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食品安全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食品安全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山东农业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8bb0f9d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a.png)
食品安全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山东农业工程学院1.禽流感病毒是双链RNA病毒。
()答案:错2.鱼类的腹腔内壁上的“黑膜”富含重金属及有毒有害物质,不应食用。
()答案:对3.天然产物的使用安全性也是相对的,都要考虑摄入量问题。
()答案:对4.维生素A可以维持正常的视觉,在乳类、蛋类和动物内脏内较为丰富。
()答案:对5.玻璃的高度透明性对内容物的贮藏是不利的,但所加入的各种着色剂是诱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答案:对6.必须脂肪酸包括花生四烯酸。
()答案:对7.造成食品安全危害的原因全部是食品中的化学危害物导致的。
()答案:错8.甲状腺素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100℃左右的高温下才能将其破坏。
()答案:错9.功能性低聚糖也是一种营养强化剂。
()答案:对10.陶瓷材料的安全性主要需要考虑的是釉料中的重金属迁移。
()答案:对11.关于新食品原料的来源,说法正确的有()。
答案: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其他新研制的食品原料;###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的成分;###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12.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可采用的办法是()。
答案:降低食品的温度###降低食品的含水量###改变食品的pH值13.聚偏二氯乙烯含有的有毒单体残留包括()。
答案:偏二氯乙烯###氯乙烯14.下列不属于棉籽油中存在的卫生问题是()。
答案:黄曲霉毒素###芥子酸###亚麻仁苦苷15.容器内壁涂料中,国内允许使用的包括()。
答案:环氧酚醛涂料河豚鱼中毒###聚酰胺环氧树脂###有机硅防黏涂料###过氯乙烯树酯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是()。
答案:奶类及制品###禽蛋###禽、畜肉17.人体脏器对兽药也有代谢作用,也会导致兽药残留量较高,该类脏器不包括()。
答案:胃###胆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由食品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是()。
答案:毒蕈中毒###木薯中毒###河豚鱼中毒19.预防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措施有()。
农林大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思考题
![农林大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08bfd1af45b307e9719754.png)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思考题一、名词解释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的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在一定的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微生物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食品失去或降低使用价值的一切变化,包括食品成分和感官性质的各种变化。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环境污染: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残留的数量称为残留量。
兽药残留: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非热力杀菌:指食品在杀菌过程中不引起食品本身温度有较大增加的杀菌方法。
超高压杀菌:将食品放置在高压容器中,在常温或低温下,对食品施加100MPa 以上的压力完全杀死或降低食品中的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同时能较好地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品质的一种物理杀菌方法.转基因食品:是指用转基因生物所制造或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等。
绿色食品: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有机食品:指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而生产出来的,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颁发证书,供人们食用的一切食品,又称生态食品或天然食品。
二、新的《食品安全法》出台后,与老的《食品卫生法》有哪些不同点?1。
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2。
统一食品国家安全标准3.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制度4。
取消食品“免检制度”5.对“问题食品”实行召回制度6。
食品安全知识检验及答案解析
![食品安全知识检验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ef9ac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5.png)
食品安全知识检验及答案解析
第一题
问题:食品安全是指什么?
答案: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和消费环节中不受有害物质或微生物的污染,不引发食物中毒或其他健康问题的状态。
第二题
问题: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案: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定;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增强国家形象和信誉。
第三题
问题:食品安全的主要威胁有哪些?
答案:食品安全的主要威胁包括:
-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污染,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如细菌、病毒等;
-食品的添加剂过量使用;
-食品的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
-食品的贮存和加工不当。
第四题
问题: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答案:保障食品安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食品生产和经营者的监管;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
-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加强食品安全国际合作。
第五题
问题:作为消费者,如何保障自身的食品安全?
