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刘荣珍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b005b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4.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骨科护理对于临床医学来说,患者疾病的种类较多并且较其他科室来说复杂情况程度较高,所以对于患有骨科疾病的患者来说不仅要进行良好的治疗,还要加强护理服务。
为了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的应用效果,选取了120位患者作为研究调查的对象,分别分为一般组(接受常规骨科护理服务)与加强组(在基础骨科护理上加上临床护理路径),分别6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
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加强组在疾病知识掌握和患者锻炼的达标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都比一般组要高。
差异在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结论显示,对于骨科患者的护理来说,应该在基础护理服务上加上临床护理路径,这样将有利于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并且能够提升患者的锻炼程度,建立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提升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疾病知识掌握;骨科护理;锻炼达标率前言骨科是临床医学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室,其实施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无论哪种治疗方法都应该加强护理服务,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能够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
调查发现常规的护理服务,对于骨科患者的治愈虽然存在一定的帮助,但是效果却不明显[1]。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护理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本文主要选择了120位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护理方案的科学性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内容本文主要选择了120例接受骨科疾病治疗的患者为主要调查对象,男女各占60例,年龄在20~70岁不等,分别分为一般组(n=60)和加强组(n=60),并且排除了肝脏功能疾病以及哺乳期或者妊娠的患者,最后将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具体护理过程加强组在常规骨科护理服务的基础之上,制定了更为科学合理化的临床护理路径,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5dae3d8eff9aef8951e06ce.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4月期间,骨科所收治的住院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数字随机表分组下,40例纳入对照组,40例纳入干预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干预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结果: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骨科护理工作中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可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与关注。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应用;效果研究骨科所收治患者大多需要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为此会产生心理以及经济上的压力与负担,并给本科室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医护工作者需要根据对骨科所收治患者临床特点的全面评估,分析护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改进优化护理路径的方式,对骨科护理的工作质量进行全面提升。
为分析骨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及其效果,本文选择我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4月期间,骨科所收治的住院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数字随机表分组下,对40例干预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相关结果总结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4月期间,骨科所收治的住院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数字随机表分组下,40例纳入对照组,40例纳入干预组。
对照组中,26例患者为男性,14例患者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5.1±2.3)岁,15例患者为上肢骨折,18例患者为下肢骨折,6例患者为腰椎骨折,1例患者为盆骨骨折;干预组中。
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2e119559b6648d7c1c74667.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作者:吴春艳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08期【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
方法:本文选取在我院接受骨科疾病治疗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和家属治疗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护理服务)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各54例。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达标率、锻炼达标率、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存在显著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疾病知识掌握达标率;锻炼达标率;并发症骨科为临床上相对较为重要的一个科室,这一科室的患者疾病类型相对较多,且病情也很复杂,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实施治疗都离不开护理服务,同时科学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也可以促进患者的更好康复。
在为骨科疾病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常规的护理服务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其护理效果并不显著,无法满足临床有效治疗的需要,而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和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运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促进了患者的更好治疗和康复。
本文选取在我院接受骨科疾病治疗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临床护理方案科学的制定和选择提供了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在我院接受骨科疾病治疗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49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9.7±4.5)岁,排除有心、肝、肾、肺等疾病以及冠心病、糖尿病和妊娠、哺乳期的患者。
按照患者和家属治疗意愿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服务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骨科护理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7abb0f9f18583d048645981.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在骨科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19年4月,结束于2020年4月,选取本院中骨科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共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采用对比的方式,将88例患者按照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受到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并发症发生几率更小,以上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结论:在骨科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可以有效的增加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并且也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受到了患者的高度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骨科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前言:在医院的临床治疗中,骨科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科室,由于骨科患者的疾病类型比较广泛且复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通常是采取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但是在治疗后的恢复过程中,护理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才可以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
在当前的临床护理中通常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这种护理方式虽然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未达到更加理想的康复速度,而临床护理路径在当前的骨科护理中也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并且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1]。
本文主要选取本院中88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护理效果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随机选取的88例骨科患者,按照比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
