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痈(第六章1)

合集下载

乳痈)

乳痈)

四、中
医治疗
1.内治
(1)气滞热蕴 ①证候 乳房部肿胀疼痛,肿块或有或无,皮色不变或微红,乳汁排泄不畅;伴恶寒发热,头痛骨楚,口渴,便秘;舌淡红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②治则 疏肝清胃,通乳消肿。③方药 瓜蒌牛蒡汤加减。乳汁壅滞太甚者,加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芦通乳;产妇断乳后乳汁壅滞者,加生牛蒡山楂、生麦芽回乳;产后恶露未尽者,加归尾、川芎、益母草祛瘀;乳房肿块明显者,加当归、赤芍、桃仁等活血祛瘀;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火麻仁通便。
3、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食品等。
(2)热毒炽盛 ①证候 肿块逐渐增大,皮肤掀红,灼热,疼痛如鸡啄,肿块中央渐软,有应指感;可伴壮热,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干,脉数或滑数。②治则 清热解毒,托毒透脓。③方药 透脓散加味。热甚者,加生石膏、知母、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
(3)正虚邪恋 ①证候 溃破后乳房肿痛减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乳汁从疮口溢出形成乳漏;面色少华,全身乏力,头晕目眩,或低热不退,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弱无力。②治则 气血具补、收涩敛痛。③方药 托里消毒散加减。
2、脓肿形成期
治疗要则是及时切开引流,排出积脓。关键在于防治乳汁淤积,同时避免乳头损伤,并保持局部清洁。妊娠后期应经常用温肥皂水洗净两侧乳头;如乳头内陷,一般可藉经常挤捏、提拉矫正。要养成定时哺乳,婴儿不含乳头而睡等良好的哺乳习惯。每次哺乳应将乳汁吸空,如有淤积,可借吸乳器或按摩帮助排空乳汁。哺乳后应清洗乳头。发现乳头有破损或破裂,要及时治疗。注意婴儿
乳痈
乳痈是以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以致结脓成痈的急性化脓性病证。多发于产后哺乳的产妇,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俗称奶疮。根据发病时期的不同,又有几种名称:发生于哺乳期者,称外吹乳痈;发生于怀孕期者,名内吹乳痈;在非哺乳期和非怀孕期发生者,名非哺乳期乳痈。现代医学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属于乳痈范畴,急性乳房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绝大部分发生在产后哺乳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发病常在产后3~4周。。

乳痈科普宣传PPT课件

乳痈科普宣传PPT课件

乳痈的注意事 项
乳痈的注意事项
避免挤压乳房:避免挤压乳房 ,以免引起感染或加重病情。 定期检查乳房:定期检查乳房 ,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 施。
乳痈的注意事项
寻求医生帮助:如果出现乳痈症状,应 及时就医并按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乳痈科普宣传PPT课件
目录 介绍乳痈 乳痈的危害 预防乳痈的方法 乳痈的治疗方法 乳痈的注意事项
介绍乳痈
介绍乳痈
什么是乳痈:乳痈是一种常见 的乳房感染疾病,通常由细菌 感染引起。 病因:乳腺管阻塞、细菌感染 等因素导致乳腺组织发炎并形 成脓肿。
介绍乳痈
症状:乳房肿胀、疼痛、红肿、发热等 。
乳痈的危害
预防乳痈的方法
避免过度疲劳: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 间,避免过
乳痈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 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
热敷疗法:用热毛巾或热水袋 进行局部热敷,促进脓肿排出 。
乳痈的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对于严重的乳痈或反复发作 的情况,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乳痈的危害
乳腺组织受损:乳痈严重时可 导致乳腺组织破坏,影响乳房 健康。 疼痛不适:乳痈引起的疼痛会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乳痈的危害
继发感染:若不及时治疗,乳痈可能引 发继发感染,增加治疗难度。
预防乳痈的方 法
预防乳痈的方法
保持乳房卫生:定期清洗乳房 ,避免污染和感染。 饮食调理:均衡饮食,摄入适 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 疫力。

中医外科学—乳房疾病概述、乳痈

中医外科学—乳房疾病概述、乳痈

中医外科学—乳房疾病概述、乳痈真题演练A2型题1.患者,女,27岁,产后1月余,突然出现左乳肿块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5℃,查:左乳外侧红肿,范围约6cm×6cm×4cm大小,表面皮薄光亮,中心区变软,按之应指,局部皮温高,压痛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

查血常规WBC14x109/L。

请考虑其中医证型()A.气滞热壅证B.肝郁痰凝证C.正虚毒恋证D.热毒炽盛证E.火毒炽盛证2.患者,女,21岁,未婚,乳房肿块破溃反复发作7个月,现病变处形成瘘管,有粉渣样物排出。

应考虑()A.乳痈B.粉刺性乳痈C.乳岩D.乳核E.乳痨3.患者女,35岁,自幼双乳头凹陷,2年前出现右乳晕内侧肿块,成脓破溃,反复发作,约半年发作1次,现右乳乳晕内侧复出现肿块疼痛,乳头内可见粉刺样分泌物,触诊肿块约2cm×2cm大小,质韧硬,与皮肤粘连,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患者头痛,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请给出中医诊断及证型()A.乳癖肝郁痰凝证B.乳岩肝郁痰凝证C.粉刺性乳痈肝经郁热证D.乳核血瘀痰凝证E.乳痨肝肾不足证答案:DBC知识点总结乳房疾病概述考点一乳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而与乳联。

冲任两脉起于胞中,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胸中;冲脉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

