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颜料预分散的生产工艺
颜料预分散的生产工艺颜料分散前的形态,通过生产过程得到的原始颜料称为湿滤饼,还需进一步商品化处理,包括粉碎和干燥等过程。
在干燥过程中,较细的颜料颗粒会产生凝聚,使其粒径较原始颗粒大许多倍,因而不能直接用于着色,必须要进行分散处理。
颜料的质量,除了色光、着色力、遮盖力、各种耐性等性能要求以外,分散性或易研磨性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
颜料的分散性直接关系到所生产的油墨和涂料的色强、细度、光泽度等重要的质量指标,分散效果好的还可以缩短生产涂料时的研磨工时。
(一)颜料的分散一般商品颜料颗粒是指比团聚体还大的粒子,粒径在250μm至750μm(相当于通过60至200目筛)。
根据德国标准协会(German Standard Organization)命名法,认为颜料颗粒状态可分为:原生颗粒、凝聚体和团聚体。
原生颗粒(German Standard Organization)是单晶、块状、球形或微晶组成的大晶体形式存在;凝聚体(Aggregates)是由原生颗粒表面彼此吸附而成;团聚体(Agglomerates)是由原生颗粒或凝聚体疏松的组合,或者是这两者在边、角上相互吸附而成的混合物。
作为使用者来讲,任何商品形式的颜料都要求容易均匀分散,能制成持久稳定、无凝聚、无沉降的悬浮物料。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颜料的加工处理技术已有很大发展,包括颜料颗粒的表面处理和颗粒的晶相调整等,但还不能满足使用者对其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颜料的分散过程可以分为三步:润湿→细化→稳定化混合分散。
第一步是使用润湿剂润湿颜料,使颜料之间的凝聚力减小,便于第二步颜料的粉碎和细化。
粉碎细化后的颜料进一步再做包覆处理,由于颜料经分散细分后,粒径减小,表面积增大,颜料表面自由能也增加,造成细化的颜料不稳定性。
所以,当机械研磨能去除以后,颜料粒会再凝集起来。
为此,在颜料研磨后形成新的表面时,在其表面应吸附一层包覆层,使颜料的表面能降低。
当带有包覆层颜料的结合体再度碰撞就不会凝聚起来。
颜料、填料与分散理论-第五章
(1) 增加漆膜机械强度
颜料的活性表面可以和大分子链相结合,形成交 联结构,当其中一条链受到应力时,可通过交联点将 应力分散。
颜料与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一 般是次价力,经过化学处理,可 以得到加强,颜料粒子越细,增 强效果越好。
部分物质的折射率
名称
空气 水 油 树脂
折射率
名称
折射率
名称
折射率
1
碳酸钙
1.58
钛白粉
2.55
1.33 二氧化硅 1.55 (锐钛型)
1.48
立德粉
1.84
钛白粉
2.76
1.55
氧化锌
2.02 (金红石型)
(B)晶型的影响
一般晶型颜料的遮盖力较强,而无定形颜料的遮盖 力较弱 。
(C)粒径的影响 颜料的遮盖力也和颜料粒子的粒径等有关。
5.1.3 颜料的性质
颜料的主要性质有:颜色、遮盖力、着色力、吸 油量等。
1.颜色 颜色是标明一个颜料的重要技术指标。
2.遮盖力 (1)遮盖力的含义
遮盖力是涂料赋予被涂物装饰性的重要性质。
颜料的遮盖力是指颜料遮盖住被涂物的表面,由 于光的吸收、散射和反射而不能透过涂膜见到基材表 面的能力。
遮盖力的两种情况: 一种是漆膜吸收照射在其上的光线,使光线不能
石青
其主要成分为亚铁氰化铁与亚铁氰化钾或亚铁氰化 铵的复盐。
铁蓝的着色力高,耐光性好,耐碱性差,在空气中 140℃以上可燃烧。在油墨和涂料用的溶剂中无渗色现 象。
(2)群青 主要化学成分为Na6Al4Si6S4O2。
彩色滤光片-颜料分散法涂布理论
基板与光阻间的润湿点示意图
涂布参数的介绍
涂布对特性的影响
特性参数: • OD • Rx,By,Gy 影响特性的涂布参数: • Pump Rate • Coating Waiting Time 2和Sack back Waiting Time 11,
Coating Time 7
色度调整实例
Nozzle至基板间的Gap量
Nozzle 玻璃
Gap太大造
gap
成的Mura
Nozzle至基板间的Gap量
Nozzle在设计时其左右两边的Gap量, 不会因现场操作人员的拆装清洗而改变, 且厂商亦保证Gap的精度,所以不需要定期 校正。但如果真的发生Gap的精度不够或倾 斜一边时,有可能如下图所示的Mura。
Nozzle
玻璃
Nozzle待命
Nozzle转下
Nozzle转上
涂布完毕
初期光阻吐出 光阻停止吐出
狭缝涂布机(2)毛细管式
膜厚调整: a. 涂布量(涂布压力); b. 涂布速度
毛细管式 => CAP涂布机
上盖
毛细管式
CAP涂布系统流程图
涂布机特性比较
狭缝涂布机:
省液性
取得平衡点 涂布量增加
改善方法
膜厚调整: a. 涂布量;b. 旋转速度
旋转涂布机(2)B涂布机
膜厚调整: a. 涂布量(涂布压力); b. 涂布速度; c. 旋转速度
旋转涂布机(3)狭缝+旋转涂布机
膜厚调整: a. 涂布量(涂布压力); b. 涂布速度; c. 旋转速度
狭缝头
狭缝涂布机(1)压铸式
膜厚调整: a. 涂布量(涂布压力); b. 涂布速度
0.5~1mm
分散剂理论基础
分散剂是一种在分子内同时具有亲油性和亲水性两种相反性质的界面活性剂。
可均一分散那些难于溶解于液体的无机、有机颜料的固体颗粒,同时也能防止固体颗粒的沉降和凝聚,形成安定悬浮液所需的药剂。
一、润湿分散剂工作过程1)颜料润湿2)颜料分散3)颜料稳定A、静电稳定B、空间位阻稳定二、分散剂的评价项目1)相容性2)低温稳定性3)色浆细度及清洁度4)色浆粘度5)冲稀淋涂6)遮盖力7)光泽、鲜映性8)透明度9)展色性10)调色性11)储存稳定性三、水性润湿分散剂的种类润湿剂按照按分子量划分,可分成低分子量的和高分子量的。
低分子量的润湿分散剂一般指分子量在数百以下的低分子量化合物。
高分子量的润湿分散剂是指分子量在数千万乃至几百万的并具有表面活性的高分子量化合物。
为了区分两种类型的分子量的润湿分散剂称为新型的高分子量表面活性剂。
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的润湿分散剂在结构和应用原理上是不相同的,有很大区别。
一、低分子量润湿分散剂的基本结构及类型低分子量润湿分散剂属于传统型表面活性剂,一般都是有非极性的、亲油的碳氢链部分和极性的亲水基团构成的,两部分处在分子两端,形成不对称的亲水、亲油分子结构。
表面活性是由非对称的分子结构所决定的。
