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工艺 课程标准

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工艺   课程标准
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工艺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工艺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课程学分:4 总学时:80

1、课程定位

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工艺课程(原名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工艺课程)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工学结合核心技术课程,对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该课程以日用化学品生产的一般工作流程为主线,主要学习日用化学品生产用原料性能、生产工艺、配方、关键设备的使用技术和安全生产知识。本课程与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本课程与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有应用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精细有机合成等。应用化学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本课程学习需要的颜料、填料等无机物性能、结构、类型等知识提供基础支撑;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本课程学习和精细有机合成课程学习需要的有机物原料的性能、结构、类型和反应原理等知识提供基础支撑;精细有机合成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本课程表面活性剂合成等知识提供基础支撑;化工原理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本课程学习需要的设备选型、设备运行原理、工艺设计等知识提供基础支撑。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专业实习、生产综合实训、专业技能考证、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本课程的学习就是为这些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专业技能,为学生在日用化工生产管理岗位和配方技术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2、课程的学习目标

本课程通过讲授化妆品和洗涤用品的制造原理、制造配方和制造工艺技术,并进行化妆品和洗涤用品的制备试验,达到如下教育目标:

2.1 能力目标

2.1.1 能正确地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条件,具有解决生产过程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能胜任生产管理技术员岗位的技能要求;

2.1.2 具有开发新产品配方的能力,能根据生产需要自行制定有关配方并能将配方用于生产,能胜任日用化工企业配方技术员和工程师岗位的技能要求。

2.2 知识目标

2.2.1 掌握日用化学品的生产原理;

2.2.2 握日用化学品生产工艺过程和工艺参数控制;

2.2.3 掌握主要日用化学品常用原料的性能和作用;

2.2.4 掌握主要日用化学品的配方技术

2.3 职业素质目标

2.3.1 培养学生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专业知识和素质教育相结合,获得现实职业工作场所需要的实践能力。

2.3.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3.3 培养学生应用各种工具动手能力的兴趣,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课程学习设计理念和思路

3.1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作为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工学结合核心课程,是为了满足日用化学品企业生产管理岗位需求而设置的课程。为了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组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了本课程设计,具体的设计理念如下:

3.1.1课程内容按照实际生产过程来选取,课程能力按照职业岗位要求来提炼,充分体现本课程的职业性。

3.1.2 通过课内实训、综合实训、实习、新产品开发、考证训练和各类竞赛训练全方位丰富本课程实践教学,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实践性。

3.1.3 课程内容设置给学生具有可提升的空间,并通过企业专家讲座、企业参观、课外创新项目制作来丰富课程内容,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开放性。

3.1.4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在实现工作过程的同时,注意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3.1.5 课程考核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

3.2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的方式,

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具体见图2所示。

图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4、课程学习内容与学时安排

表1 课程学习内容与学时安排

教学单元名称能力训练项目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含素质要求)

学时

皮肤与化妆品

项目1 皮肤与化妆

品掌握化妆品的定义;

了解皮肤的组成、作用、老

化;

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化妆品;

了解皮肤和化妆品

知识,为后续项目学

习打下基础。

理论:1

实验:1

表面活性剂项目2:表面活性剂掌握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原

理;

掌握表面活性剂生产工艺

过程和工艺参数控制;

掌握主要表面活性剂的性

能和作用。

能正确使用表面活

性剂配制相关的产

品。

理论:6

实验:4

香精香料与香水项目3:香精香料与

香水

掌握香料与香精的生产原

理;

掌握香料与香精生产工艺

过程和工艺参数控制;

掌握主要香料与香精的性

能和作用。

能正确使用香料与

香精配制相关的产

品。

理论:4

实验:4

合成洗涤剂的制备项目4:洗涤剂的制

掌握洗涤剂的生产原理;

握洗涤剂生产工艺过程和

工艺参数控制;

掌握主要洗涤剂常用原料

的性能和作用;

