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爬电距离和空气间隙的标准
EN60335关于爬电距离和空气间隙的标准
![EN60335关于爬电距离和空气间隙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7624c2bb4daa58da0114a40.png)
Hair straighter assembly
Different types of PTC Heating elements
InternΒιβλιοθήκη l construction of PTC heating element
The clearance >=1mm
Kapton film Electrode plate PTC heating plate
0.6 0.8 1.3 2.0 2.5 3.2
0.9 1.1 1.8 2.8 3.6 4.5
1.2 1.5 2.5 4.0 5.0 6.3
1.5 1.9 3.2 5.0 6.3 8.0
1.7 2.1 3.6 5.6 7.1 9.0
1.9ª 2.4 4.0 6.3 8.0 10.0
The creepage of basic insulation
29.2.1 creepage for basic insulation Lacquered conductors of windings
1.5mm
Creepage distance of winding need not be greater than the associated clearance specified in table 16
29.1.4 clearance of functional insulation
Between terminals
The functional insulation is between live parts of different potential
PTC Heating element
Hair straighter PTC heater
电路板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怎么规定的?
![电路板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怎么规定的?](https://img.taocdn.com/s3/m/7bc2ce0cb52acfc789ebc917.png)
一般来说,爬电距离要求的数值比电气间隙要求的数值要大,布线时须同时满足这两者的要求(即要考虑表面的距离,还要考虑空间的距离),开槽(槽宽应大于1mm)只能增加表面距离即爬电距离而不能增加电气间隙,所以当电气间隙不够时,开槽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开槽时要注意槽的位置、长短是否合适,以满足爬电距离的要求。
4.2.2元件及PCB的电气隔离距离:(电气隔离距离指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综合考虑)对于Ⅰ类设备的开关电源(本公司的大部分开关电源均为Ⅰ类设备),在元件及PCB板上的隔离距离如下:(下列数值未包括裕量)a、对于AC—DC电源(以不含有PFC电路及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100-240V~为例)电气间隙爬电距离L线-N线(保险管之前) 2.0mm 2.5mm输入-地(整流桥前) 2.0mm 2.5mm输入-地(整流桥后) 2.2mm 3.2mm输入-输出(变压器) 4.4mm 6.4mm输入-输出(除变压器外) 4.4mm 5.5mm输入-磁芯、输出-磁芯 2.0mm 2.5mmb、对于AC—DC电源(以含有PFC电路及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100-240V~为例)电气间隙爬电距离L线-N线(保险管之前) 2.0mm 2.5mm输入-地(整流桥前) 2.0mm 2.5mm输入-地(整流桥后) 2.2mm 3.2mm输入-输出(变压器) 5.2mm 9.0mm输入-输出(除变压器外) 4.4mm 6.4mm输入-磁芯、输出-磁芯 2.2mm 3.2mmc、对于DC—DC电源(以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36-76V 为例)电气间隙爬电距离(DC+)-(DC-)(保险管之前) 0.7mm 1.4mm输入-地(保险管之前) 0.7mm 1.4mm输入-地(保险管之后) 0.9mm 1.4mm输入-输出(考虑为基本绝缘) 0.9mm 1.4mm输入-输出(考虑为加强绝缘) 1.8mm 2.8mm输入-磁芯、输出-磁芯 0.7mm 1.4mm4.2.3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隔离距离: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隔离距离是指变压器两边的挡墙宽度的总和,如果变压器挡墙的宽度为3mm,那么变压器的电气隔离距离值为6mm(两边的挡墙宽度相同)。
美规储能连接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解析
![美规储能连接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755d7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7.png)
美规储能连接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解析摘要:储能连接器作为储能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其安全性能关系到整个系统的使用安全。
UL4128作为目前发表的少数针对储能连接器安全的标准,其内容对产品设计起了规范作用。
其中电气间隙的要求一直困惑广大制造商,电气间隙足够可以起到防触电保护和浪涌保护。
通过对标准内容的解析,希望制造商可以设计出安全和低成本的产品。
关键词:储能连接器空气间隙爬电距离浪涌1.概述在2022年2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再次明确了新型储能在未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中的地位。
基于储能系统未来的市场前景,用于系统内电池互联的储能连接器也会迎来巨大市场需求量,前景客观。
政策扶持下的储能市场迎来了春天,但是储能相关的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
