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理论发展
区域经济学课件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1.经济发展是大概念,经济增长寓于经济发展之中。 2.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3.经济增长是基础,经济发展是结果。 区别: 1.内涵不同: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窄,偏重于数量概念;经济发展则是质量与数量的统一。 2.表示方法不同:经济增长多指产出,常以GNP、GDP、IP及其人均值的增长率表示;而经济
5.GDP没有反映一个国家的医疗、教育福利和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平均寿命。一个发达、成熟、和谐 的社会,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每个公民在生病时能得到适当的治疗是文明社会的最低要 求。由于北欧各国普遍实行全民义务教育和全民医疗保险,因而许多人认为北欧的实际生活水 平高于美国。
一个社会的净经济福利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构成的,制度、文化和心里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们对生活水平的预期及其实现程度,人们在生活和就业方面的压力及安全感,社会是否给人 们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机会,离婚率、犯罪率、司法公正程度,人们在受教育、职业等方面选择 的自由度以及民主和政治方面的透明度和官僚的腐败程度都影响着社会的净经济福利。
名义GDP 实际GDP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是一定时期内(多为一年)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多为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它仅指该时期内
新生产出来的东西。二手车,二手房等都不算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旧货市场的交易佣金。
2.GDP忽略了“地下经济”,五花八门的非法经济活动创造的商品和劳务价值没有计算在GDP中。在美 国,这种地下经济创造的价值每年估计有15000多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5%,美国政府为此每 年损失的税收收入为3100多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法律制度和税收制度不健全的国家,这 种地下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区域经济学》课件
通过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指标,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实 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和经济发展形势,对区域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以 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指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 、文化等方面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 。
1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的相 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
2
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受到自然资源、地理位置、 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3
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 发展水平和可持续性。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和组合,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
人口因素
区域内的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等会 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劳动力供给 和市场需求。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 因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出口导向型模式
以出口导向型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通 过扩大出口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模式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结词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详细描述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城市化、区域政策等, 以及地区间的经济关系和互动。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区域经济学对于理解地区经济发展、制定有效的区域政策和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具 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决策,推动地区经济的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一、引言
区域经济学概述
二、区域经济理论
1. 区域经济学的定义与历史发展
2. 区域经济单位:区域的界定与划分
3. 区域经济的分类与特征
4.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三、区域经济分析框架
1. 区域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
2. 区域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
a) 区域发展指标与数据收集
b) 区域经济模型与分析方法
3. 区域经济分析的适用场景与限制
四、区域产业结构与转型
1. 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
2. 区域产业集群与创新驱动
3.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4. 区域经济转型的挑战与机遇
五、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
1. 区域发展策略与规划
2. 区域政策工具与措施
3. 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六、区域经济的案例分析
1. 区域经济案例选取与分析方法
2. 典型区域经济案例介绍与讨论
a) 内陆发展型经济区的案例分析
b) 沿海开放型经济区的案例分析
c) 边境地区经济合作的案例分析
七、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影响
2. 区域经济的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
3. 区域经济的社会与文化可持续发展
八、区域经济学应用与挑战
1. 区域经济政策的评估与效果分析
2. 区域经济研究的前沿与趋势
3.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结语
区域经济学的价值与展望
参考文献:省略。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为着眼点,运用以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主要手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变化,是近几十年才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摆脱了过去前苏联以生产力布局为基础的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束缚,国内出现了大批的对西方区域经济学进行引进与介绍的论文与专著,本文就是力图对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与介绍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综述。
标签: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一、主要的区域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
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
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
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
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
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
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引言: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并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本文将就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作综述。
一、经济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为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只能通过辐射效应获得一部分经济增长。
这个理论首次揭示了地区经济差异的产生机制,但也忽视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潜力。
二、新地理经济学理论新地理经济学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认为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这一理论,地理环境、地区间的交通和通信成本以及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新地理经济学理论在解释区域经济差异方面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三、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理论认为,相同或相关的产业在一些地区集中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这种聚集效应主要通过资源的共享、技术的提升以及规模经济的实现来实现。
产业集聚理论在解释为何一些地区发展得更快以及如何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
四、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认为,发展水平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现代化进程不均衡所导致的。
现代化进程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与发展。
现代化理论对于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提供了一种便利的分析框架。
五、孤立经济小部门理论孤立经济小部门理论认为,孤立的经济小部门在相对独立而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其发展取决于地区内部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
这种理论对于分析地区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动力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六、区域竞争力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认为,地区经济发展取决于其在全球竞争中所占的位置和能力。
具有优势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投资,从而实现更快的发展。
区域竞争力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种方法,以提高地区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各有侧重,但都为解释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6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三次产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英国:第一产业革命以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发明 和使用为主要标志.
