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3_世界农业生产及农产品贸易

合集下载

世界农业生产及农产品贸易PPT(共29页)

世界农业生产及农产品贸易PPT(共29页)
成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只够维持供应59天,而全球粮食最低安全线 为70天供应量。
第二节 世界农业生产及主要 农作物分布
(三)主要畜产品生产与消费
随着人口数量和收入的增长、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和 饮食习惯的转变,世界畜牧业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迅速。
目前畜牧业产值约占全球农业总产值的40%,在发达国家约占农业总 产值的50%,发展中国家约占33%。世界人均每年肉类消费量19641966年间为24千克,1997-1999年间为36千克,人均每年奶和奶制品 消费量1964-1966年间为74千克,1997-1999年间为83千克。
第一节 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 特点与趋势
(三)农业生产凸显产业化、专门化和商品化
分析对比经营组织模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合同制 ✓农工商综合体 ✓农业合作社 ✓联营体又叫混合型公司
第一节 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 特点与趋势
(四)自然因素制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得到 高度重视
世界农业仍严重受制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高温、干旱、水 灾等自然灾害等恶劣的自然条件,加之人口增长、土壤退化造成的 农业用地不足、战乱等问题,削弱了人们增加农产品的努力。
以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和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 为代表的农业高新技术发展速度在逐步加快。生物技术应用十几年来,虽 然不少生物技术产品尚处于研制、试验阶 段,商品化发展充满风险和曲折,但是其 产业化趋势不可逆转。
第一节 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 特点与趋势
(二)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单产水平呈上升趋势
主要谷 物
谷物总 计
其中: 小麦
水稻 玉米 大豆 合计
表13-1 1990-2001年世界谷物生产动态变化

三农产品国际贸易合作指南

三农产品国际贸易合作指南

三农产品国际贸易合作指南第1章引言 (4)1.1 农产品国际贸易概述 (4)1.2 三农与国际贸易的关联性 (4)1.3 国际贸易合作的意义与挑战 (4)第2章国际贸易政策与法规 (5)2.1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 (5)2.1.1 政策目标 (5)2.1.2 政策措施 (5)2.1.3 政策效果 (5)2.2 主要贸易伙伴的农产品贸易政策 (5)2.2.1 美国农产品贸易政策 (5)2.2.2 欧盟农产品贸易政策 (6)2.2.3 日本农产品贸易政策 (6)2.3 国际农产品贸易法规与标准 (6)2.3.1 世界贸易组织(WTO)相关法规 (6)2.3.2 国际食品法典(Codex)标准 (6)2.3.3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标准 (6)2.3.4 国际动物卫生法典(OIE)标准 (6)第3章农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 (6)3.1 国际农产品市场概况 (6)3.1.1 全球农产品贸易主要流向 (7)3.1.2 国际农产品市场规模与增长 (7)3.1.3 国际农产品消费需求分析 (7)3.1.4 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 (7)3.1.5 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中的地位及竞争力 (7)3.2 农产品市场分析的方法与工具 (7)3.2.1 定量分析方法 (7)3.2.2 定性分析方法 (7)3.2.3 市场调查方法 (7)3.2.4 数据挖掘技术 (7)3.2.5 模型构建与验证 (8)3.3 农产品市场预测与风险管理 (8)3.3.1 农产品市场预测方法 (8)3.3.2 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评估 (8)3.3.3 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措施 (8)3.3.4 我国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8)第4章农产品出口策略与渠道 (8)4.1 农产品出口策略选择 (8)4.1.1 市场调研与目标市场定位 (8)4.1.2 产品质量与标准认证 (8)4.1.3 价格策略 (8)4.1.4 营销策略 (8)4.2 农产品出口渠道拓展 (9)4.2.1 传统出口渠道 (9)4.2.2 新型出口渠道 (9)4.3 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 (9)4.3.1 品牌定位 (9)4.3.2 品牌形象设计 (9)4.3.3 品牌推广 (9)4.3.4 品牌保护 (9)第5章农业国际合作模式与创新 (9)5.1 传统农业国际合作模式 (9)5.1.1 贸易合作模式 (9)5.1.2 投资合作模式 (10)5.1.3 技术引进与合作模式 (10)5.2 农业国际合作创新模式 (10)5.2.1 产业链整合模式 (10)5.2.2 农业园区合作模式 (10)5.2.3 电子商务合作模式 (10)5.3 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 (10)5.3.1 技术培训与合作 (10)5.3.2 科研合作与交流 (10)5.3.3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 (10)5.3.4 农业标准化与认证 (10)第6章农业产业链与供应链管理 (11)6.1 农业产业链优化与升级 (11)6.1.1 农业产业链现状分析 (11)6.1.2 农业产业链优化方向 (11)6.1.3 农业产业链升级路径 (11)6.2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策略 (11)6.2.1 农产品供应链概述 (11)6.2.2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 (11)6.2.3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策略制定 (11)6.3 农产品物流与仓储管理 (11)6.3.1 农产品物流管理 (11)6.3.2 农产品仓储管理 (11)6.3.3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11)第7章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监管 (12)7.1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构建 (12)7.1.1 法律法规建设 (12)7.1.2 标准制定与实施 (12)7.1.3 质量安全检测与监控 (12)7.2 农产品质量监管措施与制度 (12)7.2.1 许可证制度 (12)7.2.2 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12)7.2.3 风险评估与预警制度 (12)7.3 国际农产品质量认证与追溯 (13)7.3.1 国际认证体系 (13)7.3.2 国际追溯体系 (13)7.3.3 国际合作与交流 (13)第8章农业贸易救济措施与争端解决 (13)8.1 农业贸易救济措施概述 (13)8.1.1 反倾销 (13)8.1.2 反补贴 (13)8.1.3 保障措施 (13)8.1.4 特别保障措施 (13)8.2 我国农业贸易救济实践 (14)8.2.1 反倾销和反补贴 (14)8.2.2 保障措施 (14)8.2.3 特别保障措施 (14)8.3 农业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14)8.3.1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14)8.3.2 多边和双边协定 (14)8.3.3 仲裁和调解 (14)8.3.4 临时措施 (14)第9章农业贸易促进与扶持政策 (14)9.1 农业贸易促进政策体系 (15)9.1.1 政策目标与原则 (15)9.1.2 政策措施 (15)9.2 农业贸易扶持政策工具 (15)9.2.1 财政补贴政策 (15)9.2.2 金融支持政策 (15)9.2.3 税收优惠政策 (15)9.3 农业贸易融资与保险 (15)9.3.1 农业贸易融资 (15)9.3.2 农业贸易保险 (16)第10章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展望 (16)10.1 全球农业贸易发展趋势 (16)10.1.1 全球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16)10.1.2 贸易自由化推动农产品贸易增长 (16)10.1.3 农业产业链全球化加深国际分工与合作 (16)10.1.4 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农产品国际贸易 (16)10.1.5 创新技术与政策支持在农业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16)10.2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前景 (16)10.2.1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地位不断提升 (16)10.2.2 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竞争优势逐步增强 (16)10.2.3 农产品进口多样化,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16)10.2.4 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 (16)10.2.5 政策支持为农产品国际贸易提供保障 (16)10.3 农业贸易合作机遇与挑战 (16)10.3.1 机遇:全球农业市场潜力巨大 (16)10.3.2 机遇: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16)10.3.3 机遇: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政策推进 (16)10.3.4 挑战: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16)10.3.5 挑战: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贸易的影响 (16)10.3.6 挑战: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国际标准对接 (16)第1章引言1.1 农产品国际贸易概述农产品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国家贸易平衡等多个领域。