对储能的安全标准规范的需求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储能连接器作为储能系统中关键的零部件,在储能系统内的电力传输起着关键作用,储能连接器的使用安全直接关系到储能系统的运作安全。
结合储能系统的多样的使用场景,储能连接器会被使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同时在高电压电路中工作,因此储能连接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对其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1.储能连接器间隙要求2020年5月13日,由美国保险商试验所(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编制的用于电化学电池系统应用的电池连接器的研究大纲UL4128完成了第五次修订。
大纲中的第9.1章对储能连接器间隙部分的要求做了明确阐述。
该章节考量了当连接器处于插合状态时,不同极性的非绝缘带电部件之间,带电部件和可触及的金属部分的间隙要求。
针对非工具压接的现场接线端子,例如过腰孔型的铜排和内螺纹型铜排等,其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参考表1,根据额定电压查表得知具体要求。
表1针对工具压接型的现场接线型端子,其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参考表2。
根据额定电压查表得知具体要求距离表2第9.1章节的要求都只是使用现场接线型的端子,然而制造商在实际出货时,既会带线出货,也会单独出货不带线的连接器由成品制造商进行工厂接线,该章节并未明确此类情况的要求。
12kV开关设备最小空气间隙及爬距的研究探讨
![12kV开关设备最小空气间隙及爬距的研究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d25bc7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6d.png)
12kV开关设备最小空气间隙及爬距的研究探讨摘要:随着技术和工艺的发展,开关设备小型化密封化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但部分设备制造方和使用方僵化理解对12kV开关设备最小空气间隙不小于125mm的要求,实际上偏离了行业标准《DL/T 404-2018 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初衷。
这一现状会大大阻碍开关设备技术的研究及发展,使得我国的相关技术水平逐渐背离正确的国际技术发展方向,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
本文通过对标准的解读,产品的设计、测试验证,研究探讨125mm的执行标准。
最后呼吁同行各界充分解读标准,规范产品的设计、正确使用和验收方法,避免标准相关条文制约技术进步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
关键词:最小空气间隙,爬距,125mm,常压密封空气绝缘0 引言从建国初期,与其他行业一样,我国电力设备的相关技术体系师承苏联。
1954年,我国第一代10(12)kV固定式高压开关柜(六十年代初定义为GG-1型)仿原苏联产品KCO-2Y。
改进的第二代产品GG-1A型高压开关柜是六十年代全国联合设计的产品,当时占全国高压开关柜产量的80%,产品结构为半封闭敞开式结构,容易受运行环境的污秽、凝露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12kV开关设备的最小空气间隙,燃料部和机械部分别学得为125mm和100mm。
20世纪70年代,制造单位有了一定的经验后,认为100mm可满足使用要求,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工艺、加工设备、结构设计及仿真系统的落后,并不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开关柜“火烧连营”的事故时有发生。
故最终以拉大空气间隙到125mm的粗暴方式来兼容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等参差不齐的国情,并一直执行至今,几十年未曾更新优化。
随着技术和工艺的发展,开关设备小型化密封化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故本文通过对标准的解读、产品的设计、测试验证等多方面,研究探讨12kV开关设备125mm的执行标准。
1标准解读1.1国际标准《IEC 62271-200:2021 High-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Part 200: A.C.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for rated voltage above 1kV and up to and including 52 kV》和《IEC 62271-1:2021 High-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Part 1: Commonspecifications for alternating current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均无对最小空气间隙的严格要求的条文,如图1所示。
EN60335关于爬电距离和空气间隙的标准
![EN60335关于爬电距离和空气间隙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2172badf111f18582d05a4d.png)
Creepage distance mm
Pollution degree123
Material group
Material group
I
II
III a/b
I
II III a/b
0.2 0.6 0.9 1.2 1.5 1.7 1.9ª
0.3 0.8 1.1 1.5 1.9 2.1 2.4
1.6 1.3 1.8 2.5 3.2 3.6 4.0 1.0 2.0 2.8 4.0 5.0 5.6 6.3
Minimum clearance
mm
0.5 0.5 0.5 0.5 1.5 3.0 5.5 8.0 11.0
Special components for basic insulation
➢ The terminals of tubular sheathed heating elements counted 1mm, if the microenvironment is pollution degree 1.
