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物化学》课件-第七章-新陈代谢与氧代谢教学讲义PPT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课件PPT

生物化学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课件PPT

ATP是生物细胞内能量代谢的偶联剂
能量的来源,主要依靠生物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氧化作用。
ATP+GDP ADP+GTP (蛋白质合成)
掌握呼吸链电子传递体的组成及排列方式,以及受抑制的部位
如1904年德 国化学家Knoop提出的脂肪酸的β氧化学说,1937年Krebs提出的柠檬酸循环。
解偶联作用:使电子传递和ATP形成两个过程分离,只抑制ATP 的形成过程,不抑制电子传递过程和氧的利用, 使电子传递产生的自由
一、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生生物物氧 体化把发能生量代的用场在谢所生-命途线活粒动径体的各的个方研面 究比较复杂,可从不同水平,主要对中间代
谢进行研究。 生理物质的氧化在多个位点(复合体Ⅰ、Ⅲ和Ⅳ )为跨膜质子梯度做贡献,而该梯度只在一个部位即FoF1-ATP酶处消减(--合成
ATP)。
当(质三子 )梯氧度化经磷新酸AT化陈P合作酶用代通机道制谢回流途时,径驱动的AD阐P磷酸明化生凝成A集TP。了许多科学家的智慧与实验成果。
物质代谢代谢途径类型
脂肪
多糖
脂肪酸、甘油
葡萄糖、
其它单糖
乙酰CoA
蛋白质
乙酰CoA在代谢中的作用
大分子降解成 基本结构单位
氨基酸
小分子化合物分 解成共同的中间 产物(如丙酮酸 、乙酰CoA等)
磷酸化
电子传递 (氧化)
+Pi
e-
三羧酸循环
共同中间产物进入 三羧酸循环,氧化脱 下的氢由电子传递链 传递生成H2O,释放 出大量能量,其中一 部分通过磷酸化储存 在ATP中。
难点:与能量代谢有关的一些概念;
ATP作用:是能量的携带者或传递者,而非贮存者,是能量货币

《生物化学》课件-第七章-新陈代谢与氧代谢

《生物化学》课件-第七章-新陈代谢与氧代谢
• 细胞色素主要是通过Fe3+ Fe2+ 的互变 起传递电子的作用的。
在典型的线粒体呼吸链中,至少含有5种不同细胞色素: b、c、c1、a1、a3。
电子的传递顺序是:
• b→c1→c→aa3→O2
aa3不能分开,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寡聚体。 一氧化碳和氰化物可与细胞色素a3结合,使 其丧失传递电子的功能,以致呼吸链电子传 递中断。
• NAD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或辅酶Ⅰ
• NADP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或辅酶Ⅱ
• FMN • FAD
黄素单核苷酸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一)呼吸链的主要成分
1、NAD+和NADP为辅酶的脱氢酶
【组成成分】 酶蛋白、尼克 酰胺(维生素 pp)核糖、磷 酸与AMP。
【作用】 辅酶接受代谢物脱
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除了部分用以维 持体温,大部分通过磷酸化作用转至高 能磷酸化合物如ATP中。
体内生成ATP的方式
底物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1)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时,因脱氢、脱水 等作用使能量在分子内部重新分布而形成 高能磷酸化合物,然后将高能磷酸基团转 移给ADP形成ATP的方式。
N
NN OCH2 O
HH
H
H
OH OH
(2)烯醇式磷酸化合物
COOH O CO PO CH2 O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61.9kJ/摩尔
(3)酰基磷酸化合物
OO H3N+ C O P O-
O-
氨甲酰磷酸
Hale Waihona Puke OORC O P O A O-
酰基腺苷酸
OO
RCH C O P O A
N+H3