农产品贸易指南

农产品贸易指南

农产品贸易指南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农产品贸易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产品贸易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农业是这些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

本指南将向您介绍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如何成功地参与农产品贸易。

1.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知识农产品贸易是指国际上的农产品流通,包括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系列过程。

农产品贸易的主要特点是季节性、价格不稳定、运输成本高等。

因此,要成功地进行农产品贸易需要充分了解农产品市场的规律和特点。

2.如何选择贸易对象贸易对象的选择是农产品贸易成功的关键之一。

首先,要选择一个稳定、富裕、对商品有需求的国家或地区,这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市场波动而导致的贸易风险。

其次,要选择一个合作伙伴,他应该对贸易过程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在贸易过程中提供帮助和支持。

3.如何制定价格价格是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因素。

要制定合理的价格,需要充分了解市场价格走势、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和产品质量等因素。

在制定价格时,应当根据自己产品质量水平,选择合适配套的销售渠道,达到销售和利润的最佳平衡。

4.如何保证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农产品贸易中的核心问题,如果产品质量不好,将严重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和信誉。

因此,在贸易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产品质量。

包括选择优质的种子、及时采摘、合理处理、仓储保管、运输冷链控制等等。

5.在贸易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在贸易过程中需要遵守贸易规则、重视保密、保留充分准备金等。

此外还要关注时局,了解和掌握有关行业的资讯。

要提前了解目标市场的商贸关系,包括许可证、税收、法律法规等信息。

此外,在签订贸易合同时,要注意合同各项条款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等因素。

总之,农产品贸易对于现代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加入到全球贸易中来是有广阔前景的。

但是,要想成功地参与农产品贸易,就需要充分认识到贸易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

只有建立完善的贸易路线和政策安排,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

世界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探析

世界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探析

世界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探析一、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理论基础(一)比较优势下的世界农产品贸易根据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各国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以进行交换,可以在资源一定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产品,也即存在着国际分业的利益。

一国可以通过农产品贸易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进口自己具有比较劣势的农产品。

(二)要素禀赋理论下的世界农产品贸易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当充分利用其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并出口该种要素密集型的农产品,获得一定的竞争性。

由于每种差异性产品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不同,这就决定了没有贸易时,农产品的产量就会受到市场的限制,不能取得规模经济的利益。

(三)产品周期理论下的农产品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生产要素密集性质的变化过程,以及贸易国之间比较优势的转移趋势,着重研究了技术创新、模仿、扩散在贸易格局中的决定作用。

发展中国家应该模仿发达国际的技术,利用本国土地、劳动力或者技术等要素相对丰裕的比较优势,扩大农产品制成品贸易。

(四)规模经济下的农产品贸易在规模经济递增的情况下,即使两个国家在其他各方面都完全相同,互利贸易也同样会发生。

农产品贸易扩大了市场销售量,进而扩大农业生产以获得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平均成本和提高农业生产率,使得各国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产品种类的增加中都可以获得福利收益。

