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它强调了“中庸”之道,即
“不偏不倚,不极不端”。
在阅读和理解《中庸》的过程中,我深
刻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哲学智慧和处世之道。
首先,中庸教导我们要保持内心平和,不偏不倚。
在人生的道
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挑战和诱惑,但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才能不被外界影响,保持自己的初心和原则。
同时,中庸也告诫我
们不要过分追求极端,要避免情绪和行为的偏激。
只有在中庸之道
上行走,才能获得真正的平衡和和谐。
其次,中庸强调了“道”和“德”的重要性。
在《中庸》中,
提到了“道”是一种普遍的秩序和规律,而“德”则是人们在实践
中应该遵循的准则和规范。
这提醒我们要注重修养和修身,要不断
追求道德的完善和提高,才能真正做到“中正之道”。
最后,中庸还强调了“诚”和“信”的重要性。
诚实和诚信是
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只有以诚相待,才能建立起真诚的人际关系
和信任。
同时,也要求我们要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行出必果,这
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总的来说,阅读《中庸》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感悟。
它教导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追求道德的完善和提高,注重诚信与诚实。
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时刻铭记和践行的。
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能够不断努力,以中庸之道为指引,做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
中庸之道读书心得体会
中庸之道读书心得体会
《中庸》是孔子的重要著作之一,它探讨了人的行为和处事的原则。
在阅读《中庸》
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以下几点体会和心得:
首先,《中庸》强调了“中”字的重要性。
中庸即守中立、处事稳健。
这一思想告诉
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追求平衡,避免过激和极端。
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选择
和冲突,只有坚持中庸之道,才能在不偏不倚中找到最合适的方向。
其次,《中庸》强调了自我反省和修养。
书中提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不断自我反省,调节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才能在与
他人的交往中取得和谐和平的关系。
再次,《中庸》强调了分寸和度的准则。
书中提到了“不可不慎也”的概念,意味着
在行事过程中应注意分寸。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应该有所取舍,不可追求完美和
极致,要根据情况适度调整。
只有在行动中保持适度,才能避免过劳和浪费。
最后,《中庸》强调和谐和均衡的思维方式。
书中提到“君子之道,不为难易之、不
处高下之,不为富贵之”。
这种思维方式告诉我们,要摒弃功利和斗争,避免非分之想,追求内心的平和和宁静。
只有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才能收获
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总而言之,阅读《中庸》使我深入理解了中庸之道的思想,这对于我的成长和处事方
式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运用中庸之道,我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路线,处理人
际关系,并在困境和压力面前保持镇定和坚定的信心。
读大学中庸有感心得体会(最新)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1通过罗安宪教授对国学的精彩授课,让我对《大学》和《中庸》有了一些认识,更有了一丝的感悟,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填补现代人的内心空白的精神食粮,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
格物致知则是穷究事理。
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中庸》里面阐述了有关做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它所叙述的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那么何为中庸呢?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悲乐时心中是平淡的,所以是“中”。
但若表现出来而有节制的,叫做“和”。
中庸的根本即为中和。
我想如果人人都做到“中和”,社会则井然有序,处处和谐了。
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
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
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
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
以上是我对《大学》、《中庸》的理解。
结合自身实际,回顾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我感觉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职业,以真诚的,加强自我修养,依法履行职责。
中庸读后的读书心得
中庸读后的读书心得
《中庸》是孔子的一部经典著作,它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阅读这部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于生活和处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我从《中庸》中学到了“中庸”这个重要的思想。
中庸即是“不偏不倚”,“不偏”是指不偏离正道,“不倚”是指不偏私。
这种思想告诉我们要坚持道义,不偏不倚地处事,不偏私地对待他人。
这对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处世态度有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了做人要守正道,不偏私,要有一颗公正和坚定的心。
其次,我在阅读《中庸》的过程中,也对“中和”这一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和即是“和而不流”,“和而不同”。
这告诉我们要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要求和而不同,不偏袒一方,要有包容和谦逊的态度。
这对于我们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包容对方的不同,从而和谐相处。
最后,《中庸》也让我对于修身养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提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让我明白了做人要诚实守信,要修身养性,才能够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清净,才能够
