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实验 测平均速度例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习题带答案 (1)
1.4测量平均速度一、多选题1.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一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
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 ,闪光灯每隔Δt 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
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从A 位置到D 位置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 .小球从B 位置到D 位置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 .小球从A 位置到C 位置的平均速度为3Δa tD .小球通过B 点时的瞬间速度为Δat2.在校田径运动会100m 决赛中,前30m 小明落后于小亮,后70m 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亮领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30m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B .前30m ,小明的平均速度与小亮的平均速度相等C .100m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D .100m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3.兔子和乌龟看完师大一中的运动会深受启发,打算上演一场2020版龟兔赛跑,兔子与乌龟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兔子与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的B .兔子比乌龟先到达终点C .在0至t 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的平均速度相同D .在0至t 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单选题4.某学生60m赛跑的成绩是9s,如果他在前30m的速度为6m/s,到达终点冲刺的速度为8m/s,那么,他在后30m的平均速度是()A.3.3m/s B.7m/s C.7.5m/s D.8m/s5.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
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AE两点间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在AE两点间做变速直线运动C.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D.小球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6.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
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习题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01 知识管理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利用公式_______ 计算.实验器材:斜面、木块、小车、______ 、_______ 、金属片等.实验方法:利用刻度尺测出物体所通过的______ ,利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_____ ,则可利用公式_______ 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注意:斜面的坡度应该小一些.斜坡坡度越大,小车的速度越快,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越短,越不易计时,测量时间时的误差就越大,所以为了减小误差,应该减小斜面的坡度.02 基础题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在AB、BC和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是v AB、V BC和v A c,由图可知()A,v AB最大B・7最大 C.V AC最大D, %、%和% 一样大2.高速公路上为避免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有关部门在路边竖立了距离确认牌.从确认牌开始,沿路分别竖有50 m、100 m、200 m标志牌.小明为了估测所乘汽车的速度,他用手表测出汽车从确认牌开始到200 m标志牌的时间为8 s,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A,6.25 m/s B,12.5 m/s C,25 m/s D,25 km/h3.(北京中考)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 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4.(眉山中考)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cm,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 m/s.5.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 进行测量的.(2)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获得下滑动力加速下滑;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___ (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表每格为1 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03 中档题6.(南通中考)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 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30 km/h B.60 km/h C.90 km/h D.120 km/h7.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记录了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 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B.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C. 5〜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 m/sD.2〜5 s内,小车运动了 2米第7题图第8题图8.如图是用照相机拍摄的某一小球在水中下落过程中某段时间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10 cm,闪光灯每隔0.2 s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由照片可知,小球从A位置下落到 B位置做___ (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____ m/s.9.为了参加首届动物奥林匹克运动会,猎豹正在进行刻苦地训练,他报的项目是400米短跑,为了尽可能发挥到最好的程度,他命令一只山羊准备场地并帮助测出全程前200 m、后200 m的平均速度,那么:A s xB s2C(1)山羊应该选取的测量工具是: .(2)如图,则前200 m、后200 m、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m/s、m/s、_______ m/s.(3)试分析这三种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及其原因:10.(乌鲁木齐中考)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 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 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___ (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 (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m/s.(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 _____ 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1.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从A 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0 4.00 16.00 36.00 64.00 100.00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 / 4 8 12 16 20(1)小物块5 s内的平均速度为 cm/s.(2)物块做_______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______ (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 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cm.04 拓展题)12.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铅笔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老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距离/厘米15 30 45一—一一一一时间/秒,“实验次数_ ___-一一二二二三》1 1.00 1.92 2.822 0.99 1.94 2.803 0.96 1.90 2.78(1)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是”(填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s 0.45 米方法1:v—12.82秒_s_ 0.15米(0.30—0.米)米(0.45—0.30)米方法2:v=t=[1.00秒+(1.92 — 1.00)秒十(2.82 — 1.92)秒]以上两种计算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参考答案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管理 ssv=S亥腹尺停表路程时间v=S tt基础题s1. B2.C3.20.0 1变速直线4.64.00 0.025.(1)v=; (2)小便于计时,测量时间的误 t差较小 (3)0.12 小于中档题6.B7.B8.减速 0.59.(1)皮卷尺,停表 (2)40 50 44.4 (3)前半段平均速度小,后半段平均速度大,全程平均速度处于二者之间,这是因为全程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10.(1)时间⑵大大(3)0.25 (4)7 11.(1)20 ⑵变速⑶②③144拓展题12.