二、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特点世界农产品贸易总体上的一些特点,比如,总量增长,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农产品贸易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农产品贸易的商品构成日益多样化;粮食的贸易格局发生了变化;农产品贸易中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农产品价格与工业品价格相比,呈下降趋势;跨国公司在农产品贸易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动植物检疫国际公约日益完善。

三、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一)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概况(1995-2009)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额呈稳定增长趋势。

2004年以来进口量增长尤其迅速,这体现了我国人民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但也导致了贸易逆差的出现。

农产品贸易学知识点总结

农产品贸易学知识点总结

农产品贸易学知识点总结一、农产品贸易的概念和基本特点1. 农产品贸易的概念农产品贸易是指各种农产品的跨国贸易活动,包括农作物、牲畜、水产品和其他农业产品。

农产品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经济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 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特点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点:(1) 季节性变化明显。

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季节特点,农产品的产量和贸易量存在较大的季节性变化。

(2) 价格波动大。

受供求关系、天气、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3) 质量、安全性要求高。

农产品作为食品,其质量、安全性要求较高,对出口国和进口国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1. 生产因素生产因素是影响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包括土地、气候、水资源、劳动力等。

不同地区的生产条件不同,对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2. 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是农产品贸易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包括需求、价格、消费习惯、市场开发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价格水平都会对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3. 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影响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包括关税、补贴、标准、监管等。

各国政府的政策措施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贸易量和价格。

4. 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指各种限制贸易的措施,包括关税、配额、贸易限制等。

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开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农产品贸易的国际规则和组织1. WTO的农业协议WTO的农业协议是规范全球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法律文件,包括对关税、补贴、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规定,对全球农产品贸易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2. 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是全球农业和农产品贸易领域的权威组织,通过发布农业信息、开展研究和培训等活动,促进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

3. 国际农产品市场国际农产品市场是全球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平台,包括各种交易所和市场机构,为农产品贸易提供了便利的交易和结算服务。

四、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1. 全球化趋势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各国农产品贸易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农产品市场将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农产品贸易的国际标准

农产品贸易的国际标准

农产品贸易的国际标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也日益频繁。

农产品贸易,尤其是农产品国际贸易,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由于各国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标准不同,这也导致了农产品贸易的不规范和不确定性,进而产生了农产品贸易的贸易壁垒和信任危机。

而在这种背景下,农产品贸易的国际标准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

一、农产品贸易的国际标准概述农产品贸易的国际标准是指规范农产品贸易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用于保障农产品贸易安全、公正、透明和有序进行。

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形式和贸易对象,农产品贸易的国际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基础。

各国在制定和实施食品安全标准时,一般会考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以及其他化学物质的使用情况,及产品出口时的包装、标签等信息。

2. 农产品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指农产品在质量方面的标准,涉及到农产品的保鲜、贮存、包装、运输等问题。

农产品质量标准可以通过相关检验和认证机构的认证,向消费者和市场证明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3. 有机农产品标准有机农产品标准是针对有机农业生产和有机产品的生产标准,包括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有无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以及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而制定的标准。

4. 农产品标识标准标识标准是指对农产品出口时进行标记、标签和说明的标准,以此进行市场宣传和促销。

各国不同的标识标准将导致不同种类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和运输方面被限制,从而导致贸易的壁垒和不公正。

二、农产品贸易国际标准的重要性农产品贸易的国际标准不仅有利于规范贸易行为,还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公正和可预测性。

具体而言,以下是几方面的重要性:1. 树立和提升国家的信誉度和声誉度:各国参照公认的国际标准实行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这不仅树立和提升了国家的信誉度和声誉度,也有利于提高该国家的产品竞争力。

2. 减少贸易壁垒和不公平竞争:贸易壁垒和不公平竞争产生了农产品贸易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包装和标识等方面的限制通常是极其宽泛的。

农产品国际贸易

农产品国际贸易
• 总的来说,在工业化完成以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不 同程度地走上了农业保护的道路,并且具有愈演愈烈之势, 到了8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农业保护的程度达到了最高峰。
精选ppt
17
二、发达国家农业政策的影响
• 关于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的影响,可以用局部均衡的方法对其 各种具体形式加以分析。
• 1.农业价格支持 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都通过向本国农民提供高于外部世界 市场水平的价格而构筑价格壁垒。支持生产者的价格的方法是 多种形式的。
• 如果单位农产品的净补贴大于零,生产者补贴等值指数就会大于 1,这说明该农产品得到保护;如果单位农产品的净补贴小于零, 则指数就会小于1,表明农产品没有受到保护。
精选ppt
6
• 研究表明,用生产者补贴等值指数来衡量,到90年代 初,除了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比较接近国际平 均水平即等于1以外,大部分工业发达国家的指数都超 过1,尤其以瑞士、挪威、芬兰和日本为最高。此外, 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以前 对农产品采取征税挤压的政策,但一旦实现了工业化 以后,其农产品贸易政策也转向贸易保护主义。
精选ppt
2
第一节 农产品生产与贸易的特殊性
一、世界的农业政策格局
• 无论在历史还是在现实的世界中,世界农业政策的格局 一般体现为:
• 一是发展的格局。低收入国家普遍让农业生产者负担税 收和不利的贸易条件,而高收入国家则普遍给予本国农 业以补贴等保护。
• 二是反贸易偏向的格局。几乎在所有国家,政策趋向于 向可出口的农产品的生产者征税,而对可进口农产品的 生产者则实行保护,使之免于受到进口产品的竞争。
精选ppt
13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政策
• 农业保护政策的流行是20世纪以后的事情,而且 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保护政策都发生在发达国家。

