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具身动力模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动力机制
选择 a :忽略→状态 A(恢复旧平衡)
不平衡→差异信息→状态A源自选择 b :同化→状态 A (恢复旧平衡) 选择 c :顺应→状态 B (达到新平衡)→适应
皮亚杰的心理操作概念与数量守恒实验
儿童进入具体运算阶段以后所获得的最大收获是, 具有了心理操作(operation)能力。儿童可以应用这 种心理操作去认识、表征和反映内、外部世界,使 其认知活动更具深刻性、灵活性和广泛性。心理操 作的功能和意义,可以从皮亚杰经典的守恒实验中 得以说明。 皮亚杰设计了各种不同的守恒任务,如数量守恒、 液体守恒、体积守恒以及物质守恒等。每一种守恒 都包含着三个同样的步骤,以数量守恒为例来看这 三个步骤(参见下图)。
在第一个步骤中,给儿童呈现两排数量同样多的扣 子,让儿童仔细观察并了解这两排扣子数目相等。 在第二个步骤中,改变第二排扣子的排列方式,使 其中每个扣子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大,但所含的扣子 数量未变。 在第三个步骤中,问儿童:现在这两排扣子是否仍 具有相同的数量? 进入具体运算阶段以后的儿童能够正确解决这个问 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个体的心理操作能力。 首先,儿童必须能在心里自如地转换物体的空间排 列方式;第二,能找到物体间的某种一一对应的关 系;第三,儿童不能盲目相信自己的某种感觉,要 能给自己的某种结论找到合理的依据。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 动力机制
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是通过动作获得对客体的适 应( adaptation )来实现的,而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 机体与环境间的平衡( equilibrium )。 皮亚杰把平衡定义为个体保持认知结构处于一种稳 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潜藏于发展背后 的一种动力因素。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来达到平衡, 当处于平衡状态的儿童遇到一种新信息时,由于这种 新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有差距,会引起不平衡状态, 解除这种不平衡状态有三种途径:第一,忽略。即当 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结构差距过大,无法对此作出反应 时,个体通过忽略新刺激以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 第二,同化。个体通过把新信息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 构去恢复平衡状态,此时认知结构只有量的扩充而无 质的变化;第三,顺应。个体通过调整原有的认知结 构来适应新信息,以达到新的平衡。此时,认知结构 发生了质的变化
(完整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实例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实例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发端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有关研究。
一.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的实质是适应,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其中,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的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指儿童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通过顺应个体的认知能力达到新水平;平衡:指同化和顺应间的均衡。
同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顺应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
举例说明:比如给床边放一个玩具,当小孩看到时会伸手去抓它,多次之后最终拿到玩具。
这就是同化的过程;然而如果将玩具放入靠近床中心的位置,这时小孩看到时仍然会用手去抓(即使他原有的认知结构),但多次抓取之后他未能拿到玩具,这时他发现把床单拽着抖动时玩具会往床边动(即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这时他便拿到了玩具。
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过后他就会想当玩具在床边时,我只需伸手去抓就可得到,而当玩具在床中间时就需通过抖动床单来获得,这时便建立起同化—顺应之间的平衡。
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2.练习与习得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
3.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4.平衡化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三: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将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阶段。
即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
语言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
特点:(1)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2)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客体永恒性就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依然能够认识到事物是存在的。
举例说明:爸爸离开了,没有获得客体永恒性的儿童,不能认识到爸爸依然存在,以为爸爸从此消失,不会有找的行为;获得客体永恒性的儿童能够认识到爸爸是存在的,就会去找。
