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糖尿病足的足底压力分布与病程变化

糖尿病足的足底压力分布与病程变化

糖尿病足的足底压力分布与病程变化糖尿病足是指由于长期不良血糖控制所导致的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而引起的下肢病变。

该病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足底压力分布与病程变化对于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足底压力分布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的原因,使得其足底感觉丧失或减退,导致对足底的压力感知减弱,进而影响足底压力分布。

研究发现,糖尿病足患者的足底压力主要分布在足跟区域和足趾区域,而正常人的足底压力分布较为均匀。

1. 足跟区域压力分布:糖尿病足患者足跟区域的压力较高,主要原因是步态异常,包括足跟着地时间延长、足弓下陷等。

这些步态异常使得足跟区域承受较大压力,容易形成足底溃疡。

2. 足趾区域压力分布:糖尿病足患者的足趾区域压力也较高,尤其是拇趾和小趾。

这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足趾的屈曲畸形,进而增加足趾的压力。

足趾部位的高压力容易导致皮肤磨损和溃疡的形成。

二、病程变化糖尿病足患者的足底压力分布与病程密切相关,在不同的病程阶段压力分布也会发生变化。

1. 神经病变阶段:在糖尿病初期出现神经病变时,足底的压力分布主要集中在足跟和足趾区域,但压力分布相对均匀,未出现局部高压力区域。

2. 神经病变进展阶段:随着糖尿病的进展,神经病变逐渐加重,足底的压力分布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足跟和足趾区域的压力增加,特别是局部高压力区域的形成,增加了足底溃疡的风险。

3. 血管病变阶段:当糖尿病足伴随着血管病变时,血液循环不良会导致足底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的出现。

这时,足底的压力分布可能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出现更多的高压力区域。

糖尿病足的病程变化使得足底压力分布不均匀,局部高压力区域的出现增加了足底溃疡的风险。

因此,准确了解糖尿病足的病程变化及足底压力分布对于早期预防和干预糖尿病足具有重要意义。

三、预防与治疗针对糖尿病足患者足底压力分布与病程变化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治疗措施。

1. 足底保护:对于早期糖尿病足患者,保持足底清洁,保护皮肤完整性十分重要。

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底压力异常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黄本涛

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底压力异常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黄本涛

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底压力异常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黄本涛发布时间:2023-05-17T02:05:26.17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5期作者:黄本涛[导读] 糖尿病化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膜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宁陵民族医院河南省476700摘要:糖尿病化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膜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危及集体鞭组织或祀器官对膜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异常综合化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而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足底压力异常是DFU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足底压力变化可提示糖尿病足的发生,因此对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糖尿病高危足是糖尿病足的前期阶段,其发生足底压力异常更容易导致足溃疡的发生。本文就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底压力异常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展开综述,以期为改善患者足底压力异常、延缓或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溃疡;护理1引言截肢是糖尿病足患者面临重要后果,《糖尿病足的预防指南》指出,下肢部分或全部截肢通常发生在足部溃瘍基础之上,在所有糖尿病相关的低位远端截肢中,85%是由于足溃疡引发的。糖尿病足发生溃疡、感染、坏痘是截肢重要原因,一旦截肢,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也健康和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增加经济负担。因此,保护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尽早防治早期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十分重要。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改变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与多因素相关。

足底压力增高会导致足局部毛细血管闭塞,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和分解破坏,进而产生炎症、感染、溃疡,从而形成糖尿病足。

对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感觉神经病变后引起患者自我保护感觉下降,容易出现足部损伤;运动神经病变后患者足部肌肉出现萎缩,足底软组织位置和形态发生变化,导致足部畸形和步态异常;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皮肤干燥、萎缩、变薄,出现胼胝和皮肤皲裂,进而致使足底压力升高。

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研究

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研究

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研究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容易导致全身各个器官受损,尤其是在足部容易出现并发症。

足部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预防和护理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一、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4.63亿人患有糖尿病,而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的影响下,容易导致神经和血管受损,进而出现足部并发症。

足部溃疡、感染、坏疽等并发症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能导致截肢甚至致死。

二、研究内容1. 理解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主要包括足部神经病变、动脉硬化、足部溃疡和感染、足底溃疡等。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多与高血糖引起的神经和血管损害有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 预防糖尿病足部并发症的重要性预防糖尿病足部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定期检查足部、保持足部的清洁和干燥、选择合适的鞋袜、控制血糖和血压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足部并发症的发生。

3. 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的护理方法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足部的护理、定期检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足部的护理包括清洁、保湿、按摩和保持足部的适当温度和湿度,防止足底溃疡的发生。

三、研究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研究,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足部并发症的关键在于定期检查、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控制血糖和血压、选择合适的鞋袜等。

同时,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四、研究展望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和总结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可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促进足部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糖尿病足底压力异常患者减压治疗效果分析

糖尿病足底压力异常患者减压治疗效果分析
Me t h o ds A t ot a l o f 3 57 t y pe 2 di a be t e s pa t i e nt s we r e e nr o l l e d a nd a s ke d t o t e s t t he i r ba r e f o ot pl a n t ar p r es s ur e wi t h a 1 n l Foo t Sc a n p r e s s ur e pl a t e( RSS c a n I nt e r na t i on a l ,Be l gi u m) .Fo r t y one of t he m we r e s c r e e ne d t o h a ve s e v e r e a b no r m al p l an t a r f o ot p r es s ur e . Fo r t he s e p a t i e nt s,s ha p e of f e e t wa s me as ur e d t o m od e l s ho e p a ds . The n t he y we r e i ns t r u c t e d t o u s e t he d e c o m pr e s s i o n s ho e p ad s .
Uni v e r s i t y , Gu an gz ho u 5 1 051 5, Chi n a)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d e c o mp r e s s i o n t r e a t me n t o n d i a b e t i c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b n o r ma l p l a n t a r f o o t p r e s s u r e .