答案:作为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障自身的食品安全: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注意食品的包装和标签信息,确保食品符合相关标准;
-注意食品的保质期和存储条件,避免食用过期或存储不当的食品;
-食用生鲜食品前进行充分加热处理;
-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不洁净或不卫生的食品。
以上是对食品安全知识检验及答案解析的简要介绍。
参考资料:。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精品文档18页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精品文档18页](https://img.taocdn.com/s3/m/cca412284431b90d6c85c7fd.png)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第1章1、食品安全学的定义是什么?食品安全学可以表述为: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而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健康。
2、食品安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①. 食品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的种类、来源、性质、作用、含量水平、监测管理以及预防措施;②. 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食品加工技术存在的卫生问题及防控措施;③. 食源性疾病及食品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特别是食品中毒及预防措施的建立;④.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措施的建立和实施等。
3、按污染物的性质,食品污染分为哪几类?按食品污染物的性质,可将食品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
第2章1、什么是食品腐败变质?一般是指食品在一定的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微生物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食品失去或降低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包括食品成分和感官性质的各种变化。
2、简述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食品的腐败变质与食品本身的性质、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当时所处环境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2)方法:加热杀菌法(在于杀灭微生物,破坏食品中的酶类)、低温保藏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作用,降低酶的活性和食品内化学反应的速度,是最常用的食品保藏方法)、脱水干燥法(抑制微生物生长)、增加渗透压保藏法(与脱水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原理有关)、化学添加剂保藏法、提高食品氢离子浓度、辐照食品保藏法3、蛋白质类食品腐败变质主要发生哪些变化?其评价指标有哪些?⑴主要变化:①脱氨反应:氨基酸氧化脱氨生成酮酸、直接脱氨生成不饱和脂肪酸、还原脱氨生成有机酸;②脱羧反应:氨基酸脱羧后生成胺类;③联合反应:当脱氨或脱甲基与还原反应及脱羧基反应同时进行时,由氨基酸生成硫醇、硫化氢、吲哚、粪臭素和甲烷。
⑵其评价指标:挥发性盐基总氮、二甲胺与三甲胺、K值、PH的变化。
【2019年整理】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2019年整理】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28f111af45b307e8719774.png)
第一章绪论一、简述食品安全的现代内涵。
1、食品安全完整的概念和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⒈食品的充足供应,即解决人类的贫穷,饥饿,保证人人有饭吃。
⒉食品的安全与营养,即人类摄入的食品不含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污染物、无毒、无害,并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
2、食品安全指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3、食品安全可具体理解为: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4、食品安全具有相对性,绝对安全性或零风险是很难达到的。
二、为什么说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
而作为属概念的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通常被理解为部门概念或者行业概念)均无法涵盖上述全部内容和全部环节。
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许多交叉,由此造成食品安全的重复监管。
三、怎样理解食品安全是一个“法律”的概念?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国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从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的角度出发,逐步以食品安全的综合立法替代卫生、质量、营养等要素立法。
1990年英国颁布了《食品安全法》,2000年欧盟发表了具有指导意义的《食品安全白皮书》,2003年日本制定了《食品安全基本法》。
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制定了《食品安全法》。
综合型的《食品安全法》逐步替代要素型的《食品卫生法》、《食品质量法》、《食品营养法》等,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自此已经实施1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这意味着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对食品、食品安全等用语是怎样释义的?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2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2](https://img.taocdn.com/s3/m/cf5126c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f.png)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第1章1、食品安全学的定义是什么?食品安全学可以表述为: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而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健康。
2、食品安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食品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的种类、来源、性质、作用、含量水平、监测管理以及预防措施;2.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食品加工技术存在的卫生问题及防控措施;3.食源性疾病及食品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特别是食品中毒及预防措施的建立;4.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措施的建立和实施等。
3、按污染物的性质,食品污染分为哪几类?按食品污染物的性质,可将食品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