有关具身认知的三种理论模型
第三 , 主体理 解 抽 象 概念 过程 中具 有 感 知 觉 的
体验性。当人们学 习抽象概念 以及 进行抽象 思维 时, 一是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理解抽象概念 , 二是具 体概念相关的感知觉经验也会被激活 , 此时主体就 会体 验 式 加 工 抽 象 概 念 。“ 抽 象 概 念 无 论 如 何 复 杂, 它必 然会 与 身 体性 部 分 发 生 联 结 。人 们 的经 验 只局 限 于身体 所 能 经验 的 , 并 且 基 于身 体 经 验 来 概 念化 抽 象概念 。( L a k o f& J o h n s o n , 1 9 9 9 ) 。 隐 喻概 念 理 论 的 提 出 , 影 响 了哲 学 、 逻辑学、 语 言学 、 心理学 、 社会学 、 认知语言学、 符号学等学科对 概念 的研究思路。近年来 , 研究者 的研究主要与语 词理 解 或社会 认 知相 关 。这些 实证 研究 涉及 有 空间 隐喻、 温度隐喻、 洁净隐喻 、 明暗隐喻 以及触感和重 感 隐喻 等 。
这种观点似乎很难解释所有的情况譬如早先的研究发现怀疑态度和鱼腥味之间存在关联leeschwarz2012但是很难说明怀疑和鱼腥味之间的关联是源于早期经验因为鱼腥味和怀疑之间的概念关联只是出现在某些文化中而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是不存在联系的所以这种具身效应不会出现在任意的文化背景中
心理学探新
2 0 1 7, V o 1 . 3 7 , N o . 3论 。
关键 词 : 身体 ; 具身认知 ; 概 念隐喻理论 ; 知 觉符 号理 论 ; 感知运动模拟 隐喻理 论
中图分类号 : B 8 4 0 9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3— 5 1 8 4 ( 2 0 1 7 ) 0 3— 0 1 9 5— 0 5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第二节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PPT
维果斯基认为,“对一切教育与教养过程而言,最重要得恰 恰就是那些处在成熟阶段但还未成熟到教学时机得过程。 ”
狼孩
狼孩就是从小被狼攫取并由狼抚 育起来得人类幼童。世界上已 知由狼哺育得幼童有10多个,其 中最著名得就是印度发现得两 个。狼孩与其她被野兽抚育得 幼童又统称为野孩。
狼孩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
3 、提供问题支架,让学生自主探索
A、请问各组内函数图像有何共同特征? B、第一组得函数中f(2)与f(-2)相等吗? f(3)与f(-3)呢?
f(4)与f (-4)呢? C、对定义域内得任意x就是否都有f(x)=f(-x)?
给学生5分钟左右得时间,在经过充分得思考与讨论 后尝试给出偶函数得定义、
寻找玩具
一个六岁得孩子,把玩具弄丢了, 向父亲求助。父亲问她最后一次 瞧见玩具就是在哪里
孩子说:“不记得了。” 父亲又问了许多问题—在不在房
间?外面?隔壁房间? 每次孩子都回答:“没有、” 当父亲问道:“汽车里呢?” 孩子说:“我想就是在那里。”
就跑去取玩具了
父亲与孩子在交往协作中完成了 回忆与解决问题,孩子可能从中 把这些策略内化,下次丢了东西 就可以用上了。
接受帮助能表现的水平
ZPD
独立表现的水平 接受帮助能表现的水平
ZPD
独立表现得水平
时间
最近发展区就是一种介于儿童瞧得见得现实能力与并不明 显得潜在能力之间得潜能范围,即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 完成,但可以在成人或更有技能得儿童帮助下完成得任务 范围。
4岁得汤姆与她得母亲一起玩拼图:
汤姆:这个我放不进去。 (试着将一块拼图放在一个错误得地方) 母亲:哪一块可以放在这儿? (指着拼图) 汤姆:她得鞋子。 (寻找与小丑鞋子相似得一块,但就是尝试错误) 母亲:好,哪一块瞧起来像这个形状? (再一次指向拼图) 汤姆:棕色得那块。 (试一下,正好,然后试另一块,并瞧着她得母亲) 母亲:试着稍稍转动一下。 (给她做手势) 汤姆:我知道了,在那儿。 (放入更多块拼图,母亲瞧着)
《儿童社会性发展指南理论到实践》知识框架
《儿童社会性发展指南理论到实践》知识框架
儿童社会性发展指南理论到实践的知识框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了解社会性发展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2. 社会性发展的理论模型:介绍不同的理论模型,如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布鲁纳的社会认知理论等,解释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3.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阶段:探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点,如婴幼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等。
4. 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各种因素,如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同伴关系等。
5.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评估工具:介绍常用的评估工具,帮助了解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如人际交往评估表、社会性发展问卷等。
6. 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策略:提供具体的促进策略,如培养合作意识、鼓励积极社交行为、教授解决冲突的技巧等。
7.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相关问题:探讨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相关的问题和挑战,如欺凌行为、社交焦虑等,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支持。
请注意,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具身动力模型
具身动力模型概述
具身认知
指的是认知过程是通过身体的感 知和运动经验来形成的。它强调 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与传统的离身认知观点相对。
动力模型
动力模型强调认知发展的动态性 和互动性,认为认知是在不断的 环境交互和内部驱动中得以发展 的。