亲水基团的结构对湿润分散剂性质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亲油的结构,所以表面活性剂一般按亲水基团的结构为依据进行分类。
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解离度,可分成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离子型可分成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的表面活性剂和电中性的润湿分散剂。
二、低分子量润湿分散剂的应用机理这类润湿剂是表面活性剂,可以与无机颜料通过极性基间的相互作用,牢固的吸附在颜料粒子的表面上,还能电离带电产生静电吸附。
非离子型的润湿分散剂不具备活性基,不会产生化学吸附,多数用作水性涂料的润湿剂,与其他离子型分散剂配合使用,可提供良好的分散稳定性。
该类分散剂的极性基吸附在颜料粒子的表面上,另一端朝向分散介质中伸展,产生位阻作用,但因分子链较低,效果不十分理想。
颜料分散技术
一、颜料的分散:颜料在漆料中的分散进程是比较复杂的,但至少要通过三个进程,即湿润、解聚(分散)和稳固化。
提供色漆生产的颜料,在颜料生产中所形成的粒子是细微的,其粒径一样在5nm至1um之间,那么能轻易地形成份散体系。
可是涂料厂投入生产用的颜料,多数以原级粒子,附聚体和聚集体的混合物所存在的。
原级粒子:是颜料在制造进程中所形成的单个晶体或缔合晶体,粒径是比较微细的。
附聚体:是原级粒子的边和角相连接,结合而成的,结构比较松散的,大的粒子团。
聚集体:是原级粒子间以双面相结合的,或晶面成长在一路的,结构比较紧密的、大的粒子团。
附聚体大多在颜料的泸饼干燥和随后的干磨中形成的。
聚集体是颜料制造进程中沉淀熟化时期形成的。
附聚体和聚集体合称为颜料的二次粒子。
一、颜料的湿润:生产色漆用的颜料表面一样都吸附着一层空气和水分,颗粒间的间隙也被空气所填充,颜料在漆料中分散的首要前提是需要用漆料取代空气和水分,并在颜料暴露出的表面上形成一层新的包覆膜,这种用漆料取代空气和水分并在颜料表面形成包覆膜的进程,称作颜料湿润进程。
二、颜料的解聚(分散):在分散进程中,仅将这些二次粒子的表面用漆料湿润是不够的,因为这种大粒径、小表面积的颜料粒子团不能知足制漆的成膜要求和维持漆液稳固的分散状态。
因此,必需施之外加的机械力(主若是剪切力)将这些大颗粒解聚集,使其恢复或接近恢复到原级粒子的大小,以小颗粒大表面积的形式暴露在漆料中,并使其所有暴露出来的表面都被漆料所湿润。
这种借助外加机械力,将颜料的附聚体和聚集体恢复成或接近恢复成原级粒子的进程称做解聚进程或称做分散进程。
颜料在漆料中的解聚是色漆制造进程中要紧的,消耗能量最大的工序。
能使颜料解聚的外来机械力,一样是由咱们通常利用的研磨分散设备,如砂磨机、球磨机、三辊机、高速分散机和二辊机等产生的。
为了造成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漆料对颜(填)料粒子表面的渗透条件,必需对颜(填)料的聚集体和附聚体施加能促使其破裂的外部机械力,将颜(填)料粒子进行解聚,使其更好地被液体漆料所湿润,这就需要研磨分散设备。
涂料颜料的分散和稳定化原理及配方设计
涂料颜料的分散和稳定化原理及配方设计涂料颜料的分散和稳定化是涂料工业中关键的技术问题。
分散是将颜料分散均匀在基材中,使其颜色饱满、亮丽,稳定化则是防止颜料在涂料中沉降和聚集,保持分散状态。
以下将分别阐述涂料颜料的分散和稳定化原理及配方设计。
首先,分散原理主要从两个方面解释。
一是表面电荷理论,根据该理论,颜料的粒子表面带有电荷,同性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使颜料粒子处于分散状态。
二是表面活性剂作用机制,表面活性剂能透过吸附在颜料粒子表面,减小粒子间的表面张力,使颜料粒子更容易分散在液体中。
为了达到良好的分散效果,在设计配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颜料的选用要慎重,颜料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和稳定性,能够与涂料基材相容。
其次,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也至关重要,表面活性剂具有吸附在颜料粒子表面的能力,有助于颜料的分散,但选择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对分散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溶剂的选择也需要考虑,通过溶剂的选择可以改变涂料体系的黏度和粘度,从而提高分散效果。
稳定化原理主要有物理稳定和化学稳定两种机制。
物理稳定通过改变颜料粒子分散状态,增加粒子间的排斥力或减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颜料在涂料中保持分散状态。
化学稳定通过在颜料粒子表面引入化学键或功能基团,使颜料粒子在涂料中形成结构稳定体系。
常用的稳定剂有聚合物、胶体和表面活性剂等。
在配方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颜料的性质、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稳定剂的添加。
一般来说,首先选用适合的颜料和表面活性剂,并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添加量。
随后,根据稳定化原理选择合适的稳定剂进行加入。
最后,通过改变配方中的溶剂类型和比例,控制黏度和粘度,进一步改善分散效果。
总之,涂料颜料的分散和稳定化是涂料工业中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
通过了解分散和稳定化原理,以及合理设计配方,可以有效地提高涂料颜料的分散效果和稳定性。
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验验证和不断的优化改进,以确保涂料的品质和性能达到要求。
颜料性能及分散理论
颜料性能及分散理论
一、涂料颜料的功能
涂料颜料具有很多功能,如改变涂料的颜色、保护涂料面、改善涂料性能和阻止"腐蚀"。
1、改变涂料的颜色
涂料颜料也被称为"颜料",主要用来改变涂料的外观颜色,大多数涂料颜料都是吸收紫外线,引起涂料的色调变化,使涂料具有所需的颜色。
2、保护涂料面