“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

考点二乳房肿块检查法体位:可采用坐位或仰卧位。

触诊:应先检査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

正确的检查方法是四指并拢,用指腹平放乳上轻柔触摸,切勿用手指去抓捏。

其顺序是先触按整个乳房,然后按照一定次序触摸乳房的四个象限:内上、外上、外下、内下象限,继而触摸乳晕部分。

最后触摸腋窝、锁骨下及锁骨上区域。

考点三诊时应注意的问题检查乳房时间选择,最好在月经来潮的第7-10天。

1.发现乳房内有肿块时,应注意肿块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边界、硬度、表面情况及活动度。

乳痈PPT课件

乳痈PPT课件

中医外科学
29
其它外治(草药)
芒硝20g溶于100ml水中,以厚纱布或药 棉蘸药液热敷患处,每日3次,每次 20~30分钟。
先用葱白200g煎汤薰洗患乳20分钟,再 用葱白250g捣泥敷患处,每日2次。
将仙人掌去皮刺适量捣烂如泥调成糊, 直接涂于患处并保持湿润,干后再涂。
中医外科学
30
膏药:千锤膏、太乙膏 油膏:金黄膏、玉露膏 箍围药:金黄散、玉露散 掺药(提脓祛腐药):九一丹、八二丹、五五

中医外科学
39
注意点
切开法一定要在成脓后实施 切开后一定要保持引流通畅 尽量不要损伤乳络以防乳漏
中医外科学
40
溃后期--正虚邪恋证---治疗
2019/7/2
.
5、保持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口 腔炎。
6、断乳前可先用麦芽60g,山楂60g 煎汤代茶饮。
2019/7/2
.
51
学习要点
乳痈的分类:在哺乳期发病的,名为外
吹乳痈;在妊娠期发病的,名为内吹乳
痈;不分性别年龄,在非哺乳期和非妊
娠期发病的,名为不乳儿乳痈。
乳痈的病因:①乳汁淤滞 ②肝胃郁热 ③感受外邪
生素使用前
2019/7/2
.
21
“成脓”是临床分期的分水岭
起病后第10天左右成脓 波动感 超声检查 针穿 透光法 点压法
2019/7/2
.
22
与粉刺性乳痈的鉴别要点
粉刺性乳痈 乳痈
乳头
“一”字型凹陷 可有“一”字型凹 陷
发病时间 -
妊娠期或哺乳期
部位
乳晕部位
均可
粉刺样分 有
蒲公英15g,橘叶12g,青皮9g, 丝瓜络12g,连翘10g,赤芍12g。

乳痈课件PPT

乳痈课件PPT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舒畅
规律作息
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 乳汁的分泌。尽量保持心情舒畅,避 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 眠时间,有助于调节内分泌,预防乳 痈的产生。
寻求心理支持
如果感到情绪低落或焦虑,可以寻求 家人、朋友的安慰和支持,或者斟酌 咨询心理医生。
运动锻炼
注意事项
避免挤压和撞击乳房
避免剧烈运动和意外碰撞,以免加重病情。
避免滥用药物
如需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 购药使用。
注意体温变化
监测体温,如有发热应及时就医。
预防感染
保持乳头干燥,避免长时间潮湿,以防细菌 感染。
04
乳痈的预防保健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提高免疫力,预防乳痈。建议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 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避免剧烈运动
在运动时要注意避免剧烈的震动 和撞击,以免对乳房造成伤害。
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运动时要穿着合适的亵服,避免 乳房受到过度的压迫和摩擦;同 时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ERA
定义与症状
定义
乳痈是指乳房部急性化脓性疾病 ,多产生于产后哺乳的产妇,初 产妇更为多见。
症状
乳房局部结块、肿胀疼痛、伴有 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乳痈多由乳头破坏,如哺乳时婴儿咬 伤乳头,或因挤压、碰撞引起乳头皲 裂,导致细菌感染。此外,乳汁淤积 、情志不畅等因素也可能诱发乳痈。
03
饮食调理
哺乳期妇女应保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辛

乳痈科普讲座PPT课件

乳痈科普讲座PPT课件
乳腺导管堵塞:导致乳腺内体 液积聚,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条 件 伤口感染:破损的皮肤或乳头 可能使细菌进入乳房组织
乳痈的原因
免疫系统低下: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 感染乳痈
乳痈的预防和 治疗
乳痈的预防和治疗
保持乳房清洁:勤换洗内衣,避免 长时间穿着紧身衣物 手部卫生:洗手后再触碰乳房,避 免细菌感染
乳痈的预防和治疗
乳痈科普讲座PPT课件
目录 介绍乳痈 乳痈的原因 乳痈的预防和治疗 乳痈的并介绍乳痈
乳痈是一种常见的乳房感染疾病, 发生在乳房组织中的脓肿 乳痈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如金黄 色葡萄球菌
介绍乳痈
乳痈症状包括乳房红肿、疼痛、发热和 脓液排出
乳痈的原因
乳痈的原因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乳痈症状,应及时 就医,进行适当的抗菌治疗和脓液排除
乳痈的并发症
乳痈的并发症
乳腺炎:乳痈未能及时治疗或 治疗不彻底可能导致乳腺炎 乳腺增生:乳腺组织长时间的 炎症刺激可能导致乳腺增生
乳痈的并发症
乳腺纤维瘤:长期慢性乳痈炎症可能引 起乳腺纤维瘤的形成
常见的误区
常见的误区
怀疑乳痈:有些人认为自己患有乳 痈,但实际上只是乳房结节或其他 疾病 自行挤压脓液:不正确的方法可能 导致细菌扩散或创口感染
常见的误区
忽视乳痈症状:一些人认为乳痈是一种 自愈性疾病,而延误了及时治疗的时机
乳痈的复发预 防
乳痈的复发预防
加强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增强身 体抵抗力 避免伤口感染:注意乳房皮肤 的伤口,并保持清洁干燥
乳痈的复发预防
定期乳房检查:定期进行乳房检查,及 早发现和治疗乳痈的复发情况