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本报告旨在深入探讨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具身动力模型,分 析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教育和实践中的应用 。
教育者应鼓励儿童参与各种身体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来增 进对社会世界的理解。
创造支持环境
家庭、学校和社区应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社会交往机会,支 持其社会认知的发展。
关注个体差异
具身动力模型强调每个儿童都有独特的发展轨迹,教育者 应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整合教育资源
根据具身动力模型的观点,教育者应整合家庭、学校、社 区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为儿童提供统一且多元化的社会 认知发展支持。
与前人研究的对比与贡献
对比
相较于前人研究,具身动力模型更为强调身体体验和环境交互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而不是单纯的心理过程。
贡献
该模型通过整合多元素,更为全面地解释了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过程和机制,为认知发展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未来研究方向与实际应用前景
未来研究方向 • 深入研究身体体验如何影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
02
社会认知涉及对儿童对人际关系 、社会规则、情感表达等方面的 理解和把握,是其心理发展的重 要组成部分。
经典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分为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 运算期四个阶段,其中也包含了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读《儿童认知发展与具身教育》有感
读《儿童认知发展与具身教育》有感本书分为十三章,围绕儿童的认知发展,科学系统、生动简明地阐述了什么是具身教育,并基于具身认知理论,阐释了具身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和国内外前沿的研究进展,以及具身教育在学校、课堂和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具身教育强调学生身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力求教育过程中学生“身”与“脑”的共存。
具身教育的四种认知属性“具身性”“体验性”“生成性”和“情境性”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践性”“情境性”十分契合。
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重视课堂上学生身体的参与度,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起来。
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试图找到更多的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参与,激发大脑的思考,促进经验的形成,从而实现真正的认知。
具身教育,不仅是具身的教,也是具身的学。
具身的教,与离身教育相对比,具有具身性,体验性,生成性,情境性四个认知属性。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互动,也要注意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对于学生的评价反馈要有提升性,针对性,注重与学生的对话,使得老师和学生都能“入境”,做到心脑联动,手脑并用,身心齐动,从而才可以“习法”,最终在情境中达到“运用”。
具身教育是从学生立场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教育理论,虽然之前没有听说过这一概念,但其实我们当下的许多教育实践都是符合具身教育理念的,比如,在教学三下语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前,我通过让学生在文中圈圈画画,提炼关键信息,完成表格,再根据表格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运用自己的语言经验将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这一过程其实就运用了具身认知理论。
现在既然有了这本书,我们就要好好运用起来,更好地让理论联系实际,将这些好的理念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来。
任何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包括语文教育,都必须依据人的天性,人本身应该成为教育的中心,不管何时,我们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现代教育的转向中,个体才是最重要的表象,教育是育“身心合一”的“人”,而不是脱离身体那虚无的“心灵”。
走进孩子的认知世界认知动力实用资料ppt
孩子的认知动力从哪儿来
学习动力的多种实现途径 ❖自主动力的培养 ❖物质的利诱 ❖语言的刺激 ❖身体的刺激
孩子的认知动力从哪儿来
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需要的基本要素 1、目标和理想 2、计划 3、意志和情绪 4、专注 5、自信
孩子的认知动力从哪儿来
有效的学习目标应注重这几个特点: 1、明确具体:明确具体是指要求明确、可操
学习动力的多种实现途径
孩子的认知动力从哪儿来
提高内部动机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坚信所学内容的重
要作用和趣味性。 2、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保持好奇心,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不断激
发和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3、使用大量有趣的呈现方式,如录像、电影、计算