糖尿病足诊治研究

糖尿病足诊治研究

糖尿病足诊治研究随着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增多,及人口老龄化,中国已成为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糖尿病患者中有5%~20%在其病程中发生足溃疡或坏疽,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难题。

本文概述当前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

标签:糖尿病足;诊断;治疗根据中国糖尿病协会最新调查发现,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7%。

而糖尿病患者中有5%~20%在其病程中发生足溃疡或坏疽,是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

1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1.1糖尿病足的定义1999年WHO对糖尿病足病定义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应当具备如下要素:糖尿病患者;应当有足部组织营养障碍(溃疡或坏疽);伴有下肢神经或(和)血管病变;三者缺一不可。

1.2发病机制糖尿病足的病变基础是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机体持续处于高血糖与蛋白质的非酶糖化状态,脂代谢紊乱,血液的高粘稠高凝状态,以及下肢循环等因素,使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容易发生血管病变、管壁增厚或管腔狭窄。

同时,微血管和微循环也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下肢供血减少。

1.3流行病学现状1.3.1国外流行病学根据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2013年发布的《糖尿病足诊治指南》中表明:①在所有的非外伤性低位截肢手术中,糖尿病患者占40%~60%;②在糖尿病相关的低位远端截肢中,有85%发生在足部溃疡后;③在糖尿病患者中,5个溃疡中有4个是因为外伤而诱发或恶化;④糖尿病患者中足部溃疡的患病率为4%~10%。

1.3.2国内流行病学我国多中心资料为50岁以上糖尿病人群下肢动脉病变的比例为19.47%。

根据王玉珍发表的《中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糖尿病足病危险因素分析》表明,60岁以上糖尿病人群下肢动脉病变的比例为35.36%。

解放军总医院潘长玉教授组织的对北京5家大医院的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北京地区多中心研究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达90.8%.其中重度以上者占43.3%。

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相关研究及干预进展

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相关研究及干预进展

有关 ,医务 人员 应重视 早 期周 围神经 病变 的诊 断 与 治疗 , 同时筛 查项 目中应重 点 关注 患者 1 0 g尼龙 丝
触觉 有无 异 常 . 建议 1 0 g 尼 龙丝 触 觉异 常 患者 体 检 中常规进 行动态 足底 压力 测试 。 1 . 2 体质量指数 不 同患 者 身高 及 体 质 量 的差 别 亦会 导致 足底压 力有 所差 异 ,由此 引入 体质 量指 数
变 化 中扮 演 最重 要 的角 色 1 , 同 时神 经 病 变 导致 患 者 下 肢关节 肌 肉活动 障碍 ,也 是促使 溃疡 形成 原 因
1 . 3 足部畸形及胼胝
足底受力 、翻转 出现问题 .
之 -[ 。 C a s e l l i 等㈣对 合并 不 同程度 神经 病变 的糖 尿
变、 足 畸形及 关节 活动受 限 、 胼 胝 等是 引起足 底压 力 增 高 的常见原 因 ,单 纯 的足底 压力 增高 并不 一定 会 引 起溃疡 , 但 糖尿 病 患者, 尤其 合并 周 围神经病 变 者 , 导致 保护 性感 觉丧 失形 成无 知觉 足时 。足溃 疡 的发 生 往往难 以避 免 。 国外 1 项 足底 压力影 响 因素 的 回 归 分析 显示 ,前 足第一 足趾 峰值 压力 变 化 的 2 8 %可
热 量摄 入最 终 目的是 为保持 理想 的体 质量 ,促 进药 物 降糖效 果甚 至无 需用 药 , 尤其是 超重 及肥 胖 患者 , 腹 型肥 胖是 胰 岛素抵抗 的重 要标 志 。体质 量指 数 达 标 是控 制血糖 平稳 的重 要前 提 ,防止糖 尿 病神 经病 变进展 最终 减轻 足底压 力简 单而 有效 的措施 。
这一 指标 。杨青 等… 1 研 究认 为 , 在 体质 量指数 、 胼胝、 1 0 g 尼龙 丝 检查等 影 响足底 压力 的 因素 中 ,体 质量

