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系统.ppt
合集下载
《有线电视系统》课件
05
CATALOGUE
有线电视系统的安全与维护
有线电视系统的安全问题
防雷击
有线电视系统应采取防雷措施,如安 装避雷针、避雷带等,以防止雷击对 系统造成损坏。
防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会影响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 质量,应采取屏蔽、滤波等措施,以 减少电磁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防静电
静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危害较大,应 采取接地、防静电等措施,以避免静 电对系统造成损害。
、传输质量稳定的特点。
数字信号传输可以提供更高的数 据传输速率和更清晰的图像质量
。
数字信号传输需要更复杂的编码 和解码技术,成本相对较高。
有线电视系统的传输网络
有线电视系统的传输网络通常采 用同轴电缆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
同轴电缆传输容量较小,传输距 离较短,但成本较低,适用于短
距离传输。
光纤传输容量大、传输距离长、 抗干扰能力强,但成本较高,适
02
它由信号源、前端、传输网络、 用户终端等部分组成,为用户提 供电视节目接收和信号处理等服 务。
有线电视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有线电视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 世纪50年代,最初是为了解决电视 信号覆盖范围有限的问题而发展起来 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系统逐渐 实现了信号的双向传输、数字传输和 交互式服务等功能,成为现代社会中 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
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
信号源
包括电视台、卫星、微 波等信号源,提供电视
节目信号。
前端
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调 制、解调和处理,转换 为适合传输的信号格式
。
传输网络
包括同轴电缆、光纤等 有线信道,将信号传输
到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优秀课件
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
3. 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994年,数字卫星电视启动; 1998年,数字地面电视开始试播; 欧、美、日发展较快; 数字卫星电视出现最早,目前最为成熟与 规范; 数字有线电视和数字地面电视目前尚处于 起步和试验阶段。
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
4. 数字有线电视在我国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1)有线电视目前在中国有9000万以上用户,
2005年将达到1.2亿。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的电 视用户多数通过有线收看电视节目,同时有线 电视数字化的技术基础也较成熟。有线电视数 字化的发展将能够支持最全面的业务。
数字有线电视பைடு நூலகம்我国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2)我国尚未放开个人和家庭直接接收卫星电视 信号的限制,至于数字电视的地面广播,有关标 准国际上正在制定中,美国计划于今年开播,我 国则会更晚一些,而且地面广播的频率资源有限, 设备投资较大,发展受到局限。而我国有线电视 网络已经遍布大中城市,乃至县城和一些乡镇, 总用户将近9000万,实现数字有线电视广播,增 加的频道数最多,在传输链路上的投资最少。
数字电视的技术优势
(6)由于采用数字技术,数字电视有利于实现电 视广播与计算机网络的融合,从而可以大大扩展 服务内容,数字电视的标准已经考虑了与ATM以 及IP的互操作性。对用户来说,这意味着可以从 被动地收看变成主动地准交互(本地交互)、交 互地收看。而且随着节目源的丰富,用户可以获 得更多的游戏娱乐节目;获得各类针对性的信息 资讯,如财经信息等;其它服务,如:付费节目、 随次计费节目、电影选播系统、歌唱点播、新闻 选取、电视在线教育、电视购物、数字电子游戏、 居家银行及互联网浏览等新颖服务。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
