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空调系统建模与仿真
制冷空调系统仿真原理与技术
![制冷空调系统仿真原理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bd2a5b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f.png)
制冷空调系统仿真原理与技术制冷空调系统,那可真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神奇存在啊。
想象一下,在炎热得像火炉一样的夏天,或者冷得像冰窖的冬天,一走进房间,空调就能让温度变得那么宜人。
你有没有想过这背后的制冷空调系统是怎么设计和优化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制冷空调系统仿真原理与技术啦。
我有个朋友,他在一家空调制造企业工作。
有一次,我去他那儿玩,看到他们在捣鼓一些空调的设计图纸和数据。
我就好奇地问他:“你们这是在干嘛呢?就对着这些数字和图,空调就能造出来啦?”他笑着说:“你可别小瞧这些啊,这可是在做制冷空调系统的仿真呢。
”我当时就懵了,仿真?啥是仿真啊?他就开始给我解释起来。
制冷空调系统仿真啊,就好比是给空调系统建一个虚拟的模型,这个模型就像是空调的一个双胞胎兄弟,但是这个兄弟是住在电脑里的。
我们可以在这个虚拟模型里测试各种情况,就像在真正的空调上做实验一样。
比如说,我们想知道在不同的室外温度下,空调的制冷效果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仿真技术,那我们就得真的把空调搬到各种温度环境下去测试,那得多麻烦啊!简直是要累死人的事儿。
可是有了仿真技术,就简单多啦。
那这个虚拟模型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这就涉及到很多原理啦。
制冷空调系统主要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这几个部分组成的。
这几个部分就像是一个团队里的不同成员,各自有着不同的任务。
压缩机就像是一个大力士,把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冷凝器呢,就像是一个散热器,把热量散发出去。
节流装置就像是一个阀门,控制着制冷剂的流量。
蒸发器则是让制冷剂蒸发吸热的地方。
我们要把这些部件在虚拟模型里准确地描述出来,就得用到物理学的知识啦。
像热传递的原理,在这个仿真里就特别重要。
热量从高温的地方传到低温的地方,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在空调系统里,热量就是这样在各个部件之间传递的。
我们要通过数学方程来描述这个过程,这些方程就像是这个虚拟模型的骨架一样。
比如说,傅里叶定律就可以用来描述热传导的过程。
制冷空调系统仿真那些事
![制冷空调系统仿真那些事](https://img.taocdn.com/s3/m/0d44846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a.png)
制冷空调系统仿真那些事在写这篇文章以前,先简单谈谈我是谁?本人是一名仿真工程师,从事制冷空调系统仿真。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主要是闲来无事,来论坛叨叨!说说仿真这些事。
下面以问题的形式谈谈自己的观点,感兴趣的同行可以一起拍砖!(1)什么是仿真,什么模拟那?搞计算的人可能听到这样的问题没什么奇怪的?计算机技术作为理论分析、试验技术的第三种研究手段,也不是什么新东西。
仿真简单理解就是仿造真实,如何去实现那?针对实际物理模型进行数学建模。
在仿真工程师眼中你在实验中使用的说有部件都是一个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简单理解就是描述部件物理特性的数学方程(组)。
本人以前读研究生的时候老师就问我,什么是仿真,什么是模拟?两者有什么区别?其实在实际中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去区分,应用中两者的英文都是sumulation。
比较起来,总的来说仿真的概念要大于模拟的范畴。
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对CAE、CFD技术进行的数字化设计,称之为模拟;对数学建模过程称之为仿真设计。
(2)什么是系统仿真?系统仿真的过程就是系统部件数学建模的过程。
系统仿真中,个人觉得必须有这样的概念:对于系统中涉及的任意部件建模过程--部件模型=输入+模型+输出,可以这样说:输入是自变量,模型是描述部件物理特性的数学方程组,输出就是因变量。
系统级仿真其实就只将这些描述部件的数学方程组耦合在一起,通过一定的算法求解方式得出系统级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3)部件模型仿真在这里面我们必须来说“模型”,针对一个物体描述它所有特性的数学方式有很多,我们可以从详细描述模型物理特性去建立数学模型,这就是我们说的参数化模型。
也可以从描述模型输入和输出参数关系特性的角度去建立一个集中参数模型。
总的来说,不管你选用什么形式的建模方式,你只要保证你的一个输入可以得出一个对应正确的输出就可以了。
至于中间模型采用什么样的数学建模方式,我们可以完全不去理会。
在这里我们必须谈下,通用性模型和专用模型。
制冷空调设计仿真计算系统
![制冷空调设计仿真计算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8332fe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61.png)
制冷空调设计仿真计算系统第一篇:制冷空调设计仿真计算系统制冷空调设计仿真计算系统作者简介:制冷工程师,在国内知名企业从事制冷研究工作,对暖通空调、制冷机械、冷库、汽车空调、冷藏车机组、低温冷冻机组有丰富的实际开发经验,在大量的实际开发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总结了现代制冷设计上的问题和实际过程中的困难,本着节省实验费用和加快产品开发的原则,开发了制冷空调综合设计系统。
经过作者七年的连续开发,现在制冷空调综合设计系统已基本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分系统:一、制冷设计系统二、汽车空调设计系统三、冷藏车机组设计系统四、冷库计算系统五、暖通空调设计系统六、暖通造价系统七、物性参数八、表冷器计算和负荷计算九、制冷空调故障查询系统为了能够分享软件成果,让更多的设计者从繁重的计算过程中解脱出来,现在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1、综合设计系统自带浏览器,可以联网和不联网情况下显示公司网站,方便和客户交谈时及时提供公司产品和公司信息。
2、功能菜单介绍3、制冷设计系统主要包括:多种制冷剂循环分析,多种换热器的冷凝和蒸发设计和校核计算,膨胀阀、储液器、制冷剂充灌量、毛细管长度等计算。
计算精度经过实际产品检验,符合工程需要。