糖尿病足的中医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中医研究进展
中图分 类号 : R 2 5 9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l 7 l 1 0 — 0 1 4 4一 o 3
1 糖 尿 病足 古代 文献 记载 ③ 寒湿 阻 滞证 : 症见 患肢发 凉 皮温 降低遇 冷则 痛得 热则 舒 趾尖 及 糖尿 病足 是糖 尿病 的严 重 并 发症 , 历 代 医家 对其 f l 缶 床症 状 、 病 因 足底部 溃烂 流脓 血 , 可见 间歇 性 踉 行 , 舌淡 苔 自腻 脉沉 细 而 迟 。④ 阳
而截 肢 , 严 重影响 患者 的 生活质 量 。因此 , 如 何促进 糖尿 病足愈 合 , 降低截 肢 率是 当前人 们研 究 的 重点 , 而 中医 药在 治疗糖 尿 痛 足 方 面具 有较 大优 势。 为探 索 中医药在 糖尿 病足 中的治 疗作 用 , 本 文就 近 几年 来对糖 尿病足 的 中医研 究进 展及 治 疗情 况作 一总 结 。 综 述如 下。 关键 词 : 糖 尿病 足 ; 传统 医学 ; 药物 治 疗 ; 研 究进 展 : 综述
1 / 3患者 足坏疽 发 生前 未发 现有 血糖增 高 , 损伤 为本 组 患者 最 常见 的 闭塞 的状 态 , 改 善患 者症 状 。本 研 究首 次提 出了化 腐再 生法 治 疗糖 尿 诱因, 重 症病 例多 合并 症 多漏诊 率高 , 预后差 , 糖尿 病足病 知识 严 重缺 病足 的理论 基 础 , 丰 富 了糖 尿病 足 内治 法 。前 列 地 尔 属 于高 效 生 物 乏, 糖 尿 病患 者 中血管 病 变神经病 变 和感染是 导致 糖尿病 足坏 疽 的三 活性 物质 , 其主 要成 分为 前列腺 素 。 个 主要 因素 。合 并神 经病 变使其 足 的感觉 减退或 消失 j 在此 基础 上造 张建 平 等经 静脉 注射 给 药后 可于机 体 内毛细 血管 , 小动 脉及 发 成 足损伤 , 故 不定 期进 行 足检查 并有 效足 护理 , 可 预防许 多足 溃疡 , 对 生病 变 的主动 脉血 管壁 等处 分 布 , 其 作 用 为 扩 张血 管 增加 血 流 量 , 改 血管 病 变 , 依 其病 变程 度行 血 管重 建 手 术或 内科 保 守治 疗 , 另 外合 并 善组 织缺 氧缺 血情 况 , 抑 制血 小 板 聚集 , 有 效 降低 血液 黏 稠 度并 缓 解 感 染者依 培 养结 果 予敏感 抗菌 药物局 部换 药等 治疗 。 高凝 状态 , 改善 机体 微循 环及 神 经 损 害 , 下降 动 脉粥 样 化 脂 质斑 发 生 2 . 1 . 1 本虚 : 气 阴两 虚 、 脾 肾虚弱 、 肝 肾气 虚 、 脾 胃气 虚 、 气 血 亏虚 气 阴 率 等此外有 研 究显示 , 前 列地 尔 也 属 于环 化 酶激 活 剂 , 可 促进 周 围神 两虚: 气 阴 亏虚 则经 脉失 养 , 脏 腑受损 , 阴损 及 阳 , 阴阳俱 虚 , 虚则 无力 经再 生能 力及 神经 肌 肉接 头功 能重 建 , 使 已经发 生的神 经肌 萎 缩情 况 抗邪, 湿 热之 邪则 乘 虚人 足 , 阴虚则 内热 , 热 盛则 肉腐 , 肉腐则 为脓 , 消 得 到控 制并延 缓病 情进展 , 可替代 (部 分 )神 经生长 因子作 用 。 渴 病痈 脓 而致 。脾 肾虚 弱 : 消渴 日久 , 久 则 脾 肾俱虚 , 脾 气虚 弱 , 水 湿 李 春霞 使用 山莨 菪 碱 联 合 胰 激 肽 原 酶 治 疗 糖 尿病 足方 法 , 将 运 化失 常 , 湿邪 浸淫 , 湿热 蕴结 、 腐蚀 筋 肉 、 足部 坏疽终 成 。脾 胃气虚 : 8 O 例 患 者 随机 分 为对 照组 和 观察 组 , 每组 4 O例 , 对 照 组 在 常 规治 疗 消渴 日 久, 脾 胃气 虚 , 津血 疏布 失调或 运行 障碍 , 津停 为痰 , 痰 在经 络 , 的基础 上 , 口服胰激 肽 原酶 , 1 2 0 I U / 片, 3片/ d , 治 疗 时 间 1个月 , 观察 滞 十血 中 , 直接 阻滞 脉 中气血 的运行 , 致使 局部 血滞为癖 。气 血 亏虚 :一 组 在对 照组 的治疗 基础 上 , 将1 0 m g的 山莨菪 碱 溶 于 2 5 0 m l的生 理盐 消 渴 日久 , 脏腑 功 能失常 , 气血 生化失 源 , 不能濡 养肢体 , 气虚 血滞 , 致 水 中 , 静 脉滴 注, 每 天 1次 , 治 疗 时 间 1个 月 。观 察 组 总 有 效 率 湿 癖痰 毒 化生 , 败坏 肢体 。 9 0 . O %, 对 照组 4 7 . 5 %,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两组 均 未 出现

理疗新发现足底按摩对糖病患者的益处

理疗新发现足底按摩对糖病患者的益处

理疗新发现足底按摩对糖病患者的益处理疗新发现:足底按摩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糖尿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外,理疗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最新研究表明,足底按摩作为一种理疗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益处。

1.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由体内胰岛素分泌或使用障碍引起的慢性高血糖症。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统计数据,全球范围内约有4.16亿成人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包括神经病变、循环系统疾病和肾病等。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2. 理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理疗是一种以物理手段刺激身体实现功能改善和疾病治疗的方法。

它通常包括按摩、推拿、热敷和冷敷等。

通过刺激身体局部或整体,理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等。

在糖尿病治疗中,理疗可以起到多重作用。

首先,足底按摩可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增加足部的氧气和营养供应。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足部溃疡和感染非常重要。

其次,足底按摩还可以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症状。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异常、疼痛和麻木等症状。

足底按摩可以通过刺激足底神经末梢,改善神经传导,从而减轻这些症状。

最后,足底按摩还可以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一些研究发现,足底按摩可以通过刺激足底的穴位和反射区,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和使用,降低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3. 研究结果近年来,关于足底按摩对糖尿病的疗效进行了多项研究。

