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3 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 认识线段、量画线段和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 认识线段、量画线段和解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f880f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d.png)
三、检测成果 体验成功
[教材P7 做一做]
1.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
长60(厘米) 长1( 厘米) 长28( 米 ) 说说你是怎样确定( )里的长度单位的?
三、检测成果 体验成功
1.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教材P5 做一做 第1题]
不是
是
是
不是
2.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 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教材P5 做一做 第2题]
长度单位
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
一、导入新课 尝试解题
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教材P5 例6]
二、合作探究 互帮互学
直的 有两个端点
黑板的边、桌子的边、书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请量出上面的线段长几厘米。
先估计,再用尺量。[教材P9 练习一 第6题] 量长方形和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
8厘米
6厘米
4厘米
(1)第二条线段比第三条线段长多少厘米? 6-4=2(厘米) 答:第二条线段比第三条线段长2厘米。
6.量一量下面三条线段的长度,比一比,再计算。
8厘米
6厘米
4厘米
(2)第三条线段比第一条线段短多少厘米? 8-4=4(厘米) 答:第三条线段比第一条线段短4厘米。
6.量一量下面三条线段的长度,比一比,再计算。
怎样解答?
我1米多高,才 到旗杆的这个高度。 旗杆应该是13米高。
怎样解答?
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 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怎样解答?
用一拃的长度和旗杆的高度比一 比,显然13厘米不合适。旗杆比 一个小朋友的身高高很多,相当 于10个小朋友的身高,所以13米 比较合适。
二年级上册第3课时 认识线段人教版2025版
![二年级上册第3课时 认识线段人教版2025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5025a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7.png)
线段有什么特点? 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教材第5页“做一做”
2.把每两个点用线段连接起来,一共画出了几 条线段?你能看出是什么图形吗?
画出了3条线段。 画出的是帆船上的帆。
教材第5页“做一做”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想一想该怎样画?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卷尺
测量轮
课堂练习
下面图形分别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 4 ) ( 5 ) ( 10 )
拓展延伸
把一个正方形剪掉一个角后,剩下的图形由几 条线段围成?
想一想可以 怎么剪。
剩下的图形由5条线段围成。
把一个正方形剪掉一个角后,剩下的图形由几 条线段围成?
剩下的图形由4条线段围成。
把一个正方形剪掉一个角后,剩下的图形由几 条线段围成?
1 长度单位
第3课时 认识线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感知线段,初步认识线段。 2.学会用尺子测量线段的长度,掌握画线段的
方法。 3.提升观察、想象、操作能力与合作意识以及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初步认识线段,掌握线段的特征。
【难点】 测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课堂导入
测量一段毛线的长。
毛线的长怎样测量呢?
探究新知
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黑板的边、桌子的边、书的边都可以看作线段。 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下面这些都是线段。
线段有什么特点? (1)直的。 (2)可以量出长度。 (3)两端各有一个点。
测量下面这些线段的长度。(课本第5页)
从刻度0的位置开始画起,画 到3厘米的地方。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3认识线段、解决问题》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3认识线段、解决问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bf4d51eff9aef8941e06da.png)
认识线段、解决问题
部编人教版版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系列课件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知识应用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一、复习导入
量一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手掌宽约 ( 8)厘米
一拃长约 (14)厘米
一步长约 (60)厘米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线段
孩子们,谁愿意来量一量 这根绳子的长度?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线段
请你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二、探究新知
(三)你知道吗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同学们 还知道哪些测量长度的工具?
二、探究新知
(四)旗杆的高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 13厘米还是13米?
三、知识应用
(一)画一画
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 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画出了3条线段 画出的是帆船上的帆
三、知识应用
(二)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不是线段。
因为它是 弯的,不 是直的。
是线段。
是线段。
不是线段。
因为它是 弯的,不 是直的。
二、探究新知
(二)画线段
认识了想线一段想,,能还不可能以自从己哪里 画一条画3到厘哪米里长?的线段呢? 应该怎么画?
从画刻到左度刻从画手1度尺 到画按5的 刻到等住刻 度等尺3度,子的04都,开地,是右始方从3手画停刻厘握起止度米笔,。2。
宽60(厘米)
长1( 厘)米
长28( 米)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练习册中选取。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37cc3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e.png)
认识线段
一、激趣导入,演示铺垫
猜谜语
一根根,一条条, 编织衣物少不了, 有时直来有时弯, 缝缝补补要用到。
谜底:线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拉紧的一条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一段线,如果没有拉紧,就不是线段。这是为什么吗? 线段有什么特征?
