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适度区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论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度区分及意义

摘要:长期以来,相当多的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这两个概念认识不够明晰,使用上出现混乱和失范的现象。这不仅削弱了两种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不利于二者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厘清二者的概念,研究二者的异同,既是理论研究中亟需解决的一项基础工作,又能有效指导今后的教育实践。经过比较研究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在理论基础与教育特性上具有诸多类同之处,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教育的对象、内容及价值和功能诸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区分意义

我国意识形态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中有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种形态、两种教育格局、两种学科体系。这两者不是泾渭分明,但也应有一定的区分,实践中将两者混同使用,必然给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迷惑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从历史生成看其主旨各有不同

(一)德育的起源与原始赋义

德育起源于人类的实践,但在西方德育的原始意义有别于中国古代。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历来强调修身功能,虽有德育之实,却无德育之理,“礼、教、学、德、道”等相关词语代替“德育”这个名词。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中﹐德育居于首要的地位。

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六艺”中﹐“礼”教是居首位的,与乐﹑射﹑御﹑书﹑数同属于实践范畴。儒家主张“德治”和“礼治”。孔丘强调“以德教民”﹐孟轲明确提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等等,把道德教化视为中国古代教育的目的。《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内圣外王、修身为本的道德修身实践;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德育”更多的是在实践上规范人的言行,维护“三纲”、“五常”,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一个特点。可以说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读书并非要在学问上有所成就,而是要在德性上有所成就。

与中国古代不同,古希腊也很重视德育。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培养美德必须实践﹐并通过“理性”的教育﹐形成道德习惯。古希腊哲学家提倡的德育是为维护奴隶制服务的。在欧洲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宗教教条成了德育的主要内容。在欧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许多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出了一些新的德育思想﹐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画》中首次把教育内容分为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和学问教育三个方面,并指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养成良好的习惯、具有良好的礼仪、了解世故人情、懂得人爱等,这些内容在我们今天看来就是侠义的道德教育。

十九世纪后期,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在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包括智育、德育和体育。在1860年出版的《教育论》中,论述了德育的原则、方法和“自然教育”理念,自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基本术语。

二十世纪初“德育”一词传入我国。1904年王国维在《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一文中提及知育、美育、德育三词;1906年又在论述教育的宗旨时,将“德育”、“知育”、“美育”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提出五育并举思想,即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自此以后“德育”一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常用概念。可见,在我国正式使用“德育”术语时,与西方的“德育”概念一致,核心是道德教育,与世界观教育等相提并论,主要是为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在当代中国学术界,是如何来定义德育的呢?目前,不同著作给德育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如:“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德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德育是教育者将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与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实践活动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外没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这些名称狭义上的“德育”一词最初使用仅指道德教育。此外,因此把德育定义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称,是德育泛化的表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缘起与核心阐述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阶级社会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一概念却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立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从发生学上考察源于“思想政治工作”一词,而“思想政治工作”一词经历了形成到成熟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实践的成果。伴随着党的实践活动,在经历了“宣传工作”、“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概念的演进,他的内涵逐渐科学,最终成为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的核心概念。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在其章程中使用了“宣传工作”这一概念。1902年列宁创立布尔什维克党时,提出了“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两个概念。1934 年斯大林《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中,提出了“思想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的概念。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沿用“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等概念,但主要使用的是“政治工作”这一概念。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经提出。钱俊瑞于 1949年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要点中首次使用“政治思想教育”这一概念,随后各类教育文献法令经常使用这一概念。如1950年2月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十四届第二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通过的《中国学生当前任务的决议》,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该《决议》指出,中国学生“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进步的文化科学知识,完成历史所赋予的任务。”[1]在这里,明确划分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和文化科学知识相对应的领域,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任务,但是这一概念并没有得到惯常的使用。在1950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对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领导的指示》,又提出了“政治思想教育”的概念,指出“各地文教机关和学校,必须彻底认识:对旧教育的改革,是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