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教案

合集下载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2)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

(3)学会欣赏名著,提高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城南旧事》。

(2)学会对比分析,了解不代、不同背景下的社会现象。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真挚的友情、亲情和师生情。

(2)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理解历史的变迁。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作品背景,作者及创作动机。

(1)介绍老北京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

(2)分析作品中的真实与虚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1)讲述英子童年的往事,分析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人物形象。

(2)探讨作品中的善恶美丑,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

3. 第三课时:欣赏名著,提高阅读能力。

(1)欣赏作品中的精彩片段,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2)学会对比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4. 第四课时:合作探讨,深入解读《城南旧事》。

(1)分组讨论,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第五课时:实践与拓展。

(1)编写一篇关于《城南旧事》的读后感。

(2)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作品中的场景。

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主题。

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情境教学法,模拟作品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魅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2.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4.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简介。

2. 人物形象分析: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

3. 故事情节概括:重点分析英子与宋妈的关系、英子成长过程中的变化等。

4. 主题思想探讨:童年记忆、成长烦恼、家庭亲情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关系,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提炼出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课后主动阅读的情况。

2. 学生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表达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城南旧事》原著:提供给学生阅读,以便深入理解小说内容。

2. 相关评论文章: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观点,拓宽视野。

3. 历史背景资料:为学生提供关于作品背景的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小说。

六、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城南旧事》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进行分析,分享自己的看法。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小说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4. 小组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角色扮演的心得体会。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城南旧事》的背景、人物、情节等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体会剧本笼罩的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

【教学重点】1、把握“厚嘴唇的人”这一人物形象。

2、理解场景说明的作用。

【教学难点】1、文中音乐的描写。

2、体会剧本笼罩的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握手一声惨叫我的手被烫伤留下了烙印——北岛《触电》以为忘却的东西,原来一直潜藏在心灵的某个角落,像潮水一样涌来;以为了无痕迹的童年,却鲜活在我们的眼前;以为消失殆尽的朋友的脸,依然灿烂在记忆的巷陌深处……二、题目解说。

《城南旧事》是伊明根据台湾作家林海音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

剧作的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改编的成功,在于忠实于原著,再现了作者笔下乡土风情的风俗画,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念故土、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愫。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说明。

四、掌握串珠式的'情节结构。

串起全文的“珠”是《小麻雀与小孩》,它把英子与周围的人、英子与厚嘴唇人的故事,紧紧统一在一起,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四、把握人物形象。

提示:“厚嘴唇的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普通的小人物。

他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做了贼;他一个人默默承受生活的重担,养家糊口,供应弟弟上学,为弟弟的出息而自豪;为人朴实厚道,在小英子眼里是一个值得思念的复杂的人物形象。

五、试分析音乐描写在剧本中的作用。

讨论、归纳:(1)排练节日时唱“小麻雀呀”的歌声烘托了小英子兴奋的心情。

(2)毕业典礼上,“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既是表现学生离别母校的伤感,又预示了小英子与“厚嘴唇的人”的离别。

城南旧事最新教案

城南旧事最新教案

城南旧事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城南旧事,了解作者林海音及她的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课文背景,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对友情、亲情等美好情感的感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课文背景,感受城南旧事。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描绘,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感悟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林海音及她的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城南旧事”,提问:“你们对城南有什么印象?”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了解城南旧事。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描绘,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 情感体验(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论对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的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感悟,联系实际生活,提高人文素养。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故乡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推荐阅读林海音的其他作品,如《窗下的树皮小屋》等。

(2)观看改编自《城南旧事》的电影,对比课文与电影的不同之处。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引导学生欣赏《城南旧事》的经典片段,体会作品的文学价值。

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作品背景。

选取《城南旧事》的经典片段进行欣赏和分析。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预习下一章节。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欣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

2.2 教学内容介绍作者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分析《城南旧事》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阅读《城南旧事》。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第三章:情节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分析《城南旧事》的主要情节。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主题思想。

3.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的主要情节。

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角色形象。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情节和主题。

第四章:角色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要角色形象。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角色关系。