第2章1、什么是食品腐败变质?一般是指食品在一定的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微生物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食品失去或降低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包括食品成分和感官性质的各种变化。
2、简述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食品的腐败变质与食品本身的性质、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当时所处环境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2)方法:加热杀菌法(在于杀灭微生物,破坏食品中的酶类)、低温保藏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作用,降低酶的活性和食品内化学反应的速度,是最常用的食品保藏方法)、脱水干燥法(抑制微生物生长)、增加渗透压保藏法(与脱水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原理有关)、化学添加剂保藏法、提高食品氢离子浓度、辐照食品保藏法3、蛋白质类食品腐败变质主要发生哪些变化?其评价指标有哪些?⑴主要变化:1脱氨反应:氨基酸氧化脱氨生成酮酸、直接脱氨生成不饱和脂肪酸、还原脱氨生成有机酸;②脱羧反应:氨基酸脱羧后生成胺类;③联合反应:当脱氨或脱甲基与还原反应及脱羧基反应同时进行时,由氨基酸生成硫醇、硫化氢、吲哚、粪臭素和甲烷。
⑵其评价指标:挥发性盐基总氮、二甲胺与三甲胺、K值、PH的变化。
4、油脂酸败的化学过程如何?油脂酸败的化学反应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是幼稚的自身氧化过程,其次是加水水解。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答案粗略版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答案粗略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a6fb08a6c30c2259019ec7.png)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思考题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的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在一定的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微生物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食品失去或降低使用价值的一切变化,包括食品成分和感官性质的各种变化。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是食源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
环境污染: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农药残留: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残留的数量称为残留量。
兽药残留: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非热力杀菌:指食品在杀菌过程中不引起食品本身温度有较大增加的杀菌方法。
超高压杀菌:将食品放置在高压容器中,在常温或低温下,对食品施加100MPa 以上的压力完全杀死或降低食品中的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同时能较好地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品质的一种物理杀菌方法。
转基因食品:指用转基因生物所制造或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等。
绿色食品: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有机食品:指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而生产出来的,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颁发证书,供人们食用的一切食品,又称生态食品或天然食品。
1.新的《食品安全法》出台后,与老的《食品卫生法》有哪些不同点?《食品安全法》经过四审、横跨三年、历时一年多,2009年2月28日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食品安全质量认证(课后思考题)
![食品安全质量认证(课后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879dc402de80d4d8d15a4fc8.png)
《食品安全质量认证》课后思考题第一章1.食品业概念及分类?现代食品工业不仅仅是农业的延续和继续,而且有制造业工业的性质,人类可以利用现代科技生产制造出人类需要的食品。
分类:食品行业是对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取得食品的生产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它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宰加工、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利用工业。
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
2.现代食品安全问题归纳几方面?食品污染食源性疾患(20年来不少国家对食源性疾患的定义、范围、流行因素、危害程度、对社会的影响方面研究有很大进展,许多慢性病心血管病、肿瘤等也纳入食源性疾患。
食物中毒仅为食源性危害的一部分,国际组织已经很少用食物中毒这个概念,改为食源性疾病。
)食品工程新技术带来得问题(食品工程引入化工生物及其他领域的技术,疫苗食品、辐射食品、基因工程、添加剂等)食品标识滥用(食品标识是现代食品不可缺少的部分,问题:伪造食品标识;夸大食品标适的展示信息;用浮夸的方法展示不具有的功能成分;内容不符合食品卫生法;外文标识让人无法辨认。
3.食品行业进行质量体系认证的原因?食品的质量认证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我国食品标准与国际食品标准相比,除了在整体格局上不一致外,具体的技术要求也存在不少差别。
在食品安全方面,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尤其是与欧盟的标准差距比较大。
以食品中铅的限量、农药残留限量为例,国际标准和欧盟标准规定的越来越严,而我国标准需要更加严格。
在下一步的调整中,所以食品中铅的限量、农药残留限量无疑都要向国际标准靠拢。
我国的农产品质量认证本身也存在着诸多待解决的问题。
质量标准认证有待加强;质量认证标志需要加强管理;质量标准体系有待统一。
4.未来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未来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在向未来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努力的进程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研究理想的安全管理体系,各种因素的有机融合。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学课后答案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学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dc595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4.png)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学课后答案1.食品安全标准是()。
A、鼓励性标准B、引导性标准C、强制性标准D、自愿性标准答案:C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五条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