概述 有线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有线电视系统介绍
包括电视机和机顶盒等设 备,用于接收和解调来自 传输网络的电视信号。
02
有线电视系统的传输方式
模拟信号传
模拟信号传输
通过连续的信号波形传输电视信号,早期有线电视系统主要采用 模拟信号传输方式。
信号质量受限于传输介质
模拟信号传输方式容易受到信号干扰和衰减,传输质量不稳定,影 响电视画面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有线电视系统介绍
•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 有线电视系统的传输方式 • 有线电视系统的应用 • 有线电视系统的未来发展 • 有线电视系统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1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有线电视系统是一种通过同轴电 缆或光纤传输电视信号的系统,
提供电视节目给广大用户。
传输稳定性高
由于采用有线传输方式,信号 不易受到干扰,传输稳定性较 高。
网络安全问题
安全威胁
黑客攻击、病毒传播、非法访问等。
解决方案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用户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采用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传 输安全;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提高系统安全性。
服务质量提升问题
服务质量问题
信号中断、画面卡顿、声音不清晰等。
VS
解决方案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优化网络结构,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稳 定性;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提升画 面和声音质量。
三网融合技术
融合网络架构
通过将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进行融合,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 高网络利用率和可靠性。
融合业务应用
三网融合技术使得有线电视系统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应用,如视频通话、在 线游戏、互动教育等,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有线电视系统的智能化发展
02
有线电视系统的传输方式
模拟信号传
模拟信号传输
通过连续的信号波形传输电视信号,早期有线电视系统主要采用 模拟信号传输方式。
信号质量受限于传输介质
模拟信号传输方式容易受到信号干扰和衰减,传输质量不稳定,影 响电视画面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有线电视系统介绍
•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 有线电视系统的传输方式 • 有线电视系统的应用 • 有线电视系统的未来发展 • 有线电视系统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1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有线电视系统是一种通过同轴电 缆或光纤传输电视信号的系统,
提供电视节目给广大用户。
传输稳定性高
由于采用有线传输方式,信号 不易受到干扰,传输稳定性较 高。
网络安全问题
安全威胁
黑客攻击、病毒传播、非法访问等。
解决方案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用户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采用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传 输安全;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提高系统安全性。