包括以下换热器:管片冷凝器、管带冷凝器、平行流冷凝器、管片蒸发器、管带蒸发器、层叠蒸发器、同轴螺旋波纹管冷凝器、同轴DAE管ABS冷凝器、同轴DAE管ABS蒸发器、内螺纹套管冷凝器、内螺纹套管蒸发器、内螺纹套管水水换热器、干式壳管冷凝器、满液式壳管蒸发器、蒸发式冷凝器。
4、实际仿真应用,模拟丹佛斯涡旋压缩机,膨胀阀和两器的匹配。
包含SM/SZ全系列压缩机和TDEXB系列膨胀阀,制冷剂充灌量和管路。
5、汽车空调系统主要包含汽车负荷计算,134a制冷剂循环分析,管片、管带、平行流等换热器设计校核计算,膨胀阀和储液罐计算,制冷剂充灌量计算。
6、冷藏车机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R404A制冷剂循环计算,管片、管带、平行流冷凝器设计校核计算,驾驶室蒸发器、冷藏室蒸发器设计校核计算,一拖二,串并联计算。
制冷压缩机的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
![制冷压缩机的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56be16a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d.png)
制冷压缩机的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制冷压缩机是家用电器、商用冷藏箱以及工业冷库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它能够使气体在低温和高压的条件下变成液态,进而产生制冷效果。
而对于压缩机的建模和仿真,不仅可以提高制冷效率,还可以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
一、制冷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制冷压缩机的主要部件包括压缩机本体、电动机、减压阀、冷凝器、蒸发器和配管等,其中,压缩机本体是制冷循环的核心部件,它能够将氟利昂这种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之后通过冷凝器散热释放热量,并通过减压阀将气体压力调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二、压缩机动态系统建模压缩机动态系统建模的目的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动态过程,从而预测其性能和行为变化。
在建模的同时,我们需要考虑一些关键因素,如压缩机工作状态、温度、压力、系统中的管路结构、工作介质等因素。
基于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分别从压缩机本体、电动机、制冷剂流体等方面进行建模。
1. 压缩机本体建模在建模过程中,我们需要研究并描述压缩机本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
建立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是为了理解和预测压缩机在压缩剂压缩过程中的气流功率、热功率等性能指标,为制冷系统性能分析和优化提供依据。
2. 电动机建模电动机是驱动压缩机运转的能量转换机构,在制冷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动态系统建模过程中,需要对电动机的性能和行为进行建模。
3. 制冷剂流体模型除了压缩机本体和电动机之外,制冷剂流体在动态系统建模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建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制冷剂在管道中的流动和传热效应等因素,进而解决好压缩机系统中传热问题,提高制冷效率。
三、压缩机系统建模仿真在模型建立完成后,我们需要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从而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压缩机的运行状态和性能表现。
压缩机建模仿真分为静态仿真和动态仿真两种形式。
1. 静态仿真静态仿真是对压缩机系统在稳态下的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通过对各个部件的静态特性进行建模,计算和模拟解析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性能指标,如冷凝温度、蒸发温度、质量流量、能量消耗等。
制冷空调系统仿真技术与原理
![制冷空调系统仿真技术与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66605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c.png)
制冷空调系统仿真技术与原理嘿,你有没有想过,在炎炎夏日,一走进房间就能被凉爽的空气包围,这制冷空调的背后可有着超级神奇的技术呢!今天我就来给你好好讲讲制冷空调系统仿真技术与原理。
咱先来说说制冷空调的基本原理吧。
想象一下,制冷就像是一场热量的“大迁移”。
空调里有个叫制冷剂的东西,这制冷剂就像是一个勤劳的小搬运工。
它在空调系统里跑来跑去,把室内的热量搬到室外去。
怎么搬的呢?这就涉及到一些奇妙的物理变化啦。
制冷剂在蒸发器里的时候,它会从液态变成气态。
这个过程就像是水变成水蒸气一样,不过制冷剂的这个变化可不得了。
它在变成气态的时候,就像一个饥饿的怪兽,大量吸收周围的热量。
这个热量就是室内的热量啊,所以室内就开始变凉快了。
然后气态的制冷剂就跑到压缩机那里去了。
压缩机就像是一个大力士,把气态的制冷剂使劲儿压缩。
这一压缩,制冷剂就变得压力很高,温度也很高,就像一个被激怒的小野兽,充满了能量。
接着,这个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就跑到冷凝器里去了。
冷凝器呢,就像是一个冷静的指挥官,让制冷剂在这里把热量释放出去。
制冷剂一释放热量,就又从气态变回液态了。
这个过程就像是小野兽被驯服了一样,变得温顺起来。
最后,液态的制冷剂又通过节流装置,回到蒸发器,开始新的一轮热量搬运工作。
那制冷空调系统仿真技术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像是给空调系统做一个超级逼真的“模拟游戏”。
我有个朋友小李,他就是专门研究这个的。
有一次我问他:“小李啊,你这天天捣鼓的空调系统仿真技术,到底是个啥呀?”小李笑着跟我说:“你看啊,我们要是直接去研发或者改进一个空调系统,那得多费劲啊。
万一设计出来有问题,那可就浪费了好多材料和时间。
这个仿真技术呢,就像是在电脑里先建一个空调系统的‘虚拟模型’。
”他这么一说,我就有点明白了。
这个虚拟模型可厉害了,它可以模拟空调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运行状态。
比如说,不同的环境温度、不同的使用时长、不同的室内外温差等等。
就像你在玩一个超级复杂的游戏,你可以设置各种各样的场景来看看这个空调系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设计
