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论述及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报告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报告第一篇: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报告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报告--中国当前汽车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我国现有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我国汽车产业现有厂商之间的竞争是5种竞争力量中表现最直接和最强大的。
(1)行业内现有厂商的数量和规模我国汽车按照用途可以划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
而我国汽车生产商众多,有的汽车生产商只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有的却涵盖多个细分市场。
各生产商之间在价格、新技术、营销策略、品牌效应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同时,我国汽车生产商大致可以划分为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三大类。
由于进口品牌大多专注高端市场,合资车企大多为传统大型国企,虽然底子厚,但很多国有企业的通病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自主车企大多为民营企业,较为灵活,因而行业内的竞争成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竞争。
(2)市场需求增长速度过去十几年,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市场需求增长较快,现有厂商均有扩张发展的机会,各厂商不得不动用所有的财务资源和竞争资源去扩张自己的产能,因而很少会去攻击对手。
但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需求有所回落。
2011年11月,我国汽车产销环比增长、同比下降。
1月至11月,汽车产销增速与前10月相比继续趋缓。
面对这种局面,继续扩张的企业或生产能力过剩的企业会降低价格或采用其他提高销售的策略,从而引发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加剧市场竞争。
(3)固定成本或库存成本部分合资车企采用诸如准时制等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品牌效应所带来的良好的销售业绩大大降低了其库存成本,有效分摊了其固定成本。
而自主车企诸如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由于盲目扩张产能而在当前市场需求有所回落的局势下,不得不面对生产能力利用率低、库存成本攀升等竞争压力。
(4)品牌忠诚度及顾客转换成本我国汽车购买者对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且其与自主品牌相比,具有更高的保值率。
因而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在进口品牌与合资品牌方面的顾客转换成本仍然较高。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问题一: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为什么愚公移山是不合理的?(答案1)一直以来,愚公移山成为很多人学习的榜样。
故事之中有一个很重要观点,子子孙孙无穷尽的,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因此,只要我们持,最终就会成功的。
从故事来看,愚公是一个成功者,因为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
但是如果愚公没有感动天帝,那么移山到何时?愚公能够成功,那是作者以一种主观方式想像出来为的只是证明自己的理论。
愚公家的门口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人们进进出出非常不方便。
于是,他召集全家人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咱们家的门口,咱们出门要走许多冤枉路。
咱们不如全家出力,移走这两座大山,大家看怎么样?”。
这两座大山确实让愚公全家人走了许多冤枉路,但是移走这两座大山代价更大,因此通过移山方式避免走冤枉路完全是得不偿失。
尽管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最终有一天会被挖平,但是凡事都有代价。
子子孙孙都参与移山工程,那么就将意味放弃致富的机会。
资源永远是稀缺的,花大量时间在移山方面,那么必然花在生产方面时间就会减少。
因此,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惜一切代价,实际上是非常愚蠢的。
尽管通向彼岸的道路有很多条,但是明智的做法就是选择代价最低的道路。
如果移山可以解决问题、搬家也可以问题,那么为何要固执移山?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追求坚持不懈的精神,却没有考虑到凡事都有代价。
移走这两座大山的代价是什么?移走这两座大山的收益是什么?移山的成本是否高于预期的收益,这是愚公值得思考的。
当别人都忙于生产,愚公的子子孙孙都忙于移山,结果耽误了生产,从而造成子子孙孙贫穷下去。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这是很多人走了愚公移山的道路,这就是“勤劳”对冲“制度成本”。
如果选择“远走他乡”,那么就可以避免在移山方面资源的浪费。
有些经济落后山区,村庄里就这么几个人,政府还为此投入巨资修公路,甚至高速公路。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在管理经济学中,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来分析管理经济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某公司是一家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近年来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导致企业利润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司决定进行管理经济学的案例分析。
首先,公司需要进行成本分析。
通过对各个生产环节的成本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增加的原因。
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是由于供应商的垄断或者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公司可以通过谈判、寻找新的供应商等方式来降低原材料成本。
另外,公司也可以通过技术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等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公司需要进行市场分析。
通过对市场需求、竞争对手、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分析,找出市场机会和威胁。
例如,公司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品牌建设、市场定位等方式来提高产品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
另外,公司也可以通过市场扩张、产品创新等方式来开拓新的市场,寻找增长点。
最后,公司需要进行收益分析。
通过对产品定价、销售渠道、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分析,找出提高利润的途径。
例如,公司可以通过差异化定价、灵活的销售政策等方式来提高产品利润率。
另外,公司也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跨界合作等方式来拓展收益来源,降低经营风险。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管理经济学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通过管理经济学的方法,企业可以更加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经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运用管理经济学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对于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经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企业管理者能够重视管理经济学的应用,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 需求分析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 - 需求分析1. 引言在管理决策中,一个有效的需求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需求分析旨在确定组织所需的资源和能力,以满足特定的目标和战略。
