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内蒙古自治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本 着资源 共享, 提高 实际利用率 的原 则 , 各 类高职 院校应 实行 公平竞
争, 优 胜劣汰 , 通 过 政 府 和教 育 主管 部 门 已 有 高 职 学 校 进 行 整 合 。 比 如 , 对 呼 和 浩 特 的 高职 园 区进 行资 源 整合 , 实现 资源共享 , 提 高资源利 用率 , 组 建
《 国家中长期教 育发展 规划纲要 ( 2 0 1 0—2 0 2 0年 ) 》 提 出: 到2 0 2 0年 , 才; 高职院校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 , 只能满足一般 岗位的需 要, 对 复 杂 岗 位
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 业结构调 整要 求、 体现 终身 教育理念 、 中 的技 术 需 求难 以满 足 。 这 就 要 求 进 一 步 提 升 高职 教 育 , 通 过 应 用 型 本 科 培
一
I . 高 职 院 校 采 取 合 作 办 学 模 式 作 为高 等 教 育 的 - I 1 分, 高 职教 育却没 有相应 的学位 制度 , 不 能 授 予 毕 业生 相 应 的学 位 。 为解 决 这 一 问 题 , 高 职 院 校 可 以采 取 合 作 办 学 模 式 ,
、
内蒙古 自治区高等职业教 育现状
2 0 1 3年, 内蒙 古共有 独立设 置 的高等职 业院校 3 4所 , 全 年招 收高职 通 过 与 本 科 院 校 联 合 培 养 本 科 层 次 的 高级 技 能 型 人 才 。 比 如 , 目前 我 校 采
( 专科 ) 学生 8 1 8 2 8人 , 与2 0 0 8年 内蒙 古 高职 高 专 录 取 院 校 7 6 1 O 0人 相 比 , 取 的分 别 与 内蒙 古 农 业 大 学 、 内蒙古 财经大 学、 内 蒙 古 工 业 大 学 合 作 培 养 我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增幅不大 ; 在 教 育 部 确 定 的 百 所 示 范 性 高 等 专 升本 学 生 的 区 内合 作 方式 , 培养本 科层次 的技 能型人 才 , 就 是 一 种 很 好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四重理论向度及其思考——基于国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相关政策分析
中 图分类号 : G7 l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1 - 7 5l 8 ( 2 O l 3 ) 1 9 - O 0 5 0 - 0 4
( Or g a n i z a t i o n f o r Ec o n o mi c Co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De v e l —
研 究进 一 步 表 明 . “ 学 术 研 究 可 以 为 职 教 体 制 改 革 提 供新鲜 的 、 多样化 的观 点 . 而 上述重 要作 用 , 尚未
引起 职教 体 系 内及 其他 相 关方 面 的 足够 重 视 ” . 同 时. 提倡 “ 在 考虑 T vE T的 特 点 . 国家或 地 区背 景前 提下 . 通 过建 立专 门的 T vE T研 究 机 构 或 中 心 开 展
究方 向为职业教 育基 本理 论 。
基金 项 目: 2 0 1 1年 天 津 市 教 委 社 会 科 学 重 大 项 目 “ 职 业 教 育 提 升 滨 海 新 区产 业 竞 争 力研 究 ” ( 项 目 编
号 : 2 0 1 1 ZD ) 的 阶段 性 成 果 。 主持人 : 王世 斌 。
d u e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t i f i c a nd c ul t u r a l o r g a ni z a t i o n, UN—
t ! t 界 各组织 、 各 国 都 将 提 升 和 保 证 职 业 教 育 与 培 训 的 质 量 作 为 建 设 和 完 善 职 业 教 育 与 培 训 体 系
的 重 要 内 容 。进 入 2 l世 纪 , 欧洲联盟 ( E u r o p e a n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
用人单 位技 能 型人才 难招 。如 何促 进我 国 由人 力 资 源 大 国 向人 力 资 源 强 国转 化 ,职 业教 育担 负着 重要 使命 ,而 企业 对职 业教育 的参 与 以及参 与 的程度 、形
式和方法又全靠政府的主导。
送 大 量 人才 , 就 必须 建 设 现 代 职 教 体 系 、
是 科 学 定 位 。 安 徽 审 计 职 业 学 院
计实 务 ” “ 资产 评 估与 管理 ”三 个省 级
特 色 专 业 和 一 个 省 级 “ 计 实 习 实 训 中 审
升 格 以 来 , 一 直 探 索 根 据 自 己 的 办 学 层
时 ,中 国职业教 育 自身通 过示 范 院校 建 述 。通过 对鲁 昕副 部长 和其他 领 导、专 设 、质量 工程 建设 、工 学结合 、校 企合 家 报 告的学 习 ,我更加 明确 了建 设现代 二是职 业教 育 自身存在 很 多 问题 , 作等 也逐 渐步 入体 系建 设新 阶段 。这次 职 业教 育体 系的 必要性 和紧 迫性 , 同时 需要 由政府 主导解 决过去职业教育没有作 学 习 ,聆 听 了鲁 听副部 长和 一大批 专 家 也增强 了建 设现 代职 业教育 体系 的责 任 为一个独立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从 的报 告 ,也 听取 了一些 兄弟 院校 的经验 感和使命感。中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 而在分 布上 地区之 间 、城乡 之间 、行业 之 间 介 绍 ,使 我看 到 了国家 发展职 业 教育 的 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但随着我国改革开 发展不均衡 、不协调;在举 办上有政府举 新 战 略,也 看到 了职业 教育 发展 的新 机 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发展速度却异乎寻 办、行业 ( 企业 )举办 、社会民办等主体多
关于建立健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 中 陈就 《国中中高期研育)1 发 展 期 撰 光 家国长教教究20 第 规 试 论 新 文 化 运 动 前 期 文 在《 0 年 5 改革 和 硷 划 教 中出低改 教 进 了领 等 职 业 教 育 思 潮 的 兴 起 职 要 走 述 谷善 育 行、 论 作 业 育 “ 的题 境讨 纲 》论 的”问 环 引 高
,
, 可 者 首 先 指 出
.
长期 以 来 . 国 对 于 高 等 职 业 我
职
.
教育 投 入 “ 过低 ” 是 引 发 其 走 向 “ 谷பைடு நூலகம்” 至 , 低 、
入量 ”
.
吴 洪成 、 张士伟 在《 北 师范 大学 学报 》 教 育科 河 (
“ 五
1 今 难 以 攀 升 的 症 结 所 在 。冈 此 , 大 “ 职 投 学 版 )01 l - 加 高 2 0年 第 5期 中 撰 文 指 出 . 职 业 教 育 是
‘
l 为最 受歧 视 的群 体 , 职财 政投 入严 重 不足 骞 等或从 经济 、 ■ 高 生产力 发展 的 角度 。 或从 普通 教育 棚
导 致 高 职 院 校 从 学 生 收 费 中 弥 补 。 鉴 于 此 . 构 改 革 的 方 位 . 或 从 职 业 教 育 的 含 义 与 其 他 教 育 关 国家 应 当 通 过 加 大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投 入 . 财 系 的 层 面 .或 从 具 体 的 办 学 实 践 的 体 会 与 认 识 等 不 用
一
则 是 扶 贫 救 弱 、 帮 穷 治 困 的 奠 基 之 四 ” 文 化 运 动 时 期 形 成 的 一 种 教 育 思 潮 . 教 育 理 新 对 作 。一 方 面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逐 渐 沦 为 教 育 大 家 论 , 其 是 教 育 实 践 产 生 了 重 要 影 响 尤 庭 中 备 受 歧 视 的 “ 势 群 体 ” 家 大 口 阔 的 弱 和 近 代 出 版 家 、 教 育 家 陆 费 逵 首 先 提 出 “ 业 教 职
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思考
中 、 工 学 校 为 主 . 要 培 养 初 、 级 技 能 型人 才 , 技 主 中
我 国 职 业 技 术 教 育体 系 已 初 步 形 成 . 目前 这 但
种 体 系 还 存 在 与 经 济 社 会 不 适 应 的 地 方 . 需 要 接 对 受职 业技 术教 育 的社 会 成 员缺乏 足够 的 吸引 力 . 主
业 教 育 的 学 生 多 数 是 优 先 普 通 高 中 筛 选 后 剩 下 的
以 招 收 初 中 毕 业 生 为 主 其 中 , T 学 校 义 分 为 以 技 职 业 资 格 证 书 为 主 的 职 业 技 术 培 训 和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学 历 证 书 为 主 的 学 历 教 育 两 类 . 者 主 管 部 门 分 前 别 为 企 业 、 业 等 非 教 育 行 政 部 门 , 生 在 劳 动 部 行 学