服务质量提升问题
服务质量问题
信号中断、画面卡顿、声音不清晰等。
VS
解决方案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优化网络结构,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稳 定性;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提升画 面和声音质量。
三网融合技术
融合网络架构
通过将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进行融合,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 高网络利用率和可靠性。
融合业务应用
三网融合技术使得有线电视系统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应用,如视频通话、在 线游戏、互动教育等,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有线电视系统的智能化发展
有线电视系统用同轴电缆或光缆.pptx
电视调制器性能参数
衰减器
混合器前的输入端在电平较高的频道串入衰减器后, 使各频道的输入信号电平相等。
放大器输入端串入衰减器以后,使输入电平低于放大 器的最大输入电平,防止放大器过载。
均衡器
含有多频道电视信号的宽带信号进入系统后,由于电缆 的衰减特性造成高端频道的衰减远大于低频道信号电平 的衰减,尤其是全频道闭路电视系统UHF频段电视信号 的衰减更为严重。
带宽达到400MHZ—800MHZ 光纤传输系统 由发送端、中继站、接收端三部分组成
发送端主要设备是光发射机,包括光源、激励器、编码 箱。光发射机的作用是把被传输的电信号经过调制处理 后得到强度随传输信号变化的已调光信号,送入光纤中 进行传输。
中继站的主要设备有检光器、放大器或再生器、激励器、 光源等。中继站的作用是通过检光器把光信号解调为电 信号,并将其放大后再转换成光信号继续送入光缆进行
调制器
中频调制器 将视频和音频调制在电视中频上,即图像中频38MHZ , 伴音中频31.5MHZ。经中频调制的视频信号能有效地克 服邻频干扰。
射频调制器 将视频和音频信号调制在VHF、 UHF频段上 闭路电视系统中使用的调制器均为射频调制器 ,把彩色
或黑白电视的视频和音频信号变成射频全电视信号,其
隔离:分支器的隔离有反向隔离和 相互隔离 反向隔离 一般在25一40dB之间 相互隔离 (分支输出端之间 )大
分支器的技术数据
项目
二分支器
性能参数
四分支器
分支损 标称值
8
耗(dB) 允许偏差
12 16 20
24 28 ±1.5
12 16 20 24 28
插入损
VHF
≤3.5
≤2
≤1 .5
有线电视系统学习PPT课件
由发射站的微波发射机放大,经发射天线发射。 在每个接收点的定向微波接收天线接收到微波电视信号
后,下变频为V、U频道或增补频道,送入集体接收的前 端,再经过用户的分配分支网络送到用户终端。供用户 收看。
精选
13
闭路电视系统的设备
放大器 放大电视信号,弥补闭路电视系统中的电缆、 分支器、分配器等无源器件对电视信号的衰减
图像伴音 頻道
调制器 放大器
器
计算机控制
导頻信号 73.5MHz 发生器
103.5MH
z
精选
干线桥接 输出站
干线传输系统 干线 中间桥接 终端桥接 放大站 输出站 输出站
分配给邻近线路 用户分配网络
分配放大器 延长放大器
引入线
电视机
保安器
电视机
分配器 保安器
4
我国电视频道的划分
—个频道的电视信号占用频带宽度为8MHz ,伴音信号 的载频比图象信号载频高6.5MHz。1—12频道属于“甚 高频段”,常用英文缩写字母VHF表示;13—68频道属 于“特高频段”,常用英文缩写字母UHF表示
I频段为电视广播的1-5频道; Ⅱ频段划分给调频广播和通信专用; Ⅲ频段为电视广播的6-12频道; Ⅳ频段为电视广播的13-24频道; Ⅴ为电视广播的25—68频道
精选
5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工作频段
Z17~Z36
标准频道用DS、增补频道用Z表示
精选
6
前端系统 ü 对天线接收的信号、摄录设备输出的信号调制为高频电视
发送端
光缆
中继端
光缆
接收端
精选
11
发送端主要设备是光发射机,包括光源、激励器、编码 箱。光发射机的作用是把被传输的电信号经过调制处理 后得到强度随传输信号变化的已调光信号,送入光纤中 进行传输。
后,下变频为V、U频道或增补频道,送入集体接收的前 端,再经过用户的分配分支网络送到用户终端。供用户 收看。
精选
13
闭路电视系统的设备
放大器 放大电视信号,弥补闭路电视系统中的电缆、 分支器、分配器等无源器件对电视信号的衰减
图像伴音 頻道
调制器 放大器
器
计算机控制