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

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
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不同区域之间的农产品 贸易流向在发生变化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区域内部农产 品贸易比重有了明显的增大
三、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区域结构
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地区分布在不断 发生着变化
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不同区域之间的农产品 贸易流向在发生变化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区域内部农产 品贸易比重有了明显的增大
18.9%
二、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
2、茶叶、水果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茶叶 贸易额
17.9 21.4 22.4 25.1 25.0 25.3 25.6 23.3 25.3 25.8
比例 0.4% 0.4% 0.4% 0.5% 0.5% 0.5% 0.5% 0.5% 0.4% 0.4%
•世界食糖出口能力4200~4500万吨左右,约占食糖 生产量的27%~29%。
三、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区域结构
60.0
50.0
贸易规模(%)
40.0
进口
出口 30.0
20.0
10.0
0.0 欧洲
亚洲 北美 中南美 非洲 独联体国家 中东 区域
全球及各区域的农产品贸易(单位:亿美元)
全球
欧洲
亚洲
项目 年份
100.0
50.0
0.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年份
一、世界农产品贸易的规模变动
年均增长率(%)
6.0
5.0
对外贸易
生产
4.0
3.0
2.0
1.0
0.0 1950-63 1963-73 1973-90 1990-2004 时间

全球农产品贸易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全球农产品贸易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全球农产品贸易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但真正的全球化 农产品贸易始于19世纪中叶的国际贸易自由化。
发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全球农产品贸易得到了快速 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技术的进步,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便 利性和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02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理论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定义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或一国农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农 业的比较,在生产、加工和销售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综合竞争能力。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农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反映了一国农业在国际市场 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
VS
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全球农 产品贸易的机遇也在不断增加,如电子商 务、冷链物流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产品 的国际贸易更加便捷高效。
04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策略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效率。
2. 高科技应用
美国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高科技,如精准 农业、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以提高 生产效率和降低环境影响。
3. 农业保险
美国为农民提供农业保险,帮助他们在面 临自然灾害或其他风险时降低损失,提高
整体盈利能力。
4. 出口导向
美国通过出口导向的策略,积极拓展国际 市场,提高自身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中的地 位。
全球农产品贸易具有多样性、季节性、价格波动性等 特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 需求存在差异,导致全球农产品贸易具有多样性。同 时,农产品生产和需求受到季节性影响,使得全球农 产品贸易具有季节性。此外,农产品价格受到市场供 需关系、气候、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价格波动 性较大。

农产品国际贸易

农产品国际贸易

农产品国际贸易一、引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农产品国际贸易作为重要的国际商业活动之一,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改善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概述了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现状、挑战和发展趋势,并提供了相关的法律名词和注释。

通过深入了解农产品国际贸易,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和合作。

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1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定义1.2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分类1.2.1 农产品出口1.2.2 农产品进口1.2.3 农产品贸易平衡三、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现状2.1 世界主要农产品贸易国家和地区2.2 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商品2.2.1 粮食类农产品2.2.2 蔬菜水果类农产品2.2.3 肉类农产品2.2.4 鱼类农产品2.3 农产品贸易的规模和趋势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挑战3.1 农产品贸易壁垒3.1.1 关税壁垒3.1.2 非关税壁垒3.2 农产品贸易的标准与规范3.2.1 农产品质量标准3.2.2 农产品卫生标准3.3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压力3.4 农产品价格波动和市场风险五、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4.1 促进自由贸易与去壁垒化趋势4.2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4.3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区域合作4.4 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贸易4.5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科技创新六、附件本文档附有以下文件:1.世界主要农产品贸易国家和地区表格2.农产品贸易壁垒案例分析报告3.农产品标准和规范参考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关税壁垒:指国家对进口农产品征收的关税,用于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

2.非关税壁垒:指国家对进口农产品施加的非关税措施,如技术壁垒、进口管制等,用于限制外国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3.农产品质量标准:指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和规定,确保农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农产品卫生标准:指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确保农产品安全和卫生。

世界的主要农产品和农业贸易

世界的主要农产品和农业贸易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应对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推动农业政策和法规的协调和统一,减少贸易壁垒和摩擦,促进农 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国际农业政策与法规的协调与合作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趋势 农业政策与法规的国际合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协调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
YOUR LOGO
THANK YOU
谷物类:小麦、稻米、玉米等 豆类:大豆、绿豆、红豆等 蔬菜类:菠菜、胡萝卜、洋葱等
水果类:苹果、香蕉、葡萄等 肉类:猪肉、牛肉、鸡肉等 乳制品类:牛奶、奶酪、黄油等
农产品的重要性
农产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 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各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产品生产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密切相关,保障农产品供应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农产品生产还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产生影响,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农业的环保问题。
玉米:全球第二 大粮食作物,主 要生产国为美国、 中国和巴西。
大米:全球约一 半人口的主食, 主要生产国为印 度、中国和泰国 。
土豆:全球第四 大粮食作物,主 要生产国为中国 、印度和俄罗斯 。
经济作物
棉花:全球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 包括中国、美国、印度等。
可可:全球可可产量最高的国家 是科特迪瓦和加纳。
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
地区间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差异导致农产品种类和产量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消费习惯和需求存在差异。 国际贸易政策和关税壁垒等因素影响农产品贸易。 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差异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价格。
世界主要农产品
02
粮食作物
小麦:全球种植 面积最广、产量 最高的粮食作物, 主要生产国为我 国、印度和美国。
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格局