不 同类 型技 能型人 才 的需求 , 1 层 次 体 系 层 次 体 系 主 要 以 学 历 结 构 为 主 . 线 我 国 现 有 职 业 教 育 学 历 结 构 主 要 分 为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和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两 个 层 次 . 致 对 应 普 通 教 育 大 的 高 中 和 大 专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以 中专 学 校 、 业 高 职
要 表 现 在 以 下 三个 方 面 :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困惑与思考
需求平衡机制和公平竞争机制。需求平衡机制是指提 高高职院校的市场敏感度,加强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 接。公平竞争机制是指营造院校之间的公平竞争环 境,促进其提高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的自觉性。“探 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 系的核心内容,无疑更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也即说,谁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谁具有承办本科层 次职业教育的能力,谁就可以(应该)承办本科层次 职业教育。这应该通过公平竞争而定,市场筛选而 定,而非由政府“钦定”。然而,《决定》却明确规 定“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 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只能由从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转型而来的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承担。这不得不让 人们困惑: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究竟是发挥市场 机制作用,还是直接由政府“钦定”?
一、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提出与表述
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提出。在上世纪,我国 一直沿用“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直到2002年 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决定》,才首次提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但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特征没有过多表述, 仅提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 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以及“结构合理、灵活开 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2010年颁布的《国家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特征有了明确表述: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了更多的表述: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加强职业教育内部的有机
高教探索
2015生筮7期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困惑与思考水
2024年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心得(3篇)
2024年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心得近期,本人深入学习了《____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____决定》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____年)》两项重要文件。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现代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对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线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必须不断学习,持续提升自我,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兴趣的养成和专业技能的提升。
若教师教学质量不高,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
因此,专业教师应当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注重专业能力培养等多方面入手,促进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技能发展。
专业课程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重要途径,也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具有深远影响。
以下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几个策略: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摒弃传统师道尊严的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真正关爱学生的成长。
在教学互动中,应多肯定、多表扬、多指导,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改革和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将新技术和新知识融入课程内容,使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应强化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直观教学、现场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专业技能。
三、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应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改革评价方法,不仅关注考试成绩,更应注重学生的综合表现和实践能力。
四、建立学生激励机制通过举办各类竞赛活动和职业技能考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专业兴趣,增强其职业能力。
总之,学校应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展其专业兴趣,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认识和理解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认识和理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机制,培养具备实际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和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强调实践教学和实际技能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职业实践的重要性。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胜任各种职业技能。
这需要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实习和实训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注重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培养。
现代社会对各类职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通用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个体差异和专业需求。
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根据不同行业和个人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和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特定职业环境,发挥自己的优势。