4.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要角色形象。

探讨作品中的角色关系。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思考作品中的角色发展。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角色的形象和关系。

第五章:作品主题探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城南旧事》的主题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5.2 教学内容探讨《城南旧事》的主题思想。

分析作品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启示。

第六章:文学特色分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城南旧事》的文学特色。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

《城南旧事》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以其童年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

本课程通过学习《城南旧事》,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领略北京城南的风土人情。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林海音及《城南旧事》的创作背景,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1.3 教学重难点1.3.1 重点:掌握《城南旧事》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1.3.2 难点:深入理解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2.1 人物概述本章节主要对《城南旧事》中的人物进行概述,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形象特征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形象特征。

2.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在故事中的作用。

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鉴赏能力,感受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技巧。

2.3 教学步骤2.3.1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3.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形象特征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第三章:故事情节梳理3.1 故事梗概本章节对《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进行梳理,主要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分析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和发展变化。

3.2 教学目标3.2.1 知识与技能:掌握《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了解事件的发展变化。

3.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分析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

3.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的鉴赏能力,感受作者的叙事技巧。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让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3. 学会从文中抓住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文章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城南旧事》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

3. 探讨课文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

4. 理解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互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4. 探讨课文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理解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5.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对课文《城南旧事》进行简要的评价。

2.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童年回忆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分析评价和表达能力方面的提升。

2. 关注学生对老北京历史文化了解的深度,以及对作者情感的共鸣。

3. 评估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以及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七、教学资源1. 《城南旧事》原著,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2. 老北京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时代背景的了解。

3. 相关文学评论和分析文章,供学生拓展阅读。

4. 课堂讨论模板和评价标准,用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和自我评价。

八、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京味儿语言和文化背景。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2. 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概述:《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通过对老北京城南地区的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2. 人物介绍: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如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3. 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简要介绍自己了解的老北京的历史文化。

2. 阅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关系。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命运,分享自己的感悟。

4.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观点阐述的清晰度和逻辑性。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城南旧事》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的理解程度。

七、课后作业:1. 完成对《城南旧事》的阅读,确保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有全面的了解。

2. 写一篇读后感,内容包括:对故事的概括、对人物的评价、对自己的启示等。

3. 选择一部其他有关北京历史或文化的小说进行阅读,作为对比和拓展。

八、教学资源:1. 《城南旧事》原著书籍或电子书。

2. 关于老北京历史文化的图片、视频资料。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案.doc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激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作品背景。

2. 分析《城南旧事》的独特魅力及文学价值。

3. 分享《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城南旧事》这本书,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2. 介绍作者:介绍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

3. 分析作品:分析《城南旧事》的独特魅力和文学价值,强调作品的艺术特点。

4. 分享精彩片段:挑选《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5. 引发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并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城南旧事》的兴趣。

2. 课后收集学生的阅读感悟,评估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案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1.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喜爱或关注。

二、教学内容:1. 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3.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三、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以英子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

3. 探讨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通过言行举止、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分享各自的看法。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城南旧事教案

城南旧事教案

城南旧事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让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2. 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学会欣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惠安馆》了解惠安馆的历史背景,认识主要人物英子及其父母。

分析小说开头段的景物描写,体会其作用。

通过人物对话,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第二章:《荒野》学习小说中的荒野描写,感受其神秘氛围。

分析英子与荒野中的动植物的互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理解英子对荒野的特殊情感,体会童年的美好回忆。

3. 第三章:《宋家兄弟》认识宋家兄弟的性格特点,分析他们与英子的关系。

通过情节的发展,了解当时社会的家族矛盾和人性冲突。

引导学生思考友情、亲情和道德价值观在小说中的体现。

4. 第四章:《爸爸的花》学习小说中对花的描写,理解爸爸对花的热爱和英子对爸爸的敬爱。

分析爸爸的花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体会其在英子心中的意义。

引导学生从花的故事中领悟人生哲理。

5. 第五章:《冬阳·童年·骆驼队》认识骆驼队的历史背景,了解英子的童年生活。

通过回忆童年往事,感受英子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进行详细解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运用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阅读感悟: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感悟,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城南旧事》原著:为学生提供原著书籍,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阅读。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英子童年的兴趣,感受作品中的北京风情。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在北京城南生活的点点滴滴,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这座城市的眷恋。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作品背景,感受作者情感。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城南旧事》。