ch13 世界农业生产及农产品贸易

ch13 世界农业生产及农产品贸易
精品课程《世界经济地理》
第十三章 世界农业生产与 贸易格局
➢ 第一节 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特点与 趋势
➢ 第二节 世界农业生产及主要农作物 分布
➢ 第三节 世界农产品贸易和供销类型
➢ 第四节 世界农业土地资源与农业生 产地域类型
第一节 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 特点与趋势
一、世界农业发展的特点
(一)粮食充裕国家分布集中,缺粮现象比较普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十分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983-1993年期间,在农业发展战略和科技战略上,各国都把农业环 境保护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领域,采用恰当的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
第一节 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 特点与趋势
二、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
(一)高新技术主导农业发展方向,生产水平进一步 提高
世界谷物消费利用情况是粮食需求不断增加,供应缺口有扩大趋势。
第二节 世界农业生产及主要 农作物分布
(二)世界粮食库存量变化
世界粮食库存量连年降低,发展中国家降幅明显。 2000-2001年度全球粮食库存量降至5 099万吨。 2001-2002年度世界粮食库存量降为5 730万吨。 2002-2003年度降为4 780万吨。 2003-2004年度估计将降至4 080万吨,比上一年度下降14.6%,
一、世界主要农产品生产与消费
(一) 主要谷物生产与消费
世界粮食主要生产国有: 小麦产量前10位的国家是中国(9 030万吨)、印度、俄罗斯、美国、
法国、乌克兰、土耳其、巴基斯坦、加拿大、哈萨克斯坦。 水稻产量前10位的国家是中国(1.76亿万吨)、印度、印度尼西亚、
孟加拉国、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日本、巴西。
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粮食生产总量、单产和人均占有量都比较高,充 分表明粮食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重要性,也是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

全球贸易中的农产品贸易与粮食安全问题

全球贸易中的农产品贸易与粮食安全问题

全球贸易中的农产品贸易与粮食安全问题全球贸易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物质和经济资源交流。

在全球范围内,农产品贸易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然而,农产品贸易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粮食安全问题。

本文将探讨全球贸易中的农产品贸易与粮食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农产品贸易对粮食安全的影响1. 农产品贸易的积极影响农产品贸易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多样性。

通过进口贸易,国家可以获得其他地区更高质量的农产品,在满足本国居民需求的同时,提升了质量水平。

同时,农产品贸易也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

2. 农产品贸易的负面影响农产品贸易可能导致贫困农民进一步陷入困境。

由于农产品贸易存在着价格波动和国际竞争等因素,低收入的农民往往难以承受市场风险,从而陷入贫困。

贸易的集中化也可能导致部分地区资源向农产品出口倾斜,导致本地区农民无法种植足够的粮食,从而影响粮食安全。

二、解决农产品贸易与粮食安全问题的路径1.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同时,技术进步也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病虫害等问题,提高农产品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 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

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抽检,对违规行为严格追责。

同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强市场透明度,确保公平竞争。

3. 促进农产品贸易多元化鼓励国家在进口方面多元化供应渠道,减少过度依赖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

同时,推动农产品贸易的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构建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贸易伙伴关系。

4. 加强全球粮食储备与援助建立全球粮食储备机制,平衡全球粮食供应与需求,应对粮食危机。

同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粮食援助力度,提供紧急救助和长期发展援助,帮助贫困地区增加粮食产量和改善粮食安全状况。

结语:在全球贸易中,农产品贸易与粮食安全问题是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国际贸易地理第七章-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PPT参考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第七章-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PPT参考课件
展时期 1971年-1980年:大发展时期 1981年-1985年:衰退时期 1986年以后:恢复增长时期
2021/3/10
授课:XXX
17
一、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历程及特点
(二)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特点 1、总量增长,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
不断下降 2、农产品贸易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发展不
平衡 (1)发达国家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所占
,主要出口国也十分集中,美国、法国、加
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出口量最大。20世
纪90年代,这5个国家的出口量在世界总出
口量中所占的份额一直高达80%以上,常年
出口显在8000万吨上下。
2021/3/10
授课:XXX
24
小麦的国际贸易
2000年以后,由于俄联邦和乌克兰等国出口增长迅
速,这5个国家所占的份额略有下降,但2005年该
2021/3/10
授课:XXX
20
二、主要农产品贸易
小麦
➢ 小麦在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分布极为广泛,从各大 洲的情况看,产地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和亚洲, 种植小麦的国家也很多,但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 印度、美国、俄联邦、法国、加拿大、德国和澳 大利亚等国。2006年,这8个国家小麦产量占世界 总产量的比重为60.5%,而中国则是全球小麦产量 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小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 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总 员的25%和22%左右,在商品粮构成中占有重要 地位,是重要的主食消费粮食品种之一。
系列强农惠农政策。 2021/3/10
授课:XXX
6
中央财政支持农业投入数量与比重
2021/3/10
授课:XXX
7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WTO与农产品贸易