(1)不是 (2)方法1 (3)增大纸板倾斜角度 (4)增加玻璃管的长度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甲乙两物质密度之比是4: 1,用甲乙分别制作了质量、体积均不相等的两个正方体A、B, A、B的质量之比为3:4,边长之比为1:2,则可以判断A.A物体一定为空心B.B物体一定为空心C.A、B均不可能为空心D.A、B空心与否均不能判断2.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B.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C.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D.甲的密度为0.5X103kg/m3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情景,下列有关设计和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装置的应用是照相机B.若只将光屏和蜡烛互换后,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C.若在透镜前佩戴一个近视眼镜,保持光屏不动将蜡烛靠近透镜后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贝U v'>v4.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zznQ甲乙丙丁A.甲乙B.甲丙C.乙丙口.丙丁 5.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6.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了 B.湖边垂柳在湖面形成美丽的倒影C.人在路灯下行走,地面上会出现人的影子D.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形成圆斑7.“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实验:测量平均速度》(解析版)
《测量平均速度》一、实验探究题1.如图所示,是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形.当滑块自顶端A出发开始计时,分别滑至B和斜面底端C时依次停止计时,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1)除了数字钟,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_ .(2)滑块由A滑至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______ m/s.(3)滑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v AB和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2.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活动中,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 实验原理是。
(2) 小红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下左图所示,可以看出纸锥从甲位置运动到乙的过程中在做 (选填“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若测得纸锥在甲、乙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9.60cm,则在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m/s。
(3) 在下右图中,能正确反映出该纸锥从甲位置下落到丙位置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尺(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 AB=____________cm;t BC=____________s;v AB=____________m/s;v BC=__________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_,是在做________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_(选填“大”或“小”)。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必考7大实验题
一、测量平均速度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如图所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s/t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选填“大”或“小”),目的是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选填“大”或“小”)。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0.20 m/s,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变大(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二、探究声的传播请按要求回答: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
三: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1)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岀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低(选填“高”或“低”),它的响度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图丁: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声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四: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交流讨论:①实验中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②固体颗粒大小的选择:尽可能选择粉末状,这样容易受热均匀③实验中使用水浴法的目的是让固体受热均匀;④利用描点、连线的方法绘制熔化的温度—时间曲线.(3)实验结论: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时吸热,物质先变软再变稠,然后变稀,温度一直在升高.五: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交流讨论:①烧杯上面纸板的作用:防止加热时水蒸发吸热,造成实验时间过长;②实验中观察气泡的变化:沸腾前气泡很少,由下而上逐渐变小;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③实验中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一是用初温较高的水直接加热;二是水的量尽可能少一些;④撤去酒精灯,水中气泡会慢慢消失,而不是马上消失的原因:石棉网的温度较高,还可以向烧杯中的水提供热量;⑤实验中水的沸点小于100 ℃的原因: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3)实验结论: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六: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交流讨论:①光屏的作用:显示光的传播路径_;②如何验证三线是否共面:将反射光所在的一半光屏向后折,观察能否看到反射光线;③当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到反射面时,必会逆着原来的入射方向反射出去,说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3)实验结论: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_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七: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交流讨论:①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②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便于观察像的位置;③选取A、B两只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④实验中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前后两个面均反射成像;⑤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3)实验结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4 速度的测量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1.4 速度的测量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一、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1.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
【答案】变速,13.5。
【解析】该小汽车在每1min 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v =s t = 3240m240s =13.5m/s 。
2.关于平均速度,以下几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 .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体在每时每刻的速度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答案】C【解析】A 、C 、D. 平均速度是指一个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不是多个物体,平均速度也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故A 、D 错误,C 正确;B. 平均速度不是物体经过某瞬间的速度,故B 也错误。
故选C 。
3.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 点静止下滑,经过B 点到达C 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 、B 、C 三点对应时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斜面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 .AB 段平均速度为0.2cm/sC .小车从A 点到C 点做匀速直线运动D .若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AC 段平均速度将偏大 【答案】D【详解】A .小车与斜面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以斜面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故A 错误;B .AB 段平均速度为 10.00dm-6.00dm2.00dm /s=20cm/s 15:35:2215:35:20AB AB AB s v t ===- 故B 错误;C .小车从A 点到C 点速度越来越快,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 错误;D .若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的时间偏小,而路程测量准确,由v=s/t 得,AC 段平均速度将偏大,故D 正确。