2.关于食品贮存、运输的说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安全、无害,保持清洁B、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C、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D、防止食品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答案:C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3.下列做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是()。
A、以甲醇为原料生产白酒B、用工业用乙酸勾兑食醋C、在辣椒酱中添加苏丹红D、焙制面包时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加入小苏打答案:D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四)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4.下列不能作为食品原料的物质是()。
A、吊白块B、鸡精C、白砂糖D、淀粉答案:A解析:根据《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5.下列哪些食品可以依法进行生产()。
A、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B、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为原料生产的食品C、以病死的肉类为原料生产的食品D、以回收食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答案:B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七)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十一)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教程考核问题及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教程考核问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8b18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3.png)
食品安全教程考核问题及参考答案问题一:什么是食品安全?答案: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消费等过程中不受到污染,不含有有害物质,符合人体健康要求,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的状态。
问题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食品安全对人们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食品不安全,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疾病传播等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食品安全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问题三:食品安全管理的原则是什么?答案:食品安全管理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格监管,依法管理,公开透明。
预防为主,即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预先消除或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即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需要参与食品安全管理;严格监管,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检查;依法管理,即依据法律法规进行食品安全管理;公开透明,即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问题四: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有哪些?答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监管部门的职责等。
问题五:食品安全风险有哪些?答案:食品安全风险包括食品中毒、食品中有害物质残留、食品质量不合格等。
其中,食品中毒是最常见的食品安全风险,主要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和化学物质等引起。
问题六:如何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答案:预防食品安全风险可以从源头控制、加强监管和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三个方面入手。
源头控制,即在食品生产、加工和运输等环节中加强卫生管理和质量控制;加强监管,即监管部门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检查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即消费者要了解食品安全知识,选择安全的食品,并正确保存和烹饪食品。
问题七: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答案: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二是注意食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避免购买破损或过期食品;三是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等信息;四是选择有信誉的品牌或厂家的产品,避免购买不明来源的食品;五是关注食品的价格,过低的价格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的标志。
10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10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部分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29f3c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e.png)
10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部分习题参考答案《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概述一、填空题1.适用性、可信性、经济性、美观性。
2.生产质量服务质量。
3.关联图法、KJ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二、简答题1. 简述食品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的关系。
食品安全性被解释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即用于消费者最终消费的食品,不得出现对人体健康、人身安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食品卫生则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食品安全是以终极产品为评价依据,而食品卫生则是贯穿在食品生产、消费的全过程中。
食品安全是以食品卫生为基础,食品安全性包括了卫生的基本含义。
食品质量不仅是指食品的外观、品质、规格、数量、重量、包装,同时也包括了安全卫生。
安全卫生是反映食品质量的主要指标,离开了安全卫生,就无法对食品的质量优劣下结论。
食品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三者之间的种属关系,可以把食品质量作为一个对食品总体要求的概念,涵盖消费者对食品的三个基本要求,即安全性、营养性和感官要求,其中安全性包含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两方面。
