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肠梗阻PPT课件全文完整版

2024肠梗阻PPT课件全文完整版

肠梗阻PPT课件全文完整版contents •肠梗阻概述•解剖学基础与生理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及影响因素•诊断方法与技巧•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调整建议目录定义与分类定义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分类根据梗阻原因、部位、性质及程度,肠梗阻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包括肠腔堵塞、肠管受压、肠壁病变等。

危险因素年龄、手术史、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便秘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

诊断依据结合病史、体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CT 等)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预防措施及重要性预防措施保持肠道通畅,避免便秘;及时治疗肠道炎症和肿瘤;避免长时间卧床等。

重要性肠梗阻病情多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预防肠梗阻的发生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肠梗阻的发病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肠道分为小肠和大肠,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

肠道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其中黏膜层具有吸收和分泌功能。

肠道内有许多皱襞和绒毛结构,增加了肠道的吸收面积。

肠道解剖结构特点肠道蠕动是由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推动食物在肠道内前进。

肠道运输功能包括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

肠道蠕动和运输功能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肠道蠕动与运输功能神经调节及内分泌影响肠道神经系统是独立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能够调节肠道蠕动、分泌和吸收等功能。

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激素等物质,对肠道功能进行调节,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

神经调节和内分泌影响相互作用,共同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

血液在肠道内通过毛细血管网进行物质交换,为肠道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代谢产物。

局部血液循环供应对于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肠道的血液供应丰富,由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提供。

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ppt课件

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ppt课件
! 机械性与动力性同发时生存率在大的约粘在连0性.6非9%绞-窄1.4性%肠之梗间阻,。占临术床
并不少见。 后早期肠梗阻的90%,占肠梗阻的20%。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机械性与动力性并存的肠梗阻
肠管粘连的同时合并有肠壁炎症、水肿和渗出
腹部手术创伤
腹腔内炎症
异物刺激
营养不良
手长粘多 术时连次 操间的手 作肠广术 造管泛 成暴分 的露离 肠 管 损 伤
▪ 2、Pickleman等认为:
▪ ①术后早期肠梗阻既可以由腹内疝、肠扭转、吻合口狭 窄、肠壁血肿等机械因素造成(不足10%);
▪ ②也可以是手术操作范围广,创伤重或已有炎症,特别是曾 进行手术的病例,腹腔内有广泛粘连,剥离后肠浆膜层有炎 性渗出,肠袢相互粘着,即术后早期炎症性或粘连性肠梗阻 (约占90%)。
▪ 腹部X线检查:一般可见多个大小不等液气平面,但 很少见到肠管扩张的影像。
▪ 全腹CT示:肠壁水肿、增厚、粘连以及肠腔积液积气, 肠管均匀扩张和腹腔内渗出。同时有助于排除腹部其他病
变如腹腔感染、机械性梗阻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EPII易患因素
▪ 涉及胃肠道的较大手术 ▪ 手术时间长,或短期内反复进行腹部手术 ▪ 广泛的粘连松解术,或多处肠管修补、肠切除 ▪ 腹腔积液或积血多,腹膜炎重,腹腔内有异物
于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原因造成的麻痹性 梗阻)
无细 菌菌 性感 炎染 症所
致 腹 膜 炎
病理生理
术中肠管损伤
腹腔积血、积液、坏死组织残留
刺激腹膜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
炎症反应 高峰期在 创伤后4872小时
肠壁充血、水肿、纤维蛋白渗出、肠管粘连,肠迷走神经反射减弱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课件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课件