机多媒体、专家讲座,模拟游戏、角色扮演。 4、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目标。
学2、习长动 ❖远力计的内划多和种短在实期现安激途排径 励包括三个方面:1)对自我卓越的追求; 孩孩子子的 的认认知知2动动力力)从从哪哪享儿儿来来 受工作乐趣的驱动力;3)求胜心;
对有强烈内在动机的学生不要轻易使用外部激励。
孩 提子高的内 ❖认 部知 动对动 机力 的有从 做哪 法强儿 有来以下烈几点内: 在动机的学生不要轻易使用外部激励。
孩子的认知动力从哪儿来
❖谁剥夺了孩子学习的快乐
1. 以成功为人生的唯一尺度: 2. 淘汰机制下难言快乐 3. 人被物化何谈快乐
❖两点建议
❖家长要学会赏识孩子 ❖兴趣是快乐最好的朋友
孩子的认知动力从哪儿来
❖ 痛苦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学不好、不喜欢以及 被迫学习的结果;
❖主观判断错误、社会偏见、传统教育的偏见是影响 快乐学习的三大障碍,一定要克服。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阶段模型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阶段模型认知发展阶段模型在心理学中被广泛应用,用于描述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这些模型旨在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思维的演变,并指导教育者、家长和学者们在不同阶段提供适当的学习和发展支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广为人知的认知发展阶段模型,并探讨它们对我们理解和促进儿童和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1. 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心理学中最有名的模型之一。
根据Piaget的观点,儿童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他提出了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 感知运动期:出现在出生后的前两年里。
婴儿通过感觉和运动来探索世界。
他们的思维是基于感觉和行动的,缺乏逻辑和符号概念的思考能力。
- 前运算期:大约发生在2岁-7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形成符号和语言的概念。
他们开始能够使用想象力来解决问题,但还不能进行逻辑推理。
- 具体运算期:约在7岁到11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并开始理解数量和空间的概念。
他们能够进行具体的操作和解决问题,但仅限于他们直接经验过的事物。
- 形式运算期:从11岁开始,持续至成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和假设。
他们能够理解符号和抽象概念,思维变得更加成熟并具有更全面的思考能力。
Piaget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帮助我们了解子供思维的演变,并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指导,以帮助儿童在不同阶段实现认知能力的最大化。
2. Lev Vygotsky的社会文化认知发展理论Lev Vygotsky提出的社会文化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通过社会交往和文化环境的影响而发展的。
他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作的重要性。
Vygotsky认为,语言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
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即“已被社会化的思维”,指的是儿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对话来获取新知识和理解。
儿童心理理论解释模型的新范式_具身模仿论述评
儿童心理理论解释模型的新范式_具身模仿论述评1儿童心理理论解释模型概述近二十年来,有关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状况发现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性被不断提升,尤其是出现了作为儿童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学前儿童“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的发生、发展研究[1]。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知悉他人的意图、愿望和信念的能力,个体借助这种能力去预测他人行为的心理状态,一旦缺乏此种能力,可能造成无法与他人进行有效互动,而探寻这种能力的来源就自然成为了发展心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
心理理论自提出以来,在取得一系列富有意义的实验结论和现象的同时,也使得对于这些结论和现象的解释不可避免的被提上日程。
如何为这些实验结论和现象提供一种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框架成为了当前心理理论研究领域中最具魅力,也最能体现研究者知识功底的“助推器”。
迄今为止在心理理论的解释理论方面已出现了许多相互竞争的解释框架(理论论、模仿论、模块论、匹配论、表征重述论),其中尤以理论论(Theory-theory,TT )与模仿论(Simulation Theory, ST )最具影响力。
一直以来,模仿论虽然能够很好地解释儿童心理理论的运作方式,但是始终缺少一种自下而上的机制来支撑其理论假设,因此饱受争议与诟病。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重点介绍了当前国外新兴的模仿论范式———具身模仿论(Embodied Simulation Theory,EST )(为了区别具身模仿论,我们将原先的模仿论统称为“经典模仿论”),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模仿论核心机制匮乏的争议,为当前儿童心理理论解释模型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2经典模仿论的主张与困境在模仿论诞生之前,有关心理理论的解释一直遵循的是理论论的主张。
