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还表现在他对于乡土生活的热爱和关注上。
在鲁迅的小说中,乡村生活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创作主题。
例如,在《药》中,鲁迅描写了贫穷的农村生活和医疗条件恶劣的现实,而毒草的药用价值,对于人民生命的护卫,也呼唤着乡村文化和生活的自我振兴。
在《风波》中,鲁迅描绘了乡下庸医胡虔的生命经验,通过对于他的生命教育和家庭教育,反映了一个庸医在乡土文化中的成长和挫折。
鲁迅重视乡土生活的表现,不断地将自己的创作,依附于乡土生活的所见所闻。
这样的关注也同时引导着鲁迅迭日寻找画他的题材和故事情节。
最后,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还表现在他对于乡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性质的清醒认识上。
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乡土社会往往是人民的压迫和苦难的源头所在,尤其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鲁迅加强了对于乡土社会的批判。
他通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揭示了中国传统乡村文化所固有的封建残余和道德缺失,使读者进一步理解乡村历史和文化的乌托邦性质。
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节支持他对于新文化和新思潮的冷静评估和追求。
在创作中,他以较高的文采和表述方式,深刻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残缺性和社会矛盾问题,提出了现代思想观念和社会改革的可能性。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备受尊崇的作家,其小说作品揭示了中国旧社会的乡土生活,展现了人们在乡土生活中的疾苦与困顿。
在鲁迅的小说中,乡土情结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他通过生动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呈现了乡土情结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价值与意义。
本文将从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出发,探讨其在鲁迅作品中的表现及意义。
一、乡土情结在鲁迅小说中的表现鲁迅小说中对乡土情结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乡土生活的真实描绘,二是对于乡土风俗的深刻思考。
首先是对乡土生活的真实描绘。
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农村生活的真实描绘,他以细腻入微的笔触,表现了乡村的风物人情,描绘了农民的种种疾苦和困顿。
比如《呐喊》中的《故乡的土地》、《春》、《新年》等篇,都展现了中国乡村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揭示了农民的辛苦与困顿。
鲁迅通过对于乡土生活的真实描绘,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苦难与不幸。
其次是对乡土风俗的深刻思考。
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乡土风俗的深刻思考,他从文化、信仰、传统等多个方面,深入挖掘了乡土风俗的内涵。
比如《彷徨》、《风波》、《狂人日记》等作品,都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乡土风俗,鲁迅以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探讨了这些风俗背后的文化意义。
通过对乡土风俗的深刻思考,鲁迅展现了对于乡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乡土情结反映了鲁迅的民族情怀。
鲁迅深感自己是中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乡土生活有着浓厚的情感。
他对于乡土生活的描绘和思考,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对中国乡土生活的深情眷恋。
通过小说中对乡土情结的表现,鲁迅表达了对中国民族的热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
乡土情结反映了鲁迅的社会关怀。
鲁迅的小说揭示了中国乡土社会的苦难和困苦,他深入思考并描绘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和困境。