内科学_各论_疾病:乳痈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乳痈_课件模板
乳 痈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乳 痈
1、初期:乳房肿块胀痛,皮肤不红 或微红,乳汁排泄不畅,伴恶寒发热,头 痛,胸闷不舒,口干口苦,舌苔薄黄,脉 弦数。疏肝清热、逋乳消痈。
2、酿脓期:乳房肿块逐渐增大,皮 肤锨红灼热,疼痛剧烈,呈持续性鸡啄样 痛,高热不退,口渴喜饮,肿块按之应指,
内科学疾病部分:乳 痈>>>
内科学疾病部分:乳 痈>>>
病因:
散,或因风热毒邪外袭,均可使乳汁淤滞、 乳络不畅、乳管阻塞、败乳蓄积化热而成 痈肿。
乳痈 一、肝郁气滞:乳头属足厥阴肝经, 肝主疏泄,能调节乳汁的分泌。若情志内 伤,肝气不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使乳 汁发生壅滞而结块;郁久化热,热胜肉腐 则成脓。 二、胃热壅滞:乳房属足阳明胃经
内科学疾病部分:乳 痈>>>
诊断:
有轻触痛,但患侧乳房多无明显肿块可触 及,患侧腋窝常出现转移性肿大淋巴结, 但全身的炎性反应较轻微。针吸细胞学病 理检查可查到癌细胞。
浆细胞性乳腺炎 多发于非哺乳期妇女,哺乳期也可发 生。其肿块发于乳晕部,多伴乳头凹陷内 缩,乳晕皮肤红肿,有瘙痒感或烧灼感, 后期转为疼痛。乳头溢出
内科学疾病部分:乳 痈>>>
简介:
证见乳房部出现大小不等之硬结,始觉胀 痛,乳汁吮吸不畅而郁滞,渐感全身恶寒 发烧,或头痛,肢节不适。继则肿块增大, 焮红痛加,寒热不退,甚则疼痛加剧,全 身酸痛乏力,局部肿块由硬而软变,有波 动感,为脓已成。该病之早期,治宜舒肝 理气,活血清热,通乳散结。多见于妇女 产后,其病因有因肝气郁结
内科学疾病部分:乳 痈>>>
病因:
乳 痈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乳 痈
多由产妇忿怒郁闷、情志不畅、肝气 不舒,加之饮食厚味、胃中积热、肝胃失 和、肝气不得疏泄,与阳明之热蕴结,以 致经络阻塞、乳络失宣、气血瘀滞而成痈 肿。或因乳头破碎、乳头畸形和内陷、哺 乳时疼痛影响充分哺乳,或乳汁多而少饮, 或断乳不当、乳汁壅滞结块不

乳痈第六章1ppt课件

乳痈第六章1ppt课件

经验用药:蒲公英、全瓜蒌、路路通、丝瓜络、漏芦、青
皮、玫瑰花、柴胡
2、成脓期(胃热壅盛) 1)治法——清热解毒,托里排脓 2)方药——瓜蒌牛蒡汤合透脓散加减 全瓜蒌20g,穿山甲10g(先煎),皂角刺15g,赤
芍15g,当归9g,黄芪15g,牛蒡子12g,连翘12g,蒲 公英30g,丝瓜络12g,柴胡7g,甘草6g。 经验用药:蒲公英、全瓜蒌、丝瓜络、柴胡、皂角刺、 漏芦、桔梗、野菊花、蜂房
(二)验方(郁滞期) 1、蒲公英60g,水煎服 2、决明子60g,水煎服 3、露蜂房6g,银花10g,丝瓜络15g,水煎服 4、米酒、蜂蜜按1:1比例,调匀口服,每日
2次。
(三)外治——宜分期而治
1、郁滞期:消法 1)揉抓排乳法:热敷、按揉、涂敷、抓推、提拉 2)外敷金黄散,每日1换 3)六神丸30粒研末,以凡士林调匀外敷,每日1换 4)芒硝20g溶于l00ml开水,纱布或药棉蘸药液热敷 患处,日3次,20~30分钟/次
3、溃后期:(气血两虚,余毒未清) 1)治法——益气养血,和营托毒。 2)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黄芪30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5g,当归9g, 川芎9g,穿山甲10g(先煎),皂角刺15g,蒲公英15g, 白芷9g,甘草6g 经验用药:蒲公英、漏芦、皂角刺、黄芪、党参、白 芷
4、合并脓毒败血症 1)治法:清热降火、凉血解毒 2)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3)联合用药:早、大量联合应用抗生素,具 有作用快、针对性强功效。
射,日1次,3次为1疗程 2、鱼腥草注射液4~6ml,患侧郄上穴位注射,
隔日1次
(六)塞鼻法 1、生半夏15g,斑蝥3g研末与鲜葱白捣烂如
泥,以核状塞入患乳对侧鼻孔中——未成脓期 2、公丁香研末,裹于干棉球塞鼻,日3次,