棉纺业、毛纺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印刷业
美国: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力和电动机的发明 和使用为主要标志
不断创新
淘汰成熟 衰退产业
集中精英 加速创新
日本国土总面积377800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俄罗斯的1/ 45,中国和美国的1/25。
资源缺乏
日本—走向21世纪的基本战略
(1)有计划地缩小化纤、纺织、服装、钢铁、造船、 家用电器、一般机器制造等停滞或衰退行业在国家产 业结构中的比重;
(2)集中力量发展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三大 新兴部门;
白炽灯 、电话机 、汽车
美国: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核能和电子计算机的 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 、人工合成材料
第一梯度---第二梯度---第三梯度---第四梯度
第三,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 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 的与大范围的两种形式 :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第一节 区域发展梯度的概念及梯度转移理论 第二节 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 第三节 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第四节 梯度发展理论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区域发展梯度的概念及梯 度转移理论
什么是梯度? 1)梯度就是由低到高过渡的空间变化。如海拔高度的变化;我国从南到北降水的变化,
这是由第一梯度向第二梯度的扩展。这一阶段在布局上被称为 扩展阶段。随着一个工业部门或一种工业产品的生产由创新阶段进入 发展阶段。产规模要扩大,生产区域要扩大,生产厂家要增加,这就 要通过技。转让,在外地合作办厂等,这样,处在第二梯度上的区域 (城市)就会生产发展阶段的产品。
浅谈区域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谈区域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是地大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
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各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
因此,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邓小平同志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
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选择,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实践和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内涵1956年前后,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新思路,其中提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这一思想在“二五”计划和中央有关经济方针政策中得以体现。
邓小平曾高度评价《论十大关系》所蕴含的宝贵思想,认为“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建国后,为了冷战时期备战的需要,国家曾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的工业发展。
这一政策限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然而,由于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基础较差,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多项数据都表明了这种强调内地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表面上缩小了内部差异,实际上导致了中外差异的扩大。
总结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人们理性地认识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
不顾东西部地区的客观差异,人为地推行均衡发展政策,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
邓小平指出:“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
”他认为搞平均主义的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不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是一种空想,其结果只能造成共同贫穷。
理论经济学中的区域发展模型
理论经济学中的区域发展模型区域发展是国家和各个地方政府共同关心的问题。
在理论经济学中,人们提出了许多区域发展模型,用于分析和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和发展方向。
一种常见的区域发展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模型。
该模型认为,经济发展的地理分布是由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决定的。
地理因素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等,而经济因素则涉及市场规模、劳动力和资本等。
根据这个模型,经济活动往往会集中在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和人口密集的地区。
例如,沿海地区由于交通便利和市场规模大,往往成为经济中心,而内陆地区则相对欠发达。
除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还有其他一些区域发展模型也被提出和应用。
其中之一是“孤岛模型”。
这个模型认为,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往往是相互隔离的,而不会出现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根据这个模型,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经济特色和竞争优势,不同地区之间通过贸易和合作来实现互补。
该模型强调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特点。
另一个重要的区域发展模型是“空间计量模型”。
这个模型使用了空间统计和计量方法来研究地理空间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计量经济学的工具,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经济数据来揭示地区发展的模式和趋势。
例如,他们可以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收入差距和就业率等,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原因。
除了上述的区域发展模型,还有许多其他的模型被用于研究和分析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这些模型包括重点产业模型、制度变迁模型和城市化模型等。
它们各自侧重于不同的方面,提供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解释。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区域发展模型只是分析和研究的工具,它们并不能完全预测和解释地区发展的复杂性。
实际上,地区发展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历史、社会文化和技术进步等。
因此,理论经济学中的区域发展模型只能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和思考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综上所述,理论经济学中的区域发展模型为我们分析和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和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工具。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3章)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外需求:输出基础理论