理论论认为,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感知、知识、需要、意图、愿望、信念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例如,一位小女孩对于她的哥哥有目的地在冰箱里翻找这一行为,她是通过设想哥哥想得到某种食物,并相信能够在冰箱里找到,想吃掉这个食物以及如果找不到食物会感到失望和不开心等等来加以认识的,在这种关于心理如何运作的常识心理学的帮助下,使得她的周边事件产生了秩序。
具身认知视角下面向幼儿的计算思维游戏化教学模型构建与应用
具身认知视角下面向幼儿的计算思维游戏化教学模型构建与应用具身认知视角下面向幼儿的计算思维游戏化教学模型构建与应用摘要:本文以具身认知视角为基础,探讨了面向幼儿的计算思维游戏化教学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通过对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计算思维的内涵进行分析,设计了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具体模型,并通过实践应用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研究结果表明,面向幼儿的计算思维游戏化教学模型能够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计算思维水平。
关键词:具身认知视角;计算思维;游戏化教学;幼儿1. 引言计算思维是指通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来解决问题和表达观点的一种思维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思维被认为是未来社会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而幼儿时期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在幼儿时期培养和提高计算思维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要任务。
目前,计算思维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教育游戏领域。
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有助于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计算思维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因此,构建面向幼儿的计算思维游戏化教学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2. 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计算思维2.1 幼儿的认知特点幼儿期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成熟,但仍存在一些特点。
首先,幼儿的思维受限于具身认知,即他们的认知以自身的肢体感官为基础。
其次,幼儿的认知是直观、感性的,他们倾向于通过感官来获取信息。
再次,幼儿的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散。
最后,幼儿的记忆能力还不够成熟,记忆过程较为困难。
2.2 计算思维的内涵计算思维是一种对信息加工和问题求解的思维方式。
计算思维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等。
具体来说,计算思维能力包括算法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 面向幼儿的计算思维游戏化教学模型构建3.1 游戏化教学原则游戏化教学是指将游戏元素融入到教学中,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的一种教学方法。
《儿童认知发展与具身教育》读后感
《儿童认知发展与具身教育》读后感《读〈儿童认知发展与具身教育〉有感》哇,最近读了一本超有趣的书,叫《儿童认知发展与具身教育》。
这书呀,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对自己学习和成长好多新想法的大门。
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就觉得学习有时候可真难呢。
就像在黑暗里摸索,不知道方向。
书里讲了好多关于我们小孩子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知识。
比如说,我们不是光靠脑子想就能懂所有东西的,我们的身体也在学习中起着超级大的作用。
这就好比我们要知道一个球是圆的,光听别人说可不行,得自己拿起来摸一摸,扔一扔,这时候身体就告诉我们的大脑,这个球是圆溜溜的,还会滚来滚去呢。
我就想起我学骑自行车的时候,要是光看书上写怎么保持平衡,怎么踩踏板,根本学不会呀。
我是真的骑上去,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来,感受着风在耳边吹过,感受着脚用力踏板的感觉,慢慢地才学会了骑自行车。
这就是具身教育吧,身体的体验对学习认知太重要啦。
书里还提到了不同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
我就想啊,我们在学校里,每个同学好像确实不太一样呢。
有的同学理解数学题特别快,就像有个超级计算器在脑袋里一样;有的同学画画就特别棒,那些色彩和线条就像从他的手指尖自己跑出来的。
我有个好朋友,他特别喜欢研究小动物。
每次上自然课讲到小动物,他都能说出好多有趣的事儿。
我就问他:“你咋知道这么多呀?”他说:“我经常去观察小动物啊,看它们怎么跑,怎么找吃的,怎么搭窝。
”这就像书里说的,他通过自己的身体去探索小动物的世界,所以他对小动物的认知就特别深刻。
那我呢,我比较喜欢做手工。
我觉得在做手工的时候,我的手就像有魔法一样。
我可以把一张纸变成一朵漂亮的花,把一些小树枝变成一个小房子。
这也是我的身体在学习和创造呀。
那在学校里,老师的教育方法也很重要呢。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上科学课,老师不是光在黑板上写那些科学知识,而是带我们到操场上去做实验。
我们观察阳光在不同时间的影子,这可比在教室里光看书本有趣多啦。
我就想啊,这就是好的教育方法吧,就像书里说的具身教育,让我们的身体参与到学习当中。
有关具身认知的三种理论模型