一项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足底按摩疗效的荟萃分析发现,足底按摩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另外,足底按摩还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

4. 注意事项尽管足底按摩对糖尿病患者有益,但在进行理疗时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足底按摩之前应咨询医生,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此项治疗。

糖尿病足病足底减压治疗

糖尿病足病足底减压治疗

现 ;5 )体温 突然上 升 ;6 )患者 自述 不适或疼 痛 。【 2
2 . 可拆 卸石 膏支具 可拆 卸石 膏支 具 可拆 卸石膏支具 的制作是在全接触石膏 支具 制作后 将其切开 ,用尼龙拉扣连接 ,使患者在休 息时可 以将其 拆 除 ,方便 医务 人员观察和处理伤 口。其 缺点是患者可 以随意 拆卸 ,不 能保 证患者 经常穿着 。Ar ms t r o n g 等
预 防糖 尿病 足溃疡 的主要方法 是减少异常压 力与应 力I 】 J 。多种 矫 形器 ,如跖 骨支 撑 、足 弓支撑 物等 , 可 以减轻 特定 区域 足底压u ,可使 内外侧跖骨头 区域 压
力 明显 减小 ,而对大脚趾 的压力 影响很小 。
随访 研究 中发现 ,无感 染 无外 周动 脉疾 病 的神 经性 溃 疡 患者 使用TC C后 ,溃疡 愈合率为 9 0 % ,溃疡 愈合 时
织损伤 … 。有研究表 明具有 内侧纵 弓支 撑的处方鞋垫 使 足底压力 重新分配 ,减少 了糖 尿病患者容易发生 溃疡 的
道 的糖尿病足和急性 或亚急性 神经性骨关节病且 不伴 随 溃疡 的脚和 脚踝 。禁忌症为3 — 5 级糖尿 病足 、过于 脆弱
的皮肤 ( 如 长期 使用 类固醇 ) 的腿或 脚的背部 和/ 或 过度 水 肿 的脚或小 腿 。出现 以下症 状 时 ,应拆 除支具 :1 ) 腿或脚 过度肿 胀 ,导 致支具变 得太 紧 ;2 )支具过 于松
利于 局部创 面 的观察 ;3 )增 加患者二 次伤害 的风 险 ;
4 )可 能 会 导 致 关 节 僵 硬 和 肌 肉 萎 缩 ; 5 )费 用 相 对 较 高 。 TCC的 主 要 适 应 症 为 无 缺 血 病 变 、无 感 染 、 无 窦

糖尿病足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足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共识,如何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价及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来提高其生存质量已成为医护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针对糖尿病足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些常用量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认为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量表包括普适性QOL量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和糖尿病足专用量表三大类,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足部状况、不良情绪和疼痛。

【关键词】糖尿病足;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以长病程、难治愈、高财务支出、致残致死率高为特点。

发达国家5%糖尿病人有足的问题。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足病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且治疗费用高昂。

根据已有的报道显示,糖尿病足溃疡的年发病率为8.1%,年复发率为31.6%,年死亡率为14.4%。

45%的患者为Wagner3级以上(中重度病变),总截肢计19.03%。

糖尿病足患者由于疾病的特点,会带来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研究显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

糖尿病足患者比无足病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低[2]。

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存质量的评价量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报道如下:一、生存质量(QOL)概念生存质量(QOL),亦称生活质量或生命质量,最初是在社会学领域提出,在5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首先提出。

WHO的QOL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活状况的体验。

医学领域中主要指对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三个方面状态的评估,即健康相关生存质量[3]。

生存质量反映的是患者与健康相关的主观体验和评价,其评价工具主要是量表测定,主要有普适性量表、疾病专用量表等。

二、糖尿病QOL评价量表糖尿病足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是多方面的和巨大的,多项研究表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无足溃疡的糖尿病患者,但是,还没有专门针对足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量表。

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从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中医特色护理如中药外用、中药内服、足部日常护理以及情志调护等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旨在有效提升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为同行们落实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提供循证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医护理;研究进展糖尿病患者由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造成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从而形成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情况重者可导致截肢。

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约85%的截肢是由足溃疡引发,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足溃疡。

糖尿病足属中医学“脱疽”的范畴,其发生以脾肾亏虚为本,寒湿外伤为标,而气血凝滞、经脉阻塞为主要病机,具有“本虚标实、毒浸迅速、腐肉难去、新肌难生”的特点[1]。

对于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西医主要是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降糖、降脂等基础治疗,足部溃疡者予以减压、清创、伤口敷料、控制感染,血管重建和截肢等局部处理,并配合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表皮细胞生长、氧疗、负压封闭、电刺激、超声雾化、基因治疗、外科治疗等,费用较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中医护理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基础,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和体质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恢复具有一定的效果。

1 发病机制1.1现代疾病观认为,糖尿病足是由于机体代谢紊乱所导致的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加上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其中血糖升高是基础,血管病变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关键,足底压力异常是诱因,在此基础上合并感染可使肢体缺血进一步加重而引发糖尿病足[2]。

此病是全身慢性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源于糖尿病足感染、周围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三大方面。

1.2祖国医学认为,此病属于“消渴”和“坏疽”范畴,其基础病因是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以及经络瘀阻等,其病机为消渴日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肢端失养,加之湿热下注与热毒血瘀而成,具体是指阳气不能温养四肢即为标实,淤血停滞加重阴亏即为本虚,标本虚实,两者相互转化,整体以虚为病因。

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参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参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参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一个常见并且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足病,其危害主要表现在糖尿病足溃疡、糖尿病足感染和截肢等。