其中观察组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最大不超过69岁,最小不低于20岁,平均年龄为(48.69±4.65)岁;对照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大不超过70岁,最小不低于20岁,平均年龄为(49.64±4.88)岁。
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a4889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1.png)
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摘要】本文研究了在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首先介绍了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在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并详细描述了在实施过程中的步骤。
随后通过对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后的效果观察,总结了其在骨科护理中的优点。
结论部分总结了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并提出未来的展望与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在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周期,节约医疗资源,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未来可以进一步提升护理路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让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护理工作。
【关键词】骨科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观察、作用、实施、优点、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骨科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治疗过程复杂,涉及术后康复、疼痛管理、饮食调节等多方面内容。
随着医疗水平和技术的不断提升,患者对骨科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传统的骨科护理模式下,患者的治疗计划和护理流程往往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护理质量不稳定,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和效率,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被引入到骨科护理中。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内,通过专门设计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实现最佳的护理效果和病情控制。
通过制定和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确患者的治疗目标、护理计划和预期结果,提高护理效率和精准度,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和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
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观察,以期为提高骨科护理质量和效率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观察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估其在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骨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和临床治疗的影响,为护理实践提供依据和指导。
进一步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优化骨科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8c35d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8.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骨科收治的患者数量日渐增多,但所产生的临床护理效果却不尽人意,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改善弊端现状,对比护理效果的差异性,及时解决已知的护理问题,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
方法:在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仍需采用常规护理法服务患者。
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护理人员则要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强的护理服务,更好地落实护理计划。
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有待提升。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治疗护理相结合的特色护理模式,它在临床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控制好护理质量,整体优化护理效果,从而满足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使得护理工作走向更大的成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应用效果;分组分析引言:骨科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骨折、软组织挫伤、关节炎、骨肿瘤、颈腰退行性病变等,患者病情严重性不同,护理要求一样高,很需要护理人员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把护理工作做得更好,且更加到位,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避免患者住院时间过长,经济负担过重,衍生出更为严重的负性情绪。
研究发现,临床护理路径的安全性较高,直接考查着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需要护理人员专心的服务患者,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治疗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本次的研究活动将从医院骨科近期收治的骨科疾病患者中随机抽选研究对象100例,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护理效果的分组观察与比较分析后,选出最佳的护理方案。
希望以下内容的报道,可以为其他的护理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对照组的骨科疾病患者共计50例,已知有男性38例,有女性12例,均为自愿参加调查活动。
实验组的骨科疾病患者同样为50例,包括了男性34例,以及女性16例。
1.2护理方法常规护理模式下,对照组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充分考验着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护理人员保持好态度,并按计划行事,做好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使患者在骨科疾病的治疗期间对医护人员有着更多的信任[1]。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634ec34f90f76c660371aad.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为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于我院骨科选取研究对象76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76例患者分配为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路径,每组38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率。
结果: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十分满意21例,一般满意17例,不满意0,满意度100%;反观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患者例数分别为17例、16例、5例,满意度86.84%,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更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其次,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也更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骨科护理工作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高护理针对性,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率;临床效果引言:骨科护理工作难度较大,对护理方法的要求较高,本次对照实验中,便探究了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对照实验中,共选取研究对象76例,为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包括21例上肢骨折、15例下肢骨折、18例骨盆骨折、2例脊柱骨折及20例肋骨骨折,据调查分析来看,76例患者未合并有慢性类病症、系统性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等情况,符合入组标准,家属已在知情同意书中签字。
入组后,采用摸球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了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
76例骨科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4∶32,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53岁,平均年龄(45.36±2.54)岁。
对比分析来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将基础护理、健康宣教、饮食干预、生命体征监护等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中,并做好相关数据记录。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743224c51e79b896902260f.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本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行常规骨科护理,而观察组再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疾病知识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5±3.2)d、(10 453.4±143.2)元、91.2%、3.8%;对照组分别为(21.2±3.0)d、(14 325.9±141.1)元、76.2%、8.8%。
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且观察组满意45例,一般32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率96.2%;对照组满意31例,一般40例,不满意9例,总满意率88.8%。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CNP)为一种先进护理模式,主要指护理人员针对某些疾病进行检测,并针对这些疾病制定详细、有序及适当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相关护理[1]。