输出基础理论认为,有些市场规模很大的经济体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
来实现经济发展,但有些市场规模较小的经济体无法依靠自身的内生力量
实现经济发展,这些经济体的发展与外部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0 世纪30年代,霍伊特建立了解释城市发展的一个简单的模型-输出
电力、煤炭等)逐渐替代了旧的主导产业部门,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火
车头”;劳动力素质提高了,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人口继续
向区域集聚;新的管理方式、新的融资方式以及新的销售方式不断出现。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概念与发展阶段
5.高额消费阶段
经过成熟阶段的发展,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物质生活较为丰富,人
结论
➢ 开放经济实现经济恒定增长时的限定条件较少,因此相对于封闭的国家模型
更容易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 区域经济特征是由净输入资源刻画,净输入剩余使得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 如果不同区域的初始增长率不同,那么区域间差距会随时间逐渐扩大。
能保证该地区宏观经济的均衡问题。当能够从区外输入资本和生产资料时,
这种区外输入是决定本地的经济增长率的关键因素,相对于那些实行闭关自
守的地区,区外输入使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更宽松,更容易实现长期的
经济增长。
哈罗德-多马模型与输出基础模型的不同点:
➢ 前者强调区外投资,后者强调区外需求
➢ 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储蓄不再是有效需求的扣除项,而是生产性投资的
强调总体而忽略不同生产活动或不同专业化部门的区别;忽略了为本地区
服务的服务行业的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5.基础部门的确定和选择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
一、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过程及其原因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平衡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最初30年,我国在 全国的生产力发展的布局上,采取了 “均衡配置、均衡发展”的原则,即 希望通过工业在全国各地区“遍地开 花”“星罗棋布”,来迅速缩小国内 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三)空间经济理论的核心观点
第一,经济系统内生的循环累 积因果关系决定了经济活动的 空间差异
第三,区位粘性的存在决定着 地区的经济稳定性
第二,即使不存在外生的非对 称冲击因素,经济系统内生力 量也可以促使经济活动的空间 差异
第四,产业集聚带来集聚租金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模型也就是中心—外围模型,类似于米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 发展模型
城市模型涉及的是城市层级体系的演化。城市模型以冯·杜能的“孤立 国”为起点,定义城市为制造业的集聚地,四周为农业腹地
国际模型主要讨论国际专业化与贸易、产业集聚、可贸易的中间产品和 贸易自由化趋势对一国内部经济地理的影响。国际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即使越过国界,特定产业同样会向特有的国家集聚,形成专业化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二)空间经济理论的逻辑结构和基本模型
在空间经济学模型中,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决定均衡稳定性。正是这两种 力量的相对强弱决定了长期稳定的经济活动空间模式。
市场接近效应
市场拥挤效应
这是引起区域分异的力量,也就是导致现代 部门的经济活动向某一区域聚集的力量,称 之为聚集力,或者向心力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三、梯度转移理论
➢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美国学者雷蒙德·弗农在20世纪 60年代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产品或 产业的发展是有生命周期的,将经历创新、发展、 成熟到衰退整个过程。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应用》一、区域经济学概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资源配置以及区域间的合作与竞争等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它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
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最早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他认为农业生产的布局取决于距离市场的远近和运输成本。
此后,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强调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克里斯塔勒和廖什则分别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区位理论的内容。
区位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交通规划和产业布局,引导企业选择合适的区位,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在每个地区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而是在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部门和企业集中的地区首先出现增长,这些地区就成为增长极。
增长极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吸引周边地区的资源和要素向其集中,从而使增长极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扩散效应则是指增长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向周边地区扩散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增长极理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政府可以通过培育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例如,在一些地区设立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集中投入资源,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3. 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主要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区域分工理论的早期代表。
《区域经济学》(第3、4、5、6章)马工程
• 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与改善,主要体现为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较小的
资源环境代价产出较多的产品,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为科技含
量的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产业层次的提升;体现为人民群众能
够更好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体现为以比较充
分的就业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为支撑。
长率等于区域基础部门收入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服务行业就业数
量(收入水平)与总就业数量(总收入水平)之比仍为常数。但如果
常数a0不等于零,则区域总收入增长率不等于基础部门收入增长率;
如果a0小于零,则区域总收入增长率大于基础部门收入增长率;反过
来如果a0大于零,则区域总收入增长率小于基础部门收入增长率.