在管理经济学中,需求分析是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市场需求、客户行为和竞争环境,以做出有利的决策。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管理经济学案例来讨论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并探讨如何应用这些方法和步骤来解决实际问题。
2. 案例背景假设我们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我们决定推出一款新的电动汽车。
在制定市场推广策略和产品定价方案之前,我们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以了解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
3. 需求分析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3.1 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需求分析的第一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
市场调研可以通过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在我们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访问潜在消费者并询问他们对电动汽车的意见和偏好。
同时,我们还需调查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和销售策略。
3.2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市场调研数据,我们可以进行数据分析,以了解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和趋势。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如频率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来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找出目标市场和潜在客户的特点,以及他们对产品的需求。
3.3 产品定位根据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对产品进行定位。
产品定位是将产品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并针对特定的市场需求和客户群体定制产品特点和营销策略。
通过产品定位,我们可以帮助我们的电动汽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3.4 价格策略在进行需求分析时,确定适当的价格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价格策略决定了产品的定价范围和定价策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竞争。
通过分析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确定电动汽车的合适定价范围,并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
3.5 营销策略营销策略是将产品和消费者连接起来的关键。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经济管理挑战。
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结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的经济决策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际的案例,探讨管理经济学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案例背景:某家制造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产品销售不佳,利润下滑,面临着生存危机。
企业管理层决定进行全面的经济管理调整,以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成本分析:首先,企业需要进行成本分析,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分布情况。
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找出成本高企的项目,并采取相应的降低成本措施。
同时,也可以找出成本控制不力的环节,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市场需求分析:其次,企业需要进行市场需求分析,了解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的趋势。
通过市场需求分析,企业可以找到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定位,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产品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
效益评价:再次,企业需要进行效益评价,了解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化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情况。
通过效益评价,企业可以找到经济效益不佳的项目,并进行效益提升措施。
同时,也可以找到经济效益良好的项目,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风险管理:最后,企业需要进行风险管理,了解各项风险的存在和可能的影响。
通过风险管理,企业可以找到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同时,也可以找到可能存在的机会点,加大投入力度,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结论:综上所述,管理经济学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成本分析、市场需求分析、效益评价和风险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应对市场挑战,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企业管理层应该注重管理经济学的应用,加强经济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管理经济学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者应该不断学习和应用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优化经济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管理经济学论述及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论述及案例分析论述题1.利润最大化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这是因为:(1)当MR>MC时,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时,继续增加产量,企业仍会获得更多利润。
因而,企业会不断扩大产量。
(2)当MR<mc:时,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时,继续增加产量,企业所获得利润会减少。
因而,企业会逐渐缩小产量。
< bdsfid="67" p=""></mc:时,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时,继续增加产量,企业所获得利润会减少。
因而,企业会逐渐缩小产量。
<>由此可知,只有当MR=Mc时,企业才会实现最大利润。
2.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是否肯定就有盈利?试解释之。
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就有利润,企业在短期内既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当然还可能是持平的,即不亏不盈。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所谓利润最大化仅仅表明企业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已经做到了最好。
但即使做到最好,由于在短期内并非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以及时得到调整的,因而也就可能无法保证企业必然获得利润,甚至还可能要遭遇亏损。