临床护理路径最早在80年代由美国提出,为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整体护理模式。
通过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可帮助患者加深对疾病的了解,促进疾病的康复及有助于护理工作取得满意效果。
目前临床护理路径已在多个科室进行实践,并取得较好应用效果[2-4]。
本文对本院骨科收治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目的是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本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6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伤,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心、肺、肝及肾等疾病患者,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及妊娠,哺乳期患者。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32bf0b28ea81c759f57891.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0% (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
观察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科患者中,可缓解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病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the application of orthopedic nursing effect. Methods:to select the records of 80 cases in our hospital orthopaedic patients clinical data,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0 cases in each. Control group took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compare the effect of patient care. Results: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5.00% 12.50% of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9e888f06edb6f1afe001fb9.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骨科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将近期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病人的最终治疗效果以及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果:实验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耗时短,花费少,并且对整个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方法,其在应用过程中不但大大的提高了治疗效果,相比于传统的护理方式,还有效的为病人减少了经济负担并增长了相关健康知识,大大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患者;临床效果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十分迅速,护理作为一个重要的治疗过程,在不断发展中诞生了临床护理路径(CNP)这样的先进护理方式。
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患者的诊断情况,制定出一套由时间逐渐深入,整个过程合理、有序的综合性的护理流程。
骨科患者一般住院时间较长,配合性一般较低,所以对于骨科患者的护理一定要有一种更先进的方法,这里,我们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科患者身上,并观察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 年2月~2014 年 6 月期间在我院骨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00 例患者。
这100 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我国新修订的骨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
我们将这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50 例患者。
在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有24 例男性患者,26 例女性患者,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7.9±6.9)岁;在对照组的50 例患者中,有19 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9.1±7.3)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⑴制定方案: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时护理人员积极应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根据其实际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路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bfc6964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64.png)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刘春燕【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骨科所收治的4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和临床路径管理措施进行临床护理工作。
结果观察组患在护理干预后,不良情绪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骨科的临床护理服务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Methods 4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two groups, respectively by routine nursing and clinical pathway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clinical nursing work.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i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bad mood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signiif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ifcance, P<0.05.Conclusion Managemen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clinical nursing service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has an important signiifcance to promote and improve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7(008)001【总页数】2页(P146-147)【关键词】临床护理;骨科护理;应用效果【作者】刘春燕【作者单位】新疆兵团第一师五团医院护理部,新疆阿克苏 843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临床护理路径(CNP)作为我国目前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模式,其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服务进行了有效规范和计划,进而帮助其提供临床护理服务质量[1]。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10dee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7.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和特点进行分析,结合骨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现状,探讨其在骨科护理中的优势和实施策略。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其意义并探讨未来研究和实践的启示。
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骨科护理质量,优化护理流程,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深入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于提升护理水平和实践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应用效果研究、优势、实施策略、评价、意义、未来研究、实践、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目前国内对于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还比较缺乏,尤其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骨科疾病的护理路径设计和实施策略需要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为骨科护理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和临床参考,为提高骨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目的包括: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定义和特点,揭示其在骨科护理中的实际操作方式与特色;调查当前骨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现状,了解目前实践中的困难和挑战;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优势,深入挖掘其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方面的作用;第四,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实施策略,寻找最佳的路径制定和执行方式;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实践案例和数据分析,验证其对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骨科护理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提高护理质量,推动患者康复进程。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意义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说明,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骨科护理中的运用。