乡土情结在鲁迅小说中的表现,体现了他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同情,是对中国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思考和有力抨击。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作品以激烈的社会批判和深刻的人性剖析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小说中,乡土情结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他通过对乡土生活的描写和对乡土人民的关注,表达了对乡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念。
本文将从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角度出发,对其作品进行深入探讨。
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体现在对乡土生活的深刻描写中。
在他的小说中,常常能够看到对于田野、乡村、村庄的生活场景的描述,比如《呐喊》中《孔乙己》中的酒馆、《药》中的荒村、《狂人日记》中的贾乃亮家等等。
这些描写往往是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表现了鲁迅对中国乡土生活的深厚感情。
他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境况,使读者对乡土生活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
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体现在对乡土人民的关注和呵护中。
在他的小说中,农民、乡村人物往往是主要的人物形象,比如《彷徨》中的老农、《呐喊》中的阿Q、《药》中的荒村人等等。
这些人物形象往往是普通人,他们的生活常常是贫困、艰辛的,但是他们对生活的顽强和对命运的抗争却让人动容。
鲁迅通过对这些乡土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的描写,表现了对这些普通人的关注和呵护,让人们对这些人物形象产生了共鸣和感动。
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中。
在他的小说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批判,比如《阿Q正传》中的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呐喊》中对封建社会的压迫和残酷的描写等等。
这些描写和批判往往流露出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民族精神的强烈责任感,他希望借此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珍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情结[摘要]鲁迅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情结不仅体现在他对国民性批判的视角与指向上,同时也体现在他对民间文化中的民主性、原发性因素的挖掘与发扬上。
批判与眷恋、决裂与回归等复杂情绪都从他对农民形象的深度刻画、对乡村纯朴人伦关系的诗意描绘与对童年的深情回忆之中表露出来。
[关键词]鲁迅;乡土小说;民间文化;复杂情结鲁迅是五四时期最清醒地看到了反封建思想文化的必要性、长期性与艰巨性的文化巨人。
与五四时期其他知识分子相比,鲁迅更注意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中催人自新的力量。
他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不仅表现为掊正统而倡异端,而且表现为离官方而趋民间”。
[1]在鲁迅的乡土小说创作中,保存了较多个人生活的印记和有关他的故乡浙江绍兴的地域文化特征。
但即使是回望故乡的时候,最能勾起鲁迅创作的“复仇冲动”的,仍然是那些充斥于故乡的形形色色的阿Q们,以及在他们身上飘散着的“鬼气”。
而对于民间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中那些富于民主性精华的东西,鲁迅是给予极大的关注和赞颂的。
中国农民:民间文化批判的视点与指向鲁迅的乡土小说充满着自觉的文化批判意识,这种批判又因其视角的独特、指向的鲜明而具有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启蒙的精英意识使鲁迅永远走不进“闲适”与“趣味”的境地,那间密不透风的铁屋子和铁屋子里痛苦挣扎的群盲,就成了中国文化与中国普通民众的象征。
当他进一步聚焦中国文化的真面目时,中国真正的民间——广大农村进入了他的视野,“农民”及其所代表的中国民间文化也就成了他文化批判的“源始”。
鲁迅土小说并不是为写乡土而写乡土,他所注目的也不仅是作为客观物质环境而存在的乡村社会,而是最能代表“中国国民”特性的“中国农民”和以农民为主要承载者、传播者、受造者的民间精神文化。
成仿吾说:“作者的努力似乎不在他所记述的世界,而在这世界的住民的典型。
所以这一个个的典型筑成了,而他们所住居的世界反是很模糊的。
”[2]鲁迅是在深刻体验了民间的疾苦,并在家庭变故中“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之后才开始从事小说创作的,这一主观条件使他在创作中自然而然地会把目光转向他生活过的农村,转向他深受其影响的村镇民间文化。
近代以来的启蒙主义思潮也推动着鲁迅站在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向“下”审视、批判融注在民间文化形态中的种种封建思想毒素,和负载着这种民间文化的主体——农民。