颜料的另一个功能是保护涂料面,例如,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减少涂料受到紫外线的损坏,从而减少涂料的老化,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
3、改善涂料性能
另外,涂料颜料还可以改善涂料的性能,例如,抗菌剂可以改善涂料的抗菌性能,脱脂剂可以改善涂料的防污性能,抗菌剂和脱脂剂均可增加涂料的耐久性。
4、防止腐蚀
有些涂料颜料可以防止腐蚀,例如防锈剂可以阻止金属表面的腐蚀,催化剂可以防止涂料面的腐蚀,这些都是涂料颜料的一种功能。
二、涂料颜料的分散理论
涂料分散是指把涂料有机溶剂中的颜料微粒分散到涂料中,使涂料的性能获得最佳的状态。
1、分散的技术原理
涂料分散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涂料有机溶剂中的有机颜料微粒在有机溶剂中的物理作用,将颜料微粒分散到涂料中。
涂料颜料的分散和稳定化原理及配方设计
涂料颜料的分散和稳定化原理及配方设计涂料颜料的分散和稳定化是涂料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分散是指将颜料固体颗粒均匀分散在涂料基料中,使其具有良好的悬浮性和流变性。
稳定化是指在涂料中引入分散剂或稳定剂,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颜料颗粒保持在均匀分散状态下,不发生沉淀和团聚。
水性涂料中常用的分散剂有离子型分散剂和非离子型分散剂。
离子型分散剂通过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分子的极性作用,吸附在颜料颗粒表面,使颗粒带有正负电荷,产生静电排斥力,防止颗粒的复聚。
离子型分散剂的应用范围广,可以适用于各种颜料类型。
非离子型分散剂通过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非极性部分与颜料颗粒表面的非极性部分相互作用,减少颗粒间的吸引力,达到分散效果。
非离子型分散剂在一些颜料中表现更好,如有机颜料。
在水性涂料中,还可以使用稳定剂来加强颜料的稳定性。
稳定剂通过表面相互作用,包覆在颜料颗粒表面形成保护膜,降低颜料颗粒的自由能,防止颗粒的聚集和沉积。
稳定剂的选择应根据颜料类型和涂料配方来确定。
常用的稳定剂有聚合物稳定剂、胶体颗粒稳定剂等。
聚合物稳定剂通过在颜料颗粒表面形成有机膜,增加颗粒的稳定性。
胶体颗粒稳定剂通过在液相中形成胶体粒子,使颜料颗粒与胶体粒子形成复合体,阻碍颗粒的聚集。
在涂料颜料的配方设计中,需要考虑颜料的种类和含量、涂料基料的性质、分散剂和稳定剂的选择等因素。
一般来说,应根据颜料的沉降速度和分散能力来确定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
颜料的含量过高会增加分散剂的用量和涂料的粘度,对涂料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而含量过低则会导致颜料团聚和沉积的问题。
同时,稳定剂的种类和用量也需要根据颜料和涂料基料的特性来确定。
在实际配方设计中,可以通过试验和优化来确定最佳的分散剂和稳定剂的类型和配比。
综上所述,涂料颜料的分散和稳定化涉及到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分散剂的选择、稳定剂的应用和配方设计等多方面的技术和原理。
通过科学的配方设计和合理的分散稳定剂的应用,可以实现颜料在涂料中的良好分散和稳定,提升涂料的使用性能和涂覆效果。
罗门哈斯-Dispersant(颜料分散)
0.4
0.6
0.8
RCL-575
分散剂用量
确定最佳分散剂用量
从上图可知, 应选择下面的分散剂用量(最小用量 再加50%)
颜料 分散剂 Orotan ® 731A
R- HD2
-575 RCL RCL-
0.82%
0.75%
分散剂用量
确定最佳分散剂用量
分散剂用量对涂料光泽的影响
40 35 30
rpm) 粘度 (4# 转子 60 60rpm)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快易 市场产品1
分散剂添加量 OROTAN® 快易与市场产品1 在达到粘度最低点时,用量相同,分散效率相当。
分散剂用量
分散剂用量对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天数 分散剂用量
最小用量 最小用量 X 1.5 19 21
0
7
28
42
粘度(泊)
77 21 104 21 112 21
分散剂用量
确定最佳分散剂用量
分散剂需求量 – Orotan® 731A
1000 800
粘度,厘泊
600 400 200 0
0
0.2
分散剂,%
分散机理
颜料表面润湿
l
将颜料加入水中
颜料 空气 水
分散机理
颜料表面润湿
l
润湿剂取代吸附在颜料表面上的物质, 包括空气、水、盐以及疏水污染物。
颜料
润湿剂
空气 水
分散机理
结块颜料的分散
l
通过机械外力的作用,使絮凝的颜料 粉碎和分散成相互隔离的原始颗粒。
颜料分散技术概要(中日文)
☆分散设计 1.目标分散品质的设定 从商品的必要性能决定目标分散度和分散配方(PWC )。
PWC = 顔料量 / (树脂固体份+顔料量) × 100 (重量基准中干燥涂膜中的颜料浓度Pigment Weight Content ) 通过评价SP 和酸碱性可以有效预测、评价亲和性。
从分散角度选择颜料时 要先得到顔料(表面)处理等的消息,从而选择和媒介物(漆料)的亲和性较好的颜料如图所示,溶剂A 因和颜料的亲和性高,相对于颜料,溶剂和树脂构成了吸附竞争的关系,顔料表面如果先吸附了溶剂,这会对吸附树脂造成阻碍。
溶剂B和颜料的亲和性低,不会对吸附树脂造成阻碍,所以一般认为使用B比较好。
3.关于分散方法的选择和设计 1)sand grind mill (SG 砂磨机)(主流) 靠砂磨珠之间的摩擦和剪切进行分散 砂磨珠的粒径大.粘度低----冲击力强 2)球磨机由于分散时要花很长时间,已经减少使用频率,不过像碳黑等颜料表面 吸附树脂为了使分散稳定化需要花时间的品种,适合用此机种 3)roll mill 对高粘度品种进行分散虽然生产时作业性存在难点,不过具有容易出现光泽的特点。
☆使用SG 砂磨机分散时,分散条件构成要素的总结 *分散温度 *使用介质的种类、比重 *disk(搅拌盘)周速 *吐出量(流量)颜料分散技术概要顔料 1)分散温度 一般情况下,温度高虽然对「润湿」和[吸附」有利,不过从原材料的变质防止和安全 的角度出发通常在50~60℃以下进行。