1-4 测量平均速度(专题训练)【四大题型】(原卷版)
1.4 测量平均速度(专题训练)【四大题型】【题型1 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型2 测量平均速度的其他方式】. (5)【题型3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8)【题型4 平均速度的计算】 (12)【题型1 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1.(2023•高新区模拟)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枫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来测量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的平均速度,把斜面的右端用木块垫起,已知斜面AC的长度为12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实验时,将小车放置在斜面A点,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B、C三点的时间(停表每格为1s)如图所示,在小车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金属片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AC段的平均速度C.为了便于计时,只需将木块向斜面左端移动一点D.测量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应将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2.(2022秋•济阳区期末)如图,“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的实验,下列做法中,能有效减少时间测量误差的是()A.将斜面等分成更多段B.适当减小斜面的高度C.换用质量更大的小车D.听到撞击挡板声停表3.(2022秋•如皋市期末)(多选)小明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上的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
秒表显示格式为“时:分: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AC段的路程为90cmB.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为40m/sC.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D.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图2中能反映图中小车运动情况的是图B 4.(2022秋•武侯区期末)如图所示,在用斜面和木块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将带刻度的木板一端垫高做成斜面,小明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架解一、测量平均速度实验(间接法):1.实验原理:tS v;2.实验器材: 刻度尺、停表、小车、斜面、挡板; 3.实验步骤:(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 1;(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 1;(3)根据测得的S 1和t 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 1;(4)将挡板移至S 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 2所用的时间t 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2。
4.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得出的结论: 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例题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端A 点由静止释放到达B 点,用电子表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小车在下落的过程中,受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km/h ;(3)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 (选填“大”或“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
(5)如果在实验中,先释放了小车,才开始计时,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v=st;(2)非平衡力;0.72;(3)小于;(4)小;时间;(5)偏大。
【解析】解:(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及对应的时间,该实验的原理是v=st;(2)由题意可知,小车是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而且运动过程中没有维持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小车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小车不是受平衡力的作用;由图示知,小车通过的全部路程为0.5m+0.5m=1.0m,所用的时间为5秒,所以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st =1m5s=0.2m/s=0.72km/h;(3)由图示知,上半程和下半程的路程都是0.5m,但通过上半程所用的时间为3s,下半程所用时间为2s,所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并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测出的时间误差较小。
测量平均速度 典型例题(精选、)
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XXX年级xx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题号一、实验,探究题二、填空题三、多项选择四、选择题总分得分一、实验,探究题(每空?分,共?分)1、如图,是一次测量玩具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图中表针的位置,读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并填入表中(停表每格为0.2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30cm t1=0.6s 0.5m/ss2=15cm t2=(3)分析实验数据,你认为在从斜面上滑下的过程中,小车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2、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 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评卷人得分(2)通过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与挡片撞击前)小车的动能,机械能(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计摩擦).(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 AB是dm(分米),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 AC是m/s;(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3、学习速度时,小明在课上测量了纸锥下落的速度.(1)为了完成这个实验要用到两种测量工具,它们是和.(2)实验时小明所在小组将纸锥从课桌高度落到地上,发现它落地所需时间很短,很难测量准确.请你帮他们想个解决的办法:.(写出一个)(3)小明与其它小组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速度不同.①请你猜想影响纸锥下落速度的因素可能是(写出一个).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4)小明所在小组继续研究小球在水中的下落运动情况,他们用照相机拍摄了一张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背景墙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②小球从B点到D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③小球从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④小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4、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 AB= 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记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5、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实验中要使斜面坡度较小,是为了;(2)小车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为cm/s,从乙到丙的平均速度为cm/s;(3)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作(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6、 (2015·乌鲁木齐)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 cm ,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 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 s ,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________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7、如图24所示,是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形。
测量平均速度 习题(含答案)
答案: ; 。
12.两名同学在周长为 的圆形冰面上一起进行溜冰活动,活动规则如下:两人必须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圆形跑道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由于两人出发速度不同,速度大的同学超出一圈追上速度小的学生时向前推一把,于是双方正好“互换速度”;原先速度小的同学由于速度变大,从而会超出后面的同学一圈,此时也向前推一把,双方再次“互换速度”……,当双方都完成了活动规定要滑的圈数,最后到达终点的同学所用的时间将记为该组的成绩.假设这两名同学的出发速度分别为 米/秒和 米/秒,并且规定每人都要完成 米,则该组同学的成绩为多少秒?