2.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林海音及《城南旧事》的背景。

3. 课堂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

四、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评价。

3.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城南旧事》原著。

2. 课件:作者简介、作品背景、阅读指导等。

3. 辅助材料:相关评论、报道、作者其他作品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活动: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准备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2. 课堂活动: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人物。

b.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作品中的北京风情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c.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d. 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主题和寓意。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介绍作者和作品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

2. 引导阅读:教师提供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和情感表达。

3.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城南旧事》的兴趣。

2. 介绍作者林海音及作品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城南旧事》是一部以北京城南为背景的小说。

2. 简要介绍作者林海音的背景及创作动机。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教学活动:1. 播放与《城南旧事》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向学生分发作者林海音的介绍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

3. 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对城南地区的了解和印象。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2.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内容:1. 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包括小英子、宋妈、爸爸等。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动机和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人物描写和对话。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分析。

3. 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并分享人物的特点和动机。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分析深度和理解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

第三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

2. 分析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2. 分析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讨论情节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冲突的产生和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情节对人物的影响和人物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分析深度和理解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思考主题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如成长、变迁、亲情等。

2. 分析主题在小说中的表现和体现。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讨论小说的主题思想,并分享他们对主题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主题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启示。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

《城南旧事》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城南旧事》,让学生了解北京城南的风土人情,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1.2 教材分析《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童年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描绘了20世纪初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的生活。

本书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当时北京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展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二章:作者简介2.1 林海音生平介绍林海音,原名林含英,是我国著名女作家,出生于北京,曾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

她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代表作有《城南旧事》、《窗下的树》等。

2.2 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加深对《城南旧事》的理解。

第三章:故事梗概3.1 主要人物英子、宋妈、爸爸、妈妈、阿长等。

3.2 故事情节本书通过英子的童年视角,讲述了她在城南度过的快乐时光,以及与家人、邻居之间的点点滴滴。

书中描写了宋妈的悲惨遭遇、爸爸的教书生涯、妈妈的贤良淑德以及阿长的善良正直等,展现了当时北京城南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3.3 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总结故事梗概,提高概括能力。

第四章:教学内容与目标4.1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城南旧事》,了解北京城南的风土人情,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4.2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2)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感受城南的美好时光;(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重点与难点5.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2)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感受城南的美好时光;(3)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5.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第六章: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老北京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兴趣。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国情怀。

2.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3. 学会欣赏名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善良品质。

6. 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7.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名著背景介绍:《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童年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作者在老北京城南度过的快乐时光和成长经历。

2. 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

通过分析这些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体会作者对他们的情感。

3.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概括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如英子与宋妈的相识、宋妈的遭遇、爸爸的去世等,感受作者在叙事中的技巧。

4. 主题探讨:讨论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如童年的美好、亲情的温暖、故乡的怀念等,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5. 文学鉴赏:分析小说中的优美语句、精彩片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文化内涵:介绍小说中所涉及的老北京文化,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7. 拓展阅读:推荐与《城南旧事》相似的名著,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8. 写作技巧指导:分析小说中的写作技巧,如叙事手法、人物描写等,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

9. 情感教育:通过讨论小说中的亲情、友情等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

10. 道德教育:从小说的情节中提炼出道德教育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善良助人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2. 名著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对名著有更深入的了解。

3. 人物形象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如英子、宋妈等,通过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体会作者对他们的情感。

《城南旧事》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城南旧事》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习并运用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城南旧事》的基本内容。

2. 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文《城南旧事》的相关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城南旧事》,理解故事情节,掌握重点词汇和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表达。

5. 课堂展示:各小组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6.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7.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态度。

2. 理解与表达: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课文《城南旧事》的原文。

2.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老北京的历史、文化、风俗等。

3. 参考译文:为学生提供课文的参考译文,以便于理解和对照。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教师提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2. 第二步: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和句型,如“怀念”、“童年”、“故乡”等。