2)分散介质的种类、比重 砂磨珠的比重越大既有对分散效率越明显的说法,也有无任何影响的说法 一般认为介质搅拌砂磨中,由于强制搅拌砂磨珠所以比重的影响较少, 不过在凝集力较强的颜料和砂磨粘度较高的面漆时,有必要使用高比重,大砂磨珠来驱 还有,选择分散介质时,要考虑到污染方面的问题。
玻璃珠会溶出钠等的离子, 所以会对阴离子性或阳离子性的水性涂料的稳定性造成损坏,要特别注意。
分散剂,及其在颜料分散中的应用
分散剂,及其在颜料分散中的应用有机颜料由于其色谱齐全、着色强度高,色泽鲜艳以及应用简单等优点已广泛地应用于诸多工业领域,是生产彩色喷墨打印墨水不可缺少的着色材料。
如何使用有机颜料作为着色剂来制备稳定的彩色喷墨打印墨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研究表明:有机颜料的着色强度随其平均粒径的下降而增大,粒径减小将使颜料的比表面积增加,从而使其反射率增大,光散射也相应增大,从而得到一个最佳的粒径值(约100nm),高于或低于此值将使其着色力下降。
然而,由于有机颜料通常是以凝聚体、聚集体等形态存在,且表面极性低,在水相中很难被润湿和分散。
尤其是当颜料为纳米级时,颜料比表面积和表面能急剧增大,自动凝聚的倾向增加,导致有机颜料在水相中很难被分散成纳米级颗粒。
将有机颜料进行有效地分散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从而达到改变颜料的极性,提高颜料与溶剂的相容性,扩大其使用范围,增强其应用性能的目的。
1颜料分散技术及分散剂的作用迄今为止,提高颜料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及分散稳定性的方法有多种,如松香处理法、颜料衍生物法、有机胺类处理法、添加分散剂法、等离子体处理法、超微粒子吸附法、微胶囊法等。
其中添加分散剂法是使用最为广泛且分散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
在颜料分散过程中加入分散剂是保持颜料分散稳定的最有效方法,有些分散剂还兼有润湿作用,称作润湿分散剂。
颜料分散剂主要通过以下两种作用保持颜料分散体的稳定:(1)电荷保护作用(双电层作用)。
使颜料表面具有相同电荷,当微粒相互接触时由于带有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带电微粒在库仑排斥力作用下维持了体系的稳定,其作用机理如图1 所示。
(2)立体保护作用(空间位阻作用)。
颜料微粒表面覆盖的聚合物对微粒起到机械隔离作用,使颗粒间的接触变为不可能。
聚合物与水之间的强烈作用可以阻止颜料粒子过分接近,其作用机理见图2。
用于水性体系颜料分散的分散剂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为无机分散剂,如聚磷酸酯、硅酸盐等;第二类为有机小分子分散剂,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聚醚或烷芳基的硫酸盐、磷酸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吡啶氯化物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聚氧化乙烯烷基芳基醚)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第三类为高分子分散剂,目前应用较多的如聚丙烯酸钠盐、苯乙烯- 马来酸半酯化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
颜料的分散与色漆的制备
颜料的分散与色漆的制备颜料的分散是制备色漆的关键步骤,颜料分散的优劣直接影响涂料的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1、颜料的分散过程颜料的分散有三个过程:润湿、分散和稳定。
⑴润湿颜料表面的水分、空气为溶剂(漆料)所置换称为润湿。
溶剂型漆的润湿问题不大,因为溶剂(漆料)表面张力一般总是低于颜料的表面张力的。
但是润湿要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因为颜料是一个聚集体,溶剂需要流入颜料的空隙。
当溶剂粘度低时,润湿的速度可以很快。
要注意加颜料和溶剂的顺序,要先加溶剂后加颜料。
在水性漆中,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较高,对于有机颜料的润湿便有困难,需要加润湿剂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⑵研磨与分散在颜料的制备过程中,颜料的颗粒大小是按规定要求控制的,但因为粒子间的范德华力,颜料的微细粒子会相互聚集起来,成为聚集体,因此需将它们重新分散开来,这便需要剪切力或撞击力。
涂料中的研磨主要是剪切力。
在学习粘度时已经知道,当剪速度(D)一定时,剪切力(τ)是和粘度(η)成比例的,即:τ=Dη可见粘度高,剪切力大,对于研磨是有利的,但研磨设备的电机的负荷能力决定了体系的η最高值,因此粘度不能太高。
润湿的靠撞击力分散颜料时希望要低粘度介质(漆料),而研磨时需要高粘度;为了充分利用分散设备,则希望每批分散颜料的量大。
如何平衡这三种要求呢?根据门尼公式,在体系中尽量多加颜料少加聚合物,是一个三全其美的办法。
⑶稳定颜料分散以后,仍有相互聚集的倾向,即絮凝倾向,为此需要将已分散的粒子稳定起来,也就是保护起来,否则,由于絮凝可引起遮盖力、着色力等下降,甚至聚结。
要使颜料粒子稳定下来,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①电荷稳定使颜料表面带电,即在表面形成双电层,利用相反电荷的排斥力,使粒子保持稳定。
加一些表面活性剂或无机分散剂,如多磷酸盐及羟基胺等,可达到这一目的。
②立体保护作用立体保护作用又称熵保护作用。
颜料表面有一个吸附层,当吸附层达到一定厚度时(>8—9nm),它们相互之间的排斥力可以保护粒子不致聚集。
颜料分散剂对颜料色浆分散的原理
颜料分散剂对颜料色浆分散的原理
颜料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抬头随处可见各种色彩,但是颜料本身容易聚合,这样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会降低生产效率和生产出来的颜料色浆的质量会大打折扣,因此颜料色浆中,加入分散剂,来提高颜料色浆的解聚、流动性。
添加分散剂后,颜料色浆分散的原理是:把颜料聚集体(由颜料微粒吸附而成)打散成单独的颜料微粒,润湿颜料的所有表面,并使颜料微粒之间维持分离状态。
通常颜料色浆分散需要分散剂的加入使其效果更好显著。