换言之,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若获得利润,则利润最大;若遭遇亏损,则亏损最小。
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到底能不能真正获得利润,不是看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而是看总收益和总成本,或者看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
如果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的总收益大于总成本(或者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则企业就是盈利的;反之,如果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的总收益小于总成本(或者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则企业就是亏损的,此时的利润最大化意味着亏损最小化;最后.如果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的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或者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则企业就正好不亏不盈。
管理经济学作业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作业案例分析第一讲案例分析【案例名称】发展中的管理困惑【案例内容】1983年,在江南某省的一个小镇上,因投机倒把屡受批斗的刘月在出走十几年后突然回到了镇上。
此时,投机倒把已不那么令人心悸,乡镇企业已开始萌芽。
第二天,镇上就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镇长带着几个干部拎着礼品去了刘月家。
这比当年镇长带着派出所干警去刘月家搜捕更令人兴奋。
人们议论着,猜测着,预感到有什么重大事件将会在小镇上发生。
果然,一个月后,镇政府以原粉丝厂的旧厂房、设备折合资金1.75万元,刘月自行筹资13.5万元兴办的第一家乡镇工业企业——伟业铜带厂正式诞生。
经过15年的苦心经营,到1998年,该厂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6亿资产,下属9家境内独资或控股子公司、4家境外独资公司的大型综合性铜冶炼加工的企业集团——伟业集团公司。
铜加工属于资金密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由于行业进入壁垒高,乡镇企业—般不敢问津。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此行业拥有绝对垄断地位。
整个行业主要由三家大型国有企业控制,其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是中原铜加工厂,它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其次是上海铜材厂和西北铜加工厂。
从8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依托机制上的优势,在铜加工行业出现了乡镇企业大败国有大型铜加工企业的现象。
进入90年代以来,大型国有铜加工企业困难重重,几乎全面亏损,由于资金困难,无法进行必需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国有企业在技术、设备上的许多优势也几乎丧失殆尺,优秀人才更是大量流失。
而乡镇、合资企业则成为行业龙头,呈现出一派兴旺的发展趋势。
伟业集团投资2亿元将中原铜加工厂的一条板带连铸连轧生产线买了过来。
由于中原铜加工厂缺乏配套设备和流动资金的投入,该生产线一直闲置,日损失数以万计,企业不得不忍痛割爱。
伟业集团则在生产线购入后三个月内就生产出第一批优质铍青铜带,并直接出口美国,效益十分可观。
不仅如此,伟业集团还积极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已成功地兼并了几家关联企业,按计划将在5年内成为中国铜业的霸主。
管理经济学案例 2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案例一: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某歌星一场演唱会的出场费的收入是几十万元人民币,是普通人几年或几十年的收入,老百姓难免有不平衡之感,歌星的收入主要来源是门票的收入.我们分析演唱会门票的价格,如果想听演唱会的人增加了,而歌手的供给不变,则门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于演唱会举办方与歌手都能从高价格的门票中得到更多的收益,他们还增加演唱会的场次;同理可以推出,如果没有那么多歌迷,需求减少,门票的价格必然下降,他们会减少演唱会的场次。
如果歌手增加,门票的价格也会下降,演唱会的场次增加;同理可以推出,歌手减少,门票的价格也会上升,演唱会的场次会减少。
这就是经济学分析的供求规律。
讨论题:1. 什么是供求规律?2. 为什么歌星的高收入是合理的?案例点评:歌星的高收入是由歌星的供给和公众的需求决定的,这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既然对歌星的消费需求如此之大,而供给方又稀缺,也就是说在市场上少数著名歌星有完全垄断地位,因此他们的高收入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公正的,少数歌星是竞争出来的。
当看到一夜走红的歌星收入高于我们这些十几年寒窗苦读的教授许多时,难免有不平衡之感,但从经济学的理性来看,歌星的高收入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歌星的高收入是合理的。
案例二: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打印机市场上,彩色喷墨打印机和墨盒的定价很反常,彩色喷墨打印机一台售价仅为300人民币,低价很诱人,使得很多有计算机的用户购买了一台这样的打印机,买到打印机后再考虑买墨盒,发现一个墨盒的价格是200元人民币.墨盒是消费量很大,消费者如果使用打印机,购买墨盒就是经常的。
事实也就是这样买下后才发现更换一种色彩的油墨用完,不换墨盒就不能保证画面质量,而换四个墨盒的价格比一台彩色喷墨打印机还贵. 因此消费者才感到买得起打印机买不起墨盒.还比如你看人家经营一种商品十分赚钱,你也做起同样的生意来,这就是经营别人产品的替代品,这样势必加剧了市场竞争。
恐怕竞争中被淘汰的就是你。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管理经济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际案例,来深入探讨管理经济学的应用。
该案例讲述了一家食品公司在面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时采取的策略,以及其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
案例背景该食品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产和销售面包和糕点的企业。
多年来,该公司在市场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忠诚客户群体。
然而,最近该行业的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使得该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
分析一:外部环境分析在管理经济学中,外部环境因素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该公司应该认识到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来自新进入者的威胁。
同时,价格上涨也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构成了挑战。
消费者对于健康和营养价值的关注增加,也对产品开发和营销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分析二:内部资源分析在分析内部资源时,我们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生产效率、内部组织和管理,以及企业价值链等方面。
该公司应该评估其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寻找如何提高产能和降低成本的方法。
此外,内部组织和管理是否能够适应市场变化也需要仔细审视。
分析三:战略选择和实施管理经济学的关键之处在于制定战略选择,并将其成功地实施到企业中。
在这个案例中,该公司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选择:一是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以获得更有竞争力的原材料价格;二是重新调整产品组合,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和营养的需求;三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产能,并降低成本。