对家庭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阅读《中庸》让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感悟,让我对于生活和处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会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其中的思想,做一个更好的人。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即中正之道,是一种处事思想和生活态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深深体会到中庸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中庸教导我们要保持平衡,不偏不倚地处理事务,不过分追求极端,而是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和稳定。
在工作中,中庸让我学会了适度的追求,不要过分追求完美,而是要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做到最好。
这样可以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让工作更加高效和愉快。
同时,中庸也让我学会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保持平和,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个人,不偏袒不偏厚,也不偏激偏激。
在生活中,中庸让我学会了适度的追求,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和满足。
这样可以让我更加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不会因为贪婪而失去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同时,中庸也让我学会了在处理家庭关系时保持平和,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个家庭成员,不偏袒不偏厚,也不偏激偏激。
总的来说,中庸的价值在于让我们保持平衡,不偏不倚地处理事务和生活,让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只有在
保持中庸的态度下,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和和满足,实现真正的幸福和成功。
因此,我会继续努力践行中庸的理念,让它成为我的处事准则和生活态度。
国学经典《中庸》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0篇)
国学经典《中庸》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0篇)国学经典《中庸》读书篇1很喜欢看“平衡木”比赛,因为在如此狭窄的木板上运动员不但能稳如泰山,而且还能做出优美高难的体操动作,用人体线条勾勒出一副副动感的艺术画面。
她们的每一跳,每一次转身,所使用的力量真可谓恰到好处。
因为无论是力量偏大还是不足,都会从平衡木上掉下来。
所以平衡木的魅力充分体现了“恰到好处才是真!”读过《中庸》一书,对于恰到好处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子曰“过犹不及。
”就是无论是“过分”还是“不足”都是错误的。
仔细观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人生轨迹还是心灵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都围绕着中庸之道在运行。
就拿香港回归来说,中央政府并没有强硬地要求香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是采用了“一国两制”。
这一举措,举世无双,因而香港回归顺利,发展平稳。
“一国两制”符合中庸之道,充分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政治远见和智慧。
我再举一个反面例子,现在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第一是美国的超前消费方式实在过头;其二是美国的金融界和房地产商人的过分贪婪;其三是美国的监管力度不够。
既有过分也有不足,总之离中道太远,所以金融危机的爆发,简单地说就是偏离了中道。
我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符合中道,凡是不好的地方都是偏离了中道。
比如有时候扩展量偏多,难度偏大,这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再比如跟学生沟通不够,或者沟通方式过于简单,这就无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中国古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极其深刻的“中庸”智慧,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它,完善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生命。
国学经典《中庸》读书心得体会篇2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论文《大学》;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论文就是《中庸》。
中庸思想,也是来自于孔子。
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太难了,普通人很少能够做到。
中庸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讲的中庸与仁一样,有体有用。
中庸之道读书心得感悟600字范文
中庸之道读书心得感悟600字范文中庸之道读书心得1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
“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
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
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
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
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
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
“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
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
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a;《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下面由来给大家分享中庸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1《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
《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推崇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盛赞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以中庸之道处世,能调和各方面的关系。
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
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
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
孔子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
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
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
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
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
这是一种大智慧。