用该模型预测长期趋势时,其主要的缺陷是乘数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一、区外需求: 输出基础理论
(五)基础部门的确定和选择
• 根据输出基础模型,一个区域要求得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该区域建
立起输出基础产业。
1. 区域优势产业的概念
• 第一,区域优势产业是一个比较概念,它是一个区域在区域之间同类
产业比较基础上所确认的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产业。
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人口继续向区域集聚;新的管理方
式、新的融资方式以及新的销售方式不断出现。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
(五)高额消费阶段
• 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导工业部门开始转移到生产耐用消费品和
服务业方面来,汽车工业成为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主导部门,标志
着“高额消费阶段”的形成。这一阶段的经济特点主要是“服务型”
础性部门)就业的劳动力(Ls),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如下公式:
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不同地域内经济活动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该学科的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
1. 基础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区域
经济学主要集中在对地理分布和区域经济活动的描述和分析。
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地区间的差异和特征,并提出了一些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框架。
2. 产业集聚理论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这一
时期,经济学家开始研究为什么一些产业在某些地区集中发展,形成所谓的“产业集聚”。
他们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如“橡
皮圈效应”和“新经济地理学”。
这些理论为解释地区经济发展
和区域间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
3. 区域经济政策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这一
时期,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始采取积极的区域经济政策,以促进地区发展和减少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政府干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和评估方法。
4. 新经济地理学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学者们更加关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态和复杂性。
新经济地理学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框架,如“新经济地理学”和“地方经济发展”,以解释现代经济中的地区差异和经济
增长。
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描述和分析地区经济活动到对地区差异和经济增长的更深入理解,为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经济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措施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措施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以及影响这些差异的因素和机制。
它通过分析区域内外在资源配置、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差异,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区位理论、空间经济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等。
1.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它研究的是企业在空间布局上的选择和决策。
根据区位理论,企业的选址决策主要受到地理位置、市场规模、交通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企业往往倾向于选择交通便利、市场规模大且劳动力成本低的区域进行生产经营。
2. 空间经济理论空间经济理论研究的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布局规律。
其中重要的理论包括新经济地理学、福利经济地理学和增长极理论等。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区域发展差异是由于企业之间的互动和经济规模的集聚效应所引起的。
福利经济地理学则关注的是社会福利在不同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
增长极理论则认为,经济增长往往从一个或几个中心区域向外扩散,并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3. 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核心理论,研究的是不同区域之间发展差异的原因和机制。
其中的代表性理论有核心—边缘理论、均衡增长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等。
核心—边缘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往往由核心区域开始,并向边缘区域扩散。
均衡增长理论则强调社会均衡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性。
产业集聚理论则研究了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现象。
二、区域经济学的政策措施区域经济学的政策措施是基于分析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主要通过调整资源配置、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区域合作等方式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1. 资源配置调整区域经济学认为,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通过调整资源配置,将资源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是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产业转移政策、优化投资布局等方式来引导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
第9章第1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14
东北地区
中 部 地 区
图9-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路线图
来源:李小建,2015
⑥对梯度推移论的争论:
反梯度推移论认为,区域的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次序不能完 全依照其所处的梯度,而应该主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条件 来定。只要经济发展需要,而且条件又具备,那么,不论区域 处于哪个梯度上,都可以直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优先开发。
❖ 3.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的关系
➢ 开始一般是极化>涓滴,最终,涓滴>极化
❖ 4.国家干预
➢ 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干预,强化涓滴效应,促进南北双方的均衡发展
材料:
河南省固始县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固始县位于豫皖两省交界处,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也是全国第一 劳务大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口达50万人,每年劳务收入达50亿元。截至 2006年,固始县回乡创业者已有3000多人,投资总额达到30多亿元,兴 办了1000多家各类企业,其中超过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有400多个,10 万农民成为产业工人。
❖ 弗里德曼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个别区域率先发展 起来而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 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
❖ 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六个效应促进中心的成长: 图9-3 促进中心发展的效应
③核心-边缘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
经济区域。
➢ ④区域问题导向阶段( 1999-2012 年)区域政策是针对区域问题的,区域问题可以分为三类
,即落后病、萧条病和膨胀病。
➢ ⑤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是面向 全球的“沿海 - 内陆 - 沿边”全面开放格局。