➢Pollution degree 2 applies unless ➢Precautions have been taken to protect the insulation, in which case pollution 1
applies ➢The insulation is subjected to conductive pollution, in which case pollution
III
60335 – 2 –14
III
60335 – 2 –15
III
60335 – 2 – 23
II
60335 – 2 – 80
III
ul2231关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标准
![ul2231关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1d83d9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f.png)
一、概述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和运行过程中,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它们直接影响着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制定相关的标准对于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二、爬电距离的标准1.1 爬电距离的定义爬电距离是指两个导电体之间在一定电压下不发生放电或击穿的最小距离。
它是衡量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
1.2 爬电距离的国际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了《IEC xxx 高电压试验技术空气和气体绝缘的爬电和液体的电气击穿试验》标准,其中规定了不同情况下的爬电距离要求。
1.3 爬电距离的国家标准我国《电气设备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标准GB 2423.5-1995对爬电距离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包括了不同电压等级下的爬电距禿要求、测量方法等内容。
三、电气间隙的标准2.1 电气间隙的定义电气间隙是指两个导电体之间安装设备时所预留的间距。
合理的电气间隙能够有效防止因接触而引起的放电和击穿现象,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2.2 电气间隙的国际标准《IEC xxx-3 绝缘配合标准第3部分:耐电压》以及《IEC xxx-4 绝缘的协调-第4部分:在电气设备中所选取的绝缘标准》对于电气间隙的要求做出了规范。
2.3 电气间隙的国家标准我国《含硅树脂零件通用技术条件》GB/T1695-2005中对于电气间隙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包括了材料、尺寸等要求。
四、标准的重要性3.1 保障设备的安全性符合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标准的设备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接触而导致的放电和击穿现象,从而保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3.2 保障设备的可靠性合理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能够有效地提高设备的绝缘性能,降低因绝缘失效而引起的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3 促进电气设备的发展制定合理的爬电距禿和电气间隙标准能够推动电气设备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论爬电距禿和电气间隙作为电气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其标准制定对于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促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爬电距离和空气间隙的标准规定
![有关爬电距离和空气间隙的标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5ef319131126edb6e1a108f.png)
The clearances of four insulation types:
1. Basic insulation 2. 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3. Reinforced insulation 4. Functional insulation
4
Reinforced insulation
8
Functional insulation
3.2
29.2.1 creepage for basic insulation Lacquered conductors of windings
1.5mm Creepage distance of winding need not be greater than the associated clearance specified in table 16
degree 3 applies
Note: The pollution degree should need refer to part 2.
Pollution degre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Pollution degree
60335 – 2 – 3
II
60335 – 2 – 9
0.5
2500
1.5
4000
3.0
6000
5.5
8000
8.0
1000
11.0
How to find the minimum clearance
➢ Household appliance are in overvoltage category II ➢ Select the rated voltage ➢ Using the table 1 to find out the rated impulse voltage ➢ According to table 2, the minimum clearance could be found by rated
浅析GB 标准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浅析GB 标准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https://img.taocdn.com/s3/m/d8e83cf68e9951e79a89271e.png)
2、在确定两种不同额定电气强度材料之间的最短 距离时,由于空气的额定电气强度通常是最弱的,因此两 个导电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由空气的绝缘性能来决定的。
实际表现
防止短路,达到试验中电气强度的要 1 功能性要求