我们常说对人要一视同仁,不嫌贫爱富,不势利偏见,这就是“中”;原则不变,公道人心不变,这就是“庸”。
对自己来说做事能够不偏不倚就是“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庸”。
以中庸之道教学,能更好地发挥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中庸之道读书心得体会最新10篇
中庸之道读书心得体会1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带贬义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间,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谙此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中,不偏不倚;接着说庸,庸不是无能,而是平常。
平常就是不易,即鲜有改变,年少轻狂之时,日日思变,整日里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被深恶痛绝,因而时时思变,跳槽等等所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
不说此行为之好坏,年少轻狂时的不庸在长者眼中是为胡闹、是为冒险,是为激进。
暮年之人常念叶落归根,常念平淡生活,有一大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
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一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我认为中是好的,则合用,庸必然也应是好的,平常之为,淡然处之能培养良好心态,庸并非鼓励不求上进,而是在激进中寻求平衡,此又回到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
联系自己的教师生活,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
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
关于读中庸之道心得5篇
关于读中庸之道心得5篇a;《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 但要实行“中庸之道”, 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 通过后天的学习, 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下面就是带来的读中庸之道心得, 希望能帮助大家!读中庸之道心得1翻开自己的随笔, 读《大学·中庸》可以追溯到三年之前了。
当时自己喜欢背《论语》, 觉得那些简单的话, 之所以成为经典, 有着愈久弥新的魅力, 用现在的话说, 之所以, 至今仍然成为我们学习和读书的教材, 在于, 这些经典有与时俱进的魅力, 让不同年龄, 不同时期的我们, 都能从这些话语中, 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接触《中庸》, 源于大哥去北京大学去上书法研究班的学习, 北大的教授王岳川老师的授课, 使大哥受益匪浅。
回来便要求我去背《大学·中庸》, 说《论语》里很多思想来源于此。
书上说, “不偏不倚叫做‘中’, 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 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 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 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 掌握中庸之道, 致中和。
达到中和, 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 万物便生长发育, 生生不息。
“道”源于本身, 与自我相分离, 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 去外诱之私, 而充其本然之善。
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 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 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 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
人, 都长一双眼睛, 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 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
然而, 很多人, 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 向内, 却从来没有深入过。
想想自己上小学的时候, 如果考试不好, 回家会说考试的时候, 答案写错了, 或者紧张, 或者什么理由。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是一种处世之道,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在我看来,中庸最重要的是平衡和谦逊。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
临各种选择和挑战,而中庸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在这些选择和挑战
中保持平衡,不偏不倚地前行。
平衡是中庸的核心。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平衡工作和生活,平
衡家庭和事业,平衡自我和他人。
只有保持平衡,我们才能在各个
方面都取得进步,而不至于在某一方面过度追求而忽略其他方面。
平衡也是一种智慧,能够让我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冷静,不
被情绪左右,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谦逊是中庸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谦逊让我们不自满不傲慢,能
够虚心学习,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
谦逊也让我们与他人和睦相处,不自我中心,不轻易得罪他人,而是尊重他人,包容他人。
谦
逊也是一种美德,能够让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取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在实践中,中庸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和修炼。
我们需要不断地
平衡自己的内心世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才能真正做到中庸。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从自己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庸水平。
总的来说,中庸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境界。
只有在平衡和谦逊中,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成功。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生活中做到中庸,过上美好的生活。
中庸之道读书心得感悟600字例文
中庸之道读书心得感悟600字例文中庸之道读书心得感悟600字范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是中庸的一句话。
下面就是WTTWTT带来的中庸之道读书心得,。
中庸之道读书心得1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
“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
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
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