生物化学--代谢总论 ppt课件

生物化学--代谢总论  ppt课件

异构化及重排
消除反应的机制
反应
消除反应伴随碳
-碳双键的生成,可
通过协同机制、碳正
离子机制或碳负离子
机制完成,形成顺式
或反式消除产物。
在生物化学中,
常见的异构化反应是
双键移位。如酮糖-
醛糖互变。
重排反应伴随碳
-碳键的断裂和重生
成,使碳骨架发生变
化。
ppt课件
13
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2.异构化反应
1
1
2
基团发生反应。
若有氢负离子的受体存在,C-H键
断裂时电子有可能留在氢原子一侧形成
碳正离子和氢负离子,缺电子的亲电基
团容易与富电子的碳负离子(为亲核基
团)发生反应。
ppt课件
9
(一)基团转移反应(group— transferreaction)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通常为亲电基团 从一个亲核体转移到另一个亲核体常见的 转移基团有酰基、磷酰基和葡萄糖基等。
1点1线或1点2线:410个;
1点3线:71个;1点4线:20个;
1点5线:11个;1点6线或6线
以上:8个;1点1线在1个途径
的末端;1点2线在1个途径的
中间;1点3线参与2个途径;
其余类推。
ppt课件
3
(四)分解代 谢的三个阶段
(三)代谢途径的类
型:
(a)多种游离酶构成的
代谢途径;
(b)多酶复合体构成的
第19章




ppt课件
1
一、新陈代谢的一般规律
(一)基本概念 新陈代谢是体内化学反应的总称,体内的化学反应通常由
酶催化,一系列的连续反应构成代谢途径,代谢途径的个别步

生物化学新陈代谢与氧代谢

生物化学新陈代谢与氧代谢

O
NH
PO
C NH O
N CH3 CH2COOH
O
NH
PO
C NH O
N CH3 NH2 CH2CH2CH2CHCOOH
磷酸肌酸
磷酸精氨酸
(二)非磷酸化合物
(1)硫酯键型
O R C SCoA
酰基辅酶A
乙酰COA (R---CH3)
(2)甲硫键型
H3C
COOCH NH3+
CH2 CH2 S+ A
S-腺苷甲硫氨酸
第二节 生物氧化(本章重点)
一、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意义
➢概念:有机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在 生物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而生成CO2和H2O 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生物氧 化通常需要消耗氧,所以又称为呼吸作用。
生物氧化的意义在于为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生物氧化的特点
➢特点:生物氧化和有机物在体外氧化(燃 烧)的实质相同,都是氧化还原反应,都 是脱氢、失电子或与氧结合,消耗氧气, 都生成CO2和H2O,所释放的能量也相同。 但二者进行的方式和历程却不同。
• NAD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或辅酶Ⅰ
• NADP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或辅酶Ⅱ
• FMN
黄素单核苷酸
• FAD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一)呼吸链的主要成分
1、NAD+和NADP为辅酶的脱氢酶
【组成成分】 酶蛋白、尼克 酰胺(维生素 pp)核糖、磷 酸与AMP。
ΔG0’的求取
A+B
C+D
G G0' RT ln [C][D] [ A][B]
当△G=0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则:
G0' RT ln [C][D] RT ln K [ A][B]

人体的新陈代谢ppt课件

人体的新陈代谢ppt课件

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它为细胞的生长、发育、修复提供了能 量,同时维持了内环境的稳态,保证了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新陈代谢的类型
01
合成代谢
合成代谢是指将简单的物质合 成复杂物质的过程,如蛋白质
、脂肪、糖类的合成。
02
分解代谢
分解代谢是指将复杂的物质分 解为简单物质的过程,如蛋白
质、脂肪、糖类的分解。
水果。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
01
02
03
口腔消化
胃部消化
小肠吸收
在口腔中,碳水化合物被唾液中的淀粉酶 分解为麦芽糖。
在胃中,麦芽糖进一步被分解为单糖,但 大部分碳水化合物在到达胃部时已经被口 腔消化。
被分解的单糖通过小肠壁被吸收到血液中 ,供给身体能量。
糖异生与糖酵解的平衡
01
02
03
糖异生
由非碳水化合物生成葡萄 糖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肝 脏和肾脏。
脂肪的代谢过程
脂肪的分解代谢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脂肪酸会被分 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 能量。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 粒体中。
脂肪的合成代谢
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脂肪酸会被合 成甘油三酯,储存在细胞中。这个过 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胞液中。
04
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的种类与来源
动物性蛋白质
主要来源于肉类、鱼类、 禽类、乳制品和蛋类等, 其中肉类和鱼类是优质蛋 白质的良好来源。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通过影 响酶的活性来调节新陈代谢。
营养调节
营养物质的摄入量、种类和比例可以影 响新陈代谢,如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 肌肉分解。
02
碳水化合物代谢
碳水化合物的种类与来源