![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71ba4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6.png)
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设计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课题名称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学号时间 6 月13日至 6月19日指导教师(签字)2011 年 6 月 19 日目录第一章设计题目及要求 (1)1.1设计背景 (1)1.2设计任务 (1)1.3主要参数 (2)1.3.1恒温室: (2)1.3.2热水加热器ⅠSR、ⅡSR: (2)1.3.3电动调节阀: (2)1.3.4温度测量环节: (2)1.3.5调节器: (2)第二章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3)2.1恒温室的微分方程 (3)2.1.1微分方程的列写 (3)2.1.2 增量微分方程式的列写 (5)2.2 热水加热器对象的微分方程 (5)2.3敏感元件及变送器的特性 (6)2.3.1敏感元件的微分方程 (7)2.3.2变送器的特性 (7)2.3.3敏感元件及变送器特性 (8)2.4 执行器的特性 (8)第三章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9)3.1系统分析 (9)3.2 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 (10)3.2.1单回路控制系统原理 (10)3.2.2单回路系统框图 (10)3.3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 (11)3.3.1串级控制系统原理 (11)3.3.2串级控制系统框图 (12)第四章单回路系统调节器参数整定 (13)5.1.1、PI控制仿真 (16)5.1.2 PID控制仿真 (17)5.1.3、PI与PID控制方式比较 (17)第六章设计小结 (18)参考文献 (18)第一章设计题目及要求1.1设计背景设计背景为一个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冬季温度控制环节,简化系统图如附图所示。
系统由空调房间、送风道、送风机、加热设备及调节阀门等组成。
为了节约能量,利用一部分室循环风与室外新风混合,二者的比例由空调工艺决定,并假定在整个冬季保持不变。
用两个蒸汽盘管加热器1SR、2SR对混合后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送风机送入空调房间。
本设计中假设送风量保持不变。
(完整word版)制冷空调系统建模与仿真
![(完整word版)制冷空调系统建模与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f2bc62e5581b6bd97e19ea46.png)
空调压缩机虚拟样机开发中的建模与仿真摘要:该文介绍了建模与仿真技术在开发新型汽车空调旋叶式压缩机虚拟样机中的应用。
该虚拟样机由产品的三维几何模型、动力学模型和反映其工作过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等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虚拟样机对压缩机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和优化.关键词:虚拟样机;制冷压缩机;计算机仿真1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压缩机的设计与研究已经从传统的经验或半经验方法逐步转向虚拟样机开发这一先进有效的手段。
虚拟样机是一种基于建模与仿真的设计,包括几何形状、传动的联接关系、物理特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建模与仿真。
本文利用建模与仿真技术开发了一个汽车空调用旋叶式压缩机的虚拟样机,它具有与真实压缩机一致的内在和外观特性,即模拟了其运动学、动力学和工作过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的性能。
该虚拟样机已在产品和实际开发和制造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2旋叶式制冷压缩机简介新型旋叶式压缩机由于其对汽车空调良好的适应性,目前在国内外得到了大力发展。
这种压缩机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紧凑,每个工作基元在一转当中有两次吸排气,转子运动平稳,整机的振动小、噪声低。
在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压缩机制造公司已进行大批量生产.在国内,旋叶式压缩机还处于引进、消化和设计开发阶段。
图1为旋叶式(又称滑片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该压缩机的结构特点为:1)缸内壁型线为多段复杂型线光滑连接而成,转子与气缸同心放置,无偏心。
2)转子和气缸短轴处的密封圆弧段将气缸分成两个压缩腔,两组吸、排气口相错180°布置,使作用在转子上的径向气体力基本平衡,卸除了轴承的径向负荷。
3)为改善叶片运动,叶片斜置。
4)转子与气缸同心,这给机器的制造和安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采用压力供油,以起到润滑和密封作用。
1—排气阀2—转子3—气缸4—滑片5-吸气口图1 压缩机结构简图[1]旋叶式压缩机主要用于小型气体压缩装置和汽车空调系统中,另外还在机舱、军用车辆及民用住宅等空气制冷空调系统中有所应用。
基于Trnsys的水冷型中央空调系统建模与仿真
![基于Trnsys的水冷型中央空调系统建模与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7bd73281680203d8ce2f243d.png)
耗 仿 真 模 型 , 此基 础 上 分 析 加 控 制 和 不 加 控 制 2种 情 况 下 中 央空 调 能 耗 情 况 。 由 2种 模 型 的 仿 真 结 果 可 知 中央 空 在
调 具 有 很 大 的节 能 空 间 。模 型 主 要 用 于 研 究 中 央 空 调 运 行 的 一 些 性 质 , 中 央 空 调 的 节 能 优 化 控 制 具 有 重 要 的 对
意义。
关 键 词 :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系统 模 拟 程 序 ; 冷 型 中央 空 调 ;能耗 模 型 水
Mo eig a d Si lt n o a e —c oe n r I r d l n mua i fa W t r o ld Ce t n o a Ai
Co dt ig Sy t m s d on Tr s s n ionn s e Ba e n y i
21 0 1年 7月
系 统 仿 真 技 术