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
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
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
“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
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
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读书心得——《中庸》的古典生命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蕴
读书心得——《中庸》的古典生命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蕴《中庸》是先秦儒学的哲学纲领,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毫不夸张地说,《中庸》仅用3 544 个汉字就直抵中国思想的核心①。
《中庸》首章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句话提纲挈领,环环相扣,“从生命自然观的角度回答了教育何以发生、如何发生以及教育发生的基础等问题”。
其中,承接“天命之谓性”和“修道之谓教”的“率性之谓道”清晰地回应了人究竟该如何“教”的问题,蕴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古典生命及其教育哲学意蕴,至今仍有宝贵的启迪与借鉴价值。
《中庸》虽旧,其命维新!一、“性”与“道”“性”与“道”是“率性之谓道”的关键词,也是《中庸》一以贯之的思想主线。
言“性”主要是讲天命的下贯,天是宇宙万物本源性的存在;言“道”主要是讲天命的完成,是对天命的积极接受与回应,两者实际上是在讲“人”与“天”的关系。
“‘性’与‘道’乃是‘教’之发生的通‘道’”。
“不知性则不知中庸所自来,不知道则不知中庸之所由在。
”那么究竟什么是“性”“道”?关于“性”,《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指出,“性一般指人性,亦有天性、本性等涵义”。
许慎《说文解字》解“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从心,生声。
”(《说文解字》卷十)另外,人们还分别从天、理、五行说、心、生等多重视角解读“性”:一是从天的视角而言:性被看作是天命下贯而成的产物。
如荀子言:“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王夫之言:“性者天道。
”二是理学的视角:性是天理的秉受,即“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
“性,即理也。
在心唤做性,在事唤做理。
”(《朱字语类》卷五)。
三是用汉代五行说解释性:“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
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智。
”(东汉郑玄)四是心学的视角:“性即心”;“心之体,性也”;“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传习录》上)。
读书心得——论《中庸》的逻辑特征及其内在原因
读书心得——论《中庸》的逻辑特征及其内在原因作为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经典的代表,《中庸》体现了儒家精神的核心与精髓,其精神一直延续到当下时代。
但是,现代人在阅读《中庸》时往往会感受到阅读的“困难”,这个“困难”可以描述为:难以迅速获得清晰的“逻辑”线索和内容脉络,难以对文本内容快速做出清晰准确的整体性把握,并最终获得《中庸》文本“杂乱无章”的印象。
这种阅读的陌生体验有很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地方:这种陌生是来自现代白话文与古文言文之间语言方面的障碍,还是来自现代人对被称为“逻辑”的思维方式与特质的偏好?换句话说,我们是否先在地有一种意愿或者倾向,总是试图在今天的逻辑框架中理解《中庸》,而结果则是我们又很难在《中庸》中找到当下熟悉的逻辑方式,以至于我们很难“适应”叙事形式上“缺乏”清晰线索的《中庸》。
仔细分析,这种阅读感受似乎又隐含着一个前提性判断:我们是逻辑清晰的,而《中庸》则是缺乏逻辑的。
那么,当我们本能地以今天的逻辑归纳的方式阅读和理解《中庸》文本的时候,这种做法是否合理,这个判断是否准确?进而,被现代人接受为理所当然的思维经验是否需要检视和探讨呢?即现代人所谓的“逻辑”概念是从哪里来的,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具体指谓究竟是什么?是《中庸》真的缺乏逻辑,还是《中庸》的逻辑另有隐情?这些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正文讨论之前,我们需要对题目所涉及的核心概念——逻辑做一个考察。
汉语中,“逻辑”一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导源于希腊文λογοσ,原意指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
“逻辑”一词最早出现于著名作家严复在1902年翻译的著作《穆勒名学》,这本著作也是传入我国的第一部归纳逻辑的著作。
这本书原名《逻辑学体系》(A System of Logic),是19世纪后叶西方资产阶级经验主义思想中归纳逻辑的总结。
书中所阐述的理则学,通称逻辑。
1902年,严复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以意译的方式把它翻译为“名学”,音译为“逻辑”。
中庸读后感范文10篇
中庸读后感范文10篇中庸读后感范文篇1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
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
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
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
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
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
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
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
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
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
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
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
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愿者,怨也。
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
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
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
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
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中庸读后感范文篇2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
《中庸》的读后感
《中庸》是一部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作者孔子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为后人留下了这部充满智慧和教诲的经典之作。
在阅读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感震撼,它让我对儒家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文学的魅力产生了无尽的敬畏之情。