求,偶然性的浪涌,瞬时过电压;
导电性微粒或灰尘,潮湿和冷凝水的 2 工作环境要求
堆积,海拔高度的变化;
3 电路工作要求 开关负载,内部提升电压;
绝缘属性的 热应力和机械应力,绝缘漏电起痕的
4
要求
特性。
表 4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决定因素解释
图 4 爬电距离要求的查询步骤
尺寸应使得进入设备的瞬态过电压和设备内部产生的峰 值电压不能使其击穿,详细要求见 2.10.3。”电气间隙的 要求涉及 GB4943-2001 标准表 2H、2J 和 2K 三个表。 表 2H 和 2J 适用于一次电路的电气间隙要求;表 2K 适 用于二次电路的电气间隙要求。
GB4943-2001 标准第 2.10.3.2 条注 4:“确定电气 间隙使用表 2H 和表 2J:在表 2J 中按额定电源电压和 污染等级来选择合适的列,再按等于工作电压的电源电 压来选择适当的行。注意最小电气间隙值。
3.3 确定最小电气间隙的替换方法
GB4943-2001 标准第 2.10.3 条相关的确定最小电气间隙的替 换方法见 GB4943-2001 标准附录 G,现将有关方法用方框图型式 标示出来。以便于更好的理解和确定最小电气间隙的替代方法。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f1b8676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6.png)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在IEC60950、GB4943-2011标准中,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需要的最小安全距离,而安全距离又包括电气间距和爬电距离两种。
对于开关电源主要需要保证最小安全距离的地方有以下两个方面:1、一次侧电路对外壳(保护地)的安全距离。
2、一次侧电路对二次侧电路之间的安全距离。
电气间隙电气间隙是两个导电体之间在空气中的最短距离,而最小电气绝缘间隙主要由表格2J、2K和2L来确定。
具体查表方法如下:1、根据交流电网电压有效值和过电压类别确认交流电网电源瞬态电压(由附录Z和表2J确定);表2J 交流电网电源瞬态电压2、首先确定污染等级,再根据实测两点峰值工作电压B和上述确认的交流电网电源瞬态电压值可确定最小电气间隙为C1(由表2K确定);表2K 一次电路绝缘以及一次电路与二次电路之间绝缘最小电气间隙(海拔2000m以下)3、确定污染等级后,再根据实测两点峰值工作电压B和电网电源瞬态电压确认附加电气间隙C2(由表2L确定);表2L 一次电路的附加电气间隙(适用于海拔2000m以下)4、如果B大于交流电网峰值则最小电气间隙为C1+C2,如果B小于或等于交流电网峰值则最小电气间隙就等于C1。
爬电距离爬电距离是两个导电体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而最小爬电距离只由表格2N来确定;具体查表方法如下:1、确定污染等级;2、再根据实测工作电压有效值和绝缘材料的材料组别确定最小爬电距离(由表2N确定)。
表2N 最小爬电距离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之间的电压测试方法以ZLG的某电源产品为例,假如开关电源输入有L、N和PE则测试图如下图所示:假如开关电源输入只有L、N则测试图如下图所示:实例分析实测100~240VAC输入开关电源初次级最大电压波形如下图所示,工作电压峰值为500V,工作电压有效值为265V,根据表2J可知交流电网电源瞬态电压为2500V。
电气间隙计算:按照污染等级2的基本绝缘要求可知:即最小电气间隙的基本绝缘为C1+C2=2.34mm(由于峰值电压500V大于输入电压峰值),加强绝缘为4.68mm。
安规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
![安规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https://img.taocdn.com/s3/m/51d2f4aaa417866fb94a8eda.png)
IEC/EN60950 空间距离/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 保险丝前L 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3mm 3mm保险丝本体3mm 3mm初级次级5mm 6mmIEC/EN60065 空间距离/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 (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3mm 3mm保险丝本体3mm 3mm初级—次级6mm 6mmIEC/EN60335 空间距离/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 (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3mm 3mm保险丝本体3mm 3mm初级—次级(Transformer) 6mm 6mm初级—次级(Except Transformer) 6mm 6mmIEC/EN61558 空间距离/Clearances(min)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min) (保险丝前)L—N 3mm 3mm初级—接地零部件3mm 3mm保险丝本体3mm 3mm初级—次级5.5mm 6mm安全规格(系列标准)注:1、IEC/EN60065 适用于:家用电子类产品,例如: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VCD,DVD,电子琴,复读机......2、IEC/EN61558 适用于:安全变压器及安全隔离变压器,例如:空调置变压器,按摩椅上的变压器,鱼罐的变压器等,其实,所有产品均可用此标准,但是,由于此标准要求很严,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产品不申请此产品.除非其他标准类没含盖的产品或客人特殊要求. 3、IEC/EN60335适应于:家用电器类产品,例如:电池充电器,灯具,微波炉等. 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带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size=2]安全距离[/size]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 要开槽.(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 ——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如果所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而且在操作人员维护时不会受到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材料;——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对加强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绝缘材料构成的加强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4、有关于布线工艺注意点:如电容等平贴元件,必须平贴,不用点胶如两导体在施以10N力可使距离缩短,小于安规距离要求时,可点胶固定此零件,保证其电气间隙.