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教语文 素质教育在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生”为本教语文素质教育在创新
摘要:语文的功能决定了语文教育是一切素质教育的基础。本文就如何在语文学科“创新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陈述己见,阐明了“改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摆正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预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善问;开放课堂,鼓励学生自由探索知识;赏识学生的表现,正确评价学生的观点;提供充足的材料,为学生创设获取知识的广阔空间”的观点。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学生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8-0036-02
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势可谓丰富多彩,但殊途同归,其最终目的都是使受教育者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为终身学习,为进入社会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奠定基础。语文的功能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但无论“人文说”还是“工具说”,都万变不离其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即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能力,是一切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础。由此看来,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一句话,青少年的语文水平上不去,素质教育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那么,作为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的语文老师,如何才能与时俱进,
教好语文,素质育人呢?
有人说:“语文课最容易上,但真正上好不容易”。有人说:“语文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而我要说的是:“语文教学贵在得法”。现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所谓“授之以鱼”的“传道、授业、解惑”方式,已不适应新型人才的培养,换言之,“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不失为目前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受用一生,因为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人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去掌握无限增长的知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好的学习方法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这“五大解放”思想对当前语文课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它要求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不要把语文学习局限在课堂之内,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让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使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让学生用语文走遍天下,这就是我们多年来所要提倡的语文的素质化教育。
而要想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素质教育,首要的是“创新教学”,即如何给学生提供“渔场”让学生去“渔”。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尝试:
1 改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人学。”也就是说,“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如此,语文教育不仅自莫能外,且首当其冲。“人文说”也好,“工具说”也罢,都与人的需要息息相关,说到底,语文教育就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个富有诗意、体现人性、关照人格、张扬生命意义和价值的领地,“以人为本”应当是其基本思想,贯穿其始终。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触摸宇宙、历史和人生,认识自我,懂得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懂得怎样对人对己,懂得羞恶和廉耻、尊严和神圣,懂得怎样真实地活着,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但多年以来,我们进行的是应试教育或应世教育,师生都目中无“人”。在学校,眼中只有分数,走出学校,眼中只有金钱。所以有人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失魂落魄”的教育,它失掉了“生命”的本位,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而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切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2 摆正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对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们有“主体论”,有“主导论”,我认为都有缺陷。国际上有一种叫“互为主体论”,说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教学过程就是双方互动的过程,平等对话的过程,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教师眼中有可以“平视”的“人”了,他就不会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布道者了,就有可能与学生成为“平起平坐”的朋友。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师生关系搞好了,才能营造出融洽、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学生心目中才会有“师表”的形象,才会尊敬老师,信服老师,崇拜老师;才会接近老师,进而敢于发表不同的言论,吐露真实的心声;才会敢问,多问,好问,为创新教学提供一种可能。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只有“互为主体”的师生才能用心灵撞击心灵,用思想激发思想。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论断,他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东西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教是为了不教’……换个说法,‘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教师不该朝这样的好境界努力吗?”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个人教育来说,离开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议的”。传统教学中我们常常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先要有一桶水”,这种“给”不也是单纯的“授业”吗?新课改中把“给水”提高到“找水”,教师“授业”不再是要求给了学生多少“水”,而是要求教给学生找水的本事。
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解决的还是观念问题:相信学生,放开手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别再心太软,什么都是自己讲,只要“指指点点”,甚至什么都不讲只需提供足够的资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你读出了
什么”一个问题,会引出丰富多彩的答案。这种“放手”就会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4 培养预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善问
我国明代科学家陈宪章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长疑则长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才“疑”,“疑”而“问”,“问”则“进”,这四者的前提是“学”。所以要引导学生善问,应从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入手。一篇新课文,就是好像一个没有启封的匣子,对充满好奇的学生来说颇具吸引力,教师做好预习引导让学生打开这个神秘的“匣子”,其中一定有新的未知的东西,这时学生自然就会发问了。
5 开放课堂,鼓励学生自由探索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我们知道,生活是本大写的书,语文课堂学语文,走出课堂,走出课本,照样可以学语文,且更能灵活运用语文。所谓“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课堂上学的是语文知识,生活中学的是语文能力,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我们应把课堂开放,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自由发展,给学生运用的平台独立发挥,让他们把手和脑都调动起来。
6 赏识学生的表现,正确评价学生的观点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时是与生俱来的,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因成功而产生的信心。而对某一学科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