D、由图象可看出:经过5s,甲车的路程是3.0m,乙车的路程是1.0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3.0m-1.0m=2.0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3.0m+1.0m=4.0m,故D错误。
故选C。
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C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为s甲=4m,乙车路程为s乙=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C.
专题01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题(解析版)
【解析】
(1)设全程路程为L,则小车运动的距离sAC=L,sAB=L/2
由题知,所用的时间tAC=2.6s,tAB=t2=1.8s,
则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AB=sAB/tAB=L/2/1.8=L/3.6
小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vAC=L/2.6
(2)将金属片放于B处固定,重复步骤上述过程,进行第二次测量,同时将AB之间的s2、t2和计算出的v2记于表格。
(3)利用s1-s2=s3,t1-t2=t3,算出BC之间的s3、t3,再用v3=s3/t3算出v3记于表格。
(4)比较v1、v2、v3的大小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5)收拾整理器材。
6.记录数据表格和结论;
(3)经测量,S1=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
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m/s。
【答案】(1)刻度尺;(2)较小;(3)0.5。
【解析】
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距离,题目中已经给出了秒表,因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________.
【答案】(1)v=s/t(2)不是 (3)4.00 0.5 0.3 (4)大
【解析】(1)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是v=s/t。
(2)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不等,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由静止开始下滑.
(4)vBCvAC(填“>”、“<”或“=”)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练习题
25.图9是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图片,其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图中是小车抵达A、B、C三处电子表显示。
(1)该实验依照的公式是;(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3)据图中信息s AB=_______ cm ,t BC= s,v AC= m/s ,v AB= m/s,小车做运动。
(4)若是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那么会使测到的AC段速度偏(“大”或“小26.一小球在滑腻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问:(1)小球前8秒的速度?(2)小球前8内通过的路程?(3)通过60m所用的时刻?1、一列火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铁轨上匀速行驶,鸣笛后2s内收到前方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此刻司机当即刹车。
问刹车处司机距障碍物多远?二、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抵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别离表示“小时:分:秒”)2、(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1分)。
3、(2)实验前必需学会熟练利用电子表,若是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那么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选填“大”或“小”)(1分)。
4、(3)小车通过全进程的平均速度vAC=__ ____m/s(1分)。
假设s2的路程正好是全数路程的一半,那么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______m/s(1分)。
一、已知一辆汽车在合宁高速公路上行驶,一名乘客在车到如以下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腕表,时刻正好是8时整;当车到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腕表,时刻是8时48分.那么小汽车在A、B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分)二、人将前后两个声音区别开的条件是:两次声音抵达耳朵的时刻差至少要有0.1 s。
已知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340m/s,那么人能在空谷入耳到回声,峭壁与人之间的距离应超过量少米? (3分)3、在一根长为884m的铁管一端重重敲击一下,在铁管另一端的人能听到两次声音,声音的距离2.43秒。
1.4测平均速度实验题
xxxXXXXX 黉舍XXXX 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XXX 年级xx 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一.试验,探讨题(每空? 分,共? 分)1.在“测平均速度的试验”中,测出物体活动的旅程和活动物体经由过程这段旅程的时光,即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利测量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该次试验中,小车经由过程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_____m/s,试验中小车经由过程上半旅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小车经由过程下半旅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试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试验装配: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时光显示(数字分离暗示“小时:分:秒”).(1)该试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试验中为了便利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3)试验前必须学会闇练应用电子表,假如让小车过了A 点才开端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AC 偏(选填“大”或“小”).3.在用如图所示的办法“测平均速度”的试验中,请据图答复问题:(1)试验道理是.(2)在试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乏的器材是.(3)所测旅程为m.(4)假设所用时光为7s,那么小车的平均速度m/s.(保存两位小数)4.