有的外壳设备铺PVC胶片时,应注意保证安规距离(注意加工工艺)零件点胶固定注意不可使PCB板上有胶丝等异物.在加工零件时,应不引起绝缘破坏.5、有关于防燃材料要求:热缩套管V—1或VTM—2以上;PVC套管V—1或VTM—2以上铁氟龙套管V—1或VTM—2以上;塑胶材质如硅胶片,绝缘胶带V—1或VTM—2以上PCB板94V—1以上6、有关于绝缘等级(1)、工作绝缘:设备正常工作所需的绝缘(2)、基本绝缘: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3)、附加绝缘:除基本绝缘以外另施加的独立绝缘,用以保护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仍能防止电击(4)、双重绝缘:由基本绝缘加上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5)、加强绝缘:一种单一的绝缘结构,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其所提供的防电击的保护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各种绝缘的适用情形如下:A、操作绝缘oprational insulationa、介于两不同电压之零件间b、介于ELV电路(或SELV电路)及接地的导电零件间.B、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a、介于具危险电压零件及接地的导电零件之间;b、介于具危险电压及依赖接地的SELV电路之间;c、介于一次侧的电源导体及接地屏蔽物或主电源变压器的铁心之间;d、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C、补充绝缘supplementary insulationa、一般而言,介于可触及的导体零件及在基本绝缘损坏后有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零件之间,如:Ⅰ、介于把手、旋钮,提柄或类似物的外表及其未接地的轴心之间.Ⅱ、介于第二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穿过此外壳的电源线外皮之间.Ⅲ、介于ELV电路及未接地的金属外壳之间.b、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D、双重绝缘Double insulation Reinforced insulation一般而言,介于一次侧电路及a、可触及的未接地导电零件之间,或b、浮接(floating)的SELV的电路之间或c、TNV电路之间双重绝缘=基本绝缘+补充绝缘注:ELV线路:特低电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导体之间或任一导体之间的交流峰值不超过42.4V或直流值不超过60V的二次电路.SELV电路:安全特低电压电路.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的二次电路,使得在正常条件下或单一故障条件下,任意两个可触及的零部件之间,以及任意的可触及零部件和设备的保护接地端子(仅对I类设备)之间的电压,均不会超过安全值.TNV:通讯网络电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携带通信信号的电路.。
国标爬电距离
![国标爬电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d2219f6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9.png)
国标爬电距离国标爬电距离是指在使用安全用电时,人体与地面之间的安全距离。
国家标准规定,不同的电压等级下,人体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是不同的,目的是保障人体安全,防止因电击事故而带来的伤害和财产损失。
在了解电距离之前,需要先了解以下的几个概念。
一、线路电压等级线路电压等级是指供电系统中的电压等级,分为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
低压为220V,中压为10kV-35kV,高压为66kV-220kV,超高压为330kV-750kV,特高压为1000kV及以上。
二、触电危害触电危害是指人体接触有电设备或接地体时,电流经过人体而造成的伤害。
通常包括电击、电休克、电烧伤等。
三、电路状态电路状态分为断开和接通,当线路断开时,人体与地面之间不会产生电位差,因此不会导致电击危险。
电路接通时,通过地线和接地体,形成了一个闭合电路,会产生电位差,人体接触到有电设备或接地体时,会引起电流经过人体而产生电击危险。
四、电距离电距离是指人体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也称空气间隙。
为了使人体在不同电压等级下不产生电击危险,国家制定了相应的电距离标准。
五、国标爬电距离国标爬电距离是指人体在某一电压等级下,在一定条件下,能安全通过电场的距离。
当人体在该距离以下时,可能会受到电击危险;当人体在该距离以上时,电击危险较小。
通常,为了保险起见,应该将距离再增加一定的安全系数,这个距离就是国标爬电距离。
对于低压线路,国标爬电距离为0.5m;中压线路的国标爬电距离为1.0m;高压线路的国标爬电距离为2.0m;超高压和特高压线路的国标爬电距离为3.5m。
六、安全措施在现代社会,电力使用已经离不开我们,但是电击事故发生频率也是非常高的,因此,保障人民群众的电安全已经成了社会的共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守一下规则:1、不要在有电器的情况下,赤脚或穿湿鞋进入房间;2、不要将电器放置在水泥、瓷砖等导体上,避免发生漏电;3、在使用家用电器时,要确保插座良好、线路按规定布置;4、尽可能的使用带地线的电器;5、不要随便拆动外壳,避免接触有电部分;6、不要随便修理发热电器;7、不要在湿地操作电器。
有关成套设备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气资料
![有关成套设备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气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503b035b90d6c85ec3ac612.png)
附:有关成套设备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漏电距离)低压配电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漏电距离)(mm)高压配电装置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漏电距离)二次回路安全距离不得小于下表所列数据常用电器设备新旧符号对照表附表低压电器产品型号组代号表附表特殊环境条件派生代号表附:防护等级的概念(附:二次回路的文字和图形符号二次回路的文字和图形符号的作用:二次回路的图纸是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的工程语言。
