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2024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2024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徐州中健科技职业技术学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学时数:60学时(理论讲授30学时,实践教学30学时)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及酒店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向学生讲授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人文旅游景观。

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打下一定的人文基础。

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人文、自然背景知识。

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如下目标:1、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2、以导游服务规范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课堂讲授内容与行业要求接轨,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和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地考察。

两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理论讲授4学时)了解和掌握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基本概念级基本知识;了解什么是旅游活动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了解旅游业、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了解旅游组织及其功能,国际上重要的几个旅游组织。

讲授内容:1、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2、旅游的概念和旅游活动3、旅游业的含义级构成、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概况4、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5、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重点:旅游业的产生;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难点: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理论讲授4学时)掌握中国历史发展概况、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常识以及中国文化、科技发展概况,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和民族自豪感。

【2024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2024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课程编码〔〕承担单位〔〕制定〔〕制定日期〔〕审核〔〕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是职业资格证考试——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之一。

(2)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针对导游人员、讲解员、计调人员等岗位开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形成符合导游服务、讲解服务、计划调度等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并能够为专业实习和职业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旅游地理》、《旅游学概论》、《中国历史文化概论》等,后续课程有《旅游线路见习》、《导游见习》、《旅游行业综合实习》、《顶岗实习》等。

2.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旅游服务意识和旅游职业道德,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较为深厚的人文素养,形成规范的旅游岗位服务能力和职业能力,具有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服务于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旅游人才。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岗位所需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全国旅游基础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形成规范的旅游服务岗位操作技能和服务技能,形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形成一定的旅游职业服务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4.教学设计表3学习情境设计5.课程考核(1)考核方式:理论考核、实践考核、过程性考核(2)考核内容:包括三方面,即总成绩=学习态度10%+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40%。

学习态度包括日常出勤、课堂表现、课后自我学习情况等。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学习(3)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对应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任职条件,与全国导游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授课计划(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授课计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授课计划(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是指导游从业人员在地方导游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包括地方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知识、导游礼仪、旅游服务等。

本次授课计划针对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的学习进行安排,旨在提高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该能够:1.掌握一定程度的地方历史文化和旅游景点知识;2.了解地方导游的工作职责和导游礼仪;3.掌握基本的旅游服务技巧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地方历史文化知识a. 简介当地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及特色;b. 著名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名人故居等;c. 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和特色风情。

2.旅游景点知识a. 列举当地的著名景点,并介绍其特色和历史背景;b. 讲解景点的开放时间、门票价格和参观须知等;c. 介绍景点的交通路线和周边配套设施。

3.导游礼仪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a. 导游仪表整齐、形象端庄,提倡礼貌待客;b. 导游言谈举止得体,不得携带不文明物品;c. 导游服务态度热情周到,不得接受或索取小费。

4.旅游服务技巧a. 掌握导游应具备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b. 学习如何组织和安排旅游行程,提高团队协作能力;c. 学习如何解答游客的问题和提供相关资讯。

5.突发事件处理a. 介绍常见的旅游意外事件和突发问题;b. 学习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和处理游客的投诉;c. 学习如何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做好危机管理。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1.理论教学:通过教师讲解、PPT展示等方法,向学员传授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知识等;2.实践操作:通过教师示范和学员互动练习的方式,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3.参观实地:组织学员到实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加深对当地景点的了解和体验。

四、教学评估1.日常考勤:每节课进行考勤,缺席多于三次者将无法获得结业证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课堂表现:学员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习态度和表现将作为评估的重要依据;3.实践操作:学员参与实践操作的情况将作为评估的重要依据;4.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对学员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估。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初稿)常洲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链接学制:三年制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占有学分:4学分一、课程定位《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

该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导游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增加讲解的内涵与品味,才能弘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才能满足游客的文化知识追求,担任文化的传播者。

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是导游员成为“文化大使”的前提和基础。

本课程与前接课程《中国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和后续课程《导游业务》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

开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做导游的需要,同时,对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对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2.1课程基本理念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课程项目选取依据: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瞄准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导游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二是为“导游文化”等后续职业能力课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导游基础”能够充分为专业课程服务,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三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

既体现了阶段性能力训练,又实现了综合能力的训练。

本门课程总学时为64,总学分为4。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导游课程代码:开设时间:第3学期学时数:80一、课程概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导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导游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

该课程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的基础上,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与气候,区划、人口与经济,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等基础知识,本课程与前接课程《中国旅游概论》《中国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导游业务》和后续课程《模拟导游》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以及就业的支撑性课程。