足底压力参数是评估糖尿病足病危险的重要参数之一。

目前虽然有很多文献对糖尿病足底压力分布进行了分析,但是对于糖尿病足底压力参数的研究比较少。

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参数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研究将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参数的测定和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参数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将结合现有的相关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改善措施,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病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研究对象:糖尿病患者30名,年龄60岁以下,均为不同病程的II型糖尿病患者。

2、实验设计:综合运用临床检查、问卷调查、测量仪器等方法,采集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参数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分析其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为研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

3、研究方法:(1)临床检查:对受试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足检查,包括感觉、脉搏、运动、皮肤、足底骨骼情况等方面的检查;(2)问卷调查:对糖尿病患者的基本信息、生活方式、病史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3)测量仪器:使用足底压力测量仪进行足底压力参数测量;(4)数据处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四、研究预期的结果及意义通过本研究,可进一步了解糖尿病足底压力参数的分布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对糖尿病足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同时,通过比较和分析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群足底压力参数的差异,可以探讨糖尿病患者足底感觉功能的变化,对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病提供重要参考。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高血糖造成神经和血管受损,容易导致足部溃疡、感染、甚至坏疽。

糖尿病足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同时也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了挑战。

近年来,临床研究在糖尿病足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展开讨论。

一、糖尿病足的预防研究进展糖尿病足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其中包括控制血糖、保持足部卫生、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

针对糖尿病足的预防,临床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1.1 血糖控制对糖尿病足的影响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7%以下,长期血糖控制的好坏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预后密切相关。

1.2 足部护理对糖尿病足的影响足部护理是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手段,通过正确的足部清洁、保持足部皮肤湿润、合理的指甲修剪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1.3 体育锻炼对糖尿病足的影响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代谢状况,提高抵抗力,减少患糖尿病足的风险。

目前,临床研究也在探讨体育锻炼对糖尿病足的预防作用及具体运动处方的制定。

二、糖尿病足的诊断研究进展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前提,因此糖尿病足的诊断研究也备受关注。

目前,临床研究在糖尿病足的诊断上取得了一些进展:2.1 足底压力测定技术足底压力测定技术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进行定量测定,及早发现足部受压情况,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表明,足底压力测定技术能够在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2.2 神经病变的生物标志物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诊断神经病变是否存在对于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发现,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在糖尿病足神经病变的诊断上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这对于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的研究进展李华丽摘要研究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的进展。

通过阅读近几年关于糖尿病足的论文从而总结临床护理研究的成果。

经总结表明:糖尿病足的预防性健康教育在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糖尿病足各个阶段的护理亦至关重要。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预防,护理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增多,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5%[1]。

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及踝关节以下)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2]。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临床护理研究的发展,从糖尿病足的发生入手,在其预防、治疗和护理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

1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及诱因1.1 危险因素根据病变因素的来源及其可控性,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2]。

其中外部因素包括:肥胖、血糖控制不良、脚外伤、不适当的脚部护理、酗酒、吸烟、没有掌握糖尿病有关知识及不依从性等;内部因素主要有糖尿病病程长,男性,合并肾、眼睛病变,老年,足部变形等。

1.2 诱因血糖控制不良和反复小损伤是糖尿病足溃疡形成并致截肢的最主要的诱因,血糖控制不良者下肢可高出2倍[3]。

且86%的下肢截肢是由于足部血管或神经病变部位表皮小损伤诱发[3]。

常见于鞋袜不适合或长时间行走致足底压力过大,早期表现为局部茧子的形成,这更加重了局部的压力。

足茧的出现往往是发生足溃疡的先兆。

因此,理解溃疡如何演变而成很重要,这样预防溃疡和截肢的方案才能起作用。

2糖尿病足的预防2.1预防性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在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强化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足部护理教育与指导,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日常足部护理习惯,做健康的足部护理行为,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环节[4]。

因此,糖尿病患者均应接受足部护理以及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教育,使患者了解糖尿病足的预防、发生、发展,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糖尿病足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糖尿病足步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步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步态变化的研究进展贾川;瞿玉兴【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一系列足部病变的统称.随着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加重,其足底压力及步态等生物力学特征发生病理性改变,引发患者疼痛、功能受限、感觉减退、平衡能力下降等症状,并最终导致足溃疡的发生.伴随病程不同时期的发展,糖尿病患者的步态发生足底压力分布异常、步幅缩小、步速减慢及足支撑时间延长、胼胝体、溃疡等一系列变化.糖尿病足的步态分析可揭示糖尿病足相关病理变化,及时发现肉眼或者人体本身不易发觉的异常,并指导临床医师采取对症治疗,干预糖尿病足进展.今后,糖尿病足步态分析应朝着高精度、全肢体、全病程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地为临床矫形设备的开发服务.【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8(024)020【总页数】6页(P4086-4091)【关键词】糖尿病足;步态变化;周围神经病变;足底压力【作者】贾川;瞿玉兴【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京 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江苏常州2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糖尿病足具有病程长、难治愈、致残率高等特点[1],其年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4%~10%,且15%~25%的糖尿病足患者病程中可能出现溃疡,其中40%~80%的溃疡伴发感染[2]。

一旦溃疡并发感染就面临截肢的风险,这对患者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而周围神经病变、体质指数、胼胝、足型、足轴角度、性别、年龄等是影响足底压强的重要因素。

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90%的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原因。

伴随病程的发展,糖尿病患者的步态特点发生了多样变化。

诸多学者通过多种类型的步态分析仪,发现了不同病理阶段糖尿病足的共有特点,阐述了步态分析对于早期足底压力变化的预测、对病程中足底压力变化及步态改变的监测及对晚期高危溃疡风险的提示作用[3-5]。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糖尿病足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损伤。