分散剂是使两个颜料微粒之间维持最小的安全距离使颜料微粒之间维持分离状态的,通常分散剂为树脂时距离是10nm,分散剂是表面活性剂时距离是5nm。
当颜料微粒间的距离小于最小安全距离时,内聚力将会使微粒聚集,最终絮凝。
絮凝会导致颜料的性能出现显著的变化如着色力,光泽和粘度。
分散剂通过两种机理来维持颜料分散:静电屏蔽稳定作用和位阻作用。
在静电屏蔽稳定作用下,每个颜料微粒都包围着一个双层的离子电荷。
在位阻作用下,大量的分散剂链作为屏障阻止颜料微粒间。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第四节
常用的润湿分散剂(助剂)
颜料在漆基中的湿润和分散是涂料制造的重要过程, 它对漆的质量有极大的影响。润湿分散剂能缩短研磨分散 的时间,降低能源的消耗,保证涂料分散体系处于稳定状 态,对涂料的诸多性能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润湿剂的机理是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降低固/液界 面张力,使漆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润湿颜料表面。 分散剂的机理简单的说就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使得颜料粒子能稳定的分散在漆料之中。 第一、吸附作用 表活性剂的亲水基团吸附在颜料表 面上,同时其亲油基团又吸附于漆料的分子上以便于颜料 的分散。 第二、表面活性剂促进胶体粒子表面形成双电层,由于 电荷的斥力,构成了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第三、表面活性剂促使被树脂分子包裹着的颜料粒子之 间产生熵斥力而使颜料粒子得以分散。
第八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6
9.金属颜料 铝粉,对紫外线有良好的反射能力。从而可延缓紫外线对 涂料的老化,破坏。具有鳞片状,有很好的隔离阻挡作用,即 屏障作用。工业上以铝粉浆形式出售,其中含铝粉65%,35%为 溶剂(硬脂酸--浮型;油酸—非浮型)。这种涂料中有一定的 光泽度及亮度。 锌粉,为带兰相的灰色粉未,为球形粒子,粒径平均 3∽8um,广泛用于钢铁的防锈保护(相对于钢铁为阳极),基料 多为氯化橡胶,环氧酯,聚氨酯、聚酯等。 铜粉---金粉,呈金黄色,鳞片状粉未,主要应用于纸和纸 板,涂料起装饰作用。 发光颜料 ,由ZnS和硫化锌镉所组成,掺入0.033∽1.0%的 活性物质---Ag、Cu、Mg等,白天在光照下可贮存能量,夜晚 在灯光照射下可释放出可见光,用于交通,安全标志及军事。
第八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3
二.几种常用的无机颜料
1、钛白(TiO2) 是白色颜料中最好的一种,有很强的着色力和遮盖力,而且 耐光,耐热,耐稀酸,耐碱。分为锐钛型和金红石型,由于它 们的晶格不同,锐钛型制漆易粉化,适合于配制室内涂料用; 金红石型则不粉化,耐光性优异,适合于配制户外用涂料。前 者白度比后者好。 钛白主要用来赋予涂料的遮盖力,钛白常与氧化铝,氧化锌, 二氧化硅等配合使用,可提高其耐光性。 2、锌白(ZnO) 有良好的耐热,耐光,耐候性,不粉化,适用于外用漆,可 与树脂中的羧基基团反应生成锌皂,可改善涂膜的柔韧性和硬 度,有清洁和防霉作用,由于其折光率比钛白小,所以遮盖力 不如钛白。 3.立德粉(亦称锌钡白):30%左右ZnS,70%左右BaSO4,遮盖力比锌 白高,仅此于钛白,具有化学惰性和耐碱性,可赋予涂料紧密 性和耐磨性,多用于建筑涂料,不耐酸,在阳光下易变暗,不 宜用作制造高质量的户外涂料。
涂料颜料的分散和稳定化原理及配方设计
涂料颜料的分散和稳定化原理及配方设计沈浩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51805一、涂料的颜料研磨分散和稳定化原理1.颜料在树脂中的分散涂料是由树脂、颜料、溶剂和助剂组成的,有颜料的涂料叫色漆。
初看起来,只要将树脂、颜料、溶剂等混合成均匀体系,将其涂布于工件表面上,形成一层均匀薄膜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要达到这一目的并非易事。
在涂料体系中,相界面非常多,各组成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这种体系极不稳定,容易发生分离现象。
而色漆的生产就是要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分离现象被消除或大大延缓的液态体系。
这种液态体系仍是非均相的,但看上去是均匀的,施工后的漆膜是均匀的,各部分的性能也是一致的。
为此,色漆的生产必须通过有效的加工将颜料均匀地分散在树脂中,形成以颜料为分散相,以树脂为连续相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保证颜料始终处于良好的分散状态,是色漆制造的首要问题,也是难点和涂料制造的精彩部分。
2.颜料的分散过程颜料在树脂中的分散过程比较复杂,它至少要经过三个过程,即润湿过程、解聚过程和稳定过程。
这三个过程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同时发生、交替进行的。
三者的关系是:润湿是基础,解聚是为了更充分地润湿,而达到稳定状态是最终目的。
2.1 颜料的润湿过程颜料颗粒表面一般都吸附着一层空气和水分,颗粒间的空隙也被空气所填充。
颜料分散的首要前提是用树脂取代空气和水分,并在颜料的表面上形成一种新的色覆膜。
这种用树脂取代空气和水分并在颜料表面形成新的色覆膜的过程称作润湿过程。
不同的树脂种类对颜料的润湿不同,如醇酸树脂的润湿能力一般比丙烯酸树脂好。
颜料的种类不同,其被润湿的能力也不同。
在涂料中加入润湿分散剂助剂,能大大改善颜料的润湿。
将漆浆静置过夜(预浸泡)再进行研磨,也有利于润湿分散。
涂料颜填料分散原理
Ting Xu 20/11/00
COK / Coatings & Inks
37
水性涂料分散剂的更新换代
-
- -
-
-
-
-
- -
- -
- -
COK/C
Ting Xu 20/11/00
COK / Coatings & Inks
30
色浆粘度与分散剂添加量关系
GCC色浆固含量75% ,分散时间30分钟 色浆粘度
单位:千厘泊
COK/C
Ting Xu 20/11/00
COK / Coatings & Inks
31
水性涂料指研实验 - 揉擦展色!