我们将分析骨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现状,以及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1255d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a.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周田【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4(4)23【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care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Methods A total of 13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orthopedic diseases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from Jan 2013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study group was given care management, whil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Finally the hospital stay, hospitalization expense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nursing quality and civilized practice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in hospital stay, hospitalization expens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P < 0.05).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nursing quality and civilized practice in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used in patients with orthopedic diseases, can make the nursing process more standard and order, decrease the error rate in nursing process. In addition, it has a positive role in shortening the hospital stay, decreasing 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 and improving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068d8d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3.png)
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二、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优势1.规范治疗流程,提高护理带教效果临床路径通过明确骨科治疗的流程,规范治疗的每个环节,从而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治疗的影响。
在护理带教中,临床路径可以明确护理带教的内容和操作流程,为护理教育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提高了护理带教的效果。
2.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医疗成本骨科护理带教所消耗的医疗资源较多,而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通过规范治疗流程和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可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3.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服务质量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之间的密切配合。
在骨科护理带教中,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可以提高服务质量,使得护理带教更加周到和全面。
三、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局限性1.需求差异导致临床路径的实施困难不同患者在骨科治疗中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临床路径的制定是根据疾病特点和一般患者的需求进行的,导致了临床路径在某些特殊病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2.专业人员素质不足影响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医务人员、护理人员的全力配合,而在某些医疗机构中由于专业人员素质的不足,导致临床路径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3.临床路径的更新迭代速度较慢骨科领域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在不断更新和发展,而临床路径由于其更新迭代速度较慢,难以及时与最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相适应,从而影响了其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四、完善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1.加强科研,不断优化和更新临床路径针对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医疗机构应加强科研工作,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际操作,不断优化和更新临床路径,使其更加贴合骨科护理带教的实际需求。
2.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临床路径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临床路径对骨科护理带教的重要性,并能够全力配合临床路径的实施。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疗效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疗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030781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b.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疗效研究【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本院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骨科患者中选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是以常规为基础进一步融入临床护理路径,然后对比两组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完成发生率等情况要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
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可以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有效避免或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的康复进程进一步加快,因此这种方法值得推广,更充分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疗效引言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护理措施为纵轴,时间为横轴的综合护理模式,在当前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骨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的工作,充分应用这种护理模式,可以更有效的整合各类资源,减少资源和材料的浪费,以此确保医疗护理干预更科学合理,使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得到更显著的提升。
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应用要点和措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行之有效的应对,以此体现出应有的护理效能。
基于此,本次研究重点选取我院在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接收的骨科疾病患者中的200例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该类患者的护理疗效。
现在具体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过程中选取的时间段是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随机选取我院所有收治患者中的200例骨科疾病患者。
患者中一共有男性1 20例,女性80例,年龄范围在25岁~67岁,年龄均值为(42.4±2.7)岁。
结合护理方法的不同对于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对于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例如,年龄、性别等等进行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有可比性。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99ed51f7f1922791788e849.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调查。
方法:抽选100例骨科患者,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1.8士9.7)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平均分为(72.5士11.3)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8.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57.1%,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155-01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由医院内各科专家根据临床需求制定一种公认的疾病治疗模式,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遵循这一模式进行治疗,并根据治疗结果分析评估每位患者的差异,避免下一个患者治疗时出现同样的错误,具有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优点。
2009年10月一2010年6月,我院将CNP应用于骨科患者的护理中,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骨科手术患者100例,男64例,女36例;年龄12-83岁,平均40岁。
文化程度:文盲6例,小学14例,初中27例,高中31例,大专以上22例;上肢骨折20例,下肢骨折42例,骨盆骨折19例,腰椎骨折10例,复合伤9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法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指在对病人的护理的过程中,对病人进行有效的分层次的分期的护理。