线段
端点
端点
1、直直的 2、有两个端点
下面哪些是线段呢?
线段的特征
3.线段有长有短,都可以进行测量。
同学们,你能用尺子画出3厘米的线段吗?
学一学:画线段
画法一:
(1)先确定一个端点。 (2)再把尺子的刻度0与端点对齐。 (3)从刻度0开始沿尺子画到刻度3的地方,标出右侧端点。
学一学:画线段
画法二:
画线段的过程中, 尺子不能移动。
先在纸上对应刻度0和刻度3处各画一个点, 再沿尺子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
3厘米
一定要画两个端点 、标出几厘米!
按要求画一画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4cm
0 1cm 2 3 4 5 6 7 8 (2)画一条和下面线段同样长的线段。
0 1cm 2 3 4 5 6 7 8
左手压尺用点力,
画
右手握笔轻轻移;
线
段
看好长度要标记,
儿
画上端点别忘记。
歌
三、巩固练习
1 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不是线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是线段。
是线段。
不是线段。
2 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 图形吗?
一共画出了3条线段。 画出的是帆船上的帆。
3 请画出一条比5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5+3=8(厘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时 认识线段 画线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时 认识线段 画线段](https://img.taocdn.com/s3/m/b164dba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12.png)
师:这样拉紧的一段绳子,可以看作一条线段。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线段。
2.引导实践,探究新知
一、寻找生活中的线段
1.小组合作,找一找,摸一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2.全班汇报。(注意纠正学生口头叙述的错误,保证叙述的准确性。)
3.课件依次出现黑板、桌子、书。它们的线段在什么地方?
教学重点
感受线段的特征,会用厘米尺量和画整厘米的线段。
教学难点
建立线段的表象,用尺量和画整厘米的线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一根30厘米的绳子,一把尺子(厘米尺)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案
1.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一、游戏
名称:玩绳子。
规则:将一根绳子摆放出不同的形状。
学生汇报:摆放出绳子的形状,特点。(如果有学生摆出直的,则直接导入新课。如果没有,教师可以直接展示直的,说明这样摆放用的时间最短,而且最简洁。)
2.布置课后练习。
教学板书
认识线段画线段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线段有长有短。
连接两点只能画1条线段。
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慢,因此我设置的摆绳子游戏,可以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通过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出线段的过程深化他们对线段是直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线段的初步数学模型,让学生尝试站在数学的角度上感知世界。线段欣赏活动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试着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将形象、直观的线段内化成抽象的概念。最后通过巩固练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趣的情境中巩固了新知,检测了教学效果。
2.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第2题。
这题放在图形中,增加了做题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适当地渗透的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的知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3课时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3课时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ab9d9dcaaedd3382c4d329.png)
第3课时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6、7题。
〖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体验线段的特点。
2.会量、画线段。
〖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各种直的、弯的实物若干,例如:牙膏盒、药盒、吸管等。
〖情景导入〗1.谈话:(课件演示)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队员叔叔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的,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爬楼梯呢?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导入课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进行新课〗知识点1 认识线段(1)感知线段的直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活动:看一看,摸一摸事先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鞋盒、直和曲的吸管、铅笔、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
交流汇报。
小结:有的东西是直的,有的东西是弯曲的。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提问:找出你认为是直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讨论、汇报。
(都在两端有两个头)小结:都有两个端点。
(3)从实例中理解线段①在黑板上出示三组点。
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分别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其中A组的线用尺子连接,其余B、C组学生都随手画线连接)②提问:这3条线哪一条像数学书的边,为什么?(A组,因为它是直的,它还有两个端点)③小结:我们把像A组那样的线叫做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比如数学书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吸管都可以看做是线段。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
(出示课题)(4)巩固理解提问: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为什么?(①③④⑤是线段。
因为它们都是有两个端点,且是直的)知识点2 线段可以度量吗?(1)学生活动:尝试测量课本第5页的线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的认识及画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的认识及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e17c5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5.png)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1.摸一摸文具盒、课本、铅笔的边……
端 点
端 点
线 段
2 .
3.线段有什么特点?