2. 简述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温总理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要在全国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以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各行各业都要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和安全管理。
因此,各级工商机关要扎扎实实开展包括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在内的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交易行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规范食品经营,依法查处食品经营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人民群众食品消费或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畅通消费者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申诉、投诉和举报渠道,及时协调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纠纷,妥善处理消费争议,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重要内容。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3b507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5.png)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篇: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简述食品安全的现代内涵。
1、食品安全完整的概念和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⒈食品的充足供应,即解决人类的贫穷,饥饿,保证人人有饭吃。
⒉食品的安全与营养,即人类摄入的食品不含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污染物、无毒、无害,并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
2、食品安全指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3、食品安全可具体理解为: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4、食品安全具有相对性,绝对安全性或零风险是很难达到的。
二、为什么说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
而作为属概念的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通常被理解为部门概念或者行业概念)均无法涵盖上述全部内容和全部环节。
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许多交叉,由此造成食品安全的重复监管。
三、怎样理解食品安全是一个“法律”的概念?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国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从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的角度出发,逐步以食品安全的综合立法替代卫生、质量、营养等要素立法。
1990年英国颁布了《食品安全法》,2000年欧盟发表了具有指导意义的《食品安全白皮书》,2003年日本制定了《食品安全基本法》。
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制定了《食品安全法》。
综合型的《食品安全法》逐步替代要素型的《食品卫生法》、《食品质量法》、《食品营养法》等,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自此已经实施1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这意味着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食品安全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食品安全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fb559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0.png)
食品安全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食品安全法是我国的什么基本法?A.环境保护法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C.产品质量法D.以上都不是答案:B2.食品安全标准是什么?A.法律B.法规C.行政法规D.指导性文件答案:D3.下列哪个食品不属于高风险食品?A.鸡蛋B.牛奶C.西瓜D.水答案:C4.食品中的毒素通常来源于:A.微生物B.鲜花C.天气情况D.化学物质答案:A5.下列哪个是食品中常见的酸?A.盐酸B.硝酸C.苹果酸D.硫酸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1.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有:加强卫生状况,注意食品的供应途径,注意采购时食品包装是否完好。
2.制作食品的过程中,遇到了采购的食品过期,应该立即停止制作。
3.较为严重的食物中毒会引起命名危险,这类病情被称为急性食物中毒。
4.能引起婴儿Botulinum型肉毒毒素最常见的是蜜糖。
5.接触毒物导致食物中毒的时间通常为1小时到24小时之间。
第三部分:问答题1.请列举一些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答: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包括了食品中的各种成分,如无机物、有机物、维生素等;食品的微生物性质,如细菌和病毒等;食品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和农药等;食品的颜色、形状等。
2.请解释一下高风险食品的概念。
答:高风险食品是指在对于食品质量和卫生要求较高的领域,如医院、学校、企业等,所提供的食品。
高风险食品一般包括肉类、奶制品、海鲜、生食蔬菜等易被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
3.请简述一下食物中毒的病因和预防措施。
答:食物中毒的病因是细菌、病毒、寄生虫、毒蘑菇、有毒植物等引起的。
预防措施包括了在采购时注意查看食品包装和生产日期,做到鲜食、及时食用,避免食物长时间存放,做到分开存放、分开加工和分开烹调,统一消毒、建立检测制度,建立食品安全监督制度等措施。
食品安全_复旦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食品安全_复旦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ba9737c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e.png)
食品安全_复旦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关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发病率高低受活菌数量、菌型和个体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2.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法哪个错误的?()参考答案:获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将不再对其安全性进行审查3.日本水俣湾事件中造成居民健康损害的是食品中()污染。