导頻信号 73.5MHz 发生器
103.5MH
z
精选
干线桥接 输出站
干线传输系统 干线 中间桥接 终端桥接 放大站 输出站 输出站
分配给邻近线路 用户分配网络
分配放大器 延长放大器
引入线
电视机
保安器
电视机
分配器 保安器
4
我国电视频道的划分
—个频道的电视信号占用频带宽度为8MHz ,伴音信号 的载频比图象信号载频高6.5MHz。1—12频道属于“甚 高频段”,常用英文缩写字母VHF表示;13—68频道属 于“特高频段”,常用英文缩写字母UHF表示
I频段为电视广播的1-5频道; Ⅱ频段划分给调频广播和通信专用; Ⅲ频段为电视广播的6-12频道; Ⅳ频段为电视广播的13-24频道; Ⅴ为电视广播的25—68频道
精选
5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工作频段
Z17~Z36
标准频道用DS、增补频道用Z表示
精选
6
前端系统 ü 对天线接收的信号、摄录设备输出的信号调制为高频电视
发送端
光缆
中继端
光缆
接收端
精选
11
发送端主要设备是光发射机,包括光源、激励器、编码 箱。光发射机的作用是把被传输的电信号经过调制处理 后得到强度随传输信号变化的已调光信号,送入光纤中 进行传输。
有线电视系统的失真特性PPT资料优秀版
1.失真的概念
失真的分类
载波复合二次差拍比(C/CSO)是指在系统给定点上,图像载波电压与落入该频道内成簇集聚的二次差拍产物的复合电压之比,通常用分贝表示,即
IM = 20 lg(指定频道上的图像载波电压/落入该频道的互调产物电压)
失真的相关因素
有线电视系统的失真特性
线性失真 输出电平每提高1 dB,非线性失真就劣化1~2 dB。
国标规定 图像载波电压/围绕在图像载波中心附近群集的复合三次差拍产物的峰值电压)
CM=20lg(指定频道有用调制信号峰-峰值/引入本频道交扰信号峰-峰值) 非线性失真的大小与网络中传输频道数N、放大器的串连级数n密切相关
《C/C广SO电 =网 2络0国l工g(程标指综定规合频实定道训上》色图像/载亮波度电压时/落延入该差频不道内得成簇大集于聚的1二0次0差拍n产s物。的复合电压)
有载线波电 复视合系差是统拍的比指失(彩真C/C特T色B性)电是指视在系信统号给定中点,的图色像载度波电信压号与围和绕在亮图度像载信波中号心经附近系群集统的传复合输三次时差由拍产于物的时峰延值电不压之一比致,通而常用存分在贝表的示,时即延C/C差TB =。 20 一lg(般指定说频道上 图在像某载 规波定电频来压道/的,围频绕色带在范图度围像内与载,波亮系中统心度输附出信近端群号与集输的之入复端间合之三的间次信差时号拍的延产增物差益的随峰总频值率是电的压难变)化免情况的。,但只要这个差值足够小,使彩色图像与黑白图像之
在某规定频道的频带范围内,系统输出端与输入端来自间信号的增益随频率的变化情况。
互调
国标规定载波复合二次差拍≥50
复合二次差拍
线性失真特征是不产生新的频率成分,指标主要包括频道内幅频特性和色亮时延差等;
电视原理 有线电视系统课件
第5章 有线电视系统
• 5.1 概述 • 5.2 信号接收与信号源 • 5.3 前端系统 • 5.4 传输系统 • 5.5 分配系统 • 5.6 用户终端 • 5.7 双向有线电视系统 • 5.8 付费电视系统
电视原理 有线电视系统
5.1 概述
• 5.1.1 基本概念
• 1.定义与分类
•
(1)定义。
•
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终端设备,例如:
•
·电视: 接收机上变换器、解扰器、电视
接收机;
•
·调频广播: 收录机、收音机;
•
·通信:调制解调器(Modem)、复用器、电
话机、传真机、电视电话机;
•
·计算机:调制解调器、计算机;
•
·报警:调制解调器、传感器、报警器。
电视原理 有线电视系统
• 2. 拓扑结构
电视原理 有线电视系统
光纤CATV (a)星-树型网络;(b)根树型网络;(c)格子网
电视原理 有线电视系统
• 3.基本类型
•
种类繁多,分法复杂。
•
按系统规模或用户数量来分,有线电视有A、B、C、D四类,分
别对应大型、中型、中小型和小型系统。
表5―3 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类型
电视原理 有线电视系统
•
有线电视系统是采用缆线作为传输媒质来传送电视节目的
一种闭路电视系统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它以有线的方
式在电视中心和用户终端之间传递声、像信息。所谓闭路,指的是
不向空间辐射电磁波。
电视原理 有线电视系统
•
(2)分类。
•
按照用途分,有线电视系统有广播有线
电视和专用有线电视(即应用电视)两类。不过,
• 5.1 概述 • 5.2 信号接收与信号源 • 5.3 前端系统 • 5.4 传输系统 • 5.5 分配系统 • 5.6 用户终端 • 5.7 双向有线电视系统 • 5.8 付费电视系统