孙久文2014版.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五)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提出: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1966年在专著《区域发展政策》中提出了中心-
外围理论,亦称核心-边缘模型。 观点:
(六)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
提出: 20世纪60、70年代,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海特等人,创立了区域发
展梯度转移理论。 观点: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 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跳跃 发展并反梯度推移求得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状况,而产业结构状况又取决于该地 区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由创新占主体 的专业产业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 梯度地区转移,这种梯度转移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
国内与国际两个渠道。国内方面强调在不降低原有消费水平的基础 上,加强储蓄水平。国际方面主张要依赖大量的国际投资和资本引进。 评价:
积极意义:主张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 从而冲破发展的瓶颈。
不足表现:①过于重视和强调计划的作用,忽视了发挥市场经济作 用。 ②投资方向被局限在轻工业等部门,而轻工业部门产生的外部经济 效果并不大。
⑴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部门或者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 先出现于一些增长极(城市)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
⑵经济增长并不是在每个部门或地区按同一速度平衡增长,而是按 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述(一)区域经济含义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
它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
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二)区域经济基本特点1、地域性在区域经济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会对国家的发展、国家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在国家的经济活动中,总是选择临近地区的合作。
地域上的连接产生的经济关系称之为区域经济关系。
这种关系通常表现为或者是联合和合作即经济集团化,或者是对立乃至是遏制、互设壁垒等,前者称之为互补关系,后者称之为竞争关系。
2、系统整体性系统整体性是区域经济具有共性的基础。
区域经济实质上是由各个区域内、同级区域间、各级区域间的各种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具有明确的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经济系统,类似国家经济表现出综合性、宏观性、目的性和全局性的特征。
区域经济所追求的是区域内、外各种经济活动在结构上的合理组合和功能上的互补,对所能支配的区域内外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而在整体上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产生出单一经济活动无法获得的经济效果。
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点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点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点区域经济学理论是研究地理区域内经济活动分布的学科,它对产业、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等要素在地理区域内的流动与分布进行科学分析,揭示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及其形成机制。
以下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区域发展差异理论区域发展差异理论主要研究为什么不同地区存在经济发展差异。
其中,区位理论认为地理位置是决定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地区禀赋理论强调地区资源禀赋是影响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
此外,区域创新理论认为技术创新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地区发展差异中起着重要作用。
2.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地区内生产要素的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其中,新古典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理论则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此外,研究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于理解区域经济增长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学理论也涉及到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
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区域发展规划、区域产业政策、区域创新政策等。
其中,区域发展规划是指通过制定规划方案来引导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产业政策则是指采取措施来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创新政策则是指通过支持技术创新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来推动区域经济创新。
4.区域间贸易与一体化区域经济学理论还涉及到区域间贸易与一体化的研究。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区位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有助于解释不同地区间的贸易现象。
此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现象,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5.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对经济活动的密集程度、经济规模、劳动力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
城市经济学理论包括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升级理论、城市职能划分等。
6.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学理论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地理、经济学、政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区域发展的经济理论与实践
区域发展的经济理论与实践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经济全球化一直被视作国际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具有广泛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学这一研究领域凭借着其针对性极强、趋近于实践的研究立场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理论1. 区域经济学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地缘单位——地区的经济问题,从更微观的层面来解释和预测国家、地区、城市等层面的经济现象。
其基本特征在于具有区域性、实证性、局部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2. 新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与应用新区域经济学是在传统区域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区域经济学研究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空间组织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旨在解析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各种驱动因素,并寻求改善和优化地区经济的实际措施。
3. 坚持区域发展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要推行各大区域的不同区域发展路线,利用区域独特的资源优势,科学研究各大区域在不同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本质特征,为地方经济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方针和战略调整建议。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1. 战略发展与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得到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面的关注与支持。