再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强与产业和社会的对接。
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和产业发展提供符合需求的人才。
因此,职业教育应与产业和社会密切合作,了解其需求和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培养模式。
这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协会等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训中心,通过实际项目和岗位培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适应能力。
总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任务。
只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个性化培养,并与产业和社会对接,才能实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职业人才的目标。
对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
现 代职 教 体 系 的 框 架
从 目前 我 国 的教 育 体 系来 看 。 立 相 对 独 立 的 现代 建 职 业 教 育 体 系 ,有 利 于满 足学 生 多 样 化 选 择适 合 自己 的
发展路径 , 利于提升教育为社会经济服务 的能力 , 有 有利 于完善高等教育体 系。 前不 久 ,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 职业教育与物流行业发展对话活动上提到职业教育体 系 建设时说 :我们体系 内是有层次、有结构 的。技能型人 “ 才、 高端技能型人才 、 应用型人才 、 高端应用专业人才 。 这 个表述不能再 变了。 这是体 系建设的高端设计 。 ” 这里关
研究型、 研究教学型 、 教学研究 型 、 教学型等 4型 。每个 大学的类型由上述类和型两部分组成 ,类 在前型在后 。
嵩
比
例 劳
这 种 以大 学 的科 研 水 平 来 划 分 学 校 而 忽 视 人 才 类 型 的
分类 方法有失偏颇 。非研究性 、 学术 性的应用型大学在 国外发 达 国家都有成熟的案例 , 并且 为国家的社会经济
键 的做 法 应 该 是 以就 业 为 导 向 。积 极 支 持 建 设 一 批 应用 型本 科 院校 , 畅通 中高 职 升 学 的渠 道 。 养 符 合 我 国现 代 培 产 业 发 展 的专 业 学 士 和 专 业 硕 士 。下 图是 一 种 可 能 的 体
系框 架 。
将高等教 育第五 级 的教育 分为研 究型 、 用型 、 应 实用 型
系, 具有 职教课 程的专 科院校学生横 向或升学进入职 教
从 我国 目前的教育制度来看 , 普教 与职教基本不能 实现横 向沟通 , 这就忽视了学生发展 背景和成长过程 的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学习心得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学习心得《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文件,主要内容涉及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实施措施。
本文就该意见的内容作一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学习心得,以期对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挥贡献。
一、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基本内容1.打造全覆盖、立体结构、分级设置、功能齐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和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心,强化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涵盖各类非学历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化、步骤化、正规化和集中化的“四步棋”体系。
2.加快高职院校建设,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要加快高职院校建设,建立新办学型高职院校,开展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和调整,制定完善课程体系,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质量,并确保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3.加快学科和专业建设,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水平。
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科学调整高等职业教育学科、专业类别和科目专业,加快实现专业设置、调整、规划、教学改革。
要培养面向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型技能、新技术、新科技和新业务等具有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职人才。
4.持续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构建专业化管理制度。
要把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作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鼓励高职院校有经验的教师申报高等教育教学能力认定,推进特色化教师培养,提高教学把关能力。
二、我的学习体会从《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可以看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是中国实施“新发展理念”,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刻不容缓地建设全覆盖、立体结构、分级设置、功能齐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保障现代职业教育需求。
另一方面,针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调整职业教育学科类别,开发专业课程,实现专业调整规划和教学改革,以满足市场和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如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如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引言现代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愈发迫切,立足于此,建立一个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如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1. 建立与产业需求相匹配的课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确保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对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积极与各行业企业合作,了解行业技能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教育课程。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实习、企业讲座等方式,增加学生与实际工作环境的接触,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因此,在职业课程中应增加实验实训课程,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此外,还可以提供实践项目、实际案例分析等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3. 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专业技能之外,现代职业教育还应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培养这些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挑战。