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活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端下滑,分离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光,即可测出不合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旅程S AB=____cm,假如测得时问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光时,假如小车过了B点才停滞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___.(3)为了测量小车活动进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窗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光,从而盘算出小车活动进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准确吗?_______,来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明和同窗们一升引硬纸板搭建了图12所示的轨道,测量小球活动的平均速度.(1)根据试验的道理,须要测量的物体量是小球活动的旅程s 和所用的时光t.(2)他们先用钢卷尺对轨道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识表记标帜,因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为包管小球每次经由过程A点的速度雷同,必须用统一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高度由静止释放.要使小球可以或许经由过程E点,释放小球的高度应程度段BD的高度.(3)从A点开端计时,用电子秒表分离测量小球经由B.C.D.E各点的时光.整顿试验数据并记载鄙人表中.路段距离s/cm 活动时光t/s 平均速度v/(m·s-1)ABBCCDDE剖析表中数据可知,v BC v CD,这是因为小车在活动进程中受感化;小球从A 点活动到E点的进程中,在点的速度最小.(4)小球在BD段活动的平均速度为m/s(3分,盘算成果保存两位小数).图126.在“测定平均速度”的试验中,如图所示:(1)物体活动的旅程用________测量.活动时光用________测量,这个试验根据的道理是v=.(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如许小车在斜面上活动时光会长些,便于测量.(3)试验中测量得的数据:斜面全长1m,经由过程全旅程的时光为18s,经由过程前半程的时光为10s,那么小车活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全部旅程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此处保存一位小数).7.浏览懂得题(5分)我们知道物体单位时光内经由过程的旅程叫速度,速度盘算公式为:速度=旅程/时光,即v=s/t.别的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光内速度的变更量叫加快度(注:速度的变更量用△v暗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加快度用字母a暗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快度的界说可知:(1)若一个活动物体开端活动的速度v0=2m/s,经由5s后它的速度变成v1=6m/s,则这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更量△v=m/s;(2)若问题(1)中的物体做匀加快直线活动(单位时光内速度的增长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快度大小a= m/s2;它暗示的物理意义是(3)根据你浏览后得到的信息,请你写出加快度的界说公式a= ;(4)假如作匀速直线活动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图中暗影部分面积暗示的物理量是8.有一段用固定镜头拍摄的一列武广高铁动车组视频,小田经由过程播放该视频来测算机车运行速度.已知机车长度是s,测算的步调如下,请将步调C填补完全,并分列测算步调的合理次序(填字母).A. 记下机车头到达不雅测点的时刻.B. 盘算整列车经由过程不雅测点所用时光t.C. 在画面上选择一个.D. 应用v=s/t 盘算出机车运行的速度.E. 记下机车尾到达不雅测点的时刻.9.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试验中,采取如图11所示试验装配,斜面长0.8m,用来计时的秒表每格暗示1s.试验中为了便利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小车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秒表指针如图(指针迁移转变未超出一周).则:小车从顶端到达底端所用时光是s,小车的平均速度为cm/s.10.图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试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良试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敏捷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端下落,分离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光,试验数据如下表:15 30 45时光/s 距离/cm试验次数123(1)剖析表中数据(不斟酌试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进程中小重物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活动;(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试验时全部下落进程的平均速度,某同窗采取了下列两种盘算办法:办法1:办法2:以上两次盘算办法准确的是.(3)在甲试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纳的办法有(写出一点即可);(4)与甲试验比拟,乙试验具有能包管物体做直线活动.便于不雅察试验进程等长处,但还有持续改良之处,你的改良建议是(写出一点即可).11.有一个同窗,用下面的办法测量小钢球活动的平均速度.在程度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1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5所示.当小钢球沿直线活动经由A.B.C三点时,该同窗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由A.B.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5所示.则小钢球在经由过程AB.BC和AC各段旅程中,平均速度分离为:v AB=_______cm/s;v BC=________cm/s;v AC=________cm/s.12.小聪想探讨足球滚动的快慢和什么身分有关.(1)小聪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缺乏时很难骑快,于是猜测: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2)如图12所示,小聪在一处斜坡长进行试验,他测出足球在A处从静止释放,滚动10m到B处所用的时光为8s;将足球用小针放失落一些气后,在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10m到C处所用的时光为14s.小聪在试验时须要用到的测量对象有秒表和.(3)足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m/s.(4)小聪试验中消失缺乏之处,请你指出一点:.13.沿长廊AB偏向铺有30块完全的雷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10甲.(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lmm的尺测量个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___________cm.(2)小明用停表测量本身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光,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光是____________ s.(3)根据速度.