生物化学课件第七章 代谢总论

生物化学课件第七章 代谢总论

酸酐键
ATP
UTP、CTP、 GTP
ATP水解时,一个高能磷酸 键断裂的同时释放出能量
ATP + H2O ——> ADP+Pi G = -30.5 KJ/mol ATP + H2O ——> AMP+PiPi G = -32.2 KJ/mol
ATP在能量代谢中作用 (能量货币,蓄电池)
光能
ATP
第七章 新陈代谢总论
Metabolism introduction
自养生物:利用CO2作为碳源,伴随太阳能
向化学能的转变
异养生物:利用有机物作碳源
太阳能是生物体能量的最终来源
光合自养生物
异养生物
分解代谢释放能量;合成代谢消耗能量
新陈代谢的特点
新陈代谢由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所组成 反应步骤繁多,具有严格的顺序性,还能 自动调节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采取不同的途径,而 且位于细胞的不同部位 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代谢
对于一个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aA + bB → cC + dD
△G<0,可; =0,可逆;>0,否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G = 0
K′是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故△ G′Θ也是一个常数。
根据自由能变化可以判断中间物质代谢方向
自由能变化的可加和性
❖在偶联的几个化学反应中,自由能的总变化
等于每一步反应自由能变化的总和。
某些代谢途径为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所共 有,但是合成代谢不是分解代谢的逆过程
三、代谢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自由能 ❖标准自由能变化及其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自由能变化的可加和性 ❖高能化合物
化学反应中的自由能
能量的传 递形式

《高一生物新陈代谢》课件

《高一生物新陈代谢》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人体新陈代谢
人体新陈代谢的特点
物质转化
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不 断进行转化,将食物转化为能
量和身体组织。
能量转换
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将食物中的 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和机械能, 以维持生命活动。
持续进行
人体新陈代谢是一个持续不断 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摄取食物 和氧气,排出废物和二氧化碳 。
02
03
04
光合作用
植物、蓝绿藻和某些细菌通过 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
为葡萄糖,并释放氧气。
呼吸作用
动物和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 机物氧化,释放能量。
消化作用
生物通过摄取食物,经过消化 系统的消化作用,将食物分解
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排泄作用
生物通过排泄系统将体内代谢 废物和多余水分排出体外。
新陈代谢的意义
自我调节
人体新陈代谢具有自我调节能 力,可以根据身体需求和环境
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
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
消化吸收
食物通过口腔、食管、胃、小肠等消 化道器官被消化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如氨基酸、单糖和脂肪酸等,并被吸 收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
能量转换
营养物质在细胞内经过氧化磷酸化等 过程释放出所含的化学能,并转换为 热能和机械能。
许多疾病的发生与新陈代谢异常有关,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
疾病预防与新陈代谢调节
通过调节新陈代谢可以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如合理饮食和 运动可以降低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风险。
新陈代谢与营养的关系
营养物质摄取与代谢
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摄取适量的营养物质对于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至关重要。

生物化学 7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生物化学 7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在活细胞中进行,pH中性,反应条件温和, 一系列酶和电子传递体参与氧化过程,逐步氧化,逐 步释放能量,转化成ATP。
★真核细胞,生物氧化多在线粒体内进行,在不含线 粒体的原核细胞中,生物氧化在细胞膜上进行。
(一)生物氧化的特点
1,生物氧化是在生物细胞内进行的酶促 氧化过程,反应条件温和(水溶液,pH7和 常温)。
6,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通过与ATP合成相 偶联,转换成生物体能够直接利用的生物能 ATP。
生物氧化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多糖,脂,蛋白质等分解为构造单位——单糖、 甘油与脂肪酸、氨基酸,该阶段几乎不释放化学能。
第二阶段:构造单位经糖酵解、脂肪酸β氧化、氨基酸氧化 等各自的降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乙酰CoA等少数几种共同的 中间代谢物,这些共同的中间代谢物在不同种类物质的代谢间 起着枢纽作用。该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
生物氧化图示
(二)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
直接脱羧
CH3CCOOH O
丙酮酸脱羧酶 (α-脱羧)
CH3CHO + CO2
丙酮酸羧化酶
HOOCCβH2CαCOOH (Β-脱羧) CH3CCOOH + CO2
O
O
氧化脱羧:在脱羧过程中伴随着氧化(脱氢)。
第三阶段:丙酮酸、乙酰CoA等经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 CO2、H2O释放大量的能量。
★在第二、第三阶段中,氧化脱下的电子(H—)经过一个氧 化的电子传递过程(氧化电子传递链)最终传给O2,并生成 ATP,以这种方式生成ATP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它是 一种很重要的将生物氧化和能量生成相偶连的机制。
• 一般将水解时能够释放21 kJ /mol(5千卡/mol) 以上自由能(G< -21 kJ / mol)的化合物称 为高能化合物。