参考答案:汞4.以过敏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是哪一类?()参考答案:金枪鱼中毒5.毒蕈中毒的临床类型中最严重的是哪一型?()参考答案:肝肾损害型6.关于亚硝酸盐中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主要应用的解毒剂是亚甲蓝7.下列哪一项属于食品安全重点监督管理的内容参考答案: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8.关于危害识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动物实验的毒理学终点是观察和检测到的毒性效应9.下面哪种物质不是防腐剂?()参考答案:硝酸盐10.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食品安全具有的特点:参考答案:具有固定性11.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参考答案:对人体健康可造成慢性危害12.下面哪种抗氧化剂不属于自由基终止剂?()参考答案: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DLTP)13.关于危害特征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在有阈健康危险评定中,目前逐渐提倡使用基准剂量来推导参考剂量14.下面哪种甜味剂属于非营养性甜味剂?()参考答案:糖精15.下面哪个不是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参考答案:催化剂16.新鲜蔬菜水果不是哪个营养素重要来源?()参考答案:蛋白质17.蔬菜水果中的无机盐可以起到什么重要的作用?()参考答案:维持体内酸碱平衡18.按蔬菜的结构及可食部分分类,以下哪个不属于根茎类?()参考答案:辣椒19.蒜是蔬菜的哪种分类?()参考答案:根茎类20.哪些植物有可能污染姜片虫囊蚴,如果生吃会导致患姜片虫病.( )参考答案:红菱、茭白21.急性中毒后可能会发生迟发性神经毒性作用的是哪一类农药?()参考答案:有机磷类22.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毒性机制为:()参考答案:干扰神经细胞膜钠离子通道功能,阻滞神经传导23.在暴露评估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在进行暴露评估的时候,无需考虑其他膳食进入人体的途径24.水果采摘后的运输、贮存和销售过程中也可受到肠道致病菌的污染的程度与哪一个因素有关。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bf81c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b.png)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A",错误的标注"B")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同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等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
() [单选题] *A(正确答案)B2.履行辅助人是指与旅行社存在合同关系,协助其履行包价旅游合同义务,实际提供相关服务的法人或者自然人。
() [单选题] *A(正确答案)B3.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
() [单选题] *A(正确答案)B4.国家禁止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 [单选题] *AB(正确答案)5.对于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地方特色食品,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 [单选题] *AB(正确答案)6.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事故单位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 5 万元以下罚款。
() [单选题] *AB(正确答案)7.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开办娱乐场所,参与或者变相参与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 [单选题] *A(正确答案)B8.在旅客自身状态不适合于住店的情况下,饭店可以合理地拒绝接待旅客。
()[单选题] *A(正确答案)B9.对于旅客在饭店内从事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以及给其他大多数旅客带来不良感受的行为,饭店有权加以制止,必要时可以采用强制措施。
()[单选题] *B(正确答案)10.公安机关是旅馆业治安管理的主体,依法履行管理职责。
() [单选题] *A(正确答案)B11.由于饭店的原因造成旅客财物灭失、毁损的,饭店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由于旅客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害的,饭店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
食品安全与卫生思考题考试答案(全)
![食品安全与卫生思考题考试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7f5c571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1.png)
⾷品安全与卫⽣思考题考试答案(全)第⼀章思考题:1、现代健康的概念。
躯体健康,⼼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
2、现代社会中危害⼈类健康和造成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管病,脑⾎管病,恶性肿瘤等与⽣物因素,⼼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类⾃⾝的不良⽣活⽅式和⾏为。
3、⽣活⽅式的内涵。
不吸烟,饮酒不过量,平衡膳⾷,体育锻炼。
4、列举不良的⽣活⽅式和⾏为。
吸烟,酗酒,不合理营养,不运动,社会⼼理适应不良,不注意个⼈和公共卫⽣,不按时吃饭,睡眠时间太短等⾏为⽅式。
5、简述吸烟对⼈类健康的危害。
1.直接损害细胞和组织器官,⼲扰破坏⼈体⽣理功能,造成多种疾病(⼼,脑⾎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2.致癌(肺癌,⼝腔癌,⿐咽癌,喉癌,⾷道癌)。
3.削弱⼈体的防御功能。
4.危害妇⼥,婴幼⼉的健康。
5.促使衰⽼,缩短寿命。
6、简述酗酒对⼈类健康的影响。
1.会引起视⼒减退,甚⾄失明。
2.会引起营养缺乏。
3.会引起消化道病变。
4.会引起呼吸道病变。
5.会引起⼼⾎管病变。
6.会引起性机能异常。
7.会引起精神失常。
8.会引起胎⼉异常。
9.会引起中毒致死。
10.会引起早衰损寿。
7、举例阐述环境污染导致的病害。
⽔俣病,癌症,腹泻,呼吸道疾病,⼼脏疾病等(⾃⼰再写写)。
8、何谓“⼀级预防”?⼀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分针对环境的措施和针对机体的措施。
这⼀阶段疾病并未发⽣,但某些危险因素已经存在,如病原体的感染,精神过渡紧张、营养不良、平素缺乏锻炼、家庭发⽣变故等。
这些都会造成疾病发⽣的危险性提⾼,⽽在这⼀阶段的危险因素,有些是可以改变的,如抗感染、⼼理调整、加强营养等。
此阶段可称为易感染期。
如:宣传戒烟和劝阻吸烟应采取各种措施向⽆烟社会迈进,例如,禁⽌青少年吸烟,提倡中年⼈戒烟,劝告⽼年⼈少吸或吸低毒烟等。
第⼆章思考题:1、何谓⾷品污染,⾷品污染⼤致可来⾃哪⼏个⽅⾯?⾷品污染是指危害⼈体健康的有害物质进⼊正常⾷物的过程。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复习思考题_201203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复习思考题_201203](https://img.taocdn.com/s3/m/9372e44f10a6f524ccbf85f5.png)
细菌对人体的危害途径:,,。
感染型、毒素型、过敏型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两种中毒方式。
感染型、毒素型
新《食品安全法》中规定面粉中不再允许添加添加剂 。
增白剂
抑制钙吸收的因素、、、、。
维生素D缺乏、钙磷不平衡、植酸、草酸、膳食纤维
油炸马铃薯片中含量高,烤肉中含量高,腌制食品中含量高,均对人体健康有害。
主要防治措施:新捕获鱼立即冷藏。
日常生活中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原因?