《中庸》以其简练的文字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充满温情与感动的世界。
在这些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关注和感悟,以及对道德、伦理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这种对儒家文化的关注和感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传承,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同时,《中庸》还让我对儒家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这些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文化的独特见解和审美追求,他们强调文化要真实、自然、优美,要有教育意义和启示作用。
这种对儒家文化的关注和感悟,让我深感敬意。
此外,《中庸》还让我对社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这些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批判,他们用文学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黑暗,表达了对人性的关爱和期望。
这种对社会的关注和批判,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社会的复杂和现实。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是一种处事态度,也是一种生活哲学。
在我看来,中庸
不是指平庸,而是指处事平和、不偏不倚的态度。
在生活中,我们
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而中庸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静、冷静地面对这些问题。
首先,中庸教会我们保持平和的心态。
无论是遇到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要过于激动或沮丧,要学会保持平静的心态。
成功时不要
得意忘形,失败时也不要灰心丧气,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才能更
好地应对生活的起起落落。
其次,中庸教会我们保持平衡的生活。
生活中,我们需要在各
种事务之间取得平衡,不要偏废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
工作与
生活、家庭与事业、个人发展与社交活动等等,都需要我们保持平衡,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最后,中庸教会我们保持公正的态度。
在处理事务时,要坚持
公正、不偏不倚的原则,不要被个人情感或利益所左右。
只有保持
公正的态度,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总之,中庸是一种处事态度,也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教会我们保持平和的心态、保持平衡的生活、保持公正的态度。
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远,活得更好。
希望我们都能在生活中学会中庸,过上平和、平衡、公正的生活。
中庸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庸读书心得篇一:中庸读书笔记《中庸》读书笔记摘要:《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虽然比较短,但也名列“四书”之中,读过之后感觉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智慧。
关键词:中庸四书读书笔记一、中庸的释义在读《中庸》之前,我一直以为中庸就是不积极向上,以平庸为美德的意思,还怀疑以孔子的大智慧怎么会高度赞扬这种主张,也不明白为何人们常常对中庸之道挂在嘴边。
拜读过《中庸》之后,我才发现我以前的想法有多么愚昧,真是贻笑大方。
“中庸”的“中”字是“执两用中”的意思,不是在两个极端中选择中间的那个,而是选择合适的那个。
对于“庸”字,我看到很多种解释,有说“庸,平常也”,也有的说“不易之谓庸”,还有人说“庸”就是适合的意思。
无论“庸”字到底怎么解释,“中庸”的总体意思是不变的,概括起来就是以下三点:执中守正、折中致和、因时制宜。
执中致和的意思就是要恪守中道,坚持原则。
折中致和与执两用中差不多一个意思。
因时制宜就是要会随机应变。
总的来说就是要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和胡锦涛主席的执政方针非常类似。
二、主题思想与主要原则《中庸》在第一章中就提出了它的主题思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这是在教育人们要重视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努力提高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人。
《中庸》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一)慎独自修慎独自修对应了主题思想里那句“不可须臾离也”,是《中庸》中非常重要的论点,是指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监督精神: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别人都没有加以关注,也要坚持自我约束。
这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在大学里,没有人会监督我们学习,但我们自已却不能放松学习,否则我们将偏离“正道”越来越远,等到别人开始关注你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读书心得——阳明《中庸》首章诠释及其意义
读书心得——阳明《中庸》首章诠释及其意义作为朱子四书学的内在继承者和批判者,阳明的《四书》诠释在方法、义理上皆提出诸多与朱子不同的看法,体现了《四书》诠释的新面目。
学界多关注阳明《大学》之学,对其《中庸》学相对忽略。
事实上,阳明的《中庸》诠释颇为新颖,翻转了程朱所主张的《中庸》多言形上本体的明道性质,将其定性为与《大学》同一的修道工夫之作。
“《中庸》为诚之者而作,修道之事也。
”阳明紧扣《中庸》首章,认为仅此就足以囊括《大学》全书之义,提出“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并将此理念落实于《大学古本旁释》中。
针对朱子以戒惧、慎独分指未发和已发两层工夫的做法,阳明合两者为已发一层工夫,并从本体与工夫的关系视角诠释不睹不闻与戒惧,“不睹不闻,即是本体;戒慎恐惧,即是功夫”。
在中和的认识上,阳明对朱子思想有继承和发展,既从本体角度主张“良知是未发之中,人人所同具”,又从境界立场提出“常人未有未发之中”说,进而探究了中和与天理、存气的关系。
故深入理解阳明的《中庸》诠释,对从经典学的角度准确把握阳明心学,领会朱、王学术异同,推进对《中庸》学的认识皆有一定学术意义。
一、“《中庸》为诚之者而作,修道之事也”1. “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
”阳明对《中庸》首章评价甚高,提出子思将《大学》要义皆浓缩于《中庸》首章,实为《大学》精华所在,此解突出了《学》、《庸》内在义理上的高度同一性,这与程朱强调两者之别迥然不同。
“澄问《学》、《庸》同异。
先生曰:‘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
’”《中庸》与《大学》确是风格有别的著作,朱子给予《学》、《庸》不同定性:《大学》多言心,侧重为学工夫次第,确立了圣学纲领,亲切可行,以为《四书》之首;《中庸》多言性,侧重形上本体,阐明儒学高远之境,最为难读,置于《四书》之末。
阳明主张“括《大学》一书之义”的《中庸》首章,在朱子看来包含了本体、工夫、境界三层含义,《中庸章句》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2023中庸读书心得15篇
2023中庸读书心得15篇中庸读书心得1《中庸》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喜怒哀乐的情绪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安宁祥和无碍的状态,称之为“中”;如果情绪之发生时也能由这种“中”的状态控制,则称之为“和”。