这些战略选择应该基于对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充分了解,并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一致。
分析四:经济绩效评估最后,经济绩效评估是管理经济学中的关键步骤。
该公司应该将其策略选择和实施后的结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例如,通过比较市场份额和销售额的变化,以及成本和利润的变化等指标,来评估这些战略是否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
结论通过对该食品公司案例的管理经济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首先,企业应该意识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战略选择。
完整word版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
第二届届“经管杯”案例分析大赛初赛案例经济管理协会案例一:康师傅“康”是指健康的意思,“师傅”二字则是具有亲切、责任感、专业化的内涵,而“康师傅”叫起来,特别有亲切的感觉,康师傅logo独有的敦厚可亲,热情展开双臂形象,让许多顾客熟知与喜悦,这也是康师傅服务顾客热情亲切的精神表现。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总部设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糕饼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经营,现任首席执行官魏应洲。
公司于一九九六年二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巿。
本公司的大股东顶新(开曼岛)控股有限公司和三洋食品株式会社分别持有本公司36.5886%和33.1889%的股份。
于2007年12月31日,公司市值为90.3亿美元。
现时公司已被纳入英国富时指数中亚太区(除日本外)的成份股。
公司1992年于天津研发生产出第一包方便面,之后市场迅速成长,1995年起陆续扩大业务至糕饼及饮品,截止2007年,公司总投资已达到24.69亿美金,先后在中国四十余个城市设立了生产基地,员工人数近四万人,总营业额32亿美元。
公司产品绝大部分均标注「康师傅」商标,「康师傅」早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其品牌价值约为7.26亿美元。
目前本公司的三大品项产品,皆已在中国食品市场占据领导地位,据ACNielsen2007年12月的零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本公司方便面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高达47%,销量超过98亿包,近年推出的「福满多」系列平价面更进一步拓展到广大农村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生产销售厂商;康师傅茶饮料也已成为国内茶饮料第一品牌,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达到51.9%,果汁饮料的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16.5%,是市场前三大品牌,包装水事业凭借15.4%的市占率,跃居全国第一品牌,长白山天然优质矿泉水也将在2008年面向市场;康师傅夹心饼干在中国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为25.6%,稳居中国市场第二位。
公司透过自有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分销旗下产品,截至2007年12月底共拥有535个营业所及82个仓库以服务5,999家经销商及68,717家直营零售商。
管理经济学-需求弹性-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报告一、案例介绍:某房地产公司要制定一个住房的长远规划,根据研究资料,租房的需求收入弹性是0。
8-1。
0之间,买房的需求收入弹性在0。
7-1.5之间,估计今后10年内每人每年平均可增加收入2%—3%,需要掌握的是10年后居民住房需求(租房、买房)的增长数量。
二、案例分析目标:由于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城镇住房的生产与消费快速步入“市场导向”时代,作为房地产企业只有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政策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积极把握民众的住房需求变化,才能制定出相应的短、中、长期规划,应对市场竞争,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此次案例分析,我组主要是根据“住房需求的收入弹性是住房消费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居民住房(购房和租房)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这一关键因素,通过对济南市(假定城市)住房需求情况、租房需求收入弹性、买房需求收入弹性、收入增加比例等因素的分析,为某房地产公司制定一个住房的长远规划.三、案例分析:(一) 1。
0210=121.81。
0310=134。
3也就是说10年后居民收入增加了21.8%—34。
3%。
(二) 根据£=(ΔQ/Q)/(ΔI/I),故ΔQ/Q=£(ΔI/I)(1)租房0.8*21。
8%=17。
44%1。
0*34。
3%=34.3%(2)买房0.7*21。
8%=15。
26%1。
5*34.3%=51.45%(三) 假设案例时间为2011年,同时10年内其它因素影响不大:(1)租房ΔQ1=520*17。
44%=90。
688万平方米ΔQ2=520*34。
3%=178.36万平方米即ΔQ租房的区间为(90.688,178。
36)(2)买房ΔQ1=780*17.44%=136。
032万平方米ΔQ2=780*34。
3%=267。
54万平方米即ΔQ买房的区间为(136.032,267。
54)(四)住房需求曲线租房需求的收入弹性曲线住房需求的收入弹性曲线根据“需求的收入弹性小于1时,缺乏弹性,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时,具有弹性,是高档品、奢侈品”这一规律,我们结合上述图表进行分析,获得:对租房为主要需求的民众来说,需求弹性在0。
管理经济学教学案例精选
管理经济学教学案例精选一、案例一:成本效益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某公司考虑引入新的生产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
新设备的购入和运营成本较高,管理层面临着是否值得投资的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成本效益分析是管理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对这一决策进行深入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收集新设备的购入成本、预期运营成本和生产效率提升情况等数据,帮助学生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来评估新设备引入对企业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比较,学生可以学习到成本效益分析在实际企业决策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案例二:价格弹性与市场定价策略市场定价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价格弹性作为管理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对市场定价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某企业在销售新产品时,面临着如何制定价格的问题。
通过引入价格弹性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产品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市场定价策略。
在这个案例中,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市场对产品价格的反应以及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和价格弹性情况,进行市场定价策略的制定。
通过这个案例的教学,学生可以理解价格弹性对市场定价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在实际市场中制定合理价格的能力。
三、案例三:资本预算与投资项目选择在企业的发展中,经常需要进行资本预算和投资项目选择。
某企业正在考虑投资一个新的生产项目,但在多个可选项目中做出选择需要深入的分析。
通过引入资本预算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决策。
在这个案例中,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资本预算的概念和常用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对不同投资项目进行现金流量分析、风险评估和财务指标分析,以便确定最具潜力的项目。