S se S m u ai n Te h oo y y t m i lt c n lg o
J 1 2 1 u .. 0 1
Vo . No. 1 7. 3
第 7卷 第 3期
中 图分 类 号 : P 3 1 9 T 9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H U e , W i CHEN i i g Ldn
( o ee o A tm t n S in ea d E g e r g S uh C i nv r t o e h o g , a gh u5 0 4 , hn ) C l g f uo ai c c n n i ei , o t hn U i s y f c n l y Gu n z o 1 6 0 C ia l o e n n a e i T o
系统建模与仿真论文
![系统建模与仿真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133386d4d8d15abe234e1d.png)
系统建模与仿真在制冷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城建学院暖通工程 272081404001 朱琴1、简述仿真技术的应用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仿真技术开始在制冷、空调领域开始得到应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技术在该领域内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对制冷空调系统的运行特性研究、产品技术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制冷、空调装置设计手段是开发研究人员提出一种系统方案,并制出相应的样机,然后在实验台上进行样机性能测试,通过实验对装置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进行改进。
从理论上讲,实验改进方法是一种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但由于实验条件、测试精度、经济条件以及开发时间上的限制,使其无法对装置的实际运行进行较全面的预测和较理想的改进。
而仿真技术则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手段最大限度地改进所研究系统的性能。
通过计算机仿真,原来需要在实际装置上进行的实验,很多就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实验费用,而且节省开发时间,使厂家根据市场开发产品的反应速度大大加快。
计算机仿真模型在房间空调器系统中得到应用以来,有关房间空调器系统及部件的仿真模拟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房间空调器模拟的目的之一是对现有的房间空调器系统的性能进行校核,其次是通过改变系统或部件的结构实现系统的最优化设计,同时为控制系统提供被控软件。
仿真模拟的最终目的是期望最大限度地代替实验。
2、仿真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仿真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一种,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浓厚的工程实际应用背景。
所谓仿真,就是指通过研究一个能代表所研究对象的模型来代替对实际对象的研究。
计算机仿真就是在计算机上用数字形式表达实际系统的运动规律。
计算机仿真技术具有如下特点:a.利用对系统和过程的仿真模拟方法取代传统的实验方法,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同时还能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时间。
b.加强了对过程特性的研究和分析,即逐步以动态分析方法取代传统的静态分析方法,使建立的数学模型更加接近实际的系统或过程,准确性提高。
空调冷水系统的仿真数学模型及实验分析
![空调冷水系统的仿真数学模型及实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ddad12f18583d0496459e8.png)
对于空调机组的表冷换热段,常采用翅片管的形 式,其空气与水的流动方式主要为逆交叉流,当冷却器
36 No.4/2010 总第134期 第31卷
计算机应用与 IT 技术
制冷空调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 Electric Power Machinery 与电力机械
最后,当 AHU 进风温度和一次水供水温度恒定
7
6
y = 17.759x - 0.8639
5
4
3 1.5 2.5 3.5 4.5 5.5 6.5 7.5
水流量 / m3 / h
图 4 用户侧流量调节对供回水温差的影响
用户侧供回水温差 / ℃
9
8 AHU 进风温度
7℃
9℃
7
11℃
13℃
15℃
6
5
4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一次水进水温度 / ℃
图 2 一次侧供水温度对用户侧供回水温差的影响
温度 / ℃
48
46
供水
44
42 回水
40
38
36 1.5 2.5
y = 48.03x - 0.027
y = 35.659x - 0.0918 3.5 4.5 5.5 6.5 7.5
水流量 / m3 / h
图 5 用户侧流量调节对供回水温度的影响
侧的热阻关系,通过迭代计算管壁温度、该网格的热交
换量以及下一网格空气和水的温度。按空气流动的相
反方向对每个网格进行计算直至入口单元。将算得的
水的入口温度与已知值进行比较,若差值超过了允许
范围,调整假设的出水温度后重复进行迭代计算,直到
空调制冷系统的仿真和优化初探
![空调制冷系统的仿真和优化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c36af63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1.png)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空调制冷系统的仿真和优化初探
李根正 渊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袁广东 佛山 528311冤
揖摘 要铱传统的空调设计方法大多采用样机的试制来进行袁为了设计出满足性能要求的空调制冷系统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遥而仿 真软件的发展使得空调制冷系统的仿真成为可能袁设计员通过仿真可以在产品生产之前及时发现问题袁及时调整和优化设计袁从而降低空调生 产的人力尧物力等成本遥 本研究综述了空调制冷方面的内容遥