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盐用;“工业用盐”用作食盐;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可引起中毒;饮用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苦井水、蒸锅水,亦可引起中毒;肉制品加工时超量用亚硝酸盐,可导致食用者中毒。(第八章食品加工过程中)
常见鱼贝类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
促进钙吸收的因素、、、、。
身体需要、维生素D 、蛋白质、乳糖、酸性介质
碘缺乏可导致:或者。
呆小症、甲状腺肿
分辨毒蘑菇可以从:,,,,等角度判断。
生长地带、颜色、形状、分泌物、气味
氟中毒常见的表现,。
氟骨症、氟斑牙
河豚中毒的四个阶段:;;;。
唇、舌和手指有轻微麻痹和刺感,这是中度中毒的明显征兆; 唇、舌及手指逐渐变得麻痹.口唇麻痹进一步加剧,但存在知觉;由于麻痹出现说话困难现象肌肉瘫痪;知觉丧失,呼吸麻痹而导致死亡
食品安全是个经济学概念。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均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微生物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受到农药兽药残留等化学污染物的困扰;而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则已经成了问题食品的重灾区,假冒伪劣食品出现的频率高、流通快、范围广,不法商人制假售假的手段和形式也更高明、更隐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简述食品安全的现代内涵。
1、食品安全完整的概念和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⒈食品的充足供应,即解决人类的贫穷,饥饿,保证人人有饭吃。
⒉食品的安全及营养,即人类摄入的食品不含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污染物、无毒、无害,并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
2、食品安全指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3、食品安全可具体理解为: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4、食品安全具有相对性,绝对安全性或零风险是很难达到的。
二、为什么说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
而作为属概念的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通常被理解为部门概念或者行业概念)均无法涵盖上述全部内容和全部环节。
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许多交叉,由此造成食品安全的重复监管。
三、怎样理解食品安全是一个“法律”的概念?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国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从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的角度出发,逐步以食品安全的综合立法替代卫生、质量、营养等要素立法。
1990年英国颁布了《食品安全法》,2000年欧盟发表了具有指导意义的《食品安全白皮书》,2003年日本制定了《食品安全基本法》。
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制定了《食品安全法》。
综合型的《食品安全法》逐步替代要素型的《食品卫生法》、《食品质量法》、《食品营养法》等,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自此已经实施1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这意味着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对食品、食品安全等用语是怎样释义的?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五、简述安全食品所包括的层次及之间的区别。
我国目前生产的安全食品广义上包括以下层次:常规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常规食品:指在一般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下生产加工的产品,经县级以上卫生防疫或质检部门检验,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是目前最基本的安全食品。
无公害食品: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终端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及规范,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标识的食品。
绿色食品: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我国规定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
有机食品: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有机农产品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生产出来的农产品。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者都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安全是这三类食品的突出共性,它们从种植、收获、加工生产、贮藏及运输过程中都采用了无污染的工艺技术实行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属于无公害农产品范围,只是在肥料和农药残留标准上要求更高。
六、食物链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食品不安全因素有哪些?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将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危害分为哪几个方面?1.英国C.E.Fisher(1993)对当代发达和较发达社会或国家提出的一张饮食风险清单,即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① 微生物、寄生虫等生物污染。
② 环境污染。
③ 农用、兽用化学物质的残留。
如化肥、农药、兽药等。
④ 自然界存在的天然毒素。
⑤ 营养素不平衡。
⑥ 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毒素。
⑦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⑧ 食品掺伪。
⑨ 新开发的食品资源及新工艺产品。
⑩ 包装材料。
⑾过量饮酒。
⑿其他。
2.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包括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等。
物理性危害:粮食中的外源性锐利物质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这些危害可能是由于从粮食收获到消费者的食物链中的任意环节受到污染造成的。
如粮食收获过程中夹杂的石块、木屑,粮食加工时从加工器具中脱落产生的金属片等。
化学性危害:指食用后能引起急性中毒或慢性积累性伤害的化学物质。
食品中的化学危害包括食品原料本身含有的,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污染、添加以及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各种有害化学物质。