掌握主要洗涤剂的配方技

能正确地确定洗涤

剂生产过程中的工

艺技术条件

能根据生产需要自

行制定洗涤剂配方

并能将配方用于生

理论:4

实验:4

肥皂和香皂项目5:肥皂和香皂

的制备

掌握肥皂与香皂的生产原

理;

能正确地确定肥皂

与香皂生产过程中

理论:3

5、实施建议

5.1 教材编写

5.1.1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5.1.2 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通过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5.1.3 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与企业生产实际一致,从而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1.4 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5.2 教学场地

5.2.1 在实训室中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5.2.2 实训室应配备乳化机、搅拌机、胶体磨、纯水设备等系列化妆品生产设备。

5.2.3 实训室中应配备系列表面活性剂、油脂、蜡、功能性添加剂等化妆品原材料。

5.2.4 实训室应能容纳60人同时进行实训操作,至少180平方米。

5.3 教学方法与手段

5.3.1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企业生产的实际状况,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引用具有代表性的实例。

5.3.2 在教学手段上,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并通过运用实物投影仪、教学短片、虚拟工艺、现场展示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不仅在课上,而且能够通过模拟实验室、网络环境自主进行学习和模拟操作。

5.3.3 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适时调整、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5.3.4 在教学组织方面,注重创设工作情景,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营造和布置工作情景,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模拟,增加情景效果,争取真实的职业体验和职业道德教育。

5.3.5 教学方法上,应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交叉使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并通过模拟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5.4 师资要求

5.4.1 由高级职称教师担任主讲教师,或者由相关企业调到学校的中级职称以上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由实验室管理人员辅助主讲教师指导实践教学。

5.4.2 主讲教师应具有丰富的洗涤剂和化妆品生产经验,应经常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确保授课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一致。

5.5 考核评价

5.5.1.考核形式

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对7个学习项目的过程性和综合性考核。

学生总评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60% + 终结性考试成绩×40%

5.5.2.考核评价表

表2 考核评价表

5.6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6.1 在现有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成化妆品生产线,以培养学生的实训操作能力。

5.6.2 完善网上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创造的能力。

5.6.3 开辟课程互动平台,使学生可以在网上交流学习心得。

5.6.4 完善教学课件。

5.6.5 加强教学指导书的建设,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6、编制说明

6.1 本课程标准由精细化工教研室与佛山安安美容保健品有限公司、中山市加丹婷日用品有限公司共同开发。

6.2 执笔:龚盛昭

6.3 审核:胡智华

6.4 时间: 2009年12月9日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日用化学品生产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编制日期:2002年6月修订日期:2010月第3次修订修订人:龚盛昭

1.学分:2 学时:56(2周)

2.适用专业:精细化工

3.先行课程: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工艺

4.后续课程: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

5.课程性质、教育目标和任务

综合实训与考证是在学生学习了《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工艺》之后进行的一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训的目的是:通过本次实训,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有关日用化学品配方和工艺的理论知识,对日用化学品配方和合成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通过化妆品配制工技能考证,以便能更好地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毕业设计和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6.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主要日用化学品的合成和配制原理和方法。(2)掌握日用化学品配制的基本操作,具有较强的实操能力。(3)应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自己制订实验步骤,以便更好地得到锻炼,具有制定日用化学品配制方案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要求,选择适当的配制方法,确定合理的操作步骤;(4)要求取得化妆品配制工中级工以上证书。

7.教学条件:在实训室进行实操教学。

8.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9.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报告、答辩成绩、考证成绩相结合进行成绩考评(其中平时成绩15%、实验报告30%、答辩成绩20%、考证成绩35%)。

10.教材与参考资料

《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工艺课程综合实训》指导书

11.其他说明的部分

本次大型实验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应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自己制订有关日用化学品配制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得到锻炼。应遵守实验室有关规定,不得在实验室喧哗。如实书写实验报告,不得抄写和伪造有关数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