有关具身认知的三种理论模型郑皓元;叶浩生;苏得权【摘要】The embodied cognition(EC)emphasizes the formative role the organism's structure of body and sensorimotor systems play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nd and cognitive processes.Relative theoretical analysis admit the sha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mind bydirect(indirect)illustration.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disagreements which leads the embodied cognition difficult to unify.They can be attributed to three kinds of theoretical models: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 and Simulated Sensorimotor Metaphor.%具身认知强调了身体在认知中的关键作用,主张身体的构造和状态、身体的物理属性及其大脑与身体的特殊感觉-运动通道对认知的形成产生了根本影响.具身认知的相关理论虽然直接或者间接承认身体对心智的塑造关系,但是存在一些观点的不一致,导致具身认知理论难以统一到相同的框架上来,具身认知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种模型:概念隐喻理论,知觉符号理论和感知运动模拟隐喻理论.【期刊名称】《心理学探新》【年(卷),期】2017(037)003【总页数】5页(P195-199)【关键词】身体;具身认知;概念隐喻理论;知觉符号理论;感知运动模拟隐喻理论【作者】郑皓元;叶浩生;苏得权【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 510006;广州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006;广州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09“近20年时间里,哲学所关注的问题发生了变化。
学生认知发展的驱动力探讨
学生认知发展的驱动力探讨概要:根据模型认知规律,学生对溶液的浓度有一定的认识,教师设计一个“有效问题”的问题串,能驱动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迁移,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课堂是动态的,随时会发生一些新情景,教师要根据新变化及时创设新的“有效问题”来驱动学生认知发展。
一、有效问题的概述(一)有效问题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效”解释为实现预期目的,即从结果的维度考量目标是否实现,实现即有效,否则为无效。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有效教学方法》作者加里·鲍里奇认为有效问题是那些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指能唤起学生高级思维活动的问题,它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互相探讨,从而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发掘学生的潜能。
(二)有效问题的依据1. 最近发展区理论。
它是由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
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 建构主义理论。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认为: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
(三)构建有效问题的策略1. 情景创设策略问题驱动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构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认知水平”,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潜能等等。
2. 模型教学策略模型教学策略以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知识体系的内部构架为依据,学习者的表观认知为原型,强调知识体系的双向建构过程。
分析儿童的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论文
分析儿童的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论文伴随着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2~6岁的学前期儿童正处于特殊的游戏发展阶段,皮亚杰将这一阶段命名为象征性游戏或假装游戏阶段。
假装游戏开始于儿童幼年的客体替代(如将香蕉假装为电话),进而发展为复杂的角色扮演或假想伙伴玩耍。
在整体上,假装游戏是指一种有意识、但不含欺骗目的的游戏形式。
行为者在准确地感知到实际情况的条件下,有意想象出非真实的情境,并根据这种想法有意公开作出非真实的行为。
尽管不同形式的假装游戏在本质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仍然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和功能,值得深入探究。
作为学前期儿童假装游戏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假想伙伴(Imaginary Companion)指的是在与他人对话和直接游戏的一段时间内,儿童所命名和指向的一个客观实物或看不见的角色。
一、假想伙伴与儿童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年龄阶段上来看,假想伙伴对于个体想象力发展的影响不仅贯穿于整个婴幼儿阶段,在成年期似乎依然会以某种变式存在着。
在婴儿阶段,艾可多罗(Acredolo)等研究者提出,之后创造出假想伙伴的婴儿在此时就显示出一种对于想象性玩具特别的喜爱。
在幼儿阶段,有假想伙伴的儿童更倾向于将神话融入到他们的游戏当中,并且将此类事件解释得更加神奇,或者进行更加富有想象力的玩耍。
在青少年和成人阶段,这种想象力差异会随着个体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突出。
迪尔克(Dierker)等人在一项针对大学生的回溯性研究中发现,童年期有假想伙伴的大学生,和童年期没有假想伙伴的大学生相比,在想象卷入度上存在着差异,比如他们会更为频繁地使用想象;对假想伙伴回忆生动程度不同的女性大学生在想象力上存在着更为显著的差异。