小学语文五年级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阅读后记,找寻写作初心。

2.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篇文章中,实践两种阅读方法: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梳理事件,把书读薄;通过鉴赏文本细节描写和做做批注的方法,把书读厚。

3. 体悟成长主题,勾连其他篇章,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

教学重难点1.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阅读后记,找寻写作初心。

2.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篇文章中,实践两种阅读方法: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梳理事件,把书读薄;通过鉴赏文本细节描写和做做批注的方法,把书读厚。

3. 体悟成长主题,勾连其他篇章,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

二、学情分析有的学生可能完整地读过此书,有的学生可能读过一点儿,有的学生可能没有读过。

在学情不统一的情况下,做到泛读和精读的结合,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在自身阅读的基础上有所个性化的收获。

三、教学准备PPT,教案,学习单,打印的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书籍《城南旧事》四、教学过程开场白:师:同学们,关于阅读,著名文学家伏尔泰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看。

请你来——生:每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师:谢谢你用自己的声音把伏尔泰的话语带到了我们的阅读课堂。

“一本好书”,“一个朋友”,“重逢”,听到这些词汇,你的感觉是怎样的?生1:温暖。

生2:亲切。

师:大家说的都很贴切,而我们今天像朋友一样相逢在一起,就是因为一本书,这本书是?生:《城南旧事》(一)庐山真面:为林海音画像你对林海音的了解有多少师:《城南旧事》,完整地读过这本书的同学请举手,读过但没读完的请举手,知道有这么一本书的同学请举手。

同学们,世界上的好书有很多,那我首先要祝贺你,你知道了其中的一本。

读过一遍的同学,我们一起来再读一遍,希望在群体的交流和分享中,你会收获新的体验和思考,没读过的同学也不打紧,那你的收获可能是最大的。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林海音对童年和北京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书本内容:阅读《城南旧事》前五章,了解故事背景,初步感知故事情节。

2. 文化背景: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老北京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城南旧事》及作者林海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前五章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分析:讲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交流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 案例分析: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城南旧事》。

六、教学内容1. 书本内容:阅读《城南旧事》第六至十章,跟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情感教育:通过故事情节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成长的烦恼与快乐,珍惜友情。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故事主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成长的意义,联系自身进行思考。

八、教学方法1. 比较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2. 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九、教学过程1. 回顾与导入: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节。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第六至十章内容,关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1. 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4.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四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经历。

3.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导入:书的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

或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或是“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柔美,或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切的美……正是这些美的文字,美的情趣,把我单调的生活涂抹的五彩缤纷。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经典作品。

一、介绍作者1.聊《城南旧事》题目2.介绍作者,出示作者生平写照小诗:人生百岁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

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茑花待故人。

二、介绍童年故事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那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文中写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又发生在她童年几岁的时候呢?三、大致学习《城南旧事》中几个故事:1.引导学生看目录,问:“《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2.《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3.让我们通过这些文字来猜猜书中的人物。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激发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二、教学重点:1. 《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欣赏《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

三、教学难点:1. 《城南旧事》作品特点的深入理解。

2. 运用阅读策略阅读《城南旧事》。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城南旧事》封面、作者简介、作品特点、精彩片段等。

2. 纸质版《城南旧事》书籍。

3. 学生阅读记录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城南旧事》封面,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名称和作者。

2. 作者及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

3. 作品特点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南旧事》的作品特点,如:题材、风格、人物形象等,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

4. 精彩片段欣赏教师选取《城南旧事》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朗读并讨论,分析片段中的亮点,如:情节、人物、描写等。

5. 阅读策略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运用阅读策略阅读《城南旧事》,如:关注人物形象、理解情节发展、品味语言风格等。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自选一个片段进行欣赏,并运用阅读策略阅读整本书,完成阅读记录卡。

8.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作品特点和阅读策略。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城南旧事》与其他作品的关联,例如与期其他作家的作品的比较阅读。

2.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选择作品中的一个角色,进行的情景再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2. 阅读记录卡: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3. 课后作业: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运用。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及背景。