第七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第七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ΔG °•ˊ表示生物体内标准自由能(25℃、一个大气压、底 物浓度1mol/•Lˊ 、 pH接近7)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当反应处于平衡,即ΔG = 0时
ΔG°= -RTln [C][D]/[A][B]
其中 K=[C][D]/[A][B]
ΔG°= -RTlnK= -2.303RTlgK
•CH3CCOOH + CO2 •O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三) 生物氧化过程中 H2O的生成
•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生物氧化作用和吸入的氧结合生成水。
•生物体主要以脱氢酶、传递体及氧化酶组成生物氧化体系, 以促进水的生成。
•脱氢 酶 •MH2
•递氢体
• NAD+、NADP+、 FMN、FAD、COQ
第七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 A + B ←→ C + D
其自由能变化ΔG 遵循下式:
ΔG = ΔG°+RTln[C][D]/[A][B]
ΔG°表示标准自由能(25℃、一个大气压、底物浓度
1m•oˊl/L) R:为气体常数(8.315J/mol一度)
T:绝对温度(摄氏温度+273.15)
•3.呼吸链的主要成分
•(1).烟酰胺脱氢酶类(NAD+和NADP+为辅酶的脱 氢酶组成成分: 酶蛋白、尼克酰胺(Vpp)、核糖、 磷酸与AMP。 •作用:辅酶接受代谢物脱下的2H,传递给黄素蛋 白。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NADH:还原型辅酶
它是由NAD+接受多种代谢产物脱氢得到的产物。NADH所 携带的高能电子是线粒体呼吸链主要电子供体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TP
指化合物进行水解反应时伴随的标准自由能变
化( ΔG0’)等于或大于ATP水解生成 ADP的标准自由能变化的化合物。
标准状态下,ATP水解为ADP和磷酸时的ΔG0’为 -30.5 kJ /mol。
高能化合物
➢高能化合物的类型
按其分子结构特点及所含高能键的特征 分:磷氧键型、磷氮键型、硫酯键型、 甲硫键型(见书中表7-2)
生物氧化的特点
(1). 生物氧化是在常温、常压、pH近中性的环境中 进行,反应条件温和。
(2). 生物氧化是在酶催化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 能量伴随化学反应逐步释放。
(3). 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通过与ATP合成相偶联, 转换成生物体能够直接利用的生物能ATP。
生物氧化的方式:
电子转移 氢原子转移 有机还原剂直接加氧
二、呼吸链
生物氧化在原核生物存 在于质膜上,在真核细 胞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二、呼吸链
概念
由递氢体或递电子体在线粒 体内膜上按一定顺序排列组 成的连锁反应体系称为电子 传递链。它与细胞摄取氧的 呼吸过程相关,故又称呼吸 链(electron transfer chain )
(一)呼吸链的主要成分
HH
H
H
OH OH
• 是非题
ATP是生物体内能量的贮存者(×)
ATP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
①ATP是生物体通用的能量货币。
②ATP是磷酸基团转移反应的中间载体。 ATP在传递能量方面起着转运站的作 用,它是能量的携带者和转运者,但 不是能量的贮存者。
第二节 生物氧化(本章重点)
一、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意义
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研究材料 ✓离体研究:“in vitro”:以组织切片、 匀浆或组织提取液为对象进行的代谢研究 称为离体研究(又称体外研究)。
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同位素示踪法: ✓酶的抑制剂和拮抗物的应用: ✓整体水平的研究 ✓器官水平的研究 ✓细胞、亚细胞水平的研究
二.自由能与高能化合物
G 0' RlTn [C]D []RlTn K [A]B []
K-平衡常数
高能化合物 糖、脂肪、蛋白质
代谢
CO2+H2O+能量
• ATP-ADP循环
营养物质分解
1/2O2 H++e 氧化磷酸化
ATP
ATP
生物合成、离子转运、 肌肉收缩、腺体分解、
信息传递等
ADP
高能化合物 糖、脂肪、蛋白质
代谢
CO2+H2O+能量
➢自由能:生物体用以做功的那部分能量,是体内化学 反应释放出的自由能。
➢自由能变化(ΔG):反应物自由能的总和与产物自 由能的总和之差。
➢生化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ΔG0’ ): ➢在标准条件下(25℃、1大气压、反应物浓度1M、p H=7)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ΔG0’为负值,该反应为放能反应; ΔG0’ 为正值则为吸能反应。
• NAD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或辅酶Ⅰ
• NADP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或辅酶Ⅱ
• FMN • FAD
黄素单核苷酸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一)呼吸链的主要成分
1、NAD+和NADP为辅酶的脱氢酶
【组成成分】 酶蛋白、尼克 酰胺(维生素 pp)核糖、磷 酸与AMP。
【作用】 辅酶接受代谢物脱
【传递机制】异咯嗪的第1、10位N上可加氢
(3)酰基磷酸化合物
OO H3N+ C O P O-
O-
氨甲酰磷酸
OO
RC O P O A O-
酰基腺苷酸
OO
RCH C O P O A
N+H3
O-
氨酰基腺苷酸
(4)氮磷键型(如胍基磷酸化合物)
O
NH
PO
C NH O
N CH3 C H 2C O O H
O
NH
PO
C NH O
N CH3 NH2
C H 2C H 2C H 2C H C O O H
(一)磷酸化合物
(1)焦磷酸化合物
OO
O- P O P O-
NH2
O-
O-
N
N
焦磷酸