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形象思维能力,采用“活动导向,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整个课程包括行前说明会、沿途导游讲解、景区(景点)讲解、旅游产品促销、民俗体验五个课堂教学活动,80课时内完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讲练结合教学过程。

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全程负责讲授知识、答疑解惑、指导活动,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导向、任务驱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开展行前说明会、沿途导游讲解、景区(景点)讲解、旅游产品促销等实践能力,能基本胜任导游员、景区(景点)讲解员、旅游产品促销员的岗位。

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健康向上的品格。

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气候、区划、人口、经济、交通、资源等概况;(2)了解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公园;(3)了解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资源概况;掌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产地景观,熟悉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世界地质公园名录》的中国项目景观;(4)熟悉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5)熟悉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食特点、主要美食和风物特产;(二)能力目标(1)能够灵活运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理与气候、交通与资源、文化艺术等知识,分析、讲解当地旅游景点;(2)能够灵活运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产美食、民俗风情的知识,分析、讲解当地相关特色,开展旅游产品促销活动,推动民俗旅游体验活动。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简介及大纲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简介及大纲

课程简介课程号: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英文名称:周学时:2.0-2.0 学分:4.0预修要求:无内容简介:本课程的内容是导游资格考试必考的,课程内容共分七大章节,以我国七大地理分区为分类标准,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南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地区的地方导游基本概况,了解各地的历史沿革、自然资源、民风民俗,景区景点等相关知识,来指导学生导游资格考试。

选用教材或参考书:《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旅游教育出版社,2017《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

此门课程主要是导游地理的理论性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导游员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知识、素质与能力。

基本要求:通过对《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国各地区的基本概况,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实际能对一些现实问题做出比较深刻地分析,以便能成为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的导游人员。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1.采用多媒体理论教学及案例教学。

2.每周布置作业,作业量2~3小时,主要针对导游人员对基础知识的操作和演练。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每周4学时,共14周。

主要内容:(一) 华北地区10学时1.北京市基本概况2学时2.天津市基本概况2学时3.河北省基本概况2学时4.山西省基本概况2学时5.内蒙古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二) 东北地区6学时1.辽宁省基本概况2学时2.吉林省基本概况2学时3.黑龙江省基本概况2学时(三) 华东地区14学时1.上海市基本概况2学时2.江苏省基本概况2学时3.浙江省基本概况2学时4.福建省基本概况2学时5.江西省基本概况2学时6.山东省基本概况2学时7.安徽省基本概况2学时(四) 华中地区6学时1.河南省基本概况2学时2.河北省基本概况2学时3.湖南省基本概况2学时(五) 华南地区6学时1.广东省基本概况2学时2.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3.海南省基本概况2学时(六) 西南地区10学时1.四川省基本概况2学时2.贵州省基本概况2学时3.云南省基本概况2学时4.重庆市基本概况2学时5.西藏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七) 西北地区10学时1.陕西省基本概况2学时2.甘肃省基本概况2学时3.青海省基本概况2学时4.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5.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基本概况2学时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旅游教育出版社,2017参考书:《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概况》,旅游出版社,2017。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设计及教案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设计及教案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设计及教案目录一、课程概述 (2)1.1 课程背景 (2)1.2 课程目标 (3)1.3 课程内容概览 (4)二、课程设计 (5)2.1 课程结构 (6)2.2 教学方法 (7)2.3 教学手段 (8)2.4 课程评价 (9)三、教案设计 (10)3.1 教学单元划分 (12)3.1.1 第一单元 (13)3.1.2 第二单元 (13)3.1.3 第三单元 (14)3.1.4 第四单元 (15)3.1.5 第五单元 (16)3.2 单元教案 (17)3.2.1 3.1.1 单元教案 (18)3.2.2 3.1.2 单元教案 (19)3.2.3 3.1.3 单元教案 (20)3.2.4 3.1.4 单元教案 (20)3.2.5 3.1.5 单元教案 (21)四、教学资源 (22)4.1 教材与参考书 (23)4.2 实践案例 (24)4.3 多媒体课件 (25)五、教学实施建议 (26)5.1 教学安排 (27)5.2 课堂管理 (28)5.3 互动交流 (29)5.4 案例分析 (30)六、教学反思与改进 (32)6.1 教学效果评估 (33)6.2 教学经验总结 (34)6.3 教学改进措施 (35)一、课程概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特定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地方特色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升其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力。

课程涵盖了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两大板块,一方面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通过参观考察、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实际操作技能。

本课程的设置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其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广方面,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将来在当地旅游业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本课程还关注地方特色与全球视角的结合,既强调对本地区特点和优势的深度挖掘,又要求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够适应不同文化和背景的游客需求,这对其未来在旅游业中的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第五版)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

