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砷氧化菌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砷氧化菌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琳
来源:《环境》2014年第13期
摘要:了解生物法治理砷污染的应用前景,介绍砷氧化菌研究现状及氧化机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砷污染、砷氧化菌、砷氧化机理
砷污染目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长期饮用高砷水会导致慢性砷中毒和癌症等疾病[1]。
砷以四种氧化价态存在:As(-III),As(0),As(III)和As(V),其中元素砷很少存在。
As(III)的毒性最强,是As(V)的25~60倍,并且在多数的环境条件下较As(V)更难以被矿物质吸附[2]。
微生物作用在环境中砷迁移转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砷污染治理过程中,微生物法也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方法。
一、砷污染现状
砷主要通过火山爆发、海洋沉积岩、热液矿床、地热水等自然来源与燃煤、采矿、冶炼、药品、农药、海产品、添加剂及微电子材料等人为途径进入人类的生活环境[2],并通过食物链和饮水等进入人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目前世界上的砷污染主要是在孟加拉国、印度和中国,以砷污染地下水为主。
我国的很多省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砷污染情况[1]。
二、砷污染治理
砷污染治理方法主要包括离子交换法,共沉淀,反渗透,吸附法,生物法等[3]。
微生物对砷的适应性极强,甚至有的微生物以砷作为其生长的能源[1]。
微生物的生物转化对地下水砷的迁移、转化、固定等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起关键作用,微生物参与自然水体中砷的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过程,主要是As(V)和A(III)之间的氧化还原作用。
砷氧化菌也可被用于处理富含三价砷的水体及重贵金属的浸出,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因而生物处理作为一种廉价、高效、污染较小的处理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三、砷氧化菌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宋卫锋等[4](2011)从肇庆市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中分离、鉴定出具有氧化砷功能的产碱杆菌和土壤杆菌菌株。
王薇等[5](2006)从活性污泥中筛选了2株具有As(III)氧化能力的菌株,经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莫于婷[6]等(2009)从土壤中分离出2株砷氧化细菌,其氧化率可达99%。
汪耀[7]等(2010)从沉积物中筛选分离出一株新型亚砷酸氧化菌,并对其进行鉴定表明该菌Sinorhizobium属,并分离及分析了亚砷酸氧化酶基因aoxAB。
而国外在这方面已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真菌和细菌中,都发现对As(III)和As(V)有耐受能力,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
截止2001年,已发现了至少9个属的30多个菌株可以氧化砷,它们大多是异养砷氧化菌,也有小部分是自养砷氧化菌[8]。
主要包括Achromobacter属,Pseudomonas属,Alcaligenes属,Rhizobium属,Sinorhizobium属,Bordetella属and Agrobacterium属,Thermus属,Herminiimonas属,Variovorax属,Thiomonas 属等。
其中,首例As(III)氧化细菌(Bacillus arsenoxidans)报道于1918年[9]。
在自然界中,砷氧化细菌的赋存十分丰富。
四、砷氧化机理
As(III)通过一种甘油转运膜蛋白质GlpF(Aquaglyceroporins)进行转运,这种蛋白是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家族的一员,能够转运多种营养物质,如甘油、尿素等[10]。
目前酶学研究得最清楚的是NCBI(National Centre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USA)8687的氧化酶,其晶体结构表明氧化酶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一个是以[3Fe-4S]和钥蝶呤为核心的大亚基(α亚基),另一个是以[2Fe-2S]为中心的小亚基亚(β亚基)。
编码砷氧化酶的操纵子为asoAB或aoxABCD基因组,分别发现于Alcaligenes faecalis和Cenibacterium arsenoxidans。
虽然名称不同,但其基因产物在氨基酸层次上具有比较高的相似性。
aox系统包括aoxA,aoxB,aoxS,aoxR[11]。
As(III)氧化活性是由As(III)氧化酶(Arsenite oxidase)催化的,此酶属于二甲基亚砜(DMSO)还原酶家族。
As(III)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受As(III)氧化酶操纵子(aox operon)控制,As(III)氧化酶结构基因(aoxAB)的表达受上游编码组氨酸激酶基因(aoxS)和反应调控子基因(aoxR)的双组分系统调控,用组氨酸激酶AoxS接收As(III)等周质信号后,由反应调控子AoxR传递信号并调控aox operon的表达。
下游辅助基因包括编码细胞色素c基因(aoxC)和钼生物合成辅因子基因(aoxD)[11]。
五、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微生物可以通过生物体对砷的累积而将砷“固定”,进而降低土壤环境中砷的毒性,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已有不少具有生物累积和挥发砷能力的微生物被分离,但具有强作用能力的微生物报道的还不多,更多的研究报道还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内研究阶段,而对于砷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大田试验鲜有报道。
由于微生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这实际上也限制了其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使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依然存在较大的挑战,因此还需筛选高降解能力的菌株,同时摸索其生长条件使其能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 CULLEN W R,REIMER K J. Arsenic speciation in the
environment[J]. Chemical Reviews,1989,89: 713-764.
[2] SMEDLEY P L,KINNIBURGH D G. A review of the source,
behavior and distribution of arsenic in natural waters[J].Applied Geochemistry,2002,17:517-568.
[3]冯克亮. 水质砷污染及除砷新技术[J]. 海洋环境科学,
1994,13( 1): 78-81.
[4]宋卫锋等. 广东鼎湖山土壤中砷氧化菌的分离与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715-2717,2893.
[5]王薇,王君琴,杨洁,等. 三价砷氧化菌株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初探[J].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6, 25(1): 96-98.
[6]莫于婷,宋卫锋,孙国萍,等. 土壤中砷氧化细菌的分离及其培养条件研究[J]. 广西轻工业. 2009, 25(2): 83-84.
[7]汪耀,涂书新,王革娇. 亚砷酸氧化菌 Sinorhizobium sp. GW3 的鉴定与亚砷酸氧化酶基因的分离[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1): 5-9.
[8] Gihring T M, Banfield J F. Arsenite oxidation and arsenate respiration by a new Thermus isolate[J].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001, 204(2): 335-340.
[9] Green H H. Description of a bacterium which oxidizes arsenite to arsenate, and of one which reduces arsenate to arsenite, isolated from a cattle-dipping tank[J]. S. Afr. J. Sci. 1918, 14:465-467.
[10] Meharg A A, Jardine L. Arsenite transport into paddy rice (Oryza sativa) roots[J]. New Phytologist. 2003, 157(1): 39-44.
[11] Kashyap D R, Botero L M, Franck W L, et al. Complex regulation of arsenite oxidation in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J].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2006, 188(3): 1081-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