此外,一些青少年在儿童时期会进行假想伙伴玩耍,而这一行为在之后会以白日梦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假想伙伴与儿童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关于假想伙伴和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早期的研究者认为假想伙伴的存在是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社会技巧和社交机会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智与计算50心智与计算, Vol.3,No.1 (2009), 050-054文章编号:MC-2009-08收稿日期:2009-03-02出版日期:2009-03-31© 2009 MC– 厦门大学信息与技术学院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具身动力模型沈秋凤,丁 峻(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系,浙江杭州310018)sqf-126@摘要:社会认知是个体对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和理解活动,儿童期是个体社会认知毕生发展的关键期。
本文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的视域下,在考量儿童这个群体特殊性的基础之上提出具身动力模型来阐述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
文章论述了具身动力模型的基础、环境差异及动力体现,并据此模型理论对儿童教育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具身动力模型;儿童;社会认知中图分类号: B844 文献标识码:AEmbodied Cognition Dynamic Model ofChildren’s Social CognitionSHEN Qiu-feng, DING Jun(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jiaoke0302@Abstract: Social cognition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objects, phenomena and their relations.Childhood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life-long period of social cognition. This paper based onthe viewpoint of the second cognitive science- “Embodied Cognition”, given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specialcharacteristic of children, then put forward embodied cognition dynamic model to elaborate children's social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basis,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and driving force of themodel, finally, based on this model we put forward some feasibility proposals about children’s education.Key words: embodied dynamic model; children, social cognition1 引言社会认知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动[1]。
儿童社会认知,即儿童对他人和自己的理解,儿童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理解,以及儿童对社会规则(social rules)以及社会类别(social categories)和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hips)的理解[2],这对儿童做什么事、思考什么问题、以及如何思考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
90年代以后,对儿童社会认知的研究开始日益增多,由于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的独特性,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独特的特点,他们的社会认知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过程。
那么儿童的社会认知是如何发展的?社会认知的范畴模型、样例模型、情境模型[3]等是否也同样适用于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呢?我们认为,儿童是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的社会认知发展有其与众不同的一面,在此,我们将在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新视野下提出具身动力模型,并借用此模型来阐述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2 具身认知观及其特点在认知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认知和智能的观念经历了两次转变,第一次“认知革命”将心智的内部状态视为抽象表征水平的逻辑或计算过程,第二代认知科学确定心智的身体基础,身体在认知和社会活动中的首要作用为标志,哲学地和经验地表明身体是我们接触、介入、认识和拥有世界的枢轴(pivot),是心智表现的最初样式[4-5]。
当代认知科学提出了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观,在这里暂且不论对具身认知翻译存在的不同观点,但核心理念是一致的,都是试图对心-身-世界之间的交互方式给予系统的理论说明,均主张:“认知是一种高度具身的、情景化的活动,甚至思维的存在应当首先被看作是行动的存在”[6]。