COK / Coatings & Inks
25
分散剂用量曲线
COK/C
Ting Xu 20/11/00
COK / Coatings & Inks
26
用于水性体系的分散剂( 用于水性体系的分散剂(I)
润湿 + 稳定功能
• 分散剂
• Nopcosperse N Nopcosperse A • • Nopcosperse 44 Nopcosperse 5040 Nopcosperse 640 - A • Nopcosperse 100
COK/C
Ting Xu 20/11/00
COK / Coatings & Inks
34
各种白色颜料的物理性质比较
钛白粉
锐钛
钛白粉
金红石
锌钡白
氧化锌
铅白 硫化锌
物理性质
相对密度 折射率 遮盖力
(PVC20%)
3.9 2.52 333 1300 67 88-90 94-95
色母中颜料的分散和预分散颜料
炭黑是弱极性的,选择分散剂时最好与此相适应。 Clariant公司的微粉蜡颗粒尺寸与颜料颗粒尺寸接 近,能显著改善颜料的分散性。
5
结论
为了制造分散性好的色母,满足制品的特殊需
要,对颜料的分散性进行研究、测试与分析;合理选 择加工工艺和设备,使用预分散颜料改善色母颜料 的分散性。
Dispersion of Color Masterbatch&Single Pigment Dispersion
Drives
外壳,每根螺杆的输出转矩是82Nm,螺杆的转速在
1 200
r/min以上。PIR公司称:依靠齿轮传动装置
中串联轴承和自调节滚珠轴承,可完全吸收挤出配 混过程中来自物料的轴向力。这种齿轮的其他优 点为噪音小。由于其啮合系数高,在22 kW功率和 螺杆转速3 海
000
公司的挤出机齿轮传动装置Postwin,传动装置输 出转矩大,螺杆旋转速度快,因而挤出配混机效率 高。设定的螺杆中心间矩仅为21mm,挤出配混机 可作为实验规模生产线或用于小批量生产。 齿轮传动装置Postwin配有专门设计的齿轮和
4.1 4.1.1
Ease of dispersion of some pigment for BASF
SPD的质量优劣评定 SPD颜料的分散性 (1)测定被着色物的色差及色强度。 (2)显微镜计数被测样品中的色点大小或试
2.3颜料在色母中的分散过程 2.3.1干混合 颜料、树脂和分散剂在混合机中,转速由低到 高的转动下,通过冲击碰撞分散,形成颜料一载体一 分散剂混合物,粉碎颜料聚集体和团聚体,使颜料 粒度减小,干混后颜料粒径为100斗m左右。 2.3.2挤出 经过双螺杆的剪切,载体树脂的熔体传递高剪 切应力,达到颜料分散的目的。在载体树脂的熔点 或接近熔点时,粘度最大,传递剪切应力最大,颜料 分散最好,粒径细化至1—5斗m左右或各种产品所 要求的分散粒度。对于难分散颜料,造粒后分散可 能还未达到要求。 2.4制品对颜料粒径的要求 普通颜料颗粒是比团聚体还大的粒子,粒径为
颜料润湿及颜料分散体稳定性机理与润湿分散剂的关系
颜料润湿及颜料分散体稳定性机理与润湿分散剂的关系涂料与油墨制造过程中的颜料分散是指在机械力的作用下,颜料的二次团粒经过润湿、粉碎、分散在展色剂中,得到一个分散悬浮体。
悬浮体的稳定性与颜料、树脂、溶剂三者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有关。
要想制备一个良好的颜料分散体有时必须要借助于湿润分散剂的帮助。
润湿、粉碎、分散这三个过程是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
润湿是一个颜料表面置换工程,粉碎是机械加工的研磨过程,分散是机械粉碎制成悬浮体的稳定过程。
这三者有可能是同时进行的,不易分割。
湿润剂和分散剂都是界面活性剂,湿润剂能降低液/固之间的界面张力,增强颜料的亲液性,提高机械研磨效率。
分散剂吸附在颜料的表面上构成电荷作用或空间位阻效应,使分散体处于稳定状态。
“湿润和分散”尽管这两个词就词义而言是不完全相同的,但其作用达到的结果却是极其相似的,往往很难区分,尤其是高分子分散剂,同时兼具润湿和分散作用,因此,常称为湿润分散剂。
一、颜料的润湿性颜料润湿是一个表面置换工程,由固/气界面变成固/液界面,只有在颜料与树脂溶液的亲合力大于基料中树脂之间的亲合力时才会实现。
1、接触角与润湿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会形成一个夹角,这个角被称之为接触角,它是液体对固体润湿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志。
杨氏方程表示了接触角与界面张力的关系。
γSG=γSL+γLGcos θ(1)式中:γSG——固/气界面张力γSL——固/液界面张力γLG——液/气界面张力θ——液体与固体的接触角由(1)式可导出(2)式当γSG< γSL,cosθ<0 ,θ>90°,不润湿;当θ= 180°时,完全不润湿,会形成水珠滚动现象。
当γLG>γSG-γSL,则 1>cosθ>0 ,θ<90 °,液体可以润湿固体,但不会完全润湿,铺展不好。
当γLG= γSG—γSL,则cosθ=1 ,θ=0°,液体完全润湿固体,形成良好的铺展现象。
既然润湿是颜料由固/气界面换或固/液界面,所以润湿效率 BS 应为:BS= γSG-γSL(3)若将(3)式代入(1)式,润湿效率则为:BS= γLGX cosθ (4)因为γLG和θ角都可以测定出来,所以润湿效率是可以计算的,但计算时要注意修正。
颜料分散的重要性
颜料分散的重要性
要想颜料具有更高光泽、更好耐候性、更纯的色彩以及更好的透明度那就必须进行颜料的分散。
许多人认为只要把颜料和树脂按一定比例混合就会均匀的着色,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市场上很多塑料等着色品出现色彩不均匀等现象就是颜料在分散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为什么颜料需要分散?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1.染料一般可溶于溶剂,而颜料不溶于水和溶剂,颜料在树脂中以颗粒形式存在。