原则:非手术治疗
肠管功能部分恢复后,逐渐增加肠内营养,减少静脉输液;可酌情 给予胃肠动力药物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常规、生化等检验指标,预防肠外营养并 发症;注意胃肠减压量和肠鸣音等体征变化
病程较长:南京军区总院报道73例EPII患者的治疗,平均疗程
(liáochéng)26.4±14.6天,最长者58天。胃肠减压量逐渐减少,肠鸣音逐 渐恢复,是病情好转或缓解的重要标志。 ※治疗中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表现,表明诊断有误,应手术治疗
白细胞增高(zēnggāo),低钾低钠低氯低蛋白
CT回报(huíbào):肠管粘连、血梗症阻,符合小肠梗阻,右下腹结 构紊乱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第十九页,共二十三页。
病例(bìnglì)资料(三)
入院诊断:EPII 治疗(zhìliáo):
禁食、胃肠减压,当时减压量约1000ml/日,入院4天留置(liú zhì)空肠减压管 颈内静脉置管,全静脉营养13天(腹胀缓解,肠鸣音2次/分,有排气) 应用生长抑素7天(减压量200ml/日,此后无反弹,量逐渐减少) 应用抗生素4天(无发热,WBC:7.9×109/L) 静脉营养13天后停用,改为肠内营养(百普力)至出院前3天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正确理解EPII的概念(gàiniàn)(二 )
术后、早期(zǎoqī)、无菌炎性3个关键词
术后肠梗阻
术后早期(zǎoqī)肠梗 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PII)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第六页,共二十三页。
EPII易患因素(yīn sù)
涉及胃肠道的较大手术
手术时间长,或短期内反复进行腹部手术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PPT讲稿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PPT讲稿
二、⑤生生长长防抑抑治素素感应可染用减减和:少轻中5肠毒0内:%应潴以用留上广消谱化抗液生分素泌, 包括抗厌氧菌的抗生素。
利于肠壁水肿消退及血液循环和动力恢复 维护肠黏膜的完整性
疗程缩短
Company Logo
非手术治疗
• 三、激素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有效地减轻腹腔内炎性反应, 减少 肠壁的炎性渗出,减轻肠管水肿。
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in 242 consecutive abdominal operations〔J〕. Dis Colon Recturn ,2002 ,45 (9) :1214.
Company Logo
鉴别
1. 术后早期肠梗阻既可以由肠麻痹、腹内疝、
肠扭转、吻合口狭窄、肠壁血肿等机械因 素造成;
朱维铭,李宁。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Co治m〔paJn〕y L.o中go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 ,20 (8) :456.
治疗
•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是EPISBO 首选的治疗方法 当病情无缓解或加重时, 选择手术治疗。
Company Logo
非手术治疗
一、基础治疗: ① 禁食、水; ② 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 ③ 解痉镇痛, 以缓解患者症状; ④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术后肠梗阻 术后早期肠梗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Company Logo
鉴别
术后早期肠梗阻: 指术后30d内肠蠕动恢复后再次出现腹痛、 呕吐及影像学存在肠梗阻的证据。
• Ellozy SH ,Harris MT ,Bauer JJ ,et al. Early postoperat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

剖宫产术后肠梗阻PPT课件-2024鲜版

剖宫产术后肠梗阻PPT课件-2024鲜版

3
及时就医
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诊治。
2024/3/27
17
04
剖宫产术后肠梗阻治疗方法 及效果评价ຫໍສະໝຸດ 2024/3/2718
非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价
01
02
03
04
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 缓解症状,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胃肠减压
通过鼻胃管或肠造口进行胃肠 减压,减轻肠道负担,促进肠
4
定义与发病原因
2024/3/27
定义
剖宫产术后肠梗阻是指产妇在剖 宫产手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所引起的临 床综合征。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手术创伤、麻醉影响、 术后卧床、电解质紊乱、感染等 。
5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典型表现为腹痛 、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严 重者可出现肠绞窄、肠坏死、休克等 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05
并发症防治与康复指导
2024/3/27
22
常见并发症及其危害性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
由于手术创伤、炎症反应等导致肠道粘连,引发肠梗阻,表现为腹 痛、腹胀、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肠坏死、穿孔等。
腹腔感染
术后腹腔内细菌感染,引发腹膜炎、盆腔感染等,表现为发热、腹 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影响术后恢复。
鉴别诊断
在诊断剖宫产术后肠梗阻时,需要与术后肠麻痹、术后腹腔 内出血、急性胃肠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这些疾病虽然也 可能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但具体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有所不同,需要仔细区分。
7
02
剖宫产术后肠梗阻危险因素 分析
2024/3/27
8