激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生平。

简述《城南旧事》的内容及主题。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1.4 教学步骤1.4.1 展示林海音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1.4.2 播放《城南旧事》的预告片或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1.4.3 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1.4.4 提问:你们对《城南旧事》有什么期待?对作者有什么想了解的?1.4.5 总结本节课的目标,布置预习任务。

第二章:作者及背景介绍2.1 教学目标深入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

掌握林海音的代表作品及文学地位。

2.2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林海音的生平及创作经历。

分析林海音的文学风格及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掌握作者背景知识。

结合实例,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文学风格。

2.4 教学步骤2.4.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4.2 详细介绍林海音的生平,强调与其创作的关系。

2.4.3 分析林海音的文学风格,举例说明。

2.4.4 提问:你们觉得林海音的文学地位如何?她的作品给你们留下了哪些印象?2.4.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故事情节分析3.1 教学目标深入了解《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梳理线索。

探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物的认识。

3.4 教学步骤3.4.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4.2 分析《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梳理线索。

3.4.3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南旧事》教案
同学你好,这节我们来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之走进城南旧事。

一、导入
上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冬阳●童年●骆驼队》,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全文的文眼,“冬阳”为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三个词语的结合,勾画出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

全文语言平实质朴,通过怀想童年趣事,使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这是从内容上我们发现的。

当然通过读后资料袋,我们还知道本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我们来了解一下林海音。

二、了解林海音
那说到这儿,我们来了解一下林海音吧(1918年3月18日-XX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作家。

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人,3岁随父母返台湾,因台湾被
日本控制便举家迁往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生活。

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1998年荣获“终身成就奖”。

林海音一生的创作是丰富的。

提出了“纯文学”的概念,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

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

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最为著名,并且为代表作。

那我们就走进《城南旧事》,看看这本书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吧。

三、走进内容
(一)写作背景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

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

这就是我们文中读到的冬阳童年骆驼队。

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

(二)内容简介
这本书大致写了以下几事:
六岁的小姑娘英子帮助“疯”女人秀贞找到了失散已久的女儿小桂子2后来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的年轻人。

后来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英子又失去了一个朋友。

3英子把兰姨娘介绍给德先叔,后来他们俩相爱,最后他们一起乘马车走了。

4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

英子因为爸爸的离开,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觉得自己长大了。

了解了故事的大致内容,我们再来关注一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吧。

(三)认识人物
英子
主人公英子是一个善良、聪明、大胆,、6岁的小女孩。

生活在北京胡同里,以充满童真的眼光观察着世界,关注着她周围的各色人等。

最终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爸爸因病离世,英子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秀贞
惠安馆痴傻的疯女人秀贞与英子成了朋友,在英子的帮助下,疯女人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女儿,然而,命运弄人,秀贞母女相认的晚上便惨死在了火车轮下。

兰姨娘
父母的朋友,心地善良,敢于追求爱情。

爸爸对兰姨娘日久生情,小英子撮合同住家中的德安叔与兰姨娘,事成后
两人相约离开。

宋妈
英子的奶妈,是个朴实的乡下人。

宋妈几年前撇下孩子来到英子家中伺候,却收到儿子溺水身亡,女儿被卖给别人的噩耗,宋妈含泪离开。

爸爸
喜欢过兰姨娘,最终因病去世。

了解了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和主人公,我们再来看看这本书有着怎样的影响,其中的作品怎么会入选我们的教材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四、作品评价
《城南旧事》一书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1999年列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北京图书大厦联合发起选出的“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书单。

XX 年列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新标中学生必读丛书”。

其中的多篇作品还被选入中学教材。

《城南旧事》为《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之一,该书系既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广工程。

五、总结
好了,同学刚刚我们一起从文出发,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关注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作品的评价等方面走进了城南旧事这本书,聊到这儿,你们是不是想读《城南旧事》的热情呢?下后我们捧起这本书,与书中的人物对话,与林海音对话吧,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在读书中享受到成长的乐趣。

这节我们先上到这儿,下节我们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