渊2冤好的服务态度袁全面的为读者服务遥 图书馆制定了工作人员职 业道德尧行为规范袁采取多种形式对馆员加强野爱校尧爱馆尧爱读者冶尧 野读者第一尧真诚服务冶的教育袁人人树立野服务态度是标准尧读者满意 度为目标冶的服务意识遥 在服务过程中做到院守时守信袁坚守岗位曰操作 细致袁不出差错曰衣着端庄袁注意形象曰读者要求袁尽力解决曰批评建议袁 虚心接受曰读者有错袁说服解释曰微笑服务袁语言文明曰礼貌待人袁尊重 他人曰发生纠纷袁杜绝争吵曰知荣明耻袁气氛和谐遥 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 了广大读者的欢迎遥 在学院开展的学生问卷测试活动中袁对图书馆服 务态度的满意度达到 90%以上遥
对高校图书馆来说袁 创先争优活动最终的落脚点是读者服务工 作遥 这就要求图书馆党员干部继续发扬野一切为了读者袁为了读者一 切冶的优良传统袁在管理上以馆员为本袁在服务中以读者为本袁充分调 动全体馆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袁脚踏实地袁讲大局袁讲奉献袁不畏困难袁 勇挑重担袁努力创先争优遥
浅谈制冷空调仿真系统原理及其应用
![浅谈制冷空调仿真系统原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e2ac8d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68.png)
浅谈制冷空调仿真系统原理及其应用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制冷空调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开发出了制冷空调的仿真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制冷空调仿真系统,具有仿真功能全面、检测功能全面等优点,被人们不断的应用。
本文先是阐述了制冷空调仿真系统的原理和特征,然后指出了制冷空调仿真系统的应用方面。
标签:制冷空调;仿真系统;原理及应用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制冷和空调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得社会对制冷和空调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以及管理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加快制冷空调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降低传统培训方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冷空调仿真系统应运而生。
一、制冷空调仿真系统原理及特征。
制冷空调仿真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实现对实际制冷空调系统及其工作状态的计算机模拟仿真,它是一个将计算机虚拟技术应用到制冷空调操作培训的一款仿真应用软件,利用它进行制冷空调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理论,提高操作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培训费用,提高培训的可靠和安全程度。
制冷空调仿真系统作为一个培养从事于制冷与空调专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应用软件,它可以安装在windows2000及以上的操作系统上,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两种版本,其中单机版只需在一台微机上进行,其模拟操作过程在一个显示器模拟仿真面板上进行。
制冷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实际工作流程可以通过三维动画进行演示,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大大降低培训费用。
在线运行的制冷空调仿真系统的工作方式则是将教学系统与实际系统相连接,这时,除了操作者的操作面板是采用的仿真系统之外,其他与实际现场操作情况一样,因为操作者可以通过制冷空调仿真系统和真实系统之间的连接来感受近似真实的操作环境,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制冷空调仿真系统具有众多的功能,主要包括制冷系统、冷库系统、风柜系统和电器系统四大部分构成,其模拟数据与实际设备的数据相吻合。
制冷系统仿真培训
![制冷系统仿真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abee2a3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a.png)
压缩机性能曲线(厂家提供)
蒸发器、冷凝器模型
集中参数模型:模型简单、不能考虑流路分布、空气分布影响,适用于性能预测;分布参数模型:模型复杂、考虑流路分布、空气分布影响,适用于性能优化;
节流元件模型
节流元件流动机理复杂,如闪蒸、雍塞等ASHRAE标准推荐关联式模型;
输入:进口参数、内径、长度输出:质量流量
压缩机性能曲线推演
Q标准:已知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频率,通过压机拟合公式计算出的能力值h2标准 :标准工况下压机出口焓值 (实测进口压力对应饱和温度+过热度11.1℃ ,实测压降出口压力)h1标准 :标准工况下压机进口焓值 (实测进口压力对应饱和温度+过热度11.1℃ ,实测压降进口压力)h2实际 :实际工况下压机出口焓值 (压机进口熵值,实测压机出口压力 )h1实际:实际工况下压机进口焓值 (压机进口熵值,实测压机进口压力)
1.主循环 预先计算:Preconditioners.m 循环计算:cycle_solve.m (主程序)2.部件调用 (Componet_model) 压缩机计算:Compressor_cal.m 冷凝器计算:Condenser.m 蒸发器计算:Evaprator.m 管路计算:LineSet.m, LineSet_Twophase.m 毛细管计算:Capillary_zhang.m3.翅片侧计算(Airside_cal) 平片传热与压降计算:wang_plainfins.m 开窗翅片传热与压降计算: wang_louveredfins.m 桥片传热与压降计算:wang_slitdoublefins.m 波纹片传热与压降计算:wang_wavyfins.m 湿翅片传热与压降调整: DryWetSegment.m
部件理论模型发展历程
制冷系统计算和仿真_概述及解释说明
![制冷系统计算和仿真_概述及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add8ca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3.png)
制冷系统计算和仿真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制冷系统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重要设备,用于实现物体或空间的降温、保持低温状态或者达到特定的温度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制冷系统的计算和仿真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中重要的一部分。