术后炎性肠梗阻 ppt课件

术后炎性肠梗阻  ppt课件

ppt课件
10
• 液体治疗 • 维持出入量平衡与患者体内电解质稳定
•限制补液VS正常补液
•EPISBO多为无菌性炎症,故抗生素的使用不是必要的。但要警 惕肠源性感染,注意患者体温、血常规等变化。一旦有感染迹 象, 则需应用抗生素。 胃排空增快 限制补液有助于EPISBO的 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提前 治疗 住院天数缩短3天
ppt课件
11
• 中医药治疗 • 其他 – 硬膜外置管局部镇痛 – 假饲
谢期炎性肠梗阻
ppt课件
1
概念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指一种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早 期, 由于手术创伤、术后腹腔内炎症等各种因素导致的肠壁 水肿、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
ppt课件
2

既有机械性因素, 又有肠道动力障碍性因素, 但无绞窄情 况, 不造成肠管的缺血甚至坏死. • EPISBO的发病率较低(0.69%-1.40%),但是在腹部术后早期 肠梗阻中比例高达90%以上,是腹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ppt课件
3
发生机制
异物刺激 营养不良
肠系膜血 运障碍
术中肠管 损伤
早期炎 症性肠 梗阻
ppt课件
腹膜炎
4
临床特点 • (1)发病时间: 发病常在术后3-7天,有90%的病例发生于术 后2 周内。术后肠蠕动一度恢复, 并有排气、排便。部分患 者在已恢复饮食后出现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 且逐渐加 重。
ppt课件
7
治疗 • 对于EPISBO的治疗方法, 以保守治疗为主。 • 黎介寿院士曾针对EPISBO的病理机制设计了治疗方法, 要点包括: (1)完全禁食禁水并行胃肠减压; (2)应用生长抑素抑制肠液分泌; (3)使用地塞米松减轻肠壁炎症水肿; (4)在肠道功能恢复后经 过适当的肠内营养后即可恢复经口饮食。

肠梗阻讲课PPT课件

肠梗阻讲课PPT课件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Part One
Part Two
定义: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通过受阻,不能正常运行,导致肠管扩张、肠壁变薄、 肠壁血液循环障碍等病理改变。
分类:肠梗阻可以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
Part Four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炎药、解痉药、止痛药等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药物联合使用:根据病情需要,合理联合使用多种药物,以增强疗效
饮食原则:低纤维、易消化、无刺激性 食物选择:粥、面条、豆腐、鸡蛋等 避免食物:粗粮、豆类、坚果、辛辣食物等 饮水量: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药物治疗:使用解痉药、止痛药、抗炎药等药物缓解症状 胃肠减压:通过胃肠减压器减轻胃肠道压力,促进胃肠道蠕动 灌肠疗法:通过灌肠剂促进肠道蠕动,缓解症状 饮食调整: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肠道蠕动
观察病情:监测患者症状、体 征、实验室检查等
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 补液、抗感染等
药物治疗:使用解痉药、促胃 肠动力药、抗胆碱能药等
情恶化
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自我管理
能力
加强医患沟通, 提高患者满意 度和治疗效果
汇报人:
腹痛:持续性、阵发 性、绞痛
腹胀:腹部胀满、鼓 胀
呕吐:频繁、剧烈、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便秘:大便困难、排 便困难
发热:体温升高、发 热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症状: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
辅助检查:X线、CT、MRI等
体征: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 失等
鉴别诊断:肠套叠、肠扭转、肠系 膜血管栓塞等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预防和护理ppt课件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预防和护理ppt课件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预防 和护理
学习目的

掌握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掌握预防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 掌握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的护理 熟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常用的治疗方法 了解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方 法
一、什么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
七、 EPISBO 的护理

⑾腹部按摩 :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 ,增加 患 者肠管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肠管粘连发生 。
七、 EPISBO 的护理



⑥生长抑素应用的护理 :生长抑素可降低胃 肠的分泌量,减少肠内的炎症渗出,有利于肠管 血循环的恢复和炎症的消退。 ⑦润肠、通便:鼻饲花生油、蜂蜜混合液 ; 1: 2:3溶液小量不保留灌肠 。 ⑧温水泡足 :根据中医学足部反射区的理论, 用 39~42℃温水足浴 2~3 次 /d,能 使双足底的小肠、大肠反射区血液循环活跃, 促进肠蠕动、肛门排气,减轻腹胀 。
七、 EPISBO 的护理