乳痈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乳痈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乳痈诊断与治疗
乳痈诊断与治疗
乳痈诊断方法:医生通过体检、病史询 问及乳房超声等方法来诊断乳痈。 乳痈治疗方法:常见的乳痈治疗方法包 括抗生素治疗、手术引流和热敷按摩等 。
乳痈诊断与治疗
乳痈护理指导:护士提供患者乳痈的护 理指导,包括药物使用、伤口护理和饮 食调理等。
乳痈护理技巧
乳痈护理技巧
乳痈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护士在乳痈护 理过程中应注意消毒防护、疼痛缓解和 伤口护理等。 乳痈护理技巧:包括热敷使用方法、按 摩技巧和药物敷贴等乳痈护理技巧的介 绍和演示。
乳痈护理技巧
乳痈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介 绍乳痈护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 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乳痈预防与康复
乳痈预防与康复
乳痈预防措施:护士向患者介绍乳痈的 预防方法,包括保持乳房卫生、避免乳 房受伤等。 乳痈康复指导:护士提供乳痈康复期的 护理指导,包括饮食调理、避免乳房堵 塞等康复措施。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乳痈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目录 乳痈基本知识 乳痈诊断与治疗 乳痈护理技巧 乳痈预防与康复
乳痈基本知识

乳痈基本知识
乳痈概述:乳痈是一种常见的乳房感染 疾病,通常由乳房腺体的细菌感染引起 。 乳痈症状:乳房红、肿、热、痛,局部 可以出现脓肿形成。
乳痈基本知识
乳痈护理注意事项:保持乳房清洁、使 用热敷、按摩乳房、避免乳头受伤。

精品医学课件-乳痈

精品医学课件-乳痈

其他疗法
1、抗感染治疗 局部及全身症状明
显,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明显 增加,继续发展有可能并发脓毒败血 症时,应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并 适当配合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
2、应用退乳药物 成脓后必须回
乳。溴隐亭、己烯雌酚等。
2020/3/10
15
预防与调摄
§1.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在于避免乳汁郁积,同时防止乳头 破损并保持其清洁。
2020/3/10
9
方解——透脓散
• 出处:《外科正宗》 • ★方药:当归20g、黄芪20g、炒
穿山甲8g、川芎10g、皂角刺15g. • 功用:益气透脓 • 主治:痈肿疔疖 • 用法:水煎服
2020/3/10
10
外治法
初期——乳汁瘀滞,乳房肿痛初起,可作 乳房按摩,疏通乳络。用消炎散、金黄膏 或玉露膏外敷;或用鲜菊花叶、鲜蒲公英、 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亦可用芒硝湿敷。 成脓期——脓肿成熟时,应在波动感及压 痛明显处,及时切开排脓(放射状切口), 切口位置应选择脓肿稍低的部位,使引流 通畅而不致袋脓,应避免手术损伤乳络形 成乳漏。若脓肿小而浅者,可用针吸穿刺
2020/3/10
16
The end!
2020/3/10
•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See you next time!
17
§ 2.妊娠5个月后,经常用温开水或75%乙醇擦乳头。 § 3.正确哺乳,乳母宜性情舒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哺
乳期要定时哺乳,保持乳头清洁,避免当风露胸喂乳; 不使婴儿含乳而睡,注意乳儿口腔清洁;每次哺乳应将 乳汁吸空,如有积滞,可用热敷或吸奶器帮助排出乳汁。 § 4.若有乳头擦伤、皲裂,可外涂麻油或蛋黄油;身体其 他部位有化脓性感染时,应及时治疗。 § 5.断乳时应先逐步减少哺乳时间和次数,再行断乳。断 乳前可用生麦芽60g,生山楂60g,煎汤代茶,并用皮 硝60g装入纱布袋中外敷。 § 6.以胸罩或三角巾托起患乳,脓末成者可减少活动牵痛; 破溃后可防止袋脓,又有助于加速创口愈合。

妇科23.乳痈

妇科23.乳痈

妇科23.乳痈(2014-12-23 15:37:47)▼乳痈本病多发生于哺乳期,以初产妇多见,其病因多由乳头破损,畸形或内陷而致哺乳剧痛,影响乳汁的吸吮,或因乳汁较多,小儿哺食量小,不能吸空,乳汁淤积,导致细菌感染所致。

中医称之为乳痈。

初起乳房肿胀触痛,继之皮肤发红,结块变硬,疼痛加剧,乳汁排出不畅或乳汁不通。

并伴有形寒发热,周身骨节酸痛,头痛等症。

数日后肿块增大,灼热、红肿、疼痛,高热不退,硬块中间渐软,按之有波动感,溃破后可流出大量脓液,体温亦可随之下降。

一、内治1.金银花40克,野菊花20克,皂角刺15克,蒲公英20克,鹿角片6克,甘草18克。

水煎服,每日2~3次,或代茶频饮,适用于红肿、硬痛未成脓期。

2.金银花15克,生黄芪15克,当归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每日2~3次,或代茶频饮。

