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程序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程序论文
概要: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行为要求,指导行为方式,为培养良
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这是思想品德课应该做的。其中的明理和导行,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在整个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总之,品德教育应关注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活动的真实进程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以丰富的活动赋德育以情境、情感,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涌动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创设情境,以形象、新颖、有趣的方式引入课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题”,这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序曲。为一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创设情境,就是让学生通过聆听、观察、想象、思索、进入情境、调动情感,逐步完成由情入理的深化。
1.讲好故事,描述情境
讲好故事、描述情境,这是笔者采用的创设情境引题的方法之一。人教版低年
级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几乎每篇都有故事情境,教参中还附有许多故事。一段好的故事,不仅能把学生引入情境,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绪中探索知识,还能让学生获得初步的道德认识。讲故事,笔者一般都用音乐、图片或电脑PPT配合,实行“画声同步”,进一步渲染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如,一年级上册《我的伙伴多》这一课的学习,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场“故事会”,让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出现,先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讲一下我和伙伴的故事。再按课本三幅图的内容,集体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期间遇到了哪些困难,有哪些乐趣。说完最后一幅图时,老师点评:我们每个人都有小伙伴,和小伙伴在一起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烦恼,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不放弃,不退缩。同学们很自然地理解“我和小伙伴”这一成长经历,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在故事描述的情境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2.实例显示,情境再现
用学生中的学习生活实例显示情境,是筆者创设情境引题的又一方法。如,
《诚实的孩子人人夸》这一课,开讲时,用学生的一个实例:班长小胡把记名字剩下的粉笔头带回家玩,后来认识到这事不对,主动向老师认错,笔者先让小胡向全班同学谈这事的经过及她的想法,同学们都被她勇于认错的精神感动了。当老师问他们:你们认为小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时,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诚实的孩子,引入课题,同学们在自己的生活情境中开始了学习。
3.小品表演,体会情境
小品表演、进入角色,让学生体会情境,是笔者创设情境教学的又一方法。如,《不挑吃穿》一课,笔者设计了这么个小品:小蔷裤子上有一个补丁,学生甲看见了,连声叫学生乙:“快来看小蔷的裤子上有一块大补丁,真难看。”学生乙跑过来,认真地对甲说:“不能这样笑话同学,有补丁没关系,只要衣服整洁就可以。”甲不服气争辩起来,各说各的理。全班同学都参加了争论,情不自禁地进入了情境。情景教学,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中获取了知识,净化了心灵。
一、明理——讲清观点、提高道德认识
讲清观点、提高道德认识是思想品德课都渗透着鲜明的道德观点,是上好思想
品德课的依据。提高道德认识基本功能,思想品德是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课,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必须抓好两个环节。
1.要讲清道德概念
思想品德课中有许多基本的道德概念,如,诚实、正直、勇敢、宽厚、谦虚、
谦让、纪律、团结、友谊、艰苦朴素、集体主义等等。我们必须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道德概念,这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任务。
在教学中,笔者首先认真钻研教材,驾驭教材,把握准确教材中体现的道德观点,然后运用有关的道德基础知识,深入浅出地把观点讲正确,把道理讲明白。指导学生“明理”这是一节课的主体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我紧紧抓住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道德情感,寓理于情感的体验中,让学生在课文中道德形象的高尚思想品德的启迪下,提高道德认识,明白一个道理。如,《独立完成作业》这一课,举例:首先让同学们评出我们班小晖的作业完成得最好,接着让小晖讲讲她每天是怎样完成作业的,通过她的现身说法,同学们明白了怎样才算认真完成作业:即要做到字迹工整,作业独立思考,按时完成。这样小晖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学着做。
2.要培养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
培养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是提高道德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在指导学生
明理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运用有关道德知识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特别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涉及品德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引导和组织他们讨论和辨析,以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
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笔者平时十分注
意发现学生身边的闪光点,把这些闪光点引入课堂,让闪光点在课文中道德形象的高尚思想品德的催动下,照亮一大片。对学生中的不良行为,笔者不过多地批评指
责,而是通过教材中的道德形象和学生中的闪光点,引导这些孩子试着去做。如,开学不久,笔者在路上遇见了小胡的妈妈,她说这半个月多亏小胡。小胡的爸爸经常出差,很少在家,这半个月妈妈又生病住院,小胡每天到食堂打饭,把家整理得很整洁,每天晚上还要到医院陪妈妈,帮妈妈打水,笔者还了解到小胡一贯很听话,尽量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于是,当笔者教《家人的爱》一课时,特意请了小胡的妈妈来到学校给全班同学讲小胡在家时的表现,她是怎样做爸妈的好帮手的,她这样做,使爸妈能更好地工作,这就是家人的爱。同学们明白了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的意义这么大。课后,笔者从家长的反映中知道,大部分同学都能主动帮父母做些家务活,特别是有几个原来连自己的被子都要妈妈叠,衣服要妈妈穿的孩子,不但不要妈妈穿衣叠被,还会帮妈妈做点小事了。
为什么这节课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因为同学们通过小胡的妈妈,仿佛看见了
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明白了怎样做爸妈的好帮手,为什么要做爸妈的好帮手,这么做起了什么作用,这一看来,其实并不简单的道理。
二、辨析——思想交锋,培养道德情感
思想交锋、培养道德情感也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功能之一。没有一定的道德认识,不可能产生出相应的道德情感,但也不是有了某种道德认识,就一定会有相应的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情感比提高道德认识困难得多,所以,教学中笔者注意以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感情,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他们对道德是非的判断能力差,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他们评价和判断道德行为的好坏往往是只看到表象,而看不到实质。因此,培养学生道德评价能力,辨析能力和自制能力,是一节课又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重视依据教材中的“想和做”的内容和适当补充有关材料,启发学生在“想”上下功夫,使他们获得的道理既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通过各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敞开思想,畅所欲言,进行思想交锋,识美丑、明善恶、辨是非,是解决模糊认识,提高道德是非的判断能力。如,教《预防受伤》这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明白“任性害处大”这一道理后,充分使用“想和做”这四幅图,引导学明辨是非,如,第一幅图:小明在课桌上玩秋千,笔者就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小明错了,她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又如,第二幅图,小红走进课室,小明推门冲进来,让两个孩子根据图来表演,然后指导学生讨论:小明这样推门冲进来,结果会怎样?在讲完第四幅图后,笔者还联系小朋友的实际,编了几道辨析题,通过各种辨析,使学生对任性的危害和听话的好处有了更全面的深入的理解。
三、导行—联系实际,知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