制冷系统的计算主要指通过数学方法基于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对系统参数进行分析与计算,以预测系统性能、能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表现;而制冷系统仿真则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在虚拟环境下对真实制冷系统进行模拟运行,从而评估其工作性能并优化设计。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制冷系统计算进行概述,包括计算方法概述、热力学分析以及循环制冷系统计算等内容。
然后,我们将介绍制冷系统仿真原理及常用仿真软件,并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仿真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制冷系统计算和仿真在节能优化设计、故障排除与优化以及新技术研发与验证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可能存在的改进空间,展望未来制冷系统计算和仿真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制冷系统计算和仿真进行全面概述和解释说明,介绍其在节能优化设计、故障排除与优化以及新技术研发与验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计算方法和仿真软件,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评估方法,并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本文也意在促进相关领域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制冷系统计算与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
2. 制冷系统计算2.1 计算方法概述制冷系统计算是通过应用数学和物理原理,以及工程经验,对制冷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热力学、传热、传质、流体力学等相关理论,并结合实际运行条件和要求进行参数计算。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热力学分析、循环制冷系统的循环参数计算等。
2.2 热力学分析热力学分析是制冷系统计算的基础工作之一。
通过对制冷剂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物性参数进行获取和分析,可以得到其循环过程中的压缩比、比容、能量转移等重要指标。
制冷系统模拟和案例分析
![制冷系统模拟和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bd0c1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7.png)
制冷系统模拟和案例分析引言:制冷系统在现代工业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制冷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制冷系统的模拟和案例分析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制冷系统模拟的一般步骤包括系统建模、参数设置、计算求解和结果分析。
首先,需要对制冷系统进行建模,即将系统的组成部分和能量传递过程用数学方程描述出来。
其次,需要设置系统的各个参数,包括制冷剂的性质、管路的几何尺寸、传热和流动参数等。
然后,通过数值方法对模型进行计算求解,获取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和运行状态。
最后,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找出可能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以一个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一般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部分。
首先,根据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系统建模,将各个组成部分和能量传递过程用数学方程描述出来。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系统的各个参数,包括压缩机的功率、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传热系数等。
接下来,通过数值方法对模型进行计算求解,得到系统的制冷量、制冷效率和运行状态等指标。
最后,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比较模拟结果与实际测试数据的差异,并找出可能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的比较可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是模型中的参数设置不准确或者模型假设存在问题。
通过对差异的分析和对比,可以找出问题的所在,并提出改进方案。
结论:制冷系统模拟和案例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找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模拟和分析,可以优化制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同时,制冷系统模拟和案例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需要通过与实际测试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来评估。
制冷空调中的计算机仿真与控制.
![制冷空调中的计算机仿真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95c47c95ef7ba0d4a733bf0.png)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v v1 1 k1 p1 p 1
(5-19)
因沿程摩阻系数 f 变化不大,故在积分过程 中设为定值,取进出口摩阻系数之算术平均。 得二相区长度
LTP p2 p1 k1 p2 v 2 2 D v2 ln 1 ln( ) 2 f v1 v1G 1 k1 p1 1 k1 p1v1
(5-20)
k1是一个仅与边界条件相关的常量