具身认知认为,(1)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具身的(embodied),即人的心智本质上是具身的生物神经现象,是神经系统整体活动的体现(appearance),机体的认知能力是在身体-脑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2)具身认知是情境的(situated),是具身心智嵌入在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约束中,是必须相应于环境的状况和变化的;(3)具身认知是发展的(development),认知不是一开始就处于高级水平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4)具身认知是动力系统的(dynamic system),即认知不是一个孤立在头脑中的事件,而是一个系统事件,具身心智的认知活动和环境是耦合的[7]。
3 具身动力模型: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新解释具身动力可以认为是不断整合样例的范畴[8]。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思维缺少基本的材料,只能对当下的情景组合,设想出并不存在的情境,表达自己的情感、兴趣、愿望等。
婴儿处在一个时刻变化着的充满样例的环境中,最初他们只能充分利用已有的感觉系统,知觉周围的环境中的各种样例,产生基本的生理和情绪体验。
James W.曾写道:“我们一但知觉到激动我们的对象,立刻就引起身体上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
对于激动我们的知觉对象的知觉心态,并不立刻引起情绪;知觉之后,情绪之前,必须先有身体上的表现发生……,假如知觉了之后,没有身体变化紧跟着发生,那么,这种知觉就只是纯粹知识的性质……”[9]。
最初情境中的生理和情绪体验以具身的形式被贮存在婴儿的记忆中:Walker(1982)向5个月大婴儿呈现两部电影,里面出现的是一个陌生成人,一部是成人很生气地说话,并做出生气的面部表情和姿势;另一部中成人高兴地说话,并做出开心的面部表情和姿势。
电影声音都通过扩音器传出。
不管是高兴还是生气的电影,只要配音与电影内容相匹配,婴儿观看电影的时间都比较持久。
这表明,5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具有了关于不同情绪和情绪如何通过面部及声音表达出来的一些知识[2]。
即,婴儿在经历各种样例的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和情绪体验以自我经验表象和情感表象的形式整合成范畴。
这些范畴是模糊的,因为婴儿还不具备将他所获得的关于客体的表象的信息与具体的概念结合的能力,但是,这个范畴经历着不断的认知建构过程,先形成的范畴成为参照系,儿童从最初的与个别熟悉的事物或个别切实经验相联系,逐步扩展深化,进一步发展出概括性更高的或抽象性更强的概念乃至范畴,最后形成对主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真理性的意念-理念符号表征系统。
具身动力的范畴是具体情境和具体身体的结合,是具备撮合样例能力的范畴。
儿童早期的情绪激活、具身体验和经验表象的建构,促使儿童感觉皮层、联合皮层的发育发展,使得儿童形成表象性体验,成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基础,具有源头基础性和终身动力性的影响。
情境中的样例如同“在线(online)”[10]的信息,是动态多变的,这些信息首先引起儿童身体图式的变化,即涉及动力系统的功能表征的变化,如视觉体验和情绪变化,然后才有身体意象的变化,即对身体的一系列信念、态度和知觉的变化;范畴是“离线(offline)”[10]的、以记忆为基础的信息,当儿童面对新的样例时,范畴就会处于一种激活状态,儿童将会按照与其最匹配的范畴进行加工,同时整合身体意象和身体图式的新变化,整合逐步施加的符号信息,发展其具象概念系统,成为把握主客观世界的初步能力,进而过渡至抽象概念表征的中级认知。
3.1 具身动力模型的基础——双元理解从进化的观点来看,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具有明显的生存价值,能够更好地处理社会关系的个体,有可能生存得更久、延续后代更多。
由此,社会认知可能有其生物学基础,这是在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
婴儿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产生自我和他人的双元理解?即,他们何时认识到他们是与物体和其他个人不同的个体?研究此问题的方法是检测婴儿何时开始能识别镜子中的自己。
一直以来存在这样的争论,区分镜子中的自我需要对肖像运动和身体运动的认知达到平衡。
具身认知观认为自我感知的最基本的方面是能明显地区分其他客体、个人与自我之间区别的感觉[10]:当你在办公室时,你能看到桌子、椅子等,当你在户外时,你能看到建筑、树、燕子、鸭子等,你能听到办公室外的吵闹等,这些都能通过你的感觉系统被注意到,但你却不会把这些客体弄混淆;同样地,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双手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任何人都能清楚地区分哪双手是自己的。
伴随着这种区分的感觉,产生了在世界上能自己判断事物的认知,因为个体有“来自内部”的身体的体验。
也即,个体好像包含或者约束了自己的身体,从而任何身体外部的东西都能区分。
据认知神经科学家Schmidt-Hieber等(2004)的研究显示,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其脑内会发生大量突触消失和建立新的更精确与连接距离更远的“突触集”,即那些传入信息能够与最大数量的神经细胞相匹配的“交际性更强”的突触得以保留或新生[11]。
因此,由于不断受到外部客体的刺激,对于外部信息的具身体验不断得以保留或新生,儿童逐渐意识到外部客体的存在。
当儿童能成功识别镜子中自我时,儿童能认识到镜子中运动的身体是自己的,即自己边界内身体的运动,同时认识到镜子中的是他的身体运动的映射。
儿童只有在产生自己身体的边界是什么和边界在哪里的感知后,才能产生自己的判断事物的方法。
换言之,儿童首先要形成自我意识,才可能有社会认知的发展。
当儿童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时,儿童倾向于把自我的特征填充到其他对象上,并在对象的身体上发现、升华自我潜能,相当于把对象作为自我的代言人。
所以,具身的感知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是必须的。
3.2 具身动力模型下的环境差异儿童是时刻置身于运动变化的环境中,包括自己身体内部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中极其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对儿童的社会认知产生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