『中』的状态是人性最本初和自然的状态,也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人对事物发出情绪能够用『和』原则来自制,则是最接近道的。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
“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
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
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
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
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系统地阅读过《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__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读书报告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保守,平庸,庸俗,无能,不求上进,浑浑噩噩。
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道或中和之道。
中庸基本包含以下几种意思:
1,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2,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
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3,“中”指的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节度),谓之和。
”中和”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保持一颗平常心。
《尔雅》记载:“庸,劳也。
”古人又说:“民功曰庸”。
即日常生活中的默默工作。
程颐认为:“不易谓之庸”。
庸就是做事吃苦耐劳,持之以恒。
将中和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就是中庸。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
中庸涉及天人,人际,人性,人生等诸多方面,它倡导一种中正刚健的天然美德,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无过无不及,统筹兼顾,情理兼综,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都是中庸之旨。
良知,诚信,睿智,礼节,孝道和做人处事中的执道,循礼,审时,守度等,都是中庸德行。
中庸对问题有一种有始有终,慎终追远的总体把握。
它注重后果,讲究底气,讲究内力,讲究后劲,有始无终,大起大落,色厉内荏,孤注一掷,急功近利是中庸反对的。
中庸文化最注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精神,真正意义上的中庸只有成熟的人格才能具备。
中庸全书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一至九章,说明中和即是中庸之道。
十、十一两章,说明“和而不流,至死不变”之谓强,将和阐明清楚。
十二至十五章,指示中庸之道,应从“忠恕”入手。
十六至十九章,说明“忠恕”之根本为“诚”字。
二十、二十一两章,引申“诚”字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二十二至二十六章,阐明“至诚”的功效。
二十七至三十二章,赞周公、孔子之成就,阐发“至诚”之能完成圣业。
三十三章,至诚由于“慎独”做起,而归结于“无声无臭”之上天,旨在养成至诚至圣之至德。
传统典籍的阅读在潜移默化之中给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改变。
阅读《中庸》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
《中庸》是一部具有多方面意义的儒学经典,在学习方面,中庸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通过学问思辨行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深化认识,加强理解,并坚定的实行。
在这个过程中,学思结合,学以致用。
我觉得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
我们中山大学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
行”为校训,就蕴含着对每一个中大人的殷殷期盼:掌握科学的方法,勤勉钻研,运用所学服务社会,坚定的为理想而奋斗。
在做人方面中庸提出“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
于是提出“三达德”即智、仁、勇。
并给出了培养这三种通行天下的品德的方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在大学生活中,重要的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包括自己与远在家乡的父母,与老师,与社团同事,与同学等不同人的关系。
在阅读《中庸》中,我仿佛听到了来自圣贤的谆谆教导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才能具备智慧、知识和才能。
只有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才能感悟生活,体会人生。
努力行善,接近于仁。
一个人只有懂得羞耻,才能自省自勉,奋发图强。
有羞耻心的人,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战胜自我!明白了修炼自我的方法,并通过修炼让自己得到了提高,也就自然能够找到如何与人相处的方法了。
中庸还指明了如何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具体方法——九经。
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
这是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的治国方略。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学习治国安邦还显得太远,但是在在九经的治国理念中提出的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无疑是对我们有借鉴意义的。
《中庸》还有关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儒家的政治理想的论述。
但正如书中所说:“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中庸的智慧远远不止这些。
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上至《中庸》成书前的《周易》《老子》,下至明代《菜根谭》,都有着对中庸思想的时代理解。
中庸的思想已经深深的融进了中国人的血液中。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不仅提供了自我修炼的方法指导,还设想了理想的境界。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追求自我发展,修齐治平,家国安康的理想一脉相承。
追求和谐,追求幸福是中华民族的夙愿。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追求理想,实现理想要积极投身在社会实践中,不能自己闭门造车,远离集体。
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与父母联系,不但要学好专业知识,在社团中锻炼能力,还要利用机会为社会服务。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中庸》还启示我们,对人对事要有正确的态度,不偏不倚。
做人做事要有坚定地意志,忠于信念。
在《中庸》一书的阅读中,我觉得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