全球约15%糖尿病患者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过足溃疡或坏疽,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

糖尿病足部病变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是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现将近几年糖尿病足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长期坚持合理控制饮食,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2]。

教育病人长期坚持主动配合饮食治疗,适度摄入热量。

计算总热量时,以维持或略低于标准体重为原则,肥胖者严格限制总热量,消瘦者可适度放宽[3]。

饮食结构要合理,少食多餐,严格限制单、双糖胆固醇的摄入。

食品品种多样化,多吃绿色、深色蔬菜, 注意粗细搭配,控制食盐摄入量。

病人能否进食水果,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进食水果时应在空腹和两餐之间,少量开始,最多不超过100g,从主食中减去相应的主食量。

糖尿病足病人的饮食护理应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渗透到病人的治疗计划中,合理制定食谱,严格控制饮食,长期控制血糖, 改善微循环,对病人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防治糖尿病足具有重要意义[4]。

运动护理糖尿病患者为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应该适当进行运动和按摩,改善并提高神经功能。

每天睡前或早起时,平卧床上,抬高双腿呈45-60°交替反复做2-3 次,每次10-20 min 为宜,每天甩腿、座椅运动、提脚跟、提脚尖等,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5]。

3.药物护理药物是糖尿病足治疗的重要手段,合理应用药物使足部动脉血液供应改善、感染有效控制和血糖达标, 是治疗的关键所在[6]。

临床护理工作中,关键要教会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皮下注射时,根据患者用餐时间个性化选择注射时间,尽早发现低血糖反应,指导患者注射胰岛素时严格消毒,准确抽吸胰岛素,针眼之间距离>1cm[7]。

4.健康教育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自身的管理和控制, 基本的糖尿病足知识是糖尿病足患者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糖尿病足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受重视[8]。

2型糖尿病病人足底压力影响因素研究

2型糖尿病病人足底压力影响因素研究


( Na n { a n g Ho s p i t a l o f S o u t h e r n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Gu a n g d o n g 5 1 0 5 1 5 C h i n a )
摘要 : [ 目的 ] 探 讨 2型糖 尿 病 病 人 足 底 压 力 的影 响 因素 。[ 方 法] 应用比利时 R S—S C AN 公 司 的 1 r n压 力 平 板 , 检测 3 5 7例 2型 糖 尿病病人赤足足底压力 , 比较 不 同病 人 足 底 压 强 , 将 有 意 义 的 指 标 作 为 自变 量 进 行 线 性 回 归 分 析 。 [ 结果] 2型 糖 尿 病 病 人 体 重 指 数、 穿鞋 习 惯 、 周 围神 经 病 变、 胼胝 、 密 歇根 州糖 尿 病 性 周 围神 经病 变 筛 查表 ( MNS I ) 得分 、 自护 行 为 、 年龄 、 性 别 对足 底 压 力 有 影 响 。 [ 结论 ] 年龄 、 体 重指 数 超 标 或 肥 胖 、 性别、 不 良的 穿鞋 习惯 、 周 围神 经病 变 、 足底胼胝 、 MNS I 得 分 及 自护 行 为较 差 是 导 致 2型糖 尿 病
包 括 正 确 的 鞋 袜 选择 、 过去 7 d 检 查 双 足及 过去 7 d穿 鞋 前 检 查
鞋内的情况 、 足 部 护 理 知 识 3方 面 共 1 7个 条 目, 每 个 条 目分 为 完全做不到 、 少数能做 到、 多 数 做 到 和 完 全 做 到 4个 等 级 , 分 别
病 人 足 底 压 力异 常的 危 险 因素 。 关键词 : 糖 尿病 ; 糖尿病足 ; 足底压 力; 危 险 因 素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7 3 . 5 8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不断增加。

糖尿病患者通常会伴随着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就是一种常见并且容易引起严重后果的并发症。

糖尿病足是指由于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原因而引起的足部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和管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截肢。

目前,针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希望和选择。

本文将就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糖尿病足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通常包括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和足部畸形等多种因素。

糖尿病足的发展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神经病变,导致患者对足部的疼痛和压力感觉下降,容易出现创伤,但患者又没有明显的疼痛感知,因此容易忽视伤口;其次是血管病变,血液循环不畅导致伤口难以愈合;最后是感染,伤口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糖尿病足的发病和恶化。

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和管理应该综合考虑神经、血管和感染等多种因素。

二、糖尿病足的诊断和评估糖尿病足的诊断和评估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准确评估病情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神经病变的评估、血管病变的评估、感染的评估和足部形态的评估等。

神经病变的评估通常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足底压力测定和感觉神经功能检测等;血管病变的评估通常包括血管内窥镜检查、CT血管造影和MRI血管成像等;感染的评估通常包括细菌培养和病原体检测等;足部形态的评估通常包括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和磁共振成像等。

通过这些评估方法,可以全面了解病情的情况,为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

三、糖尿病足的治疗与管理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血糖、神经保护、血管保护、感染控制和足部保护。

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足的首要任务,通过饮。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进展余雨晴,钟志蘩,尧剑财,龙霜联勤保障部队三亚康复疗养中心疗养四科,海南三亚572000[摘要]糖尿病是常见、多发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急剧攀升。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为多见的并发症之一,越来越影响到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现状。

很多糖尿病的患者常伴有足部溃疡,对日常生活造成一些影响,如果糖尿病足患者的疾病情况不能得到更好的控制,很大程度会有截肢的风险,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糖尿病足的定义、发病机制、预防和护理措施。