认识线段
1
第一部分
2第二部分Fra bibliotek 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
线段有两个端点
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01
02
03
小游戏
小结:线段可以横着、竖着、斜着, 但必须是直的,而且必须有两个端点。
右手拿笔轻轻移
画线段儿歌:
01
左手压尺用点力
02
03
画上端点别忘记
04
02
03
04
05
06
01
动动手
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填在( )里。 ( )条 ( )条 ( )条 ( )条 3 4 4 5
( )条线段
( )条线段
3
5
01
演示:画一条长3cm的线段
02
书P6做一做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汇报时间
汇报人姓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3 认识线段及画法(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3 认识线段及画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d01c7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7.png)
你知道吗?
(教科书第6页你知道吗?)
软尺
皮尺
卷尺
软尺
测量腰围 可卷起来携带
皮尺
卷尺
建筑工地测量
测量直线距离
测量道路工程
(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2)
2. 把每两个点用线段连接起来,一共画出了几 条线段?你能看出是什么图形吗?
线段
直的 有两个端点 可以量出长度
特征
量出上面的线段长几厘米。
1. 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教科书 第5页 做一做 第1题)
因为它是弯 的,不是直 的。
因为它是弯 的,不是直 的。
7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左手按住尺子, 右手握笔
(教科书第6页例题7)
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 画到3厘米的地方加点, 最后标长度。
7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画线段的过程中,
尺子不能移动。
先在纸上对应刻度0和刻度3处各画一个点。 再沿尺子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 最后,标上长度。
笔记 画线段方法总结:
1、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 画到3厘米的地方加点,最后标上长度。
方法一:画点、对点、画线、加点、标长度。 2、先在纸上对应刻度0和刻度3处各画一个点。
1 长度单位
第3课时 认识线段及画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谁有办法来量一量这根绳子的长度? 可以先把绳子拉直,然后用尺子测量长度。
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6
(教科书第5页例题6)
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教科书第5页例题6)
黑板边
桌子边
书边
黑板的边、桌子的边、书的边都可以看作线段。来自(教科书第5页例题6)
二级上册数学授课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人教秋讲课文档
![二级上册数学授课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人教秋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a32571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4.png)
画出的是帆船上的帆
第十四页,共21页。
三、巩固提高 1.你能看出下面哪条线长吗?在长的线段后
打“√”。
√
第十五页,共21页。
2.下面哪些是线段,在( )里画 “√”。
√
第十六页,共21页。
√
3.填一填。 (1)线段是( 直)的,有( 两)个端
点。
(2)两点之间可以画( 一 )条线段。
二级上册数学授课课件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人教秋PPT
第一页,共21页。
学习目标
1.能认识线段,会用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用尺子测量
线段的长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会数线段的条数。
2.亲身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认识线段、测
量线段、画线段、数线段的过程。 3.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明白数学产生于 生活,应用于生活。
第二页,共21页。
学习重、难点
1.认识线段的特征,能用尺子画线段和量出指定线 段的长度。 2.建立线段的表象,会分辨线段。
第三页,共21页。
量一量。
一、复习导入
手掌宽约
一拃长约 一步长约
( 8 )厘米 ( 14)厘米 ( 60)厘米
第四页,共21页。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谁愿意来量一量 这根绳子的长度?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在整节课的环节设计上,我通过“拉线段——找、折 线段——画线段——数线段——连线段”五步来帮助学生 一步一步地认识、理解直至掌握线段。这样的设计是完 全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也十分切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的 。不管是教学的细节,还是教学的环节,也不管是预设 的还是生成的,如果我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敏锐地抓 住教学的契机,并满足学生真实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 展,这堂课就应该能更精彩。一堂课是由许许多多的教 学细节与教学环节构成的,而课的成败,也恰恰体现在 这些教学细节与环节的设计与处理上,对于我的课堂而 言还需从细节上认真把握。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单元《第3课时认识线段》人教版(共17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单元《第3课时认识线段》人教版(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ecb8d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8.png)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基本特征, 构建线段模型。
2.通过实践操作,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 的长度,并会画线段(限整厘米)。
导入新知
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 人民的生命财产时总是争分夺秒, 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 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 楼梯呢?为什么从铁管上滑下来比 走楼梯快呢?
2.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 几条线段?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 形吗?
画出了3条线段。 画出的是帆船上的帆。
画一条 3 厘米长的线段。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画法:先确定一个端点;左手按住尺子,让刻
度0与端点对齐;从刻度0画起,画到刻度3,标
出右端点;得到的就是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合作探究
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黑板边、桌子边、书边 都可以看成线段。
说一说,还有哪些东西的边 可以看成线段?