4. 建立智能化教育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教育平台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建立一个智能化教育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实时互动、学习评估等功能。
通过智能化教育平台,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学习和获取知识,教师也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
5.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机制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产学研结合的机制来推动。
通过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为教育机构提供反馈和指导,科研机构可以提供前沿技术和理论支持。
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结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任务。
我们需要关注课程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智能化教育平台,以及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机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体会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体会1对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有了新的定位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适应现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快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要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服务,必须站在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端,要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要实现和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引领职业教育科学设计课程体系、课程结构。
建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体现服务五个方面:一是服务国民经济科学发展;二是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三是服务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四是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和特色发展;五是服务改善民生,为提高中等劳动者收入创造条件。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按照“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整体设计、构建体系、科学布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阶段目标任务,不断取得成效收获。
2对现代职教体系与产业体系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须服务于国家战略。
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准确理解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办学水平提升,要站在教育发展战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国家战略高度准确地理解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背景上。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追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服务于这个国家战略。
二是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历史贡献。
3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理解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说“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时提到“不仅教学生一技之长,而且培养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具有文化基础的高端技能人才”。
在整理关于职教体系的材料中,笔者认识到培养高端技能人才应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适应区域产业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区域发展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职业教育格局。
关于建立健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联 系 较 少 ,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的 教 学 中 很 少 渗 透 职 在 业 启 蒙 教 育 方 面 的 内 容 .学 生 对 社 会 的 产 业 结
构 、技 术 发 展 和 职 业 的 变 迁 没 有 基 本 的 了 解 . 非 常 不 利 于 学 生 未 来 的 发 展 一 些 选 择 接 受 职 业 教
体 制 的 创 新 。由 于 受 到 传 统 观 念 、 育 理 念 、 育 教 教 行 政 、 学 行 为 、 动 人 事 制 度 等 各 方 面 的 严 峻 办 劳 挑 战 . 种 复 杂 的 因 素 固结 成更 深 层 次 的体 制 性 多
形 式 上 的 衔 接 , 部 还 存 在 许 多 问 题 . 核 心 问 内 而 题 是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定 位 不 清 . 而 导 致 中 高 职 从
我 国 普 通 教 育 强 调 学 科 本 位 . 实 践 和 职 业 生 活 与
生 涯 的 各 个 环 节 . 是 终 身 教 育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国 家 有 关 方 针 、政 策 一 再 强 调 推 行 职 业 培 训 、 就 业 准 入 等 制 度 。 但 是 . 于 相 关 法 律 法 规 体 系 不 由 健 全 、 有 法 律 贯 彻 实 施 力 度 不 够 等 原 因 . 业 现 就
出 一 个 不 对 等 的 “ ” : 通 教 育 的 一 边 长 。 业 h 型 普 职 教 育 的 一 边 短 。 职 业 教 育 结 构 不 完 整 、 系 不 健 体
全 , 结 果 是 教 育 结 构 的 整 体 失 衡 : 通 教 育 的 其 普 人 才 供 给 大 大 超 过 社 会 需 求 . 职 业 教 育 的 人 才 而
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
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扩大,国家经济发展对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强,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现代职业教育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劳动力市场参与度,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和创新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模式包括学校培训和企业培训两种方式。
学校培训模式是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以职业院校为代表,主要涉及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
企业培训则是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由企业为员工提供实用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需要思考如何将传统的学校培训和企业培训相结合,以实现更加全面、深入的教育。
一种创新的方式是实行职业教育学士学位,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教育和培训,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种创新方式是实施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证书制度。