电视原理 有线电视系统
5.1 概述
• 5.1.1 基本概念
• 1.定义与分类
•
(1)定义。
•
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终端设备,例如:
•
·电视: 接收机上变换器、解扰器、电视
接收机;
•
·调频广播: 收录机、收音机;
•
·通信:调制解调器(Modem)、复用器、电
话机、传真机、电视电话机;
•
·计算机:调制解调器、计算机;
•
·报警:调制解调器、传感器、报警器。
电视原理 有线电视系统
• 2. 拓扑结构
电视原理 有线电视系统
光纤CATV (a)星-树型网络;(b)根树型网络;(c)格子网
电视原理 有线电视系统
• 3.基本类型
•
种类繁多,分法复杂。
•
按系统规模或用户数量来分,有线电视有A、B、C、D四类,分
别对应大型、中型、中小型和小型系统。
表5―3 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类型
电视原理 有线电视系统
•
有线电视系统是采用缆线作为传输媒质来传送电视节目的
一种闭路电视系统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它以有线的方
式在电视中心和用户终端之间传递声、像信息。所谓闭路,指的是
不向空间辐射电磁波。
电视原理 有线电视系统
•
(2)分类。
•
按照用途分,有线电视系统有广播有线
电视和专用有线电视(即应用电视)两类。不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信号,通过混合设备同时将多路信号合并为一路电视 信号,以便输送到干线传输系统。 ✓ 前端常用设备:天线放大器,调制器、解调器、混合器、 滤波器等。
前端模拟调制设备
前端模拟调制设备
2020-7-19
xx
邻频混合器
邻频混合器
6
有线电视的信号传输
同轴电缆传输 电缆的芯线越粗,其损耗越小。长距离传输多采用内导体粗的电缆。
干线传输系统
用户分配网络
2020-7-19
xx
2
前端设备
接收信号源
SHF 接收机
调制器
卫星地面站
有 线 电 视
微波站
电视广播 接收天线
頻率 变换器
带通 滤波器
頻率 放大器
頻道 放大器
混
系
统 的 构
摄像机
图像伴音 頻道
合
调制器 放大器
成
录像机
图像伴音 頻道
调制器 放大器
器
计算机控制
导頻信号 73.5MHz 发生器
字母代号含义
字母 符号 S SE SJ SG SZ ST SS
含义
绝缘材料 符号 含义
护套材料 符号 含义
同轴射频电缆 y
对称射频电缆 w
强力射频电缆 F 高压射频电缆 X
延迟射频电缆 I
特性射频电缆 D
电视电缆
K
聚乙烯
V
稳定聚乙烯
Y
氟塑料
F
橡皮
M
聚乙烯空气绝缘
B
稳定聚乙烯空气绝缘 H
藕芯
聚氯乙烯 聚乙烯 氟塑料 棉纱 玻璃丝编织浸硅 橡皮
2.4 3.1
1.9 2.7
200MHz 9.9
5.9
4.9
800MHz 19.9 13.3
10. 9
回波损耗 VHF
20
20
20
(>dB) UHF
18
18
18
一12 75士2.5 60 5000 1.5 2.0 4.0 8.9 20 18
2020-7-1点和应用 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损耗小、 材料来源丰富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
2020-7-19
xx
12
闭路电视系统的设备
放大器 放大电视信号,弥补闭路电视系统中的电缆、 分支器、分配器等无源器件对电视信号的衰减
单频道放大器 单频道放大器位于系统的前端,用来放大 摄象机、录象机和接收天线输出的信号,又称低噪声放大 器或前置放大器。这种放大器只放大一个频道的电视信号, 噪声系数很低,一般为3-6dB
2020-7-19
xx
11
多频道微波分配系统(MMDS)
微波传输适合于不便于架设传输线的地方。 MMDS系统由发射站和多个接收点组成。 发射站的多路信号源混合后上变频到2.5~2.7GHz,
由发射站的微波发射机放大,经发射天线发射。 在每个接收点的定向微波接收天线接收到微波电视信号
后,下变频为V、U频道或增补频道,送入集体接收的前 端,再经过用户的分配分支网络送到用户终端。供用户 收看。
有线电视系统
用同轴电缆或光缆做为信号传输介质,即从信号源到用 户之间均用缆线相连接,故又称电缆电视或有线电视。
电视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向空间辐射电磁波,所以称为 闭路电视系统。
2020-7-19
xx
1
系统组成
信号输入部分(信号源) 前端设备 干线传输分配部分 用户分配部分
有线电视系统
前端系统
I频段为电视广播的1-5频道; Ⅱ频段划分给调频广播和通信专用; Ⅲ频段为电视广播的6-12频道; Ⅳ频段为电视广播的13-24频道; Ⅴ为电视广播的25—68频道
