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课题申请 评审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湖南省家庭教育“十Array二五”规划课题

《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构建和谐亲子关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莫小兰

责任单位张家界市慈利县金慈实验小学

填表日期

2011年5月制订

长的有利因素三个方面是:教育力量大、孩子容易学会人际交往、老人直接参与教育。多成员家庭对儿童成长的不利因素三个方面是:矛盾多、隔代教育溺爱严重、容易形成“代沟”。单亲家庭是指孩子因各种原因失去父亲或母亲,而与父亲或母亲组成的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指丧偶或离异后又重新择偶组成的新家庭。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对儿童成长都有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精神影响、思想影响、舆论影响、个性影响等方面。

2、从家庭成员关系方面看:在此次调查中,我校两个实验班的小学生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结构功能状况总体良好,其比例分别为74.9%和79.6%。其中,82%的小学生认为,家中无论谁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其他家人总是衷心的给予最大的支持,76%的学生认为,可以随时感受到家人带来的温暖、体贴和亲热感。在情感表达方面,61%的小学生认为,在家里,每个人都可以诉说自己的困难和烦恼,52%的小学生认为,家人之间经常公开的表达相互之间的情感。

3、从家庭的文化素质方面看:此次调查中,这两个实验班家长的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居多,其中父亲初中以下学历占26.4%,高中学历占27.7%,大专以上学历占45.9%。母亲初中以下学历占27.9%,高中学历占26.3%,大专以上学历占45.8%。家长的文化素质的高低,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长的理想、情操、道德水平、思想境界、教育能力和教育方式的运用;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长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家长的职业、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的经济收入,从而也决定了儿童处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家长的文化素质高低,一般能很好地组织家庭生活,善于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能力调解成员之间的种种矛盾,有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方式和生活氛围。

4、从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状况方面看:此次调查中,这两个班在教养方式上,多数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值得肯定的。调查结果显示,60%的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都注意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53%的子

女认为很容易与家长沟通,他们可以与家长讨论对某些人或事的看法,而不必觉得尴尬,62%的家长鼓励子女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采取简单粗暴教养方式的家长也不在少数,47.7%的家长不管子女心里的想法,只要看到孩子做错了事,就严词责骂,甚至棍棒相加。有一些家长都以自己忙为理由,很少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只知道孩子吃完饭上学去了,却不知道孩子在学校或校外干什么,对孩子的学习和其它行为也不了解,这不能不说是家长的失职。

5、从家庭的教育观念看:此次调查中,这两个实验班只有50%的家长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有80%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力比什么都重要。家长舍得为开发孩子智力投资,放学后、节假日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特长培训班,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有100%的家长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47.6%的家长提到了孩子的德育教育。由于家长自身的德育意识淡薄,部分家长没有起到模范作用,故没有对子女在德育方面进行言传身教,由于受社会不良习气影响,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面前也不收敛自己的道德行为,让孩子受到了负面影响。

6、从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方面看:此次调查中98%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许多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让孩子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但是采取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家长也不在少数,47.7%的家长不管子女需要什么都会尽量满足,而且从不干涉子女的日常生活。

2.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价值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因此家庭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但是,在目前众多学生家庭中,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思想上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奠基作用、家长的言行对小学生的发展起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文化对小学生的心理具有熏陶作用。作为家长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当前很有必要对优化家庭环境进行研究。

(二)、理论依据

(1)、赏识教育理论

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为给人表扬或赞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它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做起事来心情愉快,按照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干起事来有劲。赏识在教育中意义重大,它以活生生的事实——一个聋哑孩子的惊人变化告诉我们,情感的力量大于认知能力。有一种观点认为孩子的认知能力递进发展,学习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孩子懂了才教,教了才懂。着名赏识教育家周弘说过:“就精神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就是为了得到赏识来到人间的。周弘老师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改变了女儿,也改变了自己,他不懈地探索教育的真谛,在教育上历经了五次开窍。从一个“爱”字发展到“行”字,然后归纳为赏识,最终达到通的目标,并把这种方法归纳为赏识教育。赏识教育要求家长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发现孩子的潜能,唤起孩子的自信,赏识教育的本质是信任孩子,爱孩子。人人都渴望得到赏识,赏识不仅能增强人的自信和勇气,而且还能够获得追求自我完美的力量和追求人格升华的激情。赏识教育必须持之以恒,家长要不断地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为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而加油呐喊,让孩子在“我真棒”的感受中,把这种外在的激励化为其内在的发展动力。那么,我们收获的必将是幸福和感动。

(2)、习惯养成理论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叶圣陶先生更是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到教育目的的高度加以审视,发人深省。他在《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强调: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的、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人的学习和劳动活动,以及对集体和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衡量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而且不是看其偶然的行为,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还不清它的债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