如粮油食品中存在的天然动植物毒素、农药残留、重金属以及贮藏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苯并[a]芘等。
生物性危害:主要指生物(尤其是微生物)自身及其代谢过程、代谢产物(如毒素)对食品原料、加工过程和产品的污染,按生物种类可分为以下几类:细菌性危害、真菌性危害、病毒性危害、寄生虫危害和虫鼠害等。
控制食品的细菌性危害是目前解决食品安全性问题的主要内容。
七、简述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一)食品标准化工作正在不断完善食品标准化体系的构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二)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健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网络,其中包括国家级食品检验中心,省、地市及县级食品检验机构,加上有关行业部门设置的食品检验机构(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技术、工艺设备以及质量管理水平取得较大提高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微生物污染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2)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源头污染越来越严重(3)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越来越严重(4)食品加工过程是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环节(5)新技术、新产品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6)动物防疫检疫体系不健全使得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难以得到保证(7)食品安全监控及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解决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一、是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二、是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国民珍爱我们的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办每一件事时,都要从保护我们的环境出发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完善及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研究并提出既符合WTO有关原则,又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制订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快及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全面提升国家的食品安全的标准化水平。
还要不断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
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对农产品和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增加抽查的次数和覆盖面。
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造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食品行业协会,对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推进诚信建设,培养自律精神。
协会要定期组织会员学习,组织会员互相检查、参观、评议,相互监督。
行业协会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国外使馆、贸易机构、媒体等)广泛收集国外,尤其是贸易对象国和地区的行业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疫标准、环保要求,及时提供给相关企业和政府,研究对策,帮助企业解决因“绿色壁垒”引起的贸易纠纷,维护企业正当的权益。
(五)提高检测技术和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无论是源头管理、市场准入、产品抽检或是进出口把关等都要有相应的检测手段。
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对质检机构的检测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挑战,对质检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检测工作,质检机构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不断充实新的仪器设备,配备先进的测试手段。
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不但精于检测工作,了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还要了解当前食品的制假动态,善于从产品的外观捕捉到产品的违禁添加物,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寻找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六)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我国已加入WTO,为排除技术壁垒对我国食品出口的阻碍,保障食品的出口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食品的安全管理及国际接轨势在必行,必须按照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要系统研究和全面了解国际标准,找出我国现行标准及国际标准间的差异,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供依据。
要注重引进及创新并举,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AOAC、CAC、FAO、ISO、WHO等先进标准,开展标准技术创新研究,为保证食品安全和为政府部门制定符合我国利益的进出口监督检验策略和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要培养一批懂专业、外语好、能在标准化领域进行国际交流的高级人才,积极参及相关国际组织的活动,为建立能及国际水平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打下基础。
(七)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建立和完善食品及营养监测系统,坚持重点监控及系统监控结合,监测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食品生产、消费、贸易状况。
加强食品信息建设,建立我国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保障全民食品消费安全。
利用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食品生产、食品供给、食品分配和食品贸易等环节安全动态。
密切关注和研究市场变化、重大自然灾害对食品供给带来的影响,提前作好各种应对准备,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我国食品安全。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一、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