适用于溃烂及成脓期。

3.豆腐250克,丝瓜250克,苦瓜1小条,做成汤,随意饮服。

适用于各期乳痈。

4.鲜橘叶15~20克,蒲公英10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用。

5.决明子15~30克,每天1剂,水煎分2~3次服用。

6.蒲公英30克,金银花20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用。

7.白芷、漏芦各9克,每天1剂,水煎分2~3次服用。

8.白芷90克,土贝母60克,共研细末,每次6~9克,每天2次,白开水送服。

二、外治1.鲜仙人掌200克,去刺,切碎,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

2.鲜蒲公英、鲜野菊花、马齿苋(各药单用亦可)各等量,捣烂,如上法外用。

3.芙蓉花叶120克,捣烂,蜂蜜适量,拌匀,如上法外用,适用于溃烂期。

4.蜂房5个,大黄40克,冰片3克,共研细末,加蜜适量调成糊,如上法外用。

适用于红肿、未成脓期。

5.蓖麻叶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

6.仙人掌、韭菜头、酒糟各10~15克,食盐10克,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

【防护】①注意哺乳期卫生。

②在治疗过程中,每天务必将乳汁用吸奶器吸出(或挤出)每日数次,以免乳汁积蓄日久成脓。

乳痈分课件39页PPT

乳痈分课件39页PPT
热毒壅结 局部表现:增大、皮肤转红、灼热、
淋巴结肿大压痛。 全身表现:热盛或伤津的表现。
化气血为脓 10天左右肿块中央变软、雀啄样疼痛、
有波动感。
乳痈(成脓期)
乳痈(成脓期)
乳痈(成脓期)
溃后(正虚毒恋)
变证多 顺证----痊愈 切口过小----袋脓 脓毒波及其他乳络---传囊
(不乳儿乳痈) 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发生
临床以外吹乳痈最多见,约占95%
《医宗金鉴》
“此证……俱生于乳房,红肿热痛者为痈, 十四日成脓”
《外科理例》
宜早期切开 “传囊”之变 “夫乳者,有囊,有脓不针,则遍患诸
囊矣。”
病因病机(西医)
乳汁瘀积 乳头发育不良(过小或内陷) 乳管阻塞(外伤或先天乳管畸形) 乳汁过多、过稠或婴儿吸乳少
1、乳晕内脓肿;2、乳管内脓肿 3、乳房内脓肿;4、乳房后脓肿
部位不同切口不同
放射切口 弧形切口
乳房下弧切口
切口大小
不宜大、小切口为宜 切口长度与脓腔基底大小一致 切口位置应选择在脓肿稍低的部位。
溃后
应引流通畅 袋脓 传囊 乳漏
不可妄用寒凉之品
《外科冯氏锦囊秘录精义》中云:“乳 性本清冷,勿用寒凉药。”
乳痈为一种特殊部位的痈,既有痈的共 性,又有乳部生理特点的个性,不可单 独以外疡视之,切忌一见乳房肿痛就妄 投寒凉之剂。宜在清热之中,配合通乳、 疏滞、消结、散瘀、活血之品,以提高 疗效。
慎用抗生素
针对病因有选择地使用抗生素可取得 一定疗效,特别是并发脓毒败血证者, 及早、大量、联合应用抗生素是必要 的,但此类药属寒凉之品,用后易致 气血凝滞,形成“僵块”;另外,抗 生素只能抗感染而不能排脓,脓腐不 去肌肉不生,应以疏通乳络,及时引 流为要。

中医外科学-乳痈

中医外科学-乳痈

分類 內吹乳癰——妊娠期 外吹乳癰——哺乳期,占90%以上 不乳兒乳癰——非妊娠、哺乳期 男女老幼 --肉芽腫性乳腺炎、 漿細胞性乳腺炎
2021年8月18日
二 病因病機 (外吹乳癰)
內因:肝胃蘊熱(p552-B1-4) 外因:外邪侵襲
乳汁鬱積
乳絡閉阻 氣血瘀滯 腐肉釀膿
2021年8月18日
肝胃蘊熱
細目二 乳癰
2021年8月18日
2021年8月18日
2021年8月18日
2021年8月18日
乳癰
概述 病因病機 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預防與調攝
2021年8月18日
一 概述
熱毒侵入引起急性化膿性疾病--“急性乳腺 炎”
特點:乳房結塊,紅腫熱痛,潰後膿出稠厚 並有惡寒發熱等。初產、產後1月內。
瘡口溢乳,或正虛無力托壓,以致毒邪擴散,出現危象。
2021年8月18日
五 治療
治療原則:
以消為貴 鬱滯者以通為主,避免過用寒涼藥物 成膿者以徹底排膿為要 併發膿毒血症中西醫結合治療。
2021年8月18日
內治
氣滯熱壅證(初期) 熱毒熾盛證 (成膿期) 正虛毒戀證(潰後期)
2021年8月18日
2021年8月18日
初期 成膿期 潰後
轉歸與預後
治療得當,則邪散塊消,腫痛皆除,可以痊癒; 大量抗生素/過用寒涼,塊硬難散,遷延數月; 邪熱鴟張可發展為乳發、乳疽。
潰後膿出稠厚,身熱漸退,腫消痛減,逐漸癒合; 膿出不暢,腫痛不減,身熱不退,袋膿或傳囊; 部分僵塊可再次染毒,邪熱蘊蒸,也能導致釀膿。
2021年8月18日
內治
氣滯熱壅證(初期)
★主證:乳汁鬱積結塊,腫脹疼痛, 皮膚不紅或微紅,乳汁排出不暢

03第六章疮疡(痈)

03第六章疮疡(痈)