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

本课程与前接课程《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和后续课程《导游业务》有机地衔接。

二、课程基本理念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思路1.设计思路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2.设计依据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和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为指导,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依据,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制定了强化自主学习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该课程通过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增加讲解的内涵与品味,从而弘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满足游客的文化知识追求,担任文化的传播者。

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是导游员成为“文化大使”的前提和基础。

二、分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知识,分析、讲解旅游景点的文化特点。

(2)能够运用宗教文化知识,在宗教旅游场所有针对性地讲解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特殊称谓、宗教建筑布局、宗教著名景观,能够辨别佛像所在的位置、名称。

(完整版)《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初稿)(2)

(完整版)《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初稿)(2)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初稿)常洲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链接学制:三年制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占有学分:4学分一、课程定位《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

该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导游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增加讲解的内涵与品味,才能弘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才能满足游客的文化知识追求,担任文化的传播者。

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是导游员成为“文化大使”的前提和基础。

本课程与前接课程《中国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和后续课程《导游业务》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

开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做导游的需要,同时,对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对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2.1课程基本理念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课程项目选取依据: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瞄准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导游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二是为“导游文化”等后续职业能力课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导游基础”能够充分为专业课程服务,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三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

既体现了阶段性能力训练,又实现了综合能力的训练。

本门课程总学时为64,总学分为4。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性质:明确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中国历史文化常识,掌握中国主要的旅游景观的构成、分布及其特点,了解我国世界遗产,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等级、分类、主要特点、著名古建筑代表,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构景要素与常见的构景手段、著名园林代表,了解中国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掌握供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特殊称谓、宗教建筑、宗教著名景观等,掌握中国最具特色的工艺美术以及各类的著名代表。

3.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涉及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国的地理和旅游资源,中国的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中国的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国的宗教信仰和宗教建筑,中国的民俗文化和风物特产等。

4. 教学方法:本课程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5. 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考试、作业、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

通过这些评价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导游服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设计及教案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设计及教案

课程教案(2019 — 2020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授课学时:84授课班级:19导游任课教师: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讲课班级19 导游总学时数84解说60 实训习题24 议论教书名编著者第一版社版别科《地方导游基础全国导游资格中国旅行第一版社2018 年 05 月书知识》考试统编教材专家编写等参浙江导游基础知浙江省省旅行中国旅行第一版社2006 年考识局编写书中国旅行地理王丽娟编写中国经济第一版社2016 年课《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是旅行管理和导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该程课程的睁开能够提高学生关于我国31 个省市自治区概略的认识,进而为性学生参加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确立基础。

已修课程为旅行学概论、全国导游质基础知识。

教整体目标: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招待、管理学所必要的专业知识、技术及有关的职业能力,培育学生实质岗位的适应能目力,最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详细以下:标(一)知识目标阐1. 认识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略述2.认识中国世界遗产项目名单、国家级景色名胜区名录、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名录、国家级旅行度假区名单、中国历史文假名城名单、中国历史文假名镇名录(二)能力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剖析有关旅行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2.拥有连续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将学知识运用到导游词创作中,丰富导游词的内涵,为提高导游词的层次3.能够依据收集的资料进行相应景点概略的解说(三)素质目标经过本课程的教课,加深学生对中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概略的认识,夯实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提高其审美修养,提高导游词创作能力,为此后导游工作的睁开确立优异素质基础。

学17级学生的特点主要以下:思想活跃,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学习踊跃情性不高,缺少求知欲和长进心;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自我定位比较模糊。

分有了半年的专业学习基础,学起本门课程会相对照较简单。

析本门课程使用的教材由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专家主编的《地方教导游基础知识》教材。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和地位《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技术核心课。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2、课程任务《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主要讲授基本省情、历史、主要旅游区(点)、民族民俗文化、地方特产、传统风味及有关景观文化等导游员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同时要求学生掌握灵活运用导游基础知识和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与的旅游实际相结合的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建立导游人员必须具备的相关知识基础。

同时,该课程也是导游职业书理论考试的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知识教育目标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和基本情况,掌握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知识,掌握导游工作相关的历史、民俗、地理、建筑、、饮食、特产等基础知识,掌握省的主要旅游线路和景区概况知识。

2、能力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从业意识,具备逻辑分析、自主学习延伸能力,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使学生理解旅游基础知识对专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旅游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培养良好的职业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

三、理论教学容第一章基本省情【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省自然面貌、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旅游业发展的总体面貌以及行政区划和各省辖市概况。