p2 v 2 k1 p1v1
0.928533
v1 1 v2
p2 1 p1
1.09156
(5-21)
(3) 过热区模型
对于低压下的过热气体,可近似看作理想气体。 因此在等焓过程中温度不变
原 理 与 技 术
对于一般的微分方程,难以直接求得分析解,一般 采用数值求解方法。对于精度要求较低而速度要求较 高的场合,可以采用欧拉法、梯形法;如果精度要求 较高,则四阶龙格库塔法是常用的求解方法。
5.1.3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理论 循环的计算机分析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最常见的制冷装置如家用冰箱、家用 空调器等均采用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1. 压缩机模型
2. 毛细管模型
建立各个部件的模型 3. 蒸发器和冷凝器模型 4. 围护结构模型 5. 充注量计算模型
1. 压缩机模型
对于制冷装置来讲,活塞在一个运转周 期中的流量的变化,是一个频率过高的信号,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可以取每个周期的平均值来滤掉该高频信号
所以
压缩机进出口状态对于压缩机流量的影响 是没有时间迟延的
压缩机流量计算的模型可以采用稳态模型, 功率则可根据理论功和压缩机的效率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压缩机虚拟样机开发中的建模与仿真摘要:该文介绍了建模与仿真技术在开发新型汽车空调旋叶式压缩机虚拟样机中的应用。
该虚拟样机由产品的三维几何模型、动力学模型和反映其工作过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等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虚拟样机对压缩机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和优化。
关键词:虚拟样机;制冷压缩机;计算机仿真1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压缩机的设计与研究已经从传统的经验或半经验方法逐步转向虚拟样机开发这一先进有效的手段。
虚拟样机是一种基于建模与仿真的设计,包括几何形状、传动的联接关系、物理特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建模与仿真。
本文利用建模与仿真技术开发了一个汽车空调用旋叶式压缩机的虚拟样机,它具有与真实压缩机一致的内在和外观特性,即模拟了其运动学、动力学和工作过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的性能。
该虚拟样机已在产品和实际开发和制造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2旋叶式制冷压缩机简介新型旋叶式压缩机由于其对汽车空调良好的适应性,目前在国内外得到了大力发展。
这种压缩机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紧凑,每个工作基元在一转当中有两次吸排气,转子运动平稳,整机的振动小、噪声低。
在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压缩机制造公司已进行大批量生产。
在国内,旋叶式压缩机还处于引进、消化和设计开发阶段。
图1为旋叶式(又称滑片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该压缩机的结构特点为:1)缸内壁型线为多段复杂型线光滑连接而成,转子与气缸同心放置,无偏心。
2)转子和气缸短轴处的密封圆弧段将气缸分成两个压缩腔,两组吸、排气口相错180°布置,使作用在转子上的径向气体力基本平衡,卸除了轴承的径向负荷。
3)为改善叶片运动,叶片斜置。
4)转子与气缸同心,这给机器的制造和安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采用压力供油,以起到润滑和密封作用。
1-排气阀2-转子3-气缸4-滑片5-吸气口图1 压缩机结构简图[1]旋叶式压缩机主要用于小型气体压缩装置和汽车空调系统中,另外还在机舱、军用车辆及民用住宅等空气制冷空调系统中有所应用。
3压缩机虚拟样机中的数学模型由于开发虚拟样机的复杂性和其中蕴藏的巨大工作量,完全自主开发是不现实的,这势必造成大量的低级和重复劳动。
对于虚拟样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本文采用美国软件公司MDI (Mechanical Dynamics,Inc )的ADAMS,这是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机械系统仿真软件。
利用该软件可建造复杂机械系统的“虚拟样机”,对其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较好地仿真其工作和运动过程,并且可以与CAD软件、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等集成,以迅速地分析、比较系统的设计方案,测试并改进设计方案,直至获得良好的工作性能。
而对于ADAMS与具体开发要求之间必然存在的距离,则进行自主开发并与之集成,并增加可扩充性和柔性[2]。
3.1压缩机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根据压缩机的产品数据和二维图纸,采用CAD软件建立旋叶式压缩机的三维零件模型,并装配完成完整的精确的三维实体模型,再赋予几何模型以材料属性和力学属性(主惯性力矩等),这是建立虚拟样机的基础和前提。
ADAMS提供了一个称为MECHANSIM/Pro的模块,该模块实现了Pro/E的基于特征的几何模型和ADFAMS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模型的无缝连接。
利用该模块可在Pro/E环境中对模型产品运动的碰撞干涉分析,使建立有虚拟样机与实物具有完全的几何和物理属性的一致性,避免了转化为其它格式的几何实体模型而导致模型固有特性(如模型的尺寸、材料特性、惯性矩等)的变异而引起的误差,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虚拟样机的精确性。
3.2压缩机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建模工作在ADAMS环境下完成。
ADAMS将强大的大位移、非线性分析求解功能与使用方便的界面提供给用户,并提供与其它CAD软件、控制分析软件、有限元分析软件等的扩展分析手段,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机械产品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进行建模与仿真。
ADAMS采用刚体i的质心笛卡尔坐标和反映刚体方位的欧拉角(或广义欧拉角)作为广义坐标,即:q i= [x,y,z,ψ,θ,φ]i T(1)q = [q1T,q2T,…,q n T] T(2)由于采用了不独立的广义坐标,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是最大数量却高度稀疏耦合的微分代数方程,适合于用稀疏矩阵的方法高效求解。