2020-7-19
xx
4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工作频段
Z17~Z36
标准频道用DS、增补频道用Z表示
2020-7-19
xx
5
前端系统 ✓ 对天线接收的信号、摄录设备输出的信号调制为高频电
长波长光纤传输损耗为 1dB/km ,相当于SYV-75—9 型 同轴电缆传输损耗的百分之一以下
带宽达到400MHZ—800MHZ 光纤传输系统 由发送端、中继站、接收端三部分组成
发送端
光缆
中继端
光缆
接收端
2020-7-19
xx
10
发送端主要设备是光发射机,包括光源、激励器、编码 箱。光发射机的作用是把被传输的电信号经过调制处理 后得到强度随传输信号变化的已调光信号,送入光纤中 进行传输。
2020-7-19
xx
7
常用同轴电缆
电缆 型 号
SYKV—75-5 SYKV—75-9
绝缘形 式
藕芯式 藕芯式
芯线外 绝缘外 径mm 径mm
1.10 1.90
4.7 9.0
电缆外 径mm
7.3 12.4
特性阻抗 衰减常数dB/100m Ω 30MHz 200 MHz 800MHz
75土3
4.1 11
12.0 75土2.5 2.1 5.7
12.5
2020-7-19
xx
8
SYKV—75同轴电缆
参数名称
SYKV—75
-5
-7
-9
特性阻抗(Ω)
75土3 0 75土2.5 75士2.5
电容≥PF/m
60
60
60
标称电阻≥mΩ·km 5000
5000
5000
衰减常数 30MHz 3.6 dB/100m 50MHz 4.9
103.5MH z
2020-7-19
xx
干线桥接 输出站
干线传输系统 干线 中间桥接 终端桥接 放大站 输出站 输出站
分配给邻近线路 用户分配网络
分配放大器 延长放大器
引入线
电视机
保安器
电视机
分配器 保安器
3
我国电视频道的划分
—个频道的电视信号占用频带宽度为8MHz ,伴音信号 的载频比图象信号载频高6.5MHz。1—12频道属于“甚 高频段”,常用英文缩写字母VHF表示;13—68频道属 于“特高频段”,常用英文缩写字母UHF表示
22
75土2.5 2.4 6
12
SSYKV—75-5 藕芯式 SSYKV—75-9 藕芯式 SIDV—75-5 藕芯式 SIZV—75-5 竹节式 SYDV—75-9 竹节式 SDVC—75-5 藕芯式 SDVC—75-7 藕芯式
1.00 1.90 1.13 1.20 2.。2 1.00 1.60
4.8 9.0 5.0 5.0 9.0 4.8 7.3
7.3 13 7.4 7.3 11.4 6.8 10.0
75土3
4.2
75土3
2.1
75土3
3.5
75土3
4.5
75土2
1.7
75土3
4
75土2.5 2.6
11.5 5.1 8.5 11 4.5 10.8 7.1
23 11 17 22 9.2 22.5 15.2
SDVC—75-9 藕芯式 2.00 9.0
中继站的主要设备有检光器、放大器或再生器、激励器、 光源等。中继站的作用是通过检光器把光信号解调为电 信号,并将其放大后再转换成光信号继续送入光缆进行
再传输 。(也有光放大器)
接收端安装检光器、放大器或再生器等设备,它们的作 用是把光缆中传输的光信号经检光器恢复成原来的电信 号,并使其强度达到要求、供用户接收。
前端模拟调制设备
前端模拟调制设备
2020-7-19
xx
邻频混合器
邻频混合器
6
有线电视的信号传输
同轴电缆传输 电缆的芯线越粗,其损耗越小。长距离传输多采用内导体粗的电缆。
干线传输系统
用户分配网络
2020-7-19
xx
2
前端设备
接收信号源
SHF 接收机
调制器
卫星地面站
有 线 电 视
微波站
电视广播 接收天线
頻率 变换器
带通 滤波器
頻率 放大器
頻道 放大器
混
系
统 的 构
摄像机
图像伴音 頻道
合
调制器 放大器
成
录像机
图像伴音 頻道
调制器 放大器
器
计算机控制
导頻信号 73.5MHz 发生器
字母代号含义
字母 符号 S SE SJ SG SZ ST SS
含义
绝缘材料 符号 含义
护套材料 符号 含义
同轴射频电缆 y
对称射频电缆 w
强力射频电缆 F 高压射频电缆 X
延迟射频电缆 I
特性射频电缆 D
电视电缆
K
聚乙烯
V
稳定聚乙烯
Y
氟塑料
F
橡皮
M
聚乙烯空气绝缘
B
稳定聚乙烯空气绝缘 H
藕芯
聚氯乙烯 聚乙烯 氟塑料 棉纱 玻璃丝编织浸硅 橡皮
2.4 3.1
1.9 2.7
200MHz 9.9
5.9
4.9
800MHz 19.9 13.3
10. 9
回波损耗 VHF
20
20
20
(>dB) UHF
18
18
18
一12 75士2.5 60 5000 1.5 2.0 4.0 8.9 20 18
2020-7-1点和应用 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损耗小、 材料来源丰富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