【教学容】1、自然面貌掌握省的区位特点、地势地貌分布特征;熟悉省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掌握省水系特征及辽河、鸭绿江等河流的基本面貌;熟悉省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熟悉省工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工业特征和布局特点;二解农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了解经济贸易的发展条件和交通运输、贸易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3、旅游业了解省旅游业的发展历史;掌握旅游业的最新发展成就;熟悉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了解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举措。

《内蒙古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内蒙古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内蒙古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内蒙古导游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承担单位(外国语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9)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批准(二级学院(部))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内蒙古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旅酒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专业必修课,在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

开设在大一第二学期。

该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当地的旅游基础知识。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概况、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人文、民俗知识,各城市发展概况等。

(2)课程任务: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导游人员,了解好本地区的概况是非常必要的。

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关于本地区知识的了解,更能通过学习,熟悉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悠长,是一座深厚的文化宝藏。

开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做导游的需要,同时,对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对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重要的作用。

(3)课程衔接:本课程平行课程《旅游法规》和后续课程《导游业务》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

开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做导游的需要,同时,对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对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重要的作用。

2.学习目标(1)总目标a.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拥有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困难和挫折中找到自信;相信“天道酬勤”,并勇于付诸实践。

b.培养学生良好的带团技能,导游人员的语言技能和导游人员的讲解技能,使学生了解导游在带团过程中能够分析各类景区景点,建筑、文化,夯实专业基础,并掌握导游服务相关知识。

(2)分目标a.知识方面①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的概况,包括:地理与资源环境、历史概况、经济发展、旅游整体布局等等。

②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要求掌握内蒙古自治区高山与山地、沙漠与沙地及各类地质遗迹的分布和特征;水域风光,要求掌握各类水域风光的分类和分布。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1).docx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1).docx

《导游基础学问》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导游墓础学问》是旅游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一门垮合专业课,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证的必考课。

在人才培育方案中,本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关键课程,先修课程是《休园与旅游学悦论》,同步学习《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等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的驾取导游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各方面基础学问,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有关旅游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进行旅游管理和从事旅港经济问题探讨供应依据和指导。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导游工作必备的各方面基础学问,理解其中的基本就念、文化现象、景观特点、鸯取其中的历史过程、民族风情、风物特产, 使其对导游人员业务素养要求有一基本相识,以提裔学生的导游讲解水平和应变实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职业目标:依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育方黑的相关要求,本课程依据学问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理念,结合职业考证要求,工学结合,“教、学、做“L体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重中、基层服务人才培育。

课程内容突出对讲解技能的训练,理论学问的教学紧紧围毙工作任务完成的须要来淀开。

软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供应丰富的实践机会,充分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育学生的职业实力和素养,使学生不但驾取旅游学的基本学问,更重要的是获得各种实力。

C-)学问目标1.熟识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文化小常识;了解中国民族的沮成分布、汉族的传统节日等基本状况;驾驭主要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饮食、节庆、禁忌等民风民俗;2.了解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驾驭四大宗教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宗教建筑、宗教间名景观等基本学问:3.熟识中国主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构成、分布及其桥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驾驭古是筑的主要构成部分、等级、分类、主要特点、闻名古建筑代表;4.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野驳古园林的分类、组成要素、构景手段、闻名代表园林:理解无人合一,人与自然融合的造国理念;5.了解中国烹饪的发展筒无,熟识中国烹饪的主耍流派以及各主要风味流派的特点、代表作品;熟识中国最具特色的名茶、名酒、文房四宝、闻名工艺品等风物特产基本常识。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计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导游基础》是我校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也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各类景点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培养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基本讲解技能、较高的职业文化素养。

后续课程《导游实务》、《模拟导游》、《政策与法规》《汉语言文学知识》1.2.设计理念按照学校“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培养高素质导游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对导游人才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邀请现场专家一起,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与导游岗位能力衔接、与导游综合素质衔接、与导游考证内容衔接”三衔接的课程理念,共同开发基于导游工作过程的课程。

以素质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模拟导游工作任务对《导游基础》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按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设置课程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

2.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各类景点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培养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基本讲解技能、较高的职业文化素养。

2.1知识目标1、理解旅游与旅游业相关知识2、掌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3、广西导游基础知识2.1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的导游基础知识为客人提供讲解服务本课程共计72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

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导游基础知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教材编写组织方式上,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

(1)教材的编写应依据本课程标准。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多设计一些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新颖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

(3)教材可使用流程式来组织编写,配合实际案例、情景模拟等多种手段,增强学生对旅游客户接待流程的认识,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初稿)常洲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链接学制:三年制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占有学分:4学分一、课程定位《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