各地政府围绕区域发展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重点发展经济优势产业,推动工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各大高校积极开展区域经济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企业加强这区域物流、生产、贸易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2. 产业转型与升级随着经济环境变得复杂多变,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产业转型和升级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地区工业产业发展的“瓶颈效应”亟待解决。
地方政府和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企业产品、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向高效率、高品质、高附加值和环境友好型结构的转型。
3. 外向型经济的拓展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杜能圈 杜能认为农业的组织形式,以城 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 第二圈——林业、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 第六圈——畜牧业 这样的同心圆结构,通常称为杜能 圈。
三、杜能圈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 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带,主要生 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 奶。 由于运输工具为马车,速度慢, 且又缺乏冷藏技术,因此需要新 鲜时消费的蔬菜,不便运输的果 品(如草莓等),以及易腐产品 (如鲜奶等)等就在距城市最近 处生产,形成自由式农业圈。 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 的消费量大小而Βιβλιοθήκη 定。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概要
(一)理论前提 杜能对于其假想的“孤立国”,给定了以下六个假定
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
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距城市4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
三、杜能圈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 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 作地带。 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七区轮作。 同第三圈不同的是总有一区为休 闲地,七区轮作为第一区黑麦, 第二区大麦,第三区燕麦,第四 区、五区、六区为牧草,而第七 区为荒芜休闲地。 全耕地的43%为谷物种植面积。
三、杜能圈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 此圈是距城市最远的谷作农业圈, 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 三圃式农业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 地分为三区,第一区黑麦,第二 区大麦,第三区休闲,三区轮作, 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 远离农家的地方则作为永久牧场。 本农业圈内全部耕地中仅有24 %为谷物种植面积。
(二)形成机制 根据前述各种假设,以及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比例,
运费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追求地租 收入最大的合理活动等前提条件,杜能给出的一般地租收 入公式如下:
R=pQ-CQ-KtQ=(P-C-Kt)Q 式中: R地租收入;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农产品的生产费;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区域经济学
2011级国经第十一组: 南金秀 周苑茗 张蓉 贺映蓉 刘心怡 李乾浩 相德昌 郗重山 张文杰 闫涛
区位理论
区位主体是指与人类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如企业经 营活动、公共团体活动、个人活动等。区位主体在空间区 位中的相互运行关系称为区位关联度。区位关联度影响投 资者和使用者的区位选择。一般来说,投资者或使用者都 力图选择总成本最小的区位,即地租和累计运输成本总和 最小的地方。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 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具体地讲,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 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
三、杜能圈
第二圈—林业圈 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 木炭等。 由于所供给的物质的重量和体积 均较大,从经济角度必需在城市 近处(第二圈)种植。
三、杜能圈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 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 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 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 为主要特色。 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六区轮作, 第一区为马铃薯,第二区为大麦, 第三区为苜蓿,第四区为黑麦, 第五区为碗豆,第六区为黑麦。 其中耕地的50%种植谷物。
三、杜能圈
第六圈—畜牧业圈 此圈是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 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 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 酪等供应城市市场。 据杜能计算本圈层位于距城市 51~80km处。 该区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外,为城 市提供日常所需的肉类和奶类制 品,更新周期快,商品率高。 此圈之外,地租为零,则为无人 利用的荒地。
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概要
产生了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 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 样的影响。
换句话说,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概要
四、理论与现实
杜能圈模式是一种完全 均质条件下的理论模式, 是对客观实际的高度抽 象,“孤立国”在现实 中很少存在。杜能在考 察了河流的影响、其它 小城市的影响、谷物价 格的影响和土质的影响 后,对其区位圈作了修 正。
逆杜能圈
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 国中西部的许多大城 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方 式,提出了同杜能圈 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 土地利用模式,即所 谓的“逆杜能圈”。
杜能 农业区位理论
11组 刘心怡
一、背景介绍
1、提出者——约翰·冯·杜能
1783-1850,德国农业经济学家
2、出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
1826年出版,以下简称《孤立国》,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农业区位理论的思 想,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3、地位——开山之作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是农业区位理论 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影响最大、最 主要的农业区位理论。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概要
(三)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则 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
作物,或者是生产者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是时消费的产 品。
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 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 以以某种作物同心圆结构,即杜能圈。
三、杜能圈
五、实际理论·应用范例
1、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类型围绕城区形成四个圈域:第一 圈为距市中心10km以内,以蔬菜、奶牛、花卉为主的圈 层;第二圈为距市中心10~20km之间,是以棉花、蔬菜、 奶牛、自给性粮食生产为主的圈层;第三圈为距市中心20 ~35km之间,是以商品粮、棉花、季节性蔬菜为主的圈 层;而第四圈为距市中心35km以外地区,以商品粮、棉 花、渔业和奶牛为主的圈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