【病因病机】
脐痈多先有脐部湿疮出水,复因搔抓染毒,或先天脐部发育不 良,又有心脾湿热,下移于小肠,致使火毒结聚脐部,血凝毒滞 而成。若日久不愈可致心脾两伤,气血耗损,余毒难尽而成脐漏。
【辨病】
1.诊断
(1)临床表现
发病前往往有脐孔湿疮病史,或脐孔曾有排出尿液或粪便史。 初起脐部微痛微肿,皮色或红或白,渐渐肿大如瓜,或高突如 铃,根盘较大,触痛明显,或绕脐而生。酿脓时可伴有恶寒发热 等全身症状。溃后若脓水稠厚无臭味者易敛;若脓出臭秽,或夹 有粪块物质,脐孔正中下方触及条状硬结者,往往形成脐漏,日 久不易收口。
其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结块 范围多在6〜9cm,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 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也不易造成 内陷。
一般的痈发无定处,随处可生。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繁多, 包括:生于颈部的颈痈,生于腋下的腋痈,生于肘部的肘痈,生 于胯腹部的胯腹痈,生于委中穴的委中毒,生于脐部的脐痈。上 述疾病除具有一般痈的共性外,又各有其特点,故分别论述,其 他如囊痈、子痈、肛痈、乳痈等在病因、证治及转归等方面与上 述痈不同,故分别在泌尿男性疾病、肛肠疾病、乳房疾病的相应 章节中叙述。
(4)袋脓
可先用垫棉法加压包扎,如无效可扩创引流。
3.其他疗法
(1)中成药蟾酥丸,3〜5粒,吞服,儿童减半。西黄丸,每次 3g,每日2次。 (2)西医治疗必要时可应用抗生素,并配合支持疗法。
【预防与调护】
1.经常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2.平素少食辛辣炙燻助火之物及肥甘厚腻之品,患病时忌烟酒 及辛辣、鱼腥发物。 3.有全身症状者宜静卧休息,并减少患部活动。
(3)发
在皮肤疏松部位突然红肿蔓延成片,灼热疼痛,红肿以中心明 显,四周较淡,边界不清,范围较痈大,3〜5日皮肤湿烂,随即 腐溃、色黑,或中软而不溃,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乳痈(附:乳发)

乳痈(附:乳发)

后遗症表现
乳腺组织损伤
乳痈治疗不当可能导致乳腺组织损伤,影响 乳房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乳腺纤维化
乳痈愈合后可能形成乳腺纤维化,导致乳房 质地变硬、弹性降低。
乳腺囊肿
乳痈愈合后可能形成乳腺囊肿,表现为乳房 内无痛性肿块。
乳房变形
乳痈治疗不当可能导致乳房变形,影响美观。
并发症与后遗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保持乳房清洁卫生,避免挤压和损伤,及时发现并治疗乳痈。
乳痈(附:乳发)
• 乳痈概述 • 乳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乳痈的治疗 • 乳痈的预防与护理 • 乳痈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目录
01
乳痈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乳痈是指乳房部急性化脓性疾病 ,多见于产后哺乳的产妇,初产 妇更为多见。
特点
乳痈发病急,乳房局部结块、肿 胀疼痛,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 症状。
乳痈的病因
腋窝淋巴结肿大
腋窝淋巴结可能肿大,触之疼 痛。
02
乳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观察症状
触诊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观察乳房皮肤颜色、温 度、疼痛程度,以及是 否有红肿、硬块等症状。
医生通过触摸乳房,检 查是否有硬块、结节等
异常。
如乳腺超声、乳腺X线等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进 一步了解乳房内部情况。
如血常规、血沉等,有 助于判断炎症程度和鉴
详细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哺乳史、乳房疾病史 等,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动态观察
对于疑似乳痈的患者,应动态观 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乳痈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 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 头孢菌素等。

《冯氏锦囊秘录》_乳痈_中医世家

《冯氏锦囊秘录》_乳痈_中医世家

《冯氏锦囊秘录》_乳痈_中医世家乳痈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乳子之母,不知调养,忿怒郁闷所遏,浓味炙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得通,而汁不得出,阳明之血沸腾,故热胜而化脓,亦有所乳之子,膈有滞痰,口气热、含乳而睡,热气所吹,遂生结核。

于初起时便须忍痛揉吮令通,自可消散,失此不治,必成痈疖。

凡四十岁以前者易治。

若五十内外者难痊,盖阳明厥阴两经之气血渐衰耳。

治法,疏厥阴之滞。

以青柴,清阳明之热以石膏,行瘀浊之血以甘草节,消肿导毒,以栝蒌子或加没药、青橘叶、皂角刺、金银花、赤芍、连翘、当归之类,然须以少酒佐之。

若加灼艾二三十壮于肿处,其效尤捷,不可辄用针刀,必致危困。

若因忧怒郁闷,年月累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

如大棋子,不痛不痒,数十年后,方为疮陷,名曰奶岩。

以形凸凹,似岩穴也,不可治矣。

惟于始生便须消释病根,心清神安,然后施之治法,亦有可安之理。

最效散治吹乳。

用螃蟹去足,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二钱,黄酒调下,外以莲须葱白捣烂铺乳上,用瓦罐盛灰,火熨葱上,蒸出汗即愈。