ADAMS采用拉格朗日算子建立系统的运动方程,其矩阵形式为:(3)其中T为系统功能,q为广义坐标列阵,Q为义力列阵,ρ为对应于完整约束的拉氏乘子列阵,L为对应于非完整约束的拉氏乘子列阵。
在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时,ADAMS采用两种方法:1)提供三种功能强大的变阶、变步长数值积分方法来求解稀疏耦合的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这种方法适用于模拟刚性系统。
2)提供ABAM(Adams-Bash forth and Adams- Moulton)数值积分法,采用坐标分离算法来求解独立坐标的微方程,这种方法适用于模拟特征值经历突变的系统或高频系统。
对于旋叶式压缩机,其内部运动件有转子和叶片。
其中,叶片的受力最为复杂,也较为关键。
在叶片的诸多受力中,有背压、摩擦力、气体力、接触力等,其中气体力的模拟最为困难,对结果影响也最大,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仿真的准确性。
根据实际的运动学关系和压缩机关键部件的受力关系对产品的三维几何模型进行虚拟装配(即加入运动、受力和运动等约束),从而建立反映压缩机运动学和动力特性的数学模型。
3.3压缩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本文建立有旋叶式压缩机工作过程动态数学模型基于以下限制假设:1)任一时刻基元内工质的状态是均匀的;2)通过吸、排气口的气体流动是等熵的;3)工质没有向外界环境的泄漏;4)压缩机各部件自身的温度分布是均匀的;5)润滑油对工质性质无影响。
数学模型主要分为基元容积随主轴转角而变化的基元容积大小的几何模型及热力学模型两部分。
在虚拟样机中,主轴转角由利用ADAMS开发的模型中的相应转角通过接口子程序传给本工作过程模型,而工作过程模型的计算结果则反过来传给ADAMS模型,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压缩机虚拟样机。
3.3.1几何模型几何模型用于确定旋叶式压缩机的基元容积,它是由相邻两滑片、两滑片之间的气缸内表面和转子外表面,以及气缸两端盖所围成的空间,如图2中的阴影部分。
以前基元滑片(以转子转动方向为准)的位置角,表示该基元的位置,基元前、后滑片位置角之差,反映该基元所占范围的大小,称为该基元的基元角度。
图2 基元几何关系从图2中知,基元处于任意位置时的横截面积为:S G=S A′ABB′=S C′CBB′+S A′B′C′−S ABC(4)由于叶片斜置,所以基元容积的计算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其内部计算还涉及到迭代过程。
3.3.2热力学模型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工作腔内的工质与外界存在能量和质量交换,因此它是一个开口热力系统。
取压缩机的工作腔为控制容积,假设任意时刻工作腔内工质的状态参数均匀一致,将热力第一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用于工作腔控制容积,即建立起压缩机实际工作过程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工作腔控制容积可得:d(m•u)+p•dV= h i•dm+ Qc•dτ(5)其中m为工作腔控制容积中工质的瞬时质量,kg;u为工质比内能,kJ/kg;p为工质压力,Pa;h i为进入工作腔控制容积的工质比焓,kJ/kg;Qc为工作腔壁面向控制容积内工质的热交换速率,kW;dS为控制容积变化dV所需的时间,s;dV =V(U+ dU)- V(U);dU为几何模型中滑片转角的变化。
根据热力学的基本关系式(2)可转换为:(6)其中:T为制冷工质温度,K;z = z(Q,T)为制冷工质状态方程的压缩性因子;R为制冷工质气体常数,kJ/(kg•K);v为工质比容,m3/kg;C v为工质定容比热,kJ/(kg•K)。
式(3)是一个通用的热力学关系式,可适用于工质的吸气、排气、压缩及膨胀过程,该式表明,工质温度将随着工作腔控制容积的减小、进入工作腔工质的焓和质量的增加以及外界传递给基元内工质热量的增加而增加。
式(3)是整个压缩工作过程数学模型的的关键方程,它的求解需要以下关系:1)制冷工质用压缩机因子z表示的状态方程;2)理想气体比热容方程:C v(T);3)由质量方程决定的工质进入控制容积的质量dm,该质量包括通过吸、排气孔口和间隙泄漏引起的质量变化;4)热交换速率Qc;5)由几何模型决定的基元容积V随转角U的变化关系。
3.3.3过程数学模型描述式(3)中的dm和hi在不同的过程中将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吸气、排气、压缩和膨胀过程中分别用能量方程和质量方程描述它们的表示形式,在这些过程的能量和质量方程中还要考虑压缩机间隙泄漏对质量和能量储存的影响,这里不再叙述。
下面给出其它工作过程的模型描述。
1)吸气质量流量吸气管内压力与工作腔压力不同,导致产生了进气管与工作腔之间的质量交换。
基元吸气的质量流量为:∙D p2∙μ∙ρs(7)W s=π4式中W s为基元吸气的质量流量,kg/s;ρs为吸气孔口处工质的密度,kg/m3;μ为吸气管内工质平均流速,m/s。
2)排气质量流量模型中将排气过程看作是流经狭窄流道的绝热流动,由于压缩机排气阀的存在,基元并不是旋转到排气孔口就能排气,而是要在基元内工质压力大于排气管内的压力时才开始进行排气过程,因此模型中排气的质量流量按下式计算:W d= K cf∙∙A k∙√(p−p d)ρ⁄(8)其中p d为排气压力,Pa;A k为排气过程中每一瞬时的通流面积,m2;W d为排气质量流量,kg/s。
3)泄漏模型与其它容积式压缩机一样,旋叶式压缩机的控制容积也要通过吸、排气通道,以及有相对运动表面间的间隙与外界进行质量交换。
压缩机中这样的质量交换过程中的工质流动是非常复杂的。
首先这些流动过程中总伴随有流动阻力和瞬间不稳定的热交换;其次工质虽然是制冷剂和润滑油的混合物,但在流动过程中其形态和成分是变化的,因此准确描述上述流动过程是十分困难的。
在工程分析中,计算结果只要有一定精确度即可,为此在建立压缩机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中,对上述流动过程进行适当简化,本文采用V aisman[3]提出的下列简化模型模拟:(9)其中W l为泄漏工质的质量流量,kg/s;A c为泄漏间隙的横截面积,m2;K fl为泄漏工质的流动系数;P l为泄漏工质在间隙入口处的密度,kg/m3;p1为泄漏工质在间隙入口处的压力,Pa;p2为泄漏工质在间隙出口处的压力,Pa;S为间隙形状系数。
4)传热模型由于旋叶式压缩机基元内工质与基元表面之间的热交换过程较为复杂,目前为止尚无充分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结果可以借用。
模型中对传热过程只考虑了工质与所接触的气缸壁的热交换,而工质与泄入缸内润滑油的热交换则予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