WTO与农产品贸易

WTO与农产品贸易世界农产品贸易长期以来一直是作为特例游离于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体制的管理之外,不受多边贸易规则的约束。

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首次将农产品贸易全面纳入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管理中。

乌拉圭回合有关农产品贸易达成的多边协议及其各成员的减让承诺构成了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框架的核心内容,它既是各成员农产品贸易必须遵循的纪律和规则,也是各成员改革农产品贸易政策的一个现实方案,同时还是新一轮农业多边贸易谈判的基础。

一、《关贸总协定》关于农产品贸易方面的规定农业不仅是一个经济产业,更是一个政治命题。

为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很多国家都对农业实施了补贴政策。

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关贸总协定(GATT)对农产品采取了不同于工业产品的特殊措施,承认数量限制、出口补贴以及国内补贴的合法性。

(一)数量限制《关贸总协定》第11条规定,对进出口产品不得设立数量限制,“任何缔约方除征收税捐或其他费用以外,不得设立或维持配额、进出口许可证或其他措施以限制或禁止其他缔约方领土的产品的输入,或向其他缔约方领土输出或销售出口产品”。

而对农产品,在生产限制等一定条件下,作为例外措施同意对进出口的数量实行临时性的限制。

(二)出口补贴《关贸总协定》第16条规定,“对初级产品以外的任何产品禁止给予或维持任何补贴,包括任何形式的收入支持或价格支持在内”。

对出口产品给予补贴,“可能对其他的进口国或出口缔约方造成有害的影响,对它们的正常贸易造成不适当的干扰,并阻碍本协定的目标的实现”。

对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初级产品,“如一缔约方直接或间接给予某种补贴,以求增加从它自己的领土出口某种初级产品,则这一缔约方在实施补贴时不应使它自己在这一产品的世界出口贸易中占有不合理的份额,适当注意前一有代表性时期缔约各方在这种产品的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及已经影响或可能正在影响这种产品的贸易的特殊因素”。

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关贸总协定》并非完全禁止农产品出口补贴。

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

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

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第一节世界农产品生产概况一、世界农业生产发展状况1、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2、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单产水平呈上升趋势。

从长期看,增长率呈下降趋势3、绿色农业越来越受到重视4、粮食充裕国家分布集中,缺粮现象比较普遍5、农业生产凸显产业化、专门化、商品化6、自然因素制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受到高度重视二、世界农产品贸易概况1、农产品贸易总量增长2、农产品贸易的商品构成日益多样化,贸易商品相对集中3、世界农产品的净流向发生了变化,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4、价格波动幅度大引起出口收入波动5、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时间性很强6、农产品国际贸易更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农产品分类畜产品、水产品、花卉、蔬菜、干豆、坚果、水果、茶叶、粮食、食用油籽、植物油、食糖、饼粕、棉花和其他农产品共15大类。

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近10年中各类产品所占的比例变化不大,其中,畜产品(19.4%)、水产品(11.0%)、粮食(7.7%)、水果(6.0%)、蔬菜(5.8%)、油籽和植物油(5.8%)、食糖(1.9%)、花卉(1.8%)、棉花(1.7%)等是规模较大的贸易品,仅畜产品、水产品和粮食的贸易就达到所有农产品贸易的40%左右。

三种类型:(1)比例增长类,包括其他农产品、食用油籽、蔬菜、水果、花卉;(2)比例保持稳定类,包括植物油、饼粕、坚果、水产品、茶叶、干豆;(3)比例下降类,包括粮食、畜产品、棉花、食糖。

第二节世界谷物贸易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食物,所以粮食生产备受世界各国政府的极大重视和关注。

小麦、水稻和玉米既是最主要的谷物产品,也是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的三大主要产品。

1、全球谷物产量1961—2002年世界谷物总产量从8.77亿吨增长到20.29亿吨。

年均增值率为2.1%。

2010年为22.4亿吨,2011年约为23亿吨。

近几十年来,基本上未出现人们所担忧的“供给不足”的危机。

农产品国际贸易第五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第五章

3.3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农产品贸易格局中贸易结构会不 断变化
例如,美国和欧盟由于减少补贴,大米生产和出口竞争力相 对削弱;日本和韩国将逐步开放市场;东南亚和南亚地区部 分国家籼米出口能力将有较快增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米 生产和消费国,中国的市场条件将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很大 影响。
再如,90年代以来,出口粮食的发达国家普遍降低了本国的 粮食储备。根据东南亚地区的经验,收入提高后小麦在口粮 食中占的比重趋于上升,因而小麦供需平衡对一国粮食安全 有重要影响。粮食净进口国会较大幅度地开放国内市场,同 时,调整本国农业结构政策,增加供给,并拓宽小麦进口渠 道,实现进口市场多元化,降低粮食贸易的政治风险,以更 好地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
3.2 各国在WTO 框架下继续寻求保护贸易的有效方式
从发达国家看,美国粮食出口约占世界粮食贸易的40%-50%。美国新 《农业法》的颁布表明,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尽管美 国的新农业法明显与wto的宗旨相违背,但又基本未突破乌拉圭回合谈 判对美国农业补贴的最高限额。 欧盟虽然同意部分取消农业扶持政策, 但仍然沿用农业出口补贴政策以与美国相抗衡。美国新农业法的实施已 经引发新一轮的农业保护浪潮。 从发展中国家看,粮食出口的竞争优势已经失去。1961年发展中国家(地 区)净进口粮食1804万t,1987年达8822万t。预计未来发展中国家粮 食净进口将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增长1-2倍,即增加到1.5-2亿t。因此, 在发挥比较优势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两难选择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以 粮食安全为政策导向而不惜陷入“粮食经济的陷阱”。 所以,即使WTO《农业协议》能够逐步贯彻执行,也并不意味着国际农 产品贸易能完全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各国对农产品贸易乃至整个农 业贸易的保护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无论是农产品净出口国家,还是净进口国家,都会在WTO框架下寻找灵 活有效的保护方式。