青橘连翘饮青皮,栝蒌,橘叶,连翘,桃仁,皂角刺,柴胡,甘草,如破,多加参,水煎入酒服。

经验方治乳初肿作寒热。

用蒲公英三颗,金银花二两,水酒煎热,服取微汗,睡醒即消,其渣敷乳上。

乳硬痛。

没药甘草当归(各三钱)水煎,入酒热服。

锦囊新定消乳痈神效方金银花(二两)蒲公英(一两)甘草节(三钱)没药(二钱)归尾(六钱)水酒各三碗,煎一碗,食后服渣,再煎,绞汁服。

一山居妇人吹乳,用桑树蛀屑,饭捣成膏,贴之。

栝蒌散治乳痈奶劳。

栝蒌(一个,去皮焙)生甘草(三钱)乳香(一钱,另研)当归(酒浸,焙,五钱)没药(二钱,另研)用无灰好酒三升,银石器内慢火熬取一升清汁,分作三服饮之。

如乳栗破者,少有生,须用参归芍大补而解毒,外以丁香末敷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治法:清热降火、凉血解毒 2)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3)联合用药:早、大量联合应用抗生素,具 有作用快、针对性强功效。
(二)验方(郁滞期)
1、蒲公英60g,水煎服 2、决明子60g,水煎服
3、露蜂房6g,银花10g,丝瓜络15g,水煎服
4、米酒、蜂蜜按1:1比例,调匀口服,每日 2次。
(三)外治——宜分期而治
四、临床表现
(一)分期
1、溢液期:早期表现或唯一表现
2、肿块期:起病突然,发展迅速 3、脓肿期:肿块软化,形成脓肿 4、瘘管期:通向输乳孔,反复红肿破溃,久 不收敛
(二)分型
脓肿型
瘘管型
肿块型
(一)脓肿型
初起乳晕旁边小脓肿,红肿, 疼痛,全身症状不明显。几天后 自行破溃流脓水,此期切开引流 易造成瘘管,不能愈合。或合而 复溃,如此反反复复。多见于未 婚少女或年轻妇女, 90%伴有 乳头发育畸形。
(一)预防 1、擦洗乳头:妊娠后期宜每天用温水 2、矫正乳头内陷:产前开始 3、保护乳头:乳汁、麻油、蛋黄油
4、性情舒畅:乳母
5、定时、按需哺乳
6、乳头清洁:清洗、婴儿口腔卫生
7、适时断乳:注意断乳方法。 8、营养丰富:高质量但不可过食滋腻
(二)康复与调摄 ——预后较好,重在郁滞期
1、情志调摄 心情舒畅,注意休息,保持情绪安定、乐观,忌 恼怒忧郁。 2、饮食调摄 宜食清淡而富于营养之品,忌辛辣、刺激、荤腥 油腻之品。
(二)辨证分型
1、肝经蕴热 红、肿、热、痛、结块,脂质样分泌物 2、余毒未清 溃后久不收口,脓水淋漓,脂质样分泌物
(三)辨证治疗
1、肝经蕴热——疏肝清热,合营消肿
柴胡清肝汤加减
蒲公英、夏枯草、牛蒡子、连翘、柴胡、
当归、白芍、天花粉、黄芩、栀子、生地黄
经验用药
蒲公英、漏芦、皂角刺、金扁柏、山慈菇
蜂房、穿山甲
(二)诊断参考标准 1、诊断要点 1)初期:痛、块、不畅、乳头破裂糜烂 2)中期:红、肿、热、痛;持续性、搏动性、拒按;寒热 3)后期:7~l0天形成乳房脓肿,软、波动感。溃破或切开
引流后,肿痛减轻。
4)多数为哺乳妇女:未满月初产妇多见
5)患侧腋下可有肿大疼痛淋巴结 。
6)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7)超声波及穿刺抽出脓液。

皮样;无或轻压痛。未扪及肿瘤性肿块。
3、淋巴结: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质硬固定。
4、全身:无或较轻,白细胞正常。。
5、预后:不良,抗炎无效,甚至迅速死亡。
(二)乳房蜂窝组织炎
1、好发:哺乳期妇女。 2、起病:急骤,凶险。 3、局部:较大,较重——掀红、漫肿,灼热,痛剧 (持续性胀跳痛)。组织迅速坏死、化脓。
第二节
一、中医
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乳汁郁积
1、乳头内陷,乳管阻塞。 2、乳头破损,乳窍受阻。 3、乳汁多而少饮,未及时排空 。 4、断乳不当,宿乳淤滞。
(二)肝郁胃热
1、精神紧张,情绪失调
2、饮食厚味,湿热蕴结
(三)感受外邪 1、婴儿含乳而眠,口气掀热,吹入乳孔
2、乳头破损,外邪入侵
3、露胸授乳,感受风邪
3、溃后期:(气血两虚,余毒未清)
1)治法——益气养血,和营托毒。
2)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黄芪30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5g,当归9g, 川芎9g,穿山甲10g(先煎),皂角刺15g,蒲公英15g, 白芷9g,甘草6g 经验用药:蒲公英、漏芦、皂角刺、黄芪、党参、白 芷
4、合并脓毒败血症
2、排除标准
慢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脂肪
坏死、炎性乳腺癌等。
具备上述“诊断要点”前4项+“排除标准” 即可
(三)常见并发症——脓毒败血症
1、原因:失治误治,毒邪扩散。 2、主症:漫肿,暗红,寒战高热,或神昏
二、鉴别诊断
(一)炎性乳癌——特殊类型乳腺癌
1、好发:青年妇女,妊娠期或哺乳期。
2、局部:患乳迅速增大;皮肤暗红色、紫红色;桔
2、余毒未清——扶正托毒
八珍汤合清热解毒方
蒲公英、夏枯草、牛蒡子、金银花、柴胡、
当归、白芍、天花粉、黄芩、生地黄、甘草、
茯苓、白术
经验用药
蒲公英、皂角刺、山慈菇、黄芪、山药、
白芷
六、与乳痈鉴别
1、好发:青春期后非哺乳期,多有先天乳头凹陷
2、局部
1)乳头粉刺样分泌物 2)乳房疼痛,刺痛,经前加剧 3)乳晕下硬肿压痛、粘连 4)皮肤桔皮样改变 3、淋巴结: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4、病程较长