在鲁迅乡土小说的思想性方面,他侧重批判的不是作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民间文化形态,而是以民间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的封建正统思想文化及其对民间的覆盖性影响,对民间主要群体农民的精神禁锢和身心残害。
因此,鲁迅的乡土小说创作抱持的主要是一种文化批判的启蒙立场,而农民和农民生活,则是他通过乡土小说写作进行民间文化批判的审美媒介。
鲁迅是第一个把农民作为“国民性”——中国国民的文化人格特征的象征符号写进小说中的乡土小说家。
鲁迅早在1907年作的《摩罗诗力说》中就提出了“国民性”的概念。
他说:次年一月,独立政府任以总督,并授军事及民事之全权,而希腊是时,财政大匮,兵无宿粮,大势几去。
加以式列阿忒佣兵见裴伦宽大,复多所要索,稍不满,辄欲背去;希腊堕落之民,又诱之使窘裴伦。
裴伦大愤,极诋彼国民性之陋劣;前所谓世袭之奴,乃果不可猝救如是也。
在此,鲁迅是将“国民性”的问题同“奴”的人格特征难以割裂地联结在一起的。
这跟鲁迅后来关于中国历史的“两个时代论”(“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也很契合。
可以说,鲁迅对“国民性”的探索,也就是对中国国民“奴隶性”的探索。
中国“国民”在民国期间,究其实并没有取得“国民”的资格,某种程度上仍可以称做“暴君治下的臣民”。
[3]鲁迅看到了“奴隶性”、“臣民”心态正是中国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典型的人格特征,因此,他以“中国农民”为视点,在五四时期主要是通过所谓“乡土小说”创作,展开了对中国国民性的文学探讨,展开了他对中国民间文化的审美透视与深切批判。
从鲁迅的创作实际来看,他笔下的农民,虽然出自“鲁镇”、“未庄”等乡野村镇,但其精神特征,却具有普遍性。
他写的“农民”,虽然有特定的地域文化气息,但其最根本的精神特征却不是“一乡一村”的农民,而是“中国”的农民——作为民间文化与封建思想文化有机融合体的农民。
因此,他那部世界名著《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是个“农民”。
而鲁迅小说中最有影响的部分也是这些写农民的小说。
李长之认为这主要取决于鲁迅在家道中落的成长环境中形成的个性特征,他说:“鲁迅不宜于写都市生活,他那性格上的坚韧,固执,多疑,文笔的凝炼,老辣,简峭都似乎更宜于写农村。
写农村,恰恰发挥了他那常觉得受奚落的哀感,寂寞和荒凉,不特会感染了他自己,也感染了所有的读者。
同时他自己的倔强、高傲,在愚蠢、卑怯的农民性之对照中,也无疑给人们以兴奋与鼓舞。
”[4](P118)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乃是鲁迅看到了“农民”或“农民性”最能代表“老中国儿女们”的心灵的本质。
“农民”成为他小说中的主人公乃是他进行国民性问题追问的必然结果,也是他透过民间文化种种形态进行封建思想文化批判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那么,鲁迅把“国民性”近乎等同于“农民性”,把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批判与民间文化批判结合起来有什么依据呢?鲁迅的“国民性”探讨显然不只是针对中国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而言,他对“国民性”的批判乃是针对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文化给中国人心灵造成的痼疾,以及这种痼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种种表现形态而言。
概括起来说,鲁迅把“国民性”与“农民性”紧粘在一起,不外乎有以下原因:其一,中国是个老大的农业国,即使到了近现代,农业仍然是中国的基础产业。
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走向现代化的基本问题——这也是后来毛泽东充分论述了的观点。
其二中国农民占据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民”、“平民”、“国民”、“民众”、“大众”,乃至毛泽东用得最多的语汇“人民”,“人民群众”,其内涵大多数时候是指向或包括了这绝大多数的“农民”的。
这些语词有时是潜在地指向这一群体,有时是部分或大部分地包括“农民”,有时是或明确或笼统地表示与“农民”近义,有时是彻底地表示与“农民”等同。
其三,要批判封建传统文化,就要批判体现这种文化特征的人群,而农民正是中国封建思想文化最大的民间受害者,负载体和传播者,鲁迅要用文艺“引起疗救的注意”的,首先是最广大的农民群众。
其四,长期的封建专制与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已经使中国的民众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所想的,“其实是样样合于圣经贤传的”(《阿Q正传》)。
因此,对民间农民文化的反思与批判,也就与批判、反思整个的封建思想文化取得了一致的效应。
可以说,正是基于以上原因,鲁迅乡土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才取得了极高的思想文化价值,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与探讨,才具有了深刻、普遍、持久的思想文化意义。