①病情观察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肠鸣音 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及患者有无腹胀、腹痛 、腹 肌紧张等。呕吐物初为黄色或黄绿色,混有胃内容物及 液体,后期为草绿色胃肠消化液,严重时可伴有粪臭味, 如有剧烈腹痛伴吸出血性胃液应警惕发生绞窄性肠梗 阻。若患者出现持续性疼痛、压痛、反跳痛、肠鸣音 消失、脉率加速、血压下降、腹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直肠肛门指诊为血迹、腹部 X 线检查见肠腔充气肠 袢增加、液平面增宽,应作好术前准备急诊手术 。


肠梗阻-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 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系指由于腹部创伤或腹 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 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 一般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2周内 。

肠梗阻PPT课件(精)

肠梗阻PPT课件(精)

THANKS
感谢观看
呕吐
肠梗阻时,肠道逆蠕动导致呕吐,呕吐物 多为胃内容物。
停止排气排便
肠梗阻发生后,患者可能停止排气排便。
02
肠梗阻的诊断
诊断方法
01 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是否有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以及 是否有腹部手术史、肠道炎症等诱因。
02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 体征,以及肠鸣音的改变。
03 实验室检查
检测白细胞计数、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指标,了 解患者全身状况。
鉴别诊断
01 急性胃肠炎
患者常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但腹部体征 较轻,无肠梗阻的典型表现。
02 急性胰腺炎
患者常有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但腹痛多位 于左上腹,可伴有腰背部疼痛。
03 急性胆囊炎
患者常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疼 痛可放射至肩背部。
辅助检查
01
02
03
X线腹部平片
可观察到肠梗阻的典型表 现,如胀气的肠袢、气液 平面等。
CT扫描
可清晰显示肠梗阻的部位 和原因,有助于明确诊断 。
结肠镜检查
对于疑似结肠梗阻的患者 ,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 到梗阻部位的情况。
03
肠梗阻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01 禁食、胃肠减压
通过禁食和胃肠减压,减 轻肠道负担,缓解梗阻症 状。
病因与病理
01
病因
肠梗阻的常见病因包括肠粘连、肠道肿瘤、肠扭 转、肠套叠、嵌顿疝等。
02
病理
肠梗阻发生时,肠道内的压力升高,导致肠道血 液循环障碍,肠道组织可能发生缺血坏死。
临床表现
腹痛
肠梗阻引发的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疼痛 部位多在脐周或下腹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CT 检查可见肠壁增厚、粘连以及肠腔积液积气,腹腔内渗出,无绞 窄性肠梗阻特点。
16
.
▪ 腹部X线检查:一般可见多个大小不等液气平面,但 很少见到肠管扩张的影像。
17
.
▪ 全腹CT示:肠壁水肿、增厚、粘连以及肠腔积液积气,肠 管均匀扩张和腹腔内渗出。同时有助于排除腹部其他病变
如腹腔感染、机械性梗阻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14
.
视诊:腹胀和膨隆不重,见不到肠型或蠕动波。
体征
触诊:腹部坚韧感,肠管粘连越重,坚韧感越明显,触不到 明显的肠袢或包块。
叩诊:叩诊多为浊音或实音。
听诊:肠鸣音减弱、稀少或消失,听不到金属音或气过水声。
15
.
影像学特点
腹部 B 超可见肠腔积液、腹腔少 量 积 液。
腹 部 X线检查可见肠胀气、多个大小不等的气液平面。
.
术后早期肠梗阻
▪ 1、Ellozy等认为:术后早期肠梗阻是指术后30d 内肠蠕动恢复后再次出现腹痛、呕吐及影像学存在 肠梗阻的证据,这一概念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 。 其诊断应具备2个条件:
▪ (1)术后肠功能恢复后再次出现肠梗阻的症状、体 征及X线影像学肠梗阻的证据;
▪ (2)经手术或X线证实为机械性肠梗阻。
7
.
术后早期肠梗阻
▪ 2、Pickleman等认为:
▪ ①术后早期肠梗阻既可以由腹内疝、肠扭转、吻合口狭 窄、肠壁血肿等机械因素造成(不足10%);
▪ ②也可以是手术操作范围广,创伤重或已有炎症,特别是曾 进行手术的病例,腹腔内有广泛粘连,剥离后肠浆膜层有炎 性渗出,肠袢相互粘着,即术后早期炎症性或粘连性肠梗阻 (约占90%)。
8
.
EPII
▪ 由此可见,EP II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一种特殊表 现形式。因此,并非发生在术后早期的肠梗阻均是 EP II。EP II多发生在术后2周内,发生的时间较为 固定,这是由创伤后炎症反应的病理变化决定的,而 其他类型的术后早期肠梗阻时间差异较大。
9
.
正确理解EPII
▪ 术后、早期、无菌炎性3个关键词
EPII的诊断
▪ 腹部手术术后早期(一般2W内)出现肠梗阻表现 ▪ 具备或部分具备上述易患因素和临床特点 ▪ 除外其他病因导致的肠梗阻(必须排除机械性梗阻和继发
于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原因造成的麻痹性 梗阻)
21
.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 临床特点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4 治疗 5 预防
13
.
病史 症状
手术史:多见于手术操作范围广、创伤重、手术 时间长的病例。
术后早期(术后3~4d )短暂排气、排便, 有肠蠕 动短暂恢复的表现,进食后再出现梗阻, 且症状 逐渐加重。符合一般肠梗阻特点,腹胀是病人的 主要主诉,腹痛较轻。部分病人可耐受肠内营养, 但一进食,腹痛、腹胀便加剧。
时间:常在术后3-7 d, 有91%的病例发生于术后2周内, 不超过4周。
! 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发同生时率存大在约的在粘0连.6性9%非-绞1.4窄%性之肠间梗,阻占。术临
床并不少见。后早期肠梗阻的90%,占肠梗阻的20%。
4
.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机械性与动力性并存的肠梗阻
肠管粘连的同时合并有肠壁炎症、水肿和渗出
腹部手术创伤
腹腔内炎症
异物刺激
营养不良
手长粘多 术时连次 操间的手 作肠广术 造管泛 成暴分 的露离 肠 管 损 伤
11
.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 临床特点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4 治疗 5 预防临床特点EPII临床特点病史症状
体征
影像学
发生在术后2W 腹痛不剧烈, 内,通常在患 自觉腹胀, 者已“排气”, 恶性、呕吐, 进流食后立即 停止排便排气 出现梗阻症状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腹部B超 腹部平片 腹部ct
无细 菌菌 性感 炎染 症所
致 腹 膜 炎
病理生理
术中肠管损伤
腹腔积血、积液、坏死组织残留
刺激腹膜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
炎症反应 高峰期在 创伤后 48-72小