2.颜料在出厂时是直径较大的附聚体形式,因此必须将其分解后才能与树脂混合,而这一过程被称为分散。
以上两种原因是颜料需要分散的主要原因,颜料分散后才能使树脂具有更好的光泽、更好的施工特性、更佳的耐候性还有避免絮凝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1
黑色:碳黑,氧化铁黑(FeO·Fe2O3) 金属颜料:铝粉 ,锌粉,铜粉; 体质颜料:碳酸钙,硫酸钡,滑石粉、高岭土 (Al2O3·2SiO2·2H2O)、硅灰石(CaSiO3)、云母粉。
一、影响颜料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 1、颜料粒子的大小 大多数颜料的平均粒径为0.01--1.0um,但体质颜料 平均为50um。 ①粒径小,分散度大,反射光的面积多,遮盖力强 ②粒径小,着色力强
第八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6
9.金属颜料 铝粉,对紫外线有良好的反射能力。从而可延缓紫外线对 涂料的老化,破坏。具有鳞片状,有很好的隔离阻挡作用,即 屏障作用。工业上以铝粉浆形式出售,其中含铝粉65%,35%为 溶剂(硬脂酸--浮型;油酸—非浮型)。这种涂料中有一定的 光泽度及亮度。 锌粉,为带兰相的灰色粉未,为球形粒子,粒径平均 3∽8um,广泛用于钢铁的防锈保护(相对于钢铁为阳极),基料 多为氯化橡胶,环氧酯,聚氨酯、聚酯等。 铜粉---金粉,呈金黄色,鳞片状粉未,主要应用于纸和纸 板,涂料起装饰作用。 发光颜料 ,由ZnS和硫化锌镉所组成,掺入0.033∽1.0%的 活性物质---Ag、Cu、Mg等,白天在光照下可贮存能量,夜晚 在灯光照射下可释放出可见光,用于交通,安全标志及军事。
第八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7
10.体质颜料 由于对光的折射率低,因而遮盖力、着色力低,但可降 低成本,改善涂料的某些性能或消除某些弊病,可用作增稠 剂、流平剂、增强剂,提高阻水阻气性和耐水性、耐候性。 ①硫酸盐——BaSO4 、CaSO4。 BaSO4呈化学惰性、耐 酸、碱,耐光、耐热、润滑性和分散性好。作面漆、汽车漆 和底漆的填料。CaSO4做底漆填料,以降低成本。 ②CaCO3 是最通用的体质颜料。既降低成本又起骨架作 用,可增加涂膜厚度,提高机械强度、耐磨性、悬浮性。用 于底漆,腻子较多。 ③石英砂(SiO2 ),化学稳定性好,价格低廉,在乳胶 漆中使用不仅起到填充作用,而且涂刷性好,平光作用和耐 候性也好,用在地板漆,甲板漆中还可以改善漆膜的耐磨性 和抗滑性。
第八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10
第二节 有机颜料
指含有发色团和助色团的有机化合物,常用的发色团有:
第Hale Waihona Puke 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11助色基团有:
有机颜料色彩鮮亮、着色力强、不易沉淀、具有良好的 耐化学品性,在涂料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增加。 一、偶氢颜料 1.对位红 用于深色调、低中档空气干燥涂料中,有好的遮盖力和 化学稳定性,但耐光性差,耐烘烤性不好。 2.甲苯胺红。 具有极其鲜亮的主色,保色性好,耐热、耐化学品,但 耐光性不好,用于空气干燥漆和烘烤漆。
第八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16
三、稳定化的机理 颜料粒子的稳定主要取决于颜料粒子之间的三种作用力。 1.范德华力----是指分子间的吸引力。吸引力随粒子直径的 增大而增大。随粒子分隔距离的增大而减 2.静电力----主要是指电荷之间的排斥力,它随粒子尺寸、 粒子表面双电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粒子距离的增大 而减小,还与溶液的PH值,盐浓度和盐离子价数有关。 3.空间位阻力-----也是排斥力,与被吸附的聚合物颜料粒 子表面的功能基团(如—OH、-COOH、-NH2)和溶剂的性 质有关。 当三种力平衡时,才得到稳定化体系。加助剂(润湿剂, 分散剂)的作用就是促使平衡向减小吸引力,增大排斥 力的方向移动,使颜料粒子间的距离变大,从而达到充 分分散的目的。
第八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14
一、颜料的湿润 漆料对颜料的湿润是分散的基础,为了缩短湿润完成的时 间,提高湿润过程的速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选用粒径小、表面经过改性的颜料,使之利于湿润和分 散。因为颜料的粒径越小,颜料越松散,粒子之间的孔隙 越大,越容易被分散。 2.降低漆料的表面张力,使之容易向颜料孔隙中渗透。 3.使用低固体含量的漆料配制和研磨漆浆。 4.使用湿润剂来降低液体和固体间的界面张力。 5.使用分散剂吸附在颜料表面上,以降低界面张力。 6.将漆浆预混合并升温至50℃以上,静置过夜,再进行分 散研磨。
第八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2
2.粒子的形状 ①瘤状粒子,钛白,立德粉流动性好。 ②针状粒子,锌白,滑石粉,具有强增作用,提高硬 度,强度。 ③扁平粒子,如金属颜料 增强隔离阻挡作用 3.颜料粒子的比表面积 单位质量颜料的表面积称为比表面积,与粒径成反比, 比表面积大,遮盖力、着色力好 4.颜料粒子的表面处理 ①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可以控制过饱和,增溶,成核等 过程。 ②无机颜料表面存在有机物涂层(即被表面活性剂所包 裹),可以提高润湿效果,增加颜料的分散性,稳定性, 改变涂料的流平性。 ③通过表面活性剂处理可以改善其耐光,耐酸碱和耐 溶剂性。
第八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12