通过这个案例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资本预算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不同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能力。
四、案例四:垄断市场与竞争策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市场形态,垄断市场和竞争市场对企业经营策略有着不同的影响。
管理经济学之苹果案例分析报告
目录
1 陕西苹果的市场供求概况
目录
2 需求分析思路解读"陕西苹果市场供求"状况 3 存在的不足
4 生产者立场观点
概况
1、概况
陕西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人均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 一,成为我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优质的陕西苹 果不仅在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牌或名牌称号,而且 给陕西人民带来了财富。
水果品 质低
品牌储 物流建设 落后
加工转化 能力差
广告宣 传少
是否有不足
我们认为:存在的不足
忽视了 市场上 其他供 给者
还需要政府对水 果种植进行深层 次的产业结构调 整
基于生产者立场 对于现象的观点
供给者需要改进
改进
根据消费者 的偏好,迎 合市场需求, 扩大苹果种 类。
• ⑤广告支出以及其他营销支出:陕西的苹 果虽然连续获得金牌或者名牌,但是在市 场的知名度却不如山东、辽宁的苹果高。 很多果农生产和销售都是出于盲目状态, 少有广告和其他营销策略,果农都是等客 上门,或者朋友熟人介绍才有销路。
• ⑥品牌形象:虽然陕西苹果获奖,但是市 场上以小充大、以次充好的现象经常发生 ,市场形象受到负面影响,阻碍了苹果的 大量销售。
支出
• ①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 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消费者收入 变动将引起需求同方向变动。案例中受中 国经济水平和人均收入所限,中国的人均 消费量仅37公斤,而发达国家70公斤,是 消费不足导致了水果连年滞销,果农才挥 泪砍树。
• ②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 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 选择。案例中说“2元3元买不到,2角3角 卖不掉”,尽管大面积的滞销,但优质苹 果从不缺乏市场。消费者偏好品质高的苹 果。直径多出10毫米的每公斤价格就高出1 元钱;且套装苹果也比非套装的苹果每公 斤高出2元钱。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
某公司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如手机和电视。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被迫降低产品价格以提高销售量。
然而,成本却不断增加,导致利润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决定在生产过程中引入新技术来提高效率。
首先,公司决定购买新的生产设备,以取代陈旧的设备。
这样一来,生产过程将更高效,提高生产速度并减少人工成本。
此外,公司还决定引入机器人技术来自动化生产线。
机器人比人力更精确和高效,可以降低错误率和生产延误,并节省更多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
此外,公司还实施了供应链管理的变革。
它与供应商建立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使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来优化配送和仓储流程。
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公司可以获得更好的价格和质量控制,同时降低库存和运输成本。
此外,公司还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并优化营销策略。
它针对不同的市场和消费者制定了不同的定价和促销计划。
通过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公司可以制定更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同时提供更有吸引力的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
为了评估这些改变的效果,公司进行了详细的成本效益分析。
它比较了改变前后的生产成本、销售量和利润。
通过这个分析,公司可以确定每个改变对于利润的影响,以及它们是否可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总而言之,该公司通过引入新技术,改进供应链管理,优化营销策略等方式解决了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的问题。
这些改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加了销售量和利润。
这个案例显示了管理经济学的应用,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和合理的决策,公司能够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报告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报告一、案例背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决策和管理策略对其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案例以一家名为企业名称的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主要生产产品名称,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份额,但面临着一系列的管理和经济问题。
二、企业现状1、市场需求近年来,市场对产品名称的需求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和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产品名称的需求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和竞争对手新产品推出的影响,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出现了转移。
2、成本结构企业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人工成本、设备折旧和维护成本以及营销和管理费用。
其中,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成本影响较大,而人工成本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也在逐步上升。
3、竞争态势市场上存在着多家竞争对手,它们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形象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一些竞争对手通过技术创新和降低成本,推出了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对企业名称的市场份额构成了威胁。
三、问题分析1、定价策略企业目前的定价策略较为单一,主要基于成本加成法。
然而,这种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弹性和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导致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不足。
2、成本控制原材料采购环节存在一定的浪费和不合理的库存管理,导致采购成本上升。
同时,生产过程中的效率低下,人工和设备的利用率不高,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
3、市场预测企业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不够准确,导致生产计划的安排不合理。
有时出现库存积压,有时又无法满足市场的即时需求,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客户满意度。
四、解决方案1、优化定价策略采用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价格的定价方法,如差别定价、价格歧视等。
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不同客户群体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价格策略,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额。