该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导游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增加讲解的内涵与品味,才能弘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才能满足游客的文化知识追求,担任文化的传播者。

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是导游员成为“文化大使”的前提和基础。

本课程与前接课程《中国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和后续课程《导游业务》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

开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做导游的需要,同时,对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对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课程基本理念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课程项目选取依据: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瞄准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导游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二是为“导游文化”等后续职业能力课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导游基础”能够充分为专业课程服务,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三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

既体现了阶段性能力训练,又实现了综合能力的训练。

本门课程总学时为64,总学分为4。

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开设。

2、3 课程目标A、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知识,分析、讲解旅游景点的文化特点。

(2)能够运用宗教文化知识,在宗教旅游场所有针对性地讲解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特殊称谓、宗教建筑布局、宗教著名景观,能够辨别佛像所在的位置、名称。

(3)能够运用古代建筑知识分析古代建筑的基本情况、辨别古建筑的等级、建筑物的种类、主要部分的构成、特点。

(4)能够运用中国古代园林知识分析旅游园林景点的构景要素与构景手段。

B、知识目标(1)熟悉华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华北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2)了解东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东北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3)熟悉华东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华东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4)了解华中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华中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5)了解华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华南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6)了解西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西南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7)了解西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西北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C、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爱国热情。

(2)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

(3)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

(4)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三、课程总标准3、1 课程标识计划学时:周课时4学时,共计64学时适用对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3、2课程内容此课程是根据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和旅游行业对导游人员的要求,确定的教学内容,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了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

主要包括七章内容。

首先,这些内容模块基本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地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对一个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从业人员来说,是必备的,也是充分的。

其次,这些内容也是我们贵州省导游资格证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它既能满足对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也能和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

另外,在实际导游工作中,不论是导游词的撰写,还是实际的对客导游讲解服务,这些历史文化知识及其应用训练,都是必要而充分的。

四、实施建议4、1教材选用《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全国导游资格统编教材专家编写组编中国旅游出版社本教材对导游涉及的各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和讲解,知识面广泛,内容丰富实用,图文并茂。

设计的互动栏目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2课程特点(1)内容繁多,知识面广,涉及的领域十分丰富,包括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2)属于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考点多,记忆难度大;(3)知识的单调性、琐碎性与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相违背;(4)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如历史、地理知识的重新学习兴趣不大;(5)涉及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比较抽象晦涩,学生不易消化。

4、3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堵塞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渠道,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性,同时还导致了教师很难从学生需求的角度来调整教学计划。

这就要求实施开放型教学,逐步地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社会,从书本知识引向社会实践,丰富他们的知识,扩展他们的视野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以“快乐体验”为中心的综合教学法:①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导游基础知识。

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幻灯片、光盘、实物图片投影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如:在“中国的民族民俗”一章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课件中将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居住形式、饮食产品、生产生活等内容展现出来并配以解说,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并记住各少数民族的民俗,进一步开阔视野。

③课堂教学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出讲授知识,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调动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④为便于学生对部分知识的理解,安排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和旅游景点参观。

4、4考核评价要求每学期至少要进行一次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要严格要求,考试方式为:闭卷,记分方法为:平时成绩占40%(10%的作业,10%的课堂表现,20%的课堂测验),期末考试占60%,其中10%的课堂表现分数由老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三项各占1/3产生,加重平时学习权重,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核;第一课堂考核成绩占70%,第二课堂考核成绩占30%;同时期末考试除理论考试外还有实践操作考试,根据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的要求,理论和实践考试都必须达到60分才认定及格。

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考核方式与标准五、学习情境标准六、教学资源包括各类教师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资源、考试资源、网络资源、学校校园微型景观,等等。

具体措施是由课程责任教师负责,整合所有任课教师教学资料,形成教师教学资源库;整合所有学生学习资源,使之系统化、科学化;考试方法多样化,考核评价多样化,形成丰富的考试资源;充分利用各类网络资源,开辟拓展性学习网络。

1、课程教材与指导书①除此资源外,旅游组还备有相关书籍、课件等。

②坚持使用本省考证教材,这些教材符合大纲要求,实用性强,知识面广,能反映与该课程有关的考证内容,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与考证同步,适宜于教学使用,教学效果良好。

2、课程教学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借用了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为同学们提供信息、视频等,同学们的兴趣高涨。

3、教学建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同时联合各校开发多媒体课件,努力实现跨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

、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旅行社、景区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利用旅游综合实验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其它说明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中职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3年制)。

编制人:常洲2018年7月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