像这样直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的线就是线段。
测量线段。
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 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 是几厘米。
典型例题
1.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不是线段。 是线段。 是线段。 不是线段。
在距离 3厘米处画一朵 ,5厘米处 画一棵 ,10厘米处画一个 。
课堂练习
归纳新知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1.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以尺子的刻度0为起点开始 画,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上几厘米的 地方。
再见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第一单元 第3课时 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第一单元 第3课时 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https://img.taocdn.com/s3/m/a13b3d1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6.png)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课题第三课时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线段的特点是通过学生活动、观察,由他们自己发现的。
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学到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而且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有大量能触发学生探究思维的问题。
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线段,关注“身边事”“身边物”,激发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身边问题。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可测量的,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的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践活动加深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量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学具袋中放有牙膏盒,药盒,直的吸管,弯曲的吸管,铅笔,绳子,弯曲的铁丝等。
教学媒体选择PPT、图片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师:(出示一根弯曲的绳子)同学们,谁来量一量这根绳子的长度?指名学生上台测量。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看他是怎么测量的。
学生会将弯曲的绳子拉直,放在讲台上,再用尺子测量。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他在用尺子量之前,做了一件事。
(课件出示教科书P5例6的情境图)师:要想测量出这根弯曲的绳子的长度,我们必须将它拉直,像这样拉直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奠定了知识、能力与心理上的基础。
二、实践操作,认识线段1.感知线段的直。
师:请拿出学具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判断一下哪些物体是直的。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吸管、弯曲的吸管、铅笔、绳子、弯曲的铁丝等,从中迅速拿出自己认为是直的物体。
师:请大家互相检查谁拿对了,谁拿错了,相互之间说一说,并互相纠正。
《认识线段---量、画线段》教学设计
![《认识线段---量、画线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39160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6.png)
《认识线段、画线段》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P5-6例6、例7及“做一做”主题:长度单位课时:共4课时,第3课时《认识线段、画线段》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课程标准要求: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学情分析:线段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在实际生活中,含有线段的物体很多,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此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在一年级时,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条边也就是线段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但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还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他们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又是学习的有利因素。
而且认识线段是下一课学习厘米,米、分米及进行测量等实践活动的基础,测量物体的长和宽要根据线段的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从这个端点到另一个端点)来确定,对学生来说更加抽象;到四年级学习直线、射线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和线段的特征相联系,也要用认识线段的方法做迁移。
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可测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
3.会按给定的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评价任务:1.会指出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完成目标1的达成;2.会测量三条线段的长度完成目标2的达成;3.会画3厘米的线段以及画出与下面线段同样长的线段,完成对目标3的达成。
资源与建议:1.对教材的简单分析认识线段属概念教学,是空间概念的范畴,它是教学测量长度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度量单位。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
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低,对此,我在教学设计中,补充了大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关的元素素材,以此丰富教材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1长度单位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
![小学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1长度单位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https://img.taocdn.com/s3/m/beb670a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d.png)
第3课时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体验线段的特点。
2.会量、画线段。
【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各种直的、弯的实物若干。
【情景导入】导入课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进行新课】知识点1 认识线段(1)感知线段的直谈话:请同学们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活动:看一看,弯曲的线。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提问:找出你认为是直的东西,看一看,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讨论、汇报。
(都在两端有两个头)小结:都有两个端点。
(3)从实例中理解线段①在黑板上出示三组点。
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分别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其中A组的线用尺子连接,其余B、C组学生都随手画线连接)②提问:这3条线哪一条像数学书的边,为什么?(A组,因为它是直的,它还有两个端点)③小结:我们把像A组那样的线叫做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比如数学书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吸管都可以看做是线段。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
(出示课题)知识点2 线段可以度量吗?(1)学生活动:尝试测量课本第5页的线段。
(2)交流测量方法:你是怎样测量的?(3)小结:测量线段的方法是先把尺子的0刻度线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
量一量吧!分析:要想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量。
在测量时注意将线段的一个端点对准尺子的“0”刻度,按正确测量方式测量,读出另一端点所在的刻度即可。
经测量,发现两线段长均为3厘米。
答案:均为3厘米。