为了绘制二次回路图纸,必须采用相应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来标定各种电气设备。
常用文字符号:二次回路的文字符号,在过去设计中用的是旧符号,即按国家标准GB315-64编制的。
为了与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统一,我国又制定了新的标准GB7159-87。
现将新的标准中常用的文字符号列写如下。
为了参照使用,将旧标准中的文字符号写在后面的括号中。
Q、QF(DL):断路器及其辅助触点。
Q、QS(G):隔离开关及其辅助触点。
T、TM(B):电力变压器。
T、TA(LH):电流互感器。
T、TV(YH):电压互感器。
M、(D):电动机。
KI、KA(LJ):电流继电器。
KU、KV(YJ):电压继电器。
KD(CJ):差动继电器。
KP、(QJ):功率继电器。
KS(XJ):信号继电器。
KTP(WJ):温度继电器。
KG(WSJ):气体继电器。
KCA(ZCH):重合闸继电器。
KPD(BCJ):保护出口继电器。
P、PA(A):电流表。
P、PV(V):电压表。
F、FU(RD):熔断器。
KH(RJ):热继电器。
KAM(ZJ):中间继电器。
KCP(HWJ):合闸位置继电器。
KTP(TWJ):跳闸位置继电器。
KVM(YZJ):电压中间继电器。
KSM(SXJ):事故信号中间继电器。
KYM(YXJ):预告信号中间继电器。
KG(LDH):接地继电器。
KSY(TJJ):同步监察继电器。
KAC(JSJ):加速继电器。
KOH(HJ):合闸继电器。
KTP(TJ):跳闸继电器。
空气间隙 爬电距离 和 绝缘等级
![空气间隙 爬电距离 和 绝缘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0e5eb8f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c.png)
空气间隙爬电距离和绝缘等级
空气间隙、爬电距离和绝缘等级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直接关系到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在电气设备和电气系统中,空气间隙是指电气设备内部或设备之间的空气隙,而爬电距离
则是两个导电体之间的最短距离,绝缘等级则是指电气设备所具有
的绝缘性能。
在电气设备中,空气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设备的绝缘性能。
如果空气间隙太小,可能会导致电气设备内部的放电和击穿现象,
从而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电气设备时,需要
合理设置空气间隙,以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
爬电距离则是评价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电气
设备中,导电体之间的爬电距离越大,其绝缘性能就越好。
因此,
在设计和制造电气设备时,需要根据实际工作电压和环境条件合理
设置爬电距离,以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击穿现象。
绝缘等级是衡量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重要参数。
不同的电气设
备具有不同的绝缘等级,而绝缘等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
可靠运行。
因此,在选型和使用电气设备时,需要根据实际工作电
压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绝缘等级,以确保设备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综上所述,空气间隙、爬电距离和绝缘等级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直接关系到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合理设置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选择合适的绝缘等级,对于确保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至关重要。
关于爬电距离的规定
![关于爬电距离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7d48e34ee06eff9aef80710.png)
IEC 60335-1: 2001新标准的变化简介广州日用电器检测所陈灿坤罗军波IEC 60335-1: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第四版)标准在2001年5月公布,但由于配合使用的各个产品《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XX特殊要求》很多还没有制订出来,所以目前还没有普遍使用2001版本的《通用要求》。
与第三版相比,新版标准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方面有了很多变化。
可以预见这些变化将会影响全世界未来10年家用电器及类似产品的结构设计,希望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尤其是家电产品设计和测试方面人员的足够重视。
欧洲标准化组织在2002年对EN60335-1进行了换版,而中国国家标准GB4706.1相信很快更新。
据悉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于2003年9月在烟台召开了GB4706.1-XXXX标准的起草工作会议,有希望在今年内完成征求意见稿。
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给大家介绍一下标准制订的一些背景情况,并重点对变化较大的第29章作简单介绍。
背景介绍:在过去40多年里,第一版(1976),第二版(1988),第三版(1991)标准关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内容要求一直没有什么变化。
它们都是以过去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制订出来的,但是现在看来这些要求相对保守,留有余地太多,或者说对制造商的要求高了。
例如:对于230V和小于130V的危险带电部件与易触及部件之间都是8mm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和同样的交流耐压测试值的要求。
虽然TC 61(制订IEC 60335标准的委员会)早在编写第三版时,就已经注意到这些内容要求不尽合理,并打算修改,可是由于在这方面经验不足,更改条件还不成熟,所以被耽搁了好几年。