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也可以推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职业证书制度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招聘选择,同时也可以帮助员工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入“导师制度”、“实习带薪”、“互联网+职业教育”等一系列创新方法,以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导师制度通过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
实习带薪则是一种更加实用的形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和发展职业,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劳动力。
互联网+职业教育则是一种更加普及的方式,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视频教学和云端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方便地学习和培训。
综上所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和创新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地创新,可以为职业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活力,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
4 3
20 r 《
辽宁 教育行政学院 学报
其次 ,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管理运行机制不顺 畅。一方面 , 存在着多头管理 、 职能交叉 、 统筹乏力 的问题。我 国教育行政部门对中等 、 高等职业教育 、
西方主要 的工业化国家 中, 职业教育历经第一
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信息技术革
且 通 过 职 业 教 育 为 国 家 经 济建 设 培 养 了大 批 技 能
律决定 的, 也是实践《 国家 中长期 教育改革 和发 展
规划纲要( 2 0 1 0 - - - 2 0 2 0 年) 》 的必然要求 。这就需要 我们对构建现代职业教 育体 系的相关 问题作深入
的探 讨 。
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 一) 我 国职 业教 育体 系亟待 完善
目前 ,我 国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已初步形成 , 并
作者简介 : 谢 晶( 1 9 8 9 一 ) , 女, 湖南岳 阳人 , 贵州师范大学教 育 科 学学院在读研 究生,研 究方向: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游 静 ( 1 9 8 6 -) , 女, 贵 州赤水人 , 贵州师范大学在读研 究生 , 研 究方 向: 认 知语 言学; 陈建 录( 1 9 7 o - ) , 男, 山 东泰安人 , 贵州师 范 大学教 育科 学学 院副教授 , 博士, 硕 士生导 师 , 研 究方 向: 职
型人才 , 但距离2 0 2 0 年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 设 目标还存 在 不少 问题 。
期
一
首先 , 传统观念制约着职业教育 的发展。我 国 直深受 “ 学 而优 则 仕 ” “ 劳心 者 治 人 , 劳 力 者 治 于
人” “ 万般 皆下 品, 唯有读 书高” 等精英教育思想的 影响 , 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 的社会认 同度不高 。尽 管《 中华人 民共 和国职业教育法》 规定职业 学校教 育 中分为“ 初等 、 中等 、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 看似与 普通教育是一种平行 、 平等 的关系 , 但是在教育现 实 中, 职业教育 与基础教育 、 高等教育之间缺乏 明 显的沟通与衔接 。就 目 前 我国教育 的现状来看 , 职 业教育体系中没有对应学历教育体系 中的本科 生 、 研究生层面的培训 。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民众接受 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 也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关于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摘要】职业教育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探讨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其对于提升就业竞争力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性。
其次分析了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滞后等。
接着探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提出了多元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
还介绍了如何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强调了教师素质、实训设施等方面的重要性。
最后阐述了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指出职业教育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职业教育、重要性、现状分析、改革方向、培养人才、社会发展、结论。
1. 引言1.1 引言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就业和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从学生就业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可以为他们提供实用性强的技能和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
职业教育也是培养国家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
在这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职业教育不仅需要传授基本的职业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加强职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只有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向更加繁荣和进步的方向迈进。
2. 正文2.1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愈发凸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人才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这就使得职业教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技能型人才,满足了市场对于各个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强,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就业率和职业发展空间。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人工巧匠心得体会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人工巧匠心得体会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迅猛增长,对于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有鉴于此,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的人工巧匠已经成为当下的一项紧迫任务。
