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热能工程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
一.培养目标
热能工程系主要培养清洁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环境保护领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坚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并且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士学位获得者应能成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管理人员。

二.学制和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4年,对完成培养要求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培养方案
热能工程系有本科专业一个: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属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

本科培养总学分170,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学分140,平均课程周学时20左右。

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5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科课程设置
1.人文社科类课程(35学分)
a.“两课”:(共5门,14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 2学分
思想概论 3学分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 3学分
理论概论 3学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学分
b.人文选修课(任选6门, 13学分)
c.体育课(4学分)
前四个学期必修 4学分
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
后四个学期限选
体育专项(1)体育专项(2)体育专项(3)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个学分,共4学分;第5~7学期的体育专项为限选,不设学分,计通过与不通过;第8学期的体育为任选。

体育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获得本科学位。

d.外语课(4学分)
以英语水平考试Ⅰ、Ⅱ为标志,目标管理,获学士学位必须通过水平考试Ⅰ,获4学分。

全校英语课程分层次、类型供学生选修,每门课2学分,作为选修课程学分;本科新生入学第一学期按入学分级考试成绩选修课程。

2.自然科学课(36学分)
1)数学(7门,21学分)
a. 必修:16学分
10420743 微积分I 3学分
10420753 微积分II 3学分
10420764 微积分III 4学分
10420684 几何与代数(1)4学分
10420692 几何与代数(2)2学分
b.选修:在以下课程中必须任意选≥4学分的课程。

(或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其他数学课程)
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学分
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学分
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 2学分
10420262 数理方程引论 2学分
2)物理(12学分)
10430484 大学物理B(1) 4学分(春)
10430344 大学物理(1)(英) 4学分(春)
10430494 大学物理B(2) 4学分(秋)
10430484 大学物理(2)(英) 4学分(秋)
10430484 物理实验(1) 2学分(秋)
10430484 物理实验(2) 2学分(春)
3) 生物与化学(≥1门,≥3学分)
10440103 大学化学A 3学分(秋)
10440103 大学化学(英) 3学分(秋)
10440111 大学化学实验B 1学分(秋)
10450012 现代生物学导论 2学分(秋)
10450021 现代生物学导论实验 1学分(秋)
3.信息技术基础课(≥10学分)
1)电工电子类课程
a 必修
20220044 电工与电子技术 4学分
b 选修
20220314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1) 4学分(秋春)
20220324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2) 4学分(秋春)
20220053 电工技术 3学分
20220064 电子技术 4学分
2)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
a限选
20220233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3学分
20740053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3学分
30340143 过程工程基础 3学分
b 任选
20330013 实用软件技术基础 3学分
20740042 计算机文化基础 2学分
信号与系统 4学分
也可选修其他计算机类相关课程
4.机械大类核心课程(36-40学分)
1) 设计与制造类课程 4门
20130423 机械制图基础 3学分(秋)
20130463 机械原理 3学分(秋)可选2学分课20130473 机械设计 3学分(秋)可选2学分课(课号待定)制造工程基础 3学分(秋)
2)力学与材料类课程3门
20330343 材料力学 4学分(秋)可选3学分课20330334 理论力学 4学分(秋)
20120023 工程材料 3学分(秋)
3)热学与流体类课程3门
20140064 工程热力学 4学分(秋)
30140284 传热学 4学分(秋)
20330274 流体力学 4学分(秋)可选3学分课
4) 测量检测与控制工程基础2门
30120143 测量与检测技术基础 3学分(秋)
30130123 控制工程基础 3学分(秋)
5.专业方向课组
1)专业限选课
a 技术基础课(2门,7学分)
30140294 燃烧理论 4学分
30140323 应用流体力学 3学分
40140873 制冷技术原理 3学分
40140883 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3学分
b 专业课(8学分)
要求:以下课组须交叉选,即:Ai + Bi + Cj ( i≠j ) 或 SCj + B i (B类任选一门)
A类:
1.30140314 热力设备传热与流体动力学 4学分
2.40140704 动力机械及工程原理 4学分
3.40140694 流体机械原理及设计 4学分
B类:
1.40140652 热能工程课程设计 2学分
2.40140672 动力机械及工程课程设计 2学分
3.40140662 流体机械课程设计 2学分
C类:
1.40140682 热能工程基础 2学分
2.40140642 动力机械及工程基础 2学分
3.40140632 流体机械基础 2学分
2) 专业选修课(³12学分)
40140012 热工实验技术及数据处理 2学分
40140072 受压容器强度 2学分
40140312 联合循环系统 2学分
40140362 热力涡轮机装置 2学分
40140762 热能动力系统 2学分
20140052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 2学分
40140522 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 2学分
40140552 液力传动 2学分
30140012 专业英语阅读 2学分
40140752 多相流动基础 2学分
40140712 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技术 2学分
40140722 现代热物理测试及分析技术 2学分
40140742 高新科技中的传热学及应用 2学分
30140342 工程声学基础 2学分
30140352 先进控制系统 2学分
40140782 热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技术 2学分
40140772 动力系统监测与诊断原理 2学分
40140842 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基础 2学分
能源动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能源利用与环保、热科学及应用、制冷与低温、推进技术、新能源利用等领域课程若干门,每门2学分。