三、饮食疗法
(一)郁滞期——清热行气散结
通草15g,赤小豆60g,鲤鱼1条。
(二)成脓期——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猪蹄1只,金银花30g,漏芦10g,陈皮10g,桔梗10g,
穿山甲10g。
(三)溃后期——益气养血生肌
鲫鱼1条250g,豆腐250g,黄芪15g,党参10g,
芍10g,陈皮5g。
四、预防与护理
界不清,轻微压痛,可以突
然增大,或时大时小。可红 肿破溃。如果肿块距乳头较 远,与皮肤粘连,易与乳癌 混淆。
手术典型病例
术前
炎性肿块 10*8CM
术后
术前 乳头内翻
术后三个月
破溃口
炎性肿块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五、中医认识
(一)病因病机
1、先天不足,乳头畸形
2、七情内伤,肝失疏泄 3、饮食不节,湿浊内生 4、冲任失调,气血失畅 5、外感邪毒,侵犯乳络
土黄连纱条引流,外敷金黄膏。脓尽后改
用生肌散收口。
(四)针灸:用于乳痈未化脓者,已成脓禁用
1、双侧:足三里、丰隆、行间、血海 患侧:乳根 2、葱白或大蒜捣烂敷患处,艾条熏灸。
(五)穴位注射
1、复方丹参注射液2~3ml,患侧郄门穴位注 射,日1次,3次为1疗程 2、鱼腥草注射液4~6ml,患侧郄上穴位注射, 隔日1次
3、溃后期
1)局部:肿消痛减;脓肿成熟可自行破溃, 或手术切开排脓,疮口渐愈 2)全身:寒热渐退 若溃后脓出不畅,则肿痛不减,身热不退,
形成袋脓或传囊乳痈。若久治不愈,则成乳漏,
至断奶后方能收口。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初);增
高(成脓期);明显增高(脓毒败血症)
2、诊断性穿刺:确诊;判断脓肿位置 3、超声检查 :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 4、乳腺高频钼靶X线摄片 5、细菌培养及药敏:确定病菌,选择抗生素
经验用药:蒲公英、全瓜蒌、路路通、丝瓜络、漏芦、青 皮、玫瑰花、柴胡
2、成脓期(胃热壅盛)
1)治法——清热解毒,托里排脓
2)方药——瓜蒌牛蒡汤合透脓散加减
全瓜蒌20g,穿山甲10g(先煎),皂角刺15g,赤 芍15g,当归9g,黄芪15g,牛蒡子12g,连翘12g,蒲 公英30g,丝瓜络12g,柴胡7g,甘草6g。 经验用药:蒲公英、全瓜蒌、丝瓜络、柴胡、皂角刺、 漏芦、桔梗、野菊花、蜂房
第五节 粉刺性乳痈
一、定义 (一)名称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乳腺炎、导管扩张 症,俗称导管炎。简称浆乳。 (二)发病率 认识不足,发病率统计不准确。一般认为浆 乳发病率至少占乳腺疾病的4—6%。
第五节 粉刺性乳痈
(三)特征 导管内脂肪性物质堆积、外溢,引起导管 周围的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初起有大量 浆细胞浸润,故称浆细胞性乳腺炎。炎症反复
第六章
乳痈
第一节
一、定义
概述
乳房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
二、好发人群
产后未满月哺乳期妇女,初产妇多见
三、临床特点
乳房结块,红、肿、热、痛,伴全身症状。
四、病因
(一)致病菌:金葡菌,链球菌 (二)诱发因素:乳汁淤积,排乳不畅
五、名称分类
(一)外吹:哺乳期,95%。
(二)内吹:妊娠期,少见。
(三)不乳儿:不分性别、年龄、时期
1、郁滞期:消法 1)揉抓排乳法:热敷、按揉、涂敷、抓推、提拉 2)外敷金黄散,每日1换 3)六神丸30粒研末,以凡士林调匀外敷,每日1换
4)芒硝20g溶于l00ml开水,纱布或药棉蘸药液热敷
患处,日3次,20~30分钟/次
2、成脓期:溃法
1)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排脓
2)切开排脓
3)针吸穿刺抽脓:脓肿小而浅,外敷金黄膏 3、溃后期:敛法
第三节
一、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症状及体征
1、郁滞期
1)局部
裂(乳头)、痛、胀、块、红(微)、红(微)
2)全身
不明显、不适;寒热头痛,心烦纳欠,便干
2、成脓期
1)局部:痛剧(鸡啄、搏动),拒按;皮红; 肿块渐大,中央渐软,波动感,穿刺有脓 2)全身:高热头痛,厌食口干苦,溲赤便秘, 腋淋巴结肿痛
(六)塞鼻法
1、生半夏15g,斑蝥3g研末与鲜葱白捣烂如 泥,以核状塞入患乳对侧鼻孔中——未成脓期
2、公丁香研末,裹于干棉球塞鼻,日3次,
次/6小时
二、西医治疗
(一)治疗原则 早期应用抗生素,脓成后切开引流 (二)药物治疗 首选青霉素类 、头孢类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方式:切开引流术——脓肿形成。 2、注意事项: 1)放射状切口,引流必须通畅 2)深部脓肿,先作穿刺证实脓液存在。 3)切开引流后应停止哺乳
4、全身:寒战、高热等。
5、阶段性不明确。
(三)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
(见后)
第四节
一、中医治疗
(一)辨证治疗 1、郁滞期(肝郁气滞) 1)治法——疏肝解郁,消肿通乳 2)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
治疗
全瓜蒌15g,柴胡7g,牛蒡子12g,蒲公英15g,橘叶12g
青皮9g,丝瓜络12g,鹿角霜10g,赤芍12g。
乳晕旁溃疡假性愈合
(二)瘘管型 形成瘘管或窦道,流 出粉刺样稀脓,皮肤黑暗, 深部肿硬 ,不管切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