肠壁充血、水肿、纤维蛋白渗出、肠管粘连,肠迷走神经反射减弱
肠蠕动减弱 动力性因素
肠腔狭窄或阻塞
EPII
机械性因素
6
18
.
EPII易患因素
▪ 涉及胃肠道的较大手术 ▪ 手术时间长,或短期内反复进行腹部手术 ▪ 广泛的粘连松解术,或多处肠管修补、肠切除 ▪ 腹腔积液或积血多,腹膜炎重,腹腔内有异物
或坏死组织残留 ▪ 缺乏有效的引流或引流管阻塞 ▪ 病人年老、体弱、离子紊乱、营养状态差
19
.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 临床特点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4 治疗 5 预防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 临床特点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4 治疗 5 预防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概念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 EPII ;或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EPISBO)的 概念由黎介寿院士于1995年提出。 是指在腹部手术后早期(一般在2W内),由于腹部手术 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
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 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 EPII 或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EPISBO)
.
目录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 临床特点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4 治疗 5 预防
术后肠梗阻 术后早期肠梗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PII)
EP II病变范围较广,炎症造成的肠蠕动减弱是梗阻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肠壁 水肿引起肠腔阻塞。
10
.
正确理解EPII
➢腹部手术后发生。 ➢术后早期出现:常发生术后3-7 d,有91%的病例 发生于术后2 周内。 ➢EPII是因腹腔内无菌炎症引起。 ➢注意与术后早期的机械性肠梗阻鉴别 ➢注意与术后早期的麻痹性肠梗阻鉴别 ➢注意与绞窄性肠梗阻鉴别:EPII是非绞窄性肠梗 阻,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绞窄表现,可认为诊断有 误。
EPII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为原则
治疗前应与患者或家属细致沟通,取得信任,树立信心
非绞窄性 无内疝、扭转等 机械梗阻因素
腹腔粘连可自行 或治疗后减轻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