本系和外系开设的相关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类中未选的辅修专业课Ci)
6.实践环节(31学分)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学分
10640852 外语强化训练 2 学分
20510082 金工实习C(集中) 2学分
2013021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学分
40140593 专业认识实习 3学分
40140494 生产实习(含组织参观) 4学分
40140600 综合论文训练 15学分
硕士生
一、培养目标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坚持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
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二至三年。

在职硕士生的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半年至一年。

三、适用专业
⑴工程热物理⑵热能工程⑶动力机械及工程⑷流体机械与工程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学位(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14,必修环节学分不少于4,非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5,总学分不少于23(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17,自学课程学分另计)。

1. 学位(必修)课程(14学分以上,考试)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至少3学分)
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 (60610021) 1学分(考试)
自然辩证法 (60610012) 2学分(考试)
②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60640014) 2学分(考试)
③基础理论课(至少4学分)
数值分析A (60420004) 4学分(考试)
数值分析C(仅限长工龄单考生)4学分(考试)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60420084) 4学分(考试)
应用数学方法 (60420074) 4学分(考试)
其他数学类硕士学位课程
④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至少6学分)
高等传热学 (60140014) 4学分(考试)
高等热力学 (70140014) 4学分(考试)
分析与计算流体力学 (70140024) 4学分(考试)
流体力学 (60330034) 4学分(考试)
粘性流体力学(70140113) 3学分(考试)
以上四门至少选一门
现代控制理论 (60250074) 4学分(考试)
沸腾传热及两相流动 (70140033) 3学分(考试)
热力系统及设备最优化 (70140043) 3学分(考试)
过程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70140053) 3学分(考试)
热工动态学 (70140063) 3学分(考试)
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 (70140073) 3学分(考试)
燃烧过程的数值方法 (70140083) 3学分(考试)
空调系统过程分析与模拟 (70140093) 3学分(考试)
高等燃烧学(70140104)4学分(考试)
水利机械流动理论(70140123) 3学分(考试)
弹塑性力学(60330084) 4学分(考试)
断裂力学(60330053) 3学分(考试)
水利机械空蚀与磨损(70140133) 3学分(考试)
水利机械装置系统动态仿真与优化控制(70140142) 2学分(考试)
系学位委员会认定的其它专业基础课或外系相关专业学位课程(考试)
2. 必修环节(至少4学分)
①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60141001) 1学分(考查)
要求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写出不少于八千字的书面报告,容由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两部分组成。

考核成绩含书面报告成绩和口头报告成绩两部分。

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第三学期初(即10月底)完成。

②学术活动 (60141002) 1学分(考查)
要求参加10次以上,其中2次为跨二级学科的学术报告。

每年应有不少于500字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保存,第五学期初交研究生科记载成绩。

(登记表将在入学初由研究生科发,学生根据参加活动情况按时填写并请负责人签字后自己保存)
③社会实践 (60140003) 2学分(考查)
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末,按研究生院要求参加有组织的为期4~6周的社会实践一次,要求写出书面,容包括思想小节和技术报告两部分,并在全系组织的社会实践汇报会上总结汇报,由同学互评,思想工作组给出成绩。