制定详细的护理方案并在实施之后及时的在护理计划上进行勾选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错误及时进行反馈。
1.2.1术前的护理主要是指当病人在进行手术之前,通过相关的医务人员的对病人的病情的观察,然后去制定的一套病人在收术后进行护理的一套比较完善的护理的措施。
解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解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8ebc25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9.png)
解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1-10-27T06:23:51.720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8期作者:陈漓[导读] 探析骨科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内接收的58例骨科疾病患者,陈漓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湖北省应城市 432400【摘要】目的:探析骨科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内接收的58例骨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分别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常规干预。
对比护理前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V AS评分较对照组与护理前来说更低,且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与护理前来说更高,观察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来说更高,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骨科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生活质量骨科疾病在我国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由于老年人群行动不便,因此骨折的发病率较高,临床中对于治疗骨科疾病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手术过程中疼痛感、时间长等因素都会导致患者的身体不适,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因此加大对于患者的临床护理意义重大。
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骨科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效果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内接收的58例骨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
观察组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4.5±12.5)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3.5±12.5)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对比。
1.2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遵从医嘱进行用药,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
给予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包括:①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制定适合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对涉及的所有成员进行培训,医师制定治疗项目和评估进度,护理人员执行护理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刘荣珍
发表时间:2018-04-08T14:49:18.3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期作者:刘荣珍
[导读] 阐述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骨伤科)
摘要:目的阐述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86例作为样本,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结果护理组SAS(21.36±0.40)分、SDS (22.00±1.36)分、健康知识(97.92±2.00)分、住院时间(12.70±1.05)分、护理风险发生率2.33%,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
0.05)。
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骨科患者的护理中,可通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水平的方式,达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肯定。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心理状态;住院时间;并发症
前言:
骨科患者多为老年人,机体抵抗力差,且肢体功能受限,跌倒、感染等护理风险较容易发生,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
有研究指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骨科患者的护理中,可使护理安全性得以提升。
本文于本院骨科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作为样本,观察了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骨科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作为样本。
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2组。
护理组患者资料:例数:43例。
性别:男:女=22:21。
年龄(24--82)岁,平均(59.21±2.78)岁。
致伤原因:交通10例、跌倒11例、高处坠落12例、其他10例。
对照组患者资料:例数:43例。
性别:男:女=21:22。
年龄(22--83)岁,平均(59.35±2.90)岁。
致伤原因:交通11例、跌倒10例、高处坠落13例、其他9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1)成立小组:由骨科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组员,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小组成员共同分析骨科患者的常见风险,结合患者的护理需求,充分利用循证护理理念,制定护理方案、确定护理流程。
(2)路径形式:由护理人员共同制定护理路径表格,按照表格的要求,从入院时、围术期、出院后三个阶段入手,对患者加以护理,提高护理路径的持续性,从始至终采用高质量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加以护理,促进病情康复。
(3)实施方法入院时,由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或其家属沟通的方式,了解发病原因。
在此基础上,积极指导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积极为患者安排病房,并告知患者术前的注意事项;术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禁食禁饮,同时,指导患者如何摆正体位,通过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式,为手术安全性及患者预后的改善奠定基础;术中,护理人员应与麻醉医生及术者密切联系,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完成;术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若病情允许,需及早拔管,并辅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为之肢体功能的恢复提供保证;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积极随访,了解其病情的康复情况。
发现异常时,需立即要求其来院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心理状态采用SAS与SDS量表评分,得分与负面情绪正相关。
健康知识采用调查问卷法评分,最高100分,得分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正相关。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风险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处理数据,当p<0.05时视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3 讨论
骨科患者常见的护理风险,以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跌倒、坠床等为主。
导致各类风险发生的原因,与患者负面情绪严重、对健康知识缺乏了解等因素有关[1]。
归根结底,主要在于护理质量欠佳。
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方法护理,骨科患者SAS(30.19±1.52)分、SDS(31.87±1.29)分、健康知识(80.45±2.43)分、住院时间(20.84±1.23)分、护理风险发生率11.63%。
临床护理路径为新型护理模
式的一种,要求各科室在成立护理路径小组的基础上,根据科室患者的特点,为之建立标准化护理流程,对之加以护理,以使护理模式的科学性得以提升[2]。
本组骨科护理人员,在考虑骨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患者护理需求的基础上。
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导管护理、康复锻炼及随访等,共同应用到了患者的护理中。
通过心理护理,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通过导管护理以及康复锻炼,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通过随访,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安全性。
本文研究发现,实施上述护理措施后,骨科患者SAS(21.36±0.40)分、SDS(22.00±1.36)分、健康知识(97.92±2.00)分、住院时间(12.70±1.05)分、护理风险发生率2.33%,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p<0.05),证实了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骨科患者的护理中,可通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水平的方式,达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孙琴.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骨科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4):110-111.
[2]董卫芹,韩瑾,杨丹,王紫莲.精细化管理在提高骨科护理床旁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3):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