13第十三章 世界农产品贸易概况

13第十三章 世界农产品贸易概况

第十三章世界农产品贸易概况第一节世界小麦2.2 世界.J.麦市场2.2.1 世界小麦生产带:亚洲最大除南极洲外,世界各大洲都种植小麦。

小麦主要产区集中在温带的平原和丘陵,其中著名的小麦生产地带有:亚洲小麦带、北美小麦带、西欧小麦带、俄罗斯小麦带、阿根廷小麦带和澳大利亚小麦带。

小麦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粮食品种。

它是1至2年生草本植物。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进行多种分类:根据种期不同,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大类。

冬小麦一般是早秋播种,翌年初夏收获;春小麦在入春时播种,当年夏末收获。

若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红小麦、白小麦、黑小麦和花小麦,其中红小麦和白小麦是小麦中的大品种。

若按质性划分,可分硬性、软性和混合型三种。

小麦是世界最古老、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之一。

早在9000年前,小亚细亚地区就有人开始种植小麦。

此后,小麦种植地区逐渐拓展到欧洲、亚洲和非洲。

17世纪时来自欧洲的前殖民者将小麦引进美国。

目前,除南极洲外,世界各洲都广泛种植小麦。

世界小麦的主要产地集中在温带平原和丘陵,其中著名的小麦地带有:北美小麦地带、阿根廷小麦地带、澳大利亚小麦地带、西欧小麦地带、俄罗斯小麦地带和亚洲小麦地带。

北美小麦地带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冬小麦带,主要包括美国的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了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等,有3/4的耕地种植小麦。

二是春小麦带,包括美国北部的4个州和加拿大三个省的大部分地区,其面积比前者大三倍多,其产量也高于北美其他任何地区;三是哥伦比亚小麦带,虽然面积较小,但全部耕地几乎都耕种小麦。

阿根廷小麦地带,南起乌拉春南部,北达圣塔斐,而后向西、再向南到巴西亚布兰卡,最后又折向东,沿着彭巴的南中部边沿地向东延伸。

整个地带是一个不规则的弧形地带,呈新月带地形①。

澳大利亚小麦地带,集中在新南威尔士、西澳、南澳和维多利亚等低雨量地区,尤其是墨累——达令河流域的低平原区是适于小麦生产的主要地带。

该地区是世界/j凌产量较少的地区之一,约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 特点与趋势
三、世界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共同规律
✓ 市场成为推动农业结构变迁的基本力量 ✓ 比较优势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 ✓ 现代畜牧业和园艺业的地位日渐上升 ✓ 农产品加工增值和农工商呈一体化趋势 ✓ 遵循“绿色农业”和“环境友好”原则
第二节 世界农业生产及主要 农作物分布
森林和林地
4 256 970 4 269 780 4 293 730 4 172 435
内陆水域
382 939 383 135 383 156 363 699
1999 13 050 516
1 501 452
3 459 836
363 709
第四节 世界农业土地资源与农业 生产地域类型
三、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一)耕地和多年生作物用地
表13-4 各大洲的耕地和多年生作物用地、永久性草场和牧场分布(2000年) (单位:千公顷,%)
大洲
土地总面积
耕地与 多年生作物用地
永久性草场和 牧场
占土地面积 百分比
亚洲 欧洲 北美洲/中美洲 非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合计
3 087 109 2 260 984 2 137 027 2 963 313 1 752 946 849 137 13 050 552
粮食基 本自给 型
第四节 世界农业土地资源与农业 生产地域类型
一、世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一)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
✓ 地域分异规律制约土地利用 ✓ 土地利用潜力制约农业发展
第四节 世界农业土地资源与农业 生产地域类型
(二)社会经济条件推动农业发展
✓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决定力量 ✓ 市场需求引导农业产业结构配置与调整方向
世界谷物消费利用情况是粮食需求不断增加,供应缺口有扩大趋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节 世界农业生产及主要 农作物分布
(二)世界粮食库存量变化
世界粮食库存量连年降低,发展中国家降幅明显。 2000-2001年度全球粮食库存量降至5 099万吨。 2001-2002年度世界粮食库存量降为5 730万吨。 2002-2003年度降为4 780万吨。 2003-2004年度估计将降至4 080万吨,比上一年度下降14.6%,
年份 土地面积
1979 1984 1989 1994
13 043 091 13 042 895 13 042 874 13 050 526
耕地与 多年生作物用