在参与和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政策的支持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并提供必要的财政资金和政策扶持,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例如,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改善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培训水平,并支持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减税和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岗位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其次,要注重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
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需求,注重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
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充分了解企业在技术和人才需求方面的情况,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确保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符合市场需求,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变化和发展。
第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师资力量的优化和提升对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至关重要。
要加大对职业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
此外,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学校就能接触到真实的职业环境,并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最后,要注重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职业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工匠技能,还要关注新兴行业和新兴职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需要的人才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和变化。
因此,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行业和职业的差异性,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具备面对未来社会和职业挑战的能力。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探索——以广东省职业教育为例
构 建 现 代 职 业 教 育体 系 的 思考 与探 索
— —
以广 东 省职 业 教育 为例
邹 玉 兰
( 广 东外 语 艺 术职 业 学 院 科 研 处 ,广 东 广 州 5 1 0 6 4 0 )
摘
要 :构 建现代 职 业教 育体 系,是 经 济发展 方 式转 型 、产业 结构 升级 、人 才结 构调 整对职 业
构建 现 代职 业 教 育 体系 ,是 经济 转 型 、产
业升 级 与就 业 需 求对 职 业 教育 发 展提 出 的共 同
面 。关 于 职业 教 育 体 系 的思考 和 构 建 必须 面 向
“ 建 设 人 力 资源 强 国 ”这 一 战略 需 求 。 因为 真 正 的人 力 资源 强 国 的人 才 结构 必 须 是全 面 的 、 有 技 能 型人 才 。各 类 型 人才 都 应 该有 自己通 畅
与社会 发展 的 必然要 求
我 国经 济增 长 由粗放 型 向集约 型 、 由不 可
业 体 系发 展 相 匹配 、 与社 会 充 分就 业 相适 应 、 富有生机 活 力 的现 代职 业技 术 教育体 系 。
一
持 续 性 向可 持 续性 转 变 , 需要 大 力发 展 高 新技
术 产 业 、绿 色 产业 、新 能源 产 业 等新 兴产 业 。 这 对 技 能型 、应用 型 人才 提 出 了更高 的要求 。 面 向经济 社 会 发展 的需 求 ,特 别 是面 向经济 建
全 面发 展 、体现 终 身教 育的 需要 促进 人 的发展 ,是 教育 的根本 目的 。谈 及
期 ,也 是广 东 省职 业 教 育发 展 的契机 ,迫 切 需
职业 教 育 ,人 们 习 惯于 用 实用 、功利 主 义 的认 要 构 建 现代 职 业 教育 体 系 , 为现 代产 业 优 化升 双 转 识 观 来评 定 职业 教 育 。不 可 否认 ,为满 足 社会 级提 供 高 素质 技 能 型人 才 ,推动 广 东 省 “
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
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则是促进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职业教育的概念与特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模式构建与创新的路径与方向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职业教育是指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备特定职业技能的人才所进行的教育。
其特点是职业性强、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灵活性强等。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则是在传统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对教育模式进行与创新的过程。
其目标是构建适应市场需求、与科技进步相适应、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职业教育体系。
首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应该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职业教育体系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等,确保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劳动力素质。
其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应注重教育方式的。
传统职业教育往往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实践环节。
而现代职业教育应注重实践教学,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使学生能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并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再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
优秀的教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
一方面,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提供教师实践锻炼的机会,使教师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
最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现代职业教育还应重视学生的核心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通过项目制和实践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为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推进教育现代化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文对高职与普通本科财务管理专业“3+2”分段培养项目进行了相应的探索。
标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分段培养;财务管理专业
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项目是由省级及以上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开展建设,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系统探索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按需发展,强强联合,分段培养,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新模式。
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产生了较大需求