2、加强成本控制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优化库存管理,减少浪费和积压。
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和设备成本。
管理经济学案例
管理经济学案例案例一:企业精细管理备受赞誉案例背景:某电子科技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业务涵盖了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
该公司一直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且在管理上秉持精益求精的理念。
近年来,该公司的管理方式备受外界赞誉,成为许多企业效率提升的典范。
案例描述:该公司的管理团队注重每个环节的细节,并且始终将效率和质量放在首位。
以下是该公司成功采用的几种管理经济学方法:1. 生产链优化:该公司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了精细化管理,从原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了全面的流程优化,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精确掌握供应链的信息和合理规划产能,该公司成功地实现了订单与生产效率的高度匹配,避免了库存积压和供应短缺的问题。
2. 精细质量管理:该公司采用了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在出厂前经过严格的质检。
通过建立质量意识和培训员工的质量管理技能,公司成功地减少了产品的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投诉。
这使得该公司的产品质量声誉得到提升,客户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3. 市场定位与精确营销:该公司在产品设计和市场定位上投入了大量资源。
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该公司能够准确抓住消费者的喜好,并利用市场细分的策略定制合适的产品。
该公司通过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销售额。
4. 人力资源优化:该公司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来留住优秀的员工。
该公司注重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通过绩效考核和激励奖励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结果与启示:通过精细管理和运用管理经济学的方法,该电子科技公司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其高效的生产链使得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产品质量优秀,市场竞争力强。
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定位策略也使得公司在员工和客户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这一案例表明,在管理经济学的指导下,企业能够全面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取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管理经济学教学案例精选
管理经济学教学案例精选一、引言管理经济学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它致力于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管理实践中的各种经济决策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案例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选取若干经典的管理经济学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经济学的理论知识。
二、案例一:成本-收益分析公司A生产一种产品,每件产品的生产成本为100元,售价为150元。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A面临着产品销量下降的压力。
为了提高销量,公司A准备降低产品价格,然而降价也会增加销售成本。
请你用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帮助公司A确定应采取的策略。
解析:在这个案例中,学生需要使用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来判断公司A是否应该降价。
首先计算降价后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然后与原有情况进行比较。
如果降价后的销售额能够覆盖增加的销售成本,并且能够提高总利润,那么公司A就可以考虑降价。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了解成本-收益分析在实际决策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决策分析能力。
三、案例二:边际分析某个公司决定增加一台设备来增加产量,设备价格为10000元,每增加一台设备,能够增加的产量为1000单位,售价为10元/单位。
请你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分析该公司应该增加多少台设备才能使总利润最大化。
解析:通过边际分析的方法,学生可以计算每增加一台设备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以及总利润的变化情况。
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使总利润最大化的设备数量。
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决策分析能力。
四、案例三:供需分析某公司面临着原材料供应不足和产品需求下降的问题,公司需要决定是否要进行产能扩张。
请你用供需分析的方法,帮助公司做出合理的决策。
解析:在这个案例中,学生需要通过供需分析的方法来评估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供需关系,学生可以帮助公司做出是否进行产能扩张的决策,并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提出对策。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在管理经济学领域,案例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实践中。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管理经济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某公司在市场上推出了一款新产品,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
经过分析发现,该产品的价格设置存在问题,导致竞争力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经济学的知识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定价策略,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首先,企业需要进行成本分析。
通过对产品生产成本、营销成本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确定产品的最低售价。
其次,需要进行市场需求分析。
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弹性,以及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一个合理的市场定价。
最后,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定价策略。
是采取高价策略获取更高的利润,还是采取低价策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通过管理经济学的分析,企业可以找到合适的定价策略,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销售目标。
除了定价策略,管理经济学在企业生产决策、投资决策、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企业在生产决策中需要考虑生产规模、生产成本等因素,而管理经济学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找到最优的生产方案。
在投资决策中,管理经济学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收益预测等,帮助企业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经济学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员工激励机制的设计,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管理经济学在企业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实践中。