在以《阿Q 正传》为代表作的乡土小说中,鲁迅以“思想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从政治、文化、心理等各个层面对旧中国以农民为主要载体的“国民性”——亦即“民族性”特征,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描绘与剖析,并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的封建思想文化体系。
因此,在文化批判这一时代原动力的作用下,“农民”、“民间文化”成了鲁迅乡土小说显在的题旨,而中国封建思想文化及其对中国民间的毒害则是他小说中最富艺术震撼力的潜台词。
二、民间:告别传统后的天然归宿鲁迅所反对的传统,主要指封建主义的正统,而对于民间文化中那些具有民主性、原发性的文化因子,鲁迅却又极为赏识、推崇。
在貌似全盘西化的过激言论中,实际上仍掩不住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天然眷恋和重造冲动。
在《门外文谈》中,他从文字、文学的源头开始谈起,认为民间文化才是一切文艺真正的活水源头。
他称民间文学创作者是“不识字的作家”,称赞民间文学“因未染旧文学的痼疾,所以它又刚健、清新”。
他透过民间鬼神迷信的雾障,看到了民间大众对正义、公平的向往,因而他在《朝花夕拾》、《女吊》中称颂了目连戏里的那“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和那“义勇鬼”与“女吊”。
对于江浙文化,他更是情有独钟。
五四时期鲁迅的小说体现出“冷峻”、“峭拔”之“鬼气”,这是与他的出生地——绍兴会稽的越文化特征密切相关的。
沈瓞民在《回忆鲁迅早年在弘文学院的片断》中记载说,早在弘文学院期间,鲁迅的同学就这样评他:“斯诚越人也,有卧薪尝胆之遗风。
”鲁迅喜欢并引用过王思任的“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也集中体现了他对故乡民间文化精神的认同。
鲁迅在1918年创作小说之前,还认真整理辑校过《稽康郡故书杂集》、《嵇康集》等古籍,从中也感受到了古代越人的慷慨之气、爱国之志。
而故乡的迎神赛会、社戏等民间习俗又赋予他丰裕的文学想象力,同时也构成他小说中割舍不掉的民俗情结。
因而,当新旧文化面临激烈的冲突,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与改造时,他在极力倡导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民间文化也成了他天然的归宿。
这种天然归向民间文化的情结,也可以从鲁迅乡土小说潜在的价值评判之矛盾处体现出来。
在学习西方,反对传统的声浪中,进退失据往往成了那些反封建斗士们的宿命。
为了找回继续抗争的精神力量,他们自然而然地归向另一传统——民间文化传统。
但民间文化传统与封建正统思想文化又往往是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存在,因而文化抗争的“失败”与“妥协”就不完全是一种堕落,一种倒退,而是昭示着一种文化发展的必经过程。
五四之后的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向,就是民间文化传统不断地被功利性地重新解读、改造和利用。
故此,鲁迅对《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最后赴某地候补的结局有着宿命式的认同,对《伤逝》里涓生和子君爱情抗争的失败满怀着无奈的同情与理解。
鲁迅既是封建传统文化消极面的全面彻底的批判者,又是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中国人”,尤其是下层民众的深切同情者。
之所以有这种同情,正在于他认识到作为个体的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存在,他们无法抗拒,也没有绝对的义务去为这种文化的转变充当“活祭”。
于是他在劝导青年要多读外国书,甚至可以不读中国书的同时,又为害怕青年因受了自己思想的影响而走向“不归之路”而自责不安。
因为在鲁迅眼里,传统文化已不仅是历代典籍、制度、礼仪、建筑、服饰、艺术、宗教、行为、观念、心理等物化与非物化的形式,而且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生命意识,集体无意识渗透在他们行为的方方面面,要彻底地抛弃,就跟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不可能。
这也就注定了五四知识分子自我崇高地担负起“启蒙”大任,急切改造民间文化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有圆满的结局。
鲁迅正是有了这种对五四知识者“末日审判”一般的自省意识,才会在作品中表现出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对各式人物,尤其是知识者向旧势力妥协作价值评判时的犹疑。
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那种沉痛的文化批判与潜在的自我忏悔意识(一种“弑父”般与传统决裂后的灵魂虚慌),常常伴随着对乡村自在自足的生活方式的留恋,对民间未受“圣人之徒”玷污而天然形成的文化习俗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