2020-7-19
xx
12
闭路电视系统的设备
放大器 放大电视信号,弥补闭路电视系统中的电缆、 分支器、分配器等无源器件对电视信号的衰减
单频道放大器 单频道放大器位于系统的前端,用来放大 摄象机、录象机和接收天线输出的信号,又称低噪声放大 器或前置放大器。这种放大器只放大一个频道的电视信号, 噪声系数很低,一般为3-6dB
2020-7-19
xx
11
多频道微波分配系统(MMDS)
微波传输适合于不便于架设传输线的地方。 MMDS系统由发射站和多个接收点组成。 发射站的多路信号源混合后上变频到2.5~2.7GHz,
由发射站的微波发射机放大,经发射天线发射。 在每个接收点的定向微波接收天线接收到微波电视信号
后,下变频为V、U频道或增补频道,送入集体接收的前 端,再经过用户的分配分支网络送到用户终端。供用户 收看。
有线电视系统
用同轴电缆或光缆做为信号传输介质,即从信号源到用 户之间均用缆线相连接,故又称电缆电视或有线电视。
电视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向空间辐射电磁波,所以称为 闭路电视系统。
2020-7-19
xx
1
系统组成
信号输入部分(信号源) 前端设备 干线传输分配部分 用户分配部分
有线电视系统
前端系统
I频段为电视广播的1-5频道; Ⅱ频段划分给调频广播和通信专用; Ⅲ频段为电视广播的6-12频道; Ⅳ频段为电视广播的13-24频道; Ⅴ为电视广播的25—68频道
2020-7-19
xx
4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工作频段
Z17~Z36
标准频道用DS、增补频道用Z表示
2020-7-19
xx
5
前端系统 ✓ 对天线接收的信号、摄录设备输出的信号调制为高频电
长波长光纤传输损耗为 1dB/km ,相当于SYV-75—9 型 同轴电缆传输损耗的百分之一以下
带宽达到400MHZ—800MHZ 光纤传输系统 由发送端、中继站、接收端三部分组成
发送端
光缆
中继端
光缆
接收端
2020-7-19
xx
10
发送端主要设备是光发射机,包括光源、激励器、编码 箱。光发射机的作用是把被传输的电信号经过调制处理 后得到强度随传输信号变化的已调光信号,送入光纤中 进行传输。
2020-7-19
xx
7
常用同轴电缆
电缆 型 号
SYKV—75-5 SYKV—75-9
绝缘形 式
藕芯式 藕芯式
芯线外 绝缘外 径mm 径mm
1.10 1.90
4.7 9.0
电缆外 径mm
7.3 12.4
特性阻抗 衰减常数dB/100m Ω 30MHz 200 MHz 800MHz
75土3
4.1 11
12.0 75土2.5 2.1 5.7
12.5
2020-7-19
xx
8
SYKV—75同轴电缆
参数名称
SYKV—75
-5
-7
-9
特性阻抗(Ω)
75土3 0 75土2.5 75士2.5
电容≥PF/m
60
60
60
标称电阻≥mΩ·km 5000
5000
5000
衰减常数 30MHz 3.6 dB/100m 50MHz 4.9
103.5MH z
2020-7-19
xx
干线桥接 输出站
干线传输系统 干线 中间桥接 终端桥接 放大站 输出站 输出站
分配给邻近线路 用户分配网络
分配放大器 延长放大器
引入线
电视机
保安器
电视机
分配器 保安器
3
我国电视频道的划分
—个频道的电视信号占用频带宽度为8MHz ,伴音信号 的载频比图象信号载频高6.5MHz。1—12频道属于“甚 高频段”,常用英文缩写字母VHF表示;13—68频道属 于“特高频段”,常用英文缩写字母UHF表示
22
75土2.5 2.4 6
12
SSYKV—75-5 藕芯式 SSYKV—75-9 藕芯式 SIDV—75-5 藕芯式 SIZV—75-5 竹节式 SYDV—75-9 竹节式 SDVC—75-5 藕芯式 SDVC—75-7 藕芯式
1.00 1.90 1.13 1.20 2.。2 1.00 1.60
4.8 9.0 5.0 5.0 9.0 4.8 7.3
7.3 13 7.4 7.3 11.4 6.8 10.0
75土3
4.2
75土3
2.1
75土3
3.5
75土3
4.5
75土2
1.7
75土3
4
75土2.5 2.6
11.5 5.1 8.5 11 4.5 10.8 7.1
23 11 17 22 9.2 22.5 15.2
SDVC—75-9 藕芯式 2.00 9.0
中继站的主要设备有检光器、放大器或再生器、激励器、 光源等。中继站的作用是通过检光器把光信号解调为电 信号,并将其放大后再转换成光信号继续送入光缆进行
再传输 。(也有光放大器)
接收端安装检光器、放大器或再生器等设备,它们的作 用是把光缆中传输的光信号经检光器恢复成原来的电信 号,并使其强度达到要求、供用户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