希望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管理经济学的知识,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一
案例分析一:毒品一直是近些年来,政府、社会头疼的重大问题。
对于如何杜绝毒品对社会的危害,政府部门一直不浅余力地在打击,然而此问题总是无法从根本上杜绝。
对此,有经济学家提出,对毒品交易征收重税,希冀以市场的力量来控制它。
谈谈你对该问题看法。
提及毒品,一般然都“谈毒色变”,毒品作为数恶之源,引发了一些列社会、经济问题。
为此,各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予以打击。
毋庸置疑,政府对毒品采取的行动自然比毒品放任自流的交易对公众更有益处。
但是,采取何种方式确实令人争论不休的问题。
目前,大体上各国采用立法明令禁止毒品交易,通过暴力手段强制实施也是取得一定效果。
是否存在一个更理想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阻止此类交易的发生了?征收高额税是一个很好的设想。
首先,毒品作为一种商品具备商品的共性。
即在其自身价值基础上由供求关系决定,同时它还有自身特殊性,它的消费者消费后及易上瘾,这造成毒品需求接近无弹性。
在单纯的管制措施中,对毒贩、毒品的交易打击,实际上是限制商品的供给,迫使毒品的供给量向零无限贴近。
从而达到毒品的社会交易量下降最终降低毒品的危害。
与此同时,毒品的供应商将政府对其打击造成的损失算入了商品的成本,相应地大大提高了毒品的售价,以确保在无管制状态下同样更高的利润率。
作为毒品需求方吸毒者,由于需求接近无弹性,使得供方成本转嫁基本能完全实现。
于是,我们遗憾地看到毒品受害者成为管制带来高价的实际承担者。
S”PDSQ通过经济学供求原理我们可知:政府打击限制供应属于非价格因素,减少供应(S),需求曲线向外移动至(S”);而需求不变(D),均衡价格上涨。
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了使毒品合法化解决之道,从理性选择的角度出发,利用供求关系分析需求以及价格影响。
亿万富豪索罗斯就是贝克尔教授死心塌地的支持者。
他们的依据是:由于瘾君子们的毒瘾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很小;毒品的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因而政府的禁毒措施加大了贩毒的成本,而贩毒者则会将成本转嫁到购买者身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题1.利润最大化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这是因为:(1)当MR>MC时,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时,继续增加产量,企业仍会获得更多利润。
因而,企业会不断扩大产量。
(2)当MR<MC:时,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时,继续增加产量,企业所获得利润会减少。
因而,企业会逐渐缩小产量。
由此可知,只有当MR=Mc时,企业才会实现最大利润。
2.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是否肯定就有盈利?试解释之。
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就有利润,企业在短期内既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当然还可能是持平的,即不亏不盈。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所谓利润最大化仅仅表明企业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已经做到了最好。
但即使做到最好,由于在短期内并非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以及时得到调整的,因而也就可能无法保证企业必然获得利润,甚至还可能要遭遇亏损。
换言之,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若获得利润,则利润最大;若遭遇亏损,则亏损最小。
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到底能不能真正获得利润,不是看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而是看总收益和总成本,或者看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
如果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的总收益大于总成本(或者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则企业就是盈利的;反之,如果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的总收益小于总成本(或者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则企业就是亏损的,此时的利润最大化意味着亏损最小化;最后.如果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的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或者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则企业就正好不亏不盈。
3.为什么完全竞争中的企业不愿为产品做广告而花费任何费用?企业进行广告宣传的目的在于说明产品的特征、向消费者传递一种信息,影响和诱导消费者购买。
而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而无差别的,消费者对市场掌握完全的信息。
同时,完全竞争企业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它能够按照市场价格卖出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
因此,完全竞争中的企业没有必要做广告,当然也就不愿为产品做广告而花费任何费用了。
4.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这是否意味着成为垄断者的企业可以任意定高价?为什么?尽管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对价格有完全控制能力,但并不意味着成为垄断者的企业可以任意定高价。
因为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价格越高,需求量就会越小,因此,高价格不一定能带来最大利润。
对垄断企业来说,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必须根据A儡一A酊的原则确定最优价格和最优产量,而决不是将价格定得越高越好。
另外,政府也会对垄断企业的定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管制。
5.要看电视,就不能不看广告。
就社会资源配置来说,广告作用是正还是负?一方面,广告起着提供信息的作用,有利于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另一方面,广告又有传递信号的作用,一般来讲,只有那些质量过硬的产品生产企业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广告宣传。
从这些方面来说,广告有正面作用。
不过,广告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其费用受到需求广告弹性大小的影响,特别是虚假广告会误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资源配置产生负面影响。
6.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市场上有许多生产企业与消费者。
而且规模都很小。
市场中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无法通过自己的买卖行为来影响市场价格,只能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既定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这一价格的决定者。
(2)市场上的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
这里所说的产品差别不是指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别,而是指同种产品在性能、质量、包装和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
由于每一个企业的产品都无法与另一个企业的同种产品相区别,因而市场中任何企业都难以通过自己产品的特殊性来影响市场的价格。
(3)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
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形式的限制和勾结的行为,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转移各种生产要素。