旅程和时光的关系v=____________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___________m/s.14.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拍照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载活动情形的照片如图所示.则:(1) 试验中测小球滚动速度的试验道理是______________;(2) 小球从A点活动到D点用时_______s;(3) 平均速度为_______m/s.(4) 小球在全部活动进程中作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活动”或“变速直线活动”).(5)该试验所用的斜面坡度应_________些较好(选“大”或“小”)15.如图5所示,是测平均速度时的某次试验进程.(1).试验根据的道理是(2).测量对象. 图中秒表每格为1s,该次试验中,小车经由过程全进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m/s,s2的旅程正好是全体旅程的一半,小车经由过程上半段旅程的平均速度v2=_____m/s.16.小刚应用如图所示的装配,进行“测量小车活动的平均速度”试验,在试验进程中记载了如下数据,请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列问题:小车的地位 A B C D E F距A点距离/cm小车活动时光/s 0 5 9 12 14 15(1)该试验根据的道理是(2)小车从B点活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参考答案一.试验,探讨题1.时光小于2.(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光内的旅程与这段时光的比值,盘算公式为v=.(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快活动越快,过某点的时光会越短,计时会越艰苦,所认为使计时便利,斜面坡度应小些.(3)开端计时晚,所计时光偏小,用公式v=算出的速度偏大.答案:(1)v=(2)小(3)大3.剖析:(1)探讨小车速度变更的试验道理是:速度公式v=;(2)根据试验的目标肯定所需器材;(3)读取长度时,先肯定刻度尺的分度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根据小车经由过程的旅程和活动时光,应用速度公式盘算平均速度.解答:解:(1)试验道理是:速度公式:v=;(2)本试验是测一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需测量旅程和时光,还缺乏秒表;﹣0.10cm=91.00cm=0.910m;(4)小车的活动旅程s=0.910m,活动时光t=7s,小车的平均速度v===0.13m/s.答:(1)v=s/t;(2)秒表;(3)0.910;(4)0.13.4.(1) 40 25 (2)小(3)不准确;所测时光不是活动进程中下半程的时光(小车从A到C的进程中经由过程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经由过程AC段的时光与AB段的时光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光)5.7. (1)4(3) △v/t 这个活动物体1秒钟速度变更了0.8 m/s(4)旅程8.CAEBD,不雅测点9.略10.(1)不是(2)办法1(3)增大纸板角度(或增大铅笔放置高度或在更滑腻的桌面上试验)(4)增长玻璃管的长度(或转变小重物的密度或转变液体的密度)12.(1)快(2)卷尺(或刻度尺)(4)两次试验没有使皮球从统一地位释放(或两次下滚斜面的倾角不合)13. 20 s/t14.15.略刻度尺秒表16.(1)V=(2)4cm\s。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复习 实验测量平均速度练习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练习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的原理:;实验除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用刻度尺测出S=78cm,用停表测出t=2S,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 m/s。
2.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闪频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
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_____s,平均速度为__ _m/s,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 ___。
3.如图所示,这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利用这个装置测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这个实验的原理是,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和如图,若秒表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小车通过下路程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选填>、<、=)6.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问题:(1)实验原理是;(2)在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3)所测路程为m.(4)假设所用时间为7s ,那么小车的平均速度 m/s .(5)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 .7、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 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照片。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如下表: (1)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____________运动,整个50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
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实验操作题
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实验操作题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目的: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2.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实验原理:1.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 v = s/t2.通过测量小车在特定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器材与准备所需器材:小车、轨道(直线或曲线)、计时器(秒表、电子计时器等)、刻度尺或测量带标记物(如小旗子、纸片等)实验准备:1.确保轨道平整,没有障碍物2.在轨道上设置起点和终点,并使用标记物标记3.将小车置于起点处4.将计时器归零实验步骤与操作实验步骤:1.将小车置于轨道的起点处。
2.启动计时器,同时释放小车。
3.当小车到达终点时,停止计时器。
4.使用刻度尺或测量带测量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5.重复上述步骤多次,以获取足够的数据。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确保小车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受到外部干扰。
2.计时器应精确可靠,以减少误差。
3.测量距离时要准确,避免出现较大误差。
数据记录与处理数据记录:每次实验时,记录以下数据:起点到终点的距离(s)和所用时间(t)。
数据处理:1.计算每次实验的平均速度,即 v = s/t。