O- P
ATP(三磷酸腺苷) O -
O O- P
O-
O O- P
O-
NN OCH2 O
HH
-30.5kJ/摩尔
H
H
OH OH
(2)烯醇式磷酸化合物
COOH O CO PO CH2 O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61.9kJ/摩尔
➢概念:有机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在 生物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而生成CO2和H2O 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生物氧 化通常需要消耗氧,所以又称为呼吸作用。
生物氧化的意义在于为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生物氧化的特点
➢特点:生物氧化和有机物在体外氧化(燃 烧)的实质相同,都是氧化还原反应,都是 脱氢、失电子或与氧结合,消耗氧气,都生 成CO2和H2O,所释放的能量也相同。但二 者进行的方式和历程却不同。
《生物化学》课件-第七章-新陈 代谢与氧代谢
第七章 新陈代谢与氧代谢
一.新陈代谢 二.氧代谢(生物氧化)
第一节 新陈代谢
一.新陈代谢概念
(广义):生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 能量交换的全过程。
(狭义):活细胞内进行的一切化学反应。
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研究材料
✓活体研究:“in vivo”:以生物整体、 整体器官或微生物细胞群为对象进行的代 谢研究称为活体研究(又称体内研究);
下的2H,传递给 黄素蛋白。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CoⅠ) P113
NADH:还原型辅酶
• 它是由NAD+接受多种代谢产物脱氢 得到的产物。NADH所携带的高能电 子是线粒体呼吸链主要电子供体之一。
2、黄素酶-黄素蛋白(Flavoprotein)
【组成成分】酶蛋白、黄素单核苷酸(FMN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它们由核 黄素(Vit B2)、磷酸、AMP组成。
ΔG 与ΔG0’的关系
A+B
C+D
GG0' RTln[C][D] [A][B]
△G<0时,反应可以自发进行,为放能反应; △G>0时,反应需要供给能量,为吸能反应; △G=0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ΔG0’的求取
A+B
C+D
GG0' RTln[C][D] [A][B]
当△G=0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则:
磷酸肌酸
磷酸精氨酸
(二)非磷酸化合物
(1)硫酯键型
O R C SCoA
酰基辅酶A
乙酰COA (R---CH3)
(2)甲硫键型
H 3C
COO-
CH
N
H
+ 3
CH2
CH2 S+ A
S-腺苷甲硫氨酸
最重要的高能化合物—ATP
NH2
N
N
O O- P
O-
O O- P
O-
O O- P
O-
NN OCH2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