1 430 158
1 462 315
1 499 667
1 510 123
永久性草地和 牧场
3 272 974 3 319 897 3 404 250 3 464 754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12:15:5612:15:5612:1511/5/2020 12:15:56 PM
第一节 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 特点与趋势
(三)农业科技贡献率增长,农业“非农化”
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0%-80% ,发展中国家一般有 30%-40%。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将会有较大提高。
同时,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民离 开农村转为非农人口。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这种转化越快, 对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就越有利。从世界看,这种转化是发展现代 农业的必要要求。
成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只够维持供应59天,而全球粮食最低安全线 为70天供应量。
第二节 世界农业生产及主要 农作物分布
(三)主要畜产品生产与消费
随着人口数量和收入的增长、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和 饮食习惯的转变,世界畜牧业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迅速。
目前畜牧业产值约占全球农业总产值的40%,在发达国家约占农业总 产值的50%,发展中国家约占33%。世界人均每年肉类消费量19641966年间为24千克,1997-1999年间为36千克,人均每年奶和奶制品 消费量1964-1966年间为74千克,1997-1999年间为83千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十分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983-1993年期间,在农业发展战略和科技战略上,各国都把农业环 境保护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领域,采用恰当的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
第一节 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 特点与趋势
二、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
(一)高新技术主导农业发展方向,生产水平进一步 提高
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粮食生产总量、单产和人均占有量都比较高,充 分表明粮食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重要性,也是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
发展中国家缺粮现象比较普遍。相对而言,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粮 食生产总量、单产和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
非洲是缺粮最为严重的地区。 亚洲有部分国家严重缺粮。亚洲是世界上生产粮食最多的洲,但因 其人口规模庞大,人均产粮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576.6
- 0.4
第三节 世界农产品贸易和供销类型
一、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农产品贸易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农产品价格和贸易总额近年有较大提高 ✓农产品贸易的地理格局改变 ✓农业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构成威胁
二、 世界粮食供销类型
粮食过 剩型
饲料补 充型
结构错 位型
粮食不 足及严 重短缺 型
表13-6 永久性草地和牧场前10位的国家(2000年)(单位:千公顷)
排序 国家
永久性草地 和牧场
1 澳大利亚
405 500
2
中国
3
美国
4
巴西
5 哈萨克 斯坦
400 001 239 250 185 000 182 326
排序
国家
永久性草地和 牧场
6 沙特阿拉 伯
7
阿根廷
8
蒙古
9
苏丹
10
俄罗斯
170 000
精品课程《世界经济地理》
第十三章 世界农业生产与 贸易格局
➢ 第一节 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特点与 趋势
➢ 第二节 世界农业生产及主要农作物 分布
➢ 第三节 世界农产品贸易和供销类型
➢ 第四节 世界农业土地资源与农业生 产地域类型
第一节 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 特点与趋势
一、世界农业发展的特点
(一)粮食充裕国家分布集中,缺粮现象比较普遍
第一节 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 特点与趋势
(三)农业生产凸显产业化、专门化和商品化
分析对比经营组织模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合同制 ✓农工商综合体 ✓农业合作社 ✓联营体又叫混合型公司
第一节 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 特点与趋势
(四)自然因素制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得到 高度重视
世界农业仍严重受制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高温、干旱、水 灾等自然灾害等恶劣的自然条件,加之人口增长、土壤退化造成的 农业用地不足、战乱等问题,削弱了人们增加农产品的努力。
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
段,因自然、技术、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而形成的在农业产业结构和经营 方式上具有相似性的地域农业生产体系。
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H. von Thünen)的农业区位论从交通运 输单因子分析,开辟了论述农业区位形成机制为先河。
第四节 世界农业土地资源与农业 生产地域类型
554 308 308 120 268 131 201 784 116 131 52 987 1 501 461
1 095 032
53.0
193 181
22.3
367 279
29.7
891 821
36.9
503 124
35.3
419 399
55.6
3 469 836
38.1
表13-5 耕地和多年生作物用地前10位的国家(2000年) (单位:千公顷)
(二)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单产水平呈上升趋势
主要谷 物
谷物总 计
其中: 小麦
水稻 玉米 大豆 合计
表13-1 1990-2001年世界谷物生产动态变化
总产量(千吨)
平均每公顷产量(公斤)
1990年 1990年 1995年 2001年 1995年 2001年
1 896 792 2 053 791 2 044 155 2 760
1990年
播种面积
1995年
2001年
与2001年比较
2002年
变化
小麦
231.2
216.4
211.1
213.7
+1.2
水稻
146.6
149.4
152.1
144.7
- 4.8
玉米
131.3
136.2
139.6
137.0
- 1.8
大豆
57.2
62.5
76.4
81.2
+ 6.2
合计
566.3
564.5
579.2
二、世界主要农作物分布及动态变化
(一) 世界主要农作物分布
图13-1 世界小麦、稻谷、玉米主要分布地域
(二)世界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动态变化
近20年来,世界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略有波动,总体上呈 增加的态势。
表13-3 1990~2002年世界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动态变化(单位:百万公顷,%)
主要作物
第四节 世界农业土地资源与农业 生产地域类型
二、世界农业土地资源
按照农业生产中土地利用,农业用地可进一步划分为: ✓耕地(Arable Land)、 ✓多年生作物用地(Permanent Crops Land)、 ✓永久性草地和牧场(Permanent Pasture)、 ✓森林林地(Forest Land) ✓其它土地(包括未开垦但具有生产潜力的土地、建筑用地、荒地、 公园、道路、内陆水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