截至2015年,江苏省法人单位数量已经超过百万,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作为公司运转必不可少的财务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作为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首要任务,并将财务管理人才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紧缺人才之一。
(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
产业转型升级导致企业之间的并购与重组不断上演。
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导致虚拟公司的兴起。
经济市场向全球化迈进使企业面临的机遇更多,市场风险也不断加大。
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迫使企业更新理财观念。
参与全球经济竞争,需要熟知国际规则。
网络财务与电子商务的出现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空前的便捷和风险。
(三)高职院校有提升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水平的需求
为解决高职的“断头教育”问题,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学历上升通道,近年来,国家相继实施了“专转本”、“专升本”、“专接本”等“教育套餐”,但是,从本质上讲,这类“套餐”均属于“分段”模式,高职学段与本科学段缺乏系统性,往往存在着专业名称不衔接、教学内容重复等现象,既降低了育人质量,又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与此因此,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3+2”五年一贯制高技能人才培养适应了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职院校的招生吸引力。
(四)本科院校可以吸收高职优质生源,实现双赢
近年来,高中阶段生源总体已出现下降趋势,按照金字塔模式高职阶段的生源基数比本科阶段生源要大,如何打通两者的流通渠道,让优秀的高职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有利于从生源源头上锁定具有较强专业潜能和一技之长高职学生,再加以本科教育的提升,可以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市场匹配度和就业能力,从而提升学校的社会美誉度。
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一)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等都提出:要拓宽高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进入本科学校应用性专业继续学习的渠道。
鼓励高等职业学校与行业背景突出的本科学校合作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
(二)分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已开始实践探索
苏教高[2012]12号文件《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公布了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项目12个。
2013年开展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项目的院校增加至25所。
已经开始从实践方面进行分段培养的探索,为项目顺利实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三、项目实施的关键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首先要确立“3+2”分段培养项目总体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分别确立高职阶段培养目标和本科阶段培养目标。
如财务管理专业总体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和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财务管理理论基础和熟练业务技能,具有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胜任工商、财务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各类组织机构的财会、理财、管理和咨询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阶段培养目标侧重理论基础和技能培养,本科阶段培养目标可侧重理论提升和应用能力培养。
(二)构建“高职重基础、本科重提升”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高职阶段的课程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实践技能的培养与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会计基础、中级会计、财务管理基础、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会计基础实训、ERP沙盘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工学交替等课程,培养具备财务
管理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软件的操作以及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科阶段的课程强调理论知识的丰富和知识的职业性,通过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高级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统计学、审计学等专业课程,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胜任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各类单位的财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控制、财务咨询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三)注重高职与本科课程的前后衔接
在整体高职与本科课程设计中,紧扣校企合作、企业标准这个主线,遵循“根据岗位定技能,依据技能设课程”的原则来架构“企业标准、项目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课程前后衔接关系。
(四)充分融入职业资格内容
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开设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实训、财务管理基础、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课证融通”的核心课程,使学生在在校期间能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证书,将体现职业能力的证书教育融入学历教育之中,基本实现技能考核与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
(五)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一方面高职阶段强化实践性教学,在专业课程中融入项目课程,任务驱动型课程,开设会计基础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本科阶段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提升同时突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两个阶段都注重职业能力培养,本科阶段还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总之,“3+2”模式为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它所解决的不仅是高职学生的学历提升问题,更是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纵向提升问题,提高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层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协调,牵头院校具体负责组织及实施,合作院校根据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开展调查研究和交流讨论,加强对招生录取、教学考核、转段升学等环节的管理,一定能组织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