最近几年,随着IEC60664绝缘配合系统系列标准的不断完善,对于直流电压小于1000V和交流电压小于1500V绝缘配合有了更明确和具体的电气间隙和耐压要求,TC 61委员会就有了修订标准的技术基础。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知识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247dca0f524ccbff1218463.png)
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1 电气间隙和隔离距离成套设备内不同极性的裸露带电部件和裸露带电部件对金属结构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如下的规定值。
额定绝缘电压过电压类别Ⅳ 过电压类别ⅢUi (电源进线点、主母线)(配电电路、辅电路)V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电气间隙爬电距离Ui≤60 - - 3 260<Ui≤300 - - 35300<Ui≤690 5.5 10 3 10690<Ui≤800 8 12.5 5.512.52 验证检测验证成套设备内部各部位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否符合表1规定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te: The pollution degree should need refer to part 2.
Pollution degree
PTC heating plate
The clearance between surfaces of PTC heating elements may be reduced to 1mm
29.2 creepage distances
Step 1 (To find out the pollution degree)
Hair straighter assembly
PTC heater
Different types of PTC Heating elements
Internal construction of PTC heating element
The clearance >=1mm
Kapton film Electrode plate
330
500
800
>50 and <=150
800
1500
2500
>150 and <=300
1500
2500
4000
Minimum clearance (Table 2)
Rated impulse voltage V
Minimum clearance mm
330
0.5
500
0.5
800
0.5
1500
>1mm
Tubular sheathed heating element
Pollution degree 1
29.1.2 clearance of supplement insulation
The minimum clearance is same as the basic insulation
The distance between enclosure and internal wire
Special components for basic insulation
➢ The terminals of tubular sheathed heating elements counted 1mm, if the microenvironment is pollution degree 1.
➢Pollution degree 2 applies unless ➢Precautions have been taken to protect the insulation, in which case pollution 1
applies ➢The insulation is subjected to conductive pollution, in which case pollution
29.1.3 clearance of reinforced insulation The reinforced insulation using the next step for rated impulse
voltage.
Between terminal and plastic enclosure
The minimum clearances of basic insulation was 1.5mm
Rated impulse voltage V
330 500 800 1500 2500 4000 6000 8000 1000
Minimum clearance
mm
0.5 0.5 0.5 0.5 1.5 3.0 5.5 8.0 11.0
Clause 29Clearances, Creepage distances and solid insulation爬电距
离、电气间隙和绝缘穿通距离 (Table 1)
Rated voltage
Rated impulse voltage
V
V
Overvoltage category
I
II
III
<=50
0.5
2500
1.5
4000
3.0
6000
5.5
8000
8.0
1000
11.0
How to find the minimum clearance
➢ Household appliance are in overvoltage category II ➢ Select the rated voltage ➢ Using the table 1 to find out the rated impulse voltage ➢ According to table 2, the minimum clearance could be found by rated
impulse voltage
The clearances of four insulation types:
1. Basic insulation 2. 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3. Reinforced insulation 4. Functional insulation
I
II
III
<=50
330 500 800
>150 and <=150 800 1500 2500
Using category II
>150 and <=300 1500 2500 4000
220 – 240V
The rated impulse voltage was 2500V
29.1.1 clearances of basic insulation
The clearance of basic insulation
Example 1 : Water kettle
Rating
: 220 – 240V 50Hz 2500 – 3000W
Rated voltage Rated impulse voltage
V
(V)
Overvoltage category
29.1.4 clearance of functional insulation
Between terminals
The functional insulation is between live parts of different potential
PTC Heating element
Hair straigh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