(4)市场信息充分畅通。
任何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对这一市场中的产品价格以及生产成本、销售渠道等相关信息有充分的了解。
这时,消费者只会按照应有的市场价格购买产品,而生产企业也只能按照应有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
在现实经济中,完全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因而完全竞争市场是理想状态下的市场结构,是市场的一种极端情况。
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的市场是农产品市场,如大米、小麦和棉花等市场。
然而,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仍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我们研究市场运行机制和其他市场结构理论的基础。
7.什么是市场失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哪些?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使得社会资源的配置产生扭曲。
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包括:(1)垄断因素。
垄断力量的存在,使得市场中的一部分企业能够不同程度地影响甚至操纵价格,并从中得到好处,这就削弱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造成了生产能力剩余和资源被闲置,破坏了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状态,使之均衡于低效率之中。
(2)外部性。
与社会最优相比,私人活动的水平在存在外部经济时往往“太低”,而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又往往“太高”,因而企业可能会较少地生产对社会有益的产品,或者过多地生产社会成本较高的产品,这样市场的效率相对就会降低。
(3)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存在着消费上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显著的特点,容易产生“免费搭便车”之类的现象,这样在多数情况下,市场机制对公共物品的配置是无能为力的。
(4)不完全信息。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容易形成所谓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8.你是怎样认识政府、市场和企业三者之间关系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但是,在现实经济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干扰,使这只“看不见的手”经常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达不到最优状态。
因此,经济的运行除了需要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外,还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适度的干预与调节。
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主要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
即主要不是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决策,而是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活动所面f临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施加影响,来控制和引导企业行为,以实现社会资源尽可能的优化配置。
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可以用“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来概括。
9.请联系实际说明企业在进行面向未来的决策时应该如何对待沉没成本?在短期生产决策中,企业应该使用利润,还是使用贡献来作为决策的依据?为什么?沉没成本是指不因新的决策而变化的成本,如决策前已经支出的成本或已经承诺支出的成本。
沉没成本是已经沉到“海底”而无法收回的过去的成本,它与面向未来的企业决策是无关的,应采取“随它去”的超脱态度。
正所谓“沉没成本已经沉没,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例如:QC先耗资4000万人民币收购上海某饮料厂,后增加3亿元人民币扩建,但走高端路线的QC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尽人意,导致了长期的亏损,而最终要考虑退出。
这些就是沉没成本在短期生产决策中,企业应该使用贡献来作为决策的依据。
这是因为:(1)单位产量的利润等于价格减去单位变动成本和单位分摊固定成本。
由于固定成本不会受到短期决策的影响,即在短期生产决策中,固定成本是沉没成本,属于非相关成本。
因此,单位产量的利润并不能反映出短期决策引起的利润的变化,从而在短期生产决策中不能使用利润作为决策的依据。
(2)贡献是指由决策引起的增量利润,等于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收入减去决策引起的增量成本。
如果产品的价格不变,那么,增加单位产量的增量收入就等于价格,增加单位产量的增量成本就等于单位变动成本,增加单位产量的贡献就等于价格减去单位变动成本。
因此,在短期生产决策中,企业使用贡献作为决策的依据,恰好不必考虑作为沉没成本的固定成本,从而能准确地反映出短期决策引起的利润的变亿。
案例分析:A:上海市阶梯电价问题第一问:电价按使用对象不同,定价也不同,这是哪种定价策略?实行该定价策略的条件是什么?差别定价法一般来说,企业实行差别定价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垄断能力,没有垄断能力的企业实行差别定价就会失去顾客。
(2)企业必须能够有效地分割市场。
比如,市场之间信息不畅通、交通不便利,或者存在贸易壁垒。
换言之,分割的市场之间存在相当大的交易费用,使得产品无法或不值得被倒卖,否则不同市场的价格很快就会被拉平,从而无法实行差别定价。
(3)不同市场价格弹性不同。
垄断企业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弹性对同一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可获得更多的利润。
第二问:上海从今年实行阶梯电价制度后,你认为有什么好处?l、节约了电力资源,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在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它可以改变人们的额外消费习惯,谁多用电,谁就不能享受补贴,必须多花钱,这样可促使人们养成更好的节约习惯。
,(展开)2、照顾了社会普通群体的电价负担实行阶梯电价后,第一档的电价,也是最便宜的一档,涵盖了70%一80%的普通社会群体,确保了社会普通群体韵经济利益。
(展开)第三问:上海今后实行阶梯电价制度,你认为要把这件事情做好,还要注意什么问题?1、电价的制定都要兼顾国家、电力企业和民众的利益,其中民众利益居首要位置。
在确定合理的居民用电量,不增加普通民众负担的前提下,拉大阶梯电价的差距,方能达到节约能源等公益性目的。
阶梯电价应与民生同在。
2、电力企业在电价分档管理上要加强制度保障和强化管理,确保用电公平。
电力企业要加强自身工作效率。
由于电力企业是垄断行业,效率低下,要把这件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做好,电力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管理,特备是提高服务意识,强化电价分档管理,确保社会用电公平。
B: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严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导致了房地产市场量、价齐跌的现象!第一问:为什么房地产市场量、价齐跌?1、从需求角度分析:国家限购限价后,房地产市场失去了投机性,购房主流以刚需为主,且大多为首次购房者,房地产市场需求受到了抑制,导致房地产市场量、价齐跌。
2、从供给角度考虑:国家大量增加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虽然使房地产供应量增加了,但是也大大降低了整个房地产市场价格。
起到了平抑房价的作用。
3、再加上房地产市场上买卖双方对未来房价的降价预期,在供、需两种力量的叠加和共同推动下,导致了房地产市场出现量、价齐跌的现象。
第二问:谈谈在房地产市场中,如何调节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住房具有商品和民生的双重属性,其价格的调控与均衡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广的复杂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