2.对多次实验的结果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结果分析与讨论结果分析:1.比较不同实验次数所得的平均速度值,分析可能的原因。
2.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以及可能的误差来源。
实验误差与改进实验误差:1.计时器的误差:计时器可能不够精确,导致时间测量出现偏差。
2.测量误差:在测量距离时可能存在误差,影响平均速度的计算。
3.外部干扰:如轨道不平整、风力等因素可能影响小车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改进措施:1.使用更精确的计时器和测量工具。
2.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3.优化实验环境,如确保轨道平整、减少外部干扰等。
实验结论与总结实验结论:1.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小车的平均速度,并验证了平均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实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计时器误差、测量误差和外部干扰等。
八年级上册科学《物理》第一章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含答案)
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1.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记下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m,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A.90km/hB.70km/hC.50km/hD.40km/h2.神舟十一号的运载火箭长约58m,下图是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s的位置图像。
则火箭发射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3m/sB.9m/sC.12m/sD.15m/s3.右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
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m/s。
该水滴下落过程是(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4.一只小虫跌落在小敏的新铅笔上,小敏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
铅笔的长度是cm;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约是cm/s。
如果以小虫为参照物,铅笔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5.五一期间,小明跟爸爸一起驾车到大梅沙游玩。
途经一个隧道时,小明对长长的隧道产生了兴趣,心想:“我怎样才能知道隧道的长度呢?”当他返回时,在到达隧道之前终于想出了几种不用下车就可以得出隧道长度的方法。
请你简明扼要地写出小明得出隧道长度的两种合理方法:方法一:。
方法二:。
6.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项目中,小迪起跑后2s末速度为6m/s,终点冲刺时速度达到9.8m/s,在冲刺阶段小迪超越了小杰同学,领先到达终点,最终以12.50s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并打破学校纪录。
在超越小杰的过程中,以小杰为参照物小迪是的,小迪比赛过程的平均速度为m/s。
7.小明看到滑雪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到底端。
对此他猜想:“物体离地高度一定时,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也越大。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
(1)实验所需的公式:。
(2)实验器材: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你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平均速度的测量练习题(含答案)
平均速度的测量练习题(含答案)篇一:运动的快慢与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测量平均速度_练习题及答案运动的快慢的研究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速度是40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A 行人B 卡车C 飞机D 人造卫星2、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3、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 2:9B 2:1C 9:2D 1:2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A一定都不相等B 不一定都相等 C 一定都相等 D 三种情况都不正确5、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距离比乙大,而乙所用的时间比甲短,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快慢是A 甲较快B 乙较快C 一样快D 无法比较6、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道(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C 路程跟时间成正比D 以上说法都不对7、火车速度为72km/h,汽车速度为18m/s,则()A 火车速度大B 汽车速度大C 两者速度一样大D 无法确定8、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9、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运动了10km ,乙车运动了15km ,则运动快的是() 第8小题图 A.甲车 B.乙车 C.一样快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0、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A. 甲车快B. 乙车快C. 甲走的路程比乙车大D. 甲走的路程比乙车小11、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甲物体运动的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两物体通过的路程是()A.甲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甲物体通过的路程短C.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一样长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12、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测量平均速度 习题(含参考答案)
测量平均速度习题(含答案)一、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120.0分)O点后开点运动到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或“较(3)V.? ? ?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________cm,t BC=________s,V AC=________m/s(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__(填“大”或“小”)。