知识点3 画线段(1)学生尝试活动: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交流、汇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3)小结:画指定长度的线段的方法是: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铅笔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上3厘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认识线段 画线段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认识线段 画线段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8643ab76a20029bd642d85.png)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3课时认识线段画线段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6、例7及第5页“做一做”、第6页“做一做”。
内容简析例6由“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以及三个实物图直接形象地描述出了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由几条线段的直观图说明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例7教学画线段,用尺子量一量,标出线段的实际长度,加深对线段的认识。
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通过观察、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认识线段,形象、直观地感受线段的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会用尺子量线段和按要求画整厘米的线段。
3.尝试同学互助的学习方式,会用语言正确阐述发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
4.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合作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欣赏数学中图形的简洁美。
教学重难点用直观描述的方式认识线段的特征;用尺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教法与学法1.认识线段的教学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与生活实际结合,使学生感受、理解线段。
让学生分层认识线段以及与线段有关的简单问题。
2.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因人而异、多种多样的,让每个学生通过比较来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如:画线段时,有三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是学生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就有了成功的体验。
承前启后链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谜语导入:师:同学们喜不喜欢猜谜语?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来猜一个谜语:一根根,一条条,编织衣物少不了。
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这是什么呢?生:线。
师: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画线段)【品析: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线段的学习状态。
】游戏导入:玩绳子。
规则:将一根绳子摆放出不同的形状。
学生汇报摆出的绳子的形状、特点。
(如果有学生摆出直的,则直接导入新课;如果没有,教师可以直接展示直的,说明这样摆放用的时间最短,而且最简洁)这样拉紧的一段绳子,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认识线段》(课件)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共21张PPT)
![《认识线段》(课件)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7ac57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6.png)
(5 )条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练习 3.画一条 6 厘米长的线段。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练习
4.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 段?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答:一共画出了 3条线段。画出的是三角形。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这些是线段吗?
结论:线段与它摆放的位置和方向是没有关系的。
创设情境
寻找生活中的线段。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m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线段
线段特征: 1.线段是直直的。
2.线段有2个端点,有长有短。 3.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测量线段。 同桌合作,尝试测量手中线段的长度。
请同学们说一说是如何测量线段的? 测量线段时,线段的一端和尺子的"0"刻度线
对齐,看线段的另一端对着数字几,线段的长度 就是几。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画线段。 尝试画一条 3厘米的线段,再说一说你是怎么画。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3课时 认识线段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用尺量线段、画线段
认
的方法。
识
线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视察、想象和操作的能力,
段
培养空间观念。
准备好了吗?一起去探索吧!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3 线段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3 线段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71695b5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6.png)
新课讲解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测量长 度的工具?
卷尺
软尺
皮尺
新课讲解
1 测量腰围;
软尺
可卷起 来携带
新课讲解
2 测量投掷的距离、物体的长度;
皮尺
卷尺
新课讲解
3 测量长距离及弯道;
合作探究
连接每两个点画 线段,一共画出了几 条线段?你能看出画 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画出了3 条线段。
线段有( 两 )个端点。
两
一
NEXT
两点之间可以画( 一 )条线段。
两
一
NEXT
课堂小结
(1)线段是直的,有 2 个端点; (2)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3)量、画线段。
谢谢观看!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
线段的认识
学习目标
能认识线段,会用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用尺子测量 线段的长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会数线段的条数;
亲身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认识线段、测量线段、画 线段、数线段的过程;
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明白数学产生于生活,应用 于生活。
课前复习
填空
(1)我们的教室宽约6 ( 米 ) (2)黑板长约3 ( 米 ) (3)小明身高126 ( 厘米 ) (4)课桌高70 ( 厘米 ) (5)1米=( 100 )厘米 (6)300厘米=( 3 )米
画出的是帆 船上的帆。
知识运用 你能看出下面哪条线长吗?在长的线段后打“√”。
√
知识运用
数一数,图中有( 10 )条线段。
课堂游戏
牛牛打高尔夫
小牛很喜欢打高尔夫球,可是 球老是打不进洞。同学们答出正确 的答案就可以帮助牛牛把球打进洞 里了。请各位小朋友帮帮它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
小结:把绳子拉直后,我们两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线段。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3分钟)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3分钟)1.课件出示例6,引导学生认识线段。
(1)课件出示例6实物图,引导学生感知线段。
可以发现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提问: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学生回答:鞋盒、牙膏盒、文具盒的边也都可以看成线段。
(2)课件出示例6线段图,引导学生认识线段。
像
这样直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的线就是线段。
提问:观察这些图形,说说线段都有哪些特征?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小结:
①直的:线段都是直的。
②有两个端点:线段的两端都有点,这个点就是线段的端点。
在线段的两端表示出端点。
(3)让学生亲身体验画线段过程,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小结:画线段时,通常以尺子的刻度0为起点,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上几厘米的地方。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8分钟)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1、2题。
3.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6、7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