旨在提高疾病普及程度,加强疾病预防工作,优化疾病分诊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12(a)-0190-05 Research Progress on Prevention and Nursing of Diabetic FootYU Yuqing, ZHONG Zhifan, YAO Jiancai, LONG Shuang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IV, Sanya 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Joint Logistic Support Force, Sanya, Hainan Province, 572000 China[Abstract] Diabetes is a common and frequent chronic disease. At present, the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diabetes are rising sharply in the world. A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diabetic foot increasingly affects the health status of diabetic patients. Man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re often accompanied by foot ulcers, which cause some impact on daily life. If the disease condition of diabetic foot patients is not better controlled, there is a large de‐gree of risk of amputation, which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definition, pathogenesis, prevention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diabetic foot. The aim was to im‐prove the prevalence of diseases, strengthe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optimize disease triage treatment.[Key words] Diabetic foot; Prevention; Nursing; Research progress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这已然成为了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公共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n plantar pressure of diabetic patients张雪怡,郭曼婷,孙旭君,白然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糖尿病足部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糖尿病病人足底压力改变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足底压力异常增高是足溃疡发生的一个期预测因子。

研究表明,足底压力增高可用于预测糖尿病足溃疡。

是足溃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高达70%~90%[1]。

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足底压力升高、周围血管病变、机械性损伤及继发感染、先前溃疡或截肢等一些因素。

本文主要系统归纳和总结国内外在糖尿病足底压力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从糖尿病患者足底不正常压力的特征、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影响因素、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足底的相关比较、引发不正常压力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进行综合阐述。

足底压力的定义:足底压力指单位面积的足底和地面之间的总体相互垂直作用力。

当人体足部结构发生一些病变或功能障碍以及当人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足底压力和压强分布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2]。

足底压力的测量:足底压力测量技术是运用压力测量仪器对人体在静止或者动态过程中足底压力的力学、几何学以及时间参数值进行测定[3]。

对不同状态下的足底压力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不同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和模式。

通过正常足与病理足的足底压力参数的对比研究,分析病足成因、病程衍变以及功能评定[4]。

1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特征糖尿病足足底受力有垂直的压力,还有呈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剪应力。

这些力长期作用于糖尿病足足底某一特定区域,就会造成足底溃疡的发生[5]。

1.1糖尿病患者足底垂直压力特征不正常的足底压力是神经病变性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

而二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与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前足区域压力更高,明显高于正常人[5]。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主要集中在前足部位的跖骨头处;而没有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足弓及第二趾处压力明显降低,第二跖骨头处压力明显增加[6]。

王爱红等[7]研究也表明此类患者足底压力表现为第三跖骨头、第五跖骨头峰值压力增高,足弓部位峰值压力显著降低。

1.2糖尿病患者足底剪应力特征与健康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穿处方鞋时足底受到的剪应力集中在前足内侧的第一跖骨头[8]。

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糖尿病无神经病变、糖尿病有溃疡史的患者与健康人赤足时在脚后跟、跖骨头、大脚趾三个区域的受力进行比较,糖尿病且有溃疡史的患者外侧跖骨头处垂直于矢状面的峰值压力就明显高于健康人。

同时,有的研究者也将测量垂直足底压力与剪应力结合起来。

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和糖尿病有溃疡史的患者跖骨头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峰值压力都明显高于健康人[5]。

2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影响因素2.1神经病变神经病变是引起糖尿病病人足底压力增高的重要因素。

经肖辉盛等[9]的实验研究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导致糖尿病病人足底压力增高的危险因素。

Lobmann等[10]研究发现糖尿病神经病变与足底压力增高相关联。

外周感觉、运动、自主神经病变与足底压力增高有关,而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与糖尿病足底压力增高无关[2]。

2.2关节活动度Delbridge等[11]报告,有足溃疡病史的糖尿病人其关节活动受限制程度明显增加。

足部关节活动受限制将导致行走过程中震动缓冲能力和足底高压区的压力缓解或压力重分配能力下降,从而引起足底压力增高[2]。

2.3胼胝白姣姣等[12]评估发现73.83%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足底存在胼胝。

足底压力增高,角化细胞的活性增加,局部形成胼胝,胼胝又增加了压力负荷。

当破损时易形成溃疡。

有足底胼胝的糖尿病病人比无胼胝的糖尿病病人足底压力高2.4倍[13]。

合并胼胝病人的最大足底峰值压力和足底压力持续时间都显著增加[2]。

2.4其他Ahroni等[14]通过实验和统计发现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也与足畸形、鞋、体重、足溃疡病史、下肢无力等一些因素有关。

与足MPP无明显影响,但与某些部位压力参数改变有关系。

3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足底的相关比较3.1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足底最大峰值压力分布的比较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左右足最高MPP值的三个区域相同,但排序不同,糖尿病患者双足排序均为第一趾、第二跖骨头、第三跖骨头;正常组排序为左足第二跖骨头、第三跖骨头、第一趾,右足第一趾、第二跖骨头、第三跖骨头[6、7、15、16]。

3.2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足底压力所承受最大力(Maximum Force)的比较肖辉盛等[17]试验证明糖尿病患者总足最大力为626.4±115.4N,正常人足平均最大力为608.6±107.4N,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足底所能承受的最大力总体上均呈现前足>足跟>足弓,各区域最大力大小排序大致相同。

3.3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足底与地面接触时间的比较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总足底与地面接触时间明显延长,在足跟、第二跖骨头、第三跖骨头、第四跖骨头、第二趾、第三四五趾区域的接触时间也明显延长。