3. 非学位课程(至少2门课、5学分以上,其中考试学分至少为3)
①实验类、计算机类、跨二级学科的专业课程(至少选1门)至少3学分(考试)
②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环境类课程 2 学分以上
③热能动力工程前沿 (90140012) 2学分
4. 自学课程
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业知识,可由导师指定容系统地自学,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自学课程学分另计。

5. 补修课程
凡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两门或两门以上的本科生必修的主干课程,补修科只计成绩,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五、论文工作
论文工作的目的是要使硕士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较全面的训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论文的准备工作应尽早开始。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于地第二学期制订《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容包括文献阅读、选题报告、研究容和目标、研究方法、实验手段、理论分析、文字总结等要求以及进度计划。

研究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初(即10月底前)在二级学科围,由主管主任组织作选题报,并向研究生科提交书面报告。

申请两年毕业的硕士生必须在第二学期中期(即4月底)前完成选题报告。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来源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或与之交叉的学科领域,对学科发展或社会进步有一定推动作用的课题。

鼓励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选择实际课题,直接为四化建设服务。

研究生的研究工作要充分考虑实验室条件和现有物质条件,合理安排,提高水平。

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在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要求各专业在每年9月底至10月初组织考查小组(3~5人组成)对研究生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位的考查。

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如出现个别问题,各专业应及时向研究生科汇报。

硕士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工作时间按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博士生
一、适用专业
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
二、培养方式
1. 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

必要时可设副导师,鼓励组成指导小组集体指导。

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2. 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学习有关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确定具体课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成果。

三、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1. 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博士生应具有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深入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最新发展前沿;利用本学科的知识在相关学科或交叉学科中开展科研创新性工作。

2. 课程学习及学分组成
A. 博士生修读科目及学分要求(至少要修满1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5分,必修环节学分不少于5分,学科前沿课程学分不少于1分。

自学课程学分另计)
①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以上)
●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906100420) 2学分(考试)
● 博士生外语(基础部分)(90640012) 2学分(考试)
或其它语种第一外国语
②必修环节(至少5学分)
● 学科综合考试 (99990052) 2学分(考试)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69990021) 1学分 (考查)
●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99990032) 2学分 (考查)
学科综合考试与第一外国语专业部分在研究生入学一年后(即每年10月底前)由一级学科组织;选题报告在入学后第二或第三学期的4月底或11月底前在二级学科完成;要求博士生每学期作一次学术报告,由二级学科负责主任或报告主持人签字;要求参加10次以上学术活动并登记记载,由导师签字后自己保存,申请答辩前将学术报告与学术活动记载一同交研究生科记载成绩(登记表入学初由研究生科发)。

③非学位课程(不少于1学分)
● 学科前沿课程 1~3学分
④自学课程
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容系统地自学,可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入考试学分。

⑤补修课
凡在本门学科上欠缺硕士或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研究生(直博生、提前攻博生除外),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有关课程。

补修成绩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B. 直博生在学期间学习科目及学分要求
⑴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与工程
由本科应届毕业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基本学分组成是:学位(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18,必修环节学分不少于5,非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5,总学分不少于28,(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3)。

①学位(必修)课程(18学分以上)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不少于4学分)
●自然辩证法(60610021)2学分(考试)
●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906100420) 2学分(考试)(2)第一外国语(不少于2学分)
●博士生外语或其它语种(90640012) 2学分(考试)
(3)基础理论课(不少于3学分)
●高等数值分析 (60420024) 4学分(考试)
●基础泛函分析 (60420144) 4学分(考试)
●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60420084) 4学分(考试)
●应用数学方法 (60420074) 4学分(考试)
●线性与非线性规划 (60420034) 4学分(考试)
●应用随机过程 (60420094) 4学分(考试)
(4) 专业基础课(至少9学分)
●高等传热学 (60140014) 4学分(考试)
●高等热力学 (70140014) 4学分(考试)
●分析与计算流体力学 (70140024) 4学分(考试)
●流体力学 (60330034) 4学分(考试)
●粘性流体力学(70140113) 3学分(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