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1? ? ? ? ?5.????” (.(2),把s1和中.(4)根据s1、t1,利用公式算出全程的平均速度v1填在表格中.(5)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一半处,算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填在表格中.(6)测出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距离s2所用时间t2,算出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填在表格中.(7)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_____的坡度(选填“大”或“小”).使时间便于测量.6.???7.???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8.???(2)9.???(2)。
(310.???,底端有(1)时造成(2(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_________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_____.若秒表每格为1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12.???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考试必考题型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考试必考题型]
小玲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她让小车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斜面中点B 和终点C的时间和距离,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时,小玲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这时她应该(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2)实验装置调整好后,小玲重新进行了实验,她用停表测得小车通过s,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为4.5s,用刻度尺正确测量出s,的长度为90.0cm,那么小玲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应该是,她所测量的A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3)为了测量小车从A滑到C时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测得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填"大"或"小")。
【解析]
(1)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是因为斜面坡度过大,所以应使斜面坡度小一些.
(2)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90.0cm中十分位为估计值,个位为分度值,所以分度值为1cm;V Ac=4.5s/0.9m=0.2m/s.
(3)从A滑到C时,小车在B点是有速度的,BC段小车运动较快,若从B点由静止释放,小车运动较慢,导致小车到达c点所用时间较长,根据v=s/t可知,所测平均速度偏小.
[答案]
(1)减小(2)1cm0.2(3)小。
测平均速度习题有答案
第四节平均速度的测量1、如图6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的情形.(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2)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为止,通过的距离是 cm;(3)小车从位置A出发开始计时,到位置B时,用时间如数字钟所示,小车从A到B 所用时间是 s;(4)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图62、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
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假设蚊香燃烧的快慢是相同的)。
要求:(1)你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2分)。
(2)请设计一张表格记录实验需要测量的数据(2分)。
3、图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
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1)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方法1:方法2: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写出一点即可);(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写出一点即可)。
4、如图24所示,是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形。
当滑块自顶端A出发开始计时,分别滑至B和斜面底端C时依次停止计时,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1)除了数字钟,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2)滑块由A滑至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 m/s。
(3)滑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v AB和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的大小关系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实验测平均速度例题
【例1】图1所示是一位学生测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平均速度实验图。
B是斜面AC的中点。
用刻度尺量得S AB=42cm,上方表内一格代表1s,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
请在图下方的实验表格内填好应填的数据。
【分析】从图上看出小球从A→B用时4s,从A→C用时7s,从B→C 用时3s。
间距分别是42cm,84cm,42cm。
用对应的距离除以对应的时间,即可得相应的平均速度。
【解答】如下表中所示
【说明】各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不一样,这就是变速运动的特征,也进一步说明,变速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时间内才有意义。
【例2】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出学生从家到校的平均速度。
写明所需器材、实验步骤及计算关系式。
【分析】一般情况下,从家里到学校都有一定的路程,因此必须用“以少测多”的方法来测距离,并尽量保持走路步伐一致。
运动时间可借助手表来测定。
【解答】(1)实验所需器材为米尺、手表。
(2)测一步的长度l;保持步伐一致,数出从家到校的步数n,同时记录整个步行的时间t.
【例3】小红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得到下列数据,但因钢笔漏水,不慎将实验报告弄脏,一些数据看不清了,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路程(米)运动时间(秒)平均速度()
全程s1=1.2 t1=8 v1=
前半段路程s2=0.6 t2= v2=
后半段路程s3=s1-s2= t3= =3 v3=
【分析】这类“综合填充”,类似于外语的“完形填空”,要求比较高,要小心审题,认真辨析。
如本题中“v3=”一格中,是否能够仿照“s3=s1-s2”,补充上“v3=v1-v2”?万万不能!物理公式的背后都有各自道理——物理规律。
平均速度必须用速度公式v=s/t求出,v3既不等
【解答】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