3.苯甲酰老红。 透明度高,耐热性,耐渗色性和户外保光性 好,用作汽车漆。 4.吡唑啉酮红 着色力强,透明度高,耐热、渗色性,耐化 学品,但耐光性较差,用作自行车,玩具,钢笔和装饰用品漆。 5.汉砂黄。 色彩鲜亮,强度高,透明性好,耐光、耐化学品 性好,耐热性差,用作耐化学品漆。 二.酞青颜料 具有优良的耐酸,耐碱,耐候和耐光性,着色力极好颜料 鲜艳,遮盖力非常强。 酞青兰是最优良的兰色颜料,在涂料工业中用量很大,酞 青绿比酞青兰性能更优越,没有结晶问题,使用时可添加少量 助剂如苯甲酸铝等,是最优良的绿色颜料,但价格昂贵。 三、喹外啶酮颜料 有橙色,老红。猩红,品红,紫红。耐热,耐光,耐化学 的性能。用于高质量面漆或与其它颜料混合使用。
第八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4
4.铁系颜料: 铁红(Fe2O3 ),铁黄(Fe2O3·H2O),铁黑(FeO) x·(Fe2O3 )y,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耐光、耐碱性 好,铁红的耐热性高达200℃,能强烈吸收紫外线,因而 能强有力地保护涂料基料及被覆盖物品免受紫外线破坏。 耐水,耐溶剂,耐化学性好,耐候性强,不受大气浸蚀, 大量用于建筑涂料和防腐涂料的底漆。----有防锈作用和 隔离作用。 5.铬系绿色颜料: 铬绿(PbCrO4·XPbSO4·yFeNH4[Fe(CN) 6])的化学 成分比较复杂,以上是它的通式。具有良好的遮盖力,着 色力强耐久性适中。铬绿不耐碱,不能用于PH大于7的水 性涂料,也应避免与碱性填料如 CaCO3混合使用。 氧化铬绿(Cr2O3 ),吸油量高,耐光,耐高温,耐 酸碱,化学稳定性好,广泛用于户外建筑涂料,如耐化工 厂酸气涂料,耐海洋大气涂料等。
第八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8
气相SiO2 (白碳黑)是很好的触变剂,可防止在立面上 施工时出现流淌、流挂等现象。化学稳定性好,但难以分散。 天然硅藻土,主要用作平光漆和底漆可用来控制光泽度 和色彩度。 ④硅酸盐----滑石粉,高岭土,硅灰石,云母粉。 滑石粉,主要成分为3MgO·4SiO2·2O可改善涂料的流变 H 性,如降低颜料下沉,防止涂料流挂,改善刷涂性,还能吸 收伸缩应力。免于发生裂缝和空隙,因而可增加涂膜的耐久 性。 高岭土 ,主要成分是Al2O3·SiO2· 2O。 微细高岭土可 H 提高钛白粉或其他白色颜料的遮盖力,改善涂料的流变性和 光泽。 云母粉粒子呈片状,有阻挡隔离作用,对膜的强度有增 强作用,提高其抗开裂性,常用于底漆和防锈漆中。
第八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颜料的作用有:装饰、保护、改善涂料的应用性能和力 学性能、降低成本。
第一节 无机颜料
白色;钛白,锌白(ZnO),立德粉(ZnS·BaSO4),硫化锌 (ZnS)、锑白(Sb2O3); 红色:镉红(nCdS·CdSe),铁红(Fe2O3); 黄色:镉黄(CdS·BaSO4),铅铬黄(XPbCrO4·yPbSO4); 绿色:氧化铬绿(Cr2O3)、铬绿; 兰色:铁兰,群青
第八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13
第三节
颜料分散理论
颜料在其制造过程中,最初形成的粒子称为初级粒子,粒 度为5nm—1um,能轻易地分散到漆料中去,但初级粒子在加工 过程中,尤其是干燥时,会因种种原因相互粘结成聚集体,聚 集体之间或聚集体与初级粒子之间还可以粘结成聚集物,通常 聚集物比较容易分散,而聚集体粘结比较牢,分散比较困难。 颜料在液体介质中分散的好坏不仅影响涂料的色彩和美感, 而且还影响涂料的物理性能,如粘结力,耐久性,抗冲击强度, 甚至影响高固含量和水性涂料的化学性质。 颜料在涂料中的分散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润湿,机械 化解聚集和稳定化,前两个过程主要通过设备来完成。是创造 稳定化的前提,但还不足以得到稳定化体系,当剪切力消除时, 又可能重新附聚或凝聚,因此必须加入助剂(分散剂)以稳定 已分散的颜料粒子。
第八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9
硅灰石主要用于内墙平光涂料。有一定遮盖力和较好的装 饰性。 膨润土(钠基)主要用于水性涂料、乳胶涂料的蚀变剂。 11、 防锈颜料 红丹 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橙红色粉末,能钝化钢 铁表面而抑制腐蚀,另外,它的吸湿性低,可抑制湿气和 氧气的渗透,达到防锈的目的。常用于不干性油醇酸树脂 涂料中。 锌铬黄 主要成分有铬酸锌、氧化锌、铬酸钾等,铬酸 盐与钢铁接触后生成铬酸铁覆盖在钢铁表面,使其钝化, 故有很强的防锈作用。在配制底漆时经常使用。 磷酸锌 乳白色粉末,能和多种漆基相容,能使钢铁表 面磷化,从而起到防腐作用。
第八章 颜料及其分散理论 3
二.几种常用的无机颜料
1、钛白(TiO2) 是白色颜料中最好的一种,有很强的着色力和遮盖力,而且 耐光,耐热,耐稀酸,耐碱。分为锐钛型和金红石型,由于它 们的晶格不同,锐钛型制漆易粉化,适合于配制室内涂料用; 金红石型则不粉化,耐光性优异,适合于配制户外用涂料。前 者白度比后者好。 钛白主要用来赋予涂料的遮盖力,钛白常与氧化铝,氧化锌, 二氧化硅等配合使用,可提高其耐光性。 2、锌白(ZnO) 有良好的耐热,耐光,耐候性,不粉化,适用于外用漆,可 与树脂中的羧基基团反应生成锌皂,可改善涂膜的柔韧性和硬 度,有清洁和防霉作用,由于其折光率比钛白小,所以遮盖力 不如钛白。 3.立德粉(亦称锌钡白):30%左右ZnS,70%左右BaSO4,遮盖力比锌 白高,仅此于钛白,具有化学惰性和耐碱性,可赋予涂料紧密 性和耐磨性,多用于建筑涂料,不耐酸,在阳光下易变暗,不 宜用作制造高质量的户外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