3.4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足底压力-时间积分(PTIs)的比较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时间积分大于正常人,表现为糖尿病患者足底各区域的PTIs 在前足、足跟、第一跖骨、第一趾均大于正常人[17]。

4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异常的原因糖尿病不正常的足底压力是糖尿病足部溃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与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关节肌肉活动障碍有关。

4.1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足底压力的关系周围神经病变是周围神经系统的损伤或者功能紊乱[18]。

周围神经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

感觉神经病变会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对疼痛、冷热及振动的感觉下降。

正常人足底某一区域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调整姿势缓解压力,但具有严重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缺乏这一调节机制,结果足底某一区域过大的力就会使足底组织缺血、坏死,导致足底溃疡的发生。

感觉缺失的患者比没有缺失的患者足底发生溃疡的危险增加到了7倍[19]。

疼痛感觉缺失,足部损伤觉察不出缺乏治疗后可导致足畸形。

足底运动神经病变导致足底肌肉萎缩、关节稳定性下降、足底软组织位置和形态改变。

过度的压力负荷将导致足部受压点胼胝的形成。

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平衡能力和稳定性下降。

4.2糖尿病患者下肢功能改变与足底压力的关系除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感觉缺失外,下肢肌肉与关节的生物力学功能改变,形成不正常的步态也是引起不正常足底压力的原因。

高军艳等使用肌电图和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测试,得出糖尿病患者下肢肌肉功能障碍的生物力学因素会引起糖尿病患者行走时的步态改变,表现为前足接触地面时间比健康人短,下肢胫骨前肌在脚后跟落地过渡到前足时不能充分地完成离心收缩,导致糖尿病患者前足落地时间变短,压力集中在跖骨头下,从而使糖尿病患者跖骨头处压力过高[20]。

对糖尿病患者行走过程中下肢肌电、关节的活动及足底压力的同步测试,进一步证实了下肢肌肉功能障碍会导致患者不正常的足底压力分布。

糖尿病患者下肢功能改变包括使足弓变平,形成扁平足,这均会使足弓部位的压力增加。

而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本身会导致足部压力增加,因此更加重神经病变性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几率。

5缓解足底压力异常的与预防糖尿病足的方法5.1 足底按摩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每天早晚对脚进行揉搓、温水浸泡,适时抬高足部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流动,调节运动神经,防止肌肉萎缩,减轻足部压力,防止足部溃疡的发生。

5.2 去除胼胝Pitei等运用鞋内足底压力检测系统探讨了胼胝去除术的效果以及间隔时间,结果表明胼胝去除术可有效减轻足底压力。

Young等通过测量17例糖尿病病人胼胝去除前后的足底压力,结果发现治疗区域的峰值压力降低了26%。

兰颖等以Foot 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2m板测量13例足底有胼胝的糖尿病病人胼胝去除前后足底总压力、总冲量、局部压力和局部冲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去除胼胝后,足底总压力、总冲量、局部压力、局部冲量等分别下降了13%、11%、18%和18%,与胼胝去除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5.3 预防性糖尿病鞋、鞋垫和袜的使用Sarnow等[21]究证明,行走时足底峰值压力在赤足时最高,穿合适的鞋子则显著降低。

Kastenbauer等比较了跑鞋和减压鞋挚在糖尿病病人中应用的效果,证明了跑鞋同样可以降低糖尿病病人的足底压力。

Viswanathan等通过对241例有溃疡史的病人或糖尿病足病高危病人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穿有搭扣的鞋和减压鞋垫可以有效地减轻足底压力。

Bus等和Lobmann等也均通过实验证明减压鞋垫能够降低病人趾骨区域的压力。

5.4 液体硅树胶注射Van Sehie等通过对28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人随机分组实验,证明接受液体硅树胶注射的患者可减轻足底压力。

由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足底皮下组织变薄,在足底局部注射液体硅树胶,可刺激皮下组织增生,恢复已损伤的足底生物力学结构和功能,缓冲局部过高的足底压力。

5.5 其他有研究证明,减少人体超出的重量,防止足底部角化症和真菌感染等也可减轻足底压力。

6参考文献[1]Inlow S,Kalla TP,Rahman J.Downloading plantar foot pressures in the diabetic patient.Ostomy Wound Manage,1999,45:28-34,36,38 quiz 39-40.[2]杨青,钱晓路,白姣姣,陆敏敏.高键,吕探云.糖尿病病人足底压力的研究进展.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0040.[3]陈雁西.俞光荣.F-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临床应用现状[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26(3):188.[4]王立平.李建设.足底压力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4,26(1):41.[5]高军艳,李树屏.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研究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 24(9). [6]袁刚,张木勋,张建华. 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5):262-264.[7]王爱红,李家兰,许樟荣,等.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研究[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6):500-501.[8]Lord M,Hosein R.A study of in-shoe plantar shear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uropathy [J]. Clin Biomech, 2000, 15(4):278—283.[9]肖辉盛.严励.陈黎红.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检测及影响因素探讨[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6):403.[10]Lobmann R,Kasten G,Kasten U.et a1.Association of increased plantar pressures with peripheral sensorimotor and peripheral autonomic neuropath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Diabetes,Nutrition & Metabolism,2002,15(3):165-168.[11]Delbridge L.Perry P.Arnold N.et a1.Limited joint mobility in the diabetic foot:Relationship to neuropathic ulceration[J].DiabetMed,1988,5(4):333-337.[12]白姣